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4411U -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 Google Patents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4411U
TWM574411U TW107211326U TW107211326U TWM574411U TW M574411 U TWM574411 U TW M574411U TW 107211326 U TW107211326 U TW 107211326U TW 107211326 U TW107211326 U TW 107211326U TW M574411 U TWM574411 U TW M57441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s
edge
bra
human brea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1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佳真
Original Assignee
蔡佳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佳真 filed Critical 蔡佳真
Priority to TW107211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4411U/zh
Publication of TWM57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4411U/zh

Link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涉及一種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其係由一具兩相對罩杯之罩體所構成,其中罩杯係至少包含有一外表層布、一內表層布夾設一襯墊疊合熱壓而成,且該罩杯形成有一對應人體乳房之杯部及一形成於該杯部外側緣及底緣之壓實狀土台部,本創作之特色在於各該罩杯對應人體乳房的內緣面於杯部鄰近土台部邊緣線形成有一道弧彎狀之隆凸部,藉此,罩杯的杯部可以利用隆凸部可自然支撐人體乳房的下緣及外側邊緣,並非如現有者強制式集中與托高,且不會破壞人體兩側乳房的自然胸線,避免產生胸線不自然過高或乳溝過於緊密的問題,可有效增進胸型美感及穿著的舒適度。

Description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本創作隸屬一種胸罩之罩杯技術領域,具體而言係一種支撐性佳的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藉以能自然支撐人體乳房,而能提升穿著胸罩之舒適度。
按,胸罩除了一般的保護與襯托作用外,更強調其對使用者乳房的集中、托高與塑造胸線等機能性功能,以展現出女性的美麗身材曲線。而現有胸罩係由一具兩相對罩杯之罩體所構成,該罩體於兩罩杯相異外側分設一條背片,使罩體與背片能共同環設於人體胸部,更進一步罩體兩端上緣與相對之背片上緣間分別結合有一條肩帶,供穿著時吊掛於使用者肩部,使整個胸罩能供使用者產生保護及襯托乳房之效,而其中罩杯是最直接影響到胸部曲線造型與舒適度的組件;一般熱壓成型的罩杯【可以是單側罩杯或雙側】的構成則係如第一圖所示,該罩杯(10)在內部具有一較厚的內襯體(11),且內襯體(11)兩側外部表面分別覆設有一棉布製的內裏布(12)及外裏布(13),並經熱壓形成符合人體胸線的立體弧狀罩杯(10),其中內襯體(11)下半段配合不同胸型大小具有不同的體積【如A罩杯則內襯體會較大,而D罩杯則內襯體會較小】,而為了配合胸型大小的需求,通常內襯體(11)會 以定型性較佳的海棉或泡棉所製成;而現有胸罩在穿著時,為了對乳房(80)增加其集中與托高的效果,通常在兩側罩杯(10)的容量及間距設計上會比實際乳房(80)容量及兩側乳房間距尺寸略小,以透過胸罩穿著時的束緊力來加強其對乳房(80)的集中與托高力道,如此對於罩杯容量較大的使用者而言,如C罩杯以上,不僅會因壓力破壞穿著的透氣性與舒適度,且如第二、三圖所示,因係屬強迫式推擠乳房(80),故會使乳房(80)的自然胸線被破壞,且會使下緣根部無法獲得支撐,例如第二圖乳房(80)不自然的向上推擠,而非自然斜線向下,又或如第三圖其乳房(80)不自然的集中,使乳溝過於緊密,反而可能破壞使用者整體的胸線的美感,且因整體乳房(80)受到不當擠壓,長時間穿著下會有不適感產生;換言之,現有胸罩之罩杯因集中及托高需求,反而對容量較大的使用者造成穿著上的不適,且也破壞了使用者胸線的自然美感,而如何解決前述問題,係目前業界所亟待開發者,亦係本創作所欲改良之處。