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253U - 布料處理設備 - Google Patents

布料處理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253U
TWM543253U TW105219617U TW105219617U TWM543253U TW M543253 U TWM543253 U TW M543253U TW 105219617 U TW105219617 U TW 105219617U TW 105219617 U TW105219617 U TW 105219617U TW M543253 U TWM543253 U TW M5432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vertical barrel
level sensor
tank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Ming Deng
Original Assignee
Yi-Ming D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ing Deng filed Critical Yi-Ming Deng
Priority to TW10521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253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253U/zh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布料處理設備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布料處理設備,特別是指一種透過震動對紡織布料進行加工處理的布料處理設備。
在編織布匹的過程中,通常會在纖維上加入油脂或漿料,以防止纖維斷裂。而後,在進行布匹的染色作業前,必須先將布匹中的油脂或漿料去除及洗淨,才能提高布匹染色的效率。
現有退漿除油設備是利用高溫的水對布匹進行清洗,藉以去除布匹上的油脂或漿料。然而,此種透過高溫水進行清洗的方式並無法有效且徹底地洗淨布匹上的油脂或漿料。並且,在清洗過程中,必須使用大量的水進行清洗且須持續地對水進行加熱,才能使水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以上,因此易耗費加熱的能源及大量的水。
另一方面,現有染色設備進行布匹染色時,需將布匹浸泡於染液中,透過加熱染液以提高染液的溫度,使染液易於滲入布匹的纖維內進而減少浸染的時間。然而,此種染色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持續加熱染液,以及使用大量的水進行清洗,因此,易耗費加熱的能源以及大量的水。此外,現有染色設備進行染色所需耗費的工時長,進而造成染色效率低。並且,染色完成的布料出現色點及色花的機率高,染色品質差。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布料處理設備,能快速地對布料進行加工處理,以提升加工效率並節省加工工時。
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布料處理設備,能節省加熱所需耗費的能源,並能降低用水量,藉以降低製造的成本。
本新型之又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布料處理設備,能提升布料經過加工處理後的加工品質。
於是,本新型布料處理設備,適於對一布料進行加工處理,該布料處理設備包含一第一處理裝置,及一清洗裝置。
第一處理裝置包括一第一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儲液桶的第一震波產生總成,該第一儲液桶形成有一第一浸泡槽,該第一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第一溶液,該第一震波產生總成用以震動該第一儲液桶內的該第一溶液及該布料。該第一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第一前立桶體,及一沿一前後方向與該第一前立桶體相間隔的第一後立桶體,該第一前立桶體及該第一後立桶體各自具有一第一外立面及一第一內立面,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內立面與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內立面相對,該第一震波產生總成包含多個第一換能器,該等第一換能器設置於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以及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清洗裝置沿著該前後方向與該第一處理裝置相間隔排列並且位於該第一處理裝置之後,該清洗裝置用以清洗經過該第一處理裝置處理後的該布料,該清洗裝置包括一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儲液桶的震波產生模組,該儲液桶形成有一浸泡槽,該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清洗液,該震波產生模組用以震動該儲液桶內的該清洗液及該布料。
該等第一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上,以及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上。
該第一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第一前立桶體頂端的第一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第一後立桶體頂端的第一出布口,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一供料桶、一連接於該第一供料桶與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出布口之間的第一進料管,及一設置於該第一第一進料管的第一控制閥,該第一供料桶用以容置一第一料劑,該第一控制閥用以控制該第一進料管的流通與阻斷,以控制該第一料劑是否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
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後立桶體的第一低液位感測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後立桶體的第一高液位感測器,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間隔位於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上方並且鄰近該第一出布口,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及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閥,當該第一浸泡槽內的該第一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一控制閥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該第一料劑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當該第一浸泡槽內的該第一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一控制閥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該第一料劑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
