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4865U -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4865U
TWM534865U TW105212480U TW105212480U TWM534865U TW M534865 U TWM534865 U TW M534865U TW 105212480 U TW105212480 U TW 105212480U TW 105212480 U TW105212480 U TW 105212480U TW M534865 U TWM534865 U TW M5348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electronic payment
payment institution
account
ba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慶霆
李偉民
Original Assignee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1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4865U/zh
Publication of TWM534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4865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Description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以及付款方式已有巨大的改變。其中,一般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從現鈔付款與ATM轉帳的方式逐漸轉變為線上刷卡、網路ATM轉帳。近年來,電子支付機構的興起更提供一種全新的管道,使得使用者可以透過電子支付機構進行儲值、線上交易等功能。因此,電子支付機構更是為電子商務帶來極大的便利。
因應於電子支付機構的興起,我國目前已制定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其中,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是用以控管電子支付機構的金錢流向與餘額,並確保電子支付機構所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的安全性、正確性以及合法性。特別是,在電子支付機 構管理條例中,上述控管電子支付機構的金錢流向與餘額的工作幾乎是仰賴與電子支付機構合作的「管理銀行」來執行。因此,如何設計一套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以因應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所記載的業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新型創作提供一種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此串接系統可以有效地支援電子支付機構與管理銀行間所需的業務,並且可以有效地增進銀行與電子支付機構間的業務的處理效率。
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此串接系統包括屬於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伺服器、屬於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以及屬於合作銀行的第三伺服器。第一伺服器用以傳送第一訊息至第二伺服器,第三伺服器用以傳送第二訊息至第二伺服器,第二伺服器用以根據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專用存款帳戶包括電子支付機構在管理銀行的管理帳戶以及電子支付機構在合作銀行的合作帳戶。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第一訊息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第一餘額、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儲值餘額以及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代理收付餘額的其中之一。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第二訊息包括合作帳戶的第二餘額。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在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的運作中,第二伺服器根據合作帳戶的第二餘額以及管理帳戶的第三餘額,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第四餘額是否等於第一餘額。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在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的運作中,第二伺服器判斷儲存於管理帳戶的第三餘額是否低於第一數值。其中,此第一數值為第一代理收付餘額的百分之五十加上第一儲值餘額的全部。倘若第二伺服器判斷儲存於管理帳戶的第三餘額低於上述的第一數值,第二伺服器發送第三訊息至第一伺服器以通知電子支付機構補足第三餘額使得第三餘額大於或等於上述的第一數值。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當第一伺服器接收到第三訊息之後,第一伺服器發送第一資金調播指示,當第二伺服器接收第一資金調撥指示之後,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資金調撥指示,透過全國繳費稅平台從合作帳戶扣除第一金額並將此第一金額轉入至管理帳戶中。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訊息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在途款項代收明細以及電子支付機構的在途款項銷帳明 細的其中之一。