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1632U - Headphone construction - Google Patents

Headphone construction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1632U
TWM571632U TWM571632U TW M571632 U TWM571632 U TW M571632U TW M571632 U TWM571632 U TW M5716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wave
air flow
earphone
zone
compression zo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Publication date

Links

Abstract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耳機構造,係設有一耳機本體,該耳機本體設有一前端、一後端及一空氣流道,該空氣流道貫穿該前端及該後端,該耳機本體之內部設有一容置空間,又該空氣流道係由該容置空間朝向該前端依序形成漸縮狀之一壓縮區及漸擴狀的一膨脹區,該壓縮區與該膨脹區之間的內壁係形成有一弧面;一揚聲器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揚聲器設有一振動膜對應該壓縮區。利用該壓縮區、該膨脹區及該弧面,可供第一音波沿著弧面折射前進,而第二音波則於膨脹區與壓縮區的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藉以使第一音波及第二音波可以分流,與提昇音質。

Description

耳機構造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使震動膜產生的第一音波及耳膜反射回來的第二音波可以分流,以及提昇音質的耳機。
目前一般所常見的耳機構造,如中華民國106年10月11日所公告之發明第I602438號「耳機」專利案,其係揭露:包括:殼體,其前端設有開口;喇叭單體,係可電性連接線纜並設置於前述殼體內以將前述殼體隔離為前、後音腔;振動模組,係設置於喇叭單體後側且包覆於殼體內,且其內設有可與前述后音腔連通的被動音腔,前述被動音腔內設有被動振膜,前述喇叭單體發聲可帶動被動音腔內被動振膜振動,其中前述殼體的後端設有開口,前述被動音腔通過所述開口與殼體後側的外界環境連通。
惟該專利前案之耳機在使用上有以下缺失:
1.當耳機佩戴於耳朵時,耳機會使耳道形成封閉狀態,因此振動膜產生之音波會在耳機與耳膜之間的耳道來回傳遞,使得音波對耳膜產生不正常的壓力,造成使用者不舒適感。
2.在耳道來回傳遞的音波會對振動膜造成反向壓抑的力量,使得振動膜後續產生之音波受影響,因而造成音質失真,特別是對中、高音的影響更明顯。
因此,有中華民國107年7月1日所公告之發明第I628961號「提供耳道減壓及提高自然音質之耳機及其製作方法」專利案,其係揭露:耳機包括:一耳機本體,設置有一空氣流道貫穿該耳機本體,該耳機本體內有一容置空間,並在該容置空間內設置一振動膜;一揚聲器,設置在該容置空間,並對應該振動膜。使用者將該耳機本體配戴於耳朵時,藉由該空氣流道使耳朵之耳道連通外界,當該振動膜產生之音波自耳膜反射後不會在該耳道來回傳遞,而會自該空氣流道傳遞至外界,因而可減少音波對耳膜造成不正常的壓力,也可以避免音波因反射而對該振動膜造成反向壓抑的力量,使得音質失真。
該專利前案雖然利用空氣流道直接而無阻礙的貫穿該耳機本體之前端、中央位置及後端,使振動膜產生之音波輸出後,自耳膜反射後不會在耳道來回傳遞,而會直接由該空氣流道傳遞至外界,以減少音波因來回傳遞而對耳膜造成不正常的壓力。惟如此之構造,由於從振動膜所產生之輸出音波,係與自耳膜反射後從耳道回來的音波,均是共用同一條傳送路徑〔空氣流道〕,因此二股音波會在該空氣流道中形成干擾,同時低音的音質也會受到影響。
爰此,有鑑於目前的耳機構造具有上述之現象。本創作提出一種耳機構造,係設有一耳機本體,係設有一前端、一後端及一空氣流道,該空氣流道係貫穿該前端及該後端,該耳機本體之內部設有一容置空間,又該空氣流道係由該容置空間位置處朝向該前端依序形成漸縮狀之一壓縮區及漸擴狀的一膨脹區,該壓縮區與該膨脹區之間的內壁係形成有一弧面;一揚聲器,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揚聲器設有一振動膜,該振動膜係對應該壓縮區;該振動膜係產生一第一音波,該第一音波係沿著該弧面折射前進,該第一音波經反射後產生一第二音波,該第二音波係於該膨脹區與該壓縮區的一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藉以使該第一音波及該第二音波分流。
進一步設有一耳塞,該耳塞係結合於該耳機本體的該前端,並與該空氣流道相連通。
上述膨脹區係形成於該耳塞之內部。
上述耳塞係為矽膠材質所製成。
上述耳塞係一體成型結合於該前端。
上述容置空間係設於該耳機本體內部靠近該空氣流道之周緣的位置處。
上述揚聲器係訊號連接有一訊號線,該訊號線係貫穿該耳機本體。
上述技術特徵具有下列之優點:
1.利用壓縮區及膨脹區之間的內壁形成有弧面,可供振動膜產生的第一音波沿著弧面折射前進,而耳膜反射回來的第二音波則於膨脹區與壓縮區的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使第一音波及第二音波分流,藉以可提昇音質。
2.藉由第一音波可以沿著弧面折射前進,而且不斷地在弧曲光滑的該弧面上折射,使得該第一音波損耗很小,而能提昇低音之音質。
3.當使用者將耳機本體配戴於耳朵時,藉由該空氣流道使耳朵之耳道連通外界,當該振動膜產生之音波自耳膜反射後,不會在該耳道內來回傳遞,而會自該空氣流道傳遞至外界,可減少音波因來回傳遞而對耳膜造成不正常的壓力,於使用上極為舒適。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創作實施例係包含有:耳機本體(1)、耳塞(2)及揚聲器(3),其中:
耳機本體(1),設有一前端(11)、一後端(12)及貫穿該前端(11)及該後端(12)之一空氣流道(13)。並於該耳機本體(1)內部靠近該空氣流道(13)之周緣位置處設有一容置空間(14)。又該空氣流道(13)係由該容置空間(14)的位置處朝向該前端(11)形成漸縮狀之一壓縮區(15)。
耳塞(2),係結合於該耳機本體(1)的該前端(11)。該耳塞(2)內部係設有一膨脹區(21)〔如第三圖所示〕,該膨脹區(21)係與該壓縮區(15)相連通,又該膨脹區(21)係由接近該壓縮區(15)之位置處朝向遠離該壓縮區(15)之位置處形成漸擴狀。另該耳機本體(1)及該耳塞(2)的內部於該壓縮區(15)與該膨脹區(21)之間的內壁係形成有一弧面(22)。該耳塞(2)係為矽膠材質所製成。
揚聲器(3),係設置於該耳機本體(1)之該容置空間(14)內。該揚聲器(3)係設有一振動膜(31),該振動膜(31)係對應該壓縮區(15)設置,又該揚聲器(3)係訊號連接有一訊號線(32)貫穿該耳機本體(1)。
使用時,如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係將該耳機本體(1)之該前端(11)的該耳塞(2)佩戴於一耳朵(B)內,使該耳機本體(1)的該耳塞(2)可以貼觸於該耳朵(B)之一耳道(B1)內,藉以可固定該耳機本體(1)。當撥放音頻時,藉由該訊號線(32)外接輸入一聲音訊號,該聲音訊號係可輸送至該揚聲器(3)。該揚聲器(3)則透過該振動膜(31)震動後產生一第一音波(C1)〔如第六圖所示〕,該第一音波(C1)係可經由該空氣流道(13)而進入到呈漸縮狀之該壓縮區(15),使該第一音波(C1)被壓縮。然後該第一音波(C1)在通過該壓縮區(15)與該膨脹區(21)內部的該弧面(22)時,係可使該第一音波(C1)沿著該平滑的該弧面(22)持續的折射前進,並且該第一音波(C1)在該弧面(22)連續折射下可反覆的增強音質,使得該第一音波(C1)不僅會沿著該弧面(22)折射前進,而且不斷地在弧曲光滑的該弧面(22)上折射前進,藉以產生所謂的「回音壁現象」,使得該第一音波(C1)的損耗極小,而能維持並呈現其原音質。當該第一音波(C1)傳送到呈漸擴狀之該膨脹區(21)時,則可使該第一音波(C1)膨脹並恢復到原來之音質,再由該耳塞(2)輸出,然後進入到該耳朵(B)之該耳道(B1)內,藉以可提昇音質,尤其是提高低音部份的音質。又當該第一音波(C1)自該耳朵(B)之一耳膜(B2)反射後會形成一第二音波(C2),該第二音波(C2)再經由該耳道(B1)反射回到該耳塞(2)之該膨脹區(21)及該耳機本體(1)之該壓縮區(15)內時,由於該耳膜(B2)反射回來之該第二音波(C2)的壓力係小於該第一音波(C1)輸出的壓力,由於該第一音波(C1)係已沿著該弧面(22)折射前進,因此壓力較小的該第二音波(C2)則會於該膨脹區(21)與該壓縮區(15)的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到該空氣流道(13)內。然後該第二音波(C2)通過該空氣流道(13)後,再經由該耳機本體(1)之該後端(12)被傳遞至外界,藉以消除壓力,同時達到使該第一音波(C1)及該第二音波(C2)分流的目的。因此使該第二音波(C2)不會在該耳道(B1)內來回的傳遞,除了可以對於該耳道(B1)內進行洩壓,並平衡該耳道(B1)內的壓力,藉以可減少該第二音波(C2)對於該耳膜(B2)造成不正常的壓力。
本創作另一實施例,如第七圖所示,係包含有:耳機本體(1A)及揚聲器(3A),其中:
耳機本體(1A),設有一前端(11A)、一後端(12A)及貫穿該前端(11A)及該後端(12A)之一空氣流道(13A)。並於該耳機本體(1A)內部靠近該空氣流道(13A)之周緣位置處設有一容置空間(14A)。又該空氣流道(13A)係由該容置空間(14A)的位置處朝向該前端(11A)依序形成漸縮狀之一壓縮區(15A)及漸擴狀的一膨脹區(16A),又該耳機本體(1A)的內部於該壓縮區(15A)與該膨脹區(16A)之間的內壁係形成有一弧面(17A)。又該耳機本體(1A)於該前端(11A)的周緣向外一體成型有一耳塞(18A)。
揚聲器(3A),係設置於該耳機本體(1A)之該容置空間(14A)內。該揚聲器(3A)對應設有一振動膜(31A),又該揚聲器(3A)係訊號連接有一訊號線(32A)貫穿該耳機本體(1A)。
利用該弧面(17A),係可供該振動膜(31A)產生的該第一音波沿著該弧面(17A)折射前進,而於耳膜反射後的該第二音波則於該膨脹區(16A)與該壓縮區(15A)的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同樣可以達到使該第一音波及該第二音波分流及提昇音質之功效。
因此不論耳機為耳罩式耳機或耳塞式耳機,或者任何其它型態之耳機,例如耳道式、耳掛式、頸掛式、藍芽無線式、全罩頭戴式、抗噪式、半罩頭戴式、後開放式或後密閉式等,只要設置有該壓縮區(15A)、該膨脹區(16A)及該弧面(17A)之構造者,皆為本創作所保護之範圍。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耳機本體
(11)‧‧‧前端
(12)‧‧‧後端
(13)‧‧‧空氣流道
(14)‧‧‧容置空間
(15)‧‧‧壓縮區
(2)‧‧‧耳塞
(21)‧‧‧膨脹區
(22)‧‧‧弧面
(3)‧‧‧揚聲器
(31)‧‧‧振動膜
(32)‧‧‧訊號線
(1A)‧‧‧耳機本體
(11A)‧‧‧前端
(12A)‧‧‧後端
(13A)‧‧‧空氣流道
(14A)‧‧‧容置空間
(15A)‧‧‧壓縮區
(16A)‧‧‧膨脹區
(17A)‧‧‧弧面
(18A)‧‧‧耳塞
(3A)‧‧‧揚聲器
(31A)‧‧‧振動膜
(32A)‧‧‧訊號線
(B)‧‧‧耳朵
(B1)‧‧‧耳道
(B2)‧‧‧耳膜
(C1)‧‧‧第一音波
(C2)‧‧‧第二音波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第二圖之III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放入耳朵內之使用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第一音波及第二音波分流之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第五圖之VI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Claims (7)