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儲液桶的第一導引機構,該第一導引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第一進布口內的第一導入輥、兩個位於該第一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第一出布口方向移動的第一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第一出布口的第一導出輥。
布料處理設備更包含一位於該第一處理裝置與該清洗裝置之間的第二處理裝置,該第二處理裝置包括一第二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儲液桶的第二震波產生總成,該第二儲液桶形成有一第二浸泡槽,該第二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第二溶液,該第二震波產生總成用以震動該第二儲液桶內的該第二溶液及該布料。
該第二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第二前立桶體,及一沿該前後方向與該第二前立桶體相間隔的第二後立桶體,該第二前立桶體及該第二後立桶體各自具有一第二外立面及一第二內立面,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內立面與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內立面相對,該第二震波產生總成包含多個第二換能器,該等第二換能器設置於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以及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
該第二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上,以及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上。
該第二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第二前立桶體頂端的第二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第二後立桶體頂端的第二出布口,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二供料桶、一連接於該第二供料桶與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出布口之間的第二進料管,及一設置於該第一第二進料管的第二控制閥,該第二供料桶用以容置一第二料劑,該第二控制閥用以控制該第二進料管的流通與阻斷,以控制該第二料劑是否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
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後立桶體的第二低液位感測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後立桶體的第二高液位感測器,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間隔位於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上方並且鄰近該第二出布口,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及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閥,當該第二浸泡槽內的該第二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二控制閥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該第二料劑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當該第二浸泡槽內的該第二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二控制閥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該第二料劑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
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儲液桶的第二導引機構,該第二導引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第二進布口內的第二導入輥、兩個位於該第二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第二出布口方向移動的第二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第二出布口的第二導出輥。
該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前側立桶體,及一沿該前後方向與該前側立桶體相間隔的後側立桶體,該前側立桶體及該後側立桶體各自具有一外側立面及一內側立面,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內側立面與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內側立面相對,該震波產生模組包含多個換能器,該等換能器設置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以及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
該等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上,以及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上。
該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前側立桶體頂端的前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後側立桶體頂端的後出布口,該清洗裝置更包括多對位於該後出布口上方且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左右方向相間隔排列的噴嘴,各該對噴嘴用以對經由該後出布口輸出的該布料的相反側噴清洗液。
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形成有一與該浸泡槽相連通且鄰近該前進布口的前溢流孔,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形成有一與該浸泡槽相連通且鄰近該後出布口的後溢流孔,該清洗裝置更包括一連接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並連通該前溢流孔的前排液件,及一連接於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並連通於該後溢流孔的後排液件。
該清洗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儲液桶的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前進布口內的導入輥、兩個位於該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後出布口方向移動的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後出布口的致動輥。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能快速地對布料進行加工處理,以提升加工效率並節省加工工時。此外,能節省加熱所需耗費的能源,並能降低用水量,藉以降低製造的成本。再者,還能提升布料經過加工處理後的加工品質。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及圖2,是本新型布料處理設備的第一實施例,布料處理設備200適於對一布料1進行加工處理。本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200是以一染色機為例,其用以對布料1進行染色加工處理。布料處理設備200包含一布料供應裝置2、一第一處理裝置3、一第二處理裝置4、一清洗裝置5,及一回收裝置6。前述布料供應裝置2、第一處理裝置3、第二處理裝置4、清洗裝置5以及回收裝置6沿著一前後方向X前後相間隔排列。
