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532U - 微型壓電泵模組 - Google Patents

微型壓電泵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2532U
TWM582532U TW108204187U TW108204187U TWM582532U TW M582532 U TWM582532 U TW M582532U TW 108204187 U TW108204187 U TW 108204187U TW 108204187 U TW108204187 U TW 108204187U TW M582532 U TWM582532 U TW M5825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requency
piezoelectric pump
voltage
voltage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陳聖文
陳世昌
黃啟峰
韓永隆
李偉銘
郭俊毅
Original Assignee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2532U/zh
Publication of TWM582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2532U/zh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包含:微處理器,輸出調變訊號及控制訊號;驅動組件,電連接微處理器,以接收調變訊號與控制訊號,並輸出驅動訊號,驅動訊號包含驅動電壓及驅動頻率;以及壓電泵,電連接驅動組件,以接收驅動訊號,並依驅動訊號作動,壓電泵設有作動頻率及作動電壓值;其中,微處理器驅使驅動組件輸出具有起始電壓值的驅動電壓至壓電泵,並於驅使驅動組件輸出具有起始電壓值之驅動電壓時,輸出驅動頻率使其逐步趨近於壓電泵之作動頻率,驅動組件輸出之驅動頻率調整至作動頻率後,驅使驅動組件之驅動電壓的電壓值提升至作動電壓值。

Description

微型壓電泵模組
本案係關於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尤指一種可降低開關機時的噪音,且能持續保持較佳的傳輸效率的微型壓電泵模組。
當前各產業中的產品無一不朝向微小化的方向發展,而微型泵作為流體傳輸裝置更是其中的關鍵,因此,如何將微型泵達到體積小、靜音以及具有良好的流體輸送效果為當前科技產業重要的命題;第1A圖及第1B圖為目前的微型壓電泵結構,將驅動電壓施加於微型壓電泵200的壓電件201上,使壓電件201因壓電效應而產生形變進而帶動振動板202以及共振片203上下位移,而振動板202及共振片203上下位移時會壓縮、擴張壓電泵200內部腔室的體積,來改變壓電泵200內部的壓力來達到傳輸流體的功效。
目前的微型壓電泵已經廣泛在各領域上使用,像是醫療用的血壓計、血糖機,或是檢測空氣品質的空氣檢測裝置上都已經使用微型壓電泵作為輸送流體重要元件,且隨著微型壓電泵的微小化,使各產品能夠縮減體積更加方便攜帶。
但是微型壓電泵在前述的應用上都是以間歇性的使用為主,如血壓計、血糖機在使用時才會開啟,空氣檢測裝置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做間歇性的採樣動作,並非持續不斷地運作,但目前的微型壓電泵在啟閉時會有短促的噪音產生,特別是應用於空氣檢測裝置時,若空氣檢測 裝置設定為每10分鐘進行一次氣體採樣的動作,就會使得每10分鐘在開啟與關閉時產生了兩次噪音,隨著採樣時間的縮短,採樣頻率的增加,啟閉微型壓電泵的噪音將會干擾日常生活,特別是像夜晚入睡時,頻繁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使用者睡眠品質。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能夠有效降低微型壓電泵啟閉的噪音。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包含:一微處理器,輸出一調變訊號及一控制訊號;一驅動組件,電連接該微處理器,以接收該調變訊號與該控制訊號,並輸出一驅動訊號,該驅動訊號包含一驅動電壓及一驅動頻率;以及一壓電泵,電連接該驅動組件,以接收該驅動訊號,並依該驅動訊號作動,該壓電泵設有一作動頻率及一作動電壓值;其中,該微處理器收到一開啟訊號後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具有一起始電壓值的該驅動電壓至該壓電泵,並於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具有該起始電壓值之該驅動電壓時,輸出該驅動頻率使其逐步趨近於該壓電泵之該作動頻率,該驅動組件輸出之該驅動頻率調整至該作動頻率後,該微處理器驅使該驅動組件所輸出之該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由該起始電壓值逐步提升至該作動電壓值。
100‧‧‧微型壓電泵模組
1‧‧‧微處理器
11‧‧‧控制單元
12‧‧‧轉換單元
13‧‧‧通訊單元
2‧‧‧驅動組件
21‧‧‧變壓件
211‧‧‧電壓輸出端
212‧‧‧變壓回授端
213‧‧‧變壓回授電路
213a‧‧‧第一端點
213b‧‧‧第二端點
