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1594U -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 Google Patents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1594U
TWM521594U TW105201809U TW105201809U TWM521594U TW M521594 U TWM521594 U TW M521594U TW 105201809 U TW105201809 U TW 105201809U TW 105201809 U TW105201809 U TW 105201809U TW M521594 U TWM521594 U TW M5215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partition
tube
cable
gul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1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Chuan Li
Original Assignee
Woen Jinn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en Jinn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en Jinn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1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1594U/zh
Publication of TWM521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1594U/zh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Description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本創作係指一種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尤指有關利用海水沖擊海床而形成凹溝而可同步埋設海纜之佈纜船的技術領域。
佈纜船是讓世界保持電訊連線的船舶,其設計用來將可傳送全球網路資訊之海纜線埋設於海床上,而海上之佈纜前置作業係先將海纜線自陸上輸送至船上之集存槽內,再出海佈纜。
承上,海纜的佈纜工作可區分為深海佈纜及淺海佈纜,而現有之佈纜作業如第一圖所示,現有之佈纜船a係在船尾設置後導路10,而使海纜20被順勢下移進入到海床上而已。然而,深海佈纜時,因為佈設於深海的海纜所在地的海床被外力、船隻或魚網破壞的可能性較低,因此一般只將海纜佈設於深海的海床上而已,但在淺海區域時,海纜如僅平躺在海床上,將容易受浪潮強力推擠拉扯異動,及外力(例如流動石頭或漁網勾扯)所造成海纜受損。亦即,淺海區域之海纜被外力、船隻或魚網破壞的可能性較高,因此即必須設置凹溝而使海纜被埋入的方式進行佈纜作業,以確保海纜之使用壽命。
現有之海床凹溝形成方式有一種利用大型海犁的機具被垂吊進入海中的施工方式,惟因其必須利用電力輸入到海犁的機具本體,不但電力輸送方式極易被外物牽絆而斷電,且海犁本身因與海床直接接觸而犁溝施工,故容易受到地形高低起伏影響而有翻車、傾斜的情形,因此,實有改進的必要。
爰此,本案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缺失,遂思及若能利用海水而以強力沖擊海床的方式進行凹溝的施工,即可有效排除前述之現有者缺失,基於此創作理念,遂有以下之創作產生。
是以,本創作所採取之技術結構為提供一種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包含一吊桿、一鋼索及一沖溝裝置,吊桿之一端接設至佈纜船,另一端則以鋼索接設至沖溝裝置,而主要改良在於:沖溝裝置包含一導入架及一輸送管組,導入架之內端係能樞接於佈纜船,且可由吊桿、鋼索調節而對準於現有之後導路,其中,導入架之上方具有一導入槽,以供海纜由後導路而導入於導入槽,且導入槽之外端呈一下斜部,而導入架之下方為一內部空間,內部空間設有複數隔板,其包含一第一隔板,而隔板之間各形成一艙箱,且艙箱之底部各設有複數沖擊孔;而輸送管組包含一外管組及一內管組,其中,外管組係接設於佈纜船與導入架之間,而內管組導通銜接至外管組,且內管組至少包含長度不同的一第一內管及一第二內管,第一內管及第二內管之一端係穿組於第一隔板,而第一內管及第二內管之另一端分別穿組過不同數目的隔板。據此,使可形成至少二個不同的沖擊區域,且利用海水由輸送管組輸送而進入導入架的艙箱內,經由沖擊孔而向下沖擊海床而形成凹溝,使可同步進行埋設海纜的實施。
其次,複數隔板另包含一第二隔板及一第三隔板,第二隔板位於第一隔板及第三隔板之間,而第二內管之長度長於第一內管,且第一內管係穿組至第二隔板,而第二內管係穿組過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且第三隔板設有提供第二內管穿組的一第一穿孔,又第三隔板增設有至少一第一導孔,據此而使第一內管之海水可自第一導孔導至第三隔板後側之艙箱,而能加強沖擊力道。
