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3078U -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3078U
TWM573078U TW107214250U TW107214250U TWM573078U TW M573078 U TWM573078 U TW M573078U TW 107214250 U TW107214250 U TW 107214250U TW 107214250 U TW107214250 U TW 107214250U TW M573078 U TWM573078 U TW M5730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tainer
opening
container body
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4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銘隆
莊文傑
Original Assignee
中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4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3078U/zh
Priority to CN201821798001.5U priority patent/CN208915800U/zh
Publication of TWM573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3078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係在側邊具有開口的容器本體上面活動地設置一把手、一被動元件,且在鄰接該開口的容器本體上方或下方具有一引導定位部;該開口的側邊活動地設置一閉鎖元件;該閉鎖元件可以被該引導定位部限制在一不阻擋該開口的第一位置;當把手被提起時,藉由把手本身或設於把手的主動元件牽動該被動元件驅使該閉鎖元件脫離該引導定位部的限制,然後由引導定位部將閉鎖元件引導至阻擋該開口之一第二位置並定位以阻擋該開口,避免承載於容器內的物品掉出。

Description

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
本創作涉及一種可適用於承載半導體晶圓或其他片狀物品的容器,特別是一種可藉由提取容器的把手而自動地將開口閉鎖的容器。
在電子或半導體產業中,經常需要將諸如晶圓、晶圓框架或其他片狀物品(以下統稱為「片狀物」) 集中放置於一容器,例如晶圓框架匣(Frame Cassette)、晶舟彈匣(Boat Magzine)、…等,然後再移送至下一個製程或進行運輸。
一般而言,這類容器內部的相對兩側壁對稱地設置有複數水平的容置槽,並且該複數容置槽在側壁上的垂直方向上排列,片狀物係分別被滑入該等容置槽內放置。而其中又有部分類型的容器,如晶舟彈匣等,其開口是設置在容器的相對兩側,以配合不同製程機台的取放片設備依照其不同的結構設計而可分別由容器兩端的開口進行放片或取片。在電子廠或半導體工廠中,自動化設備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對於自動化設備而言,在將片狀物放入容器中後要自動將容器開口閉鎖或封閉自然並非難事。但是,仍然還是有些需要以人工進行操作的情況。這時候,容器的封閉/閉鎖動作自然也就有賴於作業人員去完成。因此,要如何在在進行人工作業時能確實封閉/閉鎖所述容器,避免由於人為的疏忽,以致片狀物放入後容器未確實封閉/閉鎖,導致容器中所容置的片狀物在移送過程掉出容器而損壞,便成為相關業者不斷努力尋求解決之道的重要課題。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用來承載晶圓或其他片狀物品時可以更方便且確實地將容器開口閉鎖以避免物品掉出容器。
本創作提供的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第一態樣可以包括:一容器本體,具有位於側邊的至少一個開口,鄰接該開口的該容器本體的上方或下方具有一引導定位部;一把手,其係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方,並可在一收納位置及一提取位置間轉動;一主動元件,設於該把手,隨著該把手轉動而轉動;一被動元件,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上方並且連接該主動元件,以被該主動元件驅動而轉動或移動;以及一閉鎖元件,兩端分別可軸向移動地樞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面與下面,並且受到該引導定位部限制在離開該開口之一第一位置或阻擋該開口之一第二位置,且該閉鎖元件可受該被動元件驅動而離開該第一位置;當該閉鎖元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把手在該收納位置時,將該把手向該提取位置轉動,則該主動元件隨該把手轉動並驅動該被動元件轉動或移動,從而使該被動元件牽動該閉鎖元件先往上或往下直線移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繼而該閉鎖元件被該引導定位部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較佳者,本創作之該引導定位部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包含一從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傾斜的斜面。
較佳者,本創作可以將該把手以一桿件一體成型為在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轉軸,並且將該主動元件固定地設於至少一個該轉軸。
