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045U -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 Google Patents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045U
TWM578045U TW107213837U TW107213837U TWM578045U TW M578045 U TWM578045 U TW M578045U TW 107213837 U TW107213837 U TW 107213837U TW 107213837 U TW107213837 U TW 107213837U TW M578045 U TWM578045 U TW M57804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kinetic energy
steel sheets
cutting powe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3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志鴻
徐賢福
王勝紘
Original Assignee
嵩富永綠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嵩富永綠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嵩富永綠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3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045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045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包括有激發電路、固定座、矽鋼片、線圈、充電電路以及磁棒,以激發電路間隔時間激發固定座上的磁鐵,以致磁棒受到磁鐵的相斥磁力推抵在矽鋼片內往復移動,又磁棒往復移動過程與線圈作用下,使得線圈產生感應電流並傳輸至充電電路對充電電池充電,如此得以讓需要電流的電子產品補充並持續使用。

Description

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
一種發電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小型化發電裝置可提供電子產品的電池進行其耗去電源的充電裝置。
科技不斷的突破現有技術與高度發展產品,使得日常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隨身或小型電器產品,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等,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也因前述產品的功能多樣性與使用頻率對於電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不論此等產品的電池為可拆卸或固定式的,都需要透過充電器連接市電充電,或部分產品可以另外透過行動電源來進行充電,前提是行動電源必須事先充電。
然而前述電子產品大多需要額外的充電線進行充電行為,甚至受限於充電環境,每次充電都得進行充電線的插入充電介面與拔出充電介面,不僅麻煩又容易發生充電線內斷線,或充電線不易與充電介面穩固插入而無法充電。
又,前述電子產品為了方便隨身攜帶,因此整體外型朝向小型化、縮小體積,連帶犧牲電子產品所能容納的電池空間。由於電池其內部物質的化學能的能量密度是固定的,因此電 池體積受限制下其所能儲存電量也相對有限。
本創作提供一種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可直接配置於電子產品之中並對電子產品充電,成為一種實用性極佳又小型化的產品。
為了達成前述目的與功效,本創作提供一種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包括有一激發電路、二固定座、複數矽鋼片、複數線圈、一充電電路以及複數磁棒,其中:該激發電路包括有一電池,該激發電路延伸至該二固定座內;該二固定座彼此之間係間隔排列構成一作用區,以致該二固定座分別位於該作用區的相對兩側,又該二固定座各設有複數磁鐵並有一磁極外露且朝向該作用區,且該複數磁鐵分別與位於該二固定座內之該激發電路電性連接,又每相鄰的該複數磁鐵朝向該作用區的極性是相反型態;該複數矽鋼片間隔配置於該作用區內,且該複數矽鋼片的兩端分別對應位於兩側的該二固定座的該複數磁鐵;該複數線圈係分別圈繞於該複數矽鋼片外周側,且該複數線圈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充電電路,且該充電電路包括有一充電電池;該複數磁棒分別位於該複數矽鋼片中,且該複數磁棒的末端極性與複數磁鐵呈相斥極性,該激發電路間隔激發提昇 該二固定座的該複數磁鐵外露於該作用區之磁極的磁力,以致該複數磁棒的兩端間隔受到該複數磁鐵外露於該作用區之磁極的相斥磁力推抵下,推動該複數磁棒往兩側該二固定座的方向往復移動,又該複數磁棒彼此相鄰者呈反方向移動,以致複數線圈產生感應電流至該充電電路並對該充電電池充電。
根據上述機構配置下,藉由激發電路間隔(極短時間差)激發固定座上的磁鐵,以致磁棒受到磁鐵的相斥磁力推抵在矽鋼片內往復移動,且往復移動過程中磁棒與線圈作用下,使得線圈產生感應電流並傳輸至充電電路對充電電池充電。如此得以讓需要電流的電子產品補充並持續使用。
1‧‧‧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
2‧‧‧激發電路