另者,複數隔板包含至少一第一間板,而第一間板位於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之間,且第一內管及第二內管亦分別穿組過第一間板。又,複數隔板包含至少一第二間板,第二間板位於第二隔板與第三隔板之間,且第二內管穿組過第二間板之一第二穿孔,又第二間板另設有至少一第二導孔。據此,係在說明第一內管與第二內管分別可穿設過的隔板數目不限制,而可依實際施工需要而調整。
又者,複數隔板包含一第四隔板及一第五隔板,第四隔板位於第三隔板與第五隔板之間,而內管組又包含一第三內管,且第三內管之長度長於第一內管及第二內管,而第三內管之一端係穿組於第一隔板,且第三內管之另一端穿組至第四隔板之一第三穿孔,且第四隔板又增設有至少一第三導孔。據此說明內管組也不設限於幾管,而可依實際施工需要而調整。
再者,外管組設有三外管,且三外管分別導通於第一內管、第二內管及該第三內管。或者,外管組只設有一外管,且外管分別導通於第一內管、第二內管及第三內管。
是以,可知本創作之目的在於利用導入架除了可將海纜導入淺海中之外,更可利用輸送管組將海水引至導入架之艙箱中,且由下方之沖擊孔向下沖擊海床而形成凹溝,並可視施工需要而調節沖擊區域,以達到同步可將海纜埋入凹溝中的目標,以俾在近水淺海區域進行埋纜作業,且可排除現有海犁式埋纜的缺失。
如第二圖,佈纜船A在船尾處係設有一後導路B,而在佈纜船A增設一沖溝單元C,而沖溝單元C包含一吊桿C1、一鋼索C2及一沖溝裝置C3,可調控擺轉之吊桿C1的一端樞接至佈纜船A,吊桿C1之另一端係以鋼索C2接設至沖溝裝置C3,而沖溝裝置C3係包含一導入架1及一輸送管組2,其中:
導入架1(如第二圖),其內端係能樞接於佈纜船A,且可由吊桿C1、鋼索C2之擺轉調節而對準於後導路B(另如第四圖),而導入架1之上方具有一導入槽11(如第三圖),以供海纜D由後導路B而導入於導入槽11(見第四圖),且導入槽11之外端呈一下斜部12,以利於海纜D能順勢導入海中,而導入架1之下方為一內部空間13(如第三圖),內部空間13設有複數隔板14,隔板14係至少包含一第一隔板141、一第二隔板142、一第三隔板143、一第四隔板144及一第五隔板145,且第一隔板141、第二隔板142之間設有一第一間板146,第二隔板142、第三隔板143之間設有一第二間板147,而隔板14之間各形成一艙箱15,且艙箱15之底部各設有複數沖擊孔151;另外,各隔板14可設有至少一穿孔148,可為一至六個穿孔148,穿孔148可包含一第一穿孔1481、一第二穿孔1482、一第三穿孔1483、一第一導孔1484、一第二導孔1485及一第三導孔1486,而第一穿孔1481與第一導孔1484設於第三隔板143,而第二穿孔1482與第二導孔1485設於第二間板147,而第三穿孔1483與第三導孔1486設於第四隔板144。另外,導入架1在外側設有至少一突管16(圖中以三個突管16為例)。
輸送管組2(如第三圖),包含一外管組21及一內管組22,其中,外管組21可為單一外管211或為複數外管211(圖中以三外管211為例),其接設於佈纜船A與導入架1之突管16間,而內管組22導通銜接至外管組21,兩者之間利用法藍23接合,內管組22可包含長度不同的一第一內管221、一第二內管222及一第三內管223,但並不以為限,其中,第二內管222之長度長於第一內管221,且第三內管223之長度長於第二內管222,且其可為共同銜接至一外管211,或分別銜接至一外管211(第三圖以此為例),而第一內管221及第二內管222、第三內管223之一端係穿組於第一隔板141,且其另一端分別穿組過不同數目的隔板14。如第三圖所示,第一內管221係穿過第一間板146而穿組至第二隔板142,而第二內管222係穿組過第一間板146、第二隔板142、第二間板147之第二穿孔1482及第三隔板143的第一穿孔1481,第三內管223之另一端則依序穿過第一間板146、第二隔板142、第二間板147、第三隔板143而穿組至第四隔板144之第三穿孔1483(另如第四、五圖)。
承上所述之結構組成,其實施時由佈纜船A上的泵浦啟動抽取海水而引進外管211(如第四圖),且經由內管組22之第一內管221、第二內管222及第三內管223進入各管末端的艙箱15(另如第六圖),且可由未經穿組的穿孔148,及第一導孔1484、第二導孔1485及第三導孔1486導至後側隔板14的艙箱15,例如可使第一內管221之海水可自第二導孔1485及第一導孔1484導至第三隔板143後側之艙箱15,而能加強沖擊範圍及力道,如此一來,即可使第一內管221、第二內管222及第三內管223形成三區段、不同的沖擊區域,使海水經由沖擊孔151而向下沖擊於海床而形成凹溝,而可同步進行埋設海纜D的實施。
再者,可視海床地質情形而適當調整沖擊範圍、力道,亦即調整內管組22的使用而形成不同的沖擊區域E1、E2、E3(如第七圖),例如不使用第一內管221或/及第二內管222等。如第七圖所示,實施時如海床硬度不大,可只開第三內管223即可,其沖擊區域即為較小範圍的E3,而海床硬度稍大,則再開第二內管222,使其沖擊區域增加為E2,另若床硬度較大,則再開第一內管221,使其沖擊區域增加為E1。又者,本實施例之圖示中所揭露的第一內管221、第二內管222及第三內管223,並不以實施例圖中之位置為限,只要第一內管221、第二內管222及第三內管223的長度不同,且沖擊時係以最底端的內管先實施沖擊,視海床硬度不同再加開上方的內管即可,而最底端的內管並不一定是第三內管223,也可以是第一內管221,只是在本實施例中係將第三內管223繪於最底端而已,於此特別言明。