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伺服器發送資金撥補指示,資金撥補指示用於指示第二伺服器從非合作銀行轉入第二金額至管理帳戶中以補足在途款項代收明細的第三金額。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訊息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提領指示,第一提領指示用以指示第二伺服器從管理帳戶中轉出第四金額至第一目的帳戶中。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訊息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資訊,業者資訊用以指出電子支付機構所賺取的手續費收入以及電子支付機構的投資餘額。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訊息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二提領指示,第二提領指示用以指示第二伺服器從管理帳戶中轉出手續費收入中的第五金額至第二目的帳戶中。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伺服器計算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當月總餘額,並傳送當月總餘額至第二伺服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伺服器傳送收益通知至第一伺服器,收益通知用以指出電子支付機構的手續費收入以及利息收入。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伺服器傳送專用存款帳戶的餘額通知至第一伺服器,餘額通知用以指出專用存款帳戶的第五餘額。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更包括屬於財金單位的第四伺服器,其中第一伺服器發送關於使用者的第一身分驗證請求至第二伺服器,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身分驗證請求發送第二身分驗證請求至第四伺服器,第四伺服器根據二身分驗證請求驗證使用者的身分,發送第一身分驗證結果至第二伺服器,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身分驗證結果發送第二身分驗證結果至第一伺服器,其中第一身分驗證結果以及第二身分驗證結果用於指出使用者的身份是否通過驗證。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當管理銀行從境外銀行接收到電子支付機構的國外匯入款時,第二伺服器發送關於國外匯入款的國外匯入款通知至第一伺服器,第一伺服器根據國外匯入款通知發送結匯清冊至第二伺服器,第二伺服器核對該結匯清冊以及國外匯入款,並根據核對的結果發送結匯清冊處理通知至第一伺服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伺服器發送匯率查詢訊息至第二伺服器,第二伺服器根據匯率查詢訊息發送匯率查詢結果至第一伺服器。
在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訊息的格式包括安全檔案傳輸協定(Secret File Transfer Protocol,SFTP)與可延伸標記式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其中之一。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此串接系統可以有效地支援電子支付機構與管理銀行 間所需的業務,並且可以有效地增進銀行與電子支付機構間的業務的處理效率。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0‧‧‧串接系統
100‧‧‧第一伺服器
10‧‧‧第一處理單元
12‧‧‧第一通訊單元
14‧‧‧第一儲存單元
200‧‧‧第二伺服器
20‧‧‧第二處理單元
22‧‧‧第二通訊單元
24‧‧‧第二儲存單元
300‧‧‧第三伺服器
30‧‧‧第三處理單元
32‧‧‧第三通訊單元
34‧‧‧第三儲存單元
400‧‧‧第四伺服器
40‧‧‧第四處理單元
42‧‧‧第四通訊單元
44‧‧‧第四儲存單元
步驟S301‧‧‧第一伺服器傳送第一訊息至第二伺服器,其中第一伺服器屬於電子支付機構且第二伺服器屬於管理銀行的步驟
步驟S303‧‧‧第三伺服器傳送第二訊息至第二伺服器,其中第三伺服器屬於合作銀行的步驟
步驟S305‧‧‧第二伺服器根據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的步驟
圖1A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1B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二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1C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三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1D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四伺服器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應用於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的帳戶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現將詳細參考本新型創作之示範性實施例,在附圖中說 明所述示範性實施例之實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
圖1A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伺服器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A,第一伺服器100包括第一處理單元10、第一通訊單元12以及第一儲存單元14。其中第一通訊單元12以及第一儲存單元14分別耦接至第一處理單元10。
