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1333U -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 Google Patents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1333U
TWM521333U TW104220918U TW104220918U TWM521333U TW M521333 U TWM521333 U TW M521333U TW 104220918 U TW104220918 U TW 104220918U TW 104220918 U TW104220918 U TW 104220918U TW M521333 U TWM521333 U TW M52133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fishing rod
assembled
sec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2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ong-Y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Pokee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kee Fishing Tack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kee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2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1333U/zh
Publication of TWM521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1333U/zh

Links

Landscapes

  • Fishing Rods (AREA)

Description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尤指一種允許提供使用者多段地自行調整配重的釣竿。
釣魚活動為許多人所喜愛從事的休閒活動,其基本器材之釣竿,通常包括一釣竿握把及可伸縮於釣竿握把中的一竿體,而在從事釣魚活動時,可伸縮的竿體即可由釣竿握把中向外拉出,而可用手握持釣竿握把,使可伸縮的竿體前端之魚鉤上所設置的釣餌,能對於諸如魚、蝦等水產生物進行引誘及垂釣操作,而由於每個人的腕力、臂力及握持操作的手感不同,偏愛釣竿末端較沉重者,即選用重量較重之釣竿握把,而喜歡釣竿移動具靈活輕盈效果者,則選用重量較輕之釣竿握把。又,釣竿握把的選用,除了因人而異以外,又必需滿足各種情況下之隨機應變需求,如此,即必需準備數支釣竿,造成釣竿添購上之成本增加及維護保養上的負擔。
為解決此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包括,一本體具有一結合段,結合段具有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一第一配重塊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小於結合段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長度,中空的一第一握管,重量高於第一握管的且中空的一第二握管。
當釣竿組裝成第一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當釣竿組裝成第二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配重塊位於第一握管內側,當釣竿組裝成第三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當釣竿組裝成第四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配重塊位於第二握管內側。
本創作藉由提供使用者選擇組裝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的其中任一至少一個,並且搭配組裝不同重量的第一或第二握管而能夠組裝出八段不同重量的釣竿,並且利用改變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能夠改變釣竿的重心,使得本創作的釣竿能夠依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調整至較順手的狀態。
依據圖式所示,本創作的釣竿10包括一本體20,本體20包括一第一端22以及沿本體20之一軸向與第一端22隔開的一第二端24,本體20進一步包括由第一端22沿軸向延伸至第二端24的一穿孔25,一連接部28固定在本體20的外周圍且位於第一與第二端22、24之間,連接部28沿軸向與第一端22隔開的距離較連接部28沿軸向與第二端24隔開的距離短,連接部28包括朝向第一端22且具有外螺紋的一組接端30,在本體20上且位於第一端22與組接端30之間定義出一結合段26,結合段26包括由第一端22延伸至組接端30的一外螺紋32,本體20進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一端22之內表面的一內螺紋23。
依據圖式所示,本創作的釣竿10進一步包括一伸縮桿組38,伸縮桿組38包括錐形且不同外徑的複數支中空管40,各中空管40相互套接,外徑最小的中空管40內容置實心的一尾桿42,各中空管40與尾桿42沿軸向的長度大致相同。伸縮桿組38係容置在本體20的穿孔25內,如此各中空管40與尾桿42內縮後係容置在穿孔25內,並且允許各中空管40與尾桿42伸長穿出穿孔25,使釣竿10伸長成適合使用的長度。
依據圖式所示,本創作的釣竿10為了達到有八段可調整的配重包括一個第一配重塊64、一個第二配重塊66以及一個第三配重塊68,釣竿10另包括一個中空的第一握管44以及一個中空的第二握管50,各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的長度的總和小於本體20之結合段26沿軸向的長度,且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較佳具有相同的重量,所述第一握管44包括由內螺紋構成的一第一結合部46以及沿軸向與第一結合部46隔開且由內螺紋構成的一第二結合部48,第一握管44與第二握管50的重量比介於1:2~1:10之間,第二握管50包括由內螺紋構成的一第一結合端54以及沿軸向與第一結合端54隔開且由內螺紋構成的一第二結合端56。釣竿10另外包括可拆卸地與本體20螺合的一端塞70。
假設釣竿10不組裝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並且選擇組裝第一握管44,在這種狀態下,釣竿10被組裝成可以被使用且最輕的第一段配重(如第2、3圖所示),詳細地說,第一握管44係套設在結合段26的外側,且第一握管44的第一結合部46與連接部28的組接端30可拆卸地螺合,第一握管44的第二結合部48與結合段26的外螺紋32可拆卸地螺合,進一步將端塞70可拆卸地與本體20的內螺紋23螺合,如此容置在穿孔25內的伸縮桿組38就不會脫離本體20且可防止第一握管44脫離結合段26,造成釣竿10被組裝成最輕的第一段配重並,且使用者的手可以握持第一握管44來執行釣魚作業。
假設要將釣竿10從組裝成第一段配重的狀態更換成組裝為第二段配重的狀態(如第4圖所示),係先卸下端塞70之後再卸下第一握管44之後,將第一配重塊64可拆卸地螺合在結合段26上,再將第一握管44以及端塞70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結合(與組裝成第一段配重相同以下不在重複贅述),第一配重塊64位在第一握管44的內側,如此釣竿10就可以輕易地被組裝成比第一段配重的重量更重的第二段配重狀態。
