CN214629160U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29160U CN214629160U CN202120606390.2U CN202120606390U CN214629160U CN 214629160 U CN214629160 U CN 214629160U CN 202120606390 U CN202120606390 U CN 202120606390U CN 214629160 U CN214629160 U CN 214629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ulture
- layer
- tank
- integrated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包括养殖槽、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所述养殖槽内养殖水体经排水管排出,然后依次经过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最后养殖水体返回至养殖槽中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污水循环净化速度快,净化效率高,避免大量换水,可以节约用水资源,减少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大排大放,对环境无污染,生态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水产养殖技术,需要过滤消毒水源,大排大换。无论是海水,还是井水,在接触虾以前,都要先引到刷干净消过毒的池子里,消毒,肥水,可能还要加温。或因地制宜,做些特殊处理,比如海水浑浊或井水铁离子过剩等问题。也有投资百万,建养殖用水物理过滤系统的。然后,就是排出一定量的虾池里的水,从1/5到1/4池水,甚至更多。其中,注入新水这个换水程序,每天要做,要做一次到四次不等。
而现有循环水处理技术中,水产养殖一般设有水处理过滤系统,现有的水处理过滤系统,过于简单,一般过滤工序为物理过滤,能清除部分大颗粒悬浮物,但无法清除循环用水中的可溶性有害物质,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并且,受经济和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养殖环境恶化导致病害损失连年走高,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控制水中的病菌和水温,遇到恶劣天气气候时,损失惨重,无法跨季节养殖,导致水产养殖的地域、季节养殖的局限性。
传统水产养殖技术,每日换水1/4至1/3左右,供水成本高,同时也会消耗较多的养料,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较差;土塘养殖仍然存在大排大放的排污及盐碱化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不生态不环保,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现有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技术,养殖密度高,残饵和粪便等在水中进行分解转化,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导致鱼虾贝类生长受抑,饵料系数升高;同时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等问题,如不能高效地进行处理,则会为病原菌的滋生创造条件,无法为虾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水质,导致病毒传播,存活率下降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全面过滤养殖水体、养殖效率低下、病菌多和水温控制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包括养殖槽、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所述养殖槽内养殖水体经排水管排出,然后依次经过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最后养殖水体返回至养殖槽中循环使用;
所述高压清洗泵浦用于对所述养殖槽中排水管排出的养殖水体进行初步去除生物脏物;
所述微粒子处理机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大颗粒过滤处理;
所述沉浸式生物滤床用于通过培养的大量硝化细菌将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转化为硝酸;
所述蛋白除沫器用于产生气泡,利用气泡将养殖水体中的蛋白质移除;
所述紫外线杀菌机用于杀死养殖水体中的病菌;
所述冷却机用于调节水温,使水温保持恒温。
优选地,还包括臭氧机和内循环泵浦,所述内循环泵浦用于抽取蛋白除沫器底部设置的集水槽中的水,经由文式管制造泡沫,同时臭氧机用于对文式管中的养殖水体注入臭氧,以抑制水中病原体生长。
优选地,还包括溶氧监控器,所述溶氧监控器的溶解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用于实时监控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
优选地,还包括自动拨号器,所述自动拨号器与所述溶氧监控器连接,用于根据溶氧量实时数据进行拨号通知管理人员。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有珊瑚沙,所述珊瑚沙用于稳定养殖水体中的PH数值以及增加生物滤床表面积。
优选地,所述PH值控制在8.0~8.2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微粒子处理机中设置有网目,所述养殖槽水体通过所述网目进行大颗粒过滤处理。
优选地,经过所述微粒子处理机处理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循环泵浦推送至所述沉浸式生物滤床。
优选地,所述养殖槽设置为多层养殖槽,并且多层养殖槽采用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设置;
每层所述养殖槽用于养殖同一阶段的水生甲壳类生物;
最上层所述养殖槽上方设置有所述注水管路,所述注水管路的主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注水量;
每层所述养殖槽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槽的对角方向上,每层所述养殖槽中设置有一个所述双层排水管,所述双层排水管设置在每层的所述出水口中;