第一處理單元10例如可以是一般用途處理器、特殊用途處理器、傳統的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多個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一個或多個結合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的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特殊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場可程式閘陣列電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任何其他種類的積體電路、狀態機、基於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ARM)的處理器以及類似品。
第一通訊單元12可為支援全球行動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碼多重擷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頻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統、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 Wi-Fi)系統或藍牙的信號傳輸的元件。
第一儲存單元14例如可以是任意型式的固定式或可移動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儲存單元14儲存有多個程式碼片段,在上述程式碼片段被安裝後,會由第一處理單元10來執行。例如,第一儲存單元14中包括多個模組,藉由這些模組來分別執行應用於本新型創作中執行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各個運作,其中各模組是由一或多個程式碼片段所組成。
圖1B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二伺服器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B,第二伺服器200包括第二處理單元20、第二通訊單元22以及第二儲存單元24。其中第二通訊單元22以及第二儲存單元24分別耦接至第二處理單元20。第二處理單元20、第二通訊單元22以及第二儲存單元24可以分別是與上述第一處理單元10、第一通訊單元12以及第一儲存單元14相類似的元件,在此並不贅述。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二儲存單元24儲存有多個程式碼片段,在上述程式碼片段被安裝後,會由第二處理單元20來執行。例如,第二儲存單元24中包括多個模組,藉由這些模組來分別執行應用於本新型創作中執行於第二伺服器200的各個運作,其中 各模組是由一或多個程式碼片段所組成。
圖1C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三伺服器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C,第三伺服器300包括第三處理單元30、第三通訊單元32以及第三儲存單元34。其中第三通訊單元32以及第三儲存單元34分別耦接至第三處理單元30。第三處理單元30、第三通訊單元32以及第三儲存單元34可以分別是與上述第一處理單元10、第一通訊單元12以及第一儲存單元14相類似的元件,在此並不贅述。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三儲存單元34儲存有多個程式碼片段,在上述程式碼片段被安裝後,會由第三處理單元30來執行。例如,第三儲存單元34中包括多個模組,藉由這些模組來分別執行應用於本新型創作中執行於第三伺服器300的各個運作,其中各模組是由一或多個程式碼片段所組成。
圖1D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四伺服器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1D,第四伺服器400包括第四處理單元40、第四通訊單元42以及第四儲存單元44。其中第四通訊單元42以及第四儲存單元44分別耦接至第四處理單元40。第四處理單元40、第四通訊單元42以及第四儲存單元44可以分別是與上述第一處理單元10、第一通訊單元12以及第一儲存單元14相類似的元件,在此並不贅述。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四儲存單元44儲存有多個程式碼片段,在上述程式碼片段被安裝後,會由第四處理單元40來執行。例如,第四儲存單元44中包括多個模組,藉由這些模組來分別執行應用於本新型創作中執行於第四伺服器400的各個運作,其中各模組是由一或多個程式碼片段所組成。
圖2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2,串接系統1000包括上述的第一伺服器100、第二伺服器200、第三伺服器300以及第四伺服器400。
第一伺服器100是屬於電子支付機構的伺服器。電子支付機構是指專營之電子支付機構及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之電子票證發行機構。電子支付機構可以執行的業務例如: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收受儲值款項、電子支付帳戶間款項移轉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等等。需注意的是,圖2中雖然僅繪示一個第一伺服器100,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支付機構也可以包括更多個第一伺服器100。
第二伺服器200是屬於管理銀行的伺服器。管理銀行是指接受開立屬於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管理帳戶」的銀行。需注意的是,圖2中雖然僅繪示一個第二伺服器200,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管理銀行也可以包括更多個第二伺服器200。