假設要將釣竿10從第二段配重狀態組裝為第三段配重(如第5圖所示)的狀態,係先卸下端塞70之後再卸下第一握管44與第一配重塊64之後,將第二握管50套設在結合段26外側,並且使第二握管50的第一結合端54與連接部28的組接端30可拆卸地螺合,第二結合端56與結合段26的外螺紋32可拆卸地螺合,最後將端塞70與本體20的內螺紋23可拆卸地螺合,造成釣竿10被組裝成第三段配重,且使用者的手可以握持第一握管44來執行釣魚作業。
假設要將釣竿10從第三段配重狀態組裝為第四段配重的狀態(如第6圖所示),係先卸下端塞70之後再卸下第二握管50之後,將第一配重塊64可拆卸地螺合在結合段26上,再將第二握管50以及端塞70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結合(與組裝成第三段配重相同以下不在重複贅述),第一配重塊64位在第二握管50的內側,如此釣竿10就可以輕易地被組裝成比第三段配重的重量更重的第四段配重狀態。
依此類推,假設要將釣竿10組裝成第五段配重(如第7圖所示),則選擇第一握管44以及第一與第二配重塊64、66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組合,假設要組裝成第六段配重(如第8圖所示),則選擇第二握管50以及第一與第二配重塊64、66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組合,如此就能組合出較第五段配重之釣竿10更重的第六段配重的釣竿10,假設要組裝成第七段配重(如第9圖所示),則選擇第一握管44以及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組合,假設要組裝成第八段配重(如第10圖所示),則選擇第二握管50以及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與本體20可拆卸地組合,如此就能將釣竿10組合成最重的第八段配配重狀態。
此外,由於結合段26沿軸向的長度大於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長度的總和,所以允許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著軸向調整位置,用來微調釣竿10之重心的位置,也就是說,只要繞著本體20的軸向正轉或逆轉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就能造成第一、第二及/或第三配重塊64、66、68靠近或遠離連接部28的組接端30,因為第一、第二及/或第三配重塊64、66、68的位置改變,造成釣竿10的重心位置改變,參閱第9、11圖所示,係顯示釣竿10被組裝成第七段配重的狀態,而且第9圖顯示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與連接部28之組接端30隔開的距離較第11圖顯示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與連接部28之組接端30隔開的距離短。參閱第10、12圖係顯示釣竿10被組裝成第八段配重的狀態,而且第10圖顯示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與連接部28之組接端30隔開的距離較第12圖顯示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64、66、68沿軸向與連接部28之組接端30隔開的距離短。
請注意,本創作的釣竿10最少在只設置單一個配重塊(第一、第二或第三配重塊64、66、68的其中任意至少一個)的狀態下,就允許透過調整配重塊的位置達到改變重心位置的效果。
本創作藉由提供使用者選擇組裝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的其中任一至少一個,並且搭配組裝不同重量的第一或第二握管44、50而能夠組裝出八段不同重量的釣竿10,並且利用改變第一、第二與第三配重塊64、66、68能夠改變釣竿10的重心,使得本創作的釣竿10能夠依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調整至較順手的狀態。
本創作的基本教導已加以說明,對具有本領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許多延伸和變化將是顯而易知者。舉例言之,雖然本創作的圖式顯示的釣竿為伸縮式釣竿,本創作的具八段重量調整的特徵也可以使用在非伸縮式釣竿上,同樣也能使非伸縮式的釣竿具有可以依使用者需求調整八段不同重量的功能。
由於說明書揭示的本創作可在未脫離本創作精神或大體特徵的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且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經被指出,所以,說明書揭示的實施例應視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本創作的範圍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說明所界定,對於落入申請專利範圍的均等意義與範圍的所有改變仍將包含在其範圍之內。
10‧‧‧釣竿
20‧‧‧本體
22‧‧‧第一端
23‧‧‧內螺紋
24‧‧‧第二端
25‧‧‧穿孔
26‧‧‧結合段
28‧‧‧連接部
30‧‧‧組接端
32‧‧‧外螺紋
38‧‧‧伸縮桿組
40‧‧‧中空管
42‧‧‧尾桿
44‧‧‧第一握管
46‧‧‧第一結合部
48‧‧‧第二結合部
50‧‧‧第二握管
54‧‧‧第一結合端
56‧‧‧第二結合端
64‧‧‧第一配重塊
66‧‧‧第二配重塊
68‧‧‧第三配重塊
70‧‧‧端塞
第1圖為本創作釣竿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一段配重時的立體圖。 第3圖為沿第2圖3-3線所取的剖視圖。 第4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二段配重時的剖視圖。 第5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三段配重時的剖視圖。 第6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四段配重時的剖視圖。 第7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五段配重時的剖視圖。 第8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六段配重時的剖視圖。 第9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七段配重且重心較靠近連接部時的剖視圖。 第10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八段配重且重心較靠近連接部時的剖視圖。 第11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七段配重且重心較遠離連接部時的剖視圖。 第12圖為本創作釣竿組裝成第八段配重且重心較遠離連接部時的剖視圖。
所有圖式係僅便於解釋基本教導而已,圖式中將對構成說明用實施例之元件的數目、位置、關係、及尺寸之延伸將有所說明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屬於業界技能。另外,在閱讀及了解以下描述後,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強度、及類似要求之精確尺寸及尺寸比例之改變亦屬業界技能。
在不同圖式中係以相同標號來標示相同或類似元件;另外請了解文中諸如 “第一”、“第二”、“前”、“後”、“長度”、“端”等等及類似用語係僅便於看圖者參考圖中構造以及僅用於幫助描述說明用實施例而已。
10‧‧‧釣竿
20‧‧‧本體
22‧‧‧第一端
23‧‧‧內螺紋
24‧‧‧第二端
25‧‧‧穿孔
26‧‧‧結合段
28‧‧‧連接部
30‧‧‧組接端
32‧‧‧外螺紋
38‧‧‧伸縮桿組
40‧‧‧中空管
42‧‧‧尾桿
44‧‧‧第一握管
46‧‧‧第一結合部
48‧‧‧第二結合部
50‧‧‧第二握管
54‧‧‧第一結合端
56‧‧‧第二結合端
64‧‧‧第一配重塊
66‧‧‧第二配重塊
68‧‧‧第三配重塊
70‧‧‧端塞

