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1232U -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1232U
TWM521232U TW104221160U TW104221160U TWM521232U TW M521232 U TWM521232 U TW M521232U TW 104221160 U TW104221160 U TW 104221160U TW 104221160 U TW104221160 U TW 104221160U TW M521232 U TWM521232 U TW M5212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image forming
image processing
scanning devic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21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Chang Li
Thomas Shao-Lan Sheng
Ting-Kuo Chu
Original Assignee
A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Avision Inc
Priority to TW104221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1232U/zh
Priority to CN201620335760.2U priority patent/CN2055843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21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1232U/zh

Link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Description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影像處理設備,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傳統的多功能事務機在掃描譬如證件、名片等小型的硬式文件時,無法使用饋送機構來完成。因此,使用者必須使用平台式掃描功能配合手動翻面,在使用便利性上大打折扣。特別是,當使用平台式掃描功能時,小型的硬式文件的基準位置要放在哪個位置,也是對使用者的一大考驗,通常不熟悉的使用者必須經過多次嘗試錯誤後,才能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
舉例而言,使用者先將證件的正面放置於掃描平台上,然後進行第一次複印,以產生第一複印稿。若使用者要將證件的正面與反面都複印在同一面上,那麼使用者必須將第一複印稿放入手動供應匣,將證件翻面,並將置放位置平移一段距離,接著,進行第二次複印,以產生第二複印稿。若使用者要將證件的正面與反面都複印在複印稿的正反面上,那麼使用者必須將第一複印稿放入手動供應匣,將證件翻面,並將置放位置對準於原本的位置,接著,進行第二次複印,以產生第二複印稿。這兩種操作模式會為使用者帶來混淆及不便,使得使用者沒有意願來適用證件的複印功能。
因此,本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能為使用者帶來證件複印的便利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影像處理設備,包含:一掃描裝置及一影像形成裝置。掃描裝置用以對一資料媒體進行饋送式雙面掃描而輸出雙面影像信號。影像形成裝置係可移除地電性連接或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掃描裝置,係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掃描裝置,接收所述雙面影像信號,並依據所述雙面影像信號進行排版後產生最終資料,其中掃描裝置之一機械接合面與影像形成裝置之一機械接合面實質上平行於掃描裝置的一通道,資料媒體沿著通道行進。
藉由上述實施例,可以利用外接的掃描裝置來擴充影像形成裝置的功能而獲得影像處理設備,為使用者帶來證件複印的便利性,專門複印證件的使用者,可以隨身攜帶一台掃描裝置,配合各種多功能事務機(影像形成裝置)來達成證件的快速複印的功能。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DD1、DD2‧‧‧雙面影像信號
IT1‧‧‧排版選擇介面
IT11‧‧‧單面列印選項
IT12‧‧‧雙面列印選項
IT2‧‧‧複印選擇介面
IT3‧‧‧發送/傳真選擇介面
M‧‧‧資料媒體
M1‧‧‧正面
M2‧‧‧反面
P、P1、P2‧‧‧版面
SE‧‧‧啟動信號
10‧‧‧掃描組件
11、12‧‧‧掃描模組
13‧‧‧通道
20‧‧‧控制處理器
40‧‧‧饋送機構
41、42、43、44‧‧‧滾輪
50‧‧‧媒體偵測器
60‧‧‧永久磁鐵
100‧‧‧掃描裝置
101‧‧‧機械接合面
102‧‧‧電性接合介面
110‧‧‧殼體
111‧‧‧V形收集口
112‧‧‧收集匣
200‧‧‧影像形成裝置
201‧‧‧機械接合面
202‧‧‧電性接合介面
210‧‧‧控制處理器
211‧‧‧殼體
213‧‧‧平面
220‧‧‧人機介面
230‧‧‧掃描模組
240‧‧‧列印模組
250‧‧‧傳真模組
260‧‧‧發送模組
圖1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的示意方塊圖。
圖2至圖4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的排版版面的多個例子的示意方塊圖。
圖5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的局部剖視圖。
圖1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的示意方塊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包含一掃描裝置100以 及一影像形成裝置200。掃描裝置100用於對一資料媒體M進行饋送式雙面掃描而輸出雙面影像信號DD1、DD2,且包含一掃描組件10、一控制處理器20以及一電性接合介面102。於一例子中,資料媒體M為證件,其尺寸符合ISO 7810的身份證、銀行卡等尺寸的國際標準,可以分為具有ID-1(85.60×53.98毫米)、ID-2(105×74毫米)、ID-3(125×88毫米)及ID-000(25mm×15mm)四種規格,於此不再贅述。