213c‧‧‧第三端點
213d‧‧‧第四端點
213e‧‧‧通訊介面
22‧‧‧逆變件
221‧‧‧緩衝閘
221a‧‧‧緩衝輸入端
221b‧‧‧緩衝輸出端
222‧‧‧反相器
222a‧‧‧反相輸入端
222b‧‧‧反相輸出端
223‧‧‧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224‧‧‧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225‧‧‧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226‧‧‧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3‧‧‧壓電泵
31‧‧‧第一電極
32‧‧‧第二電極
33‧‧‧壓電件
4‧‧‧回授電路
41a‧‧‧第一接點
41b‧‧‧第二接點
42a‧‧‧第三接點
42b‧‧‧第四接點
43a‧‧‧第五接點
43b‧‧‧第六接點
44a‧‧‧第七接點
44b‧‧‧第八接點
5‧‧‧開關單元
6‧‧‧量測晶片
C‧‧‧電容
D‧‧‧汲極
G‧‧‧閘極
S‧‧‧源極
R1‧‧‧第一電阻
R2‧‧‧第二電阻
R3‧‧‧第三電阻
R4‧‧‧第四電阻
R5‧‧‧第五電阻
200‧‧‧壓電泵
201‧‧‧壓電件
202‧‧‧振動板
203‧‧‧共振片
第1A及1B圖為目前微型壓電泵的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本案微型壓電泵模組的方塊圖。
第3圖為本案微型壓電泵模組的電路示意圖。
第4A圖為第一控制步驟下其回授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4B圖為第二控制步驟下其回授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2圖,第2圖為本案微型壓電泵模組的方塊圖。微型壓電泵模組100包含了:一微處理器1、一驅動組件2以及一壓電泵3,微處理器1用以輸出一調變訊號及一控制訊號,驅動組件2電連接微處理器1,接收調變訊號及控制訊號,並由調變訊號及控制訊號來輸出一驅動訊號,驅動訊號包含有一驅動電壓及一驅動頻率,驅使驅動組件2將一定電壓轉為驅動訊號,於本案中驅動訊號為一方波交流電(故包含驅動電壓及驅動頻率),但不以此為限,其亦可為弦波、三角波;驅動組件2根據微處理器1的調變訊號調整驅動電壓、控制訊號調整驅動頻率,來驅使壓電泵3作動;壓電泵3電連接驅動組件2,接收驅動組件2所傳輸之驅動訊號,並依驅動訊號來作動,此外,壓電泵3具有一作動頻率及一作動電壓值,當壓電泵3所接收的驅動頻率到達作動頻率時,壓電泵3才會開始啟動,而作動電壓值則是壓電泵3的理想工作電壓,壓電泵3接收到的驅動電壓的電壓值與作動電壓值一致時,具有較佳的傳輸效率。
微處理器1供一開關單元5連接,來接收開關單元5所發出的一開啟訊號及一關閉訊號;當微處理器1收到開關單元5的開啟訊號後,微處理器1輸出調變訊號至驅動組件2,以驅使驅動組件2將定電壓調整至一起始電壓值,來輸出其電壓值為起始電壓值的驅動電壓至壓電泵3,並且輸出驅動頻率至壓電泵3,微處理器1藉由調整控制訊號調控驅動組件2輸出之驅動頻率,使驅動組件2輸出具有起始電壓值的驅動電壓至壓電泵 3的情況下,將驅動頻率持續地趨近於壓電泵3的作動頻率,當驅動組件2輸出的驅動頻率與作動頻率一致後,壓電泵3立即開始作動,而微處理器1再次透過調變訊號調控驅動組件2的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用以驅使驅動組件2所輸出的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由起始電壓值逐步提升至作動電壓值,即可完成壓電泵3的開啟動作。
承上所述,當微處理器1收到關閉訊號後,微處理器1輸出調變訊號至驅動組件2,以驅使驅動組件2將輸出給壓電泵3的驅動電壓之電壓值由作動電壓值逐步下降至一關閉電壓值,驅動電壓的電壓值下降至關閉電壓值時,微處理器1便停止輸出調變訊號及控制訊號至驅動組件2,令驅動組件2停止運作,同時也停止壓電泵3的作動;此外,上述之關閉電壓值可與起始電壓值相同,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3圖,第3圖為本案微型壓電泵模組的電路結構圖,微處理器1具有一控制單元11、一轉換單元12以及一通訊單元13,驅動組件2具有一變壓件21、一逆變件22,壓電泵3具有一第一電極31、一第二電極32以及一壓電件33,通訊單元13電連接至該變壓件21,以輸出調變訊號給變壓件21,變壓件21依據調變訊號將一定電壓調變到所需的驅動電壓,再將驅動電壓傳輸給壓電泵3,控制單元11電連接至逆變件22,透過逆變件22輸出的驅動頻率來控制壓電泵3的第一電極31與第二電極32所接收到的是驅動電壓或是接地的頻率,以進一步控制壓電件33收到驅動電壓及驅動訊號因壓電效應所產生之形變的切換速度。