較佳者,本創作可以使用凸輪作為該主動元件。
較佳者,本創作可以在被動元件設置一容置部與一掣動部,該凸輪被容置於該容置部內,該把手受到操作時使該凸輪在容置部內驅動該被動元件往上擺動,進而使該掣動部將該閉鎖元件往上抬升超過該斜面的最高位置,然後推動該閉鎖元件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從而該閉鎖元件被該斜面引導而移位至該第二位置。
較佳者,本創作可以進一步包括有一固設於該容器本體上表面之定位件,該把手的至少一個轉軸可活動地被夾置於該定位件與該容器本體之間。
較佳者,本創作之該主動元件可為一L形桿,且該L形桿可活動地連接該被動元件。
較佳者,本創作之該L形桿係一體成型地從該轉軸延伸而出。
較佳者,本創作可以在該被動元件設置一溝槽與一掣動部, 該L形桿之一端被容置於該溝槽內,該把手受到操作而轉動時帶動該L形桿驅動該被動元件往該開口方向移動,進而使該掣動部將該閉鎖元件往上或往下推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然後推動該閉鎖元件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從而該閉鎖元件被該斜面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本創作提供的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第二態樣可以包括:一容器本體,具有位於側邊的至少一個開口,鄰接該開口的該容器本體的上方或下方具有一引導定位部;一把手,可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方,並可在一收納位置及一提取位置間轉動或移動;一被動元件,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頂面並且連接該把手,以被該把手驅動而轉動或移動;以及一閉鎖元件,兩端分別可軸向移動地樞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面與下面,並且受到該引導定位部限制在離開該開口之一第一位置或阻擋該開口之一第二位置;當該閉鎖元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把手在該收納位置時,將該把手向該提取位置轉動或移動,則該被動元件為該把手牽動而轉動或移動,從而帶動該閉鎖元件向上或向下移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接著該閉鎖元件被該引導定位部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較佳者,在本創作的第二態樣中,該引導定位部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包含一從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傾斜的斜面。
相較於習知的同類裝置,本創作提供的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更容易操作、使用,且能使容器可以很簡單而確實地被閉鎖,確保其中所容置的片狀物不致因為閉鎖不確實而在傳送的過程中意外滑出,並因此而受到損傷。
以下配合圖示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第一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創作提供的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之第一實施例包括:一容器本體1、一把手2、一主動元件3、一被動元件4以及一閉鎖元件6。
該容器本體1為矩形,並且在相對的兩側分別形成一開口10,從開口10往裏面延伸形成用以容置晶圓等片狀物的內空間,該內空間的相對兩側壁11對稱地設置有複數個水平的容置槽111。該等容置槽111在側壁11上沿著垂直方向排列,機器手臂或其他自動化機械可以將片狀物分別通過開口10滑入該等容置槽111內放置,或是將片狀物通過開口10滑出容置槽111以取出。
把手2係設於容器本體1的上方以供作業人員或自動化設備抓取及移送容器。本實施例在容器本體1的上方設置二個把手2。每一把手2可在一收納位置及一提取位置間轉動。一般來說,收納位置就是平貼或接近容器本體1上表面的位置。當把手2位於收納位置時容器整體所佔用的空間最小而便於收納;提取位置則是向容器本體1上方立起至垂直或接近垂直的位置,當把手2位於提取位置時作業人員或抓取設備便可進行抓握或提取。
主動元件3固定設於把手2的末端。主動元件3可以採用許多種不同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是採用一凸輪來作為主動元件3,其上設有一結合孔31,把手2的末端固定地組合於結合孔31內。當把手2轉動時,主動元件3便會隨著把手2轉動而轉動。被動元件4則是可活動地設於容器本體1的上方,並且連接主動元件3,因此可受主動元件3的驅動而轉動或移動。
本實施例所提供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還可進一步包括有一固設於容器本體1上表面的定位件5。各把手2是使用金屬桿件一體彎折成型為近似ㄇ形狀,並且在該ㄇ形狀金屬桿的兩端分別在彼此離開的方向上延伸出一轉軸21。其中一端的轉軸21插在容器本體1一側的穿孔18中,另一端的轉軸21則可活動地被夾置於定位件5與容器本體1之間,藉此而將把手2安裝在容器本體1上。
更明確地說,本實施例之容器本體1的上表面的一側設置有一個半圓形的上凹部17,定位件5的下面則對應形成一半圓形且和該上凹部17對稱的下凹部51。另外,容器本體1相對於上凹部17及下凹部51的另一側則對應設置一個穿孔18。
