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7514U -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 Google Patents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7514U
TWM577514U TW107216576U TW107216576U TWM577514U TW M577514 U TWM577514 U TW M577514U TW 107216576 U TW107216576 U TW 107216576U TW 107216576 U TW107216576 U TW 107216576U TW M577514 U TWM577514 U TW M5775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eat
sliding
guiding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俊賢
陳順彬
鄭鎧鐙
陳文傑
黃芳櫻
李逸倫
劉繼遠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7514U/zh
Publication of TWM577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7514U/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鏡頭活動結構,包括導引座、滑座以及鏡頭。滑座滑設於導引座。鏡頭樞接於滑座。在滑座與鏡頭沿著滑動方向相對於導引座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後,鏡頭能夠沿著旋轉軸向相對於滑座旋轉,且旋轉軸向垂直於滑動方向。另提出一種電子總成。

Description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鏡頭活動結構與應用此鏡頭活動結構的電子總成。
常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或平板電腦(tablet PC)等,因上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具備便於隨身攜帶以利使用者即時收發處理資訊的優勢,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另一方面,為供使用者即時擷取或投射影像,取像鏡頭或投影鏡頭已逐漸成為上述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標準配備。
然而,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的取像鏡頭或投影鏡頭大多不具備運動自由度,也就是說,使用者無法依個人需求而單獨調整取像鏡頭或投影鏡頭的位置或角度,反之,使用者必須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整體移動或旋轉,才能達到改變鏡頭或投影鏡頭的位置或角度之目的。對於使用者來說,其操作上極為不便。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鏡頭活動結構與應用此鏡頭活動結構的電子總成,具有極佳的操作便利性。
本新型創作的鏡頭活動結構,包括導引座、滑座以及鏡頭。滑座滑設於導引座。鏡頭樞接於滑座。在滑座與鏡頭沿著滑動方向相對於導引座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後,鏡頭能夠沿著旋轉軸向相對於滑座旋轉,且旋轉軸向垂直於滑動方向。
本新型創作的電子總成,包括機體以及鏡頭活動結構。鏡頭活動結構設置於機體的一側。鏡頭活動結構包括導引座、滑座以及鏡頭。導引座固定於機體。滑座滑設於導引座。鏡頭樞接於滑座。當滑座磁吸定位於導引座時,滑座與鏡頭處於第一位置,在解除滑座與導引座的磁吸關係並使滑座與鏡頭沿著滑動方向相對於導引座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後,滑座受導引座的磁斥力作用而定位於第二位置,其中鏡頭能夠沿著旋轉軸向相對於滑座旋轉,且旋轉軸向垂直於滑動方向。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電子總成設有鏡頭活動結構,其中鏡頭可相對於機體移動,在鏡頭移動到定位後,鏡頭可相對於機體旋轉。對於使用者來說,鏡頭的取像或投影的方向或角度可輕易地調整,操作上極為便利。另一方面,鏡頭活動結構設有相應的定位機制,用以防止鏡頭任意地產生位移或旋轉,故具有極佳的可靠度。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總成中鏡頭活動結構所在處的局部透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滑座與鏡頭移動後的局部透視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總成的示意圖。特別說明的是,圖1與圖3所示的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第一位置,且圖2所示的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第二位置。
請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電子總成200可為筆記型電腦,其包括彼此樞接的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圖3所示的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處於展開狀態,且兩者之間的展開角度超過180度。此時,第一機體210的鍵盤面與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分別朝向兩不同方向。另一方面,鏡頭活動結構100例如是設置於第一機體210的一側,且第一機體210透過該側樞接第二機體220。雖然本實施例的電子總成200是以筆記型電腦作說明,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總成可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擴充基座、智慧型手機與擴充基座的組合或平板電腦與擴充基座的組合,且鏡頭活動結構可視實際需求設置在機體的任一側。
