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074U - 高負載之載具 - Google Patents

高負載之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074U
TWM545074U TW106205433U TW106205433U TWM545074U TW M545074 U TWM545074 U TW M545074U TW 106205433 U TW106205433 U TW 106205433U TW 106205433 U TW106205433 U TW 106205433U TW M545074 U TWM545074 U TW M5450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straight rod
load carrier
hous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5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eng-Chang Lin
zhi-hao Liu
Yi-Hong Chen
sheng-hua Li
Yang-Quan Cai
Original Assignee
Minghsin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hsin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 filed Critical Minghsin Univ Of Science And Tech
Priority to TW106205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074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074U/zh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Description

高負載之載具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運輸物體之載具,特別是一種無人駕駛的高負載之載具。
在近年來,世界各國皆致力於陸上小型無人載具的研發,希望小型無人載具可深入人類無法進入的狹小區域,以代替人類進行探查或採樣等行為。同時希望小型無人載具也可替代人類深入危險區域,來避免人員需自行進入危險區域中,使用小型無人載具來替代人類能提高人員在進行探測或採樣等行為時的安全性。
小型無人載具為了實現遠端監控之技術,必須在小型無人載具上裝設無線控制器、攝影裝置等設備,以利用攝影裝置取得前方影像,使遠端的監控人員可根據前方影像來控制無線控制器,操控小型無人載具前進,藉此達到探查的目的。除此之外,若需利用小型無人載具進行採樣時,小型無人載具上又必須再額外裝配機械手臂等可搬運物體的設備,以移除前方阻礙的障礙物或採集樣品等。
但目前小型無人載具的驅動裝置,其輸出的扭力較小,對於高角度之坡度本來就較難克服,又小型無人載具為了達到探查或採樣的目的,必需裝載許多設備,這些設備無疑又增加了驅動裝置的負擔,使小型無人載具更加難以行駛,因此較小的驅動力對於小型無人載具的應用發展來說是ㄧ種相當大的阻礙。
有鑑於此,本創作遂針對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高負載之載具,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高負載之載具,其驅動器可產生較大的扭力,且搭配驅動器之驅動軸上的特殊結構設計能準確轉動驅動輪,使本創作之載具能承載較多的重量,以及能行駛在高角度的斜坡上。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高負載之載具,能有效適應崎嶇的地形,並可攀爬階梯。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高負載之載具,包括ㄧ殼體,殼體內且靠近殼體之後端設有二驅動器,且二驅動器係設置在殼體相對兩側,每ㄧ驅動器之驅動軸穿出於殼體,而驅動軸上設有ㄧ驅動輪、ㄧ驅動軸套以及ㄧ傳動連接元件,其中驅動軸套係套設固定在驅動軸上,傳動連接元件則是卡合在驅動輪中間的一固定槽中,使驅動輪透過傳動連接元件固定在驅動軸套上。殼體相對二外側的前端更分別設有ㄧ惰輪,殼體二外側面且位於惰輪與驅動輪之間更分別平行設有防震支撐裝置,以及二履帶分別套設在殼體相對二外側面的驅動輪、惰輪以及防震支撐裝置上。
其中固定槽係為矩形固定槽,而傳動連接元件係為矩形傳動連接元件。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結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更有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圖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四圖,如圖所示,其係為本創作高負載之載具1,其包括一殼體10,殼體10上表面更設有一承載部12,以乘載物品如攝影機、機械手臂等設備;殼體10內且靠近後端設有二驅動器14,二驅動器14係分別設置於殼體10相對二側,本實施例的驅動器14為大扭力的馬達,至少450瓦以上,且每一驅動器14的驅動軸142更穿出於殼體10外,每一驅動軸142上則設有ㄧ驅動輪16、一驅動軸套18及一傳動連接元件20,驅動軸套18係套設固定在驅動軸142上,傳動連接元件20則卡合在驅動輪16中間的一固定槽162中,使驅動輪16可透過傳動連接元件20固定在驅動軸套18上,當驅動軸142轉動時可帶動驅動軸套18以及傳動連接元件20,傳動連接元件20再進而帶動驅動輪16轉動,由於本實施例驅動輪16的固定槽162與傳動連接元件20分別為矩形固定槽162與矩形傳動連接元件20,因此透過矩形固定槽162與矩形傳動連接元件20的菱角,有助於傳動連接元件20帶動驅動輪16轉動,可減少動能的耗損,使驅動器14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值。