把手2的其中一轉軸21穿設於該穿孔18中,另一轉軸21則可以放置在上凹部17上,然後利用定位件5將放置在上凹部17的轉軸21定位。該把手2的一轉軸21係可活動地被容置於該上凹部17與下凹部51之間,然後利用螺絲53穿過設於定位件5的洞孔52而鎖入設於容器本體1之上表面的螺孔15,以將定位件5鎖固於容器本體1。
閉鎖元件6設在容器本體1的開口10的一側,兩端分別可軸向移動地樞設於容器本體1的上面與下面,容器本體1的上方鄰接開口10處設有一引導定位部12。閉鎖元件6可以轉動而被引導定位部12限制在離開開口10之一第一位置122或者是阻擋該開口10之一第二位置123上。
當閉鎖元件6被該引導定位部12限制在第一位置122時,進出開口10的路徑未受到阻擋,因此可經由開口10對容器本體1所容置的片狀物進行取放。而當閉鎖元件6被該引導定位部12限制在第二位置123時,因為進出開口10的路徑受到阻礙,因此可以避免放入容器本體1內的片狀物在移送過程意外滑出容器。
請同時參閱圖4至圖7B。更具體的說,被動元件4為一桿狀體,其一側面設有一容置部42以將主動元件3容置於內,一端設有一掣動部43,相對的另一端兩側則設有凸軸41,該凸軸41活動配合於設在容器本體1之上方側面的凸軸孔16,使得被動元件4可以該凸軸41為中心而擺動。
所述閉鎖元件6可以利用金屬桿件一體彎折成型為近似ㄇ形狀,並且在該ㄇ形狀金屬桿件的兩端分別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延伸出一上樞軸61與一下樞軸62。該上樞軸61與下樞軸62穿設於設置在容器本體1之上、下壁的上樞孔13與下樞孔14,使得上、下樞軸61、62可以在上、下樞孔13、14中轉動以及沿著上、下樞軸61、62的軸向移動。閉鎖元件6的上端位於被動元件4的掣動部43上方。
當要移送容器時,作業人員或自動化設備只要提起把手2使把手2向該提取位置轉動,便能使主動元件3(凸輪)旋轉而帶動被動元件4往上擺動, 於是被動元件4的掣動部43將閉鎖元件6的上端抬升至高出引導定位部12的最高處。引導定位部12具有一個凸塊,該凸塊的上面形成有從該第一位置122往該第二位置123傾斜的一斜面121。斜面121可以是一平面或一曲面。引導定位部12的最高處即斜面121的最高處。
如圖3、圖5C、圖6C及圖7B所示,當閉鎖元件6上端高出引導定位部12最高處後,藉由套設於下樞軸62上之彈簧63的向下頂推或是重力的向下牽動,同時又受到斜面121的引導,使得閉鎖元件6脫離引導定位部12的限制而沿著斜面121滑落至第二位置123,使得開口10被阻擋,承載於內部的晶圓等片狀物無法進出,自然也就不會掉出了。
當閉鎖元件6到達第二位置123後,由於其上端受到引導定位部12之凸塊側壁阻擋,故若要讓開口10呈開啟狀態,必須先由作業人員或自動化設備將閉鎖元件6向上移動以脫離引導定位部12的限制,再將其旋轉至第一位置122。如此,可以確保閉鎖元件6不會在容器傳送的過程中意外開啟並導致容器中所容置的片狀物滑出、掉落。
亦即,本創作的特點在於工作人員在提起把手2的同時可以自動地帶動閉鎖元件6將開口10關閉、閉鎖;且當閉鎖元件6將開口10閉鎖後,不會意外開啟而導致容器內容置的片狀物滑出、掉落。因而較習知容器需要工作人員特別關閉開口的操作方式更為簡便且確實。
《第二實施例》
圖8A至圖8D為顯示本創作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最主要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中的被動元件4在受到主動元件3的驅動後是沿著容器本體1的表面水平地移動而不是轉動或擺動。以下就針對其動作機制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係將把手2以一桿件一體成型為在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轉軸21,以及從其中一個轉軸21末端延伸而出的一L形桿22來作為主動元件3。把手2一端的轉軸21同樣是如圖1所示的一樣穿設於容器本體1側邊之一穿孔18內,另一端的轉軸21也同樣地由定位件5配合容器本體1的上凹部17以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予以定位。
該被動元件4為一桿狀體,其一側面設有一溝槽44,一端設有一掣動部43,掣動部43形成有一個朝向第二位置123傾斜的斜面。該被動元件4底部套設於容器本體1頂面的一滑軌19上而使被動元件4可以沿著滑軌19滑動。把手2的L形桿22可活動地被容置於溝槽44內。
當閉鎖元件6位於第一位置122而呈開啟狀態,且把手2係在收納位置而呈平放狀態(如圖8C所示),此時L形桿22末端係位在溝槽44內的上方,被動元件4則是位在滑軌19上遠離開口10的一端。
當工作人員或自動化設備提起把手2要移送容器時,把手2向提取位置轉動,使得L形桿22末端在溝槽44中沿著一圓弧行軌跡向開口10方向轉動,於是驅使被動元件4沿著滑軌19向開口10方向滑動,進而使掣動部43的斜面底端滑入閉鎖元件6上端的底緣下方。
在被動元件4沿著滑軌19向開口方向滑動的過程中,閉鎖元件6的上端也不斷被掣動部43的斜面向上推動抬升,終至高出引導定位部12的最高處,即斜面121的最高處而脫離引導定位部12的限制,於是閉鎖元件6就如同第一實施例中所示的狀況一樣,藉由彈簧63的向下頂推或是重力的向下牽動,同時又受到斜面121的引導而沿著斜面121旋轉滑落至第二位置123,使得開口10封閉/閉鎖。
《第三實施例》
圖9A及圖9B所示者為本創作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的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二實施例不同之處僅在於本實施例中之閉鎖元件6在要由開啟狀態轉移至閉鎖狀態前是先要被向容器本體1的下方推動,以脫離位於容器本體1底面鄰近開口10處之引導定位部12的限制。因此掣動部43的斜面係位於被動元件4前端的底側,以在被動元件4受到把手2的L形桿22驅動而沿著滑軌19滑動時可向下頂推閉鎖元件6上端的上緣。
