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0112U -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0112U
TWM520112U TW105200405U TW105200405U TWM520112U TW M520112 U TWM520112 U TW M520112U TW 105200405 U TW105200405 U TW 105200405U TW 105200405 U TW105200405 U TW 105200405U TW M520112 U TWM520112 U TW M5201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atching
rod body
latch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0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n-Xiang Liao
Original Assignee
Yun-Xiang Li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Xiang Liao filed Critical Yun-Xiang Liao
Priority to TW105200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01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20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0112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支撐架,主要是應用於陳列、展示或置放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子書、手機等多媒體播放器、無線通訊裝置的技術領域上,且體積輕巧攜帶方便之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按,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子書、手機等等多媒體播放器、無線通訊裝置是現代人學習、獲得資訊及溝通聯絡不可或缺的工具,伴隨著其他相關產品因此也因應而生,例如,具有保護及美觀作用的殼套、吊飾與方便陳列、展示、閱讀、操作、使用的置放架,無論是在車內、居家或辦公等處所都能隨時隨地放置這些產品,避免這些產品因為隨便亂放而遍尋不著的情形發生。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可供放置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電子書、手機等多媒體播放器、無線通訊裝置的置放架,包括:三角形的立支架、鋁合金底座、兩片式置放架,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其結構設計都過於複雜,而且體積大又佔空間,成本高又不便隨身攜帶,而且也不方便消費者隨身攜帶使用,為其既存尚待克服解決的問題與缺失。
有鑑於此,如何將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之技術困難點之所在;是而,本案創作人基於多年從事相關業界的經驗,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試作改良,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案,並使本新型得以誕生,以增進功效者。
有鑒於上述之缺點,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包括有:一第一桿體,其一側設有複數支架,且該第一桿體之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卡掣部及一第二卡掣部,該第一卡掣部與該第二卡掣部內分別 設有一彈性元件及一穿設於該彈性元件之插銷,且該插銷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固定部及一第一透孔,該固定部係與該第一卡掣部及該第二卡掣部的內部卡固。以及二第二桿體,其係呈L型,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的內部及外側上分別設有一齒槽及一第二透孔,且該第二透孔係位於該齒槽的後方,該第一卡掣部及該第二卡掣部與各該齒槽可分離的卡掣結合,而該插銷的第一透孔係與該第二透孔對應,並分別提供一固定件穿設於該第二透孔及該第一透孔,各該第二桿體與各該支架之間具有一預定夾角。
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主要目的在於:
1.第一桿體與該第二桿體以一插銷結合,便於調整,且不易使第一桿體及第二桿體分離,且體積輕巧、使用及攜帶方便。
2.可調整之角度範圍大,更利於各種身材的使用者使用,以符合人體工學,減少肩頸及手腕的負擔,同時符合眼睛視線,降低文明病發生。
3.支撐架將筆電架高後,筆電下方騰空,有助於散熱。
1‧‧‧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10‧‧‧第一桿體
11‧‧‧支架
111‧‧‧止滑件
12‧‧‧第一卡掣部
121‧‧‧輪齒
13‧‧‧第二卡掣部
131‧‧‧輪齒
14‧‧‧彈性元件
15‧‧‧插銷
151‧‧‧固定部
152‧‧‧第一透孔
16‧‧‧止滑件
20‧‧‧第二桿體
21‧‧‧第一端部
211‧‧‧齒槽
212‧‧‧第二透孔
22‧‧‧第二端部
221‧‧‧止滑件
30‧‧‧筆電
311‧‧‧齒槽
312‧‧‧第二透孔
第一圖為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之調整狀態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為使貴審查委員方便瞭解本新型之內容,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示列舉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如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為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1,其包括有:一第一桿體10及一第二桿體20,其中第一桿體10,其一側設有複數支架11,且該第一桿體10之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卡掣部12及一第二卡掣部13,且該第一卡掣部12與該第二卡掣部13內分別設有一彈性元件14及一穿設於該彈性元件14之插 銷15,且該插銷15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固定部151及一第一透孔152,該固定部151係與該第一卡掣部12及該第二卡掣部13的內部卡固。
上述第一桿體10上設有至少一止滑件16。
上述各該支架11異於與該第一桿體10結合之一端也分別設有一止滑件111。
第二桿體20,其係呈L型,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21及一第二端部22,該第一端部21的內部及外側上分別設有一齒槽211、311及一第二透孔212、312,且該第二透孔212、312係位於該齒槽211、311的後方,該第一卡掣部12及該第二卡掣部13與各該齒槽211、311可分離的卡掣結合,而各該插銷15的第一透孔152係與該第二透孔212、312對應,並分別提供一固定件(圖中未示)穿設於該第二透孔212、312及該第一透孔152,各該第二桿體20與各該支架11之間具有一預定夾角θ(請參照第四圖);第二端部22上設有一止滑件221。
上述第一卡掣部12與該第二卡掣部13其外側分別環設有複數輪齒121、131,而各該齒槽211、311係呈中空狀,其係與各該輪齒121、131相互對應,並藉此卡掣結合。
請參照第三圖及第四圖,使用本創作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1時,分別將第二桿體20拉出於第一桿體20之兩端,利用輪齒121、131以及齒槽211、311之配合,而能夠任意調整角度,前述之預定夾角θ之範圍為0度至170度,藉由插銷15及彈性元件14與第二桿體20的第一端部21結合,使各第二桿體20拉伸時不會與第一桿體10完全脫離,並且在調整到所需的角度後,能夠利用彈性元件14的彈性回彈。
將筆電30放置於止滑件16上,使筆電30與桌面形成一斜面狀,以符合人體工學,方便使用筆電30。
當預定夾角θ為0度時,各該第二桿體20分別與各該支架11平行,形成扁平狀,藉此便於收納。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新型之一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新型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1‧‧‧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10‧‧‧第一桿體
11‧‧‧支架
111‧‧‧止滑件
12‧‧‧第一卡掣部
121‧‧‧輪齒
13‧‧‧第二卡掣部
131‧‧‧輪齒
14‧‧‧彈性元件
15‧‧‧插銷
151‧‧‧固定部
152‧‧‧第一透孔
16‧‧‧止滑件
20‧‧‧第二桿體
21‧‧‧第一端部
211‧‧‧齒槽
212‧‧‧第二透孔
22‧‧‧第二端部
221‧‧‧止滑件

