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824U -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 Google Patents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824U
TWM578824U TW108200658U TW108200658U TWM578824U TW M578824 U TWM578824 U TW M578824U TW 108200658 U TW108200658 U TW 108200658U TW 108200658 U TW108200658 U TW 108200658U TW M578824 U TWM578824 U TW M5788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ucher
job
card
smart card
oper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國河
陳鎮遠
Original Assignee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0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824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824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透過應用程式在線上交易過程中產生憑證作業指令並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給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感應智慧卡,並在感應到智慧卡時,將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智慧卡,智慧卡依據憑證作業指令進行相對應的憑證作業並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可以將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應用程式,使得應用程式完成交易之技術手段,可以使行動裝置透過近端通訊連接儲存憑證之硬體載具,並達成讓交易者無需使用讀卡機也可以進行憑證作業並完成金融交易的技術功效。

Description

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
一種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特別係指一種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
金融交易(Financial Transaction)是指金融資產所有權變化的交易,例如,通過金融市場直接進行的融資活動,或是以金融機構為中介實現的融資活動,包括通貨、存款、貸款、結算資金等。
目前,在線上進行金融交易時,大多需要使用憑證以及硬體載具來對交易者進行身分的確認,例如,使用特定的USB隨身碟或智慧卡(晶片卡)儲存交易者的憑證資料,藉以在交易者進行金融交易時,透過連接儲存憑證資料的USB隨身碟或智慧卡來使用憑證資料完成交易。
隨著行動通訊技術的進步以及行動裝置的發展,行動化的時代來臨,部分的交易者不再臨櫃或在電腦上進行金融交易,而是使用行動裝置來進行金融交易。然而,由於目前的行動裝置大多沒有設置USB連接插槽,因此,大部分的行動裝置並無法連接USB隨身碟或智慧卡等硬體載具,如此,導致交易者無法使用行動裝置進行金融交易,造成交易者的不便。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行動裝置並不方便連接儲存憑證之硬體載具導致交易者無法使用行動裝置進行金融交易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行動裝置並不方便連接儲存憑證之硬體載具的問題,本創作遂揭露一種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系統及方法,其中:
本創作所揭露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至少包含: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安裝於作業系統中,用以於與伺服器之交易過程中產生憑證作業指令,並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憑證作業指令;讀卡元件,用以透過作業系統接收憑證作業指令,並於感應到智慧卡後,傳送憑證作業指令給智慧卡,使智慧卡依據憑證作業指令執行憑證作業以產生憑證作業結果,及用以接收智慧卡所傳送之憑證作業結果,並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憑證作業結果給應用程式,使應用程式於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時,完成與伺服器之交易。
本創作所揭露之裝置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創作透過應用程式在線上交易過程中產生憑證作業指令並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給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感應智慧卡,並在感應到智慧卡時,將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智慧卡,智慧卡依據憑證作業指令進行相對應的憑證作業並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可以將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應用程式,使得應用程式完成交易,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並可以達成讓交易者無需使用讀卡機也可以進行憑證作業並完成金融交易之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創作之特徵與實施方式,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能夠輕易地充分理解本創作解決技術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並據以實施,藉此實現本創作可達成的功效。
