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250U -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250U
TWM578250U TW108200379U TW108200379U TWM578250U TW M578250 U TWM578250 U TW M578250U TW 108200379 U TW108200379 U TW 108200379U TW 108200379 U TW108200379 U TW 108200379U TW M578250 U TWM578250 U TW M57825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dule
transmission module
electronic system
intelligent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銘嘉
Original Assignee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耀鴻(嘉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耀鴻(嘉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0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250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250U/zh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包含中央處理單元、點對點傳輸模組、網路分享模組、藍芽傳輸模組、車用設備傳輸模組以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其中點對點傳輸模組、網路分享模組、藍芽傳輸模組、車用設備傳輸模組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皆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其中點對點傳輸模組進一步包含入侵偵測模組,入侵偵測模組內配置有行動通訊防火牆,行動通訊防火牆存在於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和外部裝置以及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和終端裝置之間,提供主動防護偵測、認證程序及/或加密技術,達到保護車載智能電子系統與外部裝置和終端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

Description

車載智能電子系統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尤其是在點對點傳輸模組中包含入侵偵測模組,藉以在車載智能電子系統與外部裝置之間形成一個防護機制。
車載指的是安裝在汽車裡面的車載資訊娛樂產品的簡稱,車載在功能上實現了人與車,車與外界的資訊通訊。
近年來,例如稱為IVI(In-Vehicle Infotainment)系統的車載系統逐漸普及。在此種車載系統中,例如設為主CPU統合管理導航裝置、音響裝置、後視導引相機裝置等的車載裝置的構造。
從提供通訊連接到輔助日常事務,再到娛樂消遣,電子設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相應地,現今的汽車上也配置了各種先進的電子設備。例如,車載電子設備包括:高級身歷聲音響系統、導航設備、備份輔助攝像機以及逐漸增多的診斷感測器等。因此,各種電子設備的安裝與協作運行變得日趨複雜化並且成本也在不斷升高。其中,由電子設備間的連接帶來的成本及複雜度正是現今車載智能電子系統的問題所在。
現行的車載網路標準,尚不夠成熟並且對於高資料傳輸率的表現還未經驗證。另外,車載電子設備網路所採用的非標準設備、連接器和/或協定會進一步導致成本和複雜度的上升。
因此,由於上述的問題也進一步衍伸出安全性的議題,在缺乏保護的系統下,車內電子設備、電子系統的重要資訊很有可能被竊取,此為本創作亟欲解決的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載智能電子系統,用以保護車輛與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包含中央處理單元、點對點傳輸模組、網路分享模組、藍芽傳輸模組、車用設備傳輸模組以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其中點對點傳輸模組、網路分享模組、藍芽傳輸模組、車用設備傳輸模組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皆與中央處理單元連接。
具體而言,點對點傳輸模組包含入侵偵測模組,保護車輛內的系統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提升通訊安全性。
網路分享模組可以作為例如wifi分享器,以無線方式分享網路給外部裝置,上限至多10個外部裝置連線。
藍芽傳輸模組受到中央處理單元的控制,以藍芽方式向終端裝置傳送加密訊息,而包含加密訊息的終端裝置是用來解鎖車門。
車用設備傳輸模組連接車輛上配置的應用設備、裝備,電子零件通訊模組內細分為CAN通訊模組及LIN通訊模組,分別連接各個電子零件,車用設備傳輸模組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保持與中央處理單元雙向通訊,並且透過終端裝置或車上儀表隨時掌握車上設備及電子零件狀況。
本創作藉由入侵偵測模組內的行動通訊防火牆,保護車輛內整個系統架構,尤其在外部裝置與車輛系統連線時,提供主動防護偵測、認證程序或加密技術等,達到身分確認步驟及安全性。
以下配合圖示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係為本創作車載智能電子系統之示意圖,圖中顯示本創作的系統架構,包含中央處理單元10、點對點傳輸模組20、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網路分享模組40、藍芽傳輸模組50以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其中中央處理單元10分別和點對點傳輸模組20、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網路分享模組40、藍芽傳輸模組50以及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相互連接,且可雙向傳輸訊號。
