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934U -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 Google Patents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934U
TWM578934U TW108200714U TW108200714U TWM578934U TW M578934 U TWM578934 U TW M578934U TW 108200714 U TW108200714 U TW 108200714U TW 108200714 U TW108200714 U TW 108200714U TW M578934 U TWM578934 U TW M5789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gas
humidity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迎凱
Original Assignee
銥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銥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銥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0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934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934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內部係提供氣體進行循環且包含一循環再生單元、至少一供風單元及至少一回風單元,其中循環再生單元係用以調節氣體的溫度及濕度,藉由供風單元中出風口的出風角度,使得吹出的氣體形成紊流或擾流,再透過回風單元以接收氣體並輸送回循環再生單元內。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紊流或擾流,通風通道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不重疊於回風通道,且氣體離開供風通道的氣體壓力大於進入至回風通道的氣體壓力,俾使封圍空間內的氣體壓力為正,避免外界空氣進入而影響了氣體的溫度及壓力。

Description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氣流系統,尤其是關於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因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使得傳統溫室栽培的蔬菜、菌類等植物,產量與品質皆有下滑現象,近年來,一種水簾溫室栽培的系統係用以克服氣候對於栽培的影響,其係主要利用水簾設備以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透過冷、熱交換的原理,於入風口安裝蜂巢式材料,並使水自上述的蜂巢式材料的上方流下而形成水簾,在溫室的另一端則裝置風機,透過風機產生之負壓力,使外界空氣被吸入、通過水簾,最後進入至溫室的內部,因此,當高溫低濕之外界空氣通過水簾時,藉由水氣吸收之蒸發潛熱,使空氣成為低溫高濕,尤其適合於創造菌類生長之環境。
不過,溫室中的濕度僅靠著水簾與外界空氣之間的溫、濕交換,再加上此系統中的風機導致溫室內部氣體循環加速,反而導致溫室內部的濕度降低,因此整體而言,水簾溫室栽培系統的濕度只能達到65%-75%左右,這樣的濕度條件遠遠不能達到菌類生產的濕度要求,也因此,水簾溫室栽培系統通常仍需輔以人工補濕的動作,一般情況下在風機作用時,溫室中額外的加濕器必須處於開機狀態,保證濕度的維持。
有鑒於上述,本創作係揭露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以克服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對於植物栽種的影響。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係可安裝在溫室或貨櫃中,以為一封圍空間提供具有預期的溫度、濕度的氣流,同時更可能將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藉由貨櫃而達到自由移動的目的。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乃在於將回風單元設置於封圍空間的底部,並相較於供風單元來說,回風單元位於封圍空間的側邊而非中央,因此,在氣體離開供風單元後,藉由供風單元、回風單元的位置設置,以造成氣體在流動時發生更明顯的擾動,使加濕的氣體在空間裡分佈均勻保持濕度一致。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乃在於藉由供風單元、回風單元的位置設置,以使氣體可自然地形成紊流或擾流。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揭露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係用以提供一氣體於內部進行循環,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係包含一循環再生單元、至少一供風單元及至少一回風單元,循環再生單元具有一供風口及一回風口,在供風口及回風口之間係設置有一控溫部及一控濕部,控溫部係用以使氣體維持在一溫度區間,控濕部係用以使氣體維持在一濕度區間;供風單元具有一供風通道、複數第一出風口及複數第二出風口,供風通道具有一輸入口,其與循環再生單元的供風口連結,氣體自循環再生單元進入至供風單元的供風通道,並自第一出風口及第二出風口離開,氣體於供風通道內流通係具有一主流方向,氣體係以一第一方向自第一出風口離開、係以一第二方向自第二出風口離開,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至少其中之一係為可調變的;回風單元具有一回風通道及複數回風接收口,回風單元係實質地設置於供風單元的下方,回風接收口係接收來自第一出風口及第二出風口的氣體,回風通道具有一輸出口,其與循環再生單元的回風口連結,氣體自回風單元的回風通道進入至循環再生單元;其中,供風通道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係不重疊於回風通道,且氣體離開供風通道的氣體壓力係大於氣體進入至回風通道的氣體壓力。本創作揭露的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可在氣體離開供風單元後,藉由回風單元設置於供風單元下方的兩側,以使得氣體在流動時可自然地發生更明顯的擾動,使加濕的氣體在空間裡分佈均勻保持濕度一致。
