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027U - Board e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Board e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027U
TWM578027U TW108200480U TW108200480U TWM578027U TW M578027 U TWM578027 U TW M578027U TW 108200480 U TW108200480 U TW 108200480U TW 108200480 U TW108200480 U TW 108200480U TW M578027 U TWM578027 U TW M57802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onnector
housing
conductive terminal
en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0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睦容
陳盈仲
Original Assignee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78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027U/zh

Links

Abstract

一種板端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一板端連接器、銜接式連接器與第二板端連接器,銜接式連接器可分別相對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的搭接導電端子接觸移動,而能電性連接相互錯位的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藉此,即便電路板發生加工精度不佳或佈設位置偏移的問題,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亦能有效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讓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之間能夠順利達成電性連接。

Description

板端連接器總成及其銜接式連接器
本申請涉及連接器領域,更詳而言之,係涉及讓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之間能夠順利達成電性連接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及其銜接式連接器。
按,例如LED燈具的電子設備上通常有不可或缺的多個電路板需要彼此電性連接,對此,一般會使用銜接式連接器,讓銜接式連接器銜接多個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而達成多個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然,電路板常會發生加工精度不佳或佈設位置偏移的問題,使得銜接式連接器在使用時常會與所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錯開而無法完成銜接,而造成銜接式連接器喪失作用,無法符合預期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由此導致了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無法達成電性連接。
有鑑於上述,如何解決上述的種種問題,以使銜接式連接器能有效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即為本案申請主要的技術思想。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種種問題,本申請係提供一種板端連接器總成及其銜接式連接器,可適用於解決電路板發生加工精度不佳或佈設位置偏移的問題,讓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之間能夠順利達成電性連接。
本申請所提供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係用於提供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板端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一板端連接器、銜接式連接器與第二板端連接器。第一板端連接器係設置於第一電路板,第一板端連接器係包含:第一搭接導電端子;第一搭接導電端子係焊固於第一電路板且具有第一咬接結構。銜接式連接器係包含:銜接載體、銜接殼體與銜接導電端子;銜接載體係具有一承載面;銜接殼體係設置於承載面,且銜接殼體具有第一內部空間、第一穿設端與第一插接端,第一穿設端與第一插接端係分別連通第一內部空間;銜接導電端子的前後兩端分別具有前銜接導電部與後銜接導電部,銜接導電端子得經由第一穿設端進入第一內部空間,使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第一插接端,並使後銜接導電部位於第一內部空間中鄰近第一穿設端的位置;其中,第一咬接結構得進入第一內部空間而咬接後銜接導電部,俾使第一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銜接殼體得在承載面上沿Y方向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以帶動後銜接導電部在Y方向相對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第二板端連接器係設置於第二電路板,第二板端連接器係包含:第二搭