最下层所述养殖槽与循环水集成系统中其他设备连接,用于对上方养殖槽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双层排水管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所述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活动连接,所述外管外侧底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内管的上边缘高度低于所述外管的上边缘高度,所述内管用于控制所述养殖槽的水位高度,所述上段管路的尺寸与所述下段管路的尺寸设计相同;水流从所述进水孔流入,并沿所述内管上涌至所述内管的上沿口,再顺势漫过上沿口,经所述内管的内部向下流下至下层所述养殖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内陆水产品养殖,同时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大排大放的污染问题,大量节约养殖用水,提升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具有污水循环净化速度快,净化效率高,避免大量换水,可以节约用水资源,减少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大排大放,对环境无污染,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不受地域气候条件等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室内水产养殖模式,可大幅提高养殖频率,增大产量,易大规模推广应用。
4、本实用新型采用浅水立体养殖槽的布局方式,利用室内垂直空间,和先进的循环水集成设备,可不受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任何陆地环境做室内工厂化养殖,有效降低人为疏忽,并节省人力成本,形成产品适用性广、通用性强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采用陆地室内立体化养殖的模式,不受土地面积限制,可大幅提高养殖面积,同时室内仿生环境的设置,可让养殖品不间断地繁殖与生长,将生产周期提升至每年12次,增加产能,形成产品集约性强、养殖密度高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小面积的养殖槽,可按成长阶段养殖海白虾,避免大虾吃小虾,并且分散于若干养殖槽中,可有效阻断病源水平传播,防止交叉感染,形成产品存活率高、可控性强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最先进的IOT智能警报监控摄像设备,能精准地监控水质变化,以大数据采集协同物联网和预警功能,结合现代化的科技养殖设备,形成产品操作简便、使用简单的特点,可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层养殖槽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养殖槽中双层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养殖槽中出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1、养殖槽 2、高压清洗泵浦 3、微粒子处理机
4、沉浸式生物滤床 5、蛋白除沫器 6、紫外线杀菌机
7、冷却机 8、臭氧机 9、内循环泵浦
10、溶氧监控器 11、自动拨号器 12、循环泵浦
13、注水管路 14、阀门 15、出水口
16、外管 17、内管 18、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分的结构,各附图之间不一定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包括养殖槽1、高压清洗泵浦2、微粒子处理机3、沉浸式生物滤床4、蛋白除沫器5、紫外线杀菌机6与冷却机7,养殖槽1内养殖水体经排水管排出,然后依次经过高压清洗泵浦2、微粒子处理机3、沉浸式生物滤床4、蛋白除沫器5、紫外线杀菌机6与冷却机7,最后养殖水体返回至养殖槽1中循环使用。
其中,高压清洗泵浦2用于对养殖槽1中排水管排出的养殖水体进行初步去除生物脏物,以及该高压清洗泵浦2用于提供微粒子处理机3自动清洗网目之高压水源,其工作压力优选为0.5g/cm2以上,避免机器附着生物脏污,减低微粒子处理机3处理水质。
微粒子处理机3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大颗粒过滤处理。该微粒子处理机3 是利用养殖的网目,将养殖水中较大颗粒物拦截,内部设有水位感知器可自动旋转清洗网目,将污染物自动排出。
沉浸式生物滤床4用于通过培养的大量硝化细菌将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转化为硝酸。养殖槽1中鱼蟹等生物的排泄物和残余的饲料,会在水体中产生具有毒性的氨,而沉浸式生物滤床4内培养有大量的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将氨转化为毒性较弱的硝酸,从而维持水质稳定。
蛋白除沫器5用于产生极细小的气泡,利用气泡将养殖水体中的蛋白质 (悬浮颗粒)移除,使蛋白质再分解成为含氧废物之前脱离水体,减轻硝化作用的负担。
紫外线杀菌机6用于杀死养殖水体中的病菌,减少生物染病的机会,并且紫外线亦可抑制藻类生长,防止养殖槽1中藻类繁生。
冷却机7用于调节水温,使水温保持恒温,不因季节变化,经过冷却机7 调节后的养殖水体会再返回至养殖槽1内,让养殖品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健康生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还包括臭氧机8和内循环泵浦9,内循环泵浦9用于抽取蛋白除沫器5底部设置的集水槽中的水,经由文式管制造泡沫,同时臭氧机8用于对文式管中的养殖水体注入臭氧,以抑制水中病原体生长,即在养殖水体循环过程中注入臭氧,能够抑制水中病原体生长,维持水质稳定,降低生物染病的几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还包括溶氧监控器10,该溶氧监控器10中的溶解氧传感器设置在集水槽中,用于实时监控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其中,鱼虾类呼吸所需要的氧是溶解在水中的,且水中的溶氧量也会影响细菌代谢有机废物的效率,故维持溶氧量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溶解氧传感器可以是溶氧计,溶氧计的功能就是测量水中的溶氧量,以达水质管理之目的。