中央處理單元10可以為微控制晶片,負責運行、監控整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
點對點傳輸模組20透過有線或無線的網路方式跟外部裝置作連接,也可以利用有線方式(USB、音源線)與外部裝置連接,其中點對點傳輸模組20進一步包含一入侵偵測模組,入侵偵測模組內配置有行動通訊防火牆,行動通訊防火牆存在於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和外部裝置以及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和終端裝置之間,提供主動防護偵測、認證程序及/或加密技術,達到保護車載智能電子系統與外部裝置和終端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
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係連接車輛上所裝載及配置的各個應用設備或裝備,每一個應用設備或裝備皆與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雙向傳輸訊息,再由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將收集的訊息傳送到中央處理單元10作彙整。
網路分享模組40可以視為一個提供無線網路的裝置,例如wifi分享裝置,且網路分享模組40可以提供至多10個裝置連線,同時在裝置與網路分享模組40連線過程,入侵偵測模組內的行動通訊防火牆會跳出保護車載智能電子系統,要求輸入密碼或其他認證程序。
藍芽傳輸模組50主要接收中央處理單元10的指令,將加密訊息透過藍芽傳送到終端裝置,加密訊息係用來解除門鎖,只有儲存有加密訊息的終端裝置能夠開啟門鎖,此外藍芽傳輸模組50也可以透過藍芽接收或發送一般訊息,例如終端裝置經由藍芽傳送音樂訊息到車載智能電子系統中。
其中加密訊息包含一內嵌號碼,用以在認證程序中進行檢測是否為對應車輛的加密訊息,亦即確認這個加密訊息是不是由這台車輛的行動通訊防火牆所產生,且是用來解鎖這台車的車門。
加密訊息中進一步可以包含一個時間封包,時間封包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的訊息資訊,例如24小時,當時間封包的時間到期時,此加密訊息內的訊息資訊則立即失效。
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連接車輛配置的電子零件,主要在於監控每一個電子零件的狀態,其中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及中央處理單元10形成一個訊息相互傳送的主動監控系統。
具體而言,本創作的應用實例可以進一步同時參閱圖2及圖3,圖2為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的示意圖,圖3為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的示意圖。
本創作中央處理單元10係配置在車輛所安裝的電腦系統的核心,入侵偵測模組內行動通訊防火牆在點對點傳輸模組20、網路分享模組40及藍芽傳輸模組50對外連線時遂開始啟動,除了主動提供認證程序或加密技術外,也會偵測是否有惡意程式想要駭入車載智能電子系統。
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所連接的應用設備,例如倒車顯影的相機31、視聽娛樂系統32、導航裝置33及汽車儀表34,而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實際上包含CAN通訊模組61及LIN通訊模組62,CAN通訊模組61及LIN通訊模組62分別代表不同的訊號傳輸方式(通訊協定),其中CAN通訊模組61及LIN通訊模組62個別又連接車輛上配置的多個電子零件。
經由車用設備傳輸模組30和電子零件通訊模組60對車上配備、裝置及零件的相互連接,再傳送至中央處理單元10統整、監控,三者之形成一個對車輛硬體的監控系統,掌握即時情況。
本創作的主要功效在於,在傳統車載智能電子系統中加入入侵偵測模組,利用行動通訊防火牆保護車輛與外部裝置的通訊協定,形同於在車載智能電子系統與外部裝置之間形成一個保護系統,防止車載系統被駭入藉以提升通訊安全性。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
10‧‧‧中央處理單元 20‧‧‧點對點傳輸模組 30‧‧‧車用設備傳輸模組 31‧‧‧相機 32‧‧‧視聽娛樂系統 33‧‧‧導航裝置 34‧‧‧汽車儀表 40‧‧‧網路分享模組 50‧‧‧藍芽傳輸模組 60‧‧‧電子零件通訊模組 61‧‧‧CAN通訊模組 62‧‧‧LIN通訊模組
圖1為本創作車載智能電子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車載智能電子系統之車用設備傳輸模組的示意圖;以及 圖3為本創作車載智能電子系統之電子零件通訊模組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車載智能電子系統,用以保護車輛與裝置之間的通訊協定,包含: 一中央處理單元; 一點對點傳輸模組,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連接外部裝置,且進一步包含一入侵偵測模組,而該入侵偵測模組包含一行動通訊防火牆,該行動通訊防火牆用以防護外部裝置駭入車輛系統; 一網路分享模組,係以無線方式對外部裝置分享網路; 一藍芽傳輸模組,以藍芽方式向一終端裝置傳送由該入侵偵測模組產生的一加密訊息,該加密訊息用以對車門解鎖; 一車用設備傳輸模組,連接車輛上配置的多個應用設備;以及 一電子零件通訊模組; 其中該點對點傳輸模組、該網路分享模組、該藍芽傳輸模組、該車用設備傳輸模組及該電子零件通訊模組皆與該中央處理單元連接,且訊號雙向傳輸。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中央處理單元為微控制晶片。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入侵偵測模組在車輛欲與外部裝置連線時觸發該行動通訊防火牆。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點對點傳輸模組與該外部裝置的有線連線方式為USB或音源線。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網路分享模組的連線裝置上限為10個裝置同時連線。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加密訊息包含一內嵌號碼,用以在認證程序中進行檢測是否為對應該車輛的該加密訊息。