第三伺服器300是屬於合作銀行的伺服器。合作銀行是 指接受開立屬於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合作帳戶」的銀行。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合作帳戶是以管理銀行的名義至合作銀行進行開立。基於此方式,管理銀行能夠方便地從合作銀行取得電子支付機構的合作帳戶的資訊。例如,合作帳戶的餘額查詢。需注意的是,圖2中雖然僅繪示一個第三伺服器300,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合作銀行也可以包括更多個第三伺服器300。此外,雖然圖2中僅繪示一個合作銀行,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管理銀行可以使用管理銀行的名義分別在多家合作銀行開立合作帳戶,並且提供此些合作帳戶給電子支付機構業者作使用。
由上述可知,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電子支付機構擁有專用存款帳戶,而專用存款帳戶又包括電子支付機構在管理銀行的管理帳戶以及電子支付機構在合作銀行的合作帳戶。此外,電子支付機構還可以在管理銀行開立其他帳戶,例如:收益計提金帳戶以及自有資金帳戶。其中,收益計提金帳戶可以是用於儲存運用支付款項所得之孳息或其他收益計提金額的存款帳戶。自有資金帳戶可以是用於儲存向使用者收取的手續費、管理費及其他相關費用收入的活期存款帳戶。
第四伺服器300是屬於財金單位的伺服器。財金單位例如是政府的財金相關單位。財金單位可以協助電子支付機構以及管理銀行來以實名認證的方式來驗證電子支付機構的使用者的帳戶的有效性。需注意的是,圖2中雖然僅繪示一個第四伺服器 400,但本新型創作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財金單位也可以包括更多個第四伺服器400。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伺服器100用以傳送第一訊息至第二伺服器200,第三伺服器300用以傳送第二訊息至第二伺服器200。第二伺服器200根據所接收的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的格式可以是包括安全檔案傳輸協定(Secret File Transfer Protocol,SFTP)與可延伸標記式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其中之一。其中,安全檔案傳輸協定主要用於傳輸較大量的資料,例如帳戶明細、帳戶餘額等。可延伸標記式語言主要用於傳輸例如控制項目或指令等較小的資料。
具體來說,第一伺服器100傳送給第二伺服器200的第一訊息可以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餘額(亦稱為,第一餘額)。此外,第三伺服器300傳送給第二伺服器200的第二訊息可以包括合作帳戶的餘額(亦稱為,第二餘額)。第二伺服器200可以查詢電子支付機構在管理帳戶的餘額(亦稱為,第三餘額),並根據管理帳戶的餘額以及從第三伺服器300所接收的合作帳戶的餘額,核對電子支付機構專用存款帳戶實際的總餘額(亦稱為,第四餘額)是否等於電子支付機構在第一訊息中所指出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總餘額。例如,第二伺服器200可以加總管理帳戶的餘額以及合作帳戶的餘額,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實際的總餘額是否等於電子支付機構在第一訊息中所指出的專用存款帳 戶的總餘額。當餘額不符時,第二伺服器200例如可以發送一通知訊息至管理銀行的信託部以交由信託部查明原因。
特別是,電子支付機構所傳送的專用存款帳戶的餘額可以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每個使用者的帳戶的餘額,第二伺服器200可以加總每個使用者的帳戶的餘額來核對是否等於實際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總餘額。
此外,電子支付機構收取使用者的支付款項會被分類為代理收付款項以及儲值款項。電子支付機構每日會透過第一伺服器100藉由上述的第一訊息發送代理收付款項的餘額(亦稱為,代理收付餘額)以及儲值款項的餘額(亦稱為,儲值餘額)至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200。第二伺服器200可以根據第一訊息中的代理收付餘額(亦稱為,第一代理收付餘額)以及儲值餘額(亦稱為,第一儲值餘額),判斷電子支付機構實際儲存在管理帳戶中的代理收付餘額以及儲值餘額是否符合法規的要求。
具體來說,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伺服器200會根據從第一伺服器100所接收的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儲值餘額以及第一代理收付餘額,判斷電子支付機構實際儲存於管理帳戶的餘額(亦稱為,第三餘額)是否低於一第一數值。其中,此第一數值為第一儲值餘額的全部加上第一代理收付餘額的百分之五十。倘若第二伺服器200判斷實際儲存於管理帳戶的餘額低於上述的第一數值,第二伺服器200會發送一訊息(亦稱為,第三訊息)至第一伺服器100以通知電子支付機構補足實際儲存在管理銀行的餘額,以使得 儲存在管理銀行的餘額大於或等於上述的第一數值。
之後,當第一伺服器100接收到上述的第三訊息之後,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可以透過第一伺服器100發送資金調播指示(亦稱為,第一資金調播指示)。當第二伺服器200接收第一資金調撥指示之後,第二伺服器200會根據第一資金調撥指示,透過全國繳費稅平台自動地從合作帳戶中扣除一筆金額(亦稱為,第一金額),並將此第一金額轉入至管理帳戶中。
