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6311U - Roof hood structure (7) - Google Patents

Roof hood structure (7)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6311U
TWM566311U TW107207640U TW107207640U TWM566311U TW M566311 U TWM566311 U TW M566311U TW 107207640 U TW107207640 U TW 107207640U TW 107207640 U TW107207640 U TW 107207640U TW M566311 U TWM566311 U TW M56631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inner water
rear side
side panel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7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珮菁
Original Assignee
施志興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施志興 filed Critical 施志興
Priority to TW107207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6311U/zh
Publication of TWM566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6311U/zh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屋頂通風罩結構(七),其包含一本體,該本體係架設於屋頂上,具有二相對稱之側板、一內導水板、一前側板以及一後側板,該側板間係懸設該內導水板,令屋內氣流可以繞過該內導水板而從通風口排出,達到散熱通風之效果,且該內導水板更是能擋止雨水通過排風口而滴落於屋內,並沿著內導水板導引至前側板,最後從該前側板以及屋頂間之排水間隙排出,而導入該排水槽道內之雨水,則從二該側板之排水口排出,藉此達到排水之目的,大幅提升該通風罩之實用性,增進消費者選購意願。

Description

屋頂通風罩結構(七)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屋頂通風罩,尤指一種兼具散熱通風、以及排水之屋頂通風罩結構(七)。
一般鐵皮屋具有快速搭建完成之效果,可運用在臨時搭建之聚會場所、住屋、市場或工廠廠房使用;但是,因為鐵皮材質容易吸熱導熱,在太陽直射之下,易於使鐵皮屋內之溫度快速提昇,雖然目前的鐵皮浪板會有內襯隔熱層以達到隔熱效果;然而,若室內之空氣無法做適度的流通,導致熱空氣囤積於室內而無法排出,還是會使得屋內的溫度很快速的升高。因此,為了使空氣能夠流通,有的屋主會在於屋頂上加裝通風裝置,該通風裝置外觀概呈一球體型態,其周側部位係由間隔的活動葉片環繞排列組成,藉此結構連通室內、外的方式達到通風效果,使鐵皮屋內之熱氣排散至鐵皮屋外側,達到屋內、外空氣形成對流循環,藉以達到一定程度之通風散熱效果。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屋頂通風罩結構(七)。
上述屋頂通風罩結構(七),其包含一本體,該本體係架設於屋頂上,具有二相對稱之側板、一內導水板、一前側板以及一後側板,該二側板係相平行設置,並於二該側板的中央處對稱皆設一排水口,而底部皆向外水平延伸有架設部,該內導水板具有一排水槽道,該內導水板係固設於二該側板間,並以該排水槽道之導流角落與二該排水口對齊相通,該前側板以及該後側板係組設於該二側板間之前端部及後端部,而該前、後側板之底部皆向外水平延伸有組接部,其中前側板之組接部兩側與該屋頂表面間形成有排水間隙,又該前側板以及該後側板的頂端未相接而具有一通風口,且該後側板的頂端更往該通風口內彎折設有一導引板體,更將該導引板體延伸至該排水槽道內。
較佳地,該二側板之架設部係對應屋頂設有隆起狀之梯形蓋板。
較佳地,該前、後側板之組接部係對應屋頂設有梯形缺口。
較佳地,該前、後側板周邊端緣更延伸有包覆部,用以包覆封閉該二側板之端緣。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本創作之通風罩本體係於二該側板間懸設一內導水板,令屋內氣流可以繞過該內導水板而從通風口排出,達到散熱通風之效果,且該內導水板更是能擋止雨水通過排風口而滴落於屋內,並沿著內導水板導引至前側板,最後從該前側板以及屋頂間之排水間隙排出,而導入該排水槽道內之雨水,則從二該側板之排水口排出,藉此 達到排水之目的,大幅提升該通風罩之實用性,增進消費者選購意願。
10‧‧‧本體
11‧‧‧側板
111‧‧‧排水口
112‧‧‧架設部
113‧‧‧梯形蓋板
12‧‧‧內導水板
121‧‧‧排水槽道
13‧‧‧前側板
131‧‧‧包覆部
132‧‧‧組接部
133‧‧‧梯形缺口
134‧‧‧排水間隙
14‧‧‧後側板
141‧‧‧包覆部
142‧‧‧組接
143‧‧‧導引板體
15‧‧‧通風口
20‧‧‧鐵皮屋頂
21‧‧‧排風口
22‧‧‧排風扇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安裝於屋頂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散熱通風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裝設有排風扇之散熱通風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排水以及防止雨水進入室內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安裝有太陽能板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首先,先請參閱第1、2圖所示,一種屋頂通風罩結構(七),其包含:一本體10,該本體10係架設於屋頂20上,具有二相對稱之側板11、一內導水板12、一前側板13以及一後側板14,該二側板11係相平行設置,並於二該側板11的中央處對稱皆設一排水口111,而底部皆向外水平延伸有架設部112,且該架設部112係對應屋頂20設有隆起狀之梯形蓋板113,該內導水板12具有一排水槽道121,該內導水板12係固設於二該側板11間,並以該排水槽道121之導流角落與二該排水口111對齊相通,該前側板13以及該後側板14係組設於該二側板11間之前端部及後端部,更於外周端緣延伸有包覆部131、141,用以包覆封閉該二側板11之端緣,而該前、後側板13、14之底部皆向外水平 延伸有組接部132、142,該組接部132、142皆係對應屋頂20設有梯形缺口133(其後側板14於組接部132之梯形缺口因圖角度而未能表示出),且該前側板13之組接部132兩側與該屋頂20表面間形成有排水間隙134,又該前側板13以及該後側板14的頂端未相接而具有一通風口15,且該後側板14的頂端更往該通風口15內彎折設有一導引板體143,更將該導引板體143延伸至該排水槽道121內。
其結構之安裝,再請參閱第2、3、4圖所示,該本體10係架設於一屋頂20上,尤其是由烤漆浪板所搭架之鐵皮屋頂20,且該鐵皮屋頂20設有一預設排風口21,該排風口21內側可在安裝一排風扇22(如第5圖所示),而該本體10架設時,係將該前側板13安裝於屋頂20之傾斜低端,而該後側板14則相對安裝於屋頂20之傾斜高端,同時將該內導水板12形成與該屋頂相平行之傾斜狀態,且該內導水板12之傾斜低端更是超過該排風口21形成遮擋狀態,此外,該二側板11之架設部112係透過梯形蓋板113相對疊設於烤漆浪板之凸部,而該前、後側板13、14之組接部132、142則以梯形缺口133(後側板14之梯形缺口圖未表示)相對嵌設於烤漆浪板之凸部,更使該前側板13之組接部132兩側與該屋頂20表面間形成有排水間隙134,最後再經鎖合方式固定於屋頂20,俾以完成該通風罩的安裝。
藉由上述結構,其結構實際使用時,續請參閱第3圖配合第4、5、6圖所示,由於該內導水板12係設於二側板11間,並懸設於中段處,使該內導水板12與該屋頂20之排風口21間具有通風空間,以作為氣體流動導出之通道,使得屋內的氣體會沿著該通風空間而往本體10之通風口15排出,達到室內空氣流通及散熱的目的。
再者,該本體10可再設一太陽能板16,如第7圖所示,該太陽能板16係配合固設於前側板13表面或是後側板14表面,兼具太陽能蓄電使用之功效。
下雨時,再請參閱第圖所示,因該內導水板12係相對位於於通風口15下方,更是超過該排風口21形成遮擋狀態,且該後側板14之導引板體143更是通過通風口15延伸至該內導水板12之排水槽道121內,當雨水由通風口15進入本體10內時,俾會沿著該內導水板12將雨水導向該前側板13,進而由前側板13於組接部132兩側之排水間隙134排出,而雨水沿著後側板14以及導引板體143進入本體10內時,則會導入該排水槽道121,進而沿著該排水槽道121從二該側板11之排水口111排出,確實避免雨水進入室內,達到排水目的。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本創作之通風罩本體10係於二該側板間懸設一內導水板12,令屋內氣流可以繞過該內導水板12而從通風口15排出,達到散熱通風之效果,且該內導水板12更是能擋止雨水通過排風口21而滴落於屋內,並沿著內導水板12導引至前側板13,最後從該前側板13以及屋頂20間之排水間隙134排出,而導入該排水槽道121內之雨水,則從二該側板11之排水口111排出,藉此達到排水之目的,大幅提升該通風罩之實用性,增進消費者選購意願。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創作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創作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5)

