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776U -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776U
TWM578776U TW108201666U TW108201666U TWM578776U TW M578776 U TWM578776 U TW M578776U TW 108201666 U TW108201666 U TW 108201666U TW 108201666 U TW108201666 U TW 108201666U TW M578776 U TWM578776 U TW M5787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sma
mesh
filter element
air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1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興
Original Assignee
宏昇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昇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昇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1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776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776U/zh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係為一種藉由產生等離子、觸媒反應、除臭、殺菌、抗病毒與去除空氣中之汙染物,達到開放或封閉空間之淨化效果的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與以此裝置製備之空氣淨化設備,本創作主要係包括有一集塵菌裝置、一鼓風機、一封閉風道,以及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藉此,本創作主要係藉由電極製作出等離子之電漿的設計,有效破壞空氣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並藉由複數個濾網之物理原理過濾空氣中之汙染物,確實達到去汙、除臭、殺菌,以及抗病毒等主要優勢。

Description

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尤其是指一種藉由產生等離子、觸媒反應、除臭、殺菌、抗病毒與去除空氣中之汙染物等功效,達到空間之淨化效果的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與以此裝置製備之空氣淨化設備。
按,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生活環境的品質提升也越來越重視,然而,各種產業的突飛猛進也同時帶來了污染源的增加,進而導致空氣問題日漸嚴重,且汙染源隨著時間的累積,已經使得空氣中存在著許多病菌、塵埃、懸浮微粒、油煙,以及風沙等有害物質,也引起了人們的各種疾病,常見的疾病就是流行性感冒,還有幾年前令全球人口聞之色變的SARS、MERS,甚至是近年來開始流行的H3N2等皆是,這些疾病可是極有可能透過空氣中的細菌傳播,使人們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縱使人們大多時間都是待在室內環境中,例如:建築物、車內或冷氣房裡,然而,絕大部分的有害物質仍會伴隨著空氣進入室內環境中,經過不斷的惡性循環後,也使得室內的空氣品質遭受破壞而仍舊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傳統的空氣濾淨裝置皆設有濾網,但濾網的過濾品質並無法有效阻隔粒徑小於PM2.5的懸浮微粒,也無法達到有效將殺除環境中病菌的功效;因此,如何藉由創新的硬體設計,有效達到去除空氣中之汙染物與殺菌之主要目的,以維持人類之生活品質與生命安全等,仍是空氣淨化裝置之製作與販賣等相關產業之開發業者與相關研究人員需持續努力克服與解決之課題。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並藉由其豐富之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良創作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藉由產生等離子、觸媒反應、除臭、殺菌、抗病毒與去除空氣中之汙染物等功效,達到空間之淨化效果的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與以此裝置製備之空氣淨化設備,主要係藉由電極製作出等離子之電漿的硬體設計,有效破壞空氣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並藉由複數個濾網之物理原理過濾空氣中之汙染物,確實達到去汙、除臭、殺菌,以及抗病毒等主要優勢者。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係至少包括有一集塵菌裝置、一鼓風機、一封閉風道,以及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該鼓風機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之一端部;該封閉風道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之一端部;該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係設置於該封閉風道內部,其中該鼓風機係帶動外界之空氣通過該集塵菌裝置與該離子產生裝置淨化後進入一封閉空間中。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集塵菌裝置係依據空氣流動方向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過濾網件、一第二過濾網件、一第三過濾網件、一第四過濾網件,以及一第五過濾網件。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過濾網件、該第二過濾網件、該第三過濾網件與該第四過濾網件係分別包括有複數個第一網目、複數個第二網目、複數個第三網目與複數個第四網目。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網目、該第二網目、該第三網目與該第四網目係分別具有不相同之孔徑。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微米(micrometer,µm)至1000微米(µm)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µm至9µm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µm至2.5µm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µm至0.9µm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五過濾網件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封閉風道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而設置於該鼓風機之另一端部。