布料供應裝置2包括一用以容置折疊在一起的布料1的箱體21、一固定框架22、多個樞設於固定框架22並供布料1纏繞的導輥23,及兩個樞設於固定框架22並供布料1纏繞的傳動輥24。透過一驅動機構(圖未示)驅動兩傳動輥24旋轉,使得傳動輥24能通過導輥23將箱體21內折疊在一起布料1往上拉出,並且通過導輥23將布料1導引至第一處理裝置3。
本實施例的第一處理裝置3為一用以對布料1染色的染色裝置。第一處理裝置3包括一第一儲液桶31、一第一震波產生總成32,及一第一導引機構33。第一儲液桶31呈U型並包含一第一橫桶體310、一由第一橫桶體310前端朝上延伸的第一前立桶體311、一由第一橫桶體310後端朝上延伸的第一後立桶體312,及一設置於第一橫桶體310側邊的洩流管313。第一前立桶體311與第一後立桶體312沿前後方向X相間隔。第一橫桶體310、第一前立桶體311及第一後立桶體312共同形成一第一浸泡槽314,第一浸泡槽314用以容置一可供布料1浸泡的第一溶液315。其中,第一溶液315是由水和染料混合而成的染液。第一浸泡槽314具有一形成於第一前立桶體311頂端的第一進布口316,及一形成於第一後立桶體312頂端的第一出布口317,布料1是經由第一進布口316輸入第一浸泡槽314內並經由第一出布口317移離第一浸泡槽314。洩流管313上設置有一洩流閥(圖未示),透過操控洩流閥能控制第一浸泡槽314內的第一溶液315是否經由洩流管313排出。第一前立桶體311及第一後立桶體312各自具有一第一外立面318,及一第一內立面319,第一前立桶體311的第一內立面319與第一後立桶體312的第一內立面319相對。
第一震波產生總成32設置於第一儲液桶31用以震動第一浸泡槽314內的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第一震波產生總成32包含多個第一換能器321,及一與該等第一換能器321連接的第一超音波產生器322。該等第一換能器321設置於第一前立桶體311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以及第一後立桶體312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至少其中之一者上。第一超音波產生器322用以將工業用電源轉換為具有一定輸出功率且以超音波頻率震盪的電源,以供第一換能器321將高頻電震盪轉換為機械震盪,藉此,使得第一換能器321所產生的機械震盪能震動第一浸泡槽314內的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該等第一換能器321數量分配均勻地分別設置於第一前立桶體311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以及第一後立桶體312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上。藉此,使得位於第一前立桶體311內及第一後立桶體312內的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皆能受到該等第一換能器321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所影響,能有效地提升震動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的時間及效果。
第一導引機構33包含一第一導入單元331、兩個第一導引輥332,及一第一導出單元333。第一導入單元331設置於第一前立桶體311頂端,第一導入單元331具有一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將其導引至第一進布口316內的第一導入輥334。兩第一導引輥332樞設於第一橫桶體310且位於第一浸泡槽314內,兩第一導引輥332分別對應於第一前立桶體311底端及第一後立桶體312底端,兩第一導引輥332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導引布料1朝第一出布口317方向移動。第一導出單元333設置於第一後立桶體312頂端,第一導出單元333具有兩個用以供布料1纏繞的第一導出輥335,兩第一導出輥335用以將布料1導出第一出布口317並將布料1導引至第二處理裝置4。
第一處理裝置3更包括一第一供料桶34、一第一進料管35、一第一控制閥36、一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及一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第一供料桶34用以容置一第一料劑341,本實施例的第一料劑341是以染料為例。第一進料管35連接於第一供料桶34底端與第一後立桶體312的第一出布口317之間。第一控制閥36設置於第一進料管35用以控制其流通與阻斷,以控制第一料劑341是否經由第一進料管35流入第一出布口317內。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及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分別設置於第一後立桶體312的一側邊,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間隔位於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上方並且鄰近第一出布口317。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及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一控制閥36。當第一浸泡槽314內的第一溶液315液面高度到達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時,第一低液位感測器37產生一驅使第一控制閥36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第一料劑341經由第一進料管35流入第一出布口317內。當第一浸泡槽314內的第一溶液315液面高度到達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時,第一高液位感測器38產生一驅使第一控制閥36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第一料劑341經由第一進料管35流入第一出布口317內。
第二處理裝置4的結構與第一處理裝置3的結構相同,本實施例的第二處理裝置4為一用以對布料1固色的固色裝置。第二處理裝置4位於第一處理裝置3後側並包括一第二儲液桶41、一第二震波產生總成42,及一第二導引機構43。第二儲液桶41呈U型並包含一第二橫桶體410、一由第二橫桶體410前端朝上延伸的第二前立桶體411、一由第二橫桶體410後端朝上延伸的第二後立桶體412,及一設置於第二橫桶體410側邊的洩流管413。第二前立桶體411與第二後立桶體412沿前後方向X相間隔。第二橫桶體410、第二前立桶體411及第二後立桶體412共同形成一第二浸泡槽414,第二浸泡槽414用以容置一可供布料1浸泡的第二溶液415。其中,第二溶液415是由水和固色劑混合而成的固色液。第二浸泡槽414具有一形成於第二前立桶體411頂端的第二進布口416,及一形成於第二後立桶體412頂端的第二出布口417,布料1是經由第二進布口416輸入第二浸泡槽414內並經由第二出布口417移離第二浸泡槽414。洩流管413上設置有一洩流閥(圖未示),透過操控洩流閥能控制第二浸泡槽414內的第二溶液415是否經由洩流管413排出。第二前立桶體411及第二後立桶體412各自具有一第二外立面418,及一第二內立面419,第二前立桶體411的第二內立面419與第二後立桶體412的第二內立面419相對。