掃描組件10包含兩個平行地設置的掃描模組11、12,兩掃描模組11、12之間定義出一通道13。兩掃描模組11、12用於掃描資料媒體M之一正面M1及一反面M2,以獲得正面類比資料及反面類比資料。於本實施例中,以採用接觸式影像感測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的掃描模組當作例子作說明,其具有體積小、耗電低的優點。但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採用電荷耦合元件影像感測器(Charge-coupled device(CCD)type image sensor)的掃描模組。
控制處理器20電連接至掃描組件10,用以控制掃描組件10的運作,並執行一類比至數位轉換程序,以將正面類比資料及反面類比資料轉換成雙面影像信號DD1及DD2。電性接合介面102電連接至控制處理器20。於本實施例中,電性接合介面102具有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介面。於一例子中,影像形成裝置200透過一USB介面而可移除地電性連接及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掃描裝置100(USB介面提供電性連接及一部分的機械連接)。於另一例子中,影像形成裝置200透過兩個USB介面而可移除地電性連接及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掃描裝置100(USB介面提供電性連接及一部分的機械連接),以讓影像形成裝置200提供更高的工作電流給掃描裝置100。
於另一實施例中,電性接合介面102為一個無線連接介 面,透過無線傳輸的方式與影像形成裝置200達成信號連接,使用者可以透過設定來將影像形成裝置200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該掃描裝置100。控制處理器20透過電性接合介面102與影像形成裝置200溝通,譬如輸出其識別編號、最大掃描寬度等參數或甚至傳送掃描裝置100本身的驅動程式給影像形成裝置200,以適用於不同廠牌型號的影像形成裝置,或甚至可以適用於電腦。
此外,掃描裝置100可以更包含一饋送機構40,將資料媒體M沿著通道13饋送通過此等掃描模組11、12,控制處理器20電連接至饋送機構40並控制饋送機構40的運作。於本實施例中,饋送機構40包含四個滾輪41、42、43以及44,定義出一個平面而非彎曲形的通道13,以讓證件可以直直地通過。
影像形成裝置200係可移除地電性連接或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掃描裝置100。此外,影像形成裝置200係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掃描裝置100,接收所述雙面影像信號DD1、DD2,並依據所述雙面影像信號DD1、DD2進行排版後產生最終資料。於本實施例中,影像形成裝置200透過USB介面而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掃描裝置100
於本非限制例子中,影像形成裝置200為一多功能事務機,包含一控制處理器210以及電連接至此控制處理器210的一電性接合介面202、一人機介面220、一掃描模組230、一列印模組240、一傳真模組250以及一發送模組260。影像形成裝置200透過電性接合介面202而電連接至電性接合介面102。電性接合介面102將雙面影像信號DD1及DD2輸出至影像形成裝置200以供排版及輸出用。此外,電性接合介面102接收來自影像形成裝置200的電源以驅動掃描裝置100的掃描組件10、饋送機構40及控制處理器20,避免外接電源所造成的接 線混亂的問題。
影像形成裝置200偵測電性接合介面102成功電連接至影像形成裝置200後,提供一排版選擇介面IT1,並依據排版選擇介面IT1的一預設值(預先設定在影像形成裝置200中)或一設定值(使用者透過影像形成裝置200的人機介面220來設定),來將雙面影像信號DD1及DD2排版成一版面P。值得注意的是,此預設值可以根據控制處理器20所輸出的參數產生,以達到智慧化的設定效果。亦即,控制處理器20更透過電性接合介面102輸出多個掃描參數給影像形成裝置200,此等掃描參數對應於此等掃描模組11、12的工作參數以及饋送機構40的工作參數,影像形成裝置200更依據此等掃描參數產生排版選擇介面IT1。於其他例子中,影像形成裝置可以是一台印表機,而沒有掃描、傳真及/或發送模組。
關於最終資料的處理方式,影像形成裝置200可以利用列印模組240將最終資料列印於一列印媒體上,利用傳真模組250將最終資料傳真出去,利用發送模組260將最終資料處理成電子檔(譬如是PDF檔、JPG檔等)傳送出去或利用儲存模組(未顯示)將電子檔儲存到外接儲存裝置,譬如是USB隨身碟、記憶卡等。於其他例子中,影像形成裝置200可以將電子檔傳回到掃描裝置100,讓使用者可以將掃描裝置100插接至電腦。此時,掃描裝置100當作外接儲存裝置,電腦可以從掃描裝置100中複製電子檔。這種情況在掃描裝置100與影像形成裝置200已經特別被匹配過時,且電腦無法匹配掃描裝置100時特別有用。
上述的排版選擇介面IT1可以顯示於人機介面220上,人機介面220譬如是觸控螢幕,或一般螢幕搭配功能按鈕。排版選擇介 面IT1包含一單面列印選項IT11及一雙面列印選項IT12。單面列印選項IT11的版面P的細節對應於圖2的版面P,表示將資料媒體M的正面M1的影像與反面M2的影像列印在同一列印媒體的同一頁面上,而雙面列印選項IT12的版面P包含圖3與圖4的版面P1與P2,表示將正面M1的影像與反面M2的影像列印在同一媒體的不同頁面上。
於本實施例中,除了顯示出排版選擇介面IT1以外,亦顯示出複印選擇介面IT2以及發送/傳真選擇介面IT3。於另一實施例中,當掃描裝置100連接至影像形成裝置200時,影像形成裝置200僅顯示排版選擇介面IT1,而關閉影像形成裝置200未連接至掃描裝置100時的其他選擇介面(譬如IT2、IT3)。
掃描裝置100之一機械接合面101與影像形成裝置200之一機械接合面201實質上平行於掃描裝置100的通道13,資料媒體M沿著通道13行進。
於本實施例中,通道13實質上垂直於一水平面,也就是資料媒體M是依靠重力的協助而進入通道13中。此外,為了避免USB連接線的混亂,可以將USB介面隱藏起來,於此情況下,掃描裝置100與影像形成裝置200之間的電性接合介面102、202位於掃描裝置100與影像形成裝置200之此等機械接合面101、201上。也就是利用機械接合面來隱藏電性接合介面,具有美觀的效果。
圖5顯示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影像處理設備的局部剖視圖。如圖5所示,掃描裝置100的一殼體110具有一V形收集口111,連接至通道13,V形收集口111導引資料媒體M進入通道13。此外,為了方便收集資料媒體M,掃描裝置100的殼體110具有一個連接至通道13的收集匣112,收集匣112承接被掃描完畢的資料媒體M。
