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9762U - 彎管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彎管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9762U
TWM559762U TW106207461U TW106207461U TWM559762U TW M559762 U TWM559762 U TW M559762U TW 106207461 U TW106207461 U TW 106207461U TW 106207461 U TW106207461 U TW 106207461U TW M559762 U TWM559762 U TW M55976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segments
section
edge
curved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7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lin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jia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jia lin filed Critical Zhang jia lin
Priority to TW106207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9762U/zh
Publication of TWM559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9762U/zh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彎管結構改良,係包含: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係包含:一彎曲段,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與一位於該內曲緣之相反側的外曲緣;及二連接段,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彎曲段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藉此,進而提供一種建構管路系統時,不需透過拼接(焊接)形成轉彎型態,且彎曲處強度高的彎管者。

Description

彎管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管件,特別是指一種彎管者。
按,管件是一項被廣泛應用於支撐、連接或其它用途等之管件,目前習見之管件依不同用途及目的而設計成不同斷面形狀之態樣,舉如:中空圓形、多邊形或其它幾何形狀等等。
而在需要藉由管路系統進行運輸的廠區中,為了有效利用空間,或者配合運輸路徑的需求,必須設置有彎曲的管路,以建構為所需的管路系統。
請參閱第十圖,為一用以建構管路系統2的彎頭21,該彎頭21包括一呈彎曲狀的管體211,及二分別位於該管體211相反兩端的端緣,而該管體211則由複數環管2111拼接而成;欲使用該彎頭21而建構管路系統時,是將該二直管22分別拼接於該等端緣,藉以形成彎曲的管路系統2形態。
參閱第十圖與第十一圖,欲運輸的物質或者物品在所建構的管路系統2輸送時,凡經過彎曲處會如第十一圖所示的從內部對管路系統產生一外力。因此,在拼接而成的該管體211其結合強度通常弱於一 體成型的評估下,以及加上該二直管22係以拼接方式而結合該管體211之二端緣處,在拼接的結合強度通常弱於一體成型的評估下,若是該彎頭21之管體211的各環管211於拼接品質不佳;以及該彎頭21與該等直管22之間的拼接品質不佳,則在管路系統2使用一段時間後,特別容易自該彎頭21與該等直管21在該等端緣的拼接處損害。
因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構管路系統時,不需透過拼接形成轉彎型態,且彎曲處強度高的彎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彎管結構改良,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係包含:一彎曲段,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與一位於該內曲緣之相反側的外曲緣;及二連接段,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彎曲段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
其中,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 其中,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其中,該二連接段與該彎曲段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一種彎管結構改良,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係包含:至少一銜接段;複數個彎曲段,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與一位於該內曲緣之相反側的外曲緣;及二連接段,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其中,各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其中,該些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 者係為較淺;其中,該些彎曲段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而任一該彎曲段是以該內曲緣與另一該彎曲段之外曲緣分別銜接於該銜接段之相反兩端的方向連接於該銜接段;其中,該些彎曲段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而該些彎曲段所定義的基準平面彼此夾一角度,透過該令該些彎曲段的基準平面彼此夾一角度,令該些彎曲段與該銜接段間以不同的角度所呈現;其中,該些彎曲段與該銜接段間所呈現的角度係為360度任一角度者;其中,該二連接段分別沿一第一延伸線及一第二延伸線延伸,該第一延伸線與該第二延伸線分別在該些彎曲段各自定義的該些基準平面上;其中,該二連接段與該些彎曲段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透過該二連接段與該彎曲段之間,並沒有拼接接合,而是使用加工予以彎曲,而作該彎管於彎曲過程中,透過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中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或者,該彎 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例如:夾角為45度、90度、135度…等),除了能呈現多種半徑的彎曲型態外,還能承受輸送壓力要較高或者流速較快的運輸需求;不同於現有的彎曲管路使用拼接方式來結合時,必須額外耗費拼接(焊接)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完成,完成工作時間也相當費時,品質檢驗也需要耗費時間及成本;因此,本新型該彎管是採用直接彎曲,故能大量節省人工、材料成本,也節省工作時間;進而提供一種建構管路系統時,不需透過焊接形成轉彎型態,且彎曲處強度高的彎管者。
本創作:
(1)‧‧‧彎管
(11)‧‧‧彎曲段
(111)‧‧‧內曲緣
(112)‧‧‧外曲緣
(113)‧‧‧皺折結構
(1131)‧‧‧彎折區
(12)‧‧‧連接段
(121)‧‧‧第一延伸線
(122)‧‧‧第一延伸線
(13)‧‧‧補強環節
(14)‧‧‧銜接段
(A)‧‧‧基準平面
(S1)‧‧‧基準平面
(S2)‧‧‧基準平面
習知:
(2)‧‧‧管路系統
(21)‧‧‧彎頭
(211)‧‧‧管體