變壓件21更包含一電壓輸出端211、一變壓回授端212及一變壓回授電路213,該電壓輸出端211電連接至逆變件22,變壓回授電路213電連接微處理器1及該變壓回授端212之間,其中,變壓回授電路213包含有一第四電阻R4及一第五電阻R5,第四電阻R4具有一第一端點213a及一第 二端點213b,第五電阻R5具有一第三端點213c及一第四端點213d,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點213a電連接電壓輸出端211,第五電阻R5的第三端點213c電連接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點213b及變壓回授端212,而第五電阻R5的第四端點213d則接地。其中,第五電阻R5為一可變電阻,於本實施例中,第五電阻R5為一數位可變電阻;變壓回授電路213具有一通訊介面213e,通訊介面213e電連接至微處理器1的通訊單元13,讓通訊單元13得以傳輸調變訊號至數位可變電阻(第五電阻R5)來調整其電阻值,此外,變壓件21的電壓輸出端211所輸出的驅動電壓亦經由變壓回授電路213的第四電阻R4及第五電阻R5分壓,將分壓後的驅動電壓由變壓回授端212回傳至變壓件21,供變壓件21參考其輸出之驅動電壓是否符合微處理器1的調變訊號所預期之驅動電壓,若有差異,則再次調變輸出之驅動電壓使其不斷地調整以趨近微處理器1的調變訊號所預期的驅動電壓,並與其一致。
逆變件22包含有:一緩衝閘221、一反相器222、一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一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一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及一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緩衝閘221具有一緩衝輸入端221a及一緩衝輸出端221b,反相器222具有一反相輸入端222a及一反相輸出端222b,而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及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皆分別具有一閘極G、一汲極D及一源極S;其中,緩衝閘221的緩衝輸入端221a及反相器222的反相輸入端222a電連接微處理器1的控制單元11,用以接收控制訊號,緩衝閘221的緩衝輸出端221b電連接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的閘極G及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的閘極G,反相器222的反相輸出端222b電連接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 電晶體224的閘極G及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的閘極G,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的源極S與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的源極S電連接變壓件21的電壓輸出端211,來接收變壓件21輸出的驅動電壓,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的汲極D電連接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的汲極D及壓電泵3的第二電極32,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的汲極D電連接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的源極S及壓電泵3的第一電極31,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的源極S電連接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的源極S並接地。
上述之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及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形成一H橋的架構,用以將變壓件21輸出的驅動電壓(直流)轉為交流,讓驅動訊號為具有驅動電壓及驅動頻率之交流電給壓電泵3,故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與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需接受相反訊號,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與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亦同,故將微處理器1所傳輸的控制訊號傳遞至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前先通過反相器222,使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的控制訊號與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為反相,但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必須要與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一起接到控制訊號,所以於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