此外,掃描裝置100之機械接合面101與影像形成裝置200之機械接合面101可以透過磁力來接合,譬如透過掃描裝置100的永久磁鐵60將掃描裝置100吸附在影像形成裝置200的一殼體211的導磁部分上。或者,永久磁鐵可以置放在影像形成裝置200上。
為了輔助資料媒體M的置放,影像形成裝置200的殼體211具有一平面213,平面213實質上與通道13位於同一平面上,以使靠在平面213上的資料媒體M可以對準通道13。殼體211上安裝有人機介面220,譬如是觸控螢幕,通常會較為凸出機械接合面201,以縮小影像形成裝置200的體積,同時方便使用者操作。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將資料媒體M貼放在平面213上,然後放下資料媒體M,即可進入通道13,甚至在V形收集口111不存在的情況下也可以輕易完成對準的動作。
於另一實施例中,收集匣112可以被移除,於此情況下,饋送機構40於掃描模組11、12完成資料媒體M的掃描後,持續夾住資料媒體M,以讓一使用者抽出資料媒體M,且掃描裝置100可以更包含一媒體偵測器50(參見圖1),設置於通道13上,並電連接至控制處理器20以及影像形成裝置200。當使用者抽出資料媒體M後,媒體偵測器50偵測到資料媒體M離開通道13,而輸出一啟動信號SE,影像形成裝置200依據啟動信號SE產生最終資料。因此,使用者抽出資料媒體M的動作啟動了影像形成裝置200產生最終資料,以供資料傳送或列印動作的進行。
藉由本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可以利用外接的掃描裝置來擴充影像形成裝置的功能而獲得影像處理設備,為使用者帶來證件複印的便利性,專門複印證件的使用者,可以隨身攜帶一台掃描裝置,配合 各種多功能事務機(影像形成裝置)來達成證件的快速複印的功能。
在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中所提出之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方便說明本新型之技術內容,而非將本新型狹義地限制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超出本新型之精神及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情況,所做之種種變化實施,皆屬於本新型之範圍。
DD1、DD2‧‧‧雙面影像信號
IT1‧‧‧排版選擇介面
IT11‧‧‧單面列印選項
IT12‧‧‧雙面列印選項
IT2‧‧‧複印選擇介面
IT3‧‧‧發送/傳真選擇介面
M‧‧‧資料媒體
M1‧‧‧正面
M2‧‧‧反面
P‧‧‧版面
SE‧‧‧啟動信號
10‧‧‧掃描組件
11、12‧‧‧掃描模組
13‧‧‧通道
20‧‧‧控制處理器
40‧‧‧饋送機構
41、42、43、44‧‧‧滾輪
50‧‧‧媒體偵測器
100‧‧‧掃描裝置
101‧‧‧機械接合面
102‧‧‧電性接合介面
200‧‧‧影像形成裝置
201‧‧‧機械接合面
202‧‧‧電性接合介面
210‧‧‧控制處理器
220‧‧‧人機介面
230‧‧‧掃描模組
240‧‧‧列印模組
250‧‧‧傳真模組
260‧‧‧發送模組

Claims (12)

  1. 一種影像處理設備,包含:一掃描裝置,用以對一資料媒體進行饋送式雙面掃描而輸出雙面影像信號;及一影像形成裝置,可移除地電性連接或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該掃描裝置,該影像形成裝置係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該掃描裝置,接收所述雙面影像信號,並依據所述雙面影像信號進行排版後產生最終資料,其中該掃描裝置之一機械接合面與該影像形成裝置之一機械接合面實質上平行於該掃描裝置的一通道,該資料媒體沿著該通道行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通道實質上垂直於一水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與該影像形成裝置之間的電性接合介面位於該掃描裝置與該影像形成裝置之該等機械接合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的一殼體具有一V形收集口,連接至該通道,該V形收集口導引該資料媒體進入該通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的一殼體具有一收集匣,連接至該通道,該收集匣承接被掃描完畢的該資料媒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影像形成裝置透過一USB介面而可移除地電性連接及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該掃描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影像形成裝置透過兩個USB介面而可移除地電性連接及可移除地機械連接至該掃描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影像形成裝置的一殼體具有一平面,該平面實質上與該通道位於同一平面上,以使靠在該平面上的該資料媒體可以對準該通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之該機械接合面與該影像形成裝置之該機械接合面係透過磁力來接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包含:兩掃描模組,用以掃描該資料媒體,該兩掃描模組之間形成有該通道;以及一饋送機構,將該資料媒體沿著該通道饋送通過該等掃描模組,並於完成掃描後持續夾住該資料媒體,以讓一使用者抽出該資料媒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掃描裝置更包含:一媒體偵測器,設置於該通道上,並電連接至該影像形成裝置,其中當該使用者抽出該資料媒體後,該 媒體偵測器偵測到該資料媒體離開該通道,而輸出一啟動信號,該影像形成裝置依據該啟動信號產生該最終資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影像處理設備,其中該影像形成裝置透過一無線連接介面而可解除式的設定連接至該掃描裝置。
TW104221160U 2015-12-30 2015-12-30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TWM521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1160U TWM521232U (zh) 2015-12-30 2015-12-30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CN201620335760.2U CN205584312U (zh) 2015-12-30 2016-04-20 具有外接式扫描装置的图像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1160U TWM521232U (zh) 2015-12-30 2015-12-30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1232U true TWM521232U (zh) 2016-05-01

