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0364U - 快速接頭 - Google Patents

快速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0364U
TWM530364U TW105203660U TW105203660U TWM530364U TW M530364 U TWM530364 U TW M530364U TW 105203660 U TW105203660 U TW 105203660U TW 105203660 U TW105203660 U TW 105203660U TW M530364 U TWM530364 U TW M5303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losed loop
quick connector
closed
sealing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3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u-xio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xiu-xiong L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u-xiong Liu filed Critical xiu-xiong Liu
Priority to TW105203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0364U/zh
Publication of TWM530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0364U/zh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Description

快速接頭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快速接頭,尤指一種可提供良氣密效果的快速接頭者。
現有的快速接頭主要係用以連接一高壓氣體源及一氣動用具,使高壓氣體得以輸送至氣動用具,以利用高壓氣體進行不同的作業需求,而現有的快速接頭主要係如圖12所示者,其主要包含有一本體80、一氣閥82及一密封圈84等結構,其中該密封圈84係呈環狀而設置於氣閥82之內壁上,如當連接氣動用具的插蕊90由本體80的一端開口插入本體80時,除會推動氣閥82相對本體80移動,以連通本體80兩端開口外,該插蕊90亦會與密封圈84接觸,來提供氣密防止漏氣的效果。
然而,現有快速接頭的密封圈84僅係容置於氣閥82內的凹槽內,故容易因插蕊90插拔的動作或高壓氣體的壓力,而脫離氣閥82,造成快速接頭漏氣的情況,同時在密封圈84脫落後,欲將密封圈84維修定位於預定位,置,亦相當的麻煩且不便。
另,為提高密封圈84與氣閥82間的結合強度,會於氣閥82內設置較大直徑的密封圈84,以避免密封圈84任意脫落,但如此則會擋住插蕊90部的通道,而使氣體通過插蕊90的流量變小,而影響氣動用具的操作。
因此,本創作人有鑑於現有快速接頭結構及使用上的缺失,特經過不斷的試驗與趼究,終於發展出一可改進現有缺失之本新型。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快速接頭,其可避免密封塞因氣體的高壓而脫離,以達到提高快速接頭氣密效果之目的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係提供一種快速接頭,其包含有: 一本體,該本體係呈中空管狀,兩端分別形成有一開口; 一氣閥,該氣閥係可移動地設置在本體內,該氣閥係由一閥體及一夾制體所組成,該閥體與夾制體係呈間隔設置,閥體遠離夾制體的一端係形成一封閉端,而閥體的另端係為開口端,又夾制體的兩端分別形成一開口端,而於閥體上徑向設置有數個通氣孔,又於閥體與本體間設置有一封閉結構; 一彈簧,該彈簧係設置於本體與氣閥之間,以提供封閉結構維持在一封閉狀態的力量; 一設置於本體上的快接裝置;以及 一密封塞,該密封塞係夾設於氣閥的閥體與夾制體之間,並連接閥體與體,其包含有一中空管狀的套體及一凸設於套體一端的嵌設凸緣,該嵌設凸緣係夾設於閥體的開口端及夾制體之間。
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本新型達到下列功效增進之處: 1.本新型可避免密封塞因操作時的插拔動作或氣體的壓力而任意地說離氣閥,以維持快速接頭良好的氣密效果,以達到提昇快速接頭整體使效能之功效者。 2.本新型的密封塞不會遮蔽插蕊的通道,可推持高壓氣體的流量,以提昇氣動用具的操作功能。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快速接頭,請配合參看圖1至圖3,由圖中可看到,本新型的快速接頭主要包含有一本體10、一氣閥20、一彈簧30、一快接裝置40及一密封塞50,其中該本體10係呈中空管狀,兩端分別形成有一開口,較佳地,該本體10可由兩半體相互螺合所組成,
該氣閥係20可移動地設置在本體10內,該氣閥20一端呈開口端201,另一端係呈封閉端202,於氣閥20近封閉端202處設置有數個徑向的通氣孔204,於氣閥20封閉端與本體10間設置有一封閉結構,以防止高壓氣體由本體10的一端開口直接流通至另端開口,其中該封閉結構可為現有者,亦可於本體10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封閉環12,並於氣閥20的封閉端202處套設有一封閉圈206,藉由封閉環12與封閉圈206的相互抵靠,可封閉氣閥20與本體10內壁間的通道,避免氣體直接由氣閥20與本體10間通過。