在本實施例中,鏡頭活動結構100包括導引座110、滑座120以及鏡頭130,其中導引座110固定於第一機體210的一側,且鏡頭130透過滑座120滑設於導引座110。進一步來說,第一機體210用以樞接第二機體220的側邊設有凹口211,其中導引座110對應於凹口211設置,在圖1所示的狀態下,滑座120與鏡頭130收容於凹口211內,故能保持電子總成200的外觀的完整性,並避免滑座120與鏡頭130對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的相對旋轉造成阻礙,或者是避免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的相對旋轉對滑座120與鏡頭130造成損傷。
舉例來說,導引座110由兩個對稱設置的導引部111所組成,且此兩導引部111分別位於凹口211的相對兩側,藉以界定出一個與凹口211相重疊的收容空間,以收容滑座120的至少部分與鏡頭130的至少部分。雖然本實施例是以兩個導引部111組成導引座110作說明,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導引座的結構型態可視實際需求作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導引部111例如是滑軌,而滑座120包括兩個滑動部121,分別可滑動地耦接此兩導引部111。此兩滑動部121例如是滑塊,且在滑座120上採對稱設置。基於此兩滑動部121與此兩導引部111的配合,滑座120可沿著滑動方向A相對於導引座110往復移動,且滑動方向A實質上平行於每一個導引部111的延伸方向。特別說明的是,其他結構型態的滑動導引機制也適用於滑座120與導引座110,不限於滑軌與滑塊的配合。
進一步而言,每一個導引部111具有第一限位點a與相對於第一限位點a的第二限位點b,且第一限位點a與第二限位點b可為導引部111上朝向凹口211延伸的兩凸起。凹口211具有供滑座120滑出的開口,其中第二限位點b較第一限位點a靠近此開口,且第一限位點a與第二限位點b用以界定出滑座120的移動行程(相對於導引座110移動的行程)。也就是說,每一個導引部111的第一限位點a與第二限位點b可用以止擋對應的滑動部121,以防止滑座120自導引座110脫離。如圖1所示,當每一個滑動部121抵靠對應的導引部111的第一限位點a時,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第一位置。如圖2所示,當每一個滑動部121抵靠對應的導引部111的第二限位點b時,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第二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當滑座120磁吸定位於導引座110時,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如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在解除滑座120與導引座110的磁吸關係並使滑座120與鏡頭130沿著滑動方向A相對於導引座110自如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動至如圖2所示的第二位置後,滑座120受導引座110的磁斥力作用而定位於如圖2所示的第二位置。
以相配合的其中一組滑動部121與導引部111作說明,滑動部121設有第一磁性件M1,而導引部111設有彼此相對的第二磁性件M2與第三磁性件M3。第二磁性件M2與第三磁性件M3沿著滑動方向A並列設置於第一限位點a與第二限位點b之間,其中第二磁性件M2位於第一限位點a與第三磁性件M3之間,且第三磁性件M3位於第二磁性件M2與第二限位點b之間。
進一步而言,第一磁性件M1面向導引部111的磁極與第二磁性件M2面向滑座120的磁極相異,且第一磁性件M1面向導引部111的磁極與第三磁性件M3面向滑座120的磁極相同,也就是說,當滑座120與鏡頭130處於如圖1所示的第一位置(或稱滑動部121抵靠第一限位點a)時,第一磁性件M1對準第二磁性件M2且彼此相吸,以使滑座120磁吸定位於導引座110。在滑動部121自第一限位點a移動至第二限位點b的過程中,第一磁性件M1沿著滑動方向A移動遠離第二磁性件M2並移動通過第三磁性件M3,當第一磁性件M1移動通過第三磁性件M3時,第三磁性件M3對第一磁性件M1產生磁斥力,以驅使滑動部121朝向第二限位點b移動,並受第三磁性件M3與第一磁性件M1之間的磁斥力作用而抵靠第二限位點b,使得滑座120與鏡頭130定位於如圖2所示的第二位置。基於上磁吸與磁斥的定位設計,得用以防止滑座120與鏡頭130頭任意地產生位移。
舉例來說,上述磁性件可埋設於相應的構件內,或者是透過黏貼、卡接、鎖合或其他適用的組裝方式固定於相應的構件上。另一方面,上述磁性件係採用永久磁鐵,惟其他實施例也可採用電磁原理達到相同或相似的磁吸與磁斥作用。除此之外,滑座與導引座也可採用卡合機制,以使相對於導引座移動的滑座能在特定點位上被定位而無法任意地移動。
圖4是圖3的滑座與鏡頭移動後的示意圖。圖5是圖4的鏡頭相對於滑座旋轉後的示意圖。特別說明的是,圖4與圖5所示的滑座120與鏡頭130皆處於第二位置,且圖4的視角不同於圖5的視角,以清楚呈現鏡頭130旋轉後的狀態。
請參考圖1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鏡頭130可為取像鏡頭或投影鏡頭,且樞接於滑座120,以沿著垂直於滑動方向A的旋轉軸向X相對於滑座120旋轉。進一步而言,在滑座120與鏡頭130定位於如圖1與圖3所示的第一位置的狀態下,因第二機體220的局部落在鏡頭130的旋轉範圍內,鏡頭130的可旋轉角度受到限制。在滑座120與鏡頭130定位於如圖2與圖4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狀態下,因鏡頭130與第二機體220錯位開來,鏡頭130的可旋轉角度不受第二機體220的限制,舉例來說,鏡頭130的可旋轉角度為360度。
