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988U -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9988U
TWM529988U TW105203038U TW105203038U TWM529988U TW M529988 U TWM529988 U TW M529988U TW 105203038 U TW105203038 U TW 105203038U TW 105203038 U TW105203038 U TW 105203038U TW M529988 U TWM529988 U TW M5299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network connection
control device
controlled device
conne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h-Chao Sheng
Ming-Y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Guni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ni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Guni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520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9988U/zh
Publication of TWM529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9988U/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特別是一種可以統一設定識別碼的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式的無線網路應用也蓬勃發展,無線網路應用也同時延伸到家用設備自動化的連接方式。因此於先前技術中已經具有一種網狀網路(Mesh Network)環境,利用其沒有距離限制,也不需要依賴集線器的優點,來達到家庭自動化控制的目的,例如使用CSR公司研發的CSRmesh™技術。藉由此種技術,使用者可以利用隨身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連接到具有節點的不同家用設備,來控制家用設備。可攜式電子裝置會賦予每一個家用設備一個裝置碼,用以在網狀網路環境中能對家用設備定址及控制。每一個家用設備的裝置碼都是唯一的,所以當有新的家用設備加入網狀網路環境時,可攜式電子裝置會給予一個新的裝置碼。可攜式電子裝置要避免給予重複的裝置碼,否則並定會造成使用上的混亂。
然而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同時在此網狀網路環境內時,如果要新增家用設備,不同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之間會無法得知某一裝置碼是否已經被使用過,就可能會造成相同的裝置碼重複設定到不同家用設備的問題。另外,若有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加入網狀網路環境內時,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也無法得知目前的已經使用了那些裝置碼。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設定上的混亂。
因此,有必要創作一種新的網路連線模組及其網路連線之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缺失。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其具與可以統一設定識別碼之效果。
本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用於上述系統的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新型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係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包括第一被控裝置、第二被控裝置及網路連線控制裝置。第一被控裝置係可適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第一被控裝置具有第一儲存模組,係儲存第一對應碼及第一識別碼。第二被控裝置係可適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第二被控裝置具有第二儲存模組。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具有無線傳輸訊號之功能,並於網狀網路環境內與第一被控裝置相連接。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包括連線建立模組及處理模組。連線建立模組用以經由網狀網路環境連線至第一被控裝置及第二被控裝置。處理模組係電性連接連線建立模組,用以根據第一識別碼來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以成為第二對應碼,並使第二對應碼儲存於第二被控裝置內,且進一步產生第二識別碼,其中第一識別碼係已儲存於第一被控裝置內,以及將第二識別碼傳輸至第一被控裝置及第二被控裝置,藉此使第二儲存模組儲存第二識別碼,並使第一儲存模組將儲存之第一識別碼替換成第二識別碼。
本新型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係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與第一被控裝置相連接,其中第一被控裝置係儲存第一對應碼及第一識別碼。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包括連線建立模組及處理模組。連線建立模組用以經由網狀網路環境連線至第一被控裝置及第二被控裝置。處理模組係電性連接連線建立模組,用以將第一識別碼來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以成為第二對應碼,並使第二對應碼儲存於第二被控裝置內,且進一步產生第二識別碼,以及將第二識別碼傳輸至第一被控裝置及第二被控裝置,藉此使第二儲存模組儲存第二識別碼,並使第一儲存模組將儲存之第一識別碼替換成第二識別碼。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先參考圖1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之第一實施方式之架構示意圖。
本創作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係用於一網狀網路(Mesh Network)環境內,亦即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係符合網狀網路之連線定位需求,例如使用CSR公司研發的CSRmesh™技術,但本創作並不限於此單一種技術。於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中,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包括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第一被控裝置21及第二被控裝置22,各裝置可以利用藍芽、Wifi、3G、4G等無線或是有線方式連接,本創作並不限制各裝置之間的連線方式。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可以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是其他任何可於網狀網路環境內進行控制的裝置,本創作並不以上述列舉的裝置為限。第一被控裝置21及第二被控裝置22皆為可以適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之設備,例如可以是家電設備、感應設備、通訊設備或控制設備等,因此第一被控裝置21及第二被控裝置22皆具有可進行無線傳輸之晶片或模組。此外,第一被控裝置21具有第一儲存模組211,係儲存一第一對應碼及一第一識別碼,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係藉由第一對應碼來控置第一被控裝置21。另外第二被控裝置22則同樣具有一第二儲存模組221。