接導電端子;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焊固於第二電路板並具有第二咬接結構;其中,銜接式連接器得朝第二板端連接器移動,使第一插接端插接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以令第二咬接結構得咬接前銜接導電部,俾使第二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而達成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式連接器得沿X方向相對第一板端連接器移動,以帶動後銜接導電部沿X方向相對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第二板端連接器還包含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係具有第二內部空間、第二穿設端與第二插接端,第二穿設端與第二插接端係連通第二內部空間;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經由第二穿設端穿設於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使第二咬接結構得進入第二內部空間;其中,銜接殼體得朝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移動,使第一插接端插接第二插接端,而讓前銜接導電部得進入第二內部空間。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第二插接端係具有第二引導弧面,第二引導弧面係引導第一插接端進入第二內部空間而插接第二插接端。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第一插接端係具有第一引導弧面,第一引導弧面係引導第二搭接導電端子變形,使第一插接端得插接第二搭接導電端子。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式連接器還包含銜接蓋體,銜接蓋體係接合銜接載體且焊固於第一電路板,銜接蓋體具有第一移動限制結構,第一移動限制結構係限制銜接殼體相對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殼體還具有第二移動限制結構,第二移動限制結構係搭配第一移動限制結構,俾限制銜接殼體相對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蓋體與銜接載體之間係具有遮蔽空間,當銜接殼體相對銜接載體移動時,第一插接端得進入遮蔽空間而進入遮蔽狀態,或第一插接端得離開遮蔽空間而進入插接狀態。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載體還具有第三移動限制結構,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係設置於承載面,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係限制銜接殼體相對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殼體還具有第四移動限制結構,第四移動限制結構係搭配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俾限制銜接殼體相對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優選地,於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中,銜接導電端子係由板片材料所構成,而前銜接導電部係由板片材料彎折而成為O字形狀,俾令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第一插接端。
本申請所提供的銜接式連接器,係用於提供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第一電路板係焊固有第一搭接導電端子,第二電路板係焊固有第二搭接導電端子,第一搭接導電端子係具有第一咬接結構,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具有第二咬接結構,銜接式連接器係包括:銜接載體、銜接殼體與銜接導電端子。銜接載體係具有承載面。銜接殼體係設置於承載面,且銜接殼體具有第一內部空間、第一穿設端與第一插接端,第一穿設端與第一插接端係分別連通第一內部空間,其中,銜接殼體得在承載面上沿Y方向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銜接導電端子的前後兩端分別具有前銜接導電部與後銜接導電部,銜接導電端子得經由第一穿設端進入第一內部空間,使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第一插接端,並使後銜接導電部位於第一內部空間中鄰近第一穿設端的位置;其中,第一咬接結構得進入第一內部空間而咬接後銜接導電部,俾使第一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銜接殼體得在承載面上沿Y方向相對銜接載體移動,以帶動後銜接導電部在Y方向相對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第一插接端得插接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以令第二咬接結構得咬接前銜接導電部,俾使第二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而達成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一板端連接器、銜接式連接器與第二板端連接器,其中,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的搭接導電端子係分別咬接銜接式連接器中的銜接導電端子,使銜接式連接器係可分別相對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的搭接導電端子接觸移動,而能電性連接相互錯位的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藉此,即便電路板發生加工精度不佳或佈設位置偏移的問題,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亦能有效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讓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之間能夠順利達成電性連接。