Family

ID=5650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21160U TWM521232U (zh) 2015-12-30 2015-12-30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4312U (zh)
TW (1) TWM5212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908B (zh) * 2017-09-07 2018-11-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模組以及具有觸控顯示模組之事務機
TWI647945B (zh) * 2016-06-22 2019-01-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複印方法以及利用該複印方法之影像擷取裝置及複印系統
US10750039B2 (en) 2016-06-22 2020-08-18 Avision Inc. Copying method and image acquiring device and copy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48280U (zh) * 2017-05-10 2017-09-01 Avision Inc 組合式影像輸入輸出設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7945B (zh) * 2016-06-22 2019-01-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複印方法以及利用該複印方法之影像擷取裝置及複印系統
US10750039B2 (en) 2016-06-22 2020-08-18 Avision Inc. Copying method and image acquiring device and copy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TWI640908B (zh) * 2017-09-07 2018-11-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模組以及具有觸控顯示模組之事務機
US10469681B2 (en) 2017-09-07 2019-11-05 Avision Inc. Touch display module, office apparatus having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relate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4312U (zh)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21232U (zh) 具有外接式掃描裝置之影像處理設備
US20100188679A1 (en) Document image data printing system
CN10135454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1027834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00321741A1 (en) Portable battery powered multi-media duplex scanner with optional docking station
US20110222095A1 (en) Multifunction device for quick execution of functions and execution method thereof
TWI440565B (zh) 文件影像複製設備與方法
KR10147412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1799649B (zh) 电子设备
TWI571098B (zh) 掃描裝置及使用其之影像形成系統
TWI538472B (zh) 智慧型影像複製設備以及影像複製方法
CN107241523A (zh) 组合式影像输入输出设备
US883054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states of medium conveyed and image reading system having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204145599U (zh) 可处理大尺寸文件与小尺寸文件的双面事务机
JP20160711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白紙出力確認方法
US7574532B2 (en) 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 combin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62241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60499A1 (en) 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JP49689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I273988B (en) MFP with PDA connection
US2015014625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at Ensures Effective Search
JP201406408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070013623A (ko) 전자앨범 화상형성장치
CN104076866A (zh) 手持式传真打印电脑一体机
KR20010091104A (ko) 다기능 휴대용 컴퓨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