請持續參照第一圖至第四圖,殼體10相對二外側面的前端分別設有ㄧ惰輪22,且殼體10二外側面位於惰輪22與驅動輪16之間更分別設有ㄧ防震支撐裝置24,防震支撐裝置24係平行殼體10的外側面;除此之外,殼體10上更設有二履帶26,分別套設在殼體10相對二外側面的驅動輪16、惰輪22以及防震支撐裝置24上,當驅動器14帶動驅動輪16轉動時,可同時帶動履帶26轉動,進而使高負載之載具1行進。由於高負載之載具1的驅動器14可產生較大的扭力,且搭配驅動器14之驅動軸142上傳動連接元件20與驅動輪16之固定槽162的矩形特殊結構設計,能準確轉動驅動輪16,避免能量流失,可使驅動器14的能量發揮到最大,使高負載之載具1能承載較大的重量,且能行駛在高角度的斜坡上,如階梯等。
接下來本實施例將詳細說明本實施例防震支撐裝置24之結構,如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殼體10兩側分別設有ㄧ防震支撐裝置24,每ㄧ防震支撐裝置24包括有二防震架體28、28’,互相平行設置於殼體10外,其中二防震架體28、28’結構皆相同,僅以一防震架體28之結構進行實施例說明。防震架體28包括有一橫桿280,本實施例之橫桿280係為V形橫桿,且橫桿280兩端更分別設有一第一直桿282與一第二直桿284,其中第一直桿282與第二直桿284接觸履帶26的一端分別設有滾輪30,而第一直桿282與第二直桿284相對於滾輪30的另一端則固定在橫桿280上。除此之外,橫桿280上更設有一第一ㄑ形桿286與一第二ㄑ形桿288,第一ㄑ形桿286與第二ㄑ形桿288係位於第一直桿282與第二直桿284之間,第一ㄑ形桿286透過第一突出部287設置在橫桿280上,第二ㄑ形桿288則係透過第二突出部289設置在橫桿280上,且第一ㄑ形桿286之第一突出部287係面對第二ㄑ形桿288之第二突出部289,使第一ㄑ形桿286與第二ㄑ形桿288呈現出鏡射方式設置,且第一ㄑ形桿286與第二ㄑ形桿288接觸履帶26之一端亦分別設有滾輪30。
防震支撐裝置24上更包括有二第一彈性元件32以及一第二彈性元件34,二第一彈性元件32以及一第二彈性元件34皆為彈簧,其中二第一彈性元件32係設置於二防震架體28、28’之間,且分別連接二第一直桿282、282’與二橫桿280、280’,以及二第二直桿284、284’與二橫桿280、280’。第二彈性元件34亦設置於二防震架體28、28’之間,且分別連接二第一ㄑ形桿286、286’與二第二ㄑ形桿288、288’相對於滾輪30的另一端。殼體10二外側面更分別設有四固定軸36,並穿設二防震架體28、28’的二橫桿280、280’、二第一直桿282、282’、二第二直桿284、284’、二第一ㄑ形桿286、286’之第一突出部287與二第二ㄑ形桿288、288’之第二突出部289,以將二防震架體28、28’設置於殼體10上,並使二第一直桿282、282’、二第二直桿284、284’、二第一ㄑ形桿286、286’與二第二ㄑ形桿288、288’可在二橫桿280、280’上轉動。
接下來請參第一圖至第四圖,並配合參照第五圖,為了使高負載之載具1可透過遠端操控,本實施例更舉例說明殼體10內可設有一控制器38,以電性連接驅動器14,藉此透過控制器38來控制驅動器14的作動。控制器38更電性連接一訊號收發器40以及一取像裝置42,訊號收發器40係用以接收一遠端控制裝置44所發出的一遠端控制訊號,並將遠端控制訊號傳遞至控制器38,使控制器38能根據遠端控制訊號,來控制驅動器14藉此控制高負載之載具1前進或後退,同時取像裝置42可提供擷取前方的一影像,並透過訊號收發器40將影像傳遞至遠端控制裝置44中,以供遠端操作者觀看高負載之載具1前方影像,來判斷操作高負載之載具1該如何行進。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驅動器可產生較大的扭力,且搭配驅動器之驅動軸上的特殊結構設計,能準確轉動驅動輪,將驅動器的扭力發揮到最大值,使載具能承載較多的重量,並且能有效適應崎嶇的地形,可攀爬階梯行駛或高角度的斜坡上。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高負載之載具
10‧‧‧殼體
12‧‧‧承載部
14‧‧‧驅動器
142‧‧‧驅動軸
16‧‧‧驅動輪
162‧‧‧固定槽
18‧‧‧驅動軸套
20‧‧‧傳動連接元件
22‧‧‧惰輪
24‧‧‧防震支撐裝置
26‧‧‧履帶
28、28’‧‧‧防震架體
280、280’‧‧‧橫桿
282、282’‧‧‧第一直桿
284、284’‧‧‧第二直桿
286、286’‧‧‧第一ㄑ形桿
287‧‧‧第一突出部
288、288’‧‧‧第二ㄑ形桿
289‧‧‧第二突出部
30‧‧‧滾輪
32‧‧‧第一彈性元件
34‧‧‧第二彈性元件
36‧‧‧固定軸
38‧‧‧控制器
40‧‧‧訊號收發器
42‧‧‧取像裝置
44‧‧‧遠端控制裝置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之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之元件分解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之側視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之裝置方塊圖。
1‧‧‧高負載之載具
10‧‧‧殼體
12‧‧‧承載部
14‧‧‧驅動器
16‧‧‧驅動輪
20‧‧‧傳動連接元件
22‧‧‧惰輪
24‧‧‧防震支撐裝置
26‧‧‧履帶
28‧‧‧防震架體
280‧‧‧橫桿
282‧‧‧第一直桿
284‧‧‧第二直桿
286‧‧‧第一ㄑ形桿
288‧‧‧第二ㄑ形桿
30‧‧‧滾輪
32‧‧‧第一彈性元件
34‧‧‧第二彈性元件
36‧‧‧固定軸
38‧‧‧控制器
40‧‧‧訊號收發器
42‧‧‧取像裝置

