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670U -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4670U TWM584670U TW108208687U TW108208687U TWM584670U TW M584670 U TWM584670 U TW M584670U TW 108208687 U TW108208687 U TW 108208687U TW 108208687 U TW108208687 U TW 108208687U TW M584670 U TWM584670 U TW M58467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portion
- bed
- lateral
- user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包括一中央板部、一左側板部及一右側板部,前述各板部架設於一床架部上,構成供使用者躺臥之床體。左、右側板部分別平行樞設於中央板部兩側,床體設一控制部及一輔助擋止單元。輔助擋止單元具有一縱向部及一橫向部,藉此,將使用者之一手臂部抬高,將縱向部擋設於使用者之身部及手臂部,並將橫向部擋設於使用者之腋下部。當控制部控制對應輔助擋止單元之左側(或右側)板部翻起,係可推動使用者翻身,且縱向部擋止身部及手臂部,橫向部擋止腋下部,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故,本案達到兼具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及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等優點。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尤指一種兼具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及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公知醫療協助翻身裝置(例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第M365739號之『自動定時翻身氣墊控制裝置』),主要係於床板下方對應人體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氣袋,再配合設置一壓縮機,當需要將人翻身時,只要開啟壓縮機,即可選擇對人體左、右兩側之氣袋進行打氣,進而推頂相對應之床板翻起,而對人體進行翻身。
這樣的設計,一則壓縮機必需預先打氣儲存,若氣壓不足,則無法使用,相當不便。另外,並沒有可擋止人體的設計,一旦翻身角度太大,人可能掉落床下,造成傷害。
有鑑於此,必須研發出可解決上述習用缺點之技術。
這樣的設計,一則壓縮機必需預先打氣儲存,若氣壓不足,則無法使用,相當不便。另外,並沒有可擋止人體的設計,一旦翻身角度太大,人可能掉落床下,造成傷害。
有鑑於此,必須研發出可解決上述習用缺點之技術。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兼具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及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等優點。特別是,本創作所欲解決之問題係在於傳統裝置輔助翻身裝置之壓縮機必需預先打氣儲存,若氣壓不足,則無法使用,相當不便。另外,並沒有可擋止人體的設計,一旦翻身角度太大,人可能掉落床下,造成傷害等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包括:
一床單元,係設一中央板部、一左側板部、一右側板部、一床架部及一控制部;該中央板部、該左側板部及該右側板部係互呈平行架設於該床架部上而構成床體,可供一使用者躺臥,該使用者具有一身部、一手臂部及一腋下部;該左側板部係具有一左側樞接端及一左側活動端,該左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右側板部係具有一右側樞接端及一右側活動端,該右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控制部係具有一左推動裝置、一右推動裝置及一中控裝置,該左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左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左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右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右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右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中控裝置係用以控制該左、該右推動裝置之伸縮幅度,而可分別控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之相對翻起角度者;及
一輔助擋止單元,係設於該床單元上,並具有一縱向部及二橫向部,互呈十字結構;該縱向部至少具有一縱向高度、一緃向頂面及一縱向底面;該二橫向部至少具有一橫向高度、一橫向頂面及一橫向底面,該縱向高度係高於該橫向高度;
藉此,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其中一者翻起,係可推動該使用者翻身,且該縱向部用以擋止該身部及手臂部,該橫向部係用以擋止該腋下部,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瞭解。
茲以下列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於後:
解決上述問題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包括:
一床單元,係設一中央板部、一左側板部、一右側板部、一床架部及一控制部;該中央板部、該左側板部及該右側板部係互呈平行架設於該床架部上而構成床體,可供一使用者躺臥,該使用者具有一身部、一手臂部及一腋下部;該左側板部係具有一左側樞接端及一左側活動端,該左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右側板部係具有一右側樞接端及一右側活動端,該右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控制部係具有一左推動裝置、一右推動裝置及一中控裝置,該左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左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左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右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右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右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中控裝置係用以控制該左、該右推動裝置之伸縮幅度,而可分別控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之相對翻起角度者;及
一輔助擋止單元,係設於該床單元上,並具有一縱向部及二橫向部,互呈十字結構;該縱向部至少具有一縱向高度、一緃向頂面及一縱向底面;該二橫向部至少具有一橫向高度、一橫向頂面及一橫向底面,該縱向高度係高於該橫向高度;
藉此,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其中一者翻起,係可推動該使用者翻身,且該縱向部用以擋止該身部及手臂部,該橫向部係用以擋止該腋下部,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瞭解。
茲以下列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創作於後:
參閱第1、第2、第3、第4及第5圖,本創作係為一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包括:
一床單元10,係設一中央板部11、一左側板部12、一右側板部13、一床架部14及一控制部15。該中央板部11、該左側板部12及該右側板部13係互呈平行架設於該床架部14上而構成床體,可供一使用者90躺臥,該使用者90具有一身部91、一手臂部92及一腋下部93。該左側板部12係具有一左側樞接端121及一左側活動端122,該左側樞接端121樞接於該中央板部11。該右側板部13係具有一右側樞接端131及一右側活動端132,該右側樞接端131樞接於該中央板部11。該控制部15係具有一左推動裝置15A、一右推動裝置15B及一中控裝置15C。該左推動裝置15A係樞接於該左側板部12與該床架部14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左側活動端122與該中央板部11相對翻起(例如翻起至一第一角度θ1)。該右推動裝置15B係樞接於該右側板部13與該床架部14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右側活動端132與該中央板部11相對翻起(例如翻起至一第二角度θ2)。該中控裝置15C係用以控制該左、該右推動裝置15A及15B之伸縮幅度,而可分別控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及132之相對翻起角度者。及
一輔助擋止單元20,係設於該床單元10上,並具有一縱向部21及二橫向部22,互呈十字結構。該縱向部21至少具有一縱向高度H1、一緃向頂面211及一縱向底面212。該二橫向部22至少具有一橫向高度H2、一橫向頂面221及一橫向底面222,該縱向高度H1係高於該橫向高度H2。
藉此(參閱第8及第9圖),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或132其中一者翻起(例如從一第一位置P1翻起至一第二位置P2),係可推動該使用者90翻身(例如從平躺輔助翻起至一第一翻身位置PA,進一步,可從該第一翻身位置PA,再由相關醫護人員手動翻身至一第二翻身位置PB),且該縱向部21用以擋止該身部91及手臂部92,該橫向部22係用以擋止該腋下部93,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實務上,該左推動裝置15A及該右推動裝置15均包括一固定件151及一伸縮件152。該固定件151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床架部14,該伸縮件152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固定件151之另端,並可相對伸縮,且該伸縮件152係以另端樞設於相對應之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132其中一者。
該左推動裝置15A及該右推動裝置15均可為公知油壓缸裝置、氣壓缸裝置、電動缸裝置、可用以推動/放下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或132之裝置其中一者。
該輔助擋止單元20可為發泡結構、相關具彈性及結構強度之結構其中至少一者。
該橫向部22可具有下列兩種型式:
[a] 第一種型式:參閱第6A圖,該橫向頂面221具有一第一寬度D1,該橫向底面222具有一第二寬度D2,該第二寬度D2係大於該第一寬度D1。
且該橫向部22又具有二側面223。
藉此,使該橫向部21呈垂直剖面近似梯形之結構。
[b] 第二種型式:參閱第6B圖,該橫向部22呈垂直剖面近似半圓弧形之結構。
該縱向高度H1係介於10-20公分之間。
該橫向高度H2係介於3-8公分之間。
進一步,參閱第7圖,該縱向底面212可具有至少一防滑結構21A,用以提高置設於該床單元10上時之摩擦力。
本創作主要應用於長期躺臥在床者(例如植物人、慢性病患),而具有下列兩種醫療輔助用途:
第一:輔助翻身。首先,參閱第1及第8(部分結構予以簡化,合先陳明)圖,預先將該輔助擋止單元20置於該床單元10上,將該手臂部92拉高,使該縱向部21鄰近該身部91及手臂部92,且使該橫向部22鄰近該腋下部93。接著,參閱第3圖(或第4圖),依需求透過該中控裝置15C,控制該左推動裝置15A(或是該右推動裝置15B)之該伸縮件152伸出(伸出量可任意控制,此為公知技術,恕不贅述。)該固定件151,該伸縮件152推頂該左側板部12(或是該右側板部13)之該左側活動端122(或是該右側活動端132),該左側活動端122(或是該右側活動端132)從該第一位置P1(參閱第9圖)翻起至第二位置P2(該右側活動端132之翻起位置同理,圖面未予顯示,合先陳明),而可輔助將該使用者90(也可以說是該身部91)翻動至第一翻身位置PA,至此,其實對於使用者90之長期臥床處防止褥瘡、以及促進血液循環,或是進行擦拭等,已具有輔助效果(更進一步,可由相關之醫護人員,依需要再將該使用者90手動翻身至第二翻身位置P2,以進行相關之醫護診療)。