本創作可以讓執行於計算裝置中的應用程式在進行線上交易時,透過計算裝置中的讀卡元件無線連接智慧卡(Smart Card)執行憑證作業,藉以完成線上交易。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裝置包含但不限於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一個或多個記憶體模組、以及連接不同元件(包括記憶體模組和處理器)的匯流排等元件。透過所包含之多個元件,計算裝置可以載入並執行作業系統,使作業系統在計算裝置上運行。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裝置的匯流排可以包含一種或多個類型,例如包含資料匯流排(data bus)、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控制匯流排(control bus)、擴充功能匯流排(expansion bus)、及/或局域匯流排(local bus)等類型的匯流排。計算裝置的匯流排包括但不限於並列的工業標準架構(ISA)匯流排、周邊元件互連(PCI)匯流排、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局域匯流排、以及串列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SB)、快速周邊元件互連(PCI-E)匯流排等。
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裝置的處理器與匯流排耦接。處理器包含暫存器(Register)組或暫存器空間,暫存器組或暫存器空間可以完全的被設置在處理晶片上,或全部或部分被設置在處理晶片外並經由專用電氣連接及/或經由匯流排耦接至處理器。處理器可為處理單元、微處理器或任何合適的處理元件。若計算裝置為多處理器設備,也就是計算裝置包含多個處理器,則計算裝置所包含的處理器都相同或類似,且透過匯流排耦接與通訊。
計算裝置的處理器可以與晶片組耦接或透過匯流排與晶片組電性連接。晶片組是由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IC)組成,包含記憶體控制器以及周邊輸出入(I/O)控制器,也就是說,記憶體控制器以及周邊輸出入控制器可以包含在一個積體電路內,也可以使用兩個或更多的積體電路實現。晶片組通常提供了輸出入和記憶體管理功能、以及提供多個通用及/或專用暫存器、計時器等,其中,上述之通用及/或專用暫存器與計時器可以讓耦接或電性連接至晶片組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取或使用。
計算裝置的處理器也可以透過記憶體控制器存取安裝於計算裝置上的記憶體模組和大容量儲存區中的資料。上述之記憶體模組包含任何類型的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及/或非揮發性(non-volatile memory, NVRAM)記憶體,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快閃記憶體(Flash)、唯讀記憶體(ROM)等。上述之大容量儲存區可以包含任何類型的儲存裝置或儲存媒體,例如,硬碟機、光碟、磁帶機、隨身碟(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 SSD)、或任何其他儲存裝置等。也就是說,記憶體控制器可以存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硬碟機、固態硬碟中的資料。
計算裝置的處理器也可以透過周邊輸出入控制器經由周邊輸出入匯流排與周邊輸出裝置、周邊輸入裝置、通訊介面、以及GPS接收器等周邊裝置或介面通訊。周邊輸入裝置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滑鼠、軌跡球、觸控板、搖桿等,周邊輸出裝置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輸出裝置,例如顯示器、印表機等,周邊輸入裝置與周邊輸出裝置也可以是同一裝置,例如觸控螢幕等。通訊介面可以包含無線通訊介面及/或有線通訊介面,無線通訊介面可以包含支援Wi-Fi、Zigbee等無線區域網路、藍牙、紅外線、近場通訊(NFC)、3G/4G/5G等行動通訊網路或其他無線資料傳輸協定的介面,有線通訊介面可為乙太網路設備、非同步傳輸模式(ATM)設備、DSL數據機、纜線(Cable)數據機等。處理器可以週期性地輪詢(polling)各種周邊裝置與介面,使得計算裝置能夠進行資料的輸入與輸出,也能夠與具有上述描述之元件的另一個計算裝置進行通訊。
以下先以「第1圖」本創作所提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的元件示意圖來說明本創作的運作。如「第1圖」所示,本創作之裝置100含有處理模組110以及讀卡元件120。其中,裝置100為本創作所提之計算裝置。
處理模組110包含處理單元(圖中未示)以及記憶單元(圖中未示),負責提供作業系統300在裝置100上執行,使得安裝於作業系統300中的各種驅動程式320與應用程式310可以順利在裝置100中執行。
作業系統300可以透過驅動程式與裝置100中之特定元件或特定模組交換資料或訊號,例如,作業系統300可以透過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驅動程式將資料或訊號傳送給讀卡元件120,也可以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資料或訊號。
作業系統300也可以提供各種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給應用程式310使用,藉以傳送資料或訊號給應用程式310及/或接收應用程式310所傳送的資料或訊號。
應用程式310可以透過裝置100的通訊模組130與伺服器400連接,並在伺服器400中進行線上交易。
應用程式310也負責在與伺服器400進行線上交易的交易過程中需要進行憑證作業時,產生與需要進行之憑證作業對應的憑證作業指令。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應用程式310也可以產生進行之憑證作業所需要的資料。