(2111)‧‧‧環管
(22)‧‧‧直管
第一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一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一實施例(一)的剖面側視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彎管之彎曲段的局部放大圖(一)。
第四圖係本創作彎管第一實施例(二)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一實施例(二)的剖面側視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彎管之彎曲段的局部放大圖(二)。
第七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二實施例(一)的剖面側視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二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彎管之第三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第十圖係習知管路系統之分解圖。
第十一圖係習知管路系統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茲配合實施方式及圖式詳述說明,將可清楚的呈現。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一實施例(一),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一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前述中,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較 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113)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1131)(如圖三所示);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續請參閱第四圖至第六圖所示,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一實施例(二),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一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 前述中,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較淺;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藉此,經由上述第一實施例(一)與第一實施例(二)的結構型態說明後,在該二連接段(12)與該彎曲段(11)之間,並沒有拼接接合,而是使用加工予以彎曲,也就是在該彎曲段(11)與該二連接段(12)之間的材料並未中斷,本創作該彎管(1)於彎曲過程中,透過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例如:夾角為45度、90度、135度…等),除了能呈現多種半徑的彎曲型態外,還能承受輸送壓力要較高或者流速較快的運輸需求;不同於現有的彎曲管路(參閱圖十、圖十一)使用拼接(焊接)方式來結合時,必須額外耗費拼接(焊 接)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完成,完成工作時間也相當費時,品質檢驗也需要耗費時間及成本;本新型該彎管(1)是採用直接彎曲,故能大量節省人工、材料成本,也節省工作時間。
續請參閱第七圖與第八圖所示,並輔參閱第二、三圖,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二實施例(一),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至少一銜接段(14);複數個彎曲段(11),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14)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前述中,各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 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113)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1131)(如圖三所示);前述中,該些彎曲段(11)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A),而任一該彎曲段(11)是以該內曲緣(111)與另一該彎曲段(11)之外曲緣(112)分別銜接於該銜接段(14)之相反兩端的方向連接於該銜接段(14);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些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續請參閱第七圖與第八圖所示,並輔參閱第五、六圖,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二實施例(二),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至少一銜接段(14);複數個彎曲段(11),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14)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 (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前述中,該些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較淺;前述中,該些彎曲段(11)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A),而任一該彎曲段(11)是以該內曲緣(111)與另一該彎曲段(11)之外曲緣(112)分別銜接於該銜接段(14)之相反兩端的方向連接於該銜接段(14);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些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 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藉此,經由上述第二實施例(一)與第二實施例(二)的結構型態說明後,在任一該彎曲段(11)是以該內曲緣(111)與另一該彎曲段(11)之外曲緣(112)分別銜接於該銜接段(14)之相反兩端的方向連接於該銜接段(14),而該二連接段(12)則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並沒有拼接接合,而是使用加工予以彎曲,令該銜接段(14)、該些彎曲段(11)與該二連接段(12)之間的材料並未中斷,也就是說,該第二實施例(一)、(二)呈現的型態,藉由該些彎曲段(11)配合該銜接段(14),呈現兩階段的彎曲型態,提供另一種選擇,供使用者依據管線系統的配置需求而選擇,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單一該彎曲段(11)及該二連接段(12)的彎管(1)組合,該第二實施例為在同一平面上的兩個該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及該二連接段(12)的組合,顯示複數個該彎曲段(11)的運用型式;當然,以更多數量的該些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及該二連接段(12)的組合,亦可由該第二實施例推廣而實施,同樣說明,本創作該彎管(1)於彎曲過程中,透過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例如:夾角為45度、90度、135度…等),除了能呈現多種半徑的彎曲型態外,還能承受輸送壓力要較高或者流速較快的運 輸需求;不同於現有的彎曲管路(參閱圖十、圖十一)使用拼接(焊接)方式來結合時,必須額外耗費拼接(焊接)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完成,完成工作時間也相當費時,品質檢驗也需要耗費時間及成本;本新型該彎管(1)是採用直接彎曲,故能大量節省人工、材料成本,也節省工作時間。