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乃針對前述現有胸罩之罩杯所面臨的問題深入探討,並藉由本創作人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開發經驗,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不斷努力之研究與發展,終於成功的創作出一種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藉以改善現有者因強制擠壓所造成的不便與困擾。
因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罩杯及應用 彼之胸罩結構,藉以能自然支撐乳房,而不致壓迫乳房,而能增進穿著的舒適性。
又,本創作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其可確保乳房上緣胸線的自然美感,不致發生因強制式擠壓而破壞胸線的問題。
為此,本創作主要係透過下列的技術手段,來具體實現上述的各項目的與效能,其係由一具兩相對罩杯之罩體所構成,再者罩體於兩罩杯之相異外側分設有一自由端可選擇性扣接之背帶,其中罩杯係至少包含有一外表層布、一內表層布夾設一襯墊疊合熱壓而成,且該罩杯形成有一對應人體乳房之杯部及一形成於該杯部外側緣及底緣之壓實狀土台部,其特徵在於: 各該罩杯對應人體乳房的內緣面於杯部鄰近土台部邊緣線形成有一道弧彎狀之隆凸部,該隆凸部呈向上收束狀,令罩杯內緣面之隆凸部可自然支撐及推擠人體乳房之外側緣及下緣。
藉此,透過前述技術手段的具體實現,使本創作可以利用罩體之罩杯的杯部於鄰近土台部的內緣面邊緣形成有隆凸部,且對應人體乳房的下緣及外側邊緣,進而可產生自然支撐效果,其並非如現有者強制式集中與托高,因此人體乳房不會感受到過大的壓迫力,再者不會破壞人體兩側乳房的自然胸線,避免產生胸線不自然過高或乳溝過於緊密的問題,有效增進胸型美感,並提高其穿著的舒適性,從而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並提升其經濟效益。
再者,本創作可利用下列技術手段來進一步實現功 效與效能之增進;諸如:其中該罩體之兩罩杯可以是單體對稱縫接而成。
其中該罩體之兩罩杯可以是一體結構。
其中該罩體之兩側罩杯的隆凸部可以進一步具有向兩端呈高度漸低之收束端。
其中該胸罩於罩體兩端罩杯上緣與相對之背帶上緣間分別結合有一條肩帶,供穿著時吊掛於使用者肩部。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創作的構成、特徵及其他目的,以下乃舉本創作之若干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同時讓熟悉該項技術領域者能夠具體實施。
(10)‧‧‧罩杯
(11)‧‧‧內襯體
(12)‧‧‧內裏布
(13)‧‧‧外裏布
(50)‧‧‧胸罩
(55)‧‧‧背帶
(551)‧‧‧扣拉元件
(56)‧‧‧肩帶
(60)‧‧‧罩體
(61)‧‧‧罩杯
(610)‧‧‧內緣面
(611)‧‧‧杯部
(612)‧‧‧土台部
(62)‧‧‧外表層布
(63)‧‧‧內表層布
(64)‧‧‧襯墊
(65)‧‧‧隆凸部
(66)‧‧‧收束端
(80)‧‧‧乳房
(85)‧‧‧根部
第一圖:現有罩杯的側視剖面示意圖,供說明各組件之態樣及其相對關係。
第二圖:應用現有罩杯之胸罩於實際使用的側視示意圖。
第三圖:應用現有罩杯之胸罩於實際使用的前視示意圖。
第四圖:應用本創作罩杯之胸罩結構的外觀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之罩杯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六圖:應用本創作之罩杯一體組成之罩體的外觀示意圖。
第七圖:本創作之罩杯的側視剖面示意圖,供說明其罩體之內部構成狀態。
第八圖:應用本創作之罩杯的胸罩結構於實際使用的側視示意圖。
第九圖:應用本創作之罩杯的胸罩結構於實際使用的前視示意圖。
