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2697U - 泵浦逆止結構 - Google Patents
泵浦逆止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42697U TWM542697U TW105218921U TW105218921U TWM542697U TW M542697 U TWM542697 U TW M542697U TW 105218921 U TW105218921 U TW 105218921U TW 105218921 U TW105218921 U TW 105218921U TW M542697 U TWM542697 U TW M54269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piston
- section
- spring sleeve
- pump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泵浦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適用在泵浦的逆止結構。
市面的泵浦配置在一宛如瓶、罐的容器上,通過下壓動作,汲取一些儲存於容器內部的流體(例如乳液),進行美膚保養、沐浴、清潔、消毒等作業。
臺灣第M371789號專利案公開一種液體壓出泵浦,用一環形逆止閥來防止流體的滲漏問題。這款逆止閥有一圓框,圓框裡面是一閥片,閥片與圓框具備彈性的連接關係,支持閥片堵住本體的縮徑部。
因為閥片是圓的平板設計,所以閥片與縮徑部必須平行,才有可能產生堵塞作用。但是,某些流體度非常濃稠,往往會延遲閥片堵住縮徑部的時間,發生容器洩出流體的弊端。
因此,如何改善泵浦的逆止結構,就成為本創作亟待解決的課題。
鑒於此,本創作提供新的逆止結構適用在泵浦,其主要目的在於:採用新式的閥,搭配其他的元件輔助,改善泵浦的逆止效果。
緣於上述目的之達成,本創作的泵浦包括:一蓋體,其有一立壁與一內管,透過一銜接部使內管在立壁
中;一本體,其有一開口與一入口,從開口到入口是通過本體內部的一壓力室與一入料室,在本體圍繞入料室的壁形成一縮徑部;一彈力球閥,其有一圓環,該圓環內側銜接多個彈力條,這些彈力條支持一圓柱在圓環中央而可沿圓環軸心方向往復運動。
當本體與立壁維持卡掣關係,該內管經由開口插入壓力室中。當彈力球閥結合於本體的入料室,該圓柱配合縮徑部組成逆止結構,以圓柱端部堵塞縮徑部為常態。其中,該圓柱堵塞縮徑部的端部是一凸曲面。
如此,本創作採用新式的閥,搭配其他的元件輔助,足以改善泵浦的逆止效果以及流通順暢性。
有關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后,相信本創作上述之目的、構造及特徵,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瞭解。
10‧‧‧噴頭
11、13、92、94‧‧‧箭頭
12‧‧‧嘴
14‧‧‧扣合部
15‧‧‧閉鎖結構
16‧‧‧阻擋部
17‧‧‧弧塊
18‧‧‧儲料空間
19‧‧‧突塊
20‧‧‧彈簧套
21‧‧‧第一流道
22‧‧‧出口
23‧‧‧套接口
24‧‧‧內縮段
25‧‧‧內擴段
26‧‧‧連接段
27‧‧‧肋條
28‧‧‧壓制部
29‧‧‧限制件
30‧‧‧彈簧
31‧‧‧外壁
32‧‧‧墊片
34‧‧‧吸管
36‧‧‧直肋
38‧‧‧內環部
40‧‧‧蓋體
41‧‧‧開放端
42‧‧‧封閉端
43‧‧‧內螺紋
44‧‧‧立壁
45‧‧‧銜接部
46‧‧‧內管
47‧‧‧缺口
48‧‧‧容納部
49‧‧‧容納空間
50‧‧‧活塞
51‧‧‧外環
52‧‧‧圓筒
53‧‧‧凹曲面
54‧‧‧延伸段
55‧‧‧肩部
56‧‧‧擴張部
60‧‧‧活塞桿
61‧‧‧空心段
62‧‧‧實心段
63‧‧‧凸肋
64‧‧‧第二流道
65‧‧‧出水口