應用程式310也負責透過作業系統300傳送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給讀卡元件120,並負責透過作業系統300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更詳細的,應用程式310可以呼叫作業系統300所提供之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應用程式介面,並使用所呼叫的應用程式介面將憑證作業指令提供給作業系統300,使得作業系統300可以透過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驅動程式將應用程式310所提供的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讀卡元件120,作業系統300並可以透過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驅動程式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以及可以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傳送透過被應用程式310呼叫的應用程式介面傳送給應用程式310。
應用程式310也負責在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時,完成在伺服器400中所進行的線上交易。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應用程式310可以將所接收到之憑證作業結果所包含的作業結果資料傳送到進行線上交易的伺服器400以完成與伺服器400之線上交易。
讀卡元件120負責透過作業系統300接收應用程式310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在部分的實施例中,讀卡元件120也可以透過作業系統300接收應用程式310所產生之進行憑證作業所需的資料。
讀卡元件120也負責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智慧卡500,並負責接收智慧卡50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一般而言,讀卡元件120與智慧卡500之間可以透過近場通訊(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技術連接,使得讀卡元件120可以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傳送智慧卡500,並接收智慧卡50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讀卡元件120也負責透過作業系統300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應用程式310。
智慧卡500包含傳輸管理元件、處理元件、儲存元件等(圖中均未示),其中,傳輸管理元件可以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指令;處理元件可以執行儲存元件中所儲存的晶片作業系統(Chip Operating System, COS);儲存元件可以儲存晶片作業系統運行時所需要的資料,並可以提供晶片作業系統運行時所需要的記憶體空間。
晶片作業系統在被執行後,可以依據傳輸管理元件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使用處理元件在儲存元件所提供的記憶體空間中執行相對應的憑證作業以產生相對應的憑證作業結果,傳輸管理元件可以將晶片作業系統使用處理元件產生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讀卡元件120。
接著以一個實施例來解說本創作的運作,並請參照「第2圖」本創作所提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方法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裝置100為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310為網頁瀏覽程式,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在使用者操作應用程式310連線到伺服器400進行線上交易時,若在線上交易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憑證作業,則應用程式310可以產生憑證作業指令(步驟21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需要進行的憑證作業為簽章,則應用程式310可以產生表示需要簽章的憑證作業指令,其中,需要簽章的資料可以包含在憑證作業指令中。
在應用程式310產生憑證作業指令後,應用程式310可以透過作業系統300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裝置100上的讀卡元件120(步驟22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應用程式310可以呼叫作業系統300所提供之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應用程式介面,並透過所呼叫的應用程式介面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傳送給作業系統300,作業系統300可以透過與讀卡元件120對應的驅動程式320將應用程式310所提供之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傳送給讀卡元件120。
在讀卡元件120接收到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後,讀卡元件120可以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傳送給智慧卡500(步驟24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讀卡元件120與智慧卡500透過近端通訊技術交換資料與訊號,則使用者在將儲存有所申請之憑證的智慧卡500靠近所使用的手機(裝置100)達到一定距離之內後,讀卡元件120所發出的無線載波(radio frequency wave)可以感應智慧卡500內的線圈(antenna),使得智慧卡500內的線圈產生電流而推動智慧卡500內的晶片,進而讓智慧卡500之處理元件載入並執行智慧卡500之儲存元件中所儲存的晶片作業系統,並讓智慧卡500的傳輸管理器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之接收自作業系統300的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
