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634U -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 Google Patents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634U
TWM543634U TW106200024U TW106200024U TWM543634U TW M543634 U TWM543634 U TW M543634U TW 106200024 U TW106200024 U TW 106200024U TW 106200024 U TW106200024 U TW 106200024U TW M543634 U TWM543634 U TW M5436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hand
patent application
stirred
cup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誰我
葉怡得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6200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634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634U/zh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尤指一種使用單手即可便利將飲料或湯品沉澱於底層之沉澱物攪拌至上層之隨手杯。
按,現代人於飲用綠豆湯、珍珠奶茶等飲料,或酸辣湯、玉米濃湯等即時湯品時,常會使用吸管、攪拌棒或湯匙等伸入杯內,以將沉澱於杯底的綠豆、粉圓或肉絲、蔬菜等沉澱物攪拌至上層或撈起食用;然,該吸管、攪拌棒或湯匙雖可將沉於杯底的沉澱物攪拌至上層,但吸管、攪拌棒及湯匙係須另行準備,且吸管、攪拌棒及湯匙放置後,杯蓋即無法完整蓋好杯口,以致灰塵等掉入杯內,另將吸管、攪拌棒及湯匙取出杯外時若放置不慎,則該吸管、攪拌棒及湯匙係會沾附灰塵、髒物,而造成使用上不便性。
於是,乃有相關業者研發具攪拌裝置的杯子,請參閱我國公告第M387599號之「具攪拌裝置之隨手杯」,其主要包含一主杯體;一副杯體,其可樞轉地設於主杯體底部,該副杯體內設有一容室;及一攪拌元件,其對應穿設於該主杯體及該副杯體中,以藉由旋轉副杯體帶動一心軸旋轉並上緊一發條盒之發條後驅動一葉片於主杯體中旋轉而產生一攪拌功能。該我國公告第M387599號之「具攪拌裝置之隨手杯」雖可取代吸管、攪拌棒及湯匙等使用,以將沉於杯底的沉澱物攪拌至上層;然,其結構設計繁瑣、製造成本高,另其發條盒使用上會有彈性疲乏損壞等問題,且其葉片、心軸相接處不易清洗,容易卡附髒污,造成衛生上疑慮,尤其在使用上其須一手握持主杯體,另手握持副杯體, 以使副杯體與主杯體相對旋轉,以上緊發條儲存動力,而此二手操作方式,對於單手的肢障者而言即造成使用上困難性。
緣是,本創作人有鑑於現有吸管、攪拌棒、湯匙,或具攪拌功能之杯子等於使用上仍有上述諸多缺失,乃藉其多年於相關領域的製造及設計經驗和知識的輔佐,並經多方巧思,研創出本創作。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主要目的係為了提供一種使用單手即可便利將飲料或湯品沉澱於底層之沉澱物攪拌至上層之隨手杯。
為了達到上述實施目的,本創作人乃研擬如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包含一杯體,乃使該杯體上端形成一杯口,並使該杯體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且使該容置空間與其杯口相通,又使該杯體外壁沿其軸向成型有數道凹槽,並使該數道凹槽於該杯體內壁相對形成往該容置空間凸設之凸肋。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外壁之數凹槽係使其槽深由下方凹槽往上方凹槽其槽深漸深,另使該杯體內壁之數凸肋相對形成由下方凸肋往上方凸肋朝其杯體徑向凸伸之肋高呈漸高設置。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相鄰之兩凹槽係呈相異角度設立。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數道凹槽係呈螺旋狀排列。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進一步包含一底座,乃使該底座上端成型為一傾斜端面,並使該底座之傾斜端面與該杯體底端之傾斜端面相對應,以使該底座上端與該杯體底端對應結合。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杯口外緣係進一步凸設一定位凸緣。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進一步包含一杯蓋,乃使該杯蓋對應蓋設於該杯體之杯口,另使該杯蓋底緣內側凸設一止擋緣,以與該杯體其杯口之定位凸緣相互卡抵定位。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蓋一側係進一步連伸有一扳片。
如上所述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蓋上係進一步成型有一透氣口。
藉此,當使用實施時,使用者係單手握持杯體,繼施力轉動杯體,以使飲料或湯品其沉於杯底之沉澱物,隨著旋轉施力而升起,並藉由凸伸於容置空間呈螺旋狀排列凸肋,以產生導引水流形成漩渦效果,而使沉澱物隨著渦流被帶動至杯體上層處,據此,以於飲用飲料或湯品時,可便於將漂浮於飲料或湯品上層之沉澱物一併飲入,達到充分品嘗該飲料或湯品效果。
(1)‧‧‧杯體
(11)‧‧‧杯口
(12)‧‧‧定位凸緣
(13)‧‧‧容置空間
(14)‧‧‧傾斜端面
(15)‧‧‧凹槽
(16)‧‧‧凸肋
(2)‧‧‧底座
(21)‧‧‧傾斜端面
(3)‧‧‧杯蓋
(31)‧‧‧止擋緣
(32)‧‧‧扳片
(33)‧‧‧透氣口
(4)‧‧‧沉澱物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二圖:本創作之另一立體圖
第三圖:本創作之正視圖
第四圖: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五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正視圖
