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9428U -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9428U
TWM569428U TW107206029U TW107206029U TWM569428U TW M569428 U TWM569428 U TW M569428U TW 107206029 U TW107206029 U TW 107206029U TW 107206029 U TW107206029 U TW 107206029U TW M569428 U TWM569428 U TW M56942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detecting
tank
tested
water qual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6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嘉欣
金陳廷
張舜晴
林甄羚
Original Assignee
艾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艾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艾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6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9428U/zh
Publication of TWM569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9428U/zh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水質檢測模組,用以對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水質檢測模組包含:檢測槽及檢測組件。檢測槽包含兩個彼此相互平行地設置的透光壁。檢測槽能容載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檢測槽的底部及頂部分別具有液體通孔及排氣孔;待測液體通過液體通孔進入檢測槽的過程中,位於檢測槽中的氣體能通過排氣孔向外排出。檢測組件包含殼體、發光二極體及接收器,殼體包覆檢測槽設置,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部分能光束通過兩個透光壁及位於檢測槽中的待測液體而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接收來自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束,能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

Description

水質檢測模組及水質檢測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水質檢測模組及水質檢測裝置,特別是一種液體的水質檢測模組及液體的水質檢測裝置。
對於水產養殖業者而言,養殖池的水質是直接影響池中水產的生長狀態,因此,相關業者多會定期對養殖池的水質進行檢測。現行的水質檢測方式,水質檢測廠商定期至養殖池進行水體採樣,而後將採樣的水體帶回實驗室進行相關的檢測,最後,水質檢測廠商會再將相關檢測報告提供給養殖業者。如此,作業方式對於養殖業者而言非常的不方便。緣此,本創作人乃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的本創作。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及檢測系統,用以改善現有技術中,水產養殖業者的水質檢測方式不方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水質檢測模組,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水質檢測模組包含:一檢測槽及一檢測組件。檢測槽呈現為矩形體結構,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兩個透光壁彼此相互平行地設置;檢測槽能容載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檢測槽的底部具有一液體通孔,檢測槽的頂部具有一排氣孔;其中,待測液體通過液體通孔進入檢測槽的過程中,位於檢測槽中的氣體能通過排氣孔向外排出。檢測組件包 含至少一殼體、一發光二極體及一接收器,殼體包覆檢測槽設置,發光二極體及接收器對應位於檢測槽的兩個透光壁的外側;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部分能光束通過兩個透光壁及位於檢測槽中的待測液體,而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接收來自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束,能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其中,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位於檢測槽中時,發光二極體相對於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待測液體於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且接收器相對於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待測液體於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還提供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水質檢測裝置包含:一儲液槽、一架體、一檢測槽、一檢測組件、一控制模組及一流動控制組件。儲液槽包含有一液體入口及一液體出口;在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位於儲液槽時,液體入口相對於儲液槽的底部高度,是高於待測液體於儲液槽中時的液面高度。儲液槽直立地設置於架體。檢測槽呈現為矩形體結構,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兩個透光壁彼此相互平行地設置;檢測槽能容載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檢測槽的底部具有一液體通孔,檢測槽的頂部具有一排氣孔;檢測槽直立地設置於架體。