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封閉風道係可進一步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與該鼓風機之間。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微米至9微米之間,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微米至2.5微米之間,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微米至0.9微米之間,該第五過濾網件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
在本創作的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離子產生裝置更包含有一主體及一離子發射端,其中該主體與該離子發射端可緊鄰或分開設置。
此外,為了達到上述之實施目的,本發明人另提出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係至少包括有一進風口、一如上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以及一出風口;該至少一如上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係對應接設於該進風口;該出風口係相對於該進風口而接設於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之另一端部。
藉此,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主要係藉由電極製作出等離子之電漿的硬體設計,有效破壞空氣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並藉由複數個濾網之物理原理過濾空氣中之汙染物,確實達到去汙、除臭、殺菌,以及抗病毒等主要優勢;此外,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主要係藉由該離子產生裝置產生氫正離子、氧負離子並主動吸附空氣中的細菌,以產生氫氧根離子,進而破壞細菌的蛋白質,以使細菌逐漸萎縮而無法繁衍,最後留下空氣中的細菌僅為無害的水氣,以確實達到殺菌之主要功效。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首先,請一併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外觀示意圖,其中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係至少包括有一集塵菌裝置(10)、一鼓風機(20)、一封閉風道(30),以及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40)。
該集塵菌裝置(10)主要係藉由物理的原理過濾來自外界之一空氣(50),主要係透過複數個過濾網件吸附該空氣(50)中的汙染源,並快速集中於該等過濾網件上,使得該空氣(50)內的細菌可以被破壞與殺死,以有效去除該空氣(50)中的一汙染物(A),達到集中除塵的淨化效果;請一併參閱第2圖及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集塵菌裝置組成示意圖以及本創作之淨化示意圖,其中該集塵菌裝置(10)係依據該空氣(50)之流動方向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過濾網件(11)、一第二過濾網件(12)、一第三過濾網件(13)、一第四過濾網件(14),以及一第五過濾網件(15),其中該第一過濾網件(11)、該第二過濾網件(12)、該第三過濾網件(13)與該第四過濾網件(14)係分別具有不同孔徑之複數個第一網目(圖示未標示)、複數個第二網目(圖示未標示)、複數個第三網目(圖示未標示)與複數個第四網目(圖示未標示),亦即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µm至1000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10µm至1000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10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µm至9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6µm至9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6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µm至2.5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1µm至2.5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1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µm至0.9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0.1µm至0.9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0.1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五過濾網件(15)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其係採用具有毛細管結構的多孔性純化碳粉末,或是利用活性精純碳粉進行粒徑小於0.1µm的該汙染物(A)之吸附作用,可達到脫臭,以及吸附有機物等主要作用;再者,由於該集塵菌裝置(10)僅過濾灰塵等較大粒徑之該汙染物(A),因此,仍有較小粒徑之該汙染物(A)存在並經由該鼓風機(20)及該封閉風道(30),因此,藉此在該封閉風道(30)內設置有該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40),藉以釋放帶正電荷(41)或負電荷(42)的粒子,而該氣體中的任何共價鍵也會因此而分離,進而達到除臭、殺菌與抗病毒之功效。
該鼓風機(20)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之一端部,其中該鼓風機(20)轉動後係可帶動外界之空氣(50)經過該集塵菌裝置(10)之複數個過濾網件過濾後進入一密閉空間(圖示未標示)中。
該封閉風道(30)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10)而設置於該鼓風機(20)之另一端部,其中該鼓風機(20)轉動而帶動外界之空氣(50)通過該集塵菌裝置(10)之複數個過濾網件過濾後可經由該封閉風道(30)進入該封閉空間中。