例如,第三訊息中可以包括管理銀行告知電子支付業者其實際儲存在管理銀行的餘額,並且可以告知電子支付業者仍需補足多少金額使得儲存在管理銀行的餘額大於或等於上述的第一數值。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可以自行地從多個合作銀行中選擇一或多個合作帳戶,並且藉由上述的第一資金調播指示告知管理銀行電子支付機構所選擇的合作帳戶以及欲從所選擇的各個合作帳戶轉入管理帳戶的金額。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200可以直接地根據第一資金調播指示,經由全國消費稅平台自動地從電子支付機構所指定的合作帳戶中扣款並轉入管理帳戶中。基此,可以使得電子支付機構實際儲存在管理銀行的餘額大於或等於上述的第一數值。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伺服器100發送給第二伺服器200的第一訊息中,還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在途款項代收明細以及電子支付機構的在途款項銷帳明細的其中之一。其中,在途款項代收明細例如是透過超商繳款或是信用卡付款的交易明細,此些交 易所涉及的金額尚未匯入管理帳戶或合作帳戶中,但電子支付機構實際上在專用存款帳戶中可使用的餘額是增加的。為了補足尚未匯入專用存款帳戶中的在途款項的金額,第一伺服器100可以發送一資金撥補指示至第二伺服器200。其中,資金撥補指示用於指示第二伺服器200從一或多個非合作銀行轉入一筆金額(亦稱為,第二金額)至管理帳戶中以補足在途款項代收明細的金額(亦稱為,第三金額)。也就是說,當在途款項尚未被匯入專用存款帳戶時,在途款項的金額須全額由電子支付機構代墊,而代墊的金額須從其他非合作銀行轉入管理銀行中。此外,在一實施例中,當在途款項已匯入管理帳戶時,電子支付機構可以透過第一伺服器100發送在途款項銷帳明細給第二伺服器200,藉以通知管理銀行關於在途款項已匯入管理帳戶的事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伺服器100發送給第二伺服器200的第一訊息還可以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一提領指示(亦稱為,第一提領指示),此提領指示用以指示第二伺服器200從管理帳戶中轉出一筆金額(亦稱為,第四金額)至一目的帳戶(亦稱為,第一目的帳戶)中。
例如,電子支付機構的使用者可以使用其儲值在電子支付機構的錢進行交易。當使用者向賣家購買商品時,電子支付機構須將錢從管理帳戶匯入該賣家的帳戶中。因此,電子支付機構的第一伺服器100可以發送上述的提領指示給第二伺服器200,其中提領指示包含了提領明細以及付款指示。提領明細例如是買家 的使用者名稱、目的帳戶以及欲轉入目的帳戶的金額等等。付款指示例如是電子支付機構或使用者所下的進行付款的確認訊息。之後,第二伺服器200可以核對上述的提領明細以及付款指示。當確認上述的提領明細以及付款指示正確無誤後,即可以從管理帳戶中轉出一筆金額至提領明細中所指出的目的帳戶。特別是,目的帳戶可以是賣家自己在管理銀行所開立的帳戶或是賣家在其他家銀行所開立的帳戶,在此並不做限制。
在一實施例中,管理銀行還可以提供電子支付機構關於驗證使用者的身分與帳戶的有效性的服務。具體來說,當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須驗證使用者的身分以及該使用者的帳戶時,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可以透過第一伺服器100發送關於該使用者的身分驗證請求(亦稱為,第一身分驗證請求)至第二伺服器200。第二伺服器200會根據此身分驗證請求發送另一身分驗證請求(亦稱為,第二身分驗證請求)至第四伺服器400。其中,第四伺服器400例如是政府財金相關單位的伺服器。
當第四伺服器400接收到來自第二伺服器200的身份驗證請求後,第四伺服器400會根據所接收的身分驗證請求驗證電子支付機構的使用者的身分。例如,財金單位可以與該使用者的帳戶進行一塊錢的交易,倘若交易成功則可以藉此確保此使用者的帳戶為有效。
當財金單位結束關於使用者的身分與帳戶的驗證程序後,財金單位會透過第四伺服器400發送身分驗證結果(亦稱為, 第一身分驗證結果)至第二伺服器200,其中此第一身分驗證結果用於指出該使用者的身份是否通過驗證。之後,第二伺服器200會根據從第四伺服器400發送的身分驗證結果,發送另一身分驗證結果(亦稱為,第二身分驗證結果)至第一伺服器100以通知電子支付業者關於該使用者的身份是否通過驗證。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訊息還可以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資訊。其中,業者資訊用以指出電子支付機構所賺取的手續費收入以及電子支付機構的投資餘額。電子支付機構的投資餘額例如可以用於給合作銀行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帳務資訊。例如,由於電子支付機構的投資餘額可能未列在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中,故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200在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時,需將電子支付機構的投資餘額合併計算。此外,手續費收入例如是電子支付機構執行各項第三方支付服務所得的獲利。在一實施例中,電子支付機構也可以在發送給第二伺服器200的第一訊息中,加入一提領指示(亦稱為,第二提領指示)。其中此提領指示用以指示第二伺服器200從管理帳戶中轉出電子支付機構的手續費收入中的一筆金額(亦稱為,第五金額)至電子支付機構其他帳戶(亦稱為,第二目的帳戶)中。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伺服器200還可以主動地傳送電子支付機構的收益通知至第一伺服器100。收益通知例如是用以指出電子支付機構的手續費收入以及利息收入。例如,管理銀行也可以計算電子支付機構所賺取的手續費收入,並提供管理銀行所計 算的手續費收入給電子支付機構以供電子支付機構進行確認。此外,利息收入例如是電子支付機構業者在儲存在管理銀行或合作銀行的錢所產生的利息。管理銀行可以每半年透過第二伺服器200發送利息通知至第一伺服器100以通知電子支付機構其所賺取的利息。此外,管理銀行也會自動地將電子支付機構所賺取的利息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存入電子支付機構的收益計提金帳戶,並且將利息收入另外的百分之五十存入電子支付機構的自有資金帳戶,並藉由第二伺服器200發送一通知訊息至第一伺服器100以通知電子支付機構關於利息收入的轉帳結果。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伺服器200還可以傳送專用存款帳戶的餘額通知至第一伺服器100。此餘額通知用以指出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餘額(亦稱為,第五餘額)。
