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6946U -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6946U
TWM516946U TW104215790U TW104215790U TWM516946U TW M516946 U TWM516946 U TW M516946U TW 104215790 U TW104215790 U TW 104215790U TW 104215790 U TW104215790 U TW 104215790U TW M516946 U TWM516946 U TW M5169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image
blood vess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5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ran X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filed Critical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Priority to TW104215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6946U/zh
Publication of TWM516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6946U/zh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尤指一種藉由於影像中呈現之血管及光學記號,藉以對比於患部光學標定之光學記號,藉可得知血管之確切位置而不產生誤差者。
按,針扎為常見之醫療方式之一,其係為進行抽血,或將血液、藥物等物質透過注射方式以輸送至人體內,其中,最常見者為靜脈注射;然而,就一般而言,醫護人員通常係透過肉眼觀察血管之位置以進行針扎者,惟若血管太細、脆弱、深沉或硬化時,則難以透過肉眼辨識血管之位置,尤以體型肥胖位更甚者,因其血管位置較深沉,故醫護人員通常需進行多次針扎以探知確切之血管位置,使患者常須飽受挨針之苦。
續上而論,緣於醫護人員以肉眼判斷血管位置之方式,常係無法單次插針就完成抽血或注射過程,再加上患者血管太細等因素,不僅易於刺破血管,造成抽血部位腫脹、瘀青現象,注射之藥物若由靜脈或靜脈留置針外漏至皮下組織,還會導致滲漏性傷害(Extravasation Injury),即常見之漏針情形,進而引起皮膚腫脹、疼痛、灼熱或水泡,嚴重時甚至會使深度組織結構壞死。
故習知提供一種利用紅外線攝影機擷取血管影像之設備,主要係以複數紅外線光源投射光線至患者皮膚表面,且該紅外線攝影機之鏡頭裝設有濾鏡,使由皮膚表面反射之紅外線得以濾除,並藉由一與該紅外線攝影機連結之外接螢幕,呈現該紅外線攝影機所擷取之影像,故醫護人員可由該外接螢幕觀察患者之血管影像;緣於使用時須先經由該紅外線攝影機擷取影像,再令所擷取之影像轉換為電子訊號後,透過該外接螢幕呈現出患者之血管影像,造成患者實際上的血管距離、位置與呈現之血管影像及位置間存有偏差,而所呈現之血管影像一旦與事實存有偏差情形,便會導致無法直覺式將針頭刺入於正確之注射位置,同樣帶給患者反復挨針之痛苦,以及容易發生前述漏針情形,此外,醫護人員必須多次對照外接螢幕之影像與患者欲注射之部位,仍然耗費工時。
再者,針對手術過程需求,或者是需檢測血管位置之準確度高時,習知提供各式醫療設備,包括電腦斷層造影、超音波掃描等,而所述儀器皆存有造價昂貴、顯影過程耗時費工之缺失,再者,於前述血管攝影前,大多需先注射供顯影時令人體組織間對比清楚之顯影劑,但使用顯影劑進行檢查,實際上常會引起許多副作用,尤其是過敏體質或腎功能不佳之患者,容易引發過敏症狀,或是堆積顯影劑於體內而難以代謝等情況,如前述情況過於嚴重時,患者會有休克死亡之虞。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特地針對血管之辨識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較佳設計改善上述問題,並在經過長期研發及不斷測試後,始有本創作之問世。
緣是,本創作係為解決醫護人員於注射前,難以由肉眼辨別正確針扎之位置,導致患者飽受多次挨針之苦,抽血部位腫脹、瘀青,以及漏針傷害之現象;而習知提供利用紅外線攝影機擷取血管影像之設備,其血管距離、位置與呈現之血管影像及位置間存有偏差,醫護人員需重複對照實際注射部位與血管影像,皆造成注射精準度低及耗費工時之缺失;此外,用於血管攝影之醫療設備皆存有價格不斐、耗時費工之問題與缺失,更甚者因需先注射顯影劑,而容易產生副作用,嚴重者會有休克死亡之虞等缺失。
為達致以上目的,吾等創作人提供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一紅外線照射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紅外光,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接收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該紅外光;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記號之影像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該紅外光及光學記號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切換單元,該切換單元設有一對應該鏡頭之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該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該切換單元係控制該濾光單元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於該濾光單元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時之複數影像,而該處理單元係分析並疊合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者。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設有一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紅外光及該光學記號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擷取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紅外光之影像;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記號之影像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紅外線照射單元,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該紅外光者。