优选地,集水槽具有缓冲及滴流的功能,集水槽底部设置有珊瑚沙,珊瑚沙用于稳定养殖水体中的PH数值以及增加生物滤床表面积。优选地,PH 值控制在8.0~8.2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还包括自动拨号器11,自动拨号器11与溶氧监控器10连接,用于根据溶氧量实时数据进行拨号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经过微粒子处理机3处理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循环泵浦12推送至沉浸式生物滤床4。循环泵浦12是动力来源,系统中的养殖水体必须经由循环泵浦12推送,才能进行其他水过滤处理操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养殖槽1设置为多层养殖槽1,并且多层养殖槽1采用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设置;每层养殖槽1用于养殖同一阶段的水生甲壳类生物,例如海白虾等生物;最上层养殖槽1上方设置有注水管路13,注水管路13的主管道上设置有阀门14,阀门14用于控制注水量;每层养殖槽1的入水口与出水口15分别位于养殖槽1的对角方向上,每层养殖槽1中设置有一个双层排水管,双层排水管设置在每层的出水口15中;最下层养殖槽1与循环水集成系统中其他设备连接,用于对上方养殖槽1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次小面积的养殖槽1,可按成长阶段养殖海白虾,避免大虾吃小虾,并且分散于若干养殖槽1中,可有效阻断病源水平传播,防止交叉感染,形成产品存活率高、可控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养殖槽1可以根据楼层高度灵活设置与组合,例如可以设置为上下三层,三层养殖槽1为一组;水生甲壳类生物以海白虾为例说明。
如图2所示,图2中所示为每组浅水养殖槽1为上下三层,上下设置两组浅水养殖槽1,水平方向并列有3个养殖槽1,总高度在175cm左右,比较符合亚洲人身高,操作便宜。上下养殖槽1之间间距约为25cm,每层养殖槽1高度约为25cm,水位高度约为20cm;图2中所示为上下2组养殖槽1,布置于最下层的养殖槽1下方需预留40cm用作设备、管线空间;最上层养殖槽1距天花板预留60cm(2组养殖槽1纵向可达6层养殖槽1,极大增加水产养殖面积);厂区内将预留170cm走道空间,用于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
每组养殖槽1的最上层浅水养殖槽1(如图2所示即为L6与L3层)上方预留60cm空间,主要是方便工人操作,同时创造尽量高的落差距离,确保水流具有足够的动能,形成自上而下水循环;各层养殖槽1之间预留25cm空间,主要为水流向下流出时提供一段高度,形成落差,使水流击向水面时创造更多的水花,进而增加水溶氧。
每层养殖槽1中出水口15处可以设置螺纹卡扣或者牙口接头,将双层排水管通过旋转拧紧的方式固定于出水口15处。上层养殖槽1中的出水口15为下层养殖槽1的入水口,上下相邻两层的养殖槽1中的出水口15设置在对角线位置上,用于增加水流,提高水溶氧量。
本实用新型中最下层养殖槽1与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中除了养殖槽 1之外的水处理集成设备连接,水处理集成设备用于对上方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经过水处理集成设备净化处理还原为干净水质,该干净水质可以再次循环至最上层养殖槽1中。
优选地,如图3所示,双层排水管包括外管16与内管17,内管17包括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活动连接,外管16外侧底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8,内管17的上边缘高度低于外管16的上边缘高度,内管17用于控制养殖槽1的水位高度,上段管路的尺寸与下段管路的尺寸设计相同;水流从进水孔18流入,并沿内管17上涌至内管17的上沿口,再顺势漫过上沿口,经内管17的内部向下流下至下层养殖槽1中。
双层排水管是指安装于每层养殖槽1内出水口15处的一套管状装置,其为上下组合式设计,上下组合式是指由上段管路A与下段管路B经螺纹连接或内外牙口接头连接,连接后上段管路A与下段管路B可接合为一根完整的内管17N;双层是指由上段管路A与下段管路B组合形成内管17N与外管16W。
上段管路A与下段管路B直径约2.5寸,上段管路A的作用为限定养殖水体高度,长约20cm;下段管路B的长度根据养殖槽1间距而定,但其底端距下层养殖槽1水面约2cm;外管16W直径约3寸,长约24cm,套于内管17N外,并在管壁上镂刻一些进水孔18,加速水流速度,形成更大的动力,并沿着内管17上涌至内管17的上沿口,再顺势漫过上沿口,经内管17的内部向下流至下层养殖槽1;外管16的作用是使水在流动时形成更多的动能,在流出下段管路B并到达下层养殖槽1的水面时,具有更大冲击力,产生较大面积的水花,利用物理原理创造更多氧气。
需要说明的是,外管16与内管17的上段管路底部可以为一体化设置;或者外管16与内管17的上段管路独立设置,安装时只需将外管16套设在内管17 的外部,内管17则通过螺纹连接或牙口接头连接方式固定在出水口15中(如图4所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的具体特征如形状、尺寸和位置可以根据上述披露的特征的作用进行具体设计,这些设计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而且,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所述养殖槽内养殖水体经排水管排出,然后依次经过高压清洗泵浦、微粒子处理机、沉浸式生物滤床、蛋白除沫器、紫外线杀菌机与冷却机,最后养殖水体返回至养殖槽中循环使用;
所述高压清洗泵浦用于对所述养殖槽中排水管排出的养殖水体进行初步去除生物脏物;
所述微粒子处理机用于对养殖水体进行大颗粒过滤处理;
所述沉浸式生物滤床用于通过培养的大量硝化细菌将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转化为硝酸;
所述蛋白除沫器用于产生气泡,利用气泡将养殖水体中的蛋白质移除;
所述紫外线杀菌机用于杀死养殖水体中的病菌;