前設緩衝閘221,讓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與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能夠同步接到相反的訊號,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與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亦同;於第一控制步驟中,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為導通,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為關閉的狀態下,驅動電壓將通過第一P型金氧 半場效電晶體223傳遞至壓電泵3的第二電極32,壓電泵3的第一電極31因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導通而接地;於第二控制步驟中,第一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3、第二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6為關閉,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為導通的情況下,驅動電壓將通過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4傳遞至壓電泵3的第一電極31,壓電泵3的第二電極32因第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225導通而接地;透過重複以上的第一步驟與第二步驟,讓壓電泵3的壓電件33能夠因第一電極31與第二電極32輪流接受的驅動電壓與接地,透過壓電效應使壓電件33產生形變,並且因驅動頻率來改變壓電件33形變的方向,進而改變壓電泵3內部的腔室(未圖示)容積,使腔室壓力產生變化,來持續的推動流體達到傳輸流體的功效。
請繼續參閱第2圖所示,由以上敘述已明確說明了微處理器1如何控制驅動組件2來輸出驅動電壓及驅動頻率至壓電泵3,然而壓電泵3上的驅動頻率會隨著而壓電泵3於運作時,由於壓電件33在高頻下透過壓電效應快速且頻繁的改變形狀,會產生熱能,該些熱能會影響到壓電件33於作動時的驅動頻率,因而降低效率;故於微處理器1與壓電泵3之間設有一回授電路4以及一量測晶片6,使微型壓電泵模組100為了維持較佳的驅動頻率,會開始進行追頻動作,微處理器1一開始由壓電泵3的作動頻率作為一中心頻率fc,以中心頻率fc為基準前後各間隔一頻率區段來獲得一前段頻率ff及一後段頻率fb,並由量測晶片6回傳一追頻訊號,追頻訊號包含有中心頻率fc、前段頻率ff及後段頻率fb的一測量值,由微處理器1根據追頻訊號內的測量值由中心頻率fc、前段頻率ff及後段頻率fb取出其中之一較佳作動頻率fg,並驅使驅動組件2輸出的驅動頻率逐漸趨近於較佳作動頻率fg,使得驅動組件2供給壓電泵3的驅動頻率與 較佳作動頻率fg一致,避免傳輸效率降低;其中,前述之追頻訊號可為一阻抗值,但不以此為限,量測晶片6測量壓電泵3上的電流以及電壓,並依據測量結果得出壓電泵3作動時的阻抗值,將中心頻率fc、前段頻率ff及後段頻率fb的阻抗值作為追頻訊號回傳至微處理器1,微處理器1將中心頻率fc、前段頻率ff及後段頻率fb三者中其阻抗值最低的頻率作為較佳作動頻率fg,在使驅動組件2將驅動頻率與較佳作動頻率fg一致。
因壓電泵3的驅動頻率會隨著持續作動所產生的熱能影響,無法維持於上述取得的較佳最動頻率fg,故須持續作追頻動作,新一輪的追頻動作將上述之較佳作動頻率fg作為新的中心頻率fc2,同樣於以新的中心頻率fc2為基準前後各間隔一頻率區段來獲得新的前段頻率ff2及新的後段頻率fb2,再根據追頻訊號選出新的中心頻率fc2、前段頻率ff2、後段頻率fc2三者中最低的阻抗值作為新的較佳作動頻率fg2,再由微處理器1驅使驅動組件2的驅動頻率與新的較佳作動頻率fg2一致,並重複做上述之追頻動作使壓電泵3的驅動頻率能夠維持在較佳作動頻率fg2下,來維持傳輸效率。
而回授電路4則是不斷地接收壓電泵3的第一電極31與第二電極32的狀態(如驅動電壓或接地),於上述第一控制步驟時,第二電極32為驅動電壓,第一電極31為接地,此時回授電路4的等效電路如第4A圖所示,第一電阻R1將會與第三電阻R3並聯,此時的回授電壓為(R1//R3)÷[(R1//R3)+R2]×驅動電壓;此外,於第二控制步驟時第一電極31為驅動電壓,第二電極32為接地,此時回授電路4的等效電路如第4B圖所示,第二電阻R2將與第三電阻R3並聯,此時的回授電壓為(R2//R3)÷[(R2//R3)+R1]×驅動電壓;回授電路4將回授電壓傳遞至微處理器1,微處理器1接收回授電壓來判斷當下壓電泵3的驅動電壓,並與微處理器1 的調變訊號比對,若有不同時,透過轉換單元12將回授電壓轉為數位訊號,來將轉為數位訊號的調變訊號由通訊單元13傳遞至通訊介面213e來調整第五電阻R5(數位可變電阻),最後變壓件21的電壓輸出端211輸出的驅動電壓經過變壓回授電路213的第四電阻R4及第五電阻R5分壓,將分壓後的驅動電壓由變壓回授端212回傳至變壓件21,供變壓件參考其輸出之驅動電壓是否符合調變訊號所預期之電壓,若有差異,則再次調變輸出之驅動電壓使其不斷地調整以趨近於調變訊號之所預期之電壓,最後將驅動電壓調整到調變訊號預期之電壓一致,透過以上步驟讓壓電泵3所接受的驅動電壓能夠符合微處理器1的調變訊號所預期之電壓,當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為壓電泵3的作動電壓值時,壓電泵3具有較佳的傳輸效果,但於傳輸驅動電壓會造成的損耗以及作動時驅動電壓難以維持在作動電壓值,也會造成傳輸效率的降低,故可經由回授電路4得知目前壓電泵3上的驅動電壓,再透過變壓件21調控驅動電壓讓壓電泵3於作動時能夠一直維持在作動電壓值下運作,來達到較佳的傳輸功效。