據上所述之實施說明,可得知本創作確實藉由引進海水而以沖擊的方式即可使海床形成凹溝,而可快速同步進行埋設海纜D的實施,且可確保施工品質,並可視施工需要而調節不同的沖擊區域E1、E2、E3,以俾在近水淺海區域進行埋纜作業,又可排除現有之海犁式施工的缺失,可說極具實用價值。
綜上所示,可知本創作確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符合新型專利要件。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創作專利範圍所涵蓋。
(習用)
a‧‧‧佈纜船
10‧‧‧後導路
20‧‧‧海纜
(本發明)
A‧‧‧佈纜船
B‧‧‧後導路
C‧‧‧沖溝單元
C1‧‧‧吊桿
C2‧‧‧鋼索
C3‧‧‧沖溝裝置
D‧‧‧海纜
E1、E2、E3‧‧‧沖擊區域
1‧‧‧導入架
11‧‧‧導入槽
12‧‧‧下斜部
13‧‧‧內部空間
14‧‧‧隔板
141‧‧‧第一隔板
142‧‧‧第二隔板
143‧‧‧第三隔板
144‧‧‧第四隔板
145‧‧‧第五隔板
146‧‧‧第一間板
147‧‧‧第二間板
148‧‧‧穿孔
1481‧‧‧第一穿孔
1482‧‧‧第二穿孔
1483‧‧‧第三穿孔
1484‧‧‧第一導孔
1485‧‧‧第二導孔
1486‧‧‧第三導孔
15‧‧‧艙箱
151‧‧‧沖擊孔
16‧‧‧突管
2‧‧‧輸送管組
21‧‧‧外管組
211‧‧‧外管
22‧‧‧內管組
221‧‧‧第一內管
222‧‧‧第二內管
223‧‧‧第三內管
23‧‧‧法藍
第一圖係現有佈纜船之後導路進行佈纜的立體實施例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實施例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沖溝裝置的立體構造實施例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平面實施例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四圖之部分放大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沖擊實施例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之不同沖擊區域示意圖。
A‧‧‧佈纜船
B‧‧‧後導路
C‧‧‧沖溝單元
C1‧‧‧吊桿
C2‧‧‧鋼索
C3‧‧‧沖溝裝置
D‧‧‧海纜
1‧‧‧導入架
141‧‧‧第一隔板
142‧‧‧第二隔板
146‧‧‧第一間板
15‧‧‧艙箱
2‧‧‧輸送管組
21‧‧‧外管組
211‧‧‧外管
22‧‧‧內管組
221‧‧‧第一內管
222‧‧‧第二內管
223‧‧‧第三內管

Claims (7)

  1. 一種佈纜船之沖溝單元,該沖溝單元包含一吊桿、一鋼索及一沖溝裝置,該吊桿之一端接設至該佈纜船,該吊桿之另一端以該鋼索接設至該沖溝裝置,而其特徵係在:該沖溝裝置包含一導入架及一輸送管組,該導入架之內端係能樞接於該佈纜船,而該導入架之上方為提供海纜導入之一導入槽,且該導入槽之外端呈一下斜部,而該導入架之下方為一內部空間,該內部空間設有包含一第一隔板的複數隔板,該隔板之間各形成一艙箱,且該艙箱之底部各設有複數沖擊孔,而該輸送管組包含一外管組及一內管組,該外管組係接設於該佈纜船與該導入架之間,而該內管組導通銜接至該外管組,且該內管組至少包含長度不同的一第一內管及一第二內管,該第一內管及該第二內管之一端係穿組於該第一隔板,而該第一內管及該第二內管之另一端分別穿組過不同數目的該隔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複數隔板另包含一第二隔板及一第三隔板,該第二隔板位於該第一隔板及該第三隔板之間,該第二內管之長度長於該第一內管,且該第一內管係穿組至該第二隔板,而該第二內管係穿組過該第二隔板及該第三隔板,且該第三隔板設有提供該第二內管穿組的一第一穿孔,又該第三隔板增設有至少一第一導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複數隔板包含至少一第一間板,該第一間板位於該第一隔板與該第二隔板之間,且該第一內管及該第二內管亦分別穿組過該第一間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複數隔板包含至少一第二間板,該第二間板位於該第二隔板與該第三隔板之間,且該第二內管穿組過該第二間板之一第二穿孔,又該第二間板另設有至少一第二導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複數隔板包含一第四隔板及一第五隔板,該第四隔板位於該第三隔板與該第五隔板之間,而該內管組又包含一第三內管,該第三內管之長度長於該第一內管及第二內管,而該第三內管之一端係穿組於該第一隔板,且該第三內管之另一端穿組至第四隔板之一第三穿孔,且該第四隔板又增設有至少一第三導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外管組設有三外管,且該三外管分別導通於該第一內管、第二內管及該第三內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佈纜船之沖溝單元,其中,該外管組設有一外管,且該外管分別導通於該第一內管、第二內管及該第三內管。