第二震波產生總成42設置於第二儲液桶41用以震動第二浸泡槽414內的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第二震波產生總成42包含多個第二換能器421,及一與該等第二換能器421連接的第二超音波產生器422。該等第二換能器421設置於第二前立桶體411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以及第二後立桶體412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至少其中之一者上。第二超音波產生器422用以將工業用電源轉換為具有一定輸出功率且以超音波頻率震盪的電源,以供第二換能器421將高頻電震盪轉換為機械震盪,藉此,使得第二換能器421所產生的機械震盪能震動第二浸泡槽414內的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該等第二換能器421數量分配均勻地分別設置於第二前立桶體411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以及第二後立桶體412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上。藉此,使得位於第二前立桶體411及第二後立桶體412內的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皆能受到該等第二換能器421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所影響,能有效地提升震動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的時間及效果。
第二導引機構43包含一第二導入單元431、兩個第二導引輥432,及一第二導出單元433。第二導入單元431設置於第二前立桶體411頂端,第二導入單元431具有一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將其導引至第二進布口416內的第二導入輥434。兩第二導引輥432樞設於第二橫桶體410且位於第二浸泡槽414內,兩第二導引輥432分別對應於第二前立桶體411底端及第二後立桶體412底端,兩第二導引輥432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導引布料1朝第二出布口417方向移動。第二導出單元433設置於第二後立桶體412頂端,第二導出單元433具有兩個用以供布料1纏繞的第二導出輥435,兩第二導出輥435用以將布料1導出第二出布口417並將布料1導引至清洗裝置5。
第二處理裝置4更包括一第二供料桶44、一第二進料管45、一第二控制閥46、一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及一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第二供料桶44用以容置一第二料劑441,本實施例的第二料劑441是以固色劑為例。第二進料管45連接於第二供料桶44底端與第二後立桶體412的第二出布口417之間。第二控制閥46設置於第二進料管45用以控制其流通與阻斷,以控制第二料劑441是否經由第二進料管45流入第二出布口417內。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及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分別設置於第二後立桶體412的一側邊,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間隔位於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上方並且鄰近第二出布口417。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及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二控制閥46。當第二浸泡槽414內的第二溶液415液面高度到達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時,第二低液位感測器47產生一驅使第二控制閥46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第二料劑441經由第二進料管45流入第二出布口417內。當第二浸泡槽414內的第二溶液415液面高度到達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時,第二高液位感測器48產生一驅使第二控制閥46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第二料劑441經由第二進料管45流入第二出布口417內。
清洗裝置5位於第二處理裝置4之後,用以清洗經過第一處理裝置3及第二處理裝置4處理後的布料1。清洗裝置5包括一儲液桶51、一震波產生模組53,及一導向機構54。儲液桶51呈U型並包含一橫桶體510、一由橫桶體510前端朝上延伸的前側立桶體511、一由橫桶體510後端朝上延伸的後側立桶體512,及一設置於橫桶體510側邊的洩流管513。前側立桶體511與後側立桶體512沿前後方向X相間隔。橫桶體510、前側立桶體511及後側立桶體512共同形成一浸泡槽514,浸泡槽514用以容置一可供布料1浸泡的清洗液515,本實施例的清洗液515是以清水為例。浸泡槽514具有一形成於前側立桶體511頂端的前進布口516,及一形成於後側立桶體512頂端的後出布口517,布料1是經由前進布口516輸入浸泡槽514內並經由後出布口517移離浸泡槽514。洩流管513上設置有一洩流閥(圖未示),透過操控洩流閥能控制浸泡槽514內的清洗液515是否經由洩流管513排出。前側立桶體511及後側立桶體512各自具有一外側立面518,及一內側立面519,前側立桶體511的內側立面519與後側立桶體512的內側立面519相對。
震波產生模組53設置於儲液桶51用以震動浸泡槽514內的清洗液515及布料1。震波產生模組53包含多個換能器531,及一與該等換能器531連接的超音波產生器532。該等換能器532設置於前側立桶體511的外側立面518與內側立面519,以及後側立桶體512的外側立面518與內側立面519至少其中之一者上。超音波產生器532用以將工業用電源轉換為具有一定輸出功率且以超音波頻率震盪的電源,以供換能器532將高頻電震盪轉換為機械震盪,藉此,使得換能器532所產生的機械震盪能震動浸泡槽514內的清洗液515及布料1。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該等換能器531數量分配均勻地分別設置於前側立桶體511的外側立面518與內側立面519,以及後側立桶體512的外側立面518與內側立面519上。藉此,使得位於前側立桶體511及後側立桶體512內的清洗液515及布料1皆能受到該等換能器531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所影響,能有效地提升震動清洗液515及布料1的時間及效果。
導向機構54包含一導入單元541、兩個導引輥542,及一導出單元543。導入單元541設置於前側立桶體511頂端,導入單元541具有一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將其導引至前進布口516內的導入輥544。兩導引輥542樞設於橫桶體510且位於浸泡槽514內,兩導引輥542分別對應於前側立桶體511底端及後側立桶體512底端,兩導引輥542用以供布料1纏繞並導引布料1朝後出布口517方向移動。導出單元543設置於後側立桶體512頂端,導出單元543具有兩個用以供布料1纏繞的致動輥545,兩致動輥545透過一驅動機構(圖未示)帶動而旋轉,且兩致動輥545用以將布料1導出後出布口517並將布料1導引至回收裝置6。
