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624U - 鉸鍊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鉸鍊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624U
TWM543624U TW106204480U TW106204480U TWM543624U TW M543624 U TWM543624 U TW M543624U TW 106204480 U TW106204480 U TW 106204480U TW 106204480 U TW106204480 U TW 106204480U TW M543624 U TWM543624 U TW M5436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hinge structure
coupled
seat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4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Wei Lin
Original Assignee
Shu-Wei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Wei Lin filed Critical Shu-Wei Lin
Priority to TW106204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624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624U/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鉸鍊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鉸鍊結構改良,尤指一種於可避免因不慎碰觸造成關閉,而達到結構簡單以及具有較佳實用性之功效者。
按,一般習用之阻尼鉸鍊,係包含一底座、一驅動臂單元、一固定單元、二連動件、二穩定件、二彈性件及二連動件,該固定單元用於將該阻尼鉸鍊固定,該驅動臂單元藉由一多數樞軸樞接於該底座與固定單元,且二連動件位於驅動臂單元的兩側,並與驅動臂單元同步轉動;二彈性件及二穩定件藉由第二樞軸樞接於固定單元,且當連動件與驅動臂單元同步轉動時,彈性件緩衝連動件的作動;穩定件分別套設於第二樞軸,且各該彈性件分別環設於各該穩定件。
雖然上述習用之阻尼鉸鍊可達到降低摩擦力之功效,但整體之結構卻較為複雜,且該驅動臂單元與各彈性件係直接帶動該底座,因此,該驅動臂單元與該底座之間並無任何緩衝之空間存在,導致容易因不慎碰觸門板體 觸動驅動臂單元與各彈性件而造成關閉之情形,使得實用性較為不足。
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鉸鍊結構改良,以使其達到結構簡單以及具有較佳實用性之功效,將是本創作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出一種鉸鍊結構改良,以期達到使第一板體進行開啟與緩慢關閉之動作,且開啟時可利用第一座體與連動單元間所產生之裕度,避免因不慎碰觸第一板體造成關閉,而達到結構簡單以及具有較佳實用性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鉸鍊結構改良,其包含:用以結合至一第一板體之一第一座體;用以結合至一第二板體之一第二座體;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之一連動單元;設於該第二座體且與該連動單元連接之一阻尼單元;以及設於該第二座體之一彈性件,其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連動單元。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第二座體中係進一步設有一固定件及一扣接部,而該固定件與該扣接部係供該第二座體與一定位基座結合。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連動單元係包括有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之一第二連接部、及連接該第二連接部與阻尼單元之一第三連接部。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一樞軸與第二座體活動結合,且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二樞軸與第二座體活動結合,而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之另端係以一穿設桿與第一座體活動結合。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三樞軸與第三連接部活動結合,而該彈性件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該第三樞軸。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第三樞軸係設有一襯套,而該彈性件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該襯套。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阻尼單元之一端係以一第一固定桿與第三連接部結合,另一端係以一第二固定桿與該第二座體結合。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阻尼單元係為油壓缸、氣壓缸或彈簧。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彈性件係以一第四樞軸與該第二座體結合,且該彈性件係具有抵頂於該第二座體之二端部、及抵頂於該連動單元之一抵靠部。
上述的鉸鍊結構改良中,該彈性件係為扭力彈簧。
藉此,本創作的鉸鍊結構改良,可施力於第一板體,使第一板體利用第一座體、連動單元、阻尼單元與彈性件之配合進行開啟與緩慢關閉之動作,且開啟時可利用第一座體與連動單元間所產生之裕度,避免因不慎碰觸第一板體造成關閉,而達到結構簡單以及具有較佳實用性的目的。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考圖1至圖5,如圖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鉸鍊結構改良,其包含一第一座體1、一第二座體2、一連動單元3、一阻尼單元4以及一彈性件5所構成。
