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4760U -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4760U
TWM574760U TW107216438U TW107216438U TWM574760U TW M574760 U TWM574760 U TW M574760U TW 107216438 U TW107216438 U TW 107216438U TW 107216438 U TW107216438 U TW 107216438U TW M574760 U TWM574760 U TW M57476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quantum dot
dot layer
microstructure
dim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6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政加
黎煥興
麥志文
Original Assignee
欣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欣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欣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6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4760U/zh
Publication of TWM574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4760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包含一量子點層、複數導光區塊與複數發光源。導光區塊設於量子點層之底面,發光源位於量子點層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導光區塊設置,且與所有導光區塊呈交替式排列,又所有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導光區塊。或者缺少導光區塊,並使量子點層表面均勻分佈有複數第一微結構區。發光源位於量子點層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設置,且所有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第一微結構區。本創作利用量子點層與發光源提供觀賞者分區點亮發光區之視覺效果,同時避免出現光紋。

Description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發光模組,尤指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發光二極體(LED)對現代生活正變得愈加重要且可設想其將成為呈諸多照明形式,諸如汽車燈、交通信號、一般照明與包含背光及顯示器螢幕之液晶顯示器(LCD)之主要應用中之一者。當前,量子點薄膜使用是為了使其色彩更鮮豐富。
此外,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簡稱μLED)的顯示技術也正在發展中,μLED綜合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和LED兩大技術特點,在材料、製程、設備的發展規格遠高於目前的TFT-LCD或OLED,且μLED主動發光、幾乎無光損耗且高亮度的特性,有望解決穿戴型裝置、手機、平板等設備之顯示器高能耗及電池續航力低的問題,吸引為數眾多的公司與研究機構投入技術開發。由於μLED是將背光模組整個發光面鋪滿,所以不會有區域光紋出現的問題。但在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技術中,由於發光二極體在鋪設於背光模組之發光面的密度較低,如第1圖所示,背光模組包含複數發光二極體10與一量子點層12,其中發光二極體10位於量子點層12之下方,所以會出現區域光紋的問題,尤其是在直下式背光模組中會較嚴重。
因此,本創作係在針對上述的困擾,提出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以解決習知所產生的問題。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係利用量子點層與發光源提供觀賞者分區點亮發光區之視覺效果,同時增加色彩飽和度、降低發光模組之厚度與避免出現光紋。
本創作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係利用藍色發光源配合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產生白光,以降低藍光對量子點層之損害。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係包含一量子點層、複數導光區塊與複數發光源。量子點層具有一顯示區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導光區塊設於量子點層之顯示區與邊緣區之底面,發光源位於量子點層之顯示區與邊緣區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導光區塊設置,且與所有導光區塊呈交替式排列,又所有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導光區塊。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每一發光源更包含一容置基座、一發光二極體與一透鏡。容置基座對應導光區塊設置,發光二極體設於容置基座中。透鏡設於容置基座之頂部,以封閉發光二極體,透鏡之鏡面作為發光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印刷電路板,其位於所有導光區塊與所有容置基座之下方,所有容置基座安裝於印刷電路板上,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發光二極體。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所有導光區塊之相鄰二者之間的容置基座的面向導光區塊之表面更設有折射式封裝膠材或反射板。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量子點層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發光源為藍色發光源。
本創作提供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係包含一量子點層與複數發光源。量子點層具有一顯示區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顯示區與邊緣區之表面均勻分佈有複數第一微結構區,發光源位於量子點層之顯示區與邊緣區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設置,且所有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第一微結構區。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量子點層之顯示區與邊緣區之頂面具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且所有發光源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量子點層之顯示區與邊緣區之底面具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且所有發光源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擴散層,其底面具有複數第二微結構區,擴散層設於量子點層上,所有第二微結構區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上方。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每一發光源更包含一容置基座、一發光二極體與一透鏡。容置基座對應第一微結構區設置,發光二極體設於容置基座中。透鏡設於容置基座之頂部,以封閉發光二極體,透鏡之鏡面作為發光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鏡面具有第三微結構區,第三微結構區位於其對應之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印刷電路板,其係位於所有容置基座之下方,所有容置基座安裝於印刷電路板上,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發光二極體。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反射板,其係設於印刷電路板與所有容置基座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量子點層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發光源為藍色發光源。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更有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圖及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後:
本創作之實施例將藉由下文配合相關圖式進一步加以解說。盡可能的,於圖式與說明書中,相同標號係代表相同或相似構件。於圖式中,基於簡化與方便標示,形狀與厚度可能經過誇大表示。可以理解的是,未特別顯示於圖式中或描述於說明書中之元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技術者所知之形態。本領域之通常技術者可依據本創作之內容而進行多種之改變與修改。
請參閱第2圖與第3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一實施例,其係包含一量子點層14、複數導光區塊16、複數發光源18與一印刷電路板20。量子點層14具有一顯示區22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24。導光區塊16設於量子點層14之顯示區22與邊緣區24之底面,發光源18位於量子點層14之顯示區22與邊緣區24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導光區塊16設置,且所有發光源18與所有導光區塊16呈交替式排列,又所有發光源18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導光區塊16。每一發光源18更包含一容置基座26、一發光二極體28與一透鏡30。容置基座26對應導光區塊16設置,發光二極體28設於容置基座26中。透鏡30設於容置基座26之頂部,以封閉發光二極體28,透鏡30之鏡面作為發光面。印刷電路板20位於所有導光區塊16與所有容置基座26之下方,所有容置基座26安裝於印刷電路板20上,印刷電路板20電性連接發光二極體28。所有導光區塊16之相鄰二者之間的容置基座26的面向導光區塊16之表面更設有光學板材32,此光學板材32例如為折射式封裝膠材或反射板。光學板材32能將從導光區塊16之側邊出射的光線,向量子點層14反射,以避免漏光現象發生。本創作將發光源18設置在導光區塊16之側邊,不論是對於量子點層14之顯示區22或邊緣區24,皆可提供觀賞者分區點亮發光區之視覺效果,同時增加色彩飽和度、降低混光距離及發光模組之厚度,亦能避免次毫米發光二極體(mini LED)技術中出現光紋之問題。此外,當量子點層14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14時,發光源18為藍色發光源,發光二極體28為藍色發光二極體,使藍色發光源配合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14產生白光,以降低藍光對量子點層14之損害。
請參閱第4圖與第5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其係包含一量子點層34、複數發光源36、一印刷電路板38與一反射板40。量子點層34具有一顯示區42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44,顯示區42與邊緣區44之表面均勻分佈有複數第一微結構區46,發光源36位於量子點層34之顯示區42與邊緣區44之下方,並分別對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設置,且所有發光源36之發光面分別朝向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在第二實施例中,量子點層34之顯示區42與邊緣區44之頂面具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且所有發光源36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下方。每一發光源36更包含一容置基座48、一發光二極體50與一透鏡52。容置基座48對應第一微結構區46設置,發光二極體50設於容置基座48中。透鏡52設於容置基座48之頂部,以封閉發光二極體50,透鏡52之鏡面作為發光面。印刷電路板38位於所有容置基座48之下方,所有容置基座48安裝於印刷電路板38上,印刷電路板38電性連接發光二極體50。反射板40設於印刷電路板38與所有容置基座48之間。反射板40用來反射被量子點層34反射之光線,再次將光線射向量子點層34。本創作利用第一微結構區46能均勻化每個區域的亮度,以提供觀賞者分區點亮發光區之視覺效果,同時配合量子點層34來增加色彩飽和度、降低發光模組之厚度與避免出現光紋。當量子點層34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34時,發光源36為藍色發光源,發光二極體50為藍色發光二極體,使藍色發光源配合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34產生白光,以降低藍光對量子點層34之損害。
請參閱第6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三實施例,其與第二實施例差別在於第一微結構區46之位置。在第三實施例中,量子點層34之顯示區42與邊緣區44之底面具有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且所有發光源36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下方。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利用量子點層34與第一微結構區46可以達成相同之功效。
請參閱第7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四實施例,其與第三實施例差別在於第四實施例更包含一擴散層54,其底面具有複數第二微結構區56,擴散層54設於量子點層34上,所有第二微結構區56分別位於所有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上方。第二微結構區56是用來加強亮度均勻化的效果。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利用量子點層34、第一微結構區46與第二微結構區56可以達成相同之功效。
請參閱第8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五實施例,其與第二實施例差別在於第五實施例之透鏡52之鏡面具有第三微結構區58,第三微結構區58位於其對應之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下方。第三微結構區58同樣是用來加強亮度均勻化的效果。與第二實施例相同,利用量子點層34、第一微結構區46與第三微結構區58可以達成相同之功效。
請參閱第9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六實施例,其與第三實施例差別在於第六實施例之透鏡52之鏡面具有第三微結構區58,第三微結構區58位於其對應之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下方。第三微結構區58同樣是用來加強亮度均勻化的效果。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利用量子點層34、第一微結構區46與第三微結構區58可以達成相同之功效。
請參閱第10圖,並介紹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七實施例,其與第四實施例差別在於第七實施例之透鏡52之鏡面具有第三微結構區58,第三微結構區58位於其對應之第一微結構區46之正下方。第三微結構區58同樣是用來加強亮度均勻化的效果。與第四實施例相同,利用量子點層34、第一微結構區46、第二微結構區56與第三微結構區58可以達成相同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利用量子點層與發光源提供觀賞者分區點亮發光區之視覺效果,同時增加色彩飽和度、降低發光模組之厚度與避免出現光紋。
10‧‧‧發光二極體
12‧‧‧量子點層
14‧‧‧量子點層
16‧‧‧導光區塊
18‧‧‧發光源
20‧‧‧印刷電路板
22‧‧‧顯示區
24‧‧‧邊緣區
26‧‧‧容置基座
28‧‧‧發光二極體
30‧‧‧透鏡
32‧‧‧光學板材
34‧‧‧量子點層
36‧‧‧發光源
38‧‧‧印刷電路板
40‧‧‧反射板
42‧‧‧顯示區
44‧‧‧邊緣區
46‧‧‧第一微結構區
48‧‧‧容置基座
50‧‧‧發光二極體
52‧‧‧透鏡
54‧‧‧擴散層
56‧‧‧第二微結構區
58‧‧‧第三微結構區
第1圖為先前技術之背光模組之結構剖視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一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量子點層之結構俯視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二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量子點層之結構俯視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三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7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四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8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五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9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六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第10圖為本創作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之第七實施例之結構剖視圖。