於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中,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已經於網狀網路環境內與第一被控裝置21相連接,本創作並不限制第一被控裝置21之數量,亦即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可以同時與多個第一被控裝置21建立連線,再經由第一被控裝置21各自具有的第一對應碼來控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包括連線建立模組11及處理模組12。連線建立模組11用以經由該網狀網路環境連線至該第一被控裝置21及該第二被控裝置22。處理模組12係電性連接該連線建立模組11。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欲與新的第二被控裝置22建立連線時,處理模組12係直接從已經建立連線之第一儲存模組211接收第一識別碼,用以將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22,其中該第一識別碼係為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預先設定且已經儲存於該第一被控裝置21內。如此一來,第一識別碼即可設定成為第二被控裝置22之第二對應碼,讓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可以控制第二被控裝置22。同時,第二對應碼也會儲存於第二被控裝置22的第二儲存模組221內。並且處理模組12進一步產生一第二識別碼,第二識別碼即為再次新增被控裝置時會被設定的新增的對應碼。須注意的是,第二識別碼並不限定須依照第一識別碼之內容來產生,且本創作也不限定各識別碼為文字、符號或數字等形式,也不限定識別碼之長短。接著處理模組12將該第二識別碼傳輸至該第一被控裝置21及該第二被控裝置22,藉此使該第二儲存模組221儲存該第二識別碼,並使該第一儲存模組211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以等待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欲與新的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再提供給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
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第一被控裝置21、第二被控裝置22及其具有的各模組可以為硬體裝置、軟體程式結合硬體裝置、韌體結合硬體裝置等方式架構而成,例如可以為儲存於一電腦可讀取媒介中的電腦程式軟體,但本創作並不以上述的方式為限。
接著請參考圖2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第一實施方法之步驟流程圖。此處需注意的是,以下雖以上述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為例說明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方法,但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方法並不以使用在上述相同結構的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為限。
在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與一個或多個第一被控裝置21已經建立連線的情況下,首先係進行步驟S201:搜尋出一第二被控裝置。
首先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利用連線建立模組11來搜尋出要連線的第二被控裝置22。
接著進行步驟S202:向第一被控裝置要求第一識別碼。
其次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會向一個或多個已經連線的第一被控裝置21要求第一識別碼。
因此第一被控裝置21會進行步驟S203:傳送第一識別碼。
第一被控裝置21會傳送第一識別碼到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處理模組12係直接自第一儲存模組211接收第一識別碼。
再進行步驟S204:將一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該第二被控裝置。
處理模組12將第一識別碼來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22,讓第二被控裝置22之第二對應碼即為第一識別碼,讓處理模組12可以與第二被控裝置22建立連線並控制。
並進行步驟S205:產生一第二識別碼。
接著處理模組12進一步產生一第二識別碼。第二識別碼並不限定須依照第一識別碼來產生。
再進行步驟S206:傳送第二對應碼及第二識別碼到該第二被控裝置。
此時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與第二被控裝置22係建立連線,處理模組12再將此第二對應碼及第二識別碼傳輸到第二被控裝置22,使第二被控裝置22的第二儲存模組221進行步驟S207:儲存第二對應碼及該第二識別碼。
接著進行步驟S208:傳送第二識別碼到該第一被控裝置。
處理模組12再將此第二識別碼傳輸到第一被控裝置21。
最後第一被控裝置21進行步驟S209: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處理模組12使該第一被控裝置21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藉此,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欲與新的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第一被控裝置21及第二被控裝置22再提供第二識別碼給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
需注意的是,本創作並不限定只能有單一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當有多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時,每一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都可以執行上述的流程,也就是都可以接收第一識別碼以及設定新的第二識別碼。
接著請參考圖3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之第二實施方式之架構示意圖。
於本創作之第二實施方式中,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更包括閘道器31。閘道器31同樣具有無線及有線網路連線功能,用於網狀網路環境內與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相連接。閘道器31包括閘道儲存模組311,用以儲存一詳細使用資訊。詳細使用資訊為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與第一被控裝置21、第二被控裝置22等其他裝置連線之所有資料,也包括了儲存於第一被控裝置21內的第一對應碼及第一識別碼。因此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欲與該第二被控裝置22建立連線時,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會先確認是否與閘道器31相連接。如果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確認網狀網路連線的連線範圍內具有閘道器31,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係自閘道器31的閘道儲存模組311接收該詳細使用資訊。由於第一識別碼也儲存在詳細使用資訊內,所以在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與該第二被控裝置22建立連線後,得以將第一識別碼來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22,以成為第二被控裝置22的第二對應碼。同樣地,當產生第二識別碼後,除了第二儲存模組221儲存第二對應碼及該第二識別碼,第一儲存模組211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之外,處理模組12也會更新詳細使用資訊,再將此更新之詳細使用資訊儲存於閘道儲存模組311內。