  1. 一種屋頂通風罩結構,其包含:一本體,係架設於屋頂上,具有二相對稱之側板、一內導水板、一前側板以及一後側板,該二側板係相平行設置,並於二該側板的中央處對稱皆設一排水口,而底部皆向外水平延伸有架設部,該內導水板具有一排水槽道,該內導水板係固設於二該側板間,並以該排水槽道之導流角落與二該排水口對齊相通,該前側板以及該後側板係組設於該二側板間之前端部及後端部,而該前、後側板之底部皆向外水平延伸有組接部,其中前側板之組接部兩側與該屋頂表面間形成有排水間隙,又該前側板以及該後側板的頂端未相接而具有一通風口,且該後側板的頂端更往該通風口內彎折設有一導引板體,更將該導引板體延伸至該排水槽道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屋頂通風罩結構,其中,該二側板之架設部係對應屋頂設有隆起狀之梯形蓋板。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屋頂通風罩結構,其中,該前、後側板之組接部係對應屋頂設有梯形缺口。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屋頂通風罩結構,其中,該前、後側板周邊端緣更延伸有包覆部,用以包覆封閉該二側板之端緣。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屋頂通風罩結構,其中,該本體可再設一太陽能板。
TW107207640U 2018-06-07 2018-06-07 Roof hood structure (7) TWM566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640U TWM566311U (zh) 2018-06-07 2018-06-07 Roof hood structure (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640U TWM566311U (zh) 2018-06-07 2018-06-07 Roof hood structure (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6311U true TWM566311U (zh) 2018-09-01

Family

ID=6439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7640U TWM566311U (zh) 2018-06-07 2018-06-07 Roof hood structure (7)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6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7193U (zh) 導流散熱裝置
US9772114B2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an iron-sheet house
TWM566311U (zh) Roof hood structure (7)
TWM570406U (zh) Roof hood structure (8)
TWI638933B (zh) Roof hood structure (4)
TWM556320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三)
TWM537194U (zh) 通風罩結構
TWI677657B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八)
TWM562871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五)
TWM559998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四)
TWM564145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六)
TWM530850U (zh) 具有斷熱對流通風結構之屋頂
TWM575094U (zh) Roof ventilation fin structure
TWM627100U (zh) 隔熱結構
CN204665508U (zh) 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外机
TWM556319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二)
TWM558886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一)
TWI683949B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六)
TWM538058U (zh) 屋頂通風器
TWM577437U (zh) Roof hood structure (10)
TWM549323U (zh) 通風採光罩結構
TWM479951U (zh) 採光通風罩
TWI775708B (zh) 隔熱結構
TWM556261U (zh) 通風散熱罩結構
TWM566234U (zh) Ventilation 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