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0308U -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 Google Patents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0308U
TWM550308U TW106211451U TW106211451U TWM550308U TW M550308 U TWM550308 U TW M550308U TW 106211451 U TW106211451 U TW 106211451U TW 106211451 U TW106211451 U TW 106211451U TW M550308 U TWM550308 U TW M55030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light
base shell
disposed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1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i-Fang Hong
Original Assignee
Hangx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x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xi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11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0308U/zh
Publication of TWM550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0308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爆閃燈結構,尤指一種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按,夜間或雨天由於光線不足,容易影響視線的清晰,導致在夜間行車時,常會因為視線不佳而發生交通事故,特別是在路況不熟、路況不佳或人車稀少的路段,更可能因視線不佳或車速過快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為了達到警示作用,減降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在重要路口或路段經常會裝設反光片或警示燈,以提醒用路人注意路況,使行車更為安全。
傳統的警示燈主要是採黃燈或紅燈之單色燈具,在實際使用上,其警示效果有限,為提昇其警示作用,乃有業者改為紅色及藍色之雙色燈具作為警示燈,且為增進其醒目效果,此類紅、藍燈多採高亮度之LED燈為光源,並配合其電路之閃爍功能而製成紅、藍爆閃燈,除了其光源更為醒目外,更因爆閃燈有了類似警車的閃燈效果,所以在警示方面具有更佳之醒目性與嚇阻作用。
並且為了方便供應電源,普遍於爆閃燈頂部另組設有一太陽能板,如公告第M539519號「紅籃爆閃燈結構改良」新型專利,即為一種習知爆閃燈結構,其主要設具有一基殼,基殼的前面板組設有至少兩組LED燈板,在LED燈板外部分別罩設有紅、藍色之透光燈罩,使LED燈板的燈光得以透過紅、藍透光燈罩而透射出相應的紅、藍光,基殼的頂部設置有一支架,利用該支架組設一太陽能板。
惟,該種習知爆閃燈結構,雖可藉太陽能板吸收陽光照射而轉換電能儲存,以供應爆閃燈運作所需電力,但其太陽能板係利用一支架組設於基殼頂部,不但整體美觀性及質感不佳,更重要的是,該太陽能板係整個外露於基殼上方,因而使用時很容易受到撞擊,造成太陽能板破損或支架斷裂,故障率高,使得其實用性大打折扣,是以,確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創作人有鑑於習知爆閃燈結構,具有上述諸多缺點,是以乃思及創作的意念,經多方探討與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後,遂推出本創作。
本創作提供一種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包含:一基殼,設有至少一容置空間,該基殼頂部設有一不超出該基殼頂部外輪廓之結合面;一發光模組,組設於該基殼之容置空間,該發光模組包含有至少一控制電路、至少兩組與該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之LED燈體及一與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之開關,該至少兩組LED燈體係朝向該基殼前側設置;至少兩透光燈罩,分別罩設於該至少兩組LED燈體前側,將該至少兩組LED燈體覆蓋,使該至少兩組LED燈體的燈光得以透過該至少兩透光燈罩而透射出相應的光;一太陽能板,連接該發光模組及結合在該基殼頂部之結合面上,該太陽能板整個底面與該基殼之結合面貼合,用以吸收陽光照射轉換成電能,該太陽能板結合後不超出該基殼頂部外輪廓;及至少一蓄電池,連接該發光模組及設於該基殼之容置空間於該發光模組內側,該蓄電池用以儲存太陽能板轉換成的電能,供應該發光模組運作所需電力。
本創作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之主要目的,在於其太陽能板係結合在該基殼頂部之結合面上,且整個底面與該基殼之結合面貼合,不但可提昇爆閃燈外觀質感與美觀性,同時可大幅降低使用時太陽能板受到撞擊造成損壞,據以賦予更佳之實用價值。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四圖,本創作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包含:一基殼10、一發光模組20、至少兩透光燈罩30、一太陽能板40、至少一蓄電池50及一充電孔60。
該基殼10設有至少一容置空間11(本實施例該基殼10設有兩容置空間11),該基殼10頂部設有一容置槽12及一結合面13,該結合面13設置於該容置槽12之槽底,該結合面13不超出該基殼10頂部外輪廓。
該發光模組20組設於該基殼10之容置空間11,該發光模組20包含有至少一控制電路21、至少兩組與該控制電路21電性連接之LED燈體22、23及一與該控制電路21電性連接之開關24(本實施例該發光模組20包含有兩控制電路21、兩組與該兩控制電路21電性連接之LED燈體22、23及一與該控制電路21電性連接之開關24),該至少兩組LED燈體22、23係朝向該基殼10前側設置,該開關24係設置於該基殼10底部,用以控制該控制電路21開啟或關閉。
該至少兩透光燈罩30(本實施例為兩透光燈罩30)係設置為紅、藍色,分別罩設於該至少兩組LED燈體22、23前側,將該至少兩組LED燈體22、23覆蓋,使該至少兩組LED燈體22、23的燈光得以透過該至少兩透光燈罩30而透射出相應的紅、藍光。
該太陽能板40連接該發光模組20及結合在該基殼10頂部之結合面13上,該太陽能板40整個底面與該基殼10頂部之結合面13貼合,且該太陽能板40組設於該基殼10頂部之容置槽12內容置,用以吸收陽光照射轉換成電能,該太陽能板40結合後不超出該基殼10頂部外輪廓。
該至少一蓄電池50(本實施例為一蓄電池50)連接該發光模組20及設於該基殼10之容置空間11於該發光模組20內側,該蓄電池50用以儲存太陽能板40轉換成的電能,供應該發光模組20運作所需電力。
該充電孔60與該發光模組20電性連接,該充電孔60設置於該基殼10底部。
據此,可將本創作之爆閃燈安裝在重要路口或路段,透過蓄電池50供應發光模組20電力,利用控制電路21控制LED燈體22、23的亮滅與閃爍,配合LED燈體22、23前側罩設覆蓋的紅、藍色透光燈罩30,而利用該紅、藍透光燈罩30的色彩使得相對之LED燈體22、23透設出相應的紅、藍光,達到醒目的警示作用,有效提醒用路人注意路況,使行車更為安全。
再者,本創作之爆閃燈使用時,可如第五圖所示,結合於一桿柱70上端,該桿柱70下端結合一配重件80或直接插設地面上,以及可如第六圖所示,搭配鐵絲或束帶、繩的配件而將之固綁於電線桿90或類似的桿柱上,達到依不同場所的不同使用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完成爆閃燈的設置。
由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
本創作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其太陽能板40係結合在該基殼10頂部之結合面13上,整個底面與該基殼10之結合面13貼合,且該太陽能板40組設於該基殼10頂部之容置槽12內容置,因而不但可提昇爆閃燈外觀質感與美觀性,同時可大幅降低使用時太陽能板40受到撞擊造成損壞,據以賦予更佳之實用價值。
10‧‧‧基殼
11‧‧‧容置空間
12‧‧‧容置槽
13‧‧‧結合面
20‧‧‧發光模組
21‧‧‧控制電路
22‧‧‧LED燈體
23‧‧‧LED燈體
24‧‧‧開關
30‧‧‧透光燈罩
40‧‧‧太陽能板
50‧‧‧蓄電池
60‧‧‧充電孔
70‧‧‧桿柱
80‧‧‧配重件
90‧‧‧電線桿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外觀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另一外觀立體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剖面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10‧‧‧基殼
12‧‧‧容置槽
13‧‧‧結合面
20‧‧‧發光模組
21‧‧‧控制電路
22‧‧‧LED燈體
23‧‧‧LED燈體
24‧‧‧開關
30‧‧‧透光燈罩
40‧‧‧太陽能板
50‧‧‧蓄電池
60‧‧‧充電孔