21‧‧‧電池
3‧‧‧固定座
31‧‧‧作用區
32‧‧‧磁鐵
4‧‧‧矽鋼片
41‧‧‧間隙
5‧‧‧線圈
6‧‧‧充電電路
61‧‧‧充電電池
62‧‧‧整流單元
63‧‧‧濾波單元
64‧‧‧穩壓單元
65‧‧‧二極體
7‧‧‧磁棒
71‧‧‧磁塊
8‧‧‧隔離片
第一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二、三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磁棒移動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應用於行動裝置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磁棒配置於矽鋼片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請配合參閱圖式第一至第三圖所示,圖中揭示本創作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1,包括有一激發電路2、二固定座3、複數矽鋼片4、複數線圈5、一充電電路6以及複數磁棒7。又本創作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1係以應用電器係以行動裝置為例如第四圖所 示。
該激發電路2包括有一電池21,該激發電路2延伸至該二固定座3內;該二固定座3彼此之間係間隔排列構成一作用區31,以致該二固定座3分別位於該作用區31的相對兩側,又該二固定座3各設有複數磁鐵32並有一磁極外露且朝向該作用區31,且該複數磁鐵32分別與位於該二固定座3內之該激發電路2電性連接,又每相鄰的該複數磁鐵32朝向該作用區31的極性是相反型態;該複數矽鋼片4間隔配置於該作用區31內,且該複數矽鋼片4的兩端分別對應位於兩側的該二固定座3的該複數磁鐵32;該複數線圈5係分別圈繞於該複數矽鋼片4外周側,且該複數線圈5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充電電路6,且該充電電路6包括有一充電電池61;該複數磁棒7分別位於該複數矽鋼片4中,且該複數磁棒7的末端極性與複數磁鐵32呈相斥極性,該激發電路2間隔激發提昇該二固定座3的該複數磁鐵32外露於該作用區31之磁極的磁力,以致該複數磁棒7的兩端間隔受到該複數磁鐵32外露於該作用區之磁極的相斥磁力推抵下,推動該複數磁棒7往兩側該二固定座3的方向往復移動,又該複數磁棒7彼此相鄰者呈反方向移動,以致複數線圈5產生感應電流至該充電電路6並對該充電電池61充電。
藉由激發電路2間隔(極短時間差)激發提昇固定座3的磁鐵32外露於作用區31的磁極的磁力,以致磁棒7受到相斥的磁力推抵而在矽鋼片4內往復移動,如圖式第二圖所示上方固定座3外露於作用區31左側與右側磁鐵32的磁極係呈S極(位於固定座3內為n極),而下方固定座3外露於作用區31的左側與右側磁鐵32的磁極係呈N極(位於固定座3內為s極),並透過激發電路2激發上方固定座3位於左、右側的磁鐵32以及下方固定座3中央位置的磁體32,分別對左、右側的磁棒7上端S極以及中央磁棒7下端S極形成相斥之磁力推抵作用,藉以推動左、右側的磁棒7往下方固定座3方向移動,同時中間磁棒7被推往朝向上方固定座3中間位置的磁鐵32方向移動,特別是經由激發電路2的控制在前述磁棒7移動後,快速停止激發上方固定座3左、右側位置的磁鐵32以及下方固定座3中央位置磁鐵32,改切換為上方固定座3的中間位置的磁鐵32以及下方固定座3左、右側位置的磁鐵32,以致中間的磁棒7上端N極型成相斥之作用下,推動位於中間磁棒7朝向下方的固定座3方向移動,以及左、右兩側位置的磁棒7朝向上方的固定座3方向移動如第三圖所示。
故藉由前述磁棒7相對固定座3往復移動過程中,配合磁棒7與線圈5作用下,使得線圈5產生感應電流並傳輸至充電電路6對充電電池61充電,而讓充電電池61提供電器供電運作。如此可以提供電器不需額外使用充電線充電,以及不需更換電池等麻煩、困擾,所以本創作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1可以常態提供電器所 需的用電量,不再受到使用頻率、使用環境等限制下要去注意、擔心是否有足夠殘餘使用電量。
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各元件機構特徵以及元件之間的組配關係。請參閱第五圖所示,該複數矽鋼片4係以每兩個半圓狀圍繞呈管狀提供該複數磁棒7其中一者穿設,又每兩個半圓狀圍繞之矽鋼片4的對應側係為呈鋸齒狀,且彼此之間保有鋸齒狀間隙41。而線圈5圍繞於呈管狀排列之矽鋼片4周側。
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藉由前述矽鋼片4的鋸齒結構,使得磁棒7相對矽鋼片4位移時,鋸齒結構影響改變了磁棒7原本常態的磁力線分布型態。
進一步有複數隔離片8間隔排列於該作用區31,且該複數隔離片8的相對兩端分別組接於該二固定座3,又每兩個半圓狀圍繞呈管狀之該複數矽鋼片4位於每兩相鄰該複數隔離片8之間,該隔離片8為玻璃材質。玻璃材質之隔離片8得以形成絕緣讓線圈5所產生的感應電流有限制方向。
圖中顯是本創作之磁棒7包括有複數磁塊71形成一體,且該複數磁塊71具有複數磁極,在此每一磁塊71係各具有一個N極與一個S極。該複數磁塊71為奇數數量配置,在此係以七個磁塊71為例。
配合參閱第一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係以三個線圈5以及三個磁棒7為例,皆為奇數數量配置。此外,本實施例線圈5係採用螺旋型態。
請配合參閱第六圖所示,其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其不同於上述第一實施例在於,該充電電路6包括有一整流單元62、一濾波單元63以及一穩壓單元64,又該充電電路6的充電電池61電性連接該激發電路2,並對該激發電路2的電池21充電,且該充電電路6與該激發電路2之間配置一個二極體65。