清洗裝置5更包括一導流管55、多對噴嘴56、一前排液件57,及一後排液件58。導流管55具有一呈環形圍繞狀且位於兩致動輥545下方的主管551,及一連接於主管551一側的連接管552,連接管552與供清洗液源(圖未示)相連接,前述清洗液是以清水為例。多對噴嘴56設置於主管551上並沿一垂直於前後方向X的左右方向Y相間隔排列,每一對噴嘴56中的兩個噴嘴56位於後出布口517上方且分別位於兩致動輥545下方。連接管552用以將供清洗液源所供應的清洗液導流至主管551處並透過每一對噴嘴56噴灑而出,藉此,使得每一對噴嘴56中的兩個噴嘴56能對經由後出布口517輸出的布料1的前後相反側噴清洗液,以對布料1進行清洗。噴嘴56對布料1所噴灑的清洗液會沿著布料1往下流動,並且經由後出布口517流至浸泡槽514內。
參閱圖2及圖3,前側立桶體511的外側立面518形成有一與浸泡槽514相連通且鄰近前進布口516的前溢流孔520。前排液件57具有一前橫管部571、一前斜管部572,及一前立管部573。前橫管部571一端固定地連接於前側立桶體511的外側立面518並連通於前溢流孔520,前橫管部571橫跨於換能器531上方。前斜管部572由前橫管部571另一端向外並向下傾斜延伸。前立管部573由前斜管部572相反於前橫管部571的一端向下延伸而出,且前立管部573具有一位於底端的前排液口574。後側立桶體512的外側立面518形成有一與浸泡槽514相連通且鄰近後出布口517的後溢流孔521。後排液件58具有一後橫管部581、一後斜管部582,及一後立管部583。後橫管部581一端固定地連接於後側立桶體512的外側立面518並連通於後溢流孔521,後橫管部581橫跨於換能器531上方。後斜管部582由後橫管部581另一端向外並向下傾斜延伸。後立管部583由後斜管部582相反於後橫管部581的一端向下延伸而出,且後立管部583具有一位於底端的後排液口584。
參閱圖1及圖2,回收裝置6包括一用以容置布料1的箱體61、一固定框架62、一樞設於固定框架62頂側且鄰近前端處並供布料1纏繞的導輥63、兩個樞設於固定框架62頂側中段處並供布料1纏繞的傳動輥64,及一樞設於固定框架62頂側且鄰近後端處的擺臂65。透過一驅動機構(圖未示)驅動兩傳動輥64旋轉,使得傳動輥64能通過導輥63以及兩致動輥545將浸泡槽514內的布料1往上拉出,並且將布料1導引至擺臂65。透過一馬達(圖未示)驅動擺臂65在兩個位置之間往復擺動,使得擺臂65能帶動布料1往復地擺動並將其逐漸地折疊在一起而收容在箱體61內。
以下將針對布料處理設備200的具體運作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參閱圖1及圖2,首先,布料供應裝置2會將布料1導引至第一處理裝置3,藉由第一導入輥334、兩第一導引輥332,以及兩第一導出輥335的導引,使得布料1能經由第一進布口316移動至第一浸泡槽314並且浸泡於第一溶液3 15內,隨後再經由第一出布口317移離第一浸泡槽314。布料1於第一浸泡槽314內移動的過程中,第一換能器321通過第一超音波產生器322的驅動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會震動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進而使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以超音波的頻率震動。超音波對布料1所產生的空化作用會使布料1的纖維空隙增大,同時,超音波也會對第一溶液315中的染料產生作用,使染料完全溶於水而成為分子狀態。分子狀態的染料能順利地進入布料1的纖維內並與其結合,藉此,使得染料能均勻且快速地對布料1進行染色。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前立桶體311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以及第一後立桶體312的第一外立面318與第一內立面319皆設置有第一換能器321,因此,能有效地提升對布料1進行染色的效果。
接著,第一導出輥335會將染色完成的布料1導引至第二處理裝置4,藉由第二導入輥434、兩第二導引輥432,以及兩第二導出輥435的導引,使得布料1能經由第二進布口416移動至第二浸泡槽414並且浸泡於第二溶液415內,隨後再經由第二出布口417移離第二浸泡槽414。布料1於第二浸泡槽414內移動的過程中,第二換能器421通過第二超音波產生器422的驅動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會震動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進而使第二溶液415及布料1以超音波的頻率震動。超音波對布料1所產生的空化作用會使布料1的纖維空隙增大,同時,超音波也會對第二溶液415中的固色劑產生作用,使固色劑完全溶於水而成為分子狀態。分子狀態的固色劑能順利地進入布料1的纖維內並與染料充分地接觸,固色劑分子中的陽離子電荷與染料的陰離子基團形成靜電結合,使得染料與固色劑在纖維上生成不溶性的色澱,進而降低染料的水溶性。藉此,能提高染色的牢固度並縮短固色的時間。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二前立桶體411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以及第二後立桶體412的第二外立面418與第二內立面419皆設置有第二換能器321,因此,能有效地提升對布料1進行固色的效果。
之後,第二導出輥435會將固色完成的布料1導引至清洗裝置5,藉由導入輥544、兩導引輥542,以及兩致動輥545的導引,使得布料1能經由前進布口516移動至浸泡槽514並且浸泡於清洗液515內,隨後再經由後出布口517移離浸泡槽514。布料1於浸泡槽514內移動的過程中,換能器531通過超音波產生器532的驅動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會震動清洗液515及布料1,進而使清洗液515及布料1以超音波的頻率震動。超音波對布料1所產生的空化作用會使清洗液515將殘留在布料1上的染料及固色劑帶走,以達到清洗布料1的效果。布料1由後出布口517移動至兩致動輥545的過程中,每一對噴嘴56所噴出清洗液能進一步地將布料1前、後兩面徹底地沖洗乾淨,以沖洗掉布料1前、後兩面所殘留的雜質。
參閱圖2及圖3,由於各對噴嘴56是持續不斷地對布料1進行噴清洗液清洗,使得清洗布料1後的清洗液會夾帶著雜質經由後出布口517流入浸泡槽514內,進而造成浸泡槽514內的清洗液515的液面不斷地上升。當清洗液515的液面上升至前溢流孔520及後溢流孔521的高度時,清洗液515以及漂浮在清洗液515液面上的雜質會經由前溢流孔520及後溢流孔521分別流動至前排液件57及後排液件58內。藉此,使得溢出的清洗液515及雜質能分別經由前排液件57及後排液件58的導流而朝下流動,最後經由前排液口574及後排液口584排出至外部,以減少雜質沉積於浸泡槽514內。
參閱圖1及圖2,最後,回收裝置6的傳動輥64會帶動清洗完成的布料1移動至擺臂65處,使擺臂65帶動布料1往復地擺動,以將布料1折疊在一起並收容在箱體61內。此時,布料處理設備200即完成布料1的染色加工處理。
參閱圖4及圖5,是本新型布料處理設備的第二實施例,布料處理設備300的工作原理大致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同處在於布料處理設備300的用途及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布料處理設備300是以一退漿除油機為例。布料1是先經過本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300清洗油污等雜質後,再透過第一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200進行染色加工,藉此,能對例如尼龍布的布料1進行除油、染色、固色以及清洗的作業,並能避免布料1在染色過程中出現色點及色花等現象。本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300省略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處理裝置4,而第一處理裝置3為一用以對布料1除油的除油裝置。第一溶液315是由水和除油劑混合而成的除油液,第一料劑341則是為除油劑。