另外,該氣閥20可由一閥體22及一夾制體24所組成,該閥體22與夾制體24係呈間隔設置,其中氣閥20的封閉端202係位於閥體22遠離夾制體的一端,閥體22的另端係呈開口狀,而氣閥20的開口端201係位於夾制體遠離閥體22的一端,而氣閥20的通氣孔204係徑向設置閥體22上。
該彈簧30係設置於本體10與氣閥20之間,以提供氣閥20一維持在封閉結構位於封閉狀態的力量,其中該彈簧30可套設在氣閥20上,其兩端分別抵靠於氣閥20及封閉環12上。
該快接裝置40係設置於本體10上,用以與插入本體10一端的插蕊相卡接,以使該插蕊固定連接於本體10,其大抵包含有一滑套42、一滑套彈簧44及數個卡珠46,該快接裝置40可為現有者,故其詳細結構不另贅述。
該密封塞50係嵌設於氣閥20近開口端201的內壁面上,其主要包含有一中空管狀的套體52及一凸設於套體52一端的嵌設凸緣54,其中當氣閥20係由一閥體22及一夾制體24所組成時,密封塞50的嵌設凸緣54係夾設於該閥體22的開口端與夾制體24的端緣之間,於夾制體24的內壁上凹設有一可用以嵌設套體52的嵌設凹槽242,藉此可利用密封塞50來連接閥體22與夾制體24,並令密封塞50的內壁面與氣閥20的內壁面略為平齊。
在操作時,請配合參看圖5至圖7,本體10近氣閥20封閁端202的一端開口係透過管體連接至一高壓氣體源,如此,當將一連接至氣動用具的插蕊70由本體10的另端開口插入本體10時,可使插蕊70插入本體10的一端插入於氣閥20的開口端201並與密封塞50套體52內壁相抵靠,如此該插蕊70會推抵氣閥20,使氣閥20相對本體10移動,如此便可讓氣閥20上的封閉圈206離開與本體10內壁封閉環12相抵靠的位置,使高壓氣體通過氣閥20與本體10內壁間的通道,進入氣閥20的通氣孔204,並由氣閥20的開口端201經由插蕊70而輸送至氣動用具上,以便讓氣動用具利用高壓氣體進行所需的作業。
因本新型的密封塞50係具有一套體52及嵌設凸緣54,並嵌設於氣閥20的內壁面上,且係夾制於氣閥20的閥體與夾制體24之間,故密封塞50不會因插蕊70的插拔動作或高壓氣體壓力的作用而任意地脫離氣閥20,可維持快速接頭良好的氣密效果,並且密封塞50不會遮蔽插蕊70的通道,可維持高壓氣體於良好的流量,以提昇氣動用具的操作功能及效率。
另外,於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中,請配合參看圖4至圖7 ,密封塞50套體52的內壁面可略呈凸起狀,而使套體52的內壁具有不同的內徑部位,藉此,可讓密封塞50與不同規格或形式的插蕊70,70A,70B均能良好的相互抵靠,來提供良好的氣密效果,使本新型的快速接頭可配合插設不同規格或形式的插蕊70,70A,70B,以提昇快速接頭使用的彈性及方便性。
其次,請配合參看圖2及圖4,於閥體22的開口端緣可另凸設有一可抵壓密封塞50的抵壓緣222,藉由該抵壓緣222的設置,可令密封塞50嵌設凸緣54略為向外變形凸出,以緊密地貼靠於本體10的內壁面上,來提昇密封塞所提供的氣密效果。
請配合參看圖8及圖9,於本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密封塞50A套體52A異於形成嵌設凸緣54A之一端凸設有一嵌卡凸緣56,並於氣閥20A夾制體24A嵌設凹槽242A的內壁上另設置有一可供嵌卡凸緣56嵌設其中的嵌卡槽244,藉此可提高密封塞50A與氣閥20A內壁間的嵌設強度及穩定度,其次,密封塞50A套體52A的內壁可呈平直狀。
請配合參看圖10及圖11,由圖中可看到,於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中,於氣閥20B夾制體24B朝向閥體22B的端緣向內凸設有一夾制緣246,該夾制緣246係可與密封塞50B的嵌卡凸緣56B相卡合,而夾制於密封塞50B的嵌設凸緣54B及嵌卡凸緣56B之間。
10‧‧‧本體
12‧‧‧封閉環
20,20A,20B‧‧‧氣閥
201‧‧‧開口端
202‧‧‧封閉端
204‧‧‧通氣孔
206‧‧‧封閉圈
22,22B‧‧‧閥體
222‧‧‧抵壓緣
24,24A,24B‧‧‧夾制體
242,242A‧‧‧嵌設凹槽
244‧‧‧嵌卡槽
246‧‧‧夾制緣
30‧‧‧彈簧
40‧‧‧快接裝置
42‧‧‧滑套
44‧‧‧滑套彈簧
46‧‧‧卡珠
50,50A,50B‧‧‧密封圈
52,52A‧‧‧套體
54,54A‧‧‧嵌設凸緣
56,56B‧‧‧嵌卡凸緣
70,70A,70B‧‧‧插蕊
80‧‧‧本體
82‧‧‧氣閥
84‧‧‧密封圈
90‧‧‧插蕊
圖1係本新型之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之側視剖面圖。 圖4係本新型第一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側視剖面圖。 圖5至圖7係本新型第一實施例與不同規格的插蕊相互結合之操作實施例側視剖面圖。 圖8係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9係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側視剖面圖。 圖10係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11係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側視剖面圖。 圖12係現有快速接頭之側視剖面圖。
10‧‧‧本體
12‧‧‧封閉環
20‧‧‧氣閥
201‧‧‧開口端
202‧‧‧封閉端
204‧‧‧通氣孔
206‧‧‧封閉圈
22‧‧‧閥體
222‧‧‧抵壓緣
24‧‧‧夾制體
242‧‧‧嵌設凹槽
30‧‧‧彈簧
40‧‧‧快接裝置
42‧‧‧滑套
44‧‧‧滑套彈簧
46‧‧‧卡珠
50‧‧‧密封塞
52‧‧‧套體
54‧‧‧嵌設凸緣

