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2276U -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 Google Patents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2276U
TWM532276U TW105209705U TW105209705U TWM532276U TW M532276 U TWM532276 U TW M532276U TW 105209705 U TW105209705 U TW 105209705U TW 105209705 U TW105209705 U TW 105209705U TW M532276 U TWM532276 U TW M5322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son
disease
fixing portion
assisted walk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9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un Ouy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filed Critical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Priority to TW105209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2276U/zh
Publication of TWM532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2276U/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拐杖,尤其係指一種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巴金森氏症患者由於神經系統的退化,導致活動上會有障礙,行走時容易跌倒,因此,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可以協助病患行走穩定並降低跌倒的風險,達到輔助的功效。
按,巴金森氏症為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失調,係由於患者腦內無法製造足夠的多巴胺,使神經傳導受到阻礙,因而造成患者的活動能力逐漸下降。醫學上,目前係將巴金森氏症依照患側為雙邊或單邊分為五期,其中於第三期後,會有平衡失調的問題產生。雖然目前有藥物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患者可以保持日常的行為能力,但並不能完全根治疾病,且通常使用一段時間後,藥效維持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只能藉著增加劑量以維持藥效;不過藥物副作用產生的機率亦隨之增加,使患者容易產生幻覺、失眠以及焦慮等現象。
再者,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主要係影響人體的運動系統,其影響的層面包括了手腳活動、動作角度、協調度以及平衡度等範圍,甚至語言表達上也會逐漸的受到影響。換言之,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在生活上會逐漸無法自理,需要倚靠他人的照護;據此,有許多的輔具被研發出來,使患者靠著各種輔具減少活動上的困擾,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目前亦有研發出各種拐杖以解決行走之不便,例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TW M483703 U「可顯示行進方向之拐杖」係揭露一種 可顯示行進方向之拐杖,其拐杖的握把上有兩個方向按鈕,可控制燈具所照射出的圖形,當按下右邊之按鈕時,燈具發射出右轉標示的燈光圖型於地面上,按下左邊之按鈕時,燈具則會發射出左轉標示的燈光圖型於地面上;藉此,使用者欲轉向時,只需要按下相對應的方向按鈕,燈具即可朝該方向投射出燈光圖型於地面上,以提醒後方來車使用者之行進方向,降低夜間行人的危險。又,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TW M483074 U「具拐杖功能之助行器」係揭露一種具有兩個拐杖本體的助行器,當兩個拐杖本體分離時,會由兩組連接器樞接拐杖本體,以作為助行器型態使用,而當兩個拐杖本體相互併靠後,則會轉換成一個四支腳架的支撐的拐杖;藉此,能夠依使用者的需求,切換助行器型態或柺杖型態作使用。
根據上述前案之專利可知,目前拐杖為了因應生活中的各種需求,而有相當多樣的變化,皆係為了讓民眾的生活更便利,甚至減低危險的發生。然而,雖然上述之枴杖或一般拐杖能夠作為民眾走路時的支撐,但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其症狀會造成手部及腳部的抖動,因此,在使用一般的枴杖時,仍然會有手持不穩定的情形發生,在步伐的踩踏上亦難以掌握。
爰此,如何降低拐杖手持時抖動以及行走時的穩定度,達到有效輔助巴金森氏症患者行走之目的,便成為本創作者思及之方向。
今,創作人即是鑑於上述現有之拐杖於實際實施使用時仍具有多處缺失,於是乃一本孜孜不倦之精神,並藉由其豐富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善,並據此研創出本創作。
本創作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增加巴金森氏症患者走動時的便利性,藉由地面之標示引導患者行走時 的步伐,並以減震裝置降低手部抖動所帶來的困擾,降低跌倒的機率,有效地保護患者之安全。
為了達到上述實施目的,本創作一種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包括有:一握把結構,係一體成形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為相互垂直連接,其中第一固定部之內部設有一體感紀錄器;一減震裝置,係具有一上平面以及一下平面,上平面係連接鎖固於第二固定部;一支撐桿體,其中一端係鎖固於減震裝置之下平面;以及一底座結構,係固設於支撐桿體相對應減震裝置之另一端,且包含有一發光單元以及一止滑部,分別裝設於底座結構之側面與底面。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之下方側係可選擇性設有凹凸起伏之曲面,能夠提供手部方便握持。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體感紀錄器係包含有一震動感測器以及一與震動感測器電性連接之計數器。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減震裝置係具有一鉛圓柱體於中心,以及複數層彈性體與複數個金屬片交錯堆疊,並環繞於鉛圓柱體。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發光單元係可發射出一道以上之光線,較佳而言,可例如為波長為620nm~750nm的紅外線可見光。