該第一座體1係用以結合至一第一板體6(如:櫃子之門板)。
該第二座體2係用以結合至一第二板體7(如:櫃子之側板),且該第二座體2中係進一步設有一固定件21及一扣接部22。
該連動單元3係連接該第一座體1與該第二座體2,而該連動單元3係包括有連接該第一座體1與該第二座體2之一第一連接部31、連接該第一座體1與該第二座體2之一第二連接部32、及連接該第二連接部32與阻尼單元4之一第三連接部33,其中該第一連接部31之一端係以一第一樞軸311與第二座體2活動結合,且該第二連接部32之一端係以一第二樞軸321與第二座體2活動結合,而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之另端係以一穿設桿34與第一座體1活動結合,該第二連接部32之一端係以一第三樞軸331與第三連接部33活動結合。
該阻尼單元4係設於該第二座體2且與該連動單元3連接,而該阻尼單元4係為油壓缸、氣壓缸或彈簧,且該阻尼單元4之一端係以一第一固定桿41與第三連接部33結合,另一端係以一第二固定桿42與該第二座體2結合。
該彈性件5係為扭力彈簧,且該彈性件5係以一第四樞軸51結合設於該第二座體2,而該彈性件5係具有抵頂於該第二座體2之二端部52、及抵頂於該連動單元3所設第三樞軸331之一抵靠部53。
當進行組裝設置時,係將該第一座體1結合至該第一板體6(即櫃子之門板),並將定位基座8設置於該第二板體7(即櫃子之側板),使該第二座體2以該固定件21與該扣接部22之配合進行夾制,進而使該第二座體2結合至第二板體7上之定位基座8,且亦可利用該固定件21與該扣接部22之配合,將該第二座體2於定位基座8上加以拆卸,藉以使第一板體6達到易於拆裝之效果。
而當該第一板體6進行關閉時,係施以一推力於該第一板體6,待第一板體6被推至預定角度之後,便可使穿設桿34帶動該第一座體1、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往第二座體2之方向移動,此時該第二連接部32便會拉動該第三連接部33,並同時配合該彈性件5之彈性釋放而以抵靠部53第三樞軸331推動該第三連接部33,讓該第三連接部33以第一固定桿41拉動該阻尼單元4,使該阻尼單元4之拉力配合彈性件5之推力形成緩衝,而同時將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收折於第一座體1中,進而使第一板體6呈緩慢關閉之動作。
當該第一板體6進行開啟時,係施以一拉力於該第一板體6,使穿設桿34帶動該第一座體1、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往遠離第二座體2之方向移動,此時該第二連接部32便會推動該第三連接部33,並同時以第三連接部33連動該第三樞軸331,使第三樞軸331推動該彈性件5之抵靠部53,讓彈性件5形成彈性壓縮之狀態,且同時讓該第三連接部33以第一固定桿41推動該阻尼單元4,並藉由第二連接部32之抵靠固定使該阻尼單元4與彈性件5形成壓縮狀態,而同時將讓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於第一座體1中移出,進而開啟第一板體6;而由於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係以穿設桿34活動設於該第一座體1,因此,當第一板體6呈開啟狀態時,可利用該第一連接部31與第二連接部32於該第一座體1上產生適當之裕度空間,如此,可使該第一板體6被推至預定角度之後,才能由穿設桿34帶動該第一座體1、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進行上述關閉之動作,藉以可避免因不慎碰觸第一板體6即造成關閉之情形。
請參考圖6至圖8,如圖所示,本創作除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型態之外,更可為本第二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型態,而其所不同之處係在於,該第三樞軸331係設有一襯套35,而該彈性件5之抵靠部53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2與該襯套35。
如此,可藉由該襯套35之設置增加該第三樞軸331之直徑寬度,於關閉狀態時,可使該彈性件5之抵靠部53受襯套35頂推,而產生一反作用力於該第二連接部32,藉以讓該第一連接部31與該第二連接部32收折於第一座體1後呈現更緊密之狀態;假設上述第一具體實施例關閉時第一座體1與第二座體2間之角度為90 ,而本第二具體實施例關閉時第一座體1與第二座體2間之角度則小於90 , 因此,可使第一板體6關閉後呈現更緊密之狀態。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第一座體
2‧‧‧第二座體
21‧‧‧固定件
22‧‧‧扣接部
3‧‧‧連動單元
31‧‧‧第一連接部
311‧‧‧第一樞軸
32‧‧‧第二連接部
321‧‧‧第二樞軸
33‧‧‧第三連接部
331‧‧‧第三樞軸
34‧‧‧穿設桿
35‧‧‧襯套
4‧‧‧阻尼單元
41‧‧‧第一固定桿
42‧‧‧第二固定桿
5‧‧‧彈性件
51‧‧‧第四樞軸
52‧‧‧端部
53‧‧‧抵靠部
6‧‧‧第一板體
7‧‧‧第二板體
8‧‧‧定位基座
[圖1]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3] 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關閉狀態示意圖。 [圖8]係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1‧‧‧第一座體
2‧‧‧第二座體
21‧‧‧固定件
22‧‧‧扣接部
3‧‧‧連動單元
31‧‧‧第一連接部
311‧‧‧第一樞軸
32‧‧‧第二連接部
321‧‧‧第二樞軸
33‧‧‧第三連接部
331‧‧‧第三樞軸
34‧‧‧穿設桿
4‧‧‧阻尼單元
41‧‧‧第一固定桿
42‧‧‧第二固定桿
5‧‧‧彈性件
51‧‧‧第四樞軸
52‧‧‧端部
53‧‧‧抵靠部

Claims (10)