檢測組件包含有一殼體、一發光二極體及一接收器,殼體包覆檢測槽設置,發光二極體及接收器固定設置於殼體,發光二極體及接收器對應位於檢測槽的兩個透光壁的外側;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部分能光束通過兩個透光壁及位於檢測槽中的待測液體,而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接收來自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束,能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其中,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位於檢測槽中時,發光二極體相對於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待測液體於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且接收器相對於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待測液體於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接收器,控制模組能接受檢測訊號,而對應產生一檢測結果資訊,控制模組能通訊連接一外部電子設 備,而控制模組能傳遞檢測結果資訊至外部電子設備。流動控制組件連接儲液槽及檢測槽,流動控制組件能被控制模組控制而使位於儲液槽中的待測液體通過液體通孔進入檢測槽中;其中,待測液體通過液體通孔進入檢測槽的過程中,位於檢測槽中的氣體能通過排氣孔向外排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還提供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水質檢測裝置包含:一架體、一儲液槽、一檢測組件及一流動控制組件。儲液槽直立地設置於架體上,其包含有一液體入口及一液體出口,液體入口相對於儲液槽的底部的距離,大於液體出口相對於儲液槽的底部的高度。檢測組件直立地設置於架體上,檢測組件具有一檢測槽及一光學檢測單元,檢測槽為長型結構,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一排氣孔及一液體通孔,排氣孔位於檢測槽的頂部,液體通孔位於檢測槽的底部;其中,光學檢測單元能通過兩個透光壁以對位於檢測槽中的液體進行水質檢測。流動控制組件透過多個管體與儲液槽的液體出口、檢測槽的液體通孔相連接;其中,流動控制組件能受控制而使位於儲液槽中的待測液體流動至檢測槽,且流動控制組件能受控制而使位於檢測槽中已完成水質檢測的液體流回至儲液槽。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具有成本低、檢測方便優點;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具有成本低、方便檢測、水路少的優點,且由於檢測槽與儲液槽之間的水路相對較短,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待測液體的需求量,相對地可以降低後續產生的廢液體積。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水質檢測裝置
10‧‧‧儲液槽
101‧‧‧液體入口
102‧‧‧液體出口
103‧‧‧排液口
104‧‧‧混液入口
105‧‧‧廢液排出口
11‧‧‧檢測槽
111‧‧‧中空結構
1111‧‧‧透光壁
112‧‧‧上蓋
1121‧‧‧排氣孔
113‧‧‧下蓋
1131‧‧‧液體通孔
1132‧‧‧導流結構
12‧‧‧檢測組件
121‧‧‧殼體
1211‧‧‧遮蔽結構
122‧‧‧發光二極體
1221‧‧‧發光面
123‧‧‧接收器
123a‧‧‧檢測訊號
1231‧‧‧接收面
13‧‧‧控制模組
131‧‧‧檢測結果資訊
14、14’、14”‧‧‧流動控制組件
141‧‧‧管體
142‧‧‧幫浦
15‧‧‧試劑流動控制組件
151‧‧‧幫浦
152‧‧‧管體
153‧‧‧固定構件
1531‧‧‧貫穿孔
16‧‧‧試劑儲存槽
17‧‧‧輔助混合組件
18‧‧‧廢液槽
19‧‧‧架體
191‧‧‧第一固定結構
192‧‧‧第二固定結構
193‧‧‧輔助固定結構
C‧‧‧儲存槽
L‧‧‧待測液體
P1‧‧‧第一幫浦
P2‧‧‧第二幫浦
P3‧‧‧第三幫浦
T‧‧‧管體
H1、H2、H3、H4、H5、H6、H7‧‧‧高度
S‧‧‧管體
圖1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儲液槽容置有待測液體的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檢測槽容置有待測液體的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及檢測組件的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及檢測組件的分解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及檢測組件的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及檢測組件的剖面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另一視角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及檢測組件的另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另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創作之水質檢測模組及水質檢測裝置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又本創作之圖式僅為簡單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描繪,亦 即未反應出相關構成之實際尺寸,先予敘明。以下之實施方式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之觀點,但並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創作之範疇。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其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水質檢測裝置1包含有一儲液槽10、一檢測槽11、一檢測組件12、一控制模組13及一流動控制組件14。