在智慧卡500的傳輸管理器接收到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指令(以及需要簽章的資料)後,透過智慧卡500的處理元件在智慧卡中運作的晶片作業系統可以依據傳輸管理器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執行相對應的憑證作業,藉以在儲存元件中產生相對應的憑證作業結果。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傳輸管理器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指令表示需要進行簽章,則處理元件可以使用儲存元件中所儲存的私鑰對傳輸管理器所接收到之需要簽章的資料簽章,並在簽章後在儲存元件中產生簽章值(作業結果資料),以及在儲存元件中產生包含所產生之簽章值以及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的憑證作業結果。
在智慧卡500的處理元件執行憑證作業以產生憑證作業結果後,智慧卡500的傳輸管理器可以由智慧卡500的儲存元件中讀出處理元件所產生的憑證作業結果,並將所讀出的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裝置100的讀卡元件120(步驟250)。在本實施例中,傳輸管理器可以使用與讀卡元件120所建立的連線將憑證作業結果傳回讀卡元件120。
在裝置100的讀卡元件120接收到智慧卡50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後,讀卡元件120可以透過作業系統300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應用程式310(步驟26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讀卡元件120可以透過驅動程式將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作業系統300,作業系統300可以透過應用程式310所呼叫之應用程式介面將讀卡元件120所提供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應用程式310。
在應用程式310接收讀卡元件120所傳送的憑證作業結果後,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憑證作業結果判斷智慧卡500所進行的憑證作業是否成功完成, 若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智慧卡500所進行的憑證作業沒有成功完成,則應用程式310可以再次產生憑證作業指令(步驟210),並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透過作業系統300傳送給讀卡元件120(步驟220),藉以重複上述讓智慧卡500進行憑證作業的過程(步驟240~260),直到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或應用程式310也可以結束或停止所進行的線上交易,使得線上交易無法完成,也就是使得使用者與伺服器400之間的交易失敗。
而若應用程式310判斷所接收到之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智慧卡500所進行的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時,可以完成與伺服器400所進行的交易(步驟27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應用程式310可以將憑證作業結果中所包含的作業結果資料(也就是簽章值)傳送給伺服器400,藉以完成與伺服器400所進行的線上交易。
如此,透過本創作,可以讓使用者透過手機的近端通訊功能使用記錄有憑證與私鑰的智慧卡進行憑證作業,不再需要連接手機與讀卡機。
綜上所述,可知本創作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應用程式在線上交易過程中產生憑證作業指令並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所產生的憑證作業指令給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感應智慧卡,並在感應到智慧卡時,將憑證作業指令傳送給智慧卡,智慧卡依據憑證作業指令進行相對應的憑證作業並將所產生的憑證作業結果傳回讀卡元件後,讀卡元件可以將憑證作業結果傳送給應用程式,使得應用程式完成交易之技術手段,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行動裝置並不方便連接儲存憑證之硬體載具的問題,進而達成讓交易者無需使用讀卡機也可以進行憑證作業並完成金融交易之技術功效。
再者,本創作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方法,可實現於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中,亦可在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以不同元件散佈於若干互連之電腦系統的分散方式實現。
雖然本創作所揭露之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之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所揭露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對本創作之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之更動潤飾,均屬於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裝置
110‧‧‧處理模組
120‧‧‧讀卡元件
130‧‧‧通訊模組
300‧‧‧作業系統
310‧‧‧應用程式
320‧‧‧驅動程式
400‧‧‧伺服器
500‧‧‧智慧卡
步驟210‧‧‧應用程式於與伺服器之交易過程中產生憑證作業指令
步驟220‧‧‧應用程式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憑證作業指令給讀卡元件
步驟240‧‧‧讀卡元件於感應到智慧卡後,傳送憑證作業指令給智慧卡
步驟250‧‧‧智慧卡依據憑證作業指令執行憑證作業以產生憑證作業結果,並傳憑證作業結果給讀卡元件
步驟260‧‧‧讀卡元件透過作業系統傳送憑證作業結果給應用程式
步驟270‧‧‧應用程式於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時完成與伺服器之交易