此外,在一實施例中,電子支付機構每月需透過第一伺服器100計算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當月總餘額,並傳送此當月總餘額至第二伺服器200。管理銀行可以透過第二伺服器200傳送電子支付機構的當月總餘額給特定的政府主管機關以供查驗。其中,電子支付機構的當月總餘額的可以包括電子支付機構從各個管道(例如,ATM、超商、轉帳)所收取的餘額,並且電子支付機構可以將上述各管道的餘額條列並傳送給管理銀行,管理銀行可以將電子支付機構在各管道的餘額通報給政府主管機關以進行查核。
特別是,圖2的串接系統1000還可以用於管理銀行從境 外銀行接收到國外匯入款的情境。在一實施例中,當管理銀行從境外銀行接收到電子支付機構的國外匯入款時,第二伺服器200會發送關於此國外匯入款的國外匯入款通知至第一伺服器。第一伺服器100可以根據第二伺服器200所發送的國外匯入款通知,發送結匯清冊至第二伺服器200。之後,第二伺服器200可以核對結匯清冊以及國外匯入款,並根據核對的結果發送結匯清冊處理通知至第一伺服器100。
例如,結匯清冊中包括多筆使用者的交易的金額,而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200需加總此些交易的金額,並核對是否與國外匯入款的金額相符。當國外匯入款的金額與結匯清冊中的交易金額相符時,管理銀行可以透過第二伺服器200發送結匯清冊處理通知給第一伺服器100以通知此國外匯入款驗證成功,並且通知電子支付機構後續可以進行的處理程序。例如,國外匯入款的解付、匯入電子支付機構的外幣帳戶以及外幣轉換成台幣等程序。
此外,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伺服器100還可以發送匯率查詢訊息至第二伺服器200。第二伺服器200可以根據匯率查詢訊息,發送匯率查詢結果至第一伺服器100。例如,當電子支付機構需將上述的國外匯入款轉換成台幣時,可以藉由第一伺服器100發送匯率查詢訊息給第二伺服器200以查詢目前台幣與其它國家貨幣的匯率。管理銀行的第二伺服器200可以自動地查詢後回覆匯率查詢結果給第一伺服器100以供電子支付機構的業者參考。
圖3是依照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應用於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的帳戶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請參照圖3,在步驟S301中,第一伺服器100傳送第一訊息至第二伺服器200,其中第一伺服器100屬於電子支付機構且第二伺服器200屬於管理銀行。在步驟S303中,第三伺服器300傳送第二訊息至第二伺服器200,其中第三伺服器300屬於合作銀行。之後,在步驟S305中,第二伺服器200根據第一訊息以及第二訊息核對電子支付機構的專用存款帳戶的帳務資訊。特別是,本新型創作並不用於限定上述步驟S301以及步驟S303的執行順序。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提出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此串接系統可以有效地支援電子支付機構與管理銀行間所需的業務,並且可以有效地增進銀行與電子支付機構間的業務的處理效率。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0‧‧‧串接系統
100‧‧‧第一伺服器
200‧‧‧第二伺服器
300‧‧‧第三伺服器
400‧‧‧第四伺服器

Claims (19)

  1. 一種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包括:一第一伺服器,該第一伺服器屬於一電子支付機構;一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屬於一管理銀行;以及一第三伺服器,該第三伺服器屬於一合作銀行,其中該第一伺服器用以傳送一第一訊息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三伺服器用以傳送一第二訊息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用以根據該第一訊息以及該第二訊息核對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專用存款帳戶的一帳務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專用存款帳戶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在該管理銀行的一管理帳戶以及該電子支付機構在該合作銀行的一合作帳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的該專用存款帳戶的一第一餘額、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第一儲值餘額以及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第一代理收付餘額的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二訊息包括該合作帳戶的一第二餘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在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第一訊息以及該第二訊息核對該電子支付機構的該專用存款帳戶的該帳務資訊的運作中,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合作帳戶的該第二餘額以及該管理帳戶 