儲液槽10與檢測槽11相連接,流動控制組件14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儲液槽10中的待測液體L流動至檢測槽11中。檢測組件12用以檢測位於檢測槽11中的待測液體L,並可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123a。控制模組13電性連接檢測組件12,控制模組13能接收檢測訊號123a,並對應產生一檢測結果資訊131。在具體應用中,控制模組13可以是通訊連接外部電子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雲端伺服器等,而相關人員則可透過該外部電子設備以觀看該檢測結果資訊131。關於控制模組13通訊連接外部電子設備的方式,於此不加以限制,可以是以有線或是無線等方式連接,無線的方式例如可以是紅外線傳輸、藍芽、WIFI等,於此不加以限制。在不同的應用中,控制模組13也可以是連接一顯示器(圖未示),所述顯示器則可顯示控制模組13所傳遞的檢測結果資訊,相關人員則可以方便、快速地透過顯示器瞭解待測液體的檢測結果。
更進一步來說,儲液槽10包含有一液體入口101及一液體出口102。當具有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L,通過所述液體入口101進入儲液槽10中時(如圖2所示),液體入口101相對於儲液槽10的底部的高度H1,是高於待測液體L於儲液槽10中時的液面高度H2,如此,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通過液體入口101進入儲液槽10後,將不易再從液體入口101回流。另外,在實際應用中,儲液槽10在設置有待測液體L後,相關人員可以是在利用任何方式,添加試劑於儲液槽10中,而透過上述液體入口101 的設計方式,將可避免液體入口101被混合有試劑的待測液體L污染。關於儲液槽10的外型、材質可以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為利有效地排空儲液槽10中待測液體L,液體出口102是鄰近於儲液槽10的底部設置。另外,使液體出口102鄰近於儲液槽10的底部設置,還可以避免位於儲液槽10中的液體通過液體出口102流動至檢測槽11的過程中,摻雜有過多的氣體的問題。
儲液槽10與檢測槽11彼此間可以是透過流動控制組件14相連接,而控制模組13能控制流動控制組件14作動,以使儲液槽10中的液體流動至檢測槽11中。具體來說,流動控制組件14可以是包含有兩個管體141及一幫浦142,兩個管體141的一端對應連接儲液槽10及檢測槽11,兩個管體141的另一端則連接幫浦142,而幫浦142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以抽取儲液槽10中的液體,並使液體流動至檢測槽11中。在實際應用中,幫浦142抽取儲液槽10中的液體的方式,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於此不加以限制,較佳地,幫浦142可以是選用蠕動幫浦(Peristaltic pump)。
在另一實施例中,儲液槽10與檢測槽11可以是利用單一個管體(圖未示)相連通,而流動控制組件14可以是對應設置於管體上,且流動控制組件14可以是一電控閥(圖未示)。在控制模組13控制電控閥開啟時,儲液槽10中的液體可以是透過連通管的原理,自然地流入檢測槽11中;相反地,控制模組13控制電控閥關閉時,儲液槽10中的液體將無法流動至檢測槽11中。
如圖3所示,檢測槽11包含還有彼此相互平行的兩個透光壁1111。檢測組件12包含有一殼體121、一發光二極體122及一接收器123。殼體121包覆檢測槽11設置,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設置於殼體121,且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對應位於兩個透光壁1111的外側,而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光束能通過相鄰的透光壁1111,進入檢測槽11中,再通過待測液體L及另一透光壁1111後,對應轉換為一檢測光束,而接收器123則能接收 該檢測光束,以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123a。在具體的應用中,所述檢測槽11例如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比色槽(cuvettes)。
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被容置於檢測槽11中時,發光二極體122相對於檢測槽11底部的高度H3是低於,位於檢測槽11中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的液面高度H4,如此,可以確保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光束能通過待測液體L。另外,待測液體L可以是由檢測槽11的底部流入檢測槽11中,如此,同樣可以是確保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光束能通過待測液體L。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待測液體L,可以未混合有檢測試劑的待測液體,或者是已混合有檢測試劑的待測液體,於此不加以限制。在實際應用中,檢測槽11的容量及儲液槽10的容量可以是依據需求加以變化,舉例來說,檢測槽11的容量可以是小於儲液槽10的容量。
如圖4所示,在通過液體入口101進入儲液槽10中的待測液體L,是未混合有檢測試劑的待測液體L的實施例中,儲液槽10還可以是連接有一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所述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與儲液槽10及兩個試劑儲存槽16相連接。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試劑儲存槽16所儲存的試劑進入所述儲液槽中。在具體實施中,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例如可以是電控閥,而試劑儲存槽16可以是對應直立地設置於儲液槽10上方,當控制模組13控制電控閥開啟時,試劑儲存槽16中的試劑,將可自然地流入儲液槽10中;在其他的應用中,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也可以是包含有幫浦(圖未示),而控制模組13可以控制幫浦151作動,以抽取試劑儲存槽16中的試劑,並通過管體後輸送至儲液槽10中。