透過回授電路4以及變壓件21得以精確控制壓電泵3上的驅動電壓,使得微處理器1能夠精確地調整驅動電壓的電壓值,如將驅動電壓的電壓值控制在起始電壓值、關閉電壓值、作動電壓值等;而本案的起始電壓值、關閉電壓值可為3至7V之間,作動電壓值可為12至20V之間,並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於開啟時,驅動組件輸出至壓電泵的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為起始電壓值,於起始電壓值下將驅動頻率調控制與壓電泵的作動頻率一致,來使得壓電泵於起始電壓值開始作動,讓壓電泵在較低的起始電壓值下啟動,可以降低壓電泵於開 啟時的噪音,以及避免由驅動頻率調整至壓電泵的作動頻率時所產生的噪音,壓電泵開啟後,再將驅動電壓由起始電壓值提升至作動電壓值,讓壓電泵開始高效作動,並且透過追頻動作維持在較佳作動頻率,以及透過回授電路及變壓件將壓電泵的驅動電壓維持在作動電壓值,讓壓電泵能夠持續維持較佳的傳輸效率,於關機時,將驅動電壓由作動電壓值下降至關閉電壓值(或起始電壓值),再停止壓電泵,即可避免關閉時的短促噪音,上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能夠有效的減少壓電泵於開機、關機時的噪音,並且能夠持續高效的運作,極具產業之利用價值,爰依法提出申請。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Claims (12)

  1. 一種微型壓電泵模組,包含: 一微處理器,輸出一調變訊號及一控制訊號; 一驅動組件,電連接該微處理器,以接收該調變訊號與該控制訊號,並輸出一驅動訊號,該驅動訊號包含一驅動電壓及一驅動頻率;以及 一壓電泵,電連接該驅動組件,以接收該驅動訊號,並依該驅動訊號作動,該壓電泵設有一作動頻率及一作動電壓值; 其中,該微處理器收到一開啟訊號後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具有一起始電壓值的該驅動電壓至該壓電泵,並於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具有該起始電壓值之該驅動電壓時,輸出該驅動頻率使其逐步趨近於該壓電泵之該作動頻率,該驅動組件輸出之該驅動頻率調整至該作動頻率後,該微處理器驅使該驅動組件所輸出之該驅動電壓的電壓值由該起始電壓值逐步提升至該作動電壓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微處理器收到一關閉訊號後,該微處理器驅使該驅動組件將輸出之該驅動電壓由該作動電壓值逐步下降至一關閉電壓值,當該驅動組件的驅動電壓下降至該關閉電壓值,該微處理器停止該驅動組件運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關閉電壓值為該起始電壓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起始電壓值為3至7V。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微處理器依據該作動頻率作為一中心頻率,以該中心頻率為基準前後各間隔一頻率區段來獲得一前段頻率及一後段頻率,該微處理器通過該壓電泵回傳至該驅動組件之該前段頻率、該中心頻率及該後段頻率的一追頻訊號來計算出一較佳作動頻率,並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之該驅動頻率趨近該較佳作動頻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微處理器依據該較佳作動頻率作為該中心頻率,以該中心頻率為基準前後各間隔該頻率區段來獲得該前段頻率及該後段頻率,該微處理器通過該壓電泵回傳至該驅動組件之該前段頻率、該中心頻率及該後段頻率的該追頻訊號來計算出該較佳作動頻率,並驅使該驅動組件輸出之該驅動頻率趨近該較佳作動頻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壓電泵與該微處理器之間設有一量測晶片,該追頻訊號通過該量測晶片自該壓電泵傳輸至該微處理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追頻訊號為一阻抗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驅動組件包含: 一變壓件,接收該調變訊號以輸出該驅動電壓至該壓電泵;以及 一逆變件,接收該控制訊號,藉由該控制訊號輸出該驅動頻率控制該壓電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更包含一回授電路,該回授電路電連接於該壓電泵與該微處理器之間,該回授電路由該驅動組件輸出至該壓電泵之該驅動電壓產生一回授電壓回授至該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依據該回授電壓調整該驅動訊號,使該驅動組件輸出之該驅動電壓的電壓值逐步趨近於該作動電壓值,直到該驅動組件輸出給該壓電泵之該驅動電壓的電壓值與該作動電壓值相同。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驅動組件包含一數位可變電阻,該驅動組件藉由調整該數位可變電阻,調整該驅動電壓之電壓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微型壓電泵模組,其中該作動電壓值為12至20V。