66‧‧‧進水口
67‧‧‧齒
70‧‧‧彈力球閥
71‧‧‧圓環
72‧‧‧卡掣部
73‧‧‧彈力條
74‧‧‧圓柱
75‧‧‧容室
76‧‧‧凸曲面
80‧‧‧本體
81‧‧‧開口
82‧‧‧入口
83‧‧‧凸緣
84‧‧‧壓力室
85‧‧‧入料室
86‧‧‧縮徑部
87‧‧‧結合部
88‧‧‧肋
89‧‧‧通氣孔
90‧‧‧瓶子
第1圖是本創作泵浦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2圖是彈力球閥的俯視圖。
第3~6圖是泵浦連續的組裝動作圖。
第7、8圖是泵浦配置在瓶子的使用狀態圖。
第9圖是本創作泵浦第二實施例的分解圖。
第10、11圖是第9圖泵浦局部的剖視圖。
請參閱第1圖,闡明泵浦第一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一噴
頭10、一彈簧套20、一彈簧30、一墊片32、一吸管34、一蓋體40、一活塞50、一活塞桿60、一彈力球閥70與一本體80。
其中,所述的本體80依序安裝彈力球閥70、活塞桿60與活塞50,俟墊片32置入蓋體40後,再將本體80與蓋體40結合在一起。接著,該彈簧套20聯結活塞桿60,限制彈簧30配置在蓋體40與彈簧套20之間,以彈簧30提供彈簧套20所需的作用力。再將吸管34銜接本體80,對彈簧套20執行單次或多次的按壓動作,測試泵浦的基本效能是否順暢。最後,在彈簧套20安裝所需的噴頭10,即可完成泵浦的組裝作業。
在本實施例,該本體80是管體,其有一開口81與一入口82,並在本體80外表靠近開口81處形成一凸緣83。所述的開口81直徑大於入口82的直徑,其通過本體80內部形成一壓力室84與一入料室85直達入口82。該壓力室84經由開口81與一貫穿管壁的通氣孔89通往外界。該本體80圍繞入料室85的管壁內側形成一縮徑部86,該縮徑部86與壓力室84之間有一陷入管壁的環槽式結合部87,並在縮徑部86與本體80的入口82間有一隆起於管壁的肋88。
如第1、2圖所示,該彈力球閥70有一圓環71與一圓柱74。該圓環71的外圓周面突出一卡掣部72。該圓柱74外部依彎曲形狀延伸三彈力條73,這些彈力條73與圓環71的內圓周面設計成為一體,支持圓柱74在圓環71的中央處,並能沿著圓環71的軸心方向往復運動。該圓柱74裡面陷入一定深度的容室75,以致圓柱74一端是開放的,另端是封閉的,並在封閉端外表形成一大致呈球狀的凸曲面76。
在第3圖中,該彈力球閥70通過開口81進入本體80的內部,經由壓力室84朝向入料室85移動,直到圓環71受阻於縮徑部86的壁為止。該卡掣部72擠過結合部87,二者產生卡掣作用,限制彈力球閥70結合本體80
且不易分開。在圓柱74被各彈力條73的支持下,該凸曲面76堵住縮徑部86二開口端之一為常態。
回頭看到第1圖,所述的活塞桿60用一空心段61銜接一實心段62,二者設計成為一體。該空心段61外表有二凸肋63,其內部視為一第二流道64,透過一出水口65與多個進水口66,使第二流道64與外界相通。所述的實心段62截斷面大致呈T形,並依等角原則在實心段62周圍延伸三個或以上的齒67,這些齒67構成實心段62最大的圓。
此處所稱的出水口65,其與實心段62在活塞桿60的不同端。此處所稱的進水口66,是指一個貫穿活塞桿60圍繞第二流道64壁面的孔洞。而且,該進水口66靠近空心段61與實心段62的鄰接處。
該活塞50通常是由橡膠、塑膠或高分子聚合物之一製作而成,不但擁有一定的韌度,而且截斷面呈環形設計。具體而言,該活塞50中央是一圓筒52,圓筒52外部形成一外環51,外環51的外圓周面是一凹曲面53。該活塞50還有一呈管狀的延伸段54,該延伸段54的根部與圓筒52端部相連,並在頂端形成一擴張部56。因為延伸段54直徑小於圓筒52端部的直徑,所以該圓筒52的端面存在一環形的肩部55。