接著請參考圖4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第二實施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首先進行步驟S401:搜尋出一第二被控裝置。
首先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利用連線建立模組11來搜尋出要連線的第二被控裝置22。
而接著在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內,確認具有閘道器31時,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會進行步驟S402:向閘道器要求詳細使用資訊。
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向閘道器31的閘道儲存模組311要求該詳細使用資訊。
因此閘道器31會執行步驟S403:傳送詳細使用資訊。
此時閘道器31將詳細使用資訊到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該詳細使用資訊包括該第一被控裝置21所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
接著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進行步驟S404:根據詳細使用資訊來將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該第二被控裝置以及步驟S405:產生一第二識別碼並更新詳細使用資訊。
接著處理模組12將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第二被控裝置22,以作為第二被控裝置22的第二對應碼,並且處理模組12進一步產生一第二識別碼。如此一來,處理模組12就會更新詳細使用資訊,將原始詳細使用資訊內的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第二識別碼。
接著進行步驟S406:傳送第二對應碼及第二識別碼到該第二被控裝置以及步驟S408:傳送第二識別碼到該第一被控裝置。如此一來,讓第二被控裝置22及第一被控裝置21就會分別進行步驟S407:儲存第二對應碼及該第二識別碼以及步驟S409: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由於上述的步驟S406到步驟S409與之前的步驟S206到步驟S209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同時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還要進行步驟S410:傳送更新之詳細使用資訊到該閘道器,讓閘道器31可以執行步驟S411:更新詳細使用資訊。
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使閘道儲存模組311進行更新,來將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讓閘道儲存模組311儲存新的詳細使用資訊。
此處需注意的是,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方法並不以上述之步驟次序為限,只要能達成本創作之目的,上述之步驟次序亦可加以改變。
藉由本案的網狀網路連線系統1及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方法,即可讓所有的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得知下一個被控裝置的對應代碼,而不會造成不同的網路連線控制裝置10在網狀網路環境中設定被控裝置時的混亂。
此外,本實施方式僅例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為避免贅述,並未詳加記載所有可能的變化組合。然而,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上述各模組或元件未必皆為必要。且為實施本新型,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之習知模組或元件。各模組或元件皆可能視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兩模組間未必不存在其他模組或元件。任何不脫離本新型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1、1’‧‧‧網狀網路連線系統
10‧‧‧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11‧‧‧連線建立模組
12‧‧‧處理模組
21‧‧‧第一被控裝置
211‧‧‧第一儲存模組
22‧‧‧第二被控裝置
221‧‧‧第二儲存模組
31‧‧‧閘道器
311‧‧‧閘道儲存模組
圖1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之第一實施方式之架構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第一實施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圖3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之第二實施方式之架構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之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之第二實施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1‧‧‧網狀網路連線系統
10‧‧‧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11‧‧‧連線建立模組
12‧‧‧處理模組
21‧‧‧第一被控裝置
211‧‧‧第一儲存模組
22‧‧‧第二被控裝置
221‧‧‧第二儲存模組

Claims (8)

  1. 一種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係用於一網狀網路環境內,該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包括:一第一被控裝置,係可適用於該網狀網路環境內,該第一被控裝置具有一第一儲存模組,係儲存一第一對應碼及一第一識別碼;一第二被控裝置,係可適用於該網狀網路環境內,該第二被控裝置具有一第二儲存模組;以及一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具有一無線傳輸訊號之功能,並於該網狀網路環境內與該第一被控裝置相連接,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包括:一連線建立模組,用以經由該網狀網路環境連線至該第一被控裝置及該第二被控裝置;以及一處理模組,係電性連接該連線建立模組,用以將該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該第二被控裝置成為一第二對應碼,並使該第二對應碼儲存於該第二被控裝置內,且進一步產生一第二識別碼,以及將該第二識別碼傳輸至該第一被控裝置及該第二被控裝置,藉此使該第二儲存模組儲存該第二識別碼,並 使該第一儲存模組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更包括一閘道器,係於該網狀網路環境內與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相連接,該閘道器包括:一閘道儲存模組,用以儲存一詳細使用資訊,其中該詳細使用資訊包括該第一被控裝置所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與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後,該閘道儲存模組係更新該詳細使用資訊,以將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欲與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係自該閘道儲存模組接收該詳細使用資訊,藉此讀取出該第一識別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欲與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係直接自該第一儲存模組接收該第一識別碼。