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申請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申請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申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申請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申請實施的實際狀況。
針對本申請所提供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及其銜接式連接器的技術思想,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15的揭露。
如圖1所示,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1係用於提供第一電路板2與第二電路板3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板端連接器總成1包括有第一板端連接器11、銜接式連接器12與第二板端連接器13。第一板端連接器11係設置於第一電路板2,且包含有焊固於第一電路板2的第一搭接導電端子111,而第一搭接導電端子111係且具有第一咬接結構1111。
如圖15所示,銜接式連接器12包含有銜接載體121、銜接殼體122、銜接導電端子123與銜接蓋體124。銜接載體121係具有承載面1211。銜接殼體122係設置於承載面1211,且可以在承載面1211上沿Y方向相對銜接載體121移動。銜接殼體122具有第一內部空間1221、第一穿設端1222與第一插接端1223。第一穿設端1222與第一插接端1223係分別連通第一內部空間1221。銜接蓋體124係接合銜接載體121且焊固於第一電路板2而進行定位。如圖5所示,銜接蓋體124與銜接載體121之間係具有遮蔽空間S。當銜接殼體122相對銜接載體121移動時,第一插接端1223得如圖2所示進入遮蔽空間S而進入遮蔽狀態,或第一插接端1223得如圖3所示離開遮蔽空間S而進入插接狀態。
針對銜接殼體122相對銜接載體121的移動,如圖2至圖4所示,銜接蓋體124設置有例如由槽溝結構所形成的第一移動限制結構1241,銜接殼體122還設置有搭配第一移動限制結構1241例如由止擋結構所形成的第二移動限制結構1224,其中,第一、第二移動限制結構1241、1224係可搭配而限制銜接殼體122相對銜接載體121移動的範圍,以避免銜接殼體122移動而脫離銜接載體121。
可選擇性地,如圖2、圖3所示,銜接載體121還於承載面1211設置有例如由槽溝結構所形成的第三移動限制結構1212,銜接殼體122還設置有搭配第三移動限制結構1212例如由止擋結構所形成的第四移動限制結構1225,其中,第三、第四移動限制結構1212、1225係可搭配而限制銜接殼體122相對銜接載體121移動的範圍,以避免銜接殼體122移動而脫離銜接載體121。
銜接導電端子123的前後兩端分別具有前銜接導電部1231與後銜接導電部1232,如圖15所示,銜接導電端子123可以經由第一穿設端1222進入第一內部空間1221,使前銜接導電部1231如圖1所示外露於第一插接端1223,並使後銜接導電部1232位於第一內部空間1221中鄰近第一穿設端1222的位置。 另應說明的是,如圖5、圖6所示的實施例,銜接導電端子123係可由板片材料所構成,而前銜接導電部1231係由板片材料彎折而成為O字形狀,俾加厚前銜接導電部1231,而令前銜接導電部1231得外露於該第一插接端1223。
於本申請中,銜接式連接器12可插接第一板端連接器11,使第一咬接結構1111可以進入第一內部空間1221而咬接後銜接導電部1232,俾使第一搭接導電端子111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123。另外,由於銜接殼體122可以在承載面1211上沿Y方向相對銜接載體121移動,以帶動後銜接導電部1232在Y方向相對第一咬接結構1111接觸移動,而調整後銜接導電部1232與第一搭接導電端子111的相對位置,從而完成銜接式連接器12與第一板端連接器11之間的電性連接,因此,如圖9、圖10所示,即便第一電路板2使第一板端連接器11在Y方向上錯位D距離,第一咬接結構1111亦能咬接銜接導電部1232,而完成後銜接導電部1232與第一搭接導電端子111的電性連接,而達成銜接式連接器12與第一電路板2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如此,本申請的銜接式連接器12可電性連接錯位的第一板端連接器11。
於本申請中,如圖9至圖10所示,即便第一電路板2使第一板端連接器11在X方向上錯位W距離,銜接式連接器12可以沿X方向相對第一板端連接器11移動,以帶動後銜接導電部1232沿X方向相對第一咬接結構1111接觸移動,如此,第一咬接結構1111亦能咬接銜接導電部1232,而電性連接錯位的第一板端連接器11。