從第4圖不難理解,該空心段61通過圓筒52、延伸段54與擴張部56,使活塞桿60和活塞50經由開口81共同置入本體80的壓力室84中。其中,該實心段62最大的直徑比壓力室84的直徑還小,卻大於結合部87的直徑,故各齒67受阻於壓力室84鄰接結合部87的壁,支持實心段62的端部接觸圓柱74。因此,該實心段62對於圓柱74堵住縮徑部86致生輔助作用。
另外,該活塞50是被動的,利用凹曲面53二側接觸本體80圍繞壓力室84的壁,以致外環51與本體80產生摩擦力,讓活塞50停滯於壓力室84為常態。
接著看到第1、5圖,所述的蓋體40有一開放端41和一封閉端42,並在蓋體40裡面形成一段內螺紋43。一立壁44與一外壁31共同設在蓋體40的封閉端42上,用外壁31環繞立壁44周圍,一內管46在立壁44裡面,三者呈同心圓設計。該立壁44與內管46被一銜接部45設計成為一體,共同圍成一環形的容納空間49,並依圓周方向在立壁44面對內管46處隆起一宛如肋般的內環部38。另外,該內管46還有一缺口47、一容納部48與多條直肋36。
此處所稱的缺口47,是指一道凹陷於內管46朝向蓋體40開放端41部位的溝或槽。這些直肋36佈置在內管46的壁的內側,以三個為一組,每組直肋36連接在一弧塊17的底部,提昇內管46的結構強度。這些弧塊17隆起於內管46內側的圓周面,每個弧塊17頂面形成一突塊19,二者合稱為一閉鎖結構15。該容納部48是本體80的壁所圍繞的容納空間,該容納部48位於銜接部45的頂面而與內管46是同心圓為佳。
所述的墊片32是環片,其通過開放端41置入蓋體40的深處,直到封閉端42為止。當開口81朝向容納空間49,該本體80連同活塞50、活塞桿60與彈力球閥70一起移動,直到凸緣83通過墊片32而配合內環部38致生卡掣作用為止,使蓋體40結合本體80且不輕易分開。此刻,該銜接部45遮蔽本體80的壁,並支持內管46經由開口81插入壓力室84中。
圖中,該彈簧套20也是管體,界定彈簧套20內部為一第一流道21。該第一流道21有一出口22與一套接口23,從出口22到套接口23陸續形成一內縮段24、一連接段26和一內擴段25。以連接段26銜接內縮段24與內擴段25,並在彈簧套20圍繞連接段26的壁形成二肋條27。另外,該彈簧套20外部形成一壓制部28。
在第1、6圖中,該彈簧30是壓縮彈簧,允許彈簧套20通過彈簧30而插入內管46裡面。該彈簧30一端置入容納部48,另端頂著壓制部28,
提供彈簧套20離開蓋體40所需的作用力。
該活塞桿60通過彈簧套20的套接口23,經由內擴段25深入連接段26中。該凸肋63受阻於肋條27,使彈簧套20結合活塞桿60,以致出水口65與內縮段24相通。如此,一儲料空間18會存在於活塞50與圓柱74之間或是活塞50和彈力球閥70之間。
當蓋體40鎖在一瓶子90的瓶口,該吸管34一端經由入口82插入本體80的入料室85。因為肋88擠壓吸管34,所以吸管34垂落瓶子90內部卻不易掉落。此刻,對彈簧套20執行單次或多次的按壓動作,用以測試流體汲取或排除的順暢性。
從第7圖不難理解,該彈簧套20與閉鎖結構15(銜接部45或是內管46)之間相隔一定的空隙,允許外界空氣經由這個空隙出入蓋體40內部。
如第1、8圖所示,所述的噴頭10類似於蓋子,其直徑大於容納部48的直徑,卻比外壁31的直徑還小。該噴頭10有一嘴12,嘴12的寬度由外往內逐漸縮減,並與一形成於噴頭10內部的聯結管14相通。該聯結管14周圍是一形成於噴頭10內部的阻擋部16。
當聯結管14朝向出口22,該聯結管14插入彈簧套20,直到壓制部28或彈簧套20受阻於阻擋部16為止,使噴頭10結合彈簧套20在一出料位置與一補料位置移動。此刻,該嘴12經由聯結管14通往第一流道21。
如第1、9圖所示,在出料位置時,該噴頭10受力朝向蓋體40位移,連帶彈簧套20驅使活塞桿60往彈力球閥70方向運動,直到實心段62壓著圓柱74為止。因為彈簧套20碰觸肩部55,所以活塞50被彈簧套20推動而往彈力球閥70同步位移,相對縮減儲料空間18的容積,壓迫流體(如保養液、沐浴乳、清潔液、消毒液等)依第9圖所示的箭頭13方向通過各彈力條73的
空隙,流過各齒67的間隙,轉向進水口66進入第二流道64,經由第一流道21的內縮段24與聯結管14流向噴頭10的嘴12往外漫射,完成單次出料作業。