此外,為使閉鎖元件6在沒有轉動時可確實被限制在引導定位部12兩側的第一位置122或第二位置123,本實施例中之彈簧63係套設於閉鎖元件6之上樞軸61上以對閉鎖元件6施加一向上頂推之力量。
至於本實施例中其他元件的安排以及動作之原理都與第二實施例所述者相同或相似,故此處便不再重複贅述。
《第四實施例》
圖10A及圖10B所示者為本創作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的第四實施例。
本實施例與前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的最大差異在於本實施例所提供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並不具有主動元件,而是將把手2的一端可活動地直接連接在被動元件4上。
被動元件4之一端設有一掣動部43,相對的另一端可樞轉地結合於容器本體1的頂部,使得被動元件4可以向上樞轉擺動。
當閉鎖元件6位於第一位置122且呈開啟狀態且把手2係位於收納位置而呈平放狀態時,被動元件4亦位於平貼於容器本體1頂面的位置而呈水平狀態。
當工作人員或自動化設備提起把手2準備移送容器時,被動元件4隨同把手2一起被提起而往上擺動,進而使掣動部43將閉鎖元件6的上端抬升至高出引導定位部12最高處,即高出斜面121最高處的位置而脫離引導定位部12的限制。
接下來閉鎖元件6的動作就如同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一樣受到彈簧63(參見圖1)的向下頂推或是重力的向下牽動,以及斜面121的引導而沿著斜面121滑落至第二位置123,並在該處受到引導定位部12的凸塊側邊阻擋而定位鎖定,使得開口10被阻擋,承載於內部的晶圓等片狀物不會掉出。
另外一個需要說明之處是—為使把手2在被提起時能順暢地往上移動,本實施例中所提供之容器本體1上供把手2另一端套設之處可以採用一沿垂直容器本體1上表面方向延伸的長形穿孔或凹槽(圖未示);或者是在開口10的相對兩側對稱地各設置一組引導定位部12、被動元件4以及閉鎖元件6。兩種方式都可以讓把手2能對稱而順暢地被提起。
經由以上各實施例的演示可知:藉由本創作的實施,可以使得容器能夠很簡單而確實地被閉鎖;並可確保閉鎖裝置不會在容器傳送的過程中意外開啟。故能有效防止容器中所容置的片狀物不會因為閉鎖不確實或閉鎖裝置意外開啟而在傳送過程中滑出、掉落並因此受到損傷。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
1‧‧‧容器本體
10‧‧‧開口
11‧‧‧側壁
111‧‧‧容置槽
12‧‧‧引導定位部
121‧‧‧斜面
122‧‧‧第一位置
123‧‧‧第二位置
13‧‧‧上樞孔
14‧‧‧下樞孔
15‧‧‧螺孔
16‧‧‧凸軸孔
17‧‧‧上凹部
18‧‧‧穿孔
19‧‧‧滑軌
2‧‧‧把手
21‧‧‧轉軸
22‧‧‧L形桿
3‧‧‧主動元件
31‧‧‧結合孔
4‧‧‧被動元件
41‧‧‧凸軸
42‧‧‧容置部
43‧‧‧掣動部
44‧‧‧溝槽
5‧‧‧定位件
51‧‧‧下凹部
52‧‧‧洞孔
53‧‧‧螺絲
6‧‧‧閉鎖元件
61‧‧‧上樞軸
62‧‧‧下樞軸
63‧‧‧彈簧
圖1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主要元件組合關係之立體分解圖;圖2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主要元件組合後之外觀立體圖;圖3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將把手提起後閉鎖元件閉鎖容器開口之示意圖;圖4為圖3之剖視圖;圖5A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位於收納位置未提起時,閉鎖元件處於第一位置之剖視圖;圖5B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提起至將閉鎖元件牽動到脫離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之剖視圖; 圖5C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提起至提取位置後,閉鎖元件被引導至該第二位置之剖視圖; 圖6A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位於收納位置未提起時,閉鎖元件處於第一位置之局部前視圖; 圖6B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提起至將閉鎖元件牽動到脫離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之局部前視圖; 圖6C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提起至提取位置時,閉鎖元件被引導至該第二位置之局部前視圖; 圖7A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位於收納位置未提起時,閉鎖元件處於第一位置之局部俯視圖; 圖7B為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把手提起至提取位置時,閉鎖元件被引導至該第二位置之局部俯視圖; 圖8A為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主要元件組合關係之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8B為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把手位於收納位置未提起時之把手、引導定位部及被動元件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8C為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把手被提起至提取位置時之把手、引導定位部及被動元件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8D為圖8C之前視圖; 