該離子產生裝置(40)係利用電極製作等離子體,也就是所謂的電漿(plasma),此乃由於氣體在高溫或強電磁場下會變成電漿,在這種狀況下,氣體中的原子會擁有比正常更多或更少的電子,從而形成陰離子或陽離子,即為帶該正電荷(41)或該負電荷(42)的粒子,而該氣體中的任何共價鍵也會因此而分離;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離子產生裝置(40)係可產生等離子體去破壞由該集塵菌裝置(10)過濾後的空氣(50)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亦即該離子產生裝置(40)係產生氫正離子與氧負離子並主動吸附由該集塵菌裝置(10)過濾而來的空氣(50)中的細菌,以生成氫氧根離子,進而破壞細菌中的蛋白質,以使細菌逐漸萎縮而無法繁衍,最後留在該空氣(50)中的細菌即為無害的水氣,以達到除臭、殺菌與抗病毒之功效。
請參閱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外觀示意圖,其中該封閉風道(30)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與該鼓風機(20)之間,由該鼓風機(20)轉動而帶動外界之空氣(50)通過該集塵菌裝置(10)之複數個過濾網件過濾後,並可經由該封閉風道(30)而由該鼓風機(20)進入該封閉空間中。
此外,為了達到上述之實施目的,本發明人另提出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請參閱第5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其中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係設置於一車輛(100)內部,以與該車輛(100)之空調系統結合,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係至少包括有一進風口(61)、一如上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以及一出風口(62),其中該出風口(62)即為該車輛(100)之空調系統之該出風口(62);該進風口(61)係對應設置於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之集塵菌裝置(10)的一端部,而該鼓風機(20)係相對於該進風口(61)而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另一端部,而該封閉風道(30)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10)而設置於該鼓風機(20)之另一端部,且該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40)則設置於該封閉風道(30)內部;如上所述之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的運作原理,當該鼓風機(20)運轉時,即可帶動該車輛(100)外界的空氣由該進風口(61)進入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內部,經由複數個內建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過濾網件過濾後,再經由該鼓風機(20)至該封閉風道(30)內,由該離子產生裝置(40)淨化後進入該車輛(100)內部之封閉空間中,以達到對該空氣之脫臭、吸附有機物等主要作用。
此外,請參閱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其中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係設置於一房間(200)內部,該進風口(61)係設置於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之該集塵菌裝置(10)的一端部,而該鼓風機(20)係相對於該進風口(61)而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另一端部,該封閉風道(30)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10)而設置於該鼓風機(20)之另一端部,且該離子產生裝置(40)則設置於該封閉風道(30)內部;如上所述之運作原理,當該鼓風機(20)運轉時,即可帶動該房間(200)外界的空氣由該進風口(61)進入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內部,經由複數個內建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過濾網件過濾後,再經由該鼓風機(20)至該封閉風道(30)內,由該離子產生裝置(40)淨化後進入該房間(200)內部之封閉空間中,以達到對該空氣之脫臭、吸附有機物等主要作用。
再者,請參閱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其中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係設置於一空調系統(300)內部,而該空調系統(300)係放置於一密閉空間中,該進風口(61)係設置於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之該集塵菌裝置(10)的一端部,而該鼓風機(20)係相對於該進風口(61)而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另一端部,該封閉風道(30)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10)而設置於該鼓風機(20)之另一端部,且該離子產生裝置(40)則設置於該封閉風道(30)內部;如上所述之運作原理,當該鼓風機(20)運轉時,即可帶動該空調系統(300)外界的空氣由該進風口(61)進入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內部,經由複數個內建於該集塵菌裝置(10)的過濾網件過濾後,再經由該鼓風機(20)至該封閉風道(30)內,由該離子產生裝置(40)淨化後進入該空調系統(300)放置之封閉空間中,以達到對該空氣之脫臭、吸附有機物等主要作用。
再者,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請參閱第8圖所示,為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之使用步驟流程圖,主要包括有下列步驟:
步驟一(S1):利用一轉動之鼓風機(20)帶動外部之空氣(50)經由一進風口(61)進入一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內;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內建之該鼓風機(20)係帶動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外部之空氣(50)進入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60)之集塵菌裝置(10)內。