布料1於第一儲液桶31的第一浸泡槽314內移動的過程中,第一換能器321通過第一超音波產生器322的驅動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會震動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進而使第一溶液315及布料1以超音波的頻率震動。超音波對布料1所產生的空化作用會使布料1的纖維空隙增大,使得油污等雜質脫離纖維,同時,超音波也會對第一溶液315中的除油劑產生作用,使除油劑與油污充分地接觸並乳化,乳化後的油污便不會黏附在纖維上。藉此,能快速地去除布料1上的油污等雜質。
此外,布料1於儲液桶51的浸泡槽514內移動的過程中,換能器531通過超音波產生器532的驅動所產生的機械震盪會震動清洗液515及布料1,進而使清洗液515及布料1以超音波的頻率震動。超音波對布料1所產生的空化作用會使清洗液515將殘留在布料1上的除油劑及油污等雜質帶走,以達到清洗布料1的效果。緊接著,布料1由後出布口517移動至兩致動輥545的過程中,每一對噴嘴56所噴出清洗液能進一步地將布料1前、後兩面徹底沖洗乾淨,以沖掉布料1前、後兩面所殘留的除油劑及油污等雜質。
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300也可以是一精鍊漂白機。布料1是先經過本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300進行精鍊及漂白的處理,在極短的時間內精鍊及漂白好所要染色加工之布料1之後,再透過第一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200進行染色加工,藉此,能對例如棉布的布料1進行精鍊、漂白、染色、固色以及清洗的作業。本實施例布料處理設備300的第一處理裝置3為一用以對布料1進行精鍊和漂白的裝置。第一溶液315是由水和精鍊酶和漂白劑混合而成的處理液,第一料劑341則是為精鍊漂白劑。藉此,布料處理設備300可依照不同的布種(例如尼龍布或棉布)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綜上所述,各實施例的布料處理設備200、300,藉由第一處理裝置3的多個第一換能器321設置於第一儲液桶31的方式、第二處理4的多個第二換能器421設置於第二儲液桶41的方式,以及清洗裝置5的多個換能器531設置於儲液桶51的方式,能達到下述功效:
1.布料1只要以一定的速率通過第一處理裝置3、第二處理裝置4以及清洗裝置5,便能完成染色的加工,或者是通過第一處理裝置3以及清洗裝置5,便能完成退漿除油的加工。藉此,能快速地對布料1進行加工處理,以提升加工效率並節省加工工時。
2. 布料處理設備200只需使用低於傳統染色溫度的第一溶液315、第二溶液415,以及少量的水量便能完成染色的加工,而布料處理設備300只需使用低於傳統染色溫度的第一溶液315,以及少量的水量便能完成退漿除油或者是精鍊漂白的加工,藉此,能節省加熱所需耗費的能源,並能降低用水量,藉以降低製造的成本。
3. 經由布料處理設備200加工處理後的布料1染色均勻且染色品質高,而經由布料處理裝置300加工處理後的布料1去除油污等雜質的效果好,藉此,能提升布料1經過加工處理後的加工品質。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布料
200‧‧‧布料處理設備
300‧‧‧布料處理設備
2‧‧‧布料供應裝置
21‧‧‧箱體
22‧‧‧固定框架
23‧‧‧導輥
24‧‧‧傳動輥
3‧‧‧第一處理裝置
31‧‧‧第一儲液桶
310‧‧‧第一橫桶體
311‧‧‧第一前立桶體
312‧‧‧第一後立桶體
313‧‧‧洩流管
314‧‧‧第一浸泡槽
315‧‧‧第一溶液
316‧‧‧第一進布口
317‧‧‧第一出布口
318‧‧‧第一外立面
319‧‧‧第一內立面
32‧‧‧第一震波產生總成
321‧‧‧第一換能器
322‧‧‧第一超音波產生器
33‧‧‧第一導引機構
331‧‧‧第一導入單元
332‧‧‧第一導引輥
333‧‧‧第一導出單元
334‧‧‧第一導入輥
335‧‧‧第一導出輥
34‧‧‧第一供料桶
341‧‧‧第一料劑
35‧‧‧第一進料管
36‧‧‧第一控制閥
37‧‧‧第一低液位感測器
38‧‧‧第一高液位感測器
4‧‧‧第二處理裝置
41‧‧‧第二儲液桶
410‧‧‧第二橫桶體
411‧‧‧第二前立桶體
412‧‧‧第二後立桶體
413‧‧‧洩流管
414‧‧‧第二浸泡槽
415‧‧‧第二溶液
416‧‧‧第二進布口
417‧‧‧第二出布口
418‧‧‧第二外立面
419‧‧‧第二內立面
42‧‧‧第二震波產生總成
421‧‧‧第二換能器
422‧‧‧第二超音波產生器
43‧‧‧第二導引機構
431‧‧‧第二導入單元
432‧‧‧第二導引輥
433‧‧‧第二導出單元
434‧‧‧第二導入輥
435‧‧‧第二導出輥
44‧‧‧第二供料桶
441‧‧‧第二料劑
45‧‧‧第二進料管
46‧‧‧第二控制閥
47‧‧‧第二低液位感測器
48‧‧‧第二高液位感測器
5‧‧‧清洗裝置
51‧‧‧儲液桶
510‧‧‧橫桶體
511‧‧‧前側立桶體
512‧‧‧後側立桶體
513‧‧‧洩流管
514‧‧‧浸泡槽
515‧‧‧清洗液
516‧‧‧前進布口
517‧‧‧後出布口
518‧‧‧外側立面
519‧‧‧內側立面
520‧‧‧前溢流孔
521‧‧‧後溢流孔
53‧‧‧震波產生模組
531‧‧‧換能器
532‧‧‧超音波產生器
54‧‧‧導向機構
541‧‧‧導入單元
542‧‧‧導引輥
543‧‧‧導出單元
544‧‧‧導入輥
545‧‧‧致動輥
55‧‧‧導流管
551‧‧‧主管
552‧‧‧連接管
56‧‧‧噴嘴
57‧‧‧前排液件
571‧‧‧前橫管部
572‧‧‧前斜管部
573‧‧‧前立管部
574‧‧‧前排液口
58‧‧‧後排液件
581‧‧‧後橫管部
582‧‧‧後斜管部
583‧‧‧後立管部
584‧‧‧後排液口
6‧‧‧回收裝置
61‧‧‧箱體
62‧‧‧固定框架
63‧‧‧導輥
64‧‧‧傳動輥
65‧‧‧擺臂
X‧‧‧前後方向
Y‧‧‧左右方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布料處理設備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布料供應裝置、第一處理裝置、第二處理裝置、清洗裝置以及回收裝置之間的配置關係; 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說明布料的移動路徑; 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不完整剖視圖,說明前排液件連接於前側立桶體並連通於前溢流孔,後排液件連接於後側立桶體並連通於後溢流孔; 圖4是本新型布料處理設備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說明布料供應裝置、第一處理裝置、清洗裝置以及回收裝置之間的配置關係;及 圖5是該第二實施例的側視圖,說明布料的移動路徑。
1‧‧‧布料
200‧‧‧布料處理設備
2‧‧‧布料供應裝置
21‧‧‧箱體
22‧‧‧固定框架
23‧‧‧導輥
24‧‧‧傳動輥
3‧‧‧第一處理裝置
31‧‧‧第一儲液桶
310‧‧‧第一橫桶體
311‧‧‧第一前立桶體
312‧‧‧第一後立桶體
314‧‧‧第一浸泡槽
315‧‧‧第一溶液
318‧‧‧第一外立面
319‧‧‧第一內立面
321‧‧‧第一換能器
331‧‧‧第一導入單元
332‧‧‧第一導引輥
333‧‧‧第一導出單元
334‧‧‧第一導入輥
335‧‧‧第一導出輥
34‧‧‧第一供料桶
341‧‧‧第一料劑
35‧‧‧第一進料管
36‧‧‧第一控制閥
37‧‧‧第一低液位感測器
38‧‧‧第一高液位感測器
4‧‧‧第二處理裝置
41‧‧‧第二儲液桶
410‧‧‧第二橫桶體
411‧‧‧第二前立桶體
412‧‧‧第二後立桶體
414‧‧‧第二浸泡槽
415‧‧‧第二溶液
418‧‧‧第二外立面
419‧‧‧第二內立面
421‧‧‧第二換能器
431‧‧‧第二導入單元
432‧‧‧第二導引輥
433‧‧‧第二導出單元
434‧‧‧第二導入輥
435‧‧‧第二導出輥
44‧‧‧第二供料桶
441‧‧‧第二料劑
45‧‧‧第二進料管
46‧‧‧第二控制閥
47‧‧‧第二低液位感測器
48‧‧‧第二高液位感測器
5‧‧‧清洗裝置
51‧‧‧儲液桶
510‧‧‧橫桶體
511‧‧‧前側立桶體
512‧‧‧後側立桶體
514‧‧‧浸泡槽
515‧‧‧清洗液
518‧‧‧外側立面
519‧‧‧內側立面
531‧‧‧換能器
541‧‧‧導入單元
542‧‧‧導引輥
543‧‧‧導出單元
544‧‧‧導入輥
545‧‧‧致動輥
56‧‧‧噴嘴
57‧‧‧前排液件
571‧‧‧前橫管部
572‧‧‧前斜管部