為了避免試劑受到儲液槽10中的待測液體L影響,試劑儲存槽16所儲存的試劑進入儲液槽10的位置相對於儲液槽10的底部的高度H5,是高於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被容置於儲液槽10中時的液面高度H6。在本實施例的圖4中,是以水質檢測裝置1 包含有兩個試劑儲存槽16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試劑儲存槽16的數量可以是依據所需進行增減。
在具體實施中,控制模組13可以是在儲液槽10中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後,先後或是同時控制兩個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作動,而使兩個試劑儲存槽16中的試劑先後或是同時進入儲液槽10中。隨後,控制模組13可以等待試劑與儲液槽10中的待測液體L充分混合後,再控制流動控制組件14,以使混合有試劑的待測液體L流動至檢測槽11中。
值得一提的是,若試劑是在檢測槽11中,才與位於檢測槽11中的待測液體L混合,如此,試劑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檢測結果,或者試劑在進入檢測槽11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侵蝕透光壁1111的問題,進而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是以,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1利用儲液槽10來進行試劑的混合,並利用獨立於儲液槽10的檢測槽11進行待測液體L的檢測作業,如此,將可相對提升檢測的準確度。
請復參圖1,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水質檢測裝置1還可以包含有一輔助混合組件17。輔助混合組件17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3,輔助混合組件17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儲液槽10中的試劑及待測液體L相互混合。舉例來說,輔助混合組件17可以是小型的水中馬達等,於此不加以限制。
另外,儲液槽10的液體入口101還可以是連接有另一流動控制組件14’,該流動控制組件14’可以是透過管體以連接至待測液體的儲存槽C、儲存池(例如需要水質監控的養殖池)等,流動控制組件14’例如包含有幫浦、多條管體、電控閥等,與前述流動控制組件14的說明相似,於此不再贅述。控制模組13電性連接流動控制組件14’,而控制模組13可以是使用者設定,定期控制所述流動控制組件14’,以於儲存槽、儲存池中取出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進入儲液槽10中進行相關檢測作業。如此,需要定期進行水 質檢測的人員(例如水產養殖業者)在將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1,固定安裝於欲定期檢測的養殖池旁,並使流動控制組件14’的管體置入於養殖池中後,水質檢測裝置1將會自動定期地抽取養殖池中的水體進行檢測作業,並將其檢測結果傳送至相關的外部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而相關人員可以方便地於外部電子裝置上,觀看水質檢測裝置1定期傳送得檢測結果資訊131。
在實際應用中,水質檢測裝置1還可以包含有一廢液槽18及另一流動控制組件14”。廢液槽18與儲液槽10相互連接,流動控制組件14”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3,而流動控制組件14”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以使儲液槽10中的液體流動至廢液槽18中。另外,連接檢測槽11及儲液槽10的流動控制組件14能被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檢測槽11中的液體流動至儲液槽10中。實際的應用可以是:當控制模組13接收到檢測訊號123a後,控制模組13可以是先控制流動控制組件14作動,而使檢測槽11中的液體先流動至儲液槽10中,再控制另一流動控制組件14”作動,而使儲液槽10中的液體流動至廢液槽18中。
在實際應用中,部份的試劑的毒性相對較強,因此,在待測液體混合後,必需先經過相關的化學中和程序,以降低液體的毒性,才可續行後續的排放作業。是以,在上述此種情況中,控制模組13在收到檢測訊號123a後,可以是先使位於檢測槽11中的液體流動至儲液槽10中,而後控制模組13可以是先控制其中一個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作動(如圖4所示),以使特定的試劑流入儲液槽10中,據以可在將經檢測後的液體排至廢液槽18前,先適度地降低液體的毒性。另外,透過使廢液槽18與儲液槽10相連接,而使廢液槽18不直接與檢測槽11相連接的方式,也可避免廢液槽18中的液體在不預期的情況下,流動至檢測槽11中,而直接或間接影響檢測槽11檢測作業的問題。
請一併參閱圖5至圖7,其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第二實 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水質檢測裝置1還可以是包含有一架體19。架體19包含有一第一固定結構191、一第二固定結構192及多個輔助固定結構193。儲液槽10對應設置於第一固定結構191,檢測槽11對應設置於第二固定結構192。其中,儲液槽10及檢測槽11可以是分別透過第一固定結構191及第二固定結構192,而彼此並排地固定於架體19,且檢測槽11的液體通孔1131可以是對應低於儲液槽10的液體入口101。在實際應用中,儲液槽10可以是可拆卸地設置於第一固定結構191,而日後使用者可以更換儲液槽10,或者,儲液槽10也可以是無法拆卸地固定設置於架體19,於此不加以限制;相同地,檢測槽11可以是可拆卸地或是不可拆卸地固定設置於第二固定結構192。關於第一固定結構191及第二固定結構192的外型及其設置位置,皆可以依據需求變化,本實施例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本實施例的水質檢測裝置1另一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水質檢測裝置1可以是包含有三個幫浦及多個管體T,為利以下說明,三個幫浦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幫浦P1、一第二幫浦P2及一第三幫浦P3。在本實施例圖式中,第一幫浦P1、第二幫浦P2及第三幫浦P3皆是以蠕動幫浦151為例,但不以此為限。三個幫浦151可以是對應設置於架體19的三個輔助固定結構193;較佳地,三個輔助固定結構193可以是對應位於架體19相反於儲液槽10及檢測槽11的一側,而可降低儲液槽10或是檢測槽11中的液體,在非預期狀態下由儲液槽10或是檢測槽11中溢出,而直接或是間接影響幫浦151運作的問題發生。