如圖1所示,第二板端連接器13係設置於第二電路板3,第二板端連接器13係包含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與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132。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132係具有第二內部空間1321、第二穿設端1322與第二插接端1323。第二穿設端1322與第二插接端1323係連通第二內部空間1321;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係經由第二穿設端1322穿設於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132,使第二咬接結構1311得進入第二內部空間1321。
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係焊固於第二電路板3且具有第二咬接結構1311。於本申請中,如圖7、圖8所示,銜接式連接器12可以朝第二板端連接器13移動,讓銜接式連接器12可插接第二板端連接器13,使銜接殼體122得朝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132移動,而讓第一插接端1223插接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以令前銜接導電部1231得進入第二內部空間1321,使得第二咬接結構1311可以咬接前銜接導電部1231,俾使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電性連接銜接導電端子123,若銜接導電端子123已與第一電路板2電性連接,則可達成第一電路板2與第二電路板3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
可選擇性地,如圖14所示,第二插接端1323的入口處係設置有第二引導弧面13231,第二引導弧面13231係可引導第一插接端1223進入第二內部空間1321而插接第二插接端1323。因此,如圖11、圖12所示,即便第一電路板2使第一板端連接器11在Z方向上錯位H距離,第一插接端1223亦可受第二引導弧面13231的引導而進入第二內部空間1321,以對第二插接端1323提供插接,如此,本申請的銜接式連接器12可電性連接錯位的第二板端連接器13。
可選擇性地,如圖3、圖8所示,第一插接端1223的端緣係設置有第一引導弧面12231,第一引導弧面12231係可引導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受力變形,使第二咬接結構1311得咬接前銜接導電部1231,而讓第一插接端1223可以插接第二搭接導電端子131。
綜上所述,本申請的板端連接器總成係包括第一板端連接器、銜接式連接器與第二板端連接器,其中,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的搭接導電端子係分別咬接銜接式連接器中的銜接導電端子,使銜接式連接器係可分別相對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的搭接導電端子接觸移動,而能電性連接相互錯位的第一、第二板端連接器,藉此,即便電路板發生加工精度不佳或佈設位置偏移的問題,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亦能有效銜接電路板上的板端連接器,讓電子設備上的多個電路板之間能夠順利達成電性連接。
1‧‧‧板端連接器總成 11‧‧‧第一板端連接器 111‧‧‧第一搭接導電端子 1111‧‧‧第一咬接結構 12‧‧‧銜接式連接器 121‧‧‧銜接載體 1211‧‧‧承載面 1212‧‧‧第三移動限制結構 122‧‧‧銜接殼體 1221‧‧‧第一內部空間 1222‧‧‧第一穿設端 1223‧‧‧第一插接端 12231‧‧‧第一引導弧面 1224‧‧‧第二移動限制結構 1225‧‧‧第四移動限制結構 123‧‧‧銜接導電端子 1231‧‧‧前銜接導電部 1232‧‧‧後銜接導電部 124‧‧‧銜接蓋體 1241‧‧‧第一移動限制結構 13‧‧‧第二板端連接器 131‧‧‧第二搭接導電端子 1311‧‧‧第二咬接結構 132‧‧‧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 1321‧‧‧第二內部空間 1322‧‧‧第二穿設端 1323‧‧‧第二插接端 13231‧‧‧第二引導弧面 2‧‧‧第一電路板 3‧‧‧第二電路板 S‧‧‧遮蔽空間
圖1、係本申請板端連接器總成的分解圖。
圖2、係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於第一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3、係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於第二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4、係本申請板端連接器總成於第一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5、係圖4所示構件沿線段AA截切的示意圖。
圖6、係本申請板端連接器總成於第二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7、係圖6所示板端連接器總成沿線段BB截切的示意圖。
圖8、係圖6所示板端連接器總成省略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圖9、係本申請板端連接器總成於第三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10、係圖9所示板端連接器總成省略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圖11、係本申請板端連接器總成於第四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圖12、係圖11所示構件沿線段CC截切的示意圖。
圖13、係本申請第一板端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14、係本申請第二板端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15、係本申請銜接式連接器的分解圖。