本創作係一種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隨附圖例示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及其構件中,所有關於前與後、左與右、頂部與底部、上部與下部、以及水平與垂直的參考,僅用於方便進行描述,並非限制本創作,亦非將其構件限制於任何位置或空間方向。圖式與說明書中所指定的尺寸,當可在不離開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根據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的設計與需求而進行變化。
而本創作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的詳細構成,如第四圖所顯示者,該胸罩(50)係由一具兩相對罩杯(61)之罩體(60)所構成,其中該罩體(60)之兩罩杯(61)可以是單體對稱縫接【如第五圖所示】或一體成型【如第六圖所示】,再者罩體(60)於兩罩杯(61)之相異外側分設有一端部具扣拉元件(551)之背帶(55),使胸罩(50)可以利用罩體(60)與背帶(55)環設於人體胸部,並以兩側罩杯(61)對應保護人體兩側乳房(80)【如第八、九圖所示】,又該胸罩(50)更進一步於罩體(60)兩端上緣與相對之背帶(55)上緣間分別結合有一條肩帶(56),供穿著時吊掛於使用者肩部,使整個胸罩能供使用者產生保護及襯托乳房之效,而本創作的特色在於該罩體(60)之兩側罩杯(61); 又本創作罩杯(61)較佳實施例之詳細構成,則進一步參看第五、七圖所示,而該罩杯(61)係由一外表層布(62)及一內表層布(63)夾設一襯墊(64)疊合熱壓而成,令該罩杯(61)形成有一對應人體乳房(80)之杯部(611)及一形成於該杯部(611)外側緣及底緣之類L型土台部(612),其中土台部(612)為壓實狀,而杯部(611)則為對應人體乳房(80)容量之厚度,例如B罩杯的厚度大於D罩杯,而本創作的特色在於該罩杯(61)對應人體乳房的內緣面(610)於杯部(611)鄰近類L型土台部(612)邊緣線形成有一道弧彎狀之隆凸部(65),該隆凸部(65)呈向上收束狀,且該隆凸部(65)可以進一步具有向兩端呈高度漸低之收束端(66),供罩杯(61)之內緣面(610)利用該隆凸部(65)自然支撐人體乳房(80)之外側緣及下緣根部(85),而將人體乳房(80)向上及向中間自然推動【如第八、九圖所示】;藉此,組構成一支撐性佳、且能增進胸型美感的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者。
至於本創作之實際運用,則係如第四及八及九圖所顯示者,使用時,係將該胸罩(10)以正常穿著方式穿載於人體胸部上,且令罩體(60)之兩側罩杯(61)對應人體兩側乳房(80),並透過位置調整使乳房(80)完全置於相對罩杯(61)之杯部(611)內,且令各該罩杯(61)之杯部(611)內緣面(610)的隆凸部(65)能對應人體乳房(80)的下緣根部(85)與外側緣【如第八、九圖所示】;經由前述之說明可知,本創作之罩杯及應用彼之胸 罩結構可以利用罩體(60)之罩杯(61)的杯部(611)於鄰近土台部(612)的內緣面(610)邊緣形成有隆凸部(65),該隆凸部(65)對應人體乳房(80)的下緣根部(85)及外側邊緣,可產生自然支撐效果,並將人體兩側乳房(80)同步向上托高及向中間集中,由於其並非如現有者強制式集中與托高,因此人體乳房(80)不會感受到過大的壓迫力,不致產生不適感,再者其係利用罩杯(61)之隆凸部(65)自然支撐,不會破壞人體兩側乳房(80)的自然胸線,避免產生胸線不自然過高或乳溝過於緊密的問題,有效增進胸型美感。
藉此,可以理解到本創作為一創意極佳之新型創作,除了有效解決習式者所面臨的問題,更大幅增進功效,且在相同的技術領域中未見相同或近似的產品創作或公開使用,同時具有功效的增進,故本創作已符合新型專利有關「新穎性」與「進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

Claims (9)

  1. 一種胸罩結構,其係由一具兩相對罩杯之罩體所構成,再者罩體於兩罩杯之相異外側分設有一自由端可選擇性扣接之背帶,其中罩杯係至少包含有一外表層布、一內表層布夾設一襯墊疊合熱壓而成,且該罩杯形成有一對應人體乳房之杯部及一形成於該杯部外側緣及底緣之壓實狀土台部,其特徵在於:各該罩杯對應人體乳房的內緣面於杯部鄰近土台部邊緣線形成有一道弧彎狀之隆凸部,該隆凸部呈向上收束狀,令罩杯內緣面之隆凸部可自然支撐及推擠人體乳房之外側緣及下緣;藉此,組構成一支撐性佳、且能增進胸型美感的胸罩結構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胸罩結構,其中該罩體之兩罩杯可以是單體對稱縫接而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胸罩結構,其中該罩體之兩罩杯可以是一體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項所述之胸罩結構,其中該罩體之兩側罩杯的隆凸部可以進一步具有向兩端呈高度漸低之收束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胸罩結構,其中該胸罩於罩體兩端罩杯上緣與相對之背帶上緣間分別結合有一條肩帶,供穿著時吊掛於使用者肩部。