如圖4所示,鏡頭130的取像部或投影部與第一機體210的鍵盤面朝向同一側。如圖5所示,經旋轉後的鏡頭130的取像部或投影部與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朝向同一側,此時,使用者可手持第一機體210以透過鏡頭130的取像部取得位於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的所在側的影像,或透過鏡頭130的投影部將影像投影至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的所在側。藉此,使用者可依個人需求透過調整鏡頭活動結構100直接調整鏡頭130的位置或角度,免除移動或旋轉整個電子總成200的不便。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位在第一機體210的鍵盤面的所在側時,若使用者欲取得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的所在側的影像,或者是投射影像至第二機體220的顯示面的所在側,使用者不需移動或旋轉電子總成200,也不需移動自身的位置,只需將滑座120滑出,並旋轉鏡頭130即可達成上述目的。此外,因使用者位在第一機體210的鍵盤面的所在側,在取像或投影等過程中,使用者仍可於第一機體210的鍵盤面輸入指令或進行其他操作。
請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滑座120具有收容槽122,且鏡頭130設置於收容槽122。進一步來說,收容槽122的內輪廓與鏡頭130的外輪廓相契合,故能保持電子總成200的外觀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鏡頭130的兩相對側樞接收容槽122的兩短邊上的兩中點,此兩中點界定出旋轉軸向X。基於上述樞接設計,鏡頭130可在收容槽122中進行360度旋轉,且不會與滑座120產生干涉。
此外,鏡頭活動結構100更包括鉸鏈結構140,且滑座120與鏡頭130透過鉸鏈結構140相連接。鉸鏈結構140包括第一固定件141、第二固定件142、墊片143與轉軸144,其中第一固定件141固定於滑座120,且第二固定件142固定於鏡頭130。墊片143設置於第一固定件141與第二固定件142之間,且用以分隔鏡頭130與滑座120。轉軸144穿過第一固定件141、第二固定件142與墊片143,且第二固定件142可轉動地套設於轉軸144。另一方面,鉸鏈結構140可設有扭力片,以使旋轉後的鏡頭130定位於特定角度。在本實施例中,鉸鏈結構140的數量為兩個,但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電子總成設有鏡頭活動結構,其中鏡頭可相對於機體移動,在鏡頭移動到定位後,鏡頭可相對於機體旋轉。對於使用者來說,其無需使電子總成的整體移動或旋轉,單獨操作鏡頭活動結構便能輕易地調整鏡頭的取像或投影的方向或角度,操作上極為便利。另一方面,鏡頭活動結構採用磁吸與磁斥的定位設計,用以防止鏡頭任意地產生位移,並且,鏡頭在旋轉後可基於鉸鏈結構所產生的扭力而被定位,故具有極佳的可靠度。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鏡頭活動結構
110‧‧‧導引座
111‧‧‧導引部
120‧‧‧滑座
121‧‧‧滑動部
122‧‧‧收容槽
130‧‧‧鏡頭
140‧‧‧鉸鏈結構
141‧‧‧第一固定件
142‧‧‧第二固定件
143‧‧‧墊片
144‧‧‧轉軸
200‧‧‧電子總成
210‧‧‧第一機體
211‧‧‧凹口
220‧‧‧第二機體
a‧‧‧第一限位點
b‧‧‧第二限位點
A‧‧‧滑動方向
M1‧‧‧第一磁性件
M2‧‧‧第二磁性件
M3‧‧‧第三磁性件
X‧‧‧旋轉軸向
圖1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總成中鏡頭活動結構所在處的局部透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滑座與鏡頭移動後的局部透視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創作一實施例的電子總成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滑座與鏡頭移動後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鏡頭相對於滑座旋轉後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鏡頭活動結構,包括: 導引座; 滑座,滑設於該導引座;以及 鏡頭,樞接於該滑座, 在該滑座與該鏡頭沿著滑動方向相對於該導引座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後,該鏡頭能夠沿著旋轉軸向相對於該滑座旋轉,且該旋轉軸向垂直於滑動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活動結構,其中該鏡頭沿著該旋轉軸向的旋轉範圍為360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活動結構,其中該導引座包括導引部,且該滑座包括滑動部,該滑動部可滑動地耦接該導引部,其中該導引部具有第一限位點與相對於該第一限位點的第二限位點,且該滑動部用以在該第一限位點與該第二限位點之間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鏡頭活動結構,其中該滑座具有收容槽,且該鏡頭設置於該收容槽內。
