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1799U - 飲料隔熱容器 - Google Patents

飲料隔熱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1799U
TWM541799U TW106201524U TW106201524U TWM541799U TW M541799 U TWM541799 U TW M541799U TW 106201524 U TW106201524 U TW 106201524U TW 106201524 U TW106201524 U TW 106201524U TW M541799 U TWM541799 U TW M5417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ver
container body
sealing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1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u-Y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Wan Chao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 Chao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 Chao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1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1799U/zh
Publication of TWM541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1799U/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飲料隔熱容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飲料隔熱容器,尤指一種密封蓋可以插拔自如地組裝於容器本體的飲料容器。
按保持承裝的液體在它們原來的溫度達數小時的容器係屬習知物品,此飲料隔熱容器稱為保溫瓶或保溫杯。該飲料隔熱容器包含一具備真空隔熱效果的容器本體,此容器本體的開口部完全被一螺旋蓋所封閉,液體習慣性地在旋開螺旋蓋時被倒入杯子內供飲用,或就容器本體的開口直接飲用。
由於容器本體通常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而不鏽鋼因為機械性質的關係使其不易加工,因此常發生螺紋配合不準確,導致螺旋蓋不能旋緊或難以旋開。另一方面,螺旋蓋必須轉動數圈才能旋緊或旋開,因此在操作上並非很有效率。
本創作乃為解決上述問題所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飲料隔熱容器,可以很有效率地操作密封蓋。
本創作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飲料隔熱容器,可以免除在容器本體加工螺紋的製程,及避免由於螺紋配合不準確而衍生的問題。
具體實現本創作的飲料隔熱容器,包括一容器本體及一密封蓋,該容器本體具有一形成於其上端的開口部,該開口 部的內周面界定出一開口;該密封蓋包含一接納該開口部的環形槽,及一塞入該開口內的芯部,在該芯部的外部裝有一具彈性和柔軟度的封口塞,以與該開口的內壁產生干涉配合,如此將該密封蓋組裝於該容器本體的開口部而封閉該開口者。
所述容器本體包含一從該開口部的下方沿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緣。
所述密封蓋包含一蓋頂,及一從該蓋頂的周圍向下延伸的蓋牆,該芯部結合於該蓋牆的底表面,該環形槽係由該蓋牆的內周面與該封口塞的外周面界定而成。
所述密封蓋的蓋頂和蓋牆為塑膠材料一體成型,該芯部係不鏽鋼材質,該封口塞以矽膠或類似材料製成。
所述容器本體開口部的頂端向外擴大形成一擴張部,該封口塞的末端形成一倒角,以與該擴張部合作,使該芯部暨封口塞易於塞入該開口內。
所述封口塞的外周面沿徑向外設有若干凸紋,該封口塞透過該凸紋與該容器本體開口的內壁形成干涉配合。
所述形成於該封口塞上部的凸紋係連續狀,形成在該封口塞下部的凸紋為非連續狀。
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的功效在於,密封蓋採用插拔式設計,藉由芯部暨封口塞塞入容器本體開口時,在二者接觸面間產生干涉配合的關係,將密封蓋迅速組裝於容器本體的開口部,並在施加適當的力量時,即能將密封蓋輕易拔出容器本體,使密封蓋的操作極具效率。
此外,插拔式密封蓋可以免除在容器本體加工螺紋 的製程,有效降低製造成本,同時避免傳統螺旋蓋常由於螺紋配合不準確而使其難以旋緊或不易旋開的缺失。
至於本創作的詳細技術內容及其他目的與特點參照下面配合附圖的實施例說明即可完全明白。
10‧‧‧飲料隔熱容器
20‧‧‧容器本體
21‧‧‧內容器
22‧‧‧外容器
23‧‧‧開口部
24‧‧‧內室
25‧‧‧真空室
26‧‧‧開口
27‧‧‧擴張部
28‧‧‧凸緣
30‧‧‧密封蓋
31‧‧‧蓋頂
32‧‧‧蓋牆
33‧‧‧芯部
34‧‧‧封口塞
35‧‧‧倒角
36‧‧‧凸紋
37‧‧‧環形槽
第1圖為本創作飲料隔熱容器的外觀圖。
第2圖為本創作的元件分解圖。
第3圖為本創作的中央縱剖面圖。
如第1至3圖所示,本創作『飲料隔熱容器』10係由一容器本體20和一密封蓋30組成,該密封蓋30採用插拔式設計,可以很有效率地操作而插拔自如地組裝於容器本體20。其中:
容器本體20,乃由一內容器21和一外容器22構成的圓筒狀容器,該內容器21和外容器22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並於上端接合成一體而形成一開口部23,供結合密封蓋30之用。所述內容器21的內周面界定出一中空密底的內室24,用以承裝開水、茶湯、咖啡或果汁等飲料,而在內容器21和外容器22之間則形成一真空室25,藉此產生熱絕緣效果,以維持飲料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仍接近其原來的溫度,達到保溫目的。所述開口部23的內周面界定出一開口26,該開口26位於內室24的上方;又開口部23的頂端往外擴大形成一擴張部27,此擴張部27有助於將密封蓋30組裝於容器本體20的開口部23,其細節留 待後述,暫且表過。此外,容器本體20還包含一從開口部23的下方沿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緣28,此設計一方面有助於美觀,一方面可以支撐密封蓋30。
密封蓋30,乃可插拔自如地組裝於容器本體30的開口部23,其包含一蓋頂31、一從蓋頂31的周圍向下延伸的蓋牆32、一自蓋牆32的底表面向下延伸的芯部33,及一包圍芯部33外部的封口塞34。所述蓋頂31和蓋牆32採用(透明)塑膠材料一體製成;芯部33為不鏽鋼材質而結合在蓋頂31的下方;封口塞34以具有彈性和柔軟度等特性的材料,例如矽膠或類似者製成而組裝在芯部33的外部,其外徑略大於開口26的孔徑,並與蓋牆32的內周面界定出一環形槽37以接納開口部23,使芯部33暨封口塞34可以塞入開口26內,並藉二者為干涉配合的關係,將密封蓋30組裝於容器本體20的開口部23而封閉開口26。又,封口塞34的末端形成一倒角35,以與容器本體開口部23的擴張部27合作,使芯部33暨封口塞34易於塞入開口26內。此外,封口塞34的外周面沿徑向外設有若干凸紋36,以減少封口塞34與開口26間的接觸面積,進而產生可靠的氣密效果,同時有助於使用較小的力量將密封蓋30拔出容器本體20;也就是,在封口塞34具備凸紋36的情況下,係以該凸紋36與開口部23的內周面(即開口26的內壁)形成干涉配合。在附圖的實施例中,形成於封口塞34上部的凸紋36係連續狀,形成在封口塞34下部的凸紋36為非連續狀。
如第1、2圖所示,在飲料隔熱容器10封閉狀態下,手握密封蓋30露出容器本體20的部分,並稍加用力即能將密封 蓋30輕易拔出容器本體20,此時,使用者僅須傾斜容器本體20,便能將盛裝於容器本體20內的飲料從開口26倒入杯子內飲用,或就容器本體20的開口26直接飲用。
如第3圖所示,在飲料隔熱容器10開放狀態下,將密封蓋30的芯部33暨封口塞34塞進容器本體30的開口26內,直到蓋牆32的底端觸碰容器本體20的凸緣28為止,此時,密封蓋30由於封口塞34外周面的凸紋36與容器本體開口部23的內周面(即開口26的內壁)形成干涉配合的關係,而能牢牢地保持於容器本體20的開口部23,達到封閉開口26的作用,同時確保當飲料隔熱容器10不小心傾倒時,承裝在容器本體20內的飲料不會溢出來。
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創作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創作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10‧‧‧飲料隔熱容器
20‧‧‧容器本體
21‧‧‧內容器
22‧‧‧外容器
23‧‧‧開口部
24‧‧‧內室
25‧‧‧真空室
26‧‧‧開口
27‧‧‧擴張部
28‧‧‧凸緣
30‧‧‧密封蓋
31‧‧‧蓋頂
32‧‧‧蓋牆
33‧‧‧芯部
34‧‧‧封口塞
35‧‧‧倒角
36‧‧‧凸紋
37‧‧‧環形槽