於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止滑部係可進一步含有一電性連接發光單元之壓力感測器。
(1)‧‧‧握把結構
(11)‧‧‧第一固定部
(111)‧‧‧體感紀錄器
(1111)‧‧‧震動感測器
(1112)‧‧‧計數器
(112)‧‧‧曲面
(12)‧‧‧第二固定部
(2)‧‧‧減震裝置
(21)‧‧‧上平面
(22)‧‧‧下平面
(23)‧‧‧鉛圓柱體
(24)‧‧‧彈性體
(25)‧‧‧金屬片
(3)‧‧‧支撐桿體
(4)‧‧‧底座結構
(41)‧‧‧發光單元
(42)‧‧‧止滑部
(421)‧‧‧壓力感測器
第一圖:本創作其較佳實施例之外觀立體圖。
第二圖:本創作其較佳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圖。
第三圖:本創作其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態樣圖。
本創作之目的及其結構功能上的優點,將依據以下圖面所示之結構,配合具體實施例予以說明,俾使審查委員能對本創作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本創作一種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包括有:一握把結構(1),係一體成形有一第一固定部(11)及一第二固定部(12),第一固定部(11)與第二固定部(12)為相互垂直連接,其中第一固定部(11)之內部設有一體感紀錄器(111),並且下方側係可以選擇性設有凹凸起伏之曲面(112),能配合手指之形狀,提供手部方便握持;一減震裝置(2),係具有一上平面(21)以及一下平面(22),上平面(21)係連接鎖固於第二固定部(12),而在上平面(21)及下平面(22)之間,係具有一鉛圓柱體(23)於中心,以及複數層彈性體(24)與複數個金屬片(25)交錯堆疊,並環繞於鉛圓柱體(23),使手部之抖動或震動不會傳遞至下方,能夠穩定拐杖之使用;一支撐桿體(3),其中一端係鎖固於減震裝置(2)之下平面(22);以及一底座結構(4),係固設於支撐桿體(3)相對應減震裝置(2)之另一端,且包含有一發光單元(41)以及一止滑部(42),分別裝設於底座結構(4)之側面與底面,其中發光單元(41)可例如為一波長620nm~750nm的紅外線可見光,並能夠發射出一道以上之光線至地面。
再者,體感紀錄器(111)係包含有一震動感測器(1111)以及一與震動感測器(1111)電性連接之計數器(1112),震動感測器(1111)能夠感測到巴金森氏症患者手部的抖動或震動,並將資訊傳遞至計數器(1112),以監測抖動次數;止滑部(42)係可含有一電性連接發光單元(41)之壓力感測器(421),當止滑部(42)與地面接觸時,則壓力感測器(421)會接收到外部壓力,並使發光單元(41)得以發光。
此外,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可進一步證明本創作可實際應 用之範圍,但不意欲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創作之範圍。
本創作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主要係輔助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行走情形,但其不限定僅僅提供給巴金森氏症患者使用,當作一般拐杖使用亦相當適合,任何人使用皆同樣能夠輔助行走時的步態穩定。
請參閱第一圖~第三圖,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主要係由握把結構(1)、減震裝置(2)、支撐桿體(3)以及底座結構(4)組成。握把結構(1)的部分係一體成形有第一固定部(11)與第二固定部(12),其相互垂直連接成類似T字型之形狀,並且在第一固定部(11)之下方側,即手指握持的地方,係可以配合手指幅度,設有凹凸起伏之曲面(112),讓使用者拿拐杖時,能夠方便握持,而在第一固定部(11)之內部又設有一個體感紀錄器(111),由於提供給罹患有巴金森氏症的使用者使用時,會有手部抖動的問題,因此為了配合醫療上的幫助,藉由體感紀錄器(111)當中的震動感測器(1111)與計數器(1112)能夠正確的監測到手部抖動的次數,在使用者就醫時,醫生可以讀取計數器(1112)上的值,作為病情診斷的一項依據。
然而,光僅有監測功能係無法解決使用者手部抖動造成握持拐杖不穩定之問題;據此,又提供了減震裝置(2),其係有上平面(21)及下平面(22),並將上平面(21)連接鎖固於握把結構(1)的第二固定部(12),在上平面(21)及下平面(22)所涵蓋的空間內,係具有一個鉛圓柱體(23)於中心,以及有複數層彈性體(24)與複數個金屬片(25)交錯堆疊,環繞於鉛圓柱體(23)之周圍,讓使用者手部產生的抖動或震動無法傳遞至拐杖下方,使拐杖不會受到抖動的影響而晃動,有效地達到減震的目的。
再者,有一支撐桿體(3),其中一端係鎖固於減震裝置(2)之下平面(22),其作為拐杖上半部與下半部的連接,係要有一定的強 度足以支撐使用者所施加的重量,並根據使用者之身高,配置不同長度的支撐桿體(3)。
最後,有底座結構(4)固設於支撐桿體(3)的另一端,其中有設置發光單元(41)以及止滑部(42)於底座結構(4)之表面,止滑部(42)即為跟地面接觸之部分,能夠使用具有止滑功效的材料作成止滑部(42),避免因地面濕滑而造成拐杖落地支點不穩的狀況發生,而止滑部(42)內有設置壓力感測器(421),其會與發光單元(41)電性連接,因此,當止滑部(42)與地面接觸時,會接收到外部壓力,壓力感測器(421)就會將所感測到的壓力訊號傳送至發光單元(41),發光單元(41)接收到壓力訊號,即會發射出三道波長650nm的紅外線可見光至使用者前方的地面上,讓使用者可以依靠地面上的三道光線作為下一步伐的參考點;藉由視覺上的輔助提示,提升使用者的步態穩定度。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技術相較之下,本創作具有以下優點:
1.本創作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具有減震裝置,讓使用者手部產生的抖動或震動傳遞至減震裝置並對應產生變形運動,而無法傳遞至減震裝置以下,因此拐杖不會受到抖動的影響而晃動,有效地達到減震的目的,解決先前手持拐杖時不穩定的情形。
2.本創作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之發光單元與壓力感測器的配置,能夠藉由拐杖與地面接觸時所產生的壓力訊號,發射出一道以上的光線於地面,提供使用者作為下一步伐的參考點,藉此視覺輔助提示的方式,提升使用者的步態穩定度以及降低跌倒的機率,有效地保護患者之安全。