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1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本創作的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係用以提供一氣體於內部進行循環,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係包含一循環再生單元12、至少一供風單元14及至少一回風單元16,循環再生單元12具有一供風口122及一回風口124,在供風口122及回風口124之間係設置有一控溫部Ct及一控濕部Ch,控溫部Ct係用以使氣體維持在一溫度區間,控濕部Ch係用以使氣體維持在一濕度區間;供風單元14具有一供風通道142、複數第一出風口144及複數第二出風口146,供風通道142具有一輸入口142i,其與循環再生單元12的供風口122連結,氣體自循環再生單元12進入至供風單元14的供風通道142,並自第一出風口144及第二出風口146離開,氣體於供風通道142內流通係具有一主流方向,氣體係以一第一方向自第一出風口144離開、係以一第二方向自第二出風口146離開,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至少其中之一係為可調變的;回風單元16具有一回風通道162及複數回風接收口164,回風單元16係實質地設置於供風單元14的下方,回風接收口164係接收來自第一出風口144及第二出風口146的氣體,回風通道162具有一輸出口162o,其與循環再生單元12的回風口124連結,氣體自回風單元16的回風通道162進入至循環再生單元12;其中,供風通道142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係不重疊於回風通道162,且氣體離開供風通道142的氣體壓力係大於氣體進入至回風通道162的氣體壓力。
其中,上述的第一方向係垂直於主流方向,但與第二方向不相同,舉例來說,當供風通道142水平地設置時,氣體的主流方向則為沿著供風通道142設置的方向,請參閱第2圖所示,如圖中的長虛線指示的方向,而與主流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則為圖中長短虛線所指示的方向,即為垂直向下的方向,而為使氣體能夠自然地形成明顯的紊流或亂流,第二方向可與第一方向垂直但不同於主流方向,如圖中的短虛線所示,亦或是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夾設一角度,但也不同於主流方向,如圖中的點虛線所示。
再請參閱第3圖所示,本創作的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係可設置在一封圍空間Sc,其係可為溫室或貨櫃,本實施例係以40呎貨櫃為例,貨櫃的長度約為12公尺、寬度及高度都約在2.3公尺左右,因此,整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約具有12公尺的長度,而在供風單元14及回風單元16之間具有一距離,此距離則大約在2公尺以內,此一距離係足以使來自供風通道142的第一出風口144及第二出風口146的氣體在進入至回風通道162的回風接收口164之前,自然地產生明顯的紊流或擾流。
另外,由於循環再生單元12內具有控溫部Ct及控濕部Ch,以對回流至循環再生單元12內的氣體進行溫度及濕度的調整,因此在循環再生單元12內會發生熱交換、濕度交換的反應,更甚者,為確保輸送至供風單元14的氣體壓力可維持在一定的氣壓區間,在循環再生單元12內更可設置一加壓部(圖未顯示)以對氣體進行增壓的動作,基於上述各種對於氣體的處理,在設置循環再生單元12的區域附近通常會有額外的熱能產生,為避免影響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的溫、濕度控制效果,在封圍空間Sc中會以隔板或其他結構來區隔出風機區域Am及種植區域Ap,其中,風機區域Am主要對應設有循環再生單元12,在種植區域Ap中則主要對應設置供風單元14及回風單元16,由此可知,用以承載種植、栽培的設備係設置在種植區域Ap,且種植區域Ap也是氣體主要發生紊流或亂流的區域。
而上述的加壓部可提供氣體具有一氣壓區間,此一氣壓區間主要能夠維持氣體在供風單元14內流通時需要的氣體壓力,以第3圖所示的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為例,由於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係設置在貨櫃內,因此加壓部提供的氣體壓力必須足以使氣體自循環再生單元12離開後,仍可流動至供風單元14的最末端,也就是氣體大約必須在一定的氣體壓力下可流動到12公尺的位置,藉以確保氣體在供風通道142內可具有足夠的流動動能,否則可能會導致種植區域Ap在靠近於風機區域Am的氣體流量大於遠離風機區域Am的氣體流量,對於整體的氣體循環會發生不平衡的現象。
在本創作揭露的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1裡,其中的循環再生單元12、供風單元14及回風單元16的材質係可選自於高分子材料或金屬。
承上所述,本創作揭露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係利用氣體對流自然地產生紊流或亂流,且同時藉由密集且小的出風口設計,以避免大體積氣流的產生,藉以有效地提供精準的溫度、濕度控制效果,更可避免風速過大的問題,透過分散強風以使加濕的水分子不易被吹散,可以有效地保持封圍空間持續保持高濕度的狀態,解決了一般氣流系統中加濕和製冷相互矛盾的問題。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 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
1‧‧‧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12‧‧‧循環再生單元
122‧‧‧供風口
124‧‧‧回風口
14‧‧‧供風單元
142‧‧‧供風通道
142i‧‧‧輸入口
144‧‧‧第一出風口
146‧‧‧第二出風口
16‧‧‧回風單元
162‧‧‧回風通道
162o‧‧‧輸出口
164‧‧‧回風接收口
Am‧‧‧風機區域
Ap‧‧‧種植區域
Ct‧‧‧控溫部
Ch‧‧‧控濕部