  5. 一種電子總成,包括: 機體;以及 鏡頭活動結構,設置於該機體的一側,其中該鏡頭活動結構包括: 導引座,固定於該機體; 滑座,滑設於該導引座;以及 鏡頭,樞接於該滑座, 當該滑座磁吸定位於該導引座時,該滑座與該鏡頭處於第一位置,在解除該滑座與該導引座的磁吸關係並使該滑座與該鏡頭沿著滑動方向相對於該導引座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後,該滑座受該導引座的磁斥力作用而定位於該第二位置,其中該鏡頭能夠沿著旋轉軸向相對於該滑座旋轉,且該旋轉軸向垂直於滑動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總成,其中該鏡頭沿著該旋轉軸向的旋轉範圍為360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總成,其中該導引座包括導引部,且該滑座包括滑動部,該滑動部可滑動地耦接該導引部,其中該導引部具有第一限位點與相對於該第一限位點的第二限位點,且該滑動部用以在該第一限位點與該第二限位點之間滑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總成,其中該滑座具有收容槽,且該鏡頭設置於該收容槽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總成,更包括: 第一磁性件,設置於該滑座; 第二磁性件,設置於該導引座;以及 第三磁性件,設置於該導引座,其中該第二磁性件與該第三磁性件沿著該滑動方向並列設置, 當該滑座與該鏡頭處於第一位置時,該第一磁性件對準該第二磁性件,以使該滑座磁吸定位於該導引座, 在該第一磁性件沿著滑動方向移動遠離該第二磁性件並移動通過該第三磁性件後,該第三磁性件對該第一磁性件產生磁斥力,以使該滑座定位於該第二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總成,其中該第二磁性件面向該滑座的磁極與該第一磁性件面向該導引座的磁極互異,且該第三磁性件面向該滑座的磁極與該第一磁性件面向該導引座的磁極相同。
TW107216576U 2018-12-05 2018-12-05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TWM577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576U TWM577514U (zh) 2018-12-05 2018-12-05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576U TWM577514U (zh) 2018-12-05 2018-12-05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7514U true TWM577514U (zh) 2019-05-01

Family

ID=67352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576U TWM577514U (zh) 2018-12-05 2018-12-05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75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2355B (zh) * 2019-12-03 2020-12-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機體裝置
TWI776701B (zh) * 2020-11-12 2022-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影像擷取模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2355B (zh) * 2019-12-03 2020-12-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機體裝置
TWI776701B (zh) * 2020-11-12 2022-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影像擷取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2655B2 (en) Hinge structure
TWI526141B (zh) 電子裝置
JP3161052U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TWI470404B (zh) 用來調整螢幕模組之觀賞角度的調整裝置及其電腦系統
TWI742370B (zh) 支架裝置
JP2006071102A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8121751A (ja) スライド・回転取付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JP3153902U (ja) 多段ヒンジ組立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電子装置
TWM577514U (zh) 鏡頭活動結構與電子總成
TW200903222A (en) Overturning cov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2037140A (zh) 可隱藏鏡頭模組的電子裝置
JPWO2013114503A1 (ja) 情報端末装置
TW202002745A (zh) 電子裝置
KR102296241B1 (ko) 인폴딩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US8744538B2 (en) Fully flat slider
TW201435543A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KR20170133249A (ko) 렌즈 모듈
TW202125050A (zh) 顯示裝置
TWM575139U (zh) 電子裝置
US10422975B2 (en) Lens module
TWI616742B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
JP5956521B2 (ja) 電子機器
TW201524307A (zh) 自動栓鎖裝置及其電子裝置
TWI260149B (en) Display rotation and sliding module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