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8116U -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8116U
TWM538116U TW105217197U TW105217197U TWM538116U TW M538116 U TWM538116 U TW M538116U TW 105217197 U TW105217197 U TW 105217197U TW 105217197 U TW105217197 U TW 105217197U TW M538116 U TWM538116 U TW M5381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tube
sliding member
support device
platform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7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晉誠
袁唯燦
Original Assignee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38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8116U/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Actuator (AREA)

Description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升降式支撐裝置,特別是用於支撐顯示模組並帶動顯示模組上下移動的支撐裝置。
台灣第M368006號新型專利揭露一種習知的支撐架包含一固定臺座、一位移筒以及一氣壓棒。固定臺座具有一導筒,位移筒套設於導筒且相對於導筒而移動。氣壓棒之一端固定於固定臺座且位於導筒之中,位移筒固定於氣壓棒之另一端且隨氣壓棒之長度變化而移動。
上述習知支撐架的缺點在於,需要透過位移筒及導筒的設置才能使氣壓棒作動,將使得支撐架的結構過於複雜,再者,在升降的調整過程中,位移筒與導筒會不斷相互摩擦,容易產生擦痕或磨耗,造成產品外觀不良。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新穎結構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在此產業中極具需求及發展潛力。
本創作之一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可在包含複數氣壓棒的結構下,達到厚度更輕薄化的效果。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揭露一種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包括一支架、二滑軌模組、一滑動件及複數氣壓棒,所述滑軌模組分別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外軌及一內軌,該外軌與該支架固接,該內軌沿該第一方向可滑動的設置於該外軌的一開口中,該滑動件具有一頂板及二相對側翼,所述側翼沿該第一方向由該頂板的二側緣延伸而出,所述側翼分別連接於所述內軌,所述氣壓棒分別連接於該頂板及該支架之間;其中,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朝一最低位置滑動時,壓縮所述氣壓棒,所述氣壓棒產生一反向彈力。
於本創作一實施例中,該支架具有一前蓋體、二固定板及一後蓋板,該前蓋體及該後蓋板共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所述固定板沿該第一方向相間隔地設置於前蓋體上,所述固定板分別與所述外軌固接。
該前蓋體具有一鄰接該容置空間的第一平台,各所述氣壓棒具有一壓力管及一活塞桿,該活塞桿的一端係穿至該壓力管內而與該壓力管可滑動地相接,並於該壓力管內形成一封閉空間,該壓力管的一端與該頂板固接,該活塞桿的另一端固定於該第一平台上。
該前蓋體具有二第二平台,該支架更包含複數緩衝墊,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滑動至該最低位置時,該滑動件的所述側翼的一端抵靠於所述緩衝墊,使得該壓力管與該第一平台間具有一最短距離。
該頂板更設有一凸起,所述緩衝墊的其中之一設於遠離該第一平台的一側上,當該滑動件位於一最高位置時,該凸起與所述緩衝墊的其中之一相接觸。
當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朝該最低位置滑動,帶動該壓力管向下移動,而使得該活塞桿壓縮該壓力管內的該封閉空間而產生該反向的彈力。
該滑動件的該頂板形成有複數第一卡孔,所述壓力管的該端具有一卡塊,各該卡塊緊配合於各所述卡孔中,以使該壓力管與該滑動件固接,該第一平台形成有複數第二卡孔,該活塞桿以該端固接於各所述第二卡孔中。
本創作之可升降式支撐裝置更包含一連接件,用以與一顯示模組相接,該滑動件具有一前凸板與該連接件相接。
本創作之可升降式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第1圖為本創作可升降式裝置1000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為本創作可升降式支撐裝置1000的分解示意圖,可升降式支撐裝置1000包括一支架1、二滑軌模組2、一滑動件3、二氣壓棒4及一連接件5。