此刻,該彈簧30被壓制部28配合蓋體40的容納部48擠壓變形,累積噴頭10歸位所需的作用力。同時,該活塞50(或是外環51)未封閉本體80的通氣孔89,允許外界的空氣經過噴頭10、彈簧套20與蓋體40的空隙,並順著第9圖所示箭頭92方向流過本體80的通氣孔89,補償瓶子90失去流體所產生的容積。
在出料期間,下述的逆止結構對泵浦產生限制作用:
第一逆止結構是由圓柱74與縮徑部86組成。在一般情況下,該圓柱74被彈力條73支持,用凸曲面76堵住縮徑部86為常態,阻止瓶內的流體經由吸管34流入本體80的入料室85。
尤其是,某些黏稠度較濃的流體,或是含有顆粒的流體,可能成為圓柱74堵住縮徑部86的延遲因素。但是,用實心段62壓著圓柱74足以抗衡流體的黏稠阻力,或是擠開阻礙的顆粒,除了有效且徹底的解決這項延遲弊端以外,還能加快凸曲面76堵住縮徑部86的時效。
第二逆止結構是由擴張部56與彈簧套20圍繞內擴段25的壁所組成。在出料的作業期間,該擴張部56與彈簧套20的壁產生面摩擦作用,防止儲料空間18的流體滲漏至活塞50與內管46之間。
第三逆止結構是指彈簧套20位於套接口23的端面配合活塞50的肩部55合組而成的構造。在出料的作業期間,該彈簧套20的端面與肩部55同樣是面摩擦的接觸關係。因此,第三逆止結構搭配第二逆止結構形成雙保險措施,能夠防止儲料空間18的流體滲漏到活塞50與內管46之間。
如第1、8圖所示,在補料位置時,該噴頭10不再受力。同時,該彈簧套20被釋放彈力或回復原狀的彈簧30推動,連帶噴頭10回到原來的位
置。因為彈簧30的作用力大於外環51以凹曲面53摩擦本體80的壁致生的力,所以活塞桿60隨著彈簧套20歸位,用實心段62頂著圓筒52連帶活塞50同向位移,直到外環51凹凸配合於內管46的缺口47為止。
此刻,該本體80的通氣孔89被外環51或是活塞50封閉,阻隔外界空氣對瓶子90內部容積的回補作業。而且,該活塞桿60的進水口66被活塞50壓著實心段62的圓筒52封閉,中斷流體進入第二流道64的通道。
尤其是,該實心段62不再壓制彈力球閥70的圓柱74,以致儲料空間18因活塞50逐漸遠離彈力球閥70而擴張容積,對流體產生一定的吸力,牽引圓柱74抗衡彈力條73的作用力,連帶凸曲面76離開縮徑部86,解除第一逆止結構與泵浦的堵塞關係。如此,瓶子90內部的流體就能順著第8圖箭頭11方向從吸管34進入本體80的入料室85,從而填補儲料空間18逐漸擴張的容積。
在補料的作業期間,除了第一逆止結構解除原來的功能以外,第三逆止結構的彈簧套20端面不再接觸肩部55,同樣沒有止漏效果。但是,第二逆止結構的擴張部56與彈簧套20的壁仍舊維持面摩擦作用,故防滲效果依然存在。再配合第四逆止結構,還是能夠限制流體不得在泵浦產生滲漏弊端。
此處所稱的第四逆止結構,是指外環51與內管46缺口47合組而成的凹凸配合構造。
在補料的作業期間,該外環51表面與缺口47保持面摩擦的接觸關係,搭配第二逆止結構形成雙保險措施,也能防止儲料空間18的流體滲漏到活塞50與內管46之間。
第10、11圖是泵浦的第二實施例,其構造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差異處在於:多了一限制件29。該限制件29是若干沿半徑方向突出於
彈簧套20外表的縱向肋。
使用時,每條限制件29通過相鄰二閉鎖結構15的空隙33,不阻礙噴頭10連帶彈簧套20相對蓋體40往復運動。必要時,該噴頭10受力沿著第11圖箭頭94方向轉動,連帶彈簧套20同向旋轉,以突塊19限制縱向肋轉動的幅度。此刻,該限制件29位於弧塊17上,以閉鎖結構15擋在限制件29位移的路徑,阻止噴頭10從補料位置往出料位置移動。當然,該噴頭10相對蓋體40反轉,就能解除二者的固定關係,讓噴頭10可以被外力按壓。
70‧‧‧彈力球閥
71‧‧‧圓環
72‧‧‧卡掣部
73‧‧‧彈力條
74‧‧‧圓柱
75‧‧‧容室
76‧‧‧凸曲面
80‧‧‧本體
81‧‧‧開口
82‧‧‧入口
83‧‧‧凸緣
84‧‧‧壓力室