第二:防止落床。參閱第9圖,本創作之重點在於不論該使用者90翻動至第一翻身位置P1,或是第二翻身位置P2,該輔助擋止單元20都擋止於該身部91、該手臂部92與該腋下部93,而可有效防止該使用者90在翻身時掉落床下,減少相關之醫療傷害。
本創作之優點及功效係如下所述:
[1] 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由於本案之床單元設有可翻起之左側板部及右側板部,可以擇一來輔助使用者側翻至一預定角度(例如45度或60度),之後,再藉由照護者輔助施力來達到完全側翻成90度,大幅降低照護者進行翻身照護所消耗之體力。同時,由於本案搭配一輔助擋止單元,可以讓使用者定位,並防止在翻身時滑移或掉落床下,安全性高。故,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
[2] 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輔助擋止單元主要以縱向部擋住使用者之身部移動,而二橫向部其中之一則可伸入至使用者之腋下部(使用者之此手臂部呈打開狀),一方面翻身時有個卡合點,另一方面此張開之手臂部也有助於側翻時更順暢,非常符合人體工學。故,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
以上僅是藉由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創作,對於該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與變化,皆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
一床單元10,係設一中央板部11、一左側板部12、一右側板部13、一床架部14及一控制部15。該中央板部11、該左側板部12及該右側板部13係互呈平行架設於該床架部14上而構成床體,可供一使用者90躺臥,該使用者90具有一身部91、一手臂部92及一腋下部93。該左側板部12係具有一左側樞接端121及一左側活動端122,該左側樞接端121樞接於該中央板部11。該右側板部13係具有一右側樞接端131及一右側活動端132,該右側樞接端131樞接於該中央板部11。該控制部15係具有一左推動裝置15A、一右推動裝置15B及一中控裝置15C。該左推動裝置15A係樞接於該左側板部12與該床架部14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左側活動端122與該中央板部11相對翻起(例如翻起至一第一角度θ1)。該右推動裝置15B係樞接於該右側板部13與該床架部14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右側活動端132與該中央板部11相對翻起(例如翻起至一第二角度θ2)。該中控裝置15C係用以控制該左、該右推動裝置15A及15B之伸縮幅度,而可分別控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及132之相對翻起角度者。及
一輔助擋止單元20,係設於該床單元10上,並具有一縱向部21及二橫向部22,互呈十字結構。該縱向部21至少具有一縱向高度H1、一緃向頂面211及一縱向底面212。該二橫向部22至少具有一橫向高度H2、一橫向頂面221及一橫向底面222,該縱向高度H1係高於該橫向高度H2。
藉此(參閱第8及第9圖),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或132其中一者翻起(例如從一第一位置P1翻起至一第二位置P2),係可推動該使用者90翻身(例如從平躺輔助翻起至一第一翻身位置PA,進一步,可從該第一翻身位置PA,再由相關醫護人員手動翻身至一第二翻身位置PB),且該縱向部21用以擋止該身部91及手臂部92,該橫向部22係用以擋止該腋下部93,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實務上,該左推動裝置15A及該右推動裝置15均包括一固定件151及一伸縮件152。該固定件151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床架部14,該伸縮件152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固定件151之另端,並可相對伸縮,且該伸縮件152係以另端樞設於相對應之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132其中一者。
該左推動裝置15A及該右推動裝置15均可為公知油壓缸裝置、氣壓缸裝置、電動缸裝置、可用以推動/放下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122或132之裝置其中一者。
該輔助擋止單元20可為發泡結構、相關具彈性及結構強度之結構其中至少一者。
該橫向部22可具有下列兩種型式:
[a] 第一種型式:參閱第6A圖,該橫向頂面221具有一第一寬度D1,該橫向底面222具有一第二寬度D2,該第二寬度D2係大於該第一寬度D1。
且該橫向部22又具有二側面223。
藉此,使該橫向部21呈垂直剖面近似梯形之結構。
[b] 第二種型式:參閱第6B圖,該橫向部22呈垂直剖面近似半圓弧形之結構。
該縱向高度H1係介於10-20公分之間。
該橫向高度H2係介於3-8公分之間。
進一步,參閱第7圖,該縱向底面212可具有至少一防滑結構21A,用以提高置設於該床單元10上時之摩擦力。
本創作主要應用於長期躺臥在床者(例如植物人、慢性病患),而具有下列兩種醫療輔助用途:
第一:輔助翻身。首先,參閱第1及第8(部分結構予以簡化,合先陳明)圖,預先將該輔助擋止單元20置於該床單元10上,將該手臂部92拉高,使該縱向部21鄰近該身部91及手臂部92,且使該橫向部22鄰近該腋下部93。接著,參閱第3圖(或第4圖),依需求透過該中控裝置15C,控制該左推動裝置15A(或是該右推動裝置15B)之該伸縮件152伸出(伸出量可任意控制,此為公知技術,恕不贅述。)該固定件151,該伸縮件152推頂該左側板部12(或是該右側板部13)之該左側活動端122(或是該右側活動端132),該左側活動端122(或是該右側活動端132)從該第一位置P1(參閱第9圖)翻起至第二位置P2(該右側活動端132之翻起位置同理,圖面未予顯示,合先陳明),而可輔助將該使用者90(也可以說是該身部91)翻動至第一翻身位置PA,至此,其實對於使用者90之長期臥床處防止褥瘡、以及促進血液循環,或是進行擦拭等,已具有輔助效果(更進一步,可由相關之醫護人員,依需要再將該使用者90手動翻身至第二翻身位置P2,以進行相關之醫護診療)。