續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並輔參閱第二、三圖,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三實施例(一),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至少一銜接段(14);複數個彎曲段(11),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14)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前述中,各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 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113)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1131)(如圖三所示);其中,該些彎曲段(11)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S1)、(S2),而該些彎曲段(11)所定義的基準平面(S1)、(S2)彼此夾一角度,透過該令該些彎曲段(11)的基準平面(S1)、(S2)彼此夾一角度,令該些彎曲段(11)與該銜接段(14)間以不同的角度所呈現;其中,該些彎曲段(11)與該銜接段(14)間所呈現的角度係為360度任一角度者;其中,該二連接段(12)分別沿一第一延伸線(121)及一第二延伸線(122)延伸,該第一延伸線(121)與該第二延伸線(122)分別在該些彎曲段(11)各自定義的該些基準平面(S1)、(S2)上;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些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 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續請參閱第九圖所示,並輔參閱第五、六圖,為本創作『彎管結構改良』之第三實施例(一),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1),係包含:至少一銜接段(14);複數個彎曲段(11),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14)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11)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11)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111);與一位於該內曲緣(111)之相反側的外曲緣(112);及二連接段(12),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11)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113)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113)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前述中,該些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113)位於該內曲緣(111)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112)者係為較淺;其中,該些彎曲段(11)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S1)、(S2),而該些彎曲段(11)所定義的基準平面(S1)、(S2)彼此 夾一角度,透過該令該些彎曲段(11)的基準平面(S1)、(S2)彼此夾一角度,令該些彎曲段(11)與該銜接段(14)間以不同的角度所呈現;其中,該些彎曲段(11)與該銜接段(14)間所呈現的角度係為360度任一角度者;其中,該二連接段(12)分別沿一第一延伸線(121)及一第二延伸線(122)延伸,該第一延伸線(121)與該第二延伸線(122)分別在該些彎曲段(11)各自定義的該些基準平面(S1)、(S2)上;前述中,該二連接段(12)與該些彎曲段(11)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13);而該補強環節(13)除了以外凸狀單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如圖所示),更可進一步,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雙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或者,該補強環節(13)係為外凸狀多環式的設計型態所呈現(圖未示出);甚至,該補強環節(13)更係為複數個而以間隔距離排列所呈現,而該補強環節(13)係為圓弧形或尖形之任一者或其組合搭配的設計型態所呈現。
藉此,經由上述第三實施例(一)與第三實施例(二)的結構型態說明後,在任一該彎曲段(11)個別定義一基準平面(S1)、(S2),而該些彎曲段(11)所定義的基準平面(S1)、(S2)彼此夾一角度,本新型創作圖式中該基準平面(S1)、(S2)間為彼此垂直所呈現,令該些彎曲段(11)與該銜接段(14)間以不同的角度所呈現, 而該二連接段(12)分別沿一第一延伸線(121)及一第二延伸線(122)延伸,該第一延伸線(121)與該第二延伸線(122)分別在該些彎曲段(11)各自定義的該些基準平面(S1)、(S2)上,而該二連接段(12)則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11)的相反兩端處,並沒有拼接接合,而是使用加工予以彎曲,令該銜接段(14)、該彎曲段(11)與該二連接段(12)之間的材料並未中斷,也就是說,該第三實施例(一)、(二)呈現的型態,藉由該些彎曲段(11)配合該銜接段(14)彼此連接的關係,使得該二連接段(12)彼此呈現角度狀態,由於該些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與該二連接段(12)之間的連接關係都是一體銜接,提供另一種選擇,供使用者依據管線系統的配置需求而選擇,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單一該彎曲段(11)及該二連接段(12)的彎管(1)組合,與該第二實施例為在同一平面上的兩個該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及該二連接段(12)的組合,顯示複數個該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及該二連接段(12)的組合運用型式;當然,以更多數量的該些彎曲段(11)、該銜接段(14)及該二連接段(12)的組合,達到該些彎曲段(11)、該二連接段(12)與該銜接段(14)彼此呈現不同角度的態樣,亦可由該第三實施例推廣而實施,同樣說明,本創作該彎管(1)於彎曲過程中,透過該彎曲段(11)之各皺折結構(113)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111)而延伸至該外曲緣(112)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113)排列間距而控 制該彎曲段(11)的夾角小於180度內(例如:夾角為45度、90度、135度…等),除了能呈現多種半徑的彎曲型態外,還能承受輸送壓力要較高或者流速較快的運輸需求;不同於現有的彎曲管路(參閱圖十、圖十一)使用拼接(焊接)方式來結合時,必須額外耗費拼接(焊接)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成本完成,完成工作時間也相當費時,品質檢驗也需要耗費時間及成本;本新型該彎管(1)是採用直接彎曲,故能大量節省人工、材料成本,也節省工作時間。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之『彎管結構改良』,於結構設計及使用實用性上,確實符合實用性,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之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之習用結構更有功效之增進,因此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之規定,故,爰依法向,鈞局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鈞局能早日賜予本案專利權,至感德便。