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加密訊息進一步包含一時間封包,該加密訊息在該時間封包內的時間到期時將失效。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車用設備傳輸模組包含一倒車顯影的相機、一視聽娛樂系統、一導航裝置及一汽車儀表,皆與該車用設備傳輸模組連接且雙向傳輸訊號。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電子零件通訊模組包含一CAN通訊模組及一LIN通訊模組,該CAN通訊模組及該LIN通訊模組係分別連接車輛的各個電子零件,且雙向傳輸訊號。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載智能電子系統,其中該車用設備傳輸模組、該電子零件通訊模組以及該中央處理單元,形成一監控系統,掌握車輛所配置及裝設的設備、電子零件的即時情況。
TW108200379U 2019-01-09 2019-01-09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TWM57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379U TWM578250U (zh) 2019-01-09 2019-01-09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0379U TWM578250U (zh) 2019-01-09 2019-01-09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250U true TWM578250U (zh) 2019-05-21

Family

ID=6735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379U TWM578250U (zh) 2019-01-09 2019-01-09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2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427B (zh) * 2019-05-23 2020-07-01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露營房車的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427B (zh) * 2019-05-23 2020-07-01 澔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露營房車的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660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873198B2 (ja) 不正検知ルール更新方法、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10974669B2 (en) Gateway device, vehicle network system, and transfer method
US111658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ity to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Miller et al. A survey of remote automotive attack surfaces
CN109327307B (zh)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远程控制方法
US97676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ehicle security
JP2016163348A (ja) 単方向ゲートウェイ、こ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車内部ネットワーク保護方法
US9596225B2 (en) Out-of-vehicle device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in-vehicle network
US20230256780A1 (en) Securely pairing a vehicle-mounted wireless sensor with a central device
Foster et al. Exploring controller area networks
JP2014532369A (ja) 車両用の通信システム
JP7412506B2 (ja) 不正検知ルール更新方法、不正検知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車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20160075158A (ko) 사물인터넷 단말기 보안을 위한 디바이스 접근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12937478A (zh) 一种移动智能设备控制电动汽车行驶的方法和系统
JP2013009370A (ja) 車両ネットワーク用の安全なデータストア
TWM578250U (zh) Car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US20130039027A1 (en) Hou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automotive fuses
CN112153019A (zh) 数据交互系统、车载连接器、外设设备、车辆及方法
Kim et al.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and cyber security
JP2020141318A (ja) 車載制御装置
JP2015227157A (ja) データゲートウェイ及びその車両動作への干渉方法
CN210149261U (zh) 车载智能电子系统
TWI674778B (zh) 車輛資訊安全監控裝置
TWI699987B (zh) 車載聯網電子系統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