Claims (7)

  1. 一種飲料隔熱容器,包括一容器本體及一密封蓋,該容器本體具有一形成於其上端的開口部,該開口部的內周面界定出一開口;該密封蓋包含一接納該開口部的環形槽,及一塞入該開口內的芯部,在該芯部的外部裝有一具彈性和柔軟度的封口塞,以與該開口的內壁產生干涉配合,如此將該密封蓋組裝於該容器本體的開口部而封閉該開口者。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該容器本體包含一從該開口部的下方沿徑向外延伸形成的凸緣。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該密封蓋包含一蓋頂,及一從該蓋頂的周圍向下延伸的蓋牆,該芯部結合於該蓋牆的底表面,該環形槽係由該蓋牆的內周面與該封口塞的外周面界定而成。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該密封蓋的蓋頂和蓋牆為塑膠材料一體成型,該芯部係不鏽鋼材質,該封口塞以矽膠或類似材料製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該容器本體開口部的頂端向外擴大形成一擴張部,該封口塞的末端形成一倒角,以與該擴張部合作,使該芯部暨封口塞易於塞入該開口內。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該封口塞的外周面沿徑向外設有若干凸紋,該封口塞透過該凸紋與該容器本體開口的內壁形成干涉配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飲料隔熱容器,其中形成於該封口塞上部的凸紋係連續狀,形成在該封口塞下部的凸紋為非連續狀。
TW106201524U 2017-01-24 2017-01-24 飲料隔熱容器 TWM541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1524U TWM541799U (zh) 2017-01-24 2017-01-24 飲料隔熱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1524U TWM541799U (zh) 2017-01-24 2017-01-24 飲料隔熱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1799U true TWM541799U (zh) 2017-05-21

Family

ID=5937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1524U TWM541799U (zh) 2017-01-24 2017-01-24 飲料隔熱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1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7732B2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TWM541799U (zh) 飲料隔熱容器
JP4939632B2 (ja) 飲料容器
JP4431552B2 (ja) 汁物用密閉容器
CN205285828U (zh) 一种用于保温杯上的调温杯
KR20210002186U (ko) 물병의 음료배출구 노즐 구조
KR200480691Y1 (ko) 빨대 지지부가 구비된 텀블러
TWM583251U (zh) 內膽可拆卸保溫杯
TWI681746B (zh) 保溫容器之保溫蓋結構
TWI812503B (zh) 蓋組件及帶蓋容器
JP2019156480A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並びに飲料用容器
TWI649239B (zh) Cup cover structure device
TWM624456U (zh) 一種保溫容器的上蓋
CN201376750Y (zh) 一种饮料容器
JP3220100U (ja) 飲料容器
CN107853953A (zh) 一种组合式杯子
JP3224439U (ja) 蓋付飲料用容器
TWM536210U (zh) 用於盛裝液體之壓力式容器
JP2023058102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KR20060000096U (ko) 뚜껑 겸용 컵과 보조 컵이 구비된 용기
CN208371441U (zh) 一种双胆水杯
TWM500523U (zh) 保溫杯
KR200485289Y1 (ko) 음료용기 빨대 연결구
KR200328731Y1 (ko) 음료수병 뚜껑
CN206044240U (zh) 具有锁扣功能的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