Claims (12)

  1. 一種板端連接器總成,係用於提供一第一電路板與一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該板端連接器總成係包括: 一第一板端連接器,該第一板端連接器係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一板端連接器係包含: 一第一搭接導電端子,該第一搭接導電端子係焊固於該第一電路板且具有一第一咬接結構; 一銜接式連接器,該銜接式連接器係包含: 一銜接載體,該銜接載體係具有一承載面; 一銜接殼體,該銜接殼體係設置於該承載面,且該銜接殼體具有一第一內部空間、一第一穿設端與一第一插接端,該第一穿設端與該第一插接端係分別連通該第一內部空間; 一銜接導電端子,該銜接導電端子的前後兩端分別具有一前銜接導電部與一後銜接導電部,該銜接導電端子得經由該第一穿設端進入該第一內部空間,使該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該第一插接端,並使該後銜接導電部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中鄰近該第一穿設端的位置;其中, 該第一咬接結構得進入該第一內部空間而咬接該後銜接導電部,俾使該第一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該銜接導電端子,該銜接殼體得在該承載面上沿該Y方向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以帶動該後銜接導電部在該Y方向相對該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 一第二板端連接器,該第二板端連接器係設置於該第二電路板,該第二板端連接器係包含: 一第二搭接導電端子,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焊固於該第二電路板並具有一第二咬接結構;其中, 該銜接式連接器得朝該第二板端連接器移動,使該第一插接端插接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以令該第二咬接結構得咬接該前銜接導電部,俾使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該銜接導電端子,而達成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式連接器得沿一X方向相對該第一板端連接器移動,以帶動該後銜接導電部沿該X方向相對該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板端連接器還包含一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該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係具有一第二內部空間、一第二穿設端與一第二插接端,該第二穿設端與該第二插接端係連通該第二內部空間;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經由該第二穿設端穿設於該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使該第二咬接結構得進入該第二內部空間;其中,該銜接殼體得朝該第二板端連接器殼體移動,使該第一插接端插接該第二插接端,而讓該前銜接導電部得進入該第二內部空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插接端係具有一第二引導弧面,該第二引導弧面係引導該第一插接端進入該第二內部空間而插接該第二插接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插接端係具有一第一引導弧面,該第一引導弧面係引導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變形,使該第一插接端得插接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式連接器還包含一銜接蓋體,該銜接蓋體係接合該銜接載體且焊固於該第一電路板,該銜接蓋體具有一第一移動限制結構,該第一移動限制結構係限制該銜接殼體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殼體還具有一第二移動限制結構,該第二移動限制結構係搭配該第一移動限制結構,俾限制該銜接殼體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蓋體與該銜接載體之間係具有一遮蔽空間,當該銜接殼體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時,該第一插接端得進入該遮蔽空間而進入遮蔽狀態,或該第一插接端得離開該遮蔽空間而進入插接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載體還具有一第三移動限制結構,該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係設置於該承載面,該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係限制該銜接殼體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殼體還具有一第四移動限制結構,該第四移動限制結構係搭配該第三移動限制結構,俾限制該銜接殼體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的範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端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銜接導電端子係由一板片材料所構成,而該前銜接導電部係由該板片材料彎折而成為O字形狀,俾令該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該第一插接端。
  12. 一種銜接式連接器,係用於提供一第一電路板與一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該第一電路板係焊固有一第一搭接導電端子,該第二電路板係焊固有一第二搭接導電端子,該第一搭接導電端子係具有一第一咬接結構,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係具有一第二咬接結構,該銜接式連接器係包括: 一銜接載體,該銜接載體係具有一承載面; 一銜接殼體,該銜接殼體係設置於該承載面,且該銜接殼體具有一第一內部空間、一第一穿設端與一第一插接端,該第一穿設端與該第一插接端係分別連通該第一內部空間,其中,該銜接殼體得在該承載面上沿一Y方向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 一銜接導電端子,該銜接導電端子的前後兩端分別具有一前銜接導電部與一後銜接導電部,該銜接導電端子得經由該第一穿設端進入該第一內部空間,使該前銜接導電部外露於該第一插接端,並使該後銜接導電部位於該第一內部空間中鄰近該第一穿設端的位置;其中, 該第一咬接結構得進入該第一內部空間而咬接該後銜接導電部,俾使該第一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該銜接導電端子,該銜接殼體得在該承載面上沿該Y方向相對該銜接載體移動,以帶動該後銜接導電部在該Y方向相對該第一咬接結構接觸移動; 該第一插接端得插接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以令該第二咬接結構得咬接該前銜接導電部,俾使該第二搭接導電端子電性連接該銜接導電端子,而達成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兩者之間的電性連接。
TW108200480U 2018-12-28 2019-01-10 Board e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connector TWM5780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7147673 2018-12-28
TW107147673 2018-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027U true TWM578027U (zh) 2019-05-11

Family

ID=6735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0480U TWM578027U (zh) 2018-12-28 2019-01-10 Board e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6036B (zh) 電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TWI642237B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TWM504381U (zh) 電連接器
US20110201227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6784580B2 (ja) 抜け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JP3227999U (ja) ハイパワーボード対ボード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210723406U (zh) 连接器总成
CN111370888B (zh) 连接器总成及其跨接式连接器
US1060837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lider
TWM578027U (zh) Board e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connector
TWM564273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JP6499869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構造
TWM566422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CN109994865B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TWI720799B (zh) 連接器總成
US118111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694644B (zh) 卡扣式連接器
US20220416455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230127973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TWI640131B (zh)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module
TWM512831U (zh) 電連接器
TWM630212U (zh) 具前置插接機構的線端連接器及其連接器組
TWM646261U (zh) 連接器
TWM605402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