Claims (7)

  1. 一種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包括有一激發電路、二固定座、複數矽鋼片、複數線圈、一充電電路以及複數磁棒,其中:該激發電路包括有一電池,該激發電路延伸至該二固定座內;該二固定座彼此之間係間隔排列構成一作用區,以致該二固定座分別位於該作用區的相對兩側,又該二固定座各設有複數磁鐵並有一磁極外露且朝向該作用區,且該複數磁鐵分別與位於該二固定座內之該激發電路電性連接,又每相鄰的該複數磁鐵朝向該作用區的極性是相反型態;該複數矽鋼片間隔配置於該作用區內,且該複數矽鋼片的兩端分別對應位於兩側的該二固定座的該複數磁鐵;該複數線圈係分別圈繞於該複數矽鋼片外周側,且該複數線圈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該充電電路,且該充電電路包括有一充電電池;該複數磁棒分別位於該複數矽鋼片中,且該複數磁棒的末端極性與複數磁鐵呈相斥極性,該激發電路間隔激發提昇該二固定座的該複數磁鐵外露於該作用區之磁極的磁力,以致該複數磁棒的兩端間隔受到該複數磁鐵外露於該作用區之磁極的相斥磁力推抵下,推動該複數磁棒往兩側該二固定座的方向往復移動,又該複數磁棒彼此相鄰者呈反方向移動,以致複數線圈產生感應電流至該充電電路並對該充電電池充電。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中該複數矽鋼片 係以每兩個半圓狀圍繞呈管狀提供該複數磁棒其中一者穿設,又每兩個半圓狀圍繞之矽鋼片的對應側係為呈鋸齒狀,且彼此之間保有鋸齒狀間隙。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進一步有複數隔離片間隔排列於該作用區,且該複數隔離片的相對兩端分別組接於該二固定座,又每兩個半圓狀圍繞呈管狀之該複數矽鋼片位於每兩相鄰該複數隔離片之間,該隔離片為玻璃材質。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中該磁棒包括有複數磁塊形成一體,該複數磁塊為奇數數量配置。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4中任一項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中該充電電路的充電電池電性連接該激發電路,並對該激發電路的電池充電,且該充電電路與該激發電路之間配置一個二極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中該充電電路包括有一整流單元、一濾波單元以及一穩壓單元。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其中該複數線圈、該複數磁棒皆為奇數數量配置。
TW107213837U 2018-12-05 2018-12-05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TWM578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837U TWM578045U (zh) 2018-12-05 2018-12-05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837U TWM578045U (zh) 2018-12-05 2018-12-05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045U true TWM578045U (zh) 2019-05-11

Family

ID=6735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3837U TWM578045U (zh) 2018-12-05 2018-12-05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072B (zh) * 2018-12-05 2020-07-01 嵩富永綠源股份有限公司 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072B (zh) * 2018-12-05 2020-07-01 嵩富永綠源股份有限公司 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2018B1 (ko) 내부 원주상 및 외부 환상 자석 모션 블럭을 가진 진동형 발전기의 전력저장장치
US8456059B2 (en) Electric generator
US8723348B2 (en) Battery assembly with kinetic energy-based recharging
JP2012205497A5 (zh)
CN105048771A (zh) 一种自动发电机
CN106992714B (zh) 一种电磁压电复合式便携充电装置
TWM578045U (zh) Magnetic energy cutting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KR101730259B1 (ko) 마찰 전기 발전 및 전자기 에너지 발전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 발전 장치
JP2014187724A (ja) 二次側受電機器及び充電台と二次側受電機器
TWI698072B (zh) 磁動能切割發電裝置
CN111293852A (zh) 磁动能切割发电装置
EP2541743B1 (en) Oscillating power generator
KR20140105063A (ko) 수동 발전장치
CN214543818U (zh)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
JP5742860B2 (ja) 振動発電機
KR101578863B1 (ko) 무선 전력 통신용 코일 및 코일 권선 방법
JP5644874B2 (ja) 静電誘導型発電装置
US2016010505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JP2011172436A (ja) 振動発電機
KR20120008634A (ko) 개선된 구조의 무접점 전력 리시브 장치 및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JP5273353B2 (ja) 静電誘導型変換素子の電力取り出し回路
KR20170128884A (ko) 무선 충전 장치
JP2009284664A (ja) 静電誘導型変換素子の電力取り出し回路
Romlie et al. Comparison of tubular and planar design of a micro linear generator for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JP2015079847A (ja)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