所述冷却机用于调节水温,使水温保持恒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机和内循环泵浦,所述内循环泵浦用于抽取蛋白除沫器底部设置的集水槽中的水,经由文式管制造泡沫,同时臭氧机用于对文式管中的养殖水体注入臭氧,以抑制水中病原体生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溶氧监控器,所述溶氧监控器的溶解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用于实时监控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拨号器,所述自动拨号器与所述溶氧监控器连接,用于根据溶氧量实时数据进行拨号通知管理人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有珊瑚沙,所述珊瑚沙用于稳定养殖水体中的PH值以及增加生物滤床表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控制在8.0~8.2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子处理机中设置有网目,所述养殖槽水体通过所述网目进行大颗粒过滤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微粒子处理机处理后的养殖水体通过循环泵浦推送至所述沉浸式生物滤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设置为多层养殖槽,并且多层养殖槽采用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设置;
每层所述养殖槽用于养殖同一阶段的水生甲壳类生物;
最上层所述养殖槽上方设置有注水管路,所述注水管路的主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注水量;
每层所述养殖槽的入水口与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槽的对角方向上,每层所述养殖槽中设置有一个双层排水管,所述双层排水管设置在每层的所述出水口中;
最下层所述养殖槽与循环水集成系统中的所述高压清洗泵浦连接,用于对上方养殖槽中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排水管包括外管与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所述上段管路与下段管路活动连接,所述外管外侧底部设置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内管的上边缘高度低于所述外管的上边缘高度,所述内管用于控制所述养殖槽的水位高度,所述上段管路的尺寸与所述下段管路的尺寸设计相同;水流从所述进水孔流入,并沿所述内管上涌至所述内管的上沿口,再顺势漫过上沿口,经所述内管的内部向下流下至下层所述养殖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6390.2U CN214629160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6390.2U CN214629160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29160U true CN214629160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45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06390.2U Active CN214629160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29160U (zh) |
-
2021
- 2021-03-25 CN CN202120606390.2U patent/CN2146291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39711A (zh) | 一种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一体化处理净化系统及方法 | |
CN104585097A (zh) | 一种循环式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 |
JP2017148007A (ja) | 魚類種苗の育成システム | |
CN108569820A (zh) |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 |
CN104872013B (zh) | 石斑鱼养殖方法和系统 | |
CN104642248A (zh) | 一种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11771772B (zh) |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 |
CN104996342A (zh) | 鲳鱼养殖方法 | |
CN105532552A (zh) | 一种带排污处理设施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 |
CN205492169U (zh) | 一种独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10447580B (zh) | 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 | |
CN214629160U (zh) | 一种集约式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水集成系统 | |
CN104012456A (zh) |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 |
CN209113657U (zh) | 一种池塘循环水预处理系统 | |
CN208545259U (zh) |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 | |
CN105052797A (zh) | 黑鲷鱼养殖方法 | |
KR102599231B1 (ko) | 양액의 유동성이 향상된 아쿠아포닉스 시스템 | |
CN105981667B (zh) |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
CN206118822U (zh) | 内陆工厂化无污染海产养殖系统 | |
CN204634758U (zh) | 一种淡水苗种循环水培育系统 | |
CN205409132U (zh) | 养虾装置 | |
CN215123386U (zh) | 一种海水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装置 | |
CN208791377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池水体高效净化的装置 | |
CN210313861U (zh) | 一种虾养殖用水净化设施 | |
CN102863082B (zh) | 一种利用毛蚶净化自然海水的方法及其专用净化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