  6. 一種罩杯,供形成一胸罩之一具兩罩杯的罩體,該罩杯係至少包含有一外表層布、一內表層布夾設一襯墊疊合熱壓而 成,且該罩杯形成有一對應人體乳房之杯部及一形成於該杯部外側緣及底緣之壓實狀土台部,其特徵在於:各該罩杯對應人體乳房的內緣面於杯部鄰近土台部邊緣線形成有一道弧彎狀之隆凸部,該隆凸部呈向上收束狀,令罩杯內緣面之隆凸部可自然支撐及推擠人體乳房之外側緣及下緣;藉此,組構成一支撐性佳、且能增進胸型美感的罩杯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罩杯,其中該罩杯可以是單體結構,由兩罩杯對稱縫接成罩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罩杯,其中該罩體之兩罩杯可以是一體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或8項所述之罩杯,其中該等罩杯的隆凸部可以進一步具有向兩端呈高度漸低之收束端。
TW107211326U 2018-08-17 2018-08-17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TWM57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1326U TWM574411U (zh) 2018-08-17 2018-08-17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1326U TWM574411U (zh) 2018-08-17 2018-08-17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411U true TWM574411U (zh) 2019-02-21

Family

ID=6621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1326U TWM574411U (zh) 2018-08-17 2018-08-17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240831U (en) Sticky-type bra with cloth surface
TWM574411U (zh) 罩杯及應用彼之胸罩結構
CN206227732U (zh) 一种防露点的承托型水晶杯及文胸
TWM553934U (zh) 無車縫胸罩結構
CN206238445U (zh) 无钢圈内衣
TWM550046U (zh) 胸罩結構改良
TWM431801U (en) Brassiere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ver body and cover body forming mold thereof
TWM467324U (zh) 胸罩之壓邊結構
CN207821128U (zh) 胸罩托提结构
TWM544803U (zh) 無鋼圈之無縫胸罩結構(二)
TWM544802U (zh) 無鋼圈之無縫胸罩結構(一)
TWM562593U (zh) 胸罩之集中托高結構
TWM574410U (zh) 胸罩結構
CN205648947U (zh) 一种无钢圈撑托的内衣
TWM565973U (zh) Breathable bra structure
TWM560199U (zh) 胸罩結構
TWM282519U (en) Brassiere structure with one-piece seamless straps and buckle
TWM468161U (zh) 可定型之胸罩結構
CN2650528Y (zh) 文胸用水袋衬垫
TWM550047U (zh) 罩杯結構及應用彼之胸罩
TWM508218U (zh) 胸罩之提胸襯墊結構
TWM583208U (zh) 複合式止滑罩杯結構
TWM450237U (zh) 胸罩罩體結構
TWM562595U (zh) 胸罩托提結構
TWM537814U (zh) 無鋼圈胸罩及其托提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