  1. 一種耳機構造,包含有: 一耳機本體,係設有一前端、一後端及一空氣流道,該空氣流道係貫穿該前端及該後端,該耳機本體之內部設有一容置空間,又該空氣流道係由該容置空間位置處朝向該前端依序形成漸縮狀之一壓縮區及漸擴狀的一膨脹區,該壓縮區與該膨脹區之間的內壁係形成有一弧面; 一揚聲器,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揚聲器設有一振動膜,該振動膜係對應該壓縮區; 該振動膜係產生一第一音波,該第一音波係沿著該弧面折射前進,該第一音波經反射後產生一第二音波,該第二音波係於該膨脹區與該壓縮區的一軸心位置處進行傳送,藉以使該第一音波及該第二音波分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耳機構造,進一步設有一耳塞,該耳塞係結合於該耳機本體的該前端,並與該空氣流道相連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耳機構造,其中,該膨脹區係形成於該耳塞之內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耳機構造,其中,該耳塞係為矽膠材質所製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耳機構造,其中,該耳塞係一體成型結合於該前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耳機構造,其中,該容置空間係設於該耳機本體內部靠近該空氣流道之周緣的位置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耳機構造,其中,該揚聲器係訊號連接有一訊號線,該訊號線係貫穿該耳機本體。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9048B2 (en) Controlling own-voice experience of talker with occluded ear
TWI628961B (zh) 提供耳道減壓及提高自然音質之耳機及其製作方法
JP6475844B2 (ja) 開放型ヘッドホン
US9924261B2 (en) Ear defender with concha simulator
CN111800686B (zh) 具有有源噪声控制的入耳式耳机装置
JP6600075B2 (ja) インイヤ型ヘッドホンによる雑音低減
TWI601429B (zh) 具有聲學調諧機制之耳機
JP3240241U (ja) 開放式耳掛け型ウェアラブル発音装置
JP2010183221A (ja) ノイズキャンセルヘッドホン
CN211152190U (zh) 一种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
US20220095030A1 (en) Pressure relief valve for headphones
US10321220B1 (en) Earcushion with acoustic tube
TWI685262B (zh) 耳機構造
TW201906420A (zh) 耳塞式耳機
TWI702852B (zh) 耳機控制減壓及洩音的構造
TWI688279B (zh) 耳機揚聲器構造
TWM571632U (zh) Headphone construction
TWM571629U (zh) Headphone control decompression and sound leakage construction
TWI455608B (zh) 具聲學調整裝置之頭戴式耳機
TWM512866U (zh) 偏軸雙音域耳機
TWM545415U (zh) 耳機喇叭單體
TWM545416U (zh) 耳機喇叭單體
TWM571633U (zh) Headphone speaker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