圖9A為顯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主要元件組合關係局部立體圖; 圖9B為圖9A之前視圖; 圖10A為顯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把手位於收納位置未提起且閉鎖元件處於第一位置時之局部立體圖;以及 圖10B為顯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把手被提起至提取位置後閉鎖元件閉鎖容器開口之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包括: 一容器本體,具有位於側邊的至少一個開口,鄰接該開口的該容器本體的上方或下方具有一引導定位部; 一把手,其係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方,並可在一收納位置及一提取位置間轉動; 一主動元件,設於該把手,隨著該把手轉動而轉動; 一被動元件,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上方並且連接該主動元件,以被該主動元件驅動而轉動或移動;以及 一閉鎖元件,兩端分別可軸向移動地樞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面與下面,並受到該引導定位部限制在離開該開口之一第一位置或阻擋該開口之一第二位置,且該閉鎖元件可受該被動元件驅動而離開該第一位置; 當該閉鎖元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把手在該收納位置時,將該把手向該提取位置轉動,則該主動元件隨該把手轉動並驅動該被動元件轉動或移動,從而使該被動元件牽動該閉鎖元件先往上或往下移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繼而該閉鎖元件被該引導定位部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引導定位部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包含一從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傾斜的斜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把手係以一桿件一體成型為在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轉軸,該主動元件固定地設於至少一個該轉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主動元件為一凸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被動元件設有一容置部與一掣動部,該凸輪被容置於該容置部內,該把手受到操作時使該凸輪驅動該被動元件往上擺動,進而使該掣動部將該閉鎖元件往上抬升超過該斜面的最高位置,然後推動該閉鎖元件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從而該閉鎖元件被該斜面引導而移位至該第二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進一步包括有一固設於該容器本體上表面之定位件,該把手的至少一個該轉軸可活動地被夾置於該定位件與該容器本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主動元件為一L形桿,且該L形桿可活動地連接該被動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L形桿係一體成型地從該轉軸延伸而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被動元件設有一溝槽與一掣動部,該L形桿之一端被容置於該溝槽內,該把手受到操作而轉動時帶動該L形桿驅動該被動元件往該開口方向移動,進而使該掣動部將該閉鎖元件往上或往下推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然後推動該閉鎖元件往該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從而該閉鎖元件被該斜面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10. 一種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包括: 一容器本體,具有位於側邊的至少一個開口,鄰接該開口的該容器本體的上方或下方具有一引導定位部; 一把手,可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方,並可在一收納位置及一提取位置間轉動或移動; 一被動元件,活動地設於該容器本體頂面並且連接該把手,以被該把手驅動而轉動或移動;以及 一閉鎖元件,兩端分別可軸向移動地樞設於該容器本體的上面與下面,並且受到該引導定位部限制在離開該開口之一第一位置或阻擋該開口之一第二位置; 當該閉鎖元件在該第一位置且該把手在該收納位置時,將該把手向該提取位置轉動或移動,則該被動元件為該把手牽動而轉動或移動,從而帶動該閉鎖元件向上或向下移動至脫離該引導定位部限制的位置,接著該閉鎖元件被該引導定位部引導至該第二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具有自動閉鎖裝置的容器,其中,該引導定位部具有一凸塊,該凸塊包含一從該第一位置往該第二位置傾斜的斜面。