步驟二(S2):利用內建於一集塵菌裝置(10)中的複數個網件過濾該空氣(50),並破壞該空氣(50)中之細菌的蛋白質,使之萎縮而無法繁衍;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集塵菌裝置(10)主要係藉由物理的原理過濾該空氣(50),透過複數個過濾網件而有效吸附該空氣(50)中的汙染源並快速集中於該等過濾網件上,使得空氣(50)內的細菌可以被破壞與殺死,有效去除該空氣(50)中的汙染物(A)而達到集中除塵的淨化效果,其中該集塵菌裝置(10)係依據該空氣(50)之流動方向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過濾網件(11)、一第二過濾網件(12)、一第三過濾網件(13)、一第四過濾網件(14),以及一第五過濾網件(15),其中該第一過濾網件(11)、該第二過濾網件(12)、該第三過濾網件(13)與該第四過濾網件(14)係分別具有不同孔徑之複數個第一網目、複數個第二網目、複數個第三網目與複數個第四網目,亦即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µm至1000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10µm至1000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10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µm至9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6µm至9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6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µm至2.5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1µm至2.5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1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µm至0.9µm之間,以吸附該空氣(50)中粒徑介於0.1µm至0.9µm的該汙染物(A),並讓粒徑小於0.1µm的該汙染物(A)通過,而該第五過濾網件(15)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其係採用具有毛細管結構的多孔性純化碳粉末,或是利用活性精純碳粉進行粒徑小於0.1µm的該汙染物(A)之吸附作用,可以達到脫臭、吸附有機物等主要作用。
步驟三(S3):利用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40)同時產生複數個正電荷(41)與複數個負電荷(42),以吸附該空氣(50)中的細菌與塵埃;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離子產生裝置(40)係可產生等離子體去破壞該空氣(50)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亦即該離子產生裝置(40)係產生氫正離子與氧負離子並主動吸附該空氣(50)中的細菌,以生成氫氧根離子,進而破壞細菌中的蛋白質,以使細菌逐漸萎縮而無法繁衍,最後留在該空氣(50)中的細菌即為無害的水氣,以達到除臭、殺菌與抗病毒之功效。
步驟四(S4):設置一封閉風道(30)供過濾後之該空氣(50)流通,並從一與該封閉風道(30)連接之出風口(62)流至一封閉空間中;在本創作其一較佳實施例中,經由該鼓風機(20)轉動而帶動之空氣(50)通過該集塵菌裝置(10)過濾與該離子產生裝置(40)淨化後由與該出風口(62)進入該封閉空間中。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與產品相較之下,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 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主要係藉由電極製作出等離子之電漿的設計,有效破壞空氣中的細菌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並藉由濾網之物理原理過濾汙染物,確實達到去除空氣中之汙染物,以及除臭、殺菌、抗病毒等主要優勢。
2. 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主要係藉由離子產生裝置產生氫正離子、氧負離子並主動吸附空氣中的細菌,以產生氫氧根離子,進而破壞細菌的蛋白質,以使細菌逐漸萎縮而無法繁衍,最後留下空氣中的細菌僅為無害的水氣,以確實達到殺菌之主要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及其空氣淨化設備,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創作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創作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設計範疇。
(1)‧‧‧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
(10)‧‧‧集塵菌裝置
(11)‧‧‧第一過濾網件
(12)‧‧‧第二過濾網件
(13)‧‧‧第三過濾網件
(14)‧‧‧第四過濾網件
(15)‧‧‧第五過濾網件
(20)‧‧‧鼓風機
(30)‧‧‧封閉風道
(40)‧‧‧離子產生裝置
(41)‧‧‧正電荷
(42)‧‧‧負電荷
(50)‧‧‧空氣
(60)‧‧‧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
(61)‧‧‧進風口
(62)‧‧‧出風口
(100)‧‧‧車輛
(200)‧‧‧房間
(300)‧‧‧空調系統
(A)‧‧‧汙染物
(S1)‧‧‧步驟一
(S2)‧‧‧步驟二
(S3)‧‧‧步驟三
(S4)‧‧‧步驟四
第1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外觀示意圖。 第2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集塵菌裝置組成示意圖。 第3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淨化示意圖。 第4圖: 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裝置外觀示意圖。 第5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 第6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二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 第7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其三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設置示意圖。 第8圖:本創作等離子空氣淨化設備之使用步驟流程圖。