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創作新型之具體實施立即所運用之技術原理,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創作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2)

  1. 一種彎管結構改良,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係包含:一彎曲段,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與一位於該內曲緣之相反側的外曲緣;及二連接段,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彎曲段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二連接段與該彎曲段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
  5. 一種彎管結構改良,係選自一長條狀的中空管進行加工而形成之彎管,係包含: 至少一銜接段;複數個彎曲段,係分別一體端接於該銜接段的相反兩端,各該彎曲段其規畫出一位於該彎曲段一側彎延伸而形成的內曲緣;與一位於該內曲緣之相反側的外曲緣;及二連接段,係分別一體連接於該些彎曲段的相反兩端處;其中,該彎曲段係由複數個皺折結構所構成,其各整體均略呈3/4環狀型態,該些皺折結構係為連續排列於該內曲緣而延伸至該外曲緣兩側處,其透過位於該些皺折結構排列間距而控制該彎曲段的夾角小於180度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各該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上下多層交疊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深,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並於該些皺折結構呈上下多層交疊間各形成有一彎折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些彎曲段之各皺折結構係為波浪面連續延伸而成的型態所呈現,而該些皺折結構位於該內曲緣者係為較凸,而位於該外曲緣者係為較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些彎曲段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而任一該彎曲段是以該內曲緣與另一該彎曲段之外曲緣分別銜接於該銜接段之相反兩端的方向連接於該銜接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些彎曲段共同定義一通過基準平面,而該些彎曲段所定義的基準平面彼此夾一角度,透過該令該些彎曲段的基準平面彼此夾一角度,令該些彎曲段與該銜接段間以不同的角度所呈現。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些彎曲段與該銜接段間所呈現的角度係為360度任一角度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二連接段分別沿一第一延伸線及一第二延伸線延伸,該第一延伸線與該第二延伸線分別在該些彎曲段各自定義的該些基準平面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彎管結構改良,其中,該二連接段與該些彎曲段相接處各形成有一補強環節。
TW106207461U 2017-05-25 2017-05-25 彎管結構改良 TWM559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7461U TWM559762U (zh) 2017-05-25 2017-05-25 彎管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7461U TWM559762U (zh) 2017-05-25 2017-05-25 彎管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9762U true TWM559762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94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7461U TWM559762U (zh) 2017-05-25 2017-05-25 彎管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9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7748A1 (en) Metal bellows tube,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flexible tube for high-pressure fluid
WO2011060695A1 (zh) 用于螺旋波纹形塑钢缠绕管的钢带增强复合带材
TWM559762U (zh) 彎管結構改良
KR200428386Y1 (ko) 내면이 매끈한 파형강관
CN212900338U (zh) 一种三通连接件及三通橡塑风管
CN105745482A (zh) 用于形成紧固环的方法以及凸缘接头
US6715799B2 (en) Corrugated pipe coupling having six degrees of freedom
JPH06294482A (ja) 耐圧管
JP2009025002A (ja) 熱交換器
JP4348777B2 (ja) 異径マイターベンドの製作方法
WO2021248661A1 (zh) 一种橡塑复合风管系统及其现场安装方法
JP5875553B2 (ja) ライニング工法、ライニング構造物、ライニング材
CN206723682U (zh) 弯管
TWM539589U (zh) 彎管
JP5875554B2 (ja) ライニング工法、ライニング構造物
CN209743810U (zh) 一种双高筋缠绕结构波纹管
CN202109107U (zh) 一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JP2009030441A (ja) 合成樹脂製の管
CN212839859U (zh) 一种橡塑复合风管及风管系统
JP6737546B2 (ja) 可撓性チューブ
CN206361277U (zh) 一种用于客车管路的嵌套式焊接结构
US10352483B2 (en) Irrigation pipe comprising axially extending load bearing members
KR20070096143A (ko) 일체형 나선 덕트
CN212839803U (zh) 一种内滑杆悬挂的风管系统
US6543489B1 (en) Unitary reduction 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