第二:防止落床。參閱第9圖,本創作之重點在於不論該使用者90翻動至第一翻身位置P1,或是第二翻身位置P2,該輔助擋止單元20都擋止於該身部91、該手臂部92與該腋下部93,而可有效防止該使用者90在翻身時掉落床下,減少相關之醫療傷害。
本創作之優點及功效係如下所述:
[1] 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由於本案之床單元設有可翻起之左側板部及右側板部,可以擇一來輔助使用者側翻至一預定角度(例如45度或60度),之後,再藉由照護者輔助施力來達到完全側翻成90度,大幅降低照護者進行翻身照護所消耗之體力。同時,由於本案搭配一輔助擋止單元,可以讓使用者定位,並防止在翻身時滑移或掉落床下,安全性高。故,可有效輔助使用者側翻與定位。
[2] 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輔助擋止單元主要以縱向部擋住使用者之身部移動,而二橫向部其中之一則可伸入至使用者之腋下部(使用者之此手臂部呈打開狀),一方面翻身時有個卡合點,另一方面此張開之手臂部也有助於側翻時更順暢,非常符合人體工學。故,輔助擋止單元符合人體工學。
以上僅是藉由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創作,對於該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與變化,皆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
10‧‧‧床單元
11‧‧‧中央板部
12‧‧‧左側板部
121‧‧‧左側樞接端
122‧‧‧左側活動端
13‧‧‧右側板部
131‧‧‧右側樞接端
132‧‧‧右側活動端
14‧‧‧床架部
15‧‧‧控制部
15A‧‧‧左推動裝置
15B‧‧‧右推動裝置
15C‧‧‧中控裝置
151‧‧‧固定件
152‧‧‧伸縮件
20‧‧‧輔助擋止單元
21‧‧‧縱向部
211‧‧‧緃向頂面
212‧‧‧縱向底面
21A‧‧‧防滑結構
22‧‧‧橫向部
221‧‧‧橫向頂面
222‧‧‧橫向底面
223‧‧‧側面
90‧‧‧使用者
91‧‧‧身部
92‧‧‧手臂部
93‧‧‧腋下部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H1‧‧‧縱向高度
H2‧‧‧橫向高度
D1‧‧‧第一寬度
D2‧‧‧第二寬度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A‧‧‧第一翻身位置
PB‧‧‧第二翻身位置
第1圖係本創作之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之部分結構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3圖係第1圖之第一種動作狀態之示意圖
第4圖係第1圖之第二種動作狀態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輔助擋止單元之示意圖
第6A圖係第5圖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6B圖係第5圖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7圖係第5圖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之動作前之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之動作後之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之部分結構之其他角度之示意圖
第3圖係第1圖之第一種動作狀態之示意圖
第4圖係第1圖之第二種動作狀態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之輔助擋止單元之示意圖
第6A圖係第5圖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6B圖係第5圖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第7圖係第5圖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8圖係本創作之動作前之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之動作後之示意圖
Claims (6)
- 一種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係包括:
一床單元,係設一中央板部、一左側板部、一右側板部、一床架部及一控制部;該中央板部、該左側板部及該右側板部係互呈平行架設於該床架部上而構成床體,可供一使用者躺臥,該使用者具有一身部、一手臂部及一腋下部;該左側板部係具有一左側樞接端及一左側活動端,該左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右側板部係具有一右側樞接端及一右側活動端,該右側樞接端樞接於該中央板部;該控制部係具有一左推動裝置、一右推動裝置及一中控裝置,該左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左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左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右推動裝置係樞接於該右側板部與該床架部之間,並當伸展時可推動該右側活動端與該中央板部相對翻起;該中控裝置係用以控制該左、該右推動裝置之伸縮幅度,而可分別控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之相對翻起角度者;及
一輔助擋止單元,係設於該床單元上,並具有一縱向部及二橫向部,互呈十字結構;該縱向部至少具有一縱向高度、一緃向頂面及一縱向底面;該二橫向部至少具有一橫向高度、一橫向頂面及一橫向底面,該縱向高度係高於該橫向高度;