Claims (5)

  1. 一種爆閃燈太陽能板供電結構,包含: 一基殼,設有至少一容置空間,該基殼頂部設有一不超出該基殼頂部外輪廓之結合面; 一發光模組,組設於該基殼之容置空間,該發光模組包含有至少一控制電路、至少兩組與該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之LED燈體及一與該控制電路電性連接之開關,該至少兩組LED燈體係朝向該基殼前側設置; 至少兩透光燈罩,分別罩設於該至少兩組LED燈體前側,將該至少兩組LED燈體覆蓋,使該至少兩組LED燈體的燈光得以透過該至少兩透光燈罩而透射出相應的光; 一太陽能板,連接該發光模組及結合在該基殼頂部之結合面上,該太陽能板整個底面與該基殼之結合面貼合,用以吸收陽光照射轉換成電能,該太陽能板結合後不超出該基殼頂部外輪廓;及 至少一蓄電池,連接該發光模組及設於該基殼之容置空間於該發光模組內側,該蓄電池用以儲存太陽能板轉換成的電能,供應該發光模組運作所需電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爆閃燈太陽能板供電結構,其中該基殼頂部設有一容置槽,該結合面係設置於該容置槽之槽底,該太陽能板組設於該基殼頂部之容置槽內容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爆閃燈太陽能板供電結構,其中該開關係設置於該基殼底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爆閃燈太陽能板供電結構,另包含有一充電孔,該充電孔與該發光模組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爆閃燈太陽能板供電結構,其中該充電孔設置於該基殼底部。
TW106211451U 2017-08-03 2017-08-03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TWM550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1451U TWM550308U (zh) 2017-08-03 2017-08-03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1451U TWM550308U (zh) 2017-08-03 2017-08-03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0308U true TWM550308U (zh) 2017-10-11

Family

ID=6101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1451U TWM550308U (zh) 2017-08-03 2017-08-03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0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947B (zh) 照明装置
CN102345825A (zh) 太阳能分色景观路灯
CN203585959U (zh) 一种双向led壁灯
CN202944278U (zh) 发光汽车标志切换器
CN204665149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信号灯
CN102352967A (zh) 多功能紧急停车警示灯
CN205316232U (zh) 一种太阳能水池灯
CN204141435U (zh) 一种外置的led车灯
CN202032435U (zh) 一种用于汽车、摩托车大灯内的led光导发光圈
CN205048351U (zh) 太阳能警示灯及警示柱
CN102941893B (zh) 三轮摩托车、电动车led后位灯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TWM550308U (zh) 爆閃燈太陽能供電結構
CN205152826U (zh) 太阳能主动发光警示柱
CN202625802U (zh) 具有透明外壳及带手电筒功能的电动开瓶器
CN205640278U (zh) 户外路灯
CN204141436U (zh) 一种内置的led车灯
CN214369535U (zh) 一种航空频闪航行灯
TWM451382U (zh) 發光型斑馬線結構
CN108167771A (zh) 一种自行车前置激光警示灯
CN202972631U (zh) Led灯体
CN209445084U (zh) 一种可空气净化的led点光源
CN202518183U (zh) 一种具有警示和彩色装饰效果的后视镜
CN211232527U (zh) 一种水底景观灯
CN202947023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地埋灯
CN202629793U (zh) Led电梯专用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