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0105U - 枕頭之改良 - Google Patents

枕頭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0105U
TWM550105U TW106210728U TW106210728U TWM550105U TW M550105 U TWM550105 U TW M550105U TW 106210728 U TW106210728 U TW 106210728U TW 106210728 U TW106210728 U TW 106210728U TW M550105 U TWM550105 U TW M55010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eck
soft
pillow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0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復中
Original Assignee
葛復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葛復中 filed Critical 葛復中
Priority to TW106210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0105U/zh
Publication of TWM55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0105U/zh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Description

枕頭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枕頭之改良,更詳而言之,尤指以頂、底面皆為平面體,以頂層之軟頸頂層提供一軟性舒適的貼觸面,以底層之硬頸底層支撐人體的頸部,人體的頸部受到舒適的接觸,又有一相當的支撐,而不硬梆梆的,人體可以有效獲得最佳的睡眠狀態,並減少落枕的可能性的一種枕頭之改良。
按,先行所知,枕頭是睡眠必需的寢具,從古代至今,睡眠都少 不了它,從以前使用竹編織物、布面、棉花、羽毛等材質,到目前的泡棉等材質的使用,都是以偏向於柔軟為取向,因此目前工商社會,工作、學業壓力大 ,睡眠卻常常不足,除了精神上的壓力外,睡眠使用的枕頭格外重要,由於現代枕頭都偏向柔軟為主,失去應有的支撐頸部的功能。
如第一、二圖所示,係傳統常見的枕頭,其係一主體10,有一前頂 部11、一中間部12及一近底部13,前頂部11為最高,近底部13次高,中間部12為最低,使前頂部11為波浪狀凸起,中間部12凹波,近底部13次凸波,睡眠時人體的頭部躺於主體10,人體的頸部受近底部13支撐,使人體頸部得以支撐,頭顱置於前頂部11與中間部12上,頭顱又可受前頂部11墊高,達到最佳的睡眠狀態。
然而實際使用時,卻非如此,雖將主體10區分為凸波的前頂部11、 凹波的中間部12及次凸波的近底部13,以符合人體功學,但是由於主體10各區屬同一材質,該次凸波的近底部13雖然有略凸起,但其屬性柔軟,不能有效支撐人體頸部,所以時有所聞,睡醒後產生落枕。
又有將該次凸波的近底部13使用略硬的軟材質,但是仍有兩缺失, 一是略硬的次凸波之近底部13貼觸人體頸部,由於屬略硬的軟材質,人體頸部直接受凸起物支撐非常不舒服,其二是人體翻身時,嘴鼻容易碰觸次凸波之近底部13,所以相關設計並不恰當。
習知的波浪式枕頭,整體同屬一柔軟材質,不能有效支撐人體頸 部,睡醒後產生落枕,或者將該次凸波的近底部13使用略硬的軟材質,人體頸部直接受凸起物支撐非常不舒服,仍有缺失,令製造業者莫可奈何及使用者產生很大的困擾。
有鑑於此,本案創作人乃基於上述弊端,仍積極努力開發、研究改良,並不斷試驗組裝,累積經驗,而終於有一足以解決上述弊端之創作產生。
緣是,一種枕頭之改良,其係一主體,主體之頂層為平面式,頂 層區分為有一前頂面及一近底面區域;其特徵在於:主體上半層為一軟材質之頂層及下半層一略硬材質之底層所構成,軟材質之頂層於近底面兩側為空缺,中間有一軟頸頂層,略硬材質之底層於近底面兩側為隆起層,並隆起層表面與頂層同一平面,中間有一凹陷的硬頸底層,該硬頸底層上方供軟頸頂層填補與頂層同一平面。
本創作一種枕頭之改良,其主要目的係提供以頂、底面皆為平面體,以頂層之軟頸頂層提供一軟性舒適的貼觸面,以底層之硬頸底層支撐人體的頸部,人體的頸部受到舒適的接觸,又有一相當的支撐,而不硬梆梆的,人體可以有效獲得最佳的睡眠狀態,並減少落枕的可能性。
本創作一種枕頭之改良,其另一目的係底層於近底面兩側為隆起層,並隆起層表面與頂層同一平面,提供主體之整體性,並人體翻轉時有一阻隔。
本創作一種枕頭之改良,如第三圖所示,其係一主體20,主體20有一頂層21及一底層22所構成,頂層21及底層22都為平面式,主體20的寬度為人體頭部的三倍以上,頂層21區分為有一前頂面211及一近底面212區域,近底面212區域長度約為前頂面211區域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前頂面211區域長度兩倍於近底面212區域長度,主體20上半層為一軟材質之頂層21及下半層一略硬材質之底層22所構成(如第五圖所示),軟材質之頂層21於近底面212兩側為空缺,中間有一軟頸頂層23(如第四、六圖所示),前頂面211之下方延伸一軟延伸層26,軟延伸層26供上方頸部壓觸(如第五、六圖所示),底層22中間有一凹陷的硬頸底層24,該硬頸底層24上方供軟頸頂層23填補與頂層21同一平面,凹陷硬頸底層24的寬度約為主體20寬度三分之一,略硬材質之底層22於近底面212兩側為隆起層25(如第七圖所示),並隆起層25表面與頂層21同一平面,軟頸頂層23屬於軟材質,硬頸底層24屬於硬材質,隆起層25屬於硬材質,本創作的硬材質為略硬材質,並非為真正硬材質,作為支撐之軟性硬材質。
藉由上述之結構改良,本創作一種枕頭之改良,如第八圖所示, 人體睡眠時頭部躺於主體20之中間,人體的頭顱位於前頂面211區域,頸部位於近底面212區域,前頂面211區域屬於舒適的軟材質,並且頸部貼觸於軟頸頂層23及軟延伸層26,頸部受硬頸底層24支撐,本案主體的寬度約為七十五公分,軟頸頂層23、硬頸底層24的寬度約為二十五公分,較一般的枕頭寬許多,足以供人體翻轉。
由於人體的頸部係貼觸於軟頸頂層23,雖然軟頸頂層23不支撐人 體的頸部,軟頸頂層23也無凹陷或特別凸波之設計,為一平面體,所以軟頸頂層23是提供一軟性舒適的貼觸面,當軟頸頂層23受人體的頸部重量力下壓收縮後,由硬頸底層24支撐人體的頸部,所以人體的頸部受到舒適的接觸,又有一相當的支撐,而不硬梆梆的,人體可以有效獲得最佳的睡眠狀態,並減少落枕的可能性,底層22之隆起層25表面與頂層21同一平面,提供主體20之整體性,並人體翻轉時可產生一阻隔。
本創作不論是頂層21或底層22完全是平面式,與傳統製作波浪式不同,無特別凸波或無特別凹陷之設計,並且將頂層21或底層22區分兩種軟硬材質製成,秉除傳統整體同一材質製成之缺失,於寬度上特別較傳統枕頭寬,所以於軟頸頂層23的區域足以使人體舒適地躺下或翻轉。
惟上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創作專利範圍所涵蓋。
縱上所述,本創作一種枕頭之改良,其新穎性、實用性及進步性乃毋庸置疑,完全符合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請。
〔習知〕
10‧‧‧主體
11‧‧‧前頂部
12‧‧‧中間部
13‧‧‧近底部
〔本創作〕
20‧‧‧主體
21‧‧‧頂層
22‧‧‧底層
211‧‧‧前頂面
212‧‧‧近底面
23‧‧‧軟頸頂層
24‧‧‧硬頸底層
25‧‧‧隆起層
26‧‧‧軟延伸層
第一圖係傳統枕頭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傳統枕頭之剖面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4-4之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三圖5-5之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三圖6-6之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第三圖7-7之剖面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使用時之剖面示意圖。
20‧‧‧主體
21‧‧‧頂層
22‧‧‧底層
211‧‧‧前頂面
212‧‧‧近底面
23‧‧‧軟頸頂層
24‧‧‧硬頸底層
25‧‧‧隆起層