首先說明支架1的結構,支架1具有一前蓋體11、二固定板12及一後蓋板13、一容置空間14及三緩衝墊15。前蓋體11概略呈中央鏤空的扁長方體,前蓋體11與後蓋板13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間14,容置空間14概略沿一第一方向S延伸,所述固定板12沿第一方向S相間隔地設置於前蓋體11上;前蓋體11具有一鄰接容置空間14的第一平台112、二第二平台113及二連通容置空間14的線性穿槽115,所述第二平台113是相間隔地設置,並凸伸入該容置空間14中央處;另外,所述緩衝墊16是分別設於所述第二平台113及遠離第一平台112的一側上。補充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前蓋體11為一壓鑄件,後蓋板13是一塑膠板或一鋁板,但並不以此為限。
每一滑軌模組2分別具有沿第一方向S延伸的一外軌21及一內軌22,各內軌22沿第一方向S可滑動的設置於各外軌21的一開口中,各外軌21分別與一固定板12固接。
滑動件3具有一頂板31、二相對側翼32、一前凸板33及二摩擦塊34,所述側翼32沿第一方向S由頂板31的二側緣延伸而出,並與固定板12平行,使得滑動件3呈一倒U型。所述側翼32分別連接於所述內軌22,且各摩擦塊34與各側翼32相接而位於各內軌22的下方,當滑動件3相對於支架1滑動時,摩擦塊34可與各外軌21摩擦而產生摩擦力。又,前凸板33是出露於前蓋體11外,具有一U形截面,並穿過前蓋體11的線性穿槽115而與所述相對側翼32連接。
各所述氣壓棒4具有一壓力管41及一活塞桿42,活塞桿42的一端穿置壓力管41內而與壓力管41可滑動地相接,活塞桿42的另一端固接於第一平台112的複數第二卡孔112a上。壓力管41內係形成一封閉空間,且壓力管41的另一端具有複數卡塊411,固定於頂板31的複數第一卡孔311中,以使壓力管41與滑動件3固接。
須說明的是,於本創作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將壓力管41倒置,以使壓力管41的卡塊411與第二卡孔112a卡固,而活塞桿42的該端則與第一卡孔311卡固。又或者是,於本創作其他實施例中,可透過螺合的方式結合頂板31與壓力管41或結合第一平台112與活塞桿42,於此不再贅述。
連接件5與前凸板33相接,且連接件5可與一顯示模組(圖未示)相接,因此顯示模組可藉由滑動件3於支架1滑動。另外,連接件5本身可更包含樞紐器,使顯示模組能夠調整傾斜視角,或在橫擺(landscape)或直擺(portrait)位置間旋轉變換。
當滑動件3沿第一方向S朝一最低位置滑動的過程中(也就是滑動件3向下滑動的過程中),係可壓縮所述氣壓棒4,亦即滑動件3帶動壓力管41向下移動,而使得活塞桿42壓縮壓力管41內的封閉空間而產生一反向的彈力,而該反向彈力搭配構件間的摩擦力(包含摩擦塊34與外軌21摩擦所產生的摩擦力)恰可與顯示模組的重力相抗衡,而達到一隨停效果。
請參第3圖及第4圖,分別為滑動件3於一最低位置及一最高位置的示意圖。當滑動件3持續向下滑動,最終各側翼32的一端將與位於第二平台113的緩衝墊15相接觸,此即為壓力管41所設定的最低位置,將可使得壓力管41可與第一平台112保持一距離D,藉以避免氣壓棒4過度壓縮或壓力管41撞擊第一平台112而損壞。再者,亦可透過調整第二平台113的設置位置,對應調整滑動件3滑動的行程長度,也就是滑動件3由最高位置滑動至最低位置的距離可依據第二平台113的位置做調整,同樣的可因此控制壓力管41下滑的最大距離,因而可以調整氣壓棒4的一彈力。又,滑動件3的頂板31更設有一凸起312,當滑動件3由最低位置重新滑動至最高位置時,凸起312係與遠離第一平台112的該側上的緩衝墊15相接觸,以避免滑動件3的頂板31撞擊前蓋體11頂部而產生異音。
舉例而言,若顯示模組重量為5公斤,則可選用二支具負載力2.5公斤的氣壓棒4,則負載力為2.5公斤的氣壓棒4所具有的直徑必定小於一支具負載力5公斤的氣壓棒,因此,透過二支負載力為2.5公斤的氣壓棒4併排於滑動件3時,便能維持本發明支撐裝置1000由側面觀之的輕薄度。再者,複數氣壓棒4的配置亦有助於增加滑動件3在滑動過程中的穩定度,而避免滑動件3於滑動的過程中有左右搖晃的情形。此外,本創作亦可根據需求調整氣壓棒4的數量,例如調整為4支負載力分別為1.25公斤的氣壓棒,則支撐架由側面觀之可更輕薄化。
綜上所述,透過本創作複數氣壓棒的設置可有效提高滑動件的滑動穩定度,且滑動件之形狀係配合前蓋體頂部的形狀,可同時保持支撐裝置的輕薄度。
上述的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創作的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創作的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於本創作所主張的範圍,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00‧‧‧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1‧‧‧支架
11‧‧‧前蓋體
112‧‧‧第一平台
112a‧‧‧第二卡孔
113‧‧‧第二平台
114‧‧‧內頂面
12‧‧‧固定板
13‧‧‧後蓋板
14‧‧‧容置空間
15‧‧‧緩衝墊
2‧‧‧滑軌模組
21‧‧‧外軌
211‧‧‧外背板
22‧‧‧內軌
3‧‧‧滑動件
31‧‧‧頂板
311‧‧‧第一卡孔
312‧‧‧凸起
32‧‧‧側翼
33‧‧‧前凸板
34‧‧‧摩擦塊
4‧‧‧氣壓棒
41‧‧‧壓力管
411‧‧‧卡塊
42‧‧‧活塞桿
5‧‧‧連接件
S‧‧‧第一方向
D‧‧‧距離
第1圖為本創作可升降式支撐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可升降式支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可升降式支撐裝置的滑動件滑動至一最低位置的局部示意圖;以及 第4圖為本創作支撐裝置的滑動件位於一最高位置的局部示意圖。
11‧‧‧前蓋體
112‧‧‧第一平台
113‧‧‧第二平台
114‧‧‧內頂面
15‧‧‧緩衝墊
3‧‧‧滑動件
31‧‧‧頂板
312‧‧‧凸起
41‧‧‧壓力管
42‧‧‧活塞桿
5‧‧‧連接件
S‧‧‧第一方向