Claims (12)

  1. 一種高負載之載具,包括: 一殼體; 二驅動器,設置於該殼體內且靠近該殼體之後端,該二驅動器並分別設置於該殼體相對二側,每一該驅動器之驅動軸更穿出於該殼體外以裝設一驅動輪,且每一該驅動軸上更設有一驅動軸套及一傳動連接元件,該驅動軸套係套設固定在該驅動軸上,該傳動連接元件則卡合在該驅動輪中間的一固定槽中,使該驅動輪透過該傳動連接元件固定在該驅動軸套上; 二惰輪,分別設置於該殼體相對二外側面的前端; 二防震支撐裝置,分別設置於該殼體二外側面且平行於該殼體,該防震支撐裝置並位於該惰輪與該驅動輪之間;以及 二履帶,分別套設在該殼體相對二外側面的該驅動輪,該惰輪以及該防震支撐裝置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固定槽係為矩形固定槽;該傳動連接元件係為矩形傳動連接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驅動器為馬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殼體上表面更設有一承載部,以乘載物品。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更包括一控制器設置於該殼體內,且電性連接該驅動器控制該驅動器作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更包括一訊號收發器設置於該殼體上且電性連接該控制器,該訊號收發器接收一遠端控制裝置發出的一遠端控制訊號,以使該控制器根據該遠端控制訊號,控制該驅動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更包括一取像裝置設置於該殼體上表面,且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以擷取一影像並透過該訊號收發器將該影像傳遞至該遠端控制裝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每一該防震支撐裝置更包括: 二防震架體,平行設置於該殼體外,每一該防震架體包括一橫桿,該橫桿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直桿與一第二直桿,該橫桿上且位於該第一直桿與該第二直桿之間更設有一第一ㄑ形桿與一第二ㄑ形桿; 二第一彈性元件,設置於該二防震架體之間,且分別連接二該第一直桿與二該橫桿,以及二該第二直桿與二該橫桿;及 一第二彈性元件,設置於該二防震架體之間,且分別連接二該第一ㄑ形桿與二該第二ㄑ形桿。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第一直桿、該第二直桿、該第一ㄑ形桿與該第二ㄑ形桿接觸該履帶之一端設有一滾輪。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第一彈性元件與該第二彈性元件為彈簧。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防震架體之該橫桿係為V形橫桿。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高負載之載具,其中該殼體二外側面更分別設有四固定軸,穿設該二防震架體之二該橫桿、二該第一直桿、二該第二直桿、二該第一ㄑ形桿與二該第二ㄑ形桿,以將該二防震架體設置於該殼體上,並使二該第一直桿、二該第二直桿、二該第一ㄑ形桿與二該第二ㄑ形桿在該橫桿上轉動。
TW106205433U 2017-04-19 2017-04-19 高負載之載具 TWM54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5433U TWM545074U (zh) 2017-04-19 2017-04-19 高負載之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5433U TWM545074U (zh) 2017-04-19 2017-04-19 高負載之載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074U true TWM545074U (zh) 2017-07-11

Family

ID=60050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5433U TWM545074U (zh) 2017-04-19 2017-04-19 高負載之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5759B2 (en) Mobile robotic vehicle
US10179508B2 (en) Low gravity all-surface vehicle
CA2631116C (en) Hybrid mobile robot
KR101280892B1 (ko) 종동기어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뱀형로봇
CA2746194C (en) Mobile robotic vehicle with tracks and rear flipper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vehicle
JP5692931B2 (ja) 走行ロボット
KR101309998B1 (ko) 다목적 육륜 접지 자동차
US10889340B2 (en) Remotely controlled packable robot with folding tracks
TWM545074U (zh) 高負載之載具
CA2917082C (en) Frame for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or ugv
TWM565104U (zh) Spherical robot
CN212828740U (zh) 一种果园运输机器人
CN109625110A (zh) 一种自动爬楼装置
TWM545075U (zh) 可調式避震載具
TWI700209B (zh) 機動性爬梯載具
JP6641655B2 (ja) 走行ロボット
CN116922418B (zh) 危险电力场景下电力设备状态探测机器人
CN209972614U (zh) 一种履带式被动自适应机器人
Doi et al. Mechanism and Control of Connecting Robot Moving in Narrow and Irregular Terrain
JP4009842B2 (ja) 複数の体節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移動体、および複数の体節ユニットを連結した被駆動体を駆動するため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237534B1 (ko) 휠이 형성된 플리퍼를 구비한 트랙형 로봇
CN109606499B (zh) 微型六腿机器人
KR20120096746A (ko) 이동형 로봇
TWM514995U (zh) 微型搬運裝置
Czop et al. Low-cost EOD robot using off-the-shelf parts: revisions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resul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