第一幫浦P1透過兩個管體T與儲液槽10的液體出口102及檢測槽11的液體入口101相連接。第一幫浦P1即為前述的流動控制組件14,相關說明請參閱前述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第二幫浦P2透過兩個管體T與儲液槽10的一排液口103及 一混液入口104相連接,第二幫浦P2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3電性連接。第二幫浦P2可以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將由儲液槽10的排液口103將位於儲液槽10中的液體抽出後,再由儲液槽10的混液入口104送入儲液槽10中,藉此可使儲液槽10中的試劑及待測液體能被充分的混合。本實施例所指第二幫浦P2及兩個管體T即為前述實施例所舉輔助混合組件17的其中一具體實施方式。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有效地利用第二幫浦P2使儲液槽10中的試劑及待測液體能被充分混合,所述排液口103是鄰近於儲液槽10的底部設置,所述混液入口104則是鄰近於儲液槽10的頂端設置,且當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設置於儲液槽10中時,排液口103相對於儲液槽10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設置於儲液槽10中液面高度;相對地,混液入口104相對於儲液槽10的底部的高度,則是高於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於儲液槽10中時的液面高度。另外,未避免通過混液入口104排入儲液槽10中的液體污染液體入口101,在實際應用中,混液入口104與液體入口101可以彼此遠離的設置於儲液槽10。
第三幫浦P3透過兩個管體T與儲液槽10的一廢液排出口105及廢液槽18相連接。第三幫浦P3能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儲液槽10中的液體流動至廢液槽18中。於本實施例所指第三幫浦P3及兩個管體T即為前述實施例所載另一流動控制組件14”,是以,關於第三幫浦P3的詳細作動方式,請參閱前述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6所示,儲液槽10的上方還可以是設置有四個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可以是包含有一幫浦151、兩個管體152及一固定構件153,固定構件153固定設置於儲液槽10的頂部,固定構件153具有多個貫穿孔1531。各個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的兩個管體152的一端連接幫浦151,兩個管體152的 另一端對應連接固定構件153及試劑儲存槽(圖未示)。
在實際應用中,固定構件153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設置於儲液槽10,而使用者可以是依據需求更換具有不同數量的貫穿孔1531的固定構件153;舉例來說,不同的檢測作業,可能需要於待測液體中混合多種不同種類的試劑,而當使用者需要在儲液槽10中額外添加另一試劑時,使用者則可以是更換具有相對較多數量的貫穿孔1531的固定構件153,而使固定構件153的以連接額外需求的試劑。
各個試劑流動控制組件15的幫浦151電性連接控制模組13,各個幫浦151受控制模組13控制,而使抽取相對應的試劑儲液槽10中的預定容積的試劑,滴入儲液槽10中。控制模組13可以是依據需求,選擇性地使控制不同的幫浦151,將不同種類的試劑,於不同的時間點,滴入儲液槽10中。
請一併參閱圖1、圖7至圖11,圖7至圖9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組件及檢測槽的組合及分解示意圖,且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示意圖;圖9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組件及檢測槽的剖面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7所示,前述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1所包含的檢測槽11及檢測組件12,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模組化設計而成為一水質檢測模組,而相關人員可以是在使用一預定次數時,直接更換整個水質檢測模組。換言之,本創作的水質檢測模組包含有前述實施例中所載檢測槽11及檢測組件12。
檢測槽11可以是包含有一中空結構111、一上蓋112及一下蓋113,上蓋112及下蓋113對應固定設置於中空結構111彼此相對的兩個開口。中空結構111可以呈現為矩形體狀,中空結構111的兩個彼此相面對的壁體是透光壁1111,而中空結構111的另外兩個壁體則可依據需求為不透光或是透光的結構。在實際應用 中,中空結構111的兩個非透光壁1111的壁體的外側,可以是對應形成有標示結構,以讓相關人員輕易地分辨中空結構111中的哪兩個壁體為彼此相互平行的透光壁1111。
上蓋112及下蓋113與中空結構111相互固定的方式,例如可以是以超音波熔融、膠合、配合相關的密封件以卡合的方式固定等,於此不加以限制。上蓋112具有一排氣孔1121,下蓋113具有一液體通孔1131,待測液體可以是通過液體通孔1131進入檢測槽11中;在待測液體由液體通孔1131進入的過程中,原本位於檢測槽11中的空氣將可通過排氣孔1121向外排出,如此,可大幅降低位於檢測槽11中的待測液體L混合有氣泡的問題(如圖3所示)。在具體應用中,為了讓排氣孔1121能有效地進行排氣作業,當具有預定容積的待測液體L被容置於檢測槽11中時,排氣孔1121相對於檢測槽11的底部的高度H7,是高於待測液體L於檢測槽11中的液面高度H4。
檢測組件12包含有兩殼體121及一光學檢測單元,所述光源檢測單元包含有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兩個殼體121能相互固定,而包覆設置於中空結構111外,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對應設置於兩個殼體121的內側,發光二極體122的發光面1221對應露出於殼體121的內側,接收器123的接收面1231亦露出於殼體121的內側。關於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固定設置於殼體121的方式,可以是依據需求設計,於此不加以限制。