TW107214250U 2018-10-19 2018-10-19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TWM573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4250U TWM573078U (zh) 2018-10-19 2018-10-19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CN201821798001.5U CN208915800U (zh) 2018-10-19 2018-11-02 具有自动闭锁装置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4250U TWM573078U (zh) 2018-10-19 2018-10-19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3078U true TWM573078U (zh) 2019-01-11

Family

ID=6580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4250U TWM573078U (zh) 2018-10-19 2018-10-19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5800U (zh)
TW (1) TWM5730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345B (zh) * 2020-02-21 2021-07-1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閉鎖裝置
TWI752865B (zh) * 2021-04-16 2022-01-1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擋止功能的卡匣及卡匣搬送系統
TWI809758B (zh) * 2022-03-14 2023-07-2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擋止機構的卡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779A (zh) * 2019-12-04 2021-06-04 精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存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345B (zh) * 2020-02-21 2021-07-1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閉鎖裝置
TWI752865B (zh) * 2021-04-16 2022-01-1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擋止功能的卡匣及卡匣搬送系統
TWI809758B (zh) * 2022-03-14 2023-07-21 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擋止機構的卡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5800U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3078U (zh) Container with automatic locking device
TW537996B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flat media and wafer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wafers
CN111776463B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装卸的包装箱
JPH05508747A (ja) 単一のウェハー用のロボット用パッケージ
JP4137244B2 (ja) 基板洗浄装置における搬送機構
US7106596B1 (en) Component removal apparatus
JP2010192801A (ja) 基板収納容器
JP4745002B2 (ja) スライドガラスカセット
JP2004363363A (ja) 搬送装置及び処理装置並びに搬送方法
JP6952627B2 (ja) 基板収納容器のロック解除機構
US11718469B2 (en) Article reversing/discharging box and method of using article reversing/discharging box
JP7127732B2 (ja) 蓋開閉装置
JP4660657B2 (ja) Smifポッドの開閉装置
CN209785900U (zh) 推片装置
JP6466160B2 (ja) カセットステージ
TWI756074B (zh) 晶圓傳送盒頂部連接件的拆除裝置及拆除方法
JPH05175092A (ja) マスク保管装置
KR200337212Y1 (ko) 수납박스
TWI752865B (zh) 具有擋止功能的卡匣及卡匣搬送系統
KR100562825B1 (ko) 수납박스
TWI809758B (zh) 具有擋止機構的卡匣
JP4508463B2 (ja) 容器の蓋体用手動開閉治具
US20060108242A1 (en) Unlatching apparatus for media disk caddy
KR102485184B1 (ko) 지폐 처리 장치
GB2086851A (en) Portable and extensible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