藉此,當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其中一者翻起,係可推動該使用者翻身,且該縱向部用以擋止該身部及手臂部,該橫向部係用以擋止該腋下部,構成防止翻身落床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中:
該左推動裝置及該右推動裝置均係包括一固定件及一伸縮件;
該固定件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床架部;
該伸縮件係以一端樞設於該固定件之另端,並可相對伸縮,且該伸縮件係以另端樞設於相對應之該左側、該右側活動端其中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中,該左推動裝置及該右推動裝置均係為油壓缸裝置、氣壓缸裝置、電動缸裝置其中一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中:
該橫向頂面係具有一第一寬度;
該橫向底面係具有一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係大於該第一寬度;
該橫向部又有二側面;
藉此,使該橫向部呈垂直剖面近似梯形之結構;
該縱向高度H1係介於10-20公分之間;
該橫向高度H2係介於3-8公分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中:
該橫向部係垂直剖面近似半圓弧形之結構;
該縱向高度H1係介於10-20公分之間;
該橫向高度H2係介於3-8公分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其中,該縱向底面係具有至少一防滑結構,用以提高置設於該床單元上時之摩擦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8687U TWM58467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8687U TWM58467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4670U true TWM584670U (zh) | 2019-10-11 |
Family
ID=6905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8687U TWM584670U (zh) | 2019-07-04 | 2019-07-04 |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846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1025B (zh) * | 2019-10-17 | 2020-08-11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移動式翻身裝置 |
-
2019
- 2019-07-04 TW TW108208687U patent/TWM584670U/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1025B (zh) * | 2019-10-17 | 2020-08-11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移動式翻身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3040098A1 (zh) | 一种组合式护理床 | |
US20220192905A1 (en) | Patient support systems with a chair configuration and a stowable foot section | |
TW200306796A (en) | Bed | |
US10363187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a patient from a reclining position to an upright sitting position | |
CN113164312B (zh) | 患者提升器 | |
CN104582662A (zh) | 患者重新定位系统 | |
TWM584670U (zh) | 可輔助身體側翻之裝置 | |
CN104783983A (zh) | 自助型失能人员保洁护理床 | |
US10695243B2 (en) | Multi-function multi-configuration care bed for enhanced patient comfort and caregiver convenience | |
CN206080893U (zh) | 外科护理床 | |
CN210812308U (zh) |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 |
KR101201367B1 (ko) | 요양용 전동침대의 매트리스 지지판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어부 | |
CN106511005A (zh) | 用于卧床病人洗澡的可伸缩装置 | |
CN209203820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大小的医用病床 | |
CN209596305U (zh) | 用于小儿头皮穿刺的约束装置 | |
CN113730129B (zh) | 一种多功能病床 | |
CN205515319U (zh) | 自助翻身护栏与垫 | |
CN211382340U (zh) |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 |
CN215503913U (zh) | 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 |
JP2606076Y2 (ja) | 寝具支持板 | |
CN211382270U (zh) | 护理用辅助护理床 | |
CN210408831U (zh) | 一种多功能普外科用护理床 | |
CN215960707U (zh) | 一种医用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辅助支架 | |
JPH0956753A (ja) | 体位変換介助用の寝台装置 | |
CN216318541U (zh) | 一种多功能看护用床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