第1圖為本創作所提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之元件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所提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方法流程圖。

Claims (9)

  1. 一種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該裝置至少包含:一處理模組;一作業系統,由該處理模組執行;一應用程式,安裝於該作業系統中,由該處理模組執行,用以於與一伺服器之交易過程中產生一憑證作業指令,並透過該作業系統傳送該憑證作業指令;及一讀卡元件,用以透過該作業系統接收該憑證作業指令,並於感應到一智慧卡後,傳送該憑證作業指令給該智慧卡,使該智慧卡依據該憑證作業指令執行憑證作業以產生一憑證作業結果,及用以接收該智慧卡所傳送之該憑證作業結果,並透過該作業系統傳送該憑證作業結果給該應用程式,使該應用程式於該憑證作業結果表示憑證作業成功完成時,完成與該伺服器之交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應用程式是透過與該讀卡元件對應之一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傳送該憑證作業指令給該作業系統及接收該作業系統所傳送之該憑證作業結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應用程式介面是由該作業系統提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應用程式更用以產生憑證作業所需之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作業系統是透過與該讀卡元件對應之驅動程式傳送該憑證作業指令給該讀卡元件及接收該讀卡元件所傳送之該憑證作業結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作業系統更用以傳送憑證作業所需之資料給該讀卡元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讀卡元件是使用近場通訊技術(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傳送該憑證作業指令給該智慧卡中之一傳輸管理元件並接收該傳輸管理元件所傳送之該憑證作業結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應用程式更用以傳送該憑證作業結果所包含之一作業結果資料至該伺服器以完成與該伺服器之交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其中該智慧卡是由該智慧卡中之晶片作業系統(Chip Operating System,COS)依據該憑證作業指令執行對應憑證作業以產生該憑證作業結果。
TW108200658U 2019-01-14 2019-01-14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TWM578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658U TWM578824U (zh) 2019-01-14 2019-01-14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658U TWM578824U (zh) 2019-01-14 2019-01-14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824U true TWM578824U (zh) 2019-06-01

Family

ID=6770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658U TWM578824U (zh) 2019-01-14 2019-01-14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2134U (zh) 在自動櫃員機中使用載具驗證身分以開戶之系統
US1086729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TWM618092U (zh) 自動化網域驗證的憑證管理系統
JP200419380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9436938B1 (en) Transaction payment processing by multiple data centers
TWM578824U (zh) Device for performing voucher operations using smart card proximity card
US10236937B2 (en) Managing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s
TW202027002A (zh) 使用智慧卡靠卡感應以進行憑證作業之裝置及方法
TWI724638B (zh) 在自動櫃員機中使用載具驗證身分以開戶之系統及方法
TWM613489U (zh) 線上貸款即時對保系統
TWM586390U (zh) 依服務指令進行身份確認以執行對應服務之系統
TWM603155U (zh) 提供寄送列印位置導航的實體票據收送系統
KR20200041709A (ko)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를 구성하는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TWM641841U (zh) 提供信託銷帳資料的資料異動警示系統
TWI792010B (zh) 透過自動櫃員機掃碼驗身以完成帳戶申請之系統及方法
TWI786332B (zh) 計算可動用限額以選擇是否動撥動用金額之系統及方法
TWM636911U (zh) 可選貸款支付的電子押匯系統
TWI729535B (zh) 透過金融帳戶資料確認使用者身分之系統及方法
TW201909063A (zh) 依付款方式識別資料選擇交易主機進行支付之系統及其方法
TWM550451U (zh) 於開戶後依據借款資料自動轉帳之系統
TWI786617B (zh) 於掃碼交易過程中檢查退貨特店帳戶餘額之系統及方法
TWI784339B (zh) 於公用設備確認身分後轉客戶端繼續作業之系統及方法
TWI780341B (zh) 以網路識別資料透過電信伺服器識別身份之系統及方法
US20240152925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redit card lock
TWI636431B (zh) 於開戶後依據借款資料自動轉帳之系統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