TW108204187U 2019-04-03 2019-04-03 微型壓電泵模組 TWM582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187U TWM582532U (zh) 2019-04-03 2019-04-03 微型壓電泵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187U TWM582532U (zh) 2019-04-03 2019-04-03 微型壓電泵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532U true TWM582532U (zh) 2019-08-21

Family

ID=6831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4187U TWM582532U (zh) 2019-04-03 2019-04-03 微型壓電泵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25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200B (zh) * 2019-04-03 2020-06-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壓電泵模組
TWI720876B (zh) * 2020-04-24 2021-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壓電式泵浦的驅動電路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200B (zh) * 2019-04-03 2020-06-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壓電泵模組
TWI720876B (zh) * 2020-04-24 2021-03-0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壓電式泵浦的驅動電路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7965B2 (en) Piez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driving same
US7317274B2 (en) Piez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driving same
US7290993B2 (en) Piez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driving same
TWM576757U (zh) Micro piezoelectric pump module
US20050225201A1 (en) Piezoelectric devices and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driving same
TWM582532U (zh) 微型壓電泵模組
US11391278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US20190343405A1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and sphygmomanometer
TWI697200B (zh) 微型壓電泵模組
CN209976755U (zh) 微型压电泵模块
US11773835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and sphygmomanometer
TWI712258B (zh) 微型壓電泵模組
CN112392699B (zh) 微型压电泵模块
CN111779659B (zh) 微型压电泵模块
TWI691650B (zh) 微型壓電泵模組
US20220178363A1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CN212003523U (zh) 微型压电泵模块
CN111173722B (zh) 微型压电泵模块
CN110821804B (zh) 微型泵的驱动扫频补偿方法
US20220403835A1 (en) Fluid control device
TWI678468B (zh) 微型泵之驅動掃頻補償方法
CN111245291A (zh) 一种圆柱定子超声波电机无变压器llc驱动控制电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