關於兩個殼體121相互固定的方式,可以是以膠合、卡合、配合鎖固件(例如螺絲)等方式固定,於此不加以限制;較佳地,殼體121可以是可拆卸地相互固定,如此,日後相關人員可以是便於更換檢測槽11。於本實施例圖中是以,檢測槽11由上蓋112、下蓋113及中空結構111組成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上蓋112、下蓋113及中空結構111也可以是一體成形 地設置,或者,上蓋112與中空結構111一體成形地設置,又或者,下蓋113與中空結構111一體成形地設置。
如圖10所示,當兩個殼體121包覆檢測槽11設置時,發光二極體122的發光面1221是與接收器123的接收面1231相互面對,而發光二極體122由發光面1221所發出的光束,將可依序通過透光壁1111、待測液體L及另一透光壁1111後到達接收面1231。
兩個殼體121與檢測槽11的連接關係,可以是兩個殼體121僅抵靠於檢測槽11的外壁設置。或者,在不同的應用中,兩個殼體121與中空結構111的非透光壁1111的壁面分別具有相對應的卡合結構(圖未示,例如是凸、凹結構),而相關人員在進行兩殼體121與中空結構111之組裝時,將可透過該些卡合結構快速且正確地進行組合,以使發光二極體122的發光面1221及接收器123的接收面1231對應面對兩個透光壁1111。當然,也可以是兩個殼體121與上蓋112(或下蓋113)分別具有彼此相對應的卡合結構,於此不加以限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透過殼體121與檢測槽11彼此相對的卡合結構的設計,而讓相關組裝人員在發光二極體122、接收器123、兩個透光壁1111皆位於正確位置時,才可順利地使兩個殼體121與檢測槽11緊密固定,亦即,透過卡合結構的設計,可以避免使用者錯誤組裝殼體121與檢測槽11的問題。
特別說明的是,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檢測槽11的排氣孔1121,還可以連接一管體S,管體S的另一端則連接至廢液槽(圖未示)。如此,可以讓待測液體的容積略大於檢測槽11的容積,而待測液體由儲液槽10流動至檢測槽11時,待測液體將會對應充滿整個檢測槽11,且部份的待測液體將能通過管體S流至廢液槽,藉此,可以確保發光二極體122及接收器123正確地對待測液體進行檢測作業。
請參閱圖11,其為本創作的水質檢測裝置的檢測槽11與水質檢測組件12的另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亦為,本創作的水質檢 測模組的另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檢測槽11與前述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檢測槽11的下蓋113可以是具有一導流結構1132。在檢測槽11中的待測液體,要通過下蓋113的液體通孔1131而向外排出時,待測液體能被導流結構1132導引,而完全地由檢測槽11中向外排出,如此,可以降低待測液體殘留於檢測槽11中,而影響檢測槽11進行下一次的檢測結果的問題發生。
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蓋112的排氣孔1121可以是連接雙向氣閥(圖未示)及一吹氣裝置(圖未示),在待測液體進入檢測槽11的過程中,控制模組13可以是透過雙向氣閥作動,而使檢測槽11中的空氣,能通過雙向氣閥而向外排出;當待測液體由液體通孔1131向外排出時,控制模組13則可以是控制雙向氣閥作動,而使吹氣裝置所產生的氣體灌入檢測槽11中,據以協助使位於檢測槽11中的待測液體能完全地通過液體通孔1131而向外排出。
各個殼體121還可以是包含有一遮蔽結構1211,遮蔽結構1211能遮蔽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部分光束,而使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亮度相對較低的光束無法通過透光壁1111。在實際應用中,遮蔽結構1211例如可以是遮蔽發光二極體122半值角(half-value angle)外的光束,而發光二極體122半值角內的光束,則可通過透光壁1111進入檢測槽11中。所述半值角即為發光二極體122的中心軸線與發光二極體122的發光強度一半位置之間的夾角。
於本實施例圖中,是以遮蔽結構1211與殼體121一體成型地設置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應用中,遮蔽結構1211也可以是獨立於殼體121設置,舉例來說,遮蔽結構1211可以能對應套設於發光二極體122上的構件。
在遮蔽結構1211與殼體121為一體成型設置的實施例中,發光二極體122正確地安裝於殼體121中時,遮蔽結構1211可以是 對應抵頂發光二極體122,如此,相關人員在裝設發光二極體122時,透過遮蔽結構1211的限位,相關人員可以清楚得知發光二極體122已設置於殼體121中正確的位置。
遮蔽結構1211也可以是同時設置於接收器123所設置的殼體121,而可確保接收器123主要接收的光束大致是來自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光束,而降低接收器123接收到其他來自非預期的光束。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接收器123接收來自非發光二極體122所發出的光束,殼體121可以是以不透光的材質製成、或者殼體121的內側可以是塗佈有吸光材質、或者殼體121的內側具有吸光件,於此不加以限制。
特別說明的是,前述各實施例中所述「直立」,是指與水平線的夾角大致等於90度,當然,在實際應用中,85~95度皆應屬於所述「直立」所涵蓋的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4)