Claims (14)

  1. 一種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係至少包括有:   一集塵菌裝置(10);   一鼓風機(20),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之一端部;   一封閉風道(30),係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之一端部;以及   至少一離子產生裝置(40),係設置於該封閉風道(30)內部;   其中該鼓風機(20)係帶動外界之空氣(50)通過該集塵菌裝置(10)與該離子產生裝置(40)之淨化後進入一封閉空間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集塵菌裝置(10)係依據該空氣(50)之流動方向依序包括有一第一過濾網件(11)、一第二過濾網件(12)、一第三過濾網件(13)、一第四過濾網件(14),以及一第五過濾網件(1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一過濾網件(11)、該第二過濾網件(12)、該第三過濾網件(13)與該第四過濾網件(14)係分別包括有複數個第一網目、複數個第二網目、複數個第三網目與複數個第四網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目、該第二網目、該第三網目與該第四網目係分別具有不相同之孔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微米至9微米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微米至2.5微米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微米至0.9微米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五過濾網件(15)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封閉風道(30)係相對於該集塵菌裝置(10)而設置於該鼓風機(20)之另一端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封閉風道(30)係進一步設置於該集塵菌裝置(10)與該鼓風機(20)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第一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間,該第二網目之孔徑係介於6微米至9微米之間,該第三網目之孔徑係介於1微米至2.5微米之間,該第四網目之孔徑係介於0.1微米至0.9微米之間,該第五過濾網件係為活性碳過濾網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其中該離子產生裝置(10)更包含有一主體及一離子發射端,其中該主體與該離子發射端可緊鄰或分開設置。
  14. 一種空氣淨化設備,係至少包括有:   一進風口(61);   至少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係對應接設於該進風口(61);以及   一出風口(62),係相對於該進風口(61)而接設於該等離子空氣淨化裝置(1)之另一端部。
TW108201666U 2019-02-01 2019-02-01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TWM578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1666U TWM578776U (zh) 2019-02-01 2019-02-01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1666U TWM578776U (zh) 2019-02-01 2019-02-01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776U true TWM578776U (zh) 2019-06-01

Family

ID=6770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1666U TWM578776U (zh) 2019-02-01 2019-02-01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2979U (zh) 空气净化机
CN208431874U (zh) 一种低浓度甲醛空气净化器
CN204421202U (zh) 光触媒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1949916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4819519A (zh) 一种复合型交叉静电电场空气净化装置
CN107975885A (zh) 一种医用病房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CN104165419A (zh) 车载针孔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3982948A (zh) 复合式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06026742U (zh) 一种多级处理空气消毒装置
CN202803044U (zh) 空气净化器
KR20170004441A (ko) 공기 정화 살균장치
CN205079356U (zh) 对称轴向电离净尘装置
Sethumadhavan et al. Design of smart air purifier facial mask
CN111306669A (zh) 空气消毒净化方法及装置
TWM578776U (zh)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2552962A (zh) 组合式空气净化设备
TWM580975U (zh)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TWM578777U (zh)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TWM578778U (zh) Plasma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5135542A (zh) 一种设有纳米纤维过滤膜的空气净化器
CN204693641U (zh) 一种学校教学、办公环境空气净化设备
CN211650560U (zh) 一种卧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KR102262778B1 (ko) 중금속 및 유해가스, 악취 제거용 공기 청정기
KR20180076960A (ko) 수분 제거기를 구비하는 전기 집진장치
CN211204280U (zh) 一种便携式光触媒空气净化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