573‧‧‧前立管部
574‧‧‧前排液口
58‧‧‧後排液件
581‧‧‧後橫管部
582‧‧‧後斜管部
583‧‧‧後立管部
584‧‧‧後排液口
6‧‧‧回收裝置
61‧‧‧箱體
62‧‧‧固定框架
63‧‧‧導輥
64‧‧‧傳動輥
65‧‧‧擺臂
X‧‧‧前後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布料處理設備,適於對一布料進行加工處理,該布料處理設備包含: 一第一處理裝置,包括一第一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儲液桶的第一震波產生總成,該第一儲液桶形成有一第一浸泡槽,該第一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第一溶液,該第一震波產生總成用以震動該第一儲液桶內的該第一溶液及該布料,該第一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第一前立桶體,及一沿一前後方向與該第一前立桶體相間隔的第一後立桶體,該第一前立桶體及該第一後立桶體各自具有一第一外立面及一第一內立面,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內立面與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內立面相對,該第一震波產生總成包含多個第一換能器,該等第一換能器設置於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以及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及 一清洗裝置,沿著該前後方向與該第一處理裝置相間隔排列並且位於該第一處理裝置之後,該清洗裝置用以清洗經過該第一處理裝置處理後的該布料,該清洗裝置包括一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儲液桶的震波產生模組,該儲液桶形成有一浸泡槽,該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清洗液,該震波產生模組用以震動該儲液桶內的該清洗液及該布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等第一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前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上,以及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外立面與該第一內立面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一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第一前立桶體頂端的第一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第一後立桶體頂端的第一出布口,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一供料桶、一連接於該第一供料桶與該第一後立桶體的該第一出布口之間的第一進料管,及一設置於該第一第一進料管的第一控制閥,該第一供料桶用以容置一第一料劑,該第一控制閥用以控制該第一進料管的流通與阻斷,以控制該第一料劑是否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後立桶體的第一低液位感測器,及一設置於該第一後立桶體的第一高液位感測器,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間隔位於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上方並且鄰近該第一出布口,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及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閥,當該第一浸泡槽內的該第一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一低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一控制閥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該第一料劑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當該第一浸泡槽內的該第一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一高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一控制閥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該第一料劑經由該第一進料管流入該第一出布口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一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儲液桶的第一導引機構,該第一導引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第一進布口內的第一導入輥、兩個位於該第一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第一出布口方向移動的第一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第一出布口的第一導出輥。
  6. 如請求項1至5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前側立桶體,及一沿該前後方向與該前側立桶體相間隔的後側立桶體,該前側立桶體及該後側立桶體各自具有一外側立面及一內側立面,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內側立面與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內側立面相對,該震波產生模組包含多個換能器,該等換能器設置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以及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等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上,以及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與該內側立面上。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前側立桶體頂端的前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後側立桶體頂端的後出布口,該清洗裝置更包括多對位於該後出布口上方且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左右方向相間隔排列的噴嘴,各該對噴嘴用以對經由該後出布口輸出的該布料的相反側噴清洗液。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形成有一與該浸泡槽相連通且鄰近該前進布口的前溢流孔,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形成有一與該浸泡槽相連通且鄰近該後出布口的後溢流孔,該清洗裝置更包括一連接於該前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並連通該前溢流孔的前排液件,及一連接於該後側立桶體的該外側立面並連通於該後溢流孔的後排液件。