Claims (8)

  1. 一種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包括: 一支架; 二滑軌模組,分別具有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外軌及一內軌,該外軌與該支架固接,該內軌沿該第一方向可滑動的設置於該外軌的一開口中; 一滑動件,具有一頂板及二相對側翼,所述側翼沿該第一方向由該頂板的二側緣延伸而出,所述側翼分別連接於所述內軌;以及 複數氣壓棒,分別連接於該頂板及該支架之間; 其中,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朝一最低位置滑動時,壓縮所述氣壓棒,所述氣壓棒產生一反向之彈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其中該支架具有一前蓋體、二固定板及一後蓋板,該前蓋體及該後蓋板共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所述固定板沿該第一方向相間隔地設置於前蓋體上,所述固定板分別與所述外軌固接。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其中該前蓋體具有一鄰接該容置空間的第一平台,各所述氣壓棒具有一壓力管及一活塞桿,該活塞桿的一端係穿至該壓力管內而與該壓力管可滑動地相接,並於該壓力管內形成一封閉空間,該壓力管的一端與該頂板固接,該活塞桿的另一端固定於該第一平台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其中該前蓋體具有二第二平台,該支架更包含複數緩衝墊,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滑動至該最低位置時,該滑動件的所述側翼的一端抵靠於所述緩衝墊,使得該壓力管與該第一平台間具有一最短距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其中該頂板更設有一凸起,所述緩衝墊的其中之一設於遠離該第一平台的一側上,當該滑動件位於一最高位置時,該凸起與所述緩衝墊的其中之一相接觸。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其中當該滑動件沿該第一方向朝該最低位置滑動,帶動該壓力管向下移動,而使得該活塞桿壓縮該壓力管內的該封閉空間而產生該反向的彈力。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該滑動件的該頂板形成有複數第一卡孔,所述壓力管的該端具有一卡塊,各該卡塊緊配合於各所述卡孔中,以使該壓力管與該滑動件固接,該第一平台形成有複數第二卡孔,該活塞桿以該端固接於各所述第二卡孔中。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撐裝置,更包含一連接件,用以與一顯示模組相接,該滑動件具有一前凸板與該連接件相接。
TW105217197U 2015-12-31 2016-11-10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TWM5381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759 2015-12-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8116U true TWM538116U (zh) 2017-03-11

Family

ID=5877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7174U TWM540225U (zh) 2015-12-31 2016-11-10 樞軸裝置
TW105217197U TWM538116U (zh) 2015-12-31 2016-11-10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TW105218554U TWM540227U (zh) 2015-12-31 2016-12-05 支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7174U TWM540225U (zh) 2015-12-31 2016-11-10 樞軸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8554U TWM540227U (zh) 2015-12-31 2016-12-05 支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206290570U (zh)
TW (3) TWM54022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0581B (zh) * 2020-10-14 2023-12-0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快拆结构
TWI774447B (zh) * 2021-06-28 2022-08-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滑軌結構的顯示器支架及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0570U (zh) 2017-06-30
CN206361351U (zh) 2017-07-28
TWM540227U (zh) 2017-04-21
CN206449374U (zh) 2017-08-29
TWM540225U (zh) 2017-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34568U (zh) 一种具备升降功能的教学用投影仪
US10159345B2 (en) Display supporting apparatus
TWM538116U (zh)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TWM526800U (zh) 可升降式支撐裝置
CN20917649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
CN101286371A (zh) 高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高度调节装置的显示装置
WO2023065428A1 (zh) 一种工业设计产品多角度观看展示装置
CN108776519A (zh) 一种台式计算机机械硬盘减震散热装置
CN110445916A (zh) 一种用于可伸缩屏产品的伸缩构造
CN207371807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不干胶带机
CN208252442U (zh) 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风机
CN216768871U (zh) 一种新型拼接式液晶显示屏
CN107608489B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
CN2159489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CN107883124A (zh) 一种广角随动摄影装置
US9121547B2 (en) Linkage supporting device
CN109132535A (zh) 一种柔性片定位装置
KR20130023063A (ko) 전자제품 지지용 가변 복합 지지 구조물
CN206682528U (zh) 一种智能投影仪用放置架
TWI731661B (zh) 電子裝置的固定座
CN219285639U (zh) 一种带有背面防摔防护的平板电脑
CN209876356U (zh) 一种笔记本计算机用缓冲式固定结构
CN209640773U (zh) 计算机主机保护箱
CN111098279A (zh) 玻璃放置架
CN110051132A (zh) 一种可伸缩立体式桌面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