TW105201809U 2016-02-03 2016-02-03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TWM521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1809U TWM521594U (zh) 2016-02-03 2016-02-03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1809U TWM521594U (zh) 2016-02-03 2016-02-03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1594U true TWM521594U (zh) 2016-05-11

Family

ID=56510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1809U TWM521594U (zh) 2016-02-03 2016-02-03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15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358A (zh) * 2022-04-14 2022-08-05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倒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7358A (zh) * 2022-04-14 2022-08-05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倒缆系统
CN114857358B (zh) * 2022-04-14 2024-01-19 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倒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6074306A (ja) 浮漁礁と環状漁業浮島及び津波対策鎖状環状漁業浮島
CN205707185U (zh) 单体海上钻探船
KR101891067B1 (ko) 해상 구조물을 위한 취수 라이저 조립체, 및 액화 탄화수소 스트림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증기상 탄화수소 스트림을 생성하는 방법
TWM521594U (zh) 佈纜船之沖溝單元
KR20170142165A (ko) 단일선체 드릴쉽
TWI592334B (zh) Cloth ditch ship gutter unit
Kennelly et al. Mitigating the bycatch of giant cuttlefish Sepia apama and blue swimmer crabs Portunus armatus in an Australian penaeid-trawl fishery
KR101366921B1 (ko) 해수 유입 유도블록
CN105019417B (zh) 用于导管架修复的多功能横梁
CN108924493A (zh) 一种海洋鱼卵的垂直分布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2410786A (zh) 单船拖曳网袋式水中悬漂物拦截装置
CN201003158Y (zh) 水面油污处理装置
CN104488789A (zh) 一种用钢材制备的渔排网箱
CN211205793U (zh) 海洋生物信息采集装置
AU2015279298B2 (en) Float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a water intake riser bundle, method of installing such a floating structure, method of producing a liquefied hydrocarbon stream and method producing a vaporous hydrocarbon stream
KR20110119860A (ko) 해상시추선용 머드탱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해상시추선
NO346189B1 (en) Fish farming system
NO346190B1 (en) Load-bearing connecting element
CN202304610U (zh) 单船拖曳网袋式水中悬漂物拦截装置
JP2009179313A (ja) 活魚生け簀の曳航方法
TWI706718B (zh) 具水上浮台之漁獲裝置及方法
CN203340805U (zh) 人工鱼礁布设船
CN214084683U (zh) 一种养殖牧场海上运输工装
JP2008271635A (ja) 水底布設用長尺体からの落下物の回収装置
CN206800499U (zh) 沉船船底泥石混合物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