  5. 一種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係用於一網狀網路環境內與一第一被控裝置及一第二被控裝置相連接,其中該第一被控裝置具有一第一儲存模組,係儲存一第一對應碼及一第一識別碼,該第二被控裝置具有一第二儲存模組,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包括:一連線建立模組,用以經由該網狀網路環境連線至該第一被控裝置及該第二被控裝置;以及一處理模組,係電性連接該連線建立模組,用以將該第一識別碼設定對應於該第二被控裝置以成為一第二對應碼,並使該第二對應碼儲存於該第二被控裝置內,且進一步產生一第二識別碼,以及將該第二識別碼傳輸至該第一被控裝置及該第二被控裝置,藉此使該第二儲存模組儲存該第二識別碼,並使該第一儲存模組將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係連接至一閘道器,以儲存一詳細使用資訊於該閘道器之一閘道儲存模組內,其中該詳細使用資訊包括該第一被控裝置所儲存之該第一識別碼;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與 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後,係使得該閘道儲存模組更新該詳細使用資訊,以將該第一識別碼替換成該第二識別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欲與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係自該閘道儲存模組接收該詳細使用資訊,藉此讀取出該第一識別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網路連線控制裝置欲與該第二被控裝置建立連線時,係直接自該第一儲存模組接收該第一識別碼。
TW105203038U 2016-03-04 2016-03-04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TWM529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038U TWM529988U (zh) 2016-03-04 2016-03-04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3038U TWM529988U (zh) 2016-03-04 2016-03-04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9988U true TWM529988U (zh) 2016-10-01

Family

ID=5784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3038U TWM529988U (zh) 2016-03-04 2016-03-04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99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772B (zh) * 2016-03-04 2018-08-21 聚眾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及其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方法
TWI715390B (zh) * 2019-05-28 2021-01-01 聚眾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狀網路之傳輸訊號之方法及其遙控控制系統
CN113395786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无线控制系统部件及其替换方法与便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772B (zh) * 2016-03-04 2018-08-21 聚眾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及其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方法
TWI715390B (zh) * 2019-05-28 2021-01-01 聚眾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狀網路之傳輸訊號之方法及其遙控控制系統
CN113395786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无线控制系统部件及其替换方法与便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75870B1 (en) Loading sim profile
US20170064045A1 (en) Management of multi-radio gateway device using virtual gateway device
US9800996B2 (en) Machine to machine system, method and server us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EP3147730B1 (en) Sound box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CN109800336B (zh) 基于键值对存储系统的表格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297468A (zh) 针对群组资源的操作方法、群组服务器
CN103607290A (zh) 一种设置网络连接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TWM529988U (zh)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及其網路連線控制裝置
CN103780695A (zh) 资料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10858838B (zh) 桥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09728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US20150213138A1 (en) Thing device based on thing searching browser, and mashup method between things
EP3478022A1 (en) Roaming of a device between stationary devices and mobil devices
CN105530222A (zh) 多终端之间的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34999B (zh) WiFi连接方法、连接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01673A (zh) 一种局域网设备查询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TWI633772B (zh) 具有網路連線控制裝置之網狀網路連線系統、網路連線控制裝置及其網狀網路之識別碼設定方法
JP2016201785A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モジュー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JP6133934B2 (ja) リモコン
KR20160091624A (ko) 소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IoT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사용자 단말
TW201636868A (zh) 連線資料分享系統、電腦程式軟體及其連線資料分享方法
EP3015990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41352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 in internet of things, and gateway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4194778A (ja) コンピュータ入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7645377B (zh) 用于将非固有部分添加到联网装置的装置密钥中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