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清洗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儲液桶的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前進布口內的導入輥、兩個位於該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後出布口方向移動的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後出布口的致動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更包含一位於該第一處理裝置與該清洗裝置之間的第二處理裝置,該第二處理裝置包括一第二儲液桶,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儲液桶的第二震波產生總成,該第二儲液桶形成有一第二浸泡槽,該第二浸泡槽用以容置一可供該布料浸泡的第二溶液,該第二震波產生總成用以震動該第二儲液桶內的該第二溶液及該布料。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二儲液桶呈U型並包含一第二前立桶體,及一沿該前後方向與該第二前立桶體相間隔的第二後立桶體,該第二前立桶體及該第二後立桶體各自具有一第二外立面及一第二內立面,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內立面與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內立面相對,該第二震波產生總成包含多個第二換能器,該等第二換能器設置於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以及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至少其中之一者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等第二換能器分別設置於該第二前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上,以及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外立面與該第二內立面上。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二浸泡槽具有一形成於該第二前立桶體頂端的第二進布口,及一形成於該第二後立桶體頂端的第二出布口,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二供料桶、一連接於該第二供料桶與該第二後立桶體的該第二出布口之間的第二進料管,及一設置於該第一第二進料管的第二控制閥,該第二供料桶用以容置一第二料劑,該第二控制閥用以控制該第二進料管的流通與阻斷,以控制該第二料劑是否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後立桶體的第二低液位感測器,及一設置於該第二後立桶體的第二高液位感測器,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間隔位於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上方並且鄰近該第二出布口,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及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閥,當該第二浸泡槽內的該第二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二低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二控制閥開啟的控制訊號,以使該第二料劑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當該第二浸泡槽內的該第二溶液液面高度到達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時,該第二高液位感測器產生一驅使該第二控制閥關閉的控制訊號,以阻斷該第二料劑經由該第二進料管流入該第二出布口內。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布料處理設備,其中,該第二處理裝置更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二儲液桶的第二導引機構,該第二導引機構包含一用以將該布料導引至該第二進布口內的第二導入輥、兩個位於該第二浸泡槽內用以導引該布料朝該第二出布口方向移動的第二導引輥,及兩個用以將該布料導出該第二出布口的第二導出輥。
TW105219617U 2016-12-23 2016-12-23 布料處理設備 TWM543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617U TWM543253U (zh) 2016-12-23 2016-12-23 布料處理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617U TWM543253U (zh) 2016-12-23 2016-12-23 布料處理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253U true TWM543253U (zh) 2017-06-11

Family

ID=5968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9617U TWM543253U (zh) 2016-12-23 2016-12-23 布料處理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03222A1 (zh) 一种布料处理设备
CN108729096B (zh) 一种洗衣机
EP2653601B1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US3659438A (en)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a fabric
KR20170003397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211005953U (zh) 一种新型纺织机退浆装置
EP0808928A2 (en) Clean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KR20140024708A (ko) 드럼 회전형 기계부품 세척장치
TWI621749B (zh) Cloth processing equipment
CN109402943B (zh) 一种超声波洗涤装置的控制方法
JPH0866578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TWM543253U (zh) 布料處理設備
CN110424115B (zh) 绳状连续水洗机
KR100343349B1 (ko) 세탁기
CN110952242A (zh) 一种多u型槽水洗机
CN206666833U (zh) 一种布料处理设备
CN206632049U (zh) 新型树脂片超声波清洗机
WO2002004733A1 (fr) Procede de blanchissage a utilite commerciale et dispositif de blanchissage a utilite commerciale permettant de mettre en oeuvre le procede
CN208250642U (zh) 一种布料碱减量机
JP3240353U (ja) 洗濯機
CN208762764U (zh) 一种节能退浆机
JP3787914B2 (ja) 洗濯機
CN217895935U (zh) 一种坯布高效清洗设备
CN211420531U (zh) 一种布料印染水洗设备
CN216919683U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用洗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