  1. 一種鉸鍊結構改良,其包含:         一第一座體,係用以結合至一第一板體;         一第二座體,係用以結合至一第二板體;         一連動單元,係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         一阻尼單元,係設於該第二座體且與該連動單元連接;以及         一彈性件,係設於該第二座體,且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連動單元。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二座體中係進一步設有一固定件及一扣接部,而該固定件與該扣接部係供該第二座體與一定位基座結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連動單元係包括有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之一第二連接部、及連接該第二連接部與阻尼單元之一第三連接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一樞軸與第二座體活動結合,且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二樞軸與第二座體活動結合,而該第一連接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之另端係以一穿設桿與第一座體活動結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端係以一第三樞軸與第三連接部活動結合,而該彈性件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該第三樞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三樞軸係設有一襯套,而該彈性件係抵頂於該第二座體與該襯套。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阻尼單元之一端係以一第一固定桿與第三連接部結合,另一端係以一第二固定桿與該第二座體結合。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阻尼單元係為油壓缸、氣壓缸或彈簧。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彈性件係以一第四樞軸與該第二座體結合,且該彈性件係具有抵頂於該第二座體之二端部、及抵頂於該連動單元之一抵靠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鉸鍊結構改良,其中該彈性件係為扭力彈簧。
TW106204480U 2017-03-30 2017-03-30 鉸鍊結構改良 TWM543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480U TWM543624U (zh) 2017-03-30 2017-03-30 鉸鍊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480U TWM543624U (zh) 2017-03-30 2017-03-30 鉸鍊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624U true TWM543624U (zh) 2017-06-21

Family

ID=5968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4480U TWM543624U (zh) 2017-03-30 2017-03-30 鉸鍊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6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0312B (zh) * 2017-10-17 2018-07-21 禾鉅工業有限公司 Hinge structure
TWI647373B (zh) * 2018-07-10 2019-01-11 連冠驊 Controllable damper and easy-to-assemble hinge struc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0312B (zh) * 2017-10-17 2018-07-21 禾鉅工業有限公司 Hinge structure
TWI647373B (zh) * 2018-07-10 2019-01-11 連冠驊 Controllable damper and easy-to-assemble hinge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29753U (en) Improvement of hinge structure
TW201910961A (zh) 電子裝置及鉸鏈結構
TWM543624U (zh) 鉸鍊結構改良
CN109209088B (zh) 一种具有自动闭合和悬停功能的双向缓冲烤箱铰链
KR101490160B1 (ko) 자동 닫힘 도어힌지
WO2017193420A1 (zh) 一种厚门板缓冲铰链
CN105672800A (zh) 家具铰链的阻尼缓冲闭合结构
CN108487807A (zh) 一种缓冲方向可调的烤箱铰链
CN108487814B (zh) 一种带单向缓冲的烤箱铰链
CN205531876U (zh) 一种家具阻尼美式暗铰链
CN111396446A (zh) 一种铰链装置
US9556660B2 (en) Damped hinge assemblies
JP4303646B2 (ja) 折れ戸用ヒンジ装置
JP2007303184A (ja) 折り戸開閉装置
CN208040148U (zh) 一种带单向缓冲的烤箱铰链
CN108360937A (zh) 一种带缓冲功能的烤箱门体启闭方法及其专用烤箱铰链
CN208056896U (zh) 一种天地铰链
TW201802341A (zh) 磁斥式鉸鏈器
CN207879122U (zh) 一种缓冲方向可调的烤箱铰链
WO2023272780A1 (zh) 阻尼铰链
CN208056889U (zh) 一种带弹簧的天地铰链
JP2010001680A (ja) 回動扉の開閉装置
JP2011084903A (ja) シャッタ
TWM463766U (zh) 鉸鏈結構
JP7414234B2 (ja) 戸板の自開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引き違い戸板または折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