Claims (5)

  1. 一種枕頭之改良,其係一主體,主體之頂層為平面式,頂層區分為有一前頂面及一近底面區域;其特徵在於:主體上半層為一軟材質之頂層及下半層一略硬材質之底層所構成,軟材質之頂層於近底面兩側為空缺,中間有一軟頸頂層,略硬材質之底層於近底面兩側為隆起層,並隆起層表面與頂層同一平面,中間有一凹陷的硬頸底層,該硬頸底層上方供軟頸頂層填補與頂層同一平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枕頭之改良,其中該近底面區域約為前頂面區域的二分之一。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枕頭之改良,其中該凹陷硬頸底層的寬度約為主體寬度三分之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枕頭之改良,其中該主體的寬度為人體頭部的三倍以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枕頭之改良,其中該前頂面之下方延伸一軟延伸層。
TW106210728U 2017-07-21 2017-07-21 枕頭之改良 TWM55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0728U TWM550105U (zh) 2017-07-21 2017-07-21 枕頭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0728U TWM550105U (zh) 2017-07-21 2017-07-21 枕頭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0105U true TWM550105U (zh) 2017-10-11

Family

ID=6101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0728U TWM550105U (zh) 2017-07-21 2017-07-21 枕頭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0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334B (zh) * 2018-12-24 2020-05-01 黃暄祐 減震支撐枕頭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2334B (zh) * 2018-12-24 2020-05-01 黃暄祐 減震支撐枕頭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2320U (zh) 健康枕
CN204427433U (zh) 午休枕
JP3215924U (ja) 健康機能枕
TWM550105U (zh) 枕頭之改良
CN205197619U (zh) 一种新型羽毛枕
TWM550598U (zh) 健康機能枕
CN203378860U (zh) 一种保健枕
TWM583261U (zh) 枕頭結構
CN205306584U (zh) 一种颈枕
CN205285785U (zh) 一种记忆枕
TWM460604U (zh) 多功能午睡枕
CN103405092B (zh) 一种保健枕
TWM552787U (zh) 趴睡枕
CN206641684U (zh) 一种帝王零度枕
TWM473784U (zh) 保健枕之結構改良
TWM638039U (zh) 枕心頭套
TWM551047U (zh) 多功能枕體
CN207604718U (zh) 一种可调节组合枕
CN203088420U (zh) 一种席梦思垫专用凉席
CN207411937U (zh) 一种多功能羽绒记忆枕
JP3113149U (ja) 健康枕
TWM585568U (zh) 健康枕頭結構
CN205125777U (zh) 一种护颈枕头
TWM638009U (zh) 工學枕
TWD230823S (zh) 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