Sc‧‧‧封圍空間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的氣流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應用於貨櫃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係用以提供一氣體於內部進行循環,該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係包含:一循環再生單元,其係具有一供風口及一回風口,該供風口及該回風口之間係設置有一控溫部及一控濕部,該控溫部係使該氣體維持在一溫度區間,該控濕部係使該氣體維持在一濕度區間;至少一供風單元,係具有一供風通道、複數第一出風口及複數第二出風口,該供風通道具有一輸入口,其與該循環再生單元的該供風口連結,該氣體自該循環再生單元進入至該供風單元的該供風通道,並自該些第一出風口及該些第二出風口離開,該氣體於該供風通道內流通係具有一主流方向,該氣體係以一第一方向自該些第一出風口離開、係以一第二方向自該些第二出風口離開,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至少其中之一係為可調變的;以及至少一回風單元,係具有一回風通道及複數回風接收口,該回風單元係實質地設置於該供風單元的下方,該些回風接收口係接收來自該些第一出風口及該些第二出風口的該氣體,該回風通道具有一輸出口,其與該循環再生單元的該回風口連結,該氣體自該回風單元的該回風通道進入至該循環再生單元;其中,該供風通道在垂直投影方向上係不重疊於該回風通道,且該氣體離開該供風通道的氣體壓力係大於該氣體進入至該回風通道的氣體壓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循環再生單元更具有一加壓部,以使該氣體維持在一氣壓區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第一方向係垂直於該主流方向且不同於該第二方向。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第一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二方向且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均不同於該主流方向。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第一方向係與該第二方向夾設一角度且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均不同於該主流方向。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供風單元及該回風單元之間具有一距離,該距離係足以使來自該些第一出風口及該些第二出風口的該氣體在進入至該些回風接收口之前產生紊流或擾流。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循環再生單元、該供風單元及該回風單元的材質係可選自於高分子材料或金屬。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設置於一封圍空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封圍空間更具有一風機區域及一種植區域,該風機區域主要對應設置該循環再生單元,該種植區域則主要對應設置該供風單元及該回風單元。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其中該封圍空間為貨櫃或溫室。
TW108200714U 2019-01-16 2019-01-16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TWM578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714U TWM578934U (zh) 2019-01-16 2019-01-16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714U TWM578934U (zh) 2019-01-16 2019-01-16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934U true TWM578934U (zh) 2019-06-11

Family

ID=6770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714U TWM578934U (zh) 2019-01-16 2019-01-16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632B (zh) * 2019-01-16 2020-10-21 銥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7632B (zh) * 2019-01-16 2020-10-21 銥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7632B (zh)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US20160157440A1 (en) Greenhouse having an air mixing chamber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heating unit at an ambient air inlet
WO2014136163A1 (ja) 植物栽培における空調装置
CN107965858A (zh) 一种高大空间实验室内环境均匀性及精确控制的空调系统
US8051602B2 (en) System for conditioning crops
TWM578934U (zh) 可控溫濕的氣流系統
CN207815542U (zh) 一种高大空间实验室室内环境均匀性及精确控制的空调系统
CN109792912B (zh) 一种人工气候室空气内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69187A (zh) 热负荷自平衡的空冷湿冷混合式冷却塔
KR102118185B1 (ko) 축열 및 지열을 이용하기 위한 다공성 호흡관모듈과 이것을 이용한 재배시설용 환경제어시스템
CN207754526U (zh) 烟叶密集烤房分风装置及可调节分风的烟叶密集烤房
CN104604664B (zh) 一种多功能培养箱
CN2066266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223494A (zh) 一种动、植、微生物生长机控温通风系统
CN213784459U (zh) 一种育苗大棚用夏季降温水帘风机装置
CN107787734A (zh) 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
KR101563696B1 (ko) 가습 및 환기 장치
CN207820672U (zh) 一种周年生产蒜黄的空气能温室
JPH10178930A (ja) 栽培ハウス
CN207897522U (zh) 一种动、植、微生物生长机控温通风系统
CN206237866U (zh) 杏鲍菇出菇房循环通风与进风排气系统
NL2027017B1 (en) A greenhouse
CN214155579U (zh) 人工气候室及送风装置
CN220755791U (zh) 一种植物工厂空气循环系统
CN104328027B (zh) 洁净孵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