  1. 一種水質檢測模組,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所述水質檢測模組包含:一檢測槽,其呈現為矩形體結構,所述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兩個所述透光壁彼此相互平行地設置;所述檢測槽能容載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所述待測液體;所述檢測槽的底部具有一液體通孔,所述檢測槽的頂部具有一排氣孔;其中,所述待測液體通過所述液體通孔進入所述檢測槽的過程中,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氣體能通過所述排氣孔向外排出;以及一檢測組件,其包含至少一殼體、一發光二極體及一接收器,所述殼體包覆所述檢測槽設置,所述發光二極體及所述接收器對應位於所述檢測槽的兩個所述透光壁的外側;所述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部分能光束通過兩個所述透光壁及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所述待測液體,而被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接收器接收來自所述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束,能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其中,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所述待測液體位於所述檢測槽中時,所述發光二極體相對於所述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所述待測液體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且所述接收器相對於所述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所述待測液體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水質檢測模組,其中,所述檢測槽包含有一中空結構、一上蓋及一下蓋,所述中空結構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壁面為所述透光壁,所述上蓋及所述下蓋固定設置於所述中空結構的兩端,所述排氣孔形成所述上蓋,所述液體通孔形成於所述下蓋;所述水質檢測模組包含有兩個所述殼 體,所述發光二極體固定設置於其中一個所述殼體,所述接收器固定設置於另一個所述殼體,兩個所述殼體可拆卸地相互固定,而包覆所述檢測槽。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水質檢測模組,其中,所述檢測槽具有一導流結構,所述導流結構鄰近於所述液體通孔設置,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所述待測液體能通過所述導流結構的導引,而通過所述液體通孔向外排出。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水質檢測模組,其中,所述殼體包含有一遮蔽結構,所述遮蔽結構遮蔽所述發光二極體的部分發光面,而所述遮蔽結構能遮蔽所述發光二極體的半值角外的光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水質檢測模組,其中,所述殼體為不透光結構。
  6. 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所述水質檢測裝置包含:一儲液槽,其包含有一液體入口及一液體出口;在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所述待測液體位於所述儲液槽時,所述液體入口相對於所述儲液槽的底部高度,是高於所述待測液體於所述儲液槽中時的液面高度;一架體,所述儲液槽直立地設置於所述架體;一檢測槽,其呈現為矩形體結構,所述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兩個所述透光壁彼此相互平行地設置;所述檢測槽能容載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所述待測液體;所述檢測槽的底部具有一液體通孔,所述檢測槽的頂部具有一排氣孔;所述檢測槽直立地設置於所述架體;一檢測組件,其包含有一殼體、一發光二極體及一接收器, 所述殼體包覆所述檢測槽設置,所述發光二極體及所述接收器固定設置於所述殼體,所述發光二極體及所述接收器對應位於所述檢測槽的兩個所述透光壁的外側;所述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部分能光束通過兩個所述透光壁及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所述待測液體,而被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接收器接收來自所述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束,能對應產生一檢測訊號;其中,具有所述預定容積的所述待測液體位於所述檢測槽中時,所述發光二極體相對於所述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所述待測液體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且所述接收器相對於所述檢測槽的底部的高度是低於所述待測液體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面高度;一控制模組,其電性連接所述接收器,所述控制模組能接受所述檢測訊號,而對應產生一檢測結果資訊,所述控制模組能通訊連接一外部電子設備,而所述控制模組能傳遞所述檢測結果資訊至所述外部電子設備;以及一流動控制組件,其連接所述儲液槽及所述檢測槽,所述流動控制組件能被所述控制模組控制而使位於所述儲液槽中的所述待測液體通過所述液體通孔進入所述檢測槽中;其中,所述待測液體通過所述液體通孔進入所述檢測槽的過程中,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氣體能通過所述排氣孔向外排出。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檢測槽包含有一中空結構、一上蓋及一下蓋,所述中空結構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壁面為所述透光壁,所述上蓋及所述下蓋固定設置於所述中空結構的兩端,所述排氣孔形成所述上蓋,所述液體通孔形成於所述下蓋;所述檢測組件包含有兩個所述殼體,所述發光二極體固定設置於其中一個所述殼體,所述接收器固 定設置於另一個所述殼體,兩個所述殼體可拆卸地相互固定,而包覆所述檢測槽。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檢測槽具有一導流結構,所述導流結構鄰近於所述液體通孔設置,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所述待測液體能通過所述導流結構的導引,而通過所述液體通孔向外排出。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殼體包含有一遮蔽結構,所述遮蔽結構遮蔽所述發光二極體的部分發光面,而所述遮蔽結構能遮蔽所述發光二極體的半值角外的光束。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殼體為不透光結構。