Claims (5)

  1. 一種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包括:   一本體,本體具有一結合段,結合段具有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   一第一配重塊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小於結合段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長度;   中空的一第一握管;及   重量高於第一握管的且中空的一第二握管;   當釣竿組裝成第一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   當釣竿組裝成第二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配重塊位於第一握管內側,   當釣竿組裝成第三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   當釣竿組裝成第四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配重塊位於第二握管內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進一步包括:   第二配重塊,具有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且第一與第二配重塊之長度的總和小於結合段沿本體之軸向的長度;   當釣竿組裝成第五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與第二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與第二配重塊位於第一握管內側,   當釣竿組裝成第六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與第二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與第二配重塊位於第二握管內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進一步包括:   第三配重塊,具有沿本體之軸向延伸的一長度,且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之長度的總和小於結合段沿本體之軸向的長度;   當釣竿組裝成第七段配重時,第一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位於第一握管內側,   當釣竿組裝成第八段配重時,第二握管可拆卸地結合在結合段的外側,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與結合段可拆卸地結合,且第一、第二及第三配重塊位於第二握管內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其中第一握管與第二握管的重量比介於1:2~1:10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其中本體的結合段包括形成在外周面的一外螺紋,所述第一配重塊包括一內螺紋,第一配重塊與結合部的外螺紋螺合,第一配重塊轉動時,第一配重塊係沿本體之軸向沿著結合段位移。
TW104220918U 2015-12-28 2015-12-28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TWM521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918U TWM521333U (zh) 2015-12-28 2015-12-28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918U TWM521333U (zh) 2015-12-28 2015-12-28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1333U true TWM521333U (zh) 2016-05-11

Family

ID=5650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20918U TWM521333U (zh) 2015-12-28 2015-12-28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1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37796A5 (zh)
US10603779B2 (en) Adaptable pole for a pool device
USD632629S1 (en) Extendible handled paddle for paddleboarding
CN105658051A (zh) 渔网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160625A1 (en) Camera mounting apparatus using shape-retaining deformable material
TWM521333U (zh) 具多段配重調整功能的釣竿
TWD181300S (zh) 消聲器
TWM521334U (zh) 釣竿用的握管
CN206476077U (zh) 一种龙舟用可拆卸划桨
TW201707609A (zh) 束髮裝置
JP2019126296A5 (zh)
CN203221477U (zh) 具有望远镜功能的手柄
TWI672423B (zh) 帳篷調整角度結構
TWM518884U (zh) 釣竿握把可調配重結構
TWM411484U (en) Binding pipe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crew from coming off
TWM469745U (zh) 具調整配重之釣竿握把
TWM481601U (zh) 具有後塞的釣竿
JP6568004B2 (ja) 玉網
TWM528595U (zh) 具有多邊形後塞的釣竿
TWM510615U (zh) 具有多邊形握把的釣竿
KR200484873Y1 (ko) 낚시용 뜰채의 손잡이
KR102167244B1 (ko) 릴 시트
CN216653324U (zh) 武术训练用的便携武术棍
CN208169770U (zh) 一种可伸缩笼头防溅套管
US20160023036A1 (en) Elastic Cord for a Pull Exerci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