Claims (15)

  1. 一種快速接頭,其包含有:一本體,該本體係呈中空管狀,兩端分別形成有一開口;一氣閥,該氣閥係可移動地設置在本體內,該氣閥係由一閥體及一夾制體所組成,該閥體與夾制體係呈間隔設置,閥體遠離夾制體的一端係形成一封閉端,而閥體的另端係為開口端,又夾制體的兩端分別形成一開口端,而於閥體上徑向設置有數個通氣孔,又於閥體與本體間設置有一封閉結構;一彈簧,該彈簧係設置於本體與氣閥之間,以提供封閉結構維持在一封閉狀態的力量;一設置於本體上的快接裝置;以及一密封塞,該密封塞係夾設於氣閥的閥體與夾制體之間,並連接閥體與體,其包含有一中空管狀的套體及一凸設於套體一端的嵌設凸緣,該嵌設凸緣係夾設於閥體的開口端及夾制體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於氣閥夾制體的內壁上凹設有一用以嵌設套體的嵌設凹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於密封塞套體異於形成嵌設凸緣之一端凸設有一嵌卡凸緣,並於氣閥夾制體嵌設凹槽的內壁上另設置有一可供嵌卡凸緣嵌設其中的嵌卡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於密封塞套體異於形成嵌設凸緣之一端凸設有一嵌卡凸緣,於夾制體朝向閥體的端緣向內凸設有一夾制緣,該夾制緣係與密封塞的嵌卡凸緣相卡合,而夾制於密封塞的嵌設凸緣及嵌卡凸緣之間。
  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於閥體的開口端緣另凸設有一可抵壓密封塞的抵壓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密封塞套體的內壁面係略呈凸起狀。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封閉結構係包含有一封閉環及一封閉圈,該封閉環係設置於本體的內壁上,該封閉圈係套設於閥體的封閉端處且可與封閉環相抵靠。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其中該彈簧係套設在氣閥上,其兩端分別抵靠於氣閥及封閉環上。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密封塞套體的內壁面係呈平直狀。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封閉結構係包含有一封閉環及一封閉圈,該封閉環係設置於本體的內壁上,該封閉圈係套設於閥體的封閉端處且可與封閉環相抵靠。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其中該彈簧係套設在氣閥上,其兩端分別抵靠於氣閥及封閉環上。
  12.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封閉結構係包含有一封閉環及一封閉圈,該封閉環係設置於本體的內壁上,該封閉圈係套設於閥體的封閉端處且可與封閉環相抵靠。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其中該彈簧係套設在氣閥上,其兩端分別抵靠於氣閥及封閉環上。
  14.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密封塞套體的內壁面係略呈凸起狀。
  15. 如請求項1至4任一項所述之快速接頭,其中該密封塞套體的內壁面係呈平直狀。
TW105203660U 2016-03-17 2016-03-17 快速接頭 TWM530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660U TWM5303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快速接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660U TWM5303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快速接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0364U true TWM530364U (zh) 2016-10-11

Family

ID=5784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3660U TWM53036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快速接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0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3911B2 (en) Safety type quick connector
US8356794B1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US7926783B1 (en) Safety type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US8641013B2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with a ring anti-drop cover
US8303000B2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US8632052B2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US2305841A (en)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with flow check
US9399296B2 (en) Fixture for selectively positioning a work piece using suction
TWI580879B (zh) Double gas nozzle inflatable joints
MX2009003427A (es) Aparatos, sistemas y métodos de estabilizacion de acoplamiento de conexion rapida.
KR102230449B1 (ko) 배관용 연결기구
US9464742B2 (en) Socket and pipe fitting including same
US10941890B2 (en) Socket and pipe connector having same
TWM530364U (zh) 快速接頭
CN201170406Y (zh) 双向止水快拆接头
KR200435431Y1 (ko) 에어커플러 어셈블리
KR101821229B1 (ko) 배관 피팅용 고정 장치
TWI695946B (zh) 用於氣瓶上的充氣接頭
TWM587240U (zh) 通用型按壓式快速接頭
KR101855441B1 (ko) 에어건 커플러 어셈블리
CN205877520U (zh) 自闭式快插接头
US20170307123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534762U (zh) 快速接头
KR101277814B1 (ko) 에어커플러 어셈블리
TWI393830B (zh) Quick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