的一第三餘額,核對該電子支付機構的該專用存款帳戶的一第四餘額是否等於該第一餘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在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第一訊息以及該第二訊息核對該電子支付機構的該專用存款帳戶的該帳務資訊的運作中,該第二伺服器判斷儲存於該管理帳戶的一第三餘額是否低於一第一數值,其中該第一數值為該第一代理收付餘額的百分之五十加上該第一儲值餘額,倘若該第二伺服器判斷儲存於該管理帳戶的該第三餘額低於該第一數值,該第二伺服器發送一第三訊息至該第一伺服器以通知該電子支付機構補足該第三餘額使得該第三餘額大於或等於該第一數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當該第一伺服器接收到該第三訊息之後,該第一伺服器發送一第一資金調播指示,當該第二伺服器接收該第一資金調撥指示之後,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第一資金調撥指示,透過一全國繳費稅平台從該合作帳戶扣除一第一金額並將該第一金額轉入至該管理帳戶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在途款項代收明細以及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在途款項銷帳明細的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發送一資金撥補指示,該資金撥補指示用於指示該第二伺服器從一非合作銀行轉入一第二金額至該管理帳戶中以補足該在途款項代收明細的一第三金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第一提領指示,該第一提領指示用以指示該第二伺服器從該管理帳戶中轉出一第四金額至一第一目的帳戶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業者資訊,該業者資訊用以指出該電子支付機構所賺取的一手續費收入以及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投資餘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包括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第二提領指示,該第二提領指示用以指示該第二伺服器從該管理帳戶中轉出該手續費收入中的一第五金額至一第二目的帳戶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計算該電子支付機構的該專用存款帳戶的一當月總餘額,並傳送該當月總餘額至該第二伺服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二伺服器傳送一收益通知至該第一伺服器, 該收益通知用以指出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手續費收入以及一利息收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二伺服器傳送該專用存款帳戶的一餘額通知至該第一伺服器,該餘額通知用以指出該專用存款帳戶的一第五餘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更包括:一第四伺服器,該第四伺服器屬於一財金單位,其中該第一伺服器發送關於一使用者的一第一身分驗證請求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第一身分驗證請求發送一第二身分驗證請求至該第四伺服器,該第四伺服器根據該二身分驗證請求驗證該使用者的身分,並發送一第一身分驗證結果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第一身分驗證結果發送一第二身分驗證結果至該第一伺服器,其中該第一身分驗證結果以及該第二身分驗證結果用於指出該使用者的身份是否通過驗證。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當該管理銀行從一境外銀行接收到該電子支付機構的一國外匯入款時,該第二伺服器發送關於該國外匯入款的一國外匯入款通知至 該第一伺服器,該第一伺服器根據該國外匯入款通知發送一結匯清冊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核對該結匯清冊以及該國外匯入款,並根據核對的結果發送一結匯清冊處理通知至該第一伺服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伺服器發送一匯率查詢訊息至該第二伺服器,該第二伺服器根據該匯率查詢訊息發送一匯率查詢結果至該第一伺服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的格式包括安全檔案傳輸協定(Secret File Transfer Protocol,SFTP)與可延伸標記式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其中之一。
TW105212480U 2016-08-17 2016-08-17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TWM534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480U TWM534865U (zh) 2016-08-17 2016-08-17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2480U TWM534865U (zh) 2016-08-17 2016-08-17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4865U true TWM534865U (zh) 2017-01-01

Family

ID=5840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2480U TWM534865U (zh) 2016-08-17 2016-08-17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486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86B (zh) * 2017-06-21 2019-01-2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繳費系統及繳費方法
TWI676944B (zh) * 2017-11-07 2019-11-1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支付機構的匯兌付款系統與方法
TWI684934B (zh) * 2018-04-20 2020-02-11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者身分查詢系統
TWI765199B (zh) * 2019-12-16 2022-05-2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身分驗證系統