第六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剖視圖
而為令本創作之技術手段及其所能達成之效果,能夠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詳細說明如下,請一併參閱揭露之圖式及圖號:首先,請參閱第一~四圖所示,為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包含:一杯體(1),乃使該杯體(1)上端形成一圓形杯口(11),並使其杯口(11)外緣凸設一定位凸緣(12),又使該杯體(1)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13),且使該容置空間(13)與杯口(11)相通,另使該杯體(1)底端形成有呈一側傾斜端面(14),又使該杯體(1)外壁沿其軸向成型有數道凹槽(15),且使相鄰之兩凹槽(15)呈相異角度設立,以使該數道凹槽(15)呈螺旋狀排列,並使該數道凹槽(15)由下方凹槽(15)往上方凹槽(15)其槽深漸深,而該數道凹槽(15)係於該杯體(1)內壁相對成型往容置空間(13)凸設之凸肋(16),且使該數凸肋(16)相對形成由下方凸肋(16)往上方凸肋(16)朝其杯體徑向凸伸之肋高呈漸高設置;一底座(2),係使該底座(2)上端成型朝一側傾斜端面(21),並使該底座(2)之傾斜端面(21)與杯體(1)底端之傾斜端面(14)相對應,以使該底座(2)上端與該杯體(1)底端對應結合;一杯蓋(3),乃使該杯蓋(3)對應蓋設於杯體(1)上端杯口(11),並使該杯蓋(3)底緣內側凸設一止擋緣(31),以與該杯體(1)其杯口(11)之定位凸緣(12)相互卡抵定位,又使該杯蓋(3)一側連伸一扳片(32),另使該杯蓋(3)上成型有一透氣口(33)。
據此,當使用實施時,使用者係可將綠豆湯、珍珠奶茶等飲料,或酸辣湯、玉米濃湯等湯品容裝於本創作之杯體(1)其容置空間(13)中,而後將杯蓋(3)蓋合於杯體(1)之杯口(11),並使該杯蓋(3)底側 止擋緣(31)與該杯口(11)之定位凸緣(12)卡抵定位,以將杯蓋(3)穩固蓋合於該杯體(1)之杯口(11),於此,以利使用者將該容裝有飲料或湯品之本創作攜帶隨行,另藉由杯蓋(3)上端之透氣口(33)設置,係可使飲料或湯品產生熱氣適當排散,避免杯體(1)內發生脹氣現象。
再者,請一併參閱第五、六圖所示,當使用者欲飲用杯體(1)內容裝之飲料或湯品時,即可單手握持於杯體(1)外壁,此時,使用者手指係可嵌入杯體(1)外壁之數道凹槽(15)中,而達到穩定握持杯體(1)效果,另利用杯體(1)底端形成一側傾斜端面(14)設計,即可使其飲料或湯品沉於杯體(1)底部之沉澱物(4)聚集於同一區域處,於此,當使用者手腕施力旋轉杯體(1)時,其旋轉施力便可集中作用於該聚集於同一區域沉澱物(4)不致分散,而使該沉澱物(4)隨著旋轉施力升起,並於使用者持續施力旋轉杯體(1)下,該杯體(1)內容裝之飲料或湯品即會藉由凸伸於容置空間(13)呈螺旋狀排列凸肋(16),產生導引水流形成漩渦效果,而使沉澱物(4)隨著渦流被帶動至杯體(1)上層處,且利用杯體(1)內壁相對凹槽(15)成型之凸肋(16)由下往上肋高漸高設置,即可增進漩渦流速及上升壓力的形成,達到使沉澱物(4)更容易被帶動至杯體(1)上層處及於杯體(1)上層漂浮時間延長等效果。
於此,當使用者手施力於杯蓋(3)之扳片(32),以將杯蓋(3)掀開,以杯就口飲用杯內飲料或湯品時,漂浮於該飲料或湯品上層之沉澱物(4)便可隨飲料或湯品一併飲入使用者口內,以達到充分品嘗該飲料或湯品的效果。由於本創作於使用上,使用者只須採單手便可對杯體(1)內容裝之飲料或湯品產生攪拌果,使沉澱物(4)上升至上層位置,藉此,不僅對一般使用者而言,可提供使用上便利性,另對單手的肢障者而言更係為一貼心服務設計,以使肢障者亦可在無須他人協助下,自行享受到該包含有沉澱物(4) 之飲料或湯品。此外,本創作之結構設計簡易、製造成本低廉,且使用上不易發生損壞,另清洗上更具方便性,不會有卡附髒污等問題,據此,俾提供消費者一較市面上其它攪拌功能之杯子更具有良好功效之隨手杯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實施態樣,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為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專利範疇。
由上述結構及實施方式可知,本創作係具有如下優點:
1.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於杯體底端形成一傾斜端面,以使飲料或湯品其沉澱物可聚集於該傾斜端面一側處,藉此,當使用者施力旋轉杯體時,其旋轉施力可集中作用於沉澱物處不致分散,達到更有效帶動沉澱物上升效果。
2.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使杯體其內壁相對凹槽成型之凸肋其徑向凸伸肋高,呈由下往上漸高設計,於此,即可增進漩渦流速及上升壓力形成,達到使沉澱物更容易被帶動至杯體上層處,及延長沉澱物於杯體上層漂浮時間等效果。
3.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使於杯體外壁成型數道凹槽,該數道凹槽係可提供使用者手指嵌入,以達到令使用者於旋轉杯體時,其手部可更穩定握持杯體效果。
4.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可提供使用者單手握持操作,於此,即使僅有單手的肢障者都可在無須他人協助下,便利地使用本創作將杯內飲料或湯品之沉澱物攪拌至上層處,以充分享受該等飲料或湯品的效果。
5.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僅藉由旋轉杯體即可帶動沉澱物上升,於此相較於使用吸管、攪拌棒或湯匙沉澱物等食用方式更為便利省時, 尤其更可避免須另行準備吸管、攪拌棒及湯匙的不便性,以及吸管、攪拌棒及湯匙若無適當放置處容易髒污情形。
6.本創作之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具有結構簡易、製造成本低廉,使用上不易發生損壞,容易清理不會卡附髒污,及操作便利等功效,據此,俾提供消費者一較市面上其它攪拌功能之杯子更具有良好功效之隨手杯者。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杯體
(11)‧‧‧杯口
(12)‧‧‧定位凸緣
(13)‧‧‧容置空間
(14)‧‧‧傾斜端面