Claims (16)

  1. 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包含: 一量子點層,具有一顯示區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 複數導光區塊,其係設於該量子點層之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底面;以及 複數發光源,位於該量子點層之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下方,並分別對應該些導光區塊設置,且與該些導光區塊呈交替式排列,又該些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該些導光區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每一該發光源更包含: 一容置基座,對應該導光區塊設置; 一發光二極體,設於該容置基座中;以及 一透鏡,設於該容置基座之頂部,以封閉該發光二極體,該透鏡之鏡面作為該發光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印刷電路板,其位於該些導光區塊與該些容置基座之下方,該些容置基座安裝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該發光二極體。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些導光區塊之相鄰二者之間的該容置基座的面向該導光區塊之表面更設有折射式封裝膠材或反射板。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量子點層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些發光源為藍色發光源。
  7. 一種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包含: 一量子點層,具有一顯示區及其周圍之一邊緣區,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表面均勻分佈有複數第一微結構區;以及 複數發光源,位於該量子點層之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下方,並分別對應該些第一微結構區設置,且該些發光源之發光面分別朝向該些第一微結構區。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量子點層之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頂面具有該些第一微結構區,且該些發光源分別位於該些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量子點層之該顯示區與該邊緣區之底面具有該些第一微結構區,且該些發光源分別位於該些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擴散層,其底面具有複數第二微結構區,該擴散層設於該量子點層上,該些第二微結構區分別位於該些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上方。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每一該發光源更包含: 一容置基座,對應該第一微結構區設置; 一發光二極體,設於該容置基座中;以及 一透鏡,設於該容置基座之頂部,以封閉該發光二極體,該透鏡之鏡面作為該發光面。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鏡面具有第三微結構區,該第三微結構區位於其對應之該第一微結構區之正下方。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印刷電路板,其係位於該些容置基座之下方,該些容置基座安裝於該印刷電路板上,該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該發光二極體。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更包含一反射板,其係設於該印刷電路板與該些容置基座之間。
  15.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量子點層為紅色與綠色之量子點層。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其中該些發光源為藍色發光源。
TW107216438U 2018-12-04 2018-12-04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TWM574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438U TWM57476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6438U TWM57476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760U true TWM574760U (zh) 2019-02-21

Family

ID=6621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6438U TWM57476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4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7714B2 (en) 2019-10-15 2021-08-10 Acer Incorporated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847721B (zh) * 2023-05-23 2024-07-01 星亞視覺股份有限公司 Led顯示裝置及其led顯示單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7714B2 (en) 2019-10-15 2021-08-10 Acer Incorporated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847721B (zh) * 2023-05-23 2024-07-01 星亞視覺股份有限公司 Led顯示裝置及其led顯示單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130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9243775B2 (en) Light unit having asymmetric reflector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85960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80100773A1 (en) Backlight, a lens for a backlight, and a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911033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663471B2 (ja) 異形液晶発光装置
US10483431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3131499A (ja) 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システム
TW200804922A (en) Light-emitting uni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7857472B2 (en) Backlight source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s
US109165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74760U (zh) 分區調光式發光模組
KR2011007060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7091932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110009962A (ko)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2008011025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81664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6949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718824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13002030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43958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82404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16223B (zh) 背光模組
KR10257240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60018522A (ko) 광 조명 방법, 광학 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