85‧‧‧入料室
86‧‧‧縮徑部
87‧‧‧結合部
88‧‧‧肋
89‧‧‧通氣孔
Claims (8)
- 一種泵浦,包括:一蓋體(40),其有一立壁(44)與一內管(46),透過一銜接部(45)使內管(46)在立壁(44)中;一本體(80),其有一開口(81)與一入口(82),從開口(81)到入口(82)是通過本體(80)內部的一壓力室(84)與一入料室(85),在本體(80)圍繞入料室(85)的壁形成一縮徑部(86);一彈力球閥(70),其有一圓環(71),該圓環(71)內側銜接多個彈力條(73),這些彈力條(73)支持一圓柱(74)在圓環(71)中央而可沿圓環(71)軸心方向往復運動;當本體(80)與立壁(44)維持卡掣關係,該內管(46)經由開口(81)插入壓力室(84)中;當彈力球閥(70)結合於本體(80)的入料室(85),該圓柱(74)配合縮徑部(86)組成第一逆止結構,以圓柱(74)端部堵塞縮徑部(86)為常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圓柱(74)堵塞縮徑部(86)的端部是一凸曲面(76)。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泵浦,還包括:一噴頭(10),其有一嘴(12),該嘴(12)與一形成於噴頭(10)內部的扣合部(14)相通;一彈簧套(20),其內部形成一第一流道(21),該第一流道(21)有一出口(22)與一套接口(23),從出口(22)到套接口(23)依序是一內縮段(24)、一連接段(26)與一內擴段(25);一活塞(50),其中央是一圓筒(52),圓筒(52)外部形成一 外環(51),該活塞(50)還有一延伸段(54)與一擴張部(56),該延伸段(54)與圓筒(52)相連,並在圓筒(52)鄰接延伸段(54)處形成一肩部(55),該擴張部(56)在延伸段(54)的頂端;一活塞桿(60),其有一空心段(61)與一實心段(62),該實心段(62)與空心段(61)設計成為一體,該空心段(61)內部視為一第二流道(64),該第二流道(64)經由一出水口(65)與多個進水口(66)與外界相通;當出口(22)朝向扣合部(14),該彈簧套(20)結合於噴頭(10)的扣合部(14),使第一流道(21)與嘴(12)彼此相通;當空心段(61)通過圓筒(52),該活塞(50)與活塞桿(60)共同置入本體(80)的壓力室(84),使活塞(50)與彈力球閥(70)之間構成一儲料空間(18),允許空心段(61)結合於彈簧套(20)的連接段(26);當噴頭(10)相對蓋體(40)從一補料位置移到一出料位置,該第一逆止結構的圓柱(74)被實心段(62)壓著而堵塞縮徑部(86)。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擴張部(56)與彈簧套(20)圍繞內擴段(25)的壁產生面摩擦作用,共同組成一第二逆止結構,在補料或出料位置時,防止儲料空間(18)的流體滲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彈簧套(20)位於套接口(23)的端面配合活塞(50)的肩部(55)合組為一第三逆止結構,在出料位置時,該彈簧套(20)端面與肩部(55)維持面摩擦的接觸關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外環(51)與一形成於內管(46)的缺口(47)合組為一凹凸配合的第四逆止結構,在補料位置時,該外環(51)表面與缺口(47)保持面摩擦的接觸關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外環(51)在補料位置時,會封閉一設在本體(80)的通氣孔(89)。