(15)‧‧‧凹槽
(16)‧‧‧凸肋
(2)‧‧‧底座
(21)‧‧‧傾斜端面
(3)‧‧‧杯蓋
(31)‧‧‧止擋緣
(32)‧‧‧扳片
(33)‧‧‧透氣口
(4)‧‧‧沉澱物

Claims (10)

  1. 一種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包含一杯體,乃使該杯體上端形成一杯口,並使該杯體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且使該容置空間與其杯口相通,又使該杯體外壁沿其軸向成型有數道凹槽,並使該數道凹槽於該杯體內壁相對形成往該容置空間凸設之凸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外壁之數凹槽係使其槽深由下方凹槽往上方凹槽其槽深漸深,另使該杯體內壁之數凸肋相對形成由下方凸肋往上方凸肋朝其杯體徑向凸伸之肋高呈漸高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相鄰之兩凹槽係呈相異角度設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數道凹槽係呈螺旋狀排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底端係形成一傾斜端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進一步包含一底座,乃使該底座上端成型為一傾斜端面,並使該底座之傾斜端面與該杯體底端之傾斜端面相對應,以使該底座上端與該杯體底端對應結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體其杯口外緣係進一步凸設一定位凸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係進一步包含一杯蓋,乃使該杯蓋對應蓋設於該杯體之杯 口,另使該杯蓋底緣內側凸設一止擋緣,以與該杯體其杯口之定位凸緣相互卡抵定位。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蓋一側係進一步連伸有一扳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其中,該杯蓋上係進一步成型有一透氣口。
TW106200024U 2017-01-03 2017-01-03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TWM543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024U TWM543634U (zh) 2017-01-03 2017-01-03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024U TWM543634U (zh) 2017-01-03 2017-01-03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634U true TWM543634U (zh) 2017-06-21

Family

ID=5969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024U TWM543634U (zh) 2017-01-03 2017-01-03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128A (zh) * 2018-11-06 2019-03-26 惠东县港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自搅拌咖啡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2128A (zh) * 2018-11-06 2019-03-26 惠东县港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自搅拌咖啡杯
CN109512128B (zh) * 2018-11-06 2024-04-02 惠东县港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自搅拌咖啡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64978U (zh) Drinking cup with a stirring effect
EP2910159B1 (en) Container
US6454455B1 (en) Stirrer
CN204071527U (zh) 杯子
TWM543634U (zh) 可單手攪拌之隨手杯
CN102973089B (zh) 茶杯
US20200130905A1 (en) Sharing Spoon
US20080060559A1 (en) Disposable utensil rest
US20200071036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lid having an elongated opening, including a flexible portion, for liquids
KR20190057955A (ko) 종이 믹스컵
CN211748858U (zh) 一种带有水袋装置的热水壶
KR200358522Y1 (ko) 스푼이 부착된 종이컵
KR101504581B1 (ko) 휴대용 텀블러 구조
KR20090001460U (ko) 믹스 컵
TWI682749B (zh) 可攜式之浸泡裝置
JP3169502U (ja) 茶葉潰し具付き急須
CN210643556U (zh) 一种可拆卸式店用咖啡杯
CN206566220U (zh) 一种高效搅拌杯
TWI722505B (zh) 易於連同吸管成型脫模的杯子
CN211354871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马克杯
KR20180005566A (ko) 기능성 다이나믹 믹스용 종이컵
TWM590416U (zh) 現泡茶與現搖雪克飲料的容器構造
TWM577295U (zh) Kettle structure
JP5922386B2 (ja) 飲料用撹拌用具
KR20220010128A (ko) 회전식 묻음 방지 일회용 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