3.本創作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藉由體感紀錄器當中的震動感測器與計數器能夠正確的監測到使用者手部抖動的次 數,提供給罹患巴金森氏症之使用者使用時,能夠予以醫生在病情之診斷上作到協助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創作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圖示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創作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設計範疇。
(1)‧‧‧握把結構
(11)‧‧‧第一固定部
(12)‧‧‧第二固定部
(121)‧‧‧曲面
(2)‧‧‧減震裝置
(3)‧‧‧支撐桿體
(4)‧‧‧底座結構
(41)‧‧‧發光單元
(42)‧‧‧止滑部

Claims (8)

  1. 一種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包括有:一握把結構,係一體成形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為相互垂直連接,其中該第一固定部之內部設有一體感紀錄器;一減震裝置,係具有一上平面以及一下平面,該上平面係連接鎖固於該第二固定部;一支撐桿體,該支撐桿體之其中一端係鎖固於該減震裝置之下平面;以及一底座結構,係固設於該支撐桿體相對應該減震裝置之另一端,且包含有一發光單元以及一止滑部,分別裝設於該底座結構之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第一固定部之下方側係選擇性設有凹凸起伏之曲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體感紀錄器係包含有一震動感測器以及一與該震動感測器電性連接之計數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減震裝置係具有一鉛圓柱體於中心,以及複數層彈性體與複數個金屬片交錯堆疊,並環繞於該鉛圓柱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發光單元係發射出一道以上之光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發光單元之光源係為一紅外線可見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紅外線可見光之波長為620nm~750n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其中該止滑部係含有一電性連接該發光單元之壓力感測器。
TW105209705U 2016-06-28 2016-06-28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TWM532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9705U TWM532276U (zh) 2016-06-28 2016-06-28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9705U TWM532276U (zh) 2016-06-28 2016-06-28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2276U true TWM532276U (zh) 2016-11-21

Family

ID=57852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9705U TWM532276U (zh) 2016-06-28 2016-06-28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2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118B (zh) * 2019-06-06 2020-12-21 朝陽科技大學 具有壓力感測機制之拐杖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4118B (zh) * 2019-06-06 2020-12-21 朝陽科技大學 具有壓力感測機制之拐杖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cobs A review of stairway falls and stair negotiation: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needs to reduce injury
CN203138931U (zh) 下肢功能自主康复训练床
US9723901B1 (en) Self-righting cane
TWM532276U (zh) 巴金森氏症輔助行走拐杖
In et al. Treadmill training with Thera-Band improves motor function, gait and balance in stroke patients
KR101595288B1 (ko) 기능성 노인용 지팡이
US20170303648A1 (en) Walker-cane combination
CN205548777U (zh) 一种可穿戴式多功能颈椎监测治疗器
CN105943321A (zh) 一种多功能手型拐杖
Krafft et al. Young individuals are more stable and stand more upright when using rollator assistance during standing up and sitting down
TWI581786B (zh) 導引式步伐指示裝置及其方法
KR102043149B1 (ko) 이동 보조 시스템
US10327976B1 (en) Portable walking aid device with wheels
CN209751564U (zh) 一种医疗用康复助行拐杖
JP2016116755A (ja) 案内式歩行指示装置及び案内式歩行指示方法
KR20210036884A (ko) 다기능 이중 지팡이
CN214550183U (zh) 一种辅助帕金森患者行进的辅具拐杖
JP3200661U (ja) 発光脚部パッド
JP3155533U (ja) 杖付足裏刺激健康器
Einbinder et al. Smart Walker: A tool for promoting mobility in elderly adults
Son et al. Induction of pain in the ipsilateral lower limb from long-term cane usage after stroke
CN202160775U (zh) 带保健磁石与急救药盒的手杖
CN209475107U (zh) 一种老年护理拐杖
JP2004068566A (ja) 手摺り装置
JP3122419U (ja) 立ち上り歩行安定の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