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泵浦,其中,該外環(51)的外圓周面是一凹曲面(5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8921U TWM542697U (zh) | 2016-12-12 | 2016-12-12 | 泵浦逆止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8921U TWM542697U (zh) | 2016-12-12 | 2016-12-12 | 泵浦逆止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42697U true TWM542697U (zh) | 2017-06-01 |
Family
ID=5968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18921U TWM542697U (zh) | 2016-12-12 | 2016-12-12 | 泵浦逆止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42697U (zh) |
-
2016
- 2016-12-12 TW TW105218921U patent/TWM542697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99257B2 (en) | Press type spray head assembly | |
US8672190B1 (en) | Lotion spray head assembly | |
US7861898B2 (en) | Piston carrying guide tube | |
RU2012110815A (ru) | Контейнер с пенодозирующим насосом | |
US10173234B2 (en) | Trigger pump dispenser with interchangeable piston | |
US8678241B2 (en) | Foam spray head assembly | |
JP6946333B2 (ja) | 比例定量ポンプ、該ポンプの着脱方法 | |
US9266134B2 (en) | Vented check valves, pumps and refill units with vented check valves | |
US20110280756A1 (en) | Valve device for a pump | |
KR101454255B1 (ko) | 액상 화장품 용기용 압출 펌프 | |
WO2018058755A1 (zh) | 一种医用稳压泵 | |
KR200462943Y1 (ko) | 용기용 펌핑장치 | |
TWM542697U (zh) | 泵浦逆止結構 | |
KR101615145B1 (ko) | 액상 화장품 용기용 펌프 뚜껑 | |
CN110979966A (zh) | 一种带回吸结构的乳液泵 | |
CN211443380U (zh) | 一种带回吸结构的乳液泵 | |
CN111099145A (zh) | 一种回吸乳液泵 | |
KR20150120041A (ko) | 거품펌프 | |
JP3216677U (ja) | 逆流防止ポンプ | |
CN209814700U (zh) | 一种液体泵 | |
EP2918346B1 (en) | Press type spray head assembly | |
JP3180351U (ja) | ボディシャンプー用ノズル装置 | |
ITRM20130591A1 (it) | Dispenser a tenuta ermetica | |
TWI534350B (zh) | 適用於喞筒的防止溢漏結構 | |
JP6076190B2 (ja) | ポン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