Claims (4)

  1. 一種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係包括有:一第一桿體,其一側設有複數支架,且該第一桿體之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卡掣部及一第二卡掣部,該第一卡掣部與該第二卡掣部內分別設有一彈性元件及一穿設於該彈性元件之插銷,且該插銷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固定部及一第一透孔,該固定部係與該第一卡掣部及該第二卡掣部的內部卡固;以及二第二桿體,其係呈L型,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的內部及外側上分別設有一齒槽及一第二透孔,且該第二透孔係位於該齒槽的後方,該第一卡掣部及該第二卡掣部與各該齒槽可分離的卡掣結合,而該插銷的第一透孔係與該第二透孔對應,並分別提供一固定件穿設於該第二透孔及該第一透孔,各該第二桿體與各該支架之間具有一預定夾角。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卡掣部與該第二卡掣部其外側分別環設有複數輪齒,而各該齒槽係呈中空狀,其係與各該輪齒相互對應,並藉此卡掣結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中該預定夾角之範圍為0度至170度,該預定夾角為0度時,各該第二桿體分別與各該支架平行,藉此便於收納。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桿體上設有至少一止滑件,且該止滑件係與該筆電之底面接觸。
TW105200405U 2016-01-12 2016-01-12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TWM520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0405U TWM520112U (zh) 2016-01-12 2016-01-12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0405U TWM520112U (zh) 2016-01-12 2016-01-12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0112U true TWM520112U (zh) 2016-04-11

Family

ID=5636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0405U TWM520112U (zh) 2016-01-12 2016-01-12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0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656500S1 (en) Stand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er
WO2020134270A1 (zh) 移动设备及电脑设备支撑架
US20120074271A1 (en) Electronic book, tablet computer and smart phone stand
CN105874400B (zh) 用于便携式计算装置的支架
TWI494047B (zh) Support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US11844183B2 (en) Low profile computer support
TWI676094B (zh) 擴充模組與電子裝置
US2015018100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ccessory
TWM520112U (zh)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結構改良
TWD187190S (zh) 筆記型電腦支架
TWM496151U (zh) 筆電角度調整支撐架
CN206741356U (zh) 便携式电脑主机
JP3206069U (ja) 電子デバイスサポート部材
KR102213298B1 (ko) 도서 및 휴대 컴퓨터용 다기능 거치대
CN203421452U (zh) 一种活动插接式数码产品支架
CN204692954U (zh) 一种便携式可收纳支架
JP2016214598A (ja) 家具付設品及びその例としての電気的接続器
CN205226782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支架
TWM649970U (zh) 物品支撐裝置
TWM487388U (zh) 筆記型電腦多功能收納支撐架
TWM483643U (zh) 支撐架
TWM568003U (zh)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bracket
TWD172861S (zh) 可攜式儲存裝置
KR101330708B1 (ko) 컴퓨터용 모니터
CN203273218U (zh) 多功能组合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