  11. 一種水質檢測裝置,其用以對一預定容積的一待測液體進行檢測,所述水質檢測裝置包含:一架體;一儲液槽,直立地設置於所述架體上,其包含有一液體入口及一液體出口,所述液體入口相對於所述儲液槽的底部的距離,大於所述液體出口相對於所述儲液槽的底部的高度;一檢測組件,直立地設置於所述架體上,所述檢測組件具有一檢測槽及一光學檢測單元,所述檢測槽為長型結構,所述檢測槽包含兩個透光壁、一排氣孔及一液體通孔,所述排氣孔位於所述檢測槽的頂部,所述液體通孔位於所述檢測槽的底部;其中,所述光學檢測單元能通過兩個所述透光壁以對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體進行水質檢測;以及一流動控制組件,其透過多個管體與所述儲液槽的所述液體 出口、所述檢測槽的所述液體通孔相連接;其中,所述流動控制組件能受控制而使位於所述儲液槽中的待測液體流動至所述檢測槽,且所述流動控制組件能受控制而使位於所述檢測槽中已完成水質檢測的液體流回至所述儲液槽。
  12. 如請求項11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檢測槽的底部具有一導流結構,所述導流結構能導引位於所述檢測槽中的液體向所述液體通孔流動。
  13. 如請求項11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儲液槽與所述檢測槽並列設置於所述架體上,且所述液體通孔低於所述液體入口,所述檢測槽的容量小於所述儲液槽的容量。
  14. 如請求項11的水質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流動控制組件具有一蠕動幫浦,所述蠕動幫浦透過兩個管體,而與所述液體出口及所述液體通孔相連接,所述蠕動幫浦能受控制而使位於所述儲液槽中的待測液體流動至所述檢測槽,且所述蠕動幫浦能受控制而使位於所述檢測槽中已完成水質檢測的液體流動至所述儲液槽。
TW107206029U 2018-05-09 2018-05-09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TWM569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6029U TWM569428U (zh) 2018-05-09 2018-05-09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6029U TWM569428U (zh) 2018-05-09 2018-05-09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428U true TWM569428U (zh) 2018-11-01

Family

ID=6503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6029U TWM569428U (zh) 2018-05-09 2018-05-09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94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7460B (zh) * 2018-11-06 2019-08-01 崴鼎企業有限公司 水質管理系統及其檢測方法
TWI728382B (zh) * 2019-06-14 2021-05-21 高雄榮民總醫院 槽體取樣監控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7460B (zh) * 2018-11-06 2019-08-01 崴鼎企業有限公司 水質管理系統及其檢測方法
TWI728382B (zh) * 2019-06-14 2021-05-21 高雄榮民總醫院 槽體取樣監控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7107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多通道有害气体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06442493B (zh) 集聚氨气的低浓度氨氮检测方法与装置
TWM569428U (zh) Water quality testing modul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US20070178010A1 (en) Fluid content monitor
CN203224395U (zh) 一种用于在线光谱水质分析的超声与气泡集成搅拌装置
CN111889150B (zh) Atp荧光微流控芯片、生物发光连续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7257920A (zh) 用于微板注射器系统的液体和板传感器
JP2018533023A5 (zh)
CN205786321U (zh) 一种在线检测海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
CN102288544B (zh) 浊度流通池
JPH08201283A (ja) 水質測定装置
CN206515226U (zh) 水质检测系统
CN106885761B (zh) 一种烟羽排放检测激光雷达系统
CN212432950U (zh) 一种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
CN212432951U (zh) 一种用于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的光路系统、分析仪
CN101038287A (zh) 抗体芯片、抗原测定装置以及液体排出方法
CN107532994A (zh) 包括用于微量样品的高灵敏度光吸收单元的测量装置
CN212722916U (zh) 样本分析仪
CN105452849A (zh) 同时测量液体样品的浊度、颜色和氯含量的系统和方法
CN209485971U (zh) 一种砷含量测量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检测设备
TWM569429U (zh) Water quality testing device and water quality testing system
CN214277885U (zh) 一种比色池、比色装置及比色系统
CN217717495U (zh) 一种藻类检测装置
CN205120579U (zh) 用于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检测装置
CN214571055U (zh) 一种水硬度控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