TWI772710B (zh) * 2019-11-14 2022-08-01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應用主機介接以進行電子支付之系統及方法
TWI820332B (zh) * 2020-05-15 2023-11-0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系統、交易伺服器以及交易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686B (zh) * 2017-06-21 2019-01-2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繳費系統及繳費方法
TWI676944B (zh) * 2017-11-07 2019-11-1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支付機構的匯兌付款系統與方法
TWI684934B (zh) * 2018-04-20 2020-02-11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者身分查詢系統
TWI772710B (zh) * 2019-11-14 2022-08-01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應用主機介接以進行電子支付之系統及方法
TWI765199B (zh) * 2019-12-16 2022-05-2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身分驗證系統
TWI820332B (zh) * 2020-05-15 2023-11-0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系統、交易伺服器以及交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33034A1 (en) Transaction validation using transaction instructions linked to a token id
TWM534865U (zh) 電子支付機構與銀行的串接系統
US8392331B2 (en) Hybrid secured credit card
US20100191622A1 (e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layer
US20120095873A1 (en) Escrow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rketplaces
US20120072337A1 (en) Payment Processing System Debt Conversion Notification
CN107392578B (zh) 一种数字货币的间接支付方法和系统
WO2001084276A2 (en)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00100461A1 (en) Payment transaction system
US86452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stored value accounts
US201200959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purchas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JP2019212260A (ja) 仮想通貨と名目貨幣間の為替レートを考慮した仮想通貨自動決済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JP2021033762A (ja) ファクタリングサーバ、ファクタリング方法及びファクタ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TW201631541A (zh) 交易系統及方法
EP331620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olidating liabilities of debtor and improving composition of finances in batch factoring transactions by means of electronic recorded monetary claims
AU2012204043B2 (en) Multi-sided disbursement platform
JP2018088076A (ja) 決済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決済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140052616A1 (en)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brokering consumer-pay transactions
CA2993086C (en) Interbank clearing method and system
JP6494168B2 (ja) 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決済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クレジットカード決済方法
AU2012369168B2 (en) Mobile money order
US11810205B1 (en)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lectronic ledger
US8538839B2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unit transfer fee processing
TWI676944B (zh) 電子支付機構的匯兌付款系統與方法
WO2016028167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ay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