本創作提供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切換單元,該切換單元設有一對應該鏡頭之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該切換單元係控制該濾光單元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於該濾光單元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時之複數影像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擷取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該紅外光之影像;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並疊合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記號之影像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紅外線照射單元,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該紅外光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波長介於780nm至1400nm之紅外光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濾光單元係降低波長非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之穿透率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波長介於850nm至940nm間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波長為850nm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可見光波長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為智慧型手機。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有一調整件,且該調整件於相對基座一端設有一承載平台,該影像擷取單元係設於該承載平台。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平台更設有一凹部,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設置於該凹部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十字型之光型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據上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為高強度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或紅外線雷射發射器。
是由上述說明及設置,顯見本創作主要具有下列數項優點及功效,茲逐一詳述如下:
1.本創作透過調整光學標記單元投射於患部之位置,而因反射之光學記號及血管所反射之紅外光將同時被影像擷取單元、處理單元及顯示單元轉換,故當顯示單元所呈現之影像中光學記號影像與血管影像重疊,則位於患部光學記號為患部確切之血管位置,故不會產生影像與實際血管位置之視覺或訊號轉換之偏差。
2.本創作之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波長介於850nm至940nm間之光線,或者為可見光之光線,藉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若採用波長介於850nm至940nm間之光線,則可透過使用高強度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或紅外線雷射發射器,由於就一般情下肉眼之觀察,可觀及波長係介於380nm至780nm間之可見光,而若紅外線之強度充足,則可令肉眼觀察至1050nm之紅外光,藉可令肉眼易於觀之並瞄準,且經反射後之光學記號係可通過濾光單元而為影像擷取單元所接收者;而若光學標記單元係採用投射可見光之光線者,則可藉由切換單元之設置,以控制該濾光單元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於該濾光單元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時之複數影像,使影像擷取單元可分別擷取僅具紅外光之影像,以及涵蓋於經反射後光學記號影像,該處理單元即可透過影像疊合之處理方式,以辨識血管影像及光學記號影像,以於顯示單元中以明顯方式分別呈現光學記號影像及血管影像。
本創作係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實施手段、特點及其功效,茲舉數種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瞭解並認同本創作。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本創作係其係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本創作係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
一本體1,其設有一基座2,該基座2設置有一調整件21,且該調整件21於相對基座2一端設有一承載平台22,該調整件21係調整該承載平台22之高度者,該承載平台22設有一影像擷取單元3,該承載平台22更設有一凹部221,且該影像擷取單元3係設置於該凹部221,且該凹部221穿設有供影像擷取單元3之鏡頭31擷取影像之通孔222;
本體1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4,在一實施例中,該承載平台22設有一調整元件223,而光學標記單元4係被設置於在該調整元件223上,藉以調整光學標記單元4之光學投射方向,而該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波長介於850nm至940nm間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M,亦可為常見使用之紅外線波長,如:940nm、880nm、860nm、850nm之高強度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或紅外線雷射發射器,由於就一般情下肉眼之觀察,可觀及波長係介於380nm至780nm間之可見光,而若紅外線之強度充足,則可令肉眼觀察至1050nm之紅外光,故若本創作係以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波長為850nm之光線為較佳者,藉可令肉眼易於觀之,且該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十字型之光型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M者,藉可利於使用者瞄準光學記號M;而該影像擷取單元3係對應接收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M該紅外光;該影像擷取單元3可為智慧型手機;
為增強影像擷取單元3接收紅外光之訊號,故在一實施例中,該本體1係設有一紅外線照射單元5,該紅外線照射單元5係投射波長介於780nm至1400nm之紅外光,以利於影像擷取單元3接收經反射後之紅外光;
而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影像擷取單元3之鏡頭31處更設有一濾光單元6,該濾光單元6在一實施例中可被設置於該通孔222處,該濾光單元6係降低除光學記號M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者,本實施例之濾光單元6係降低波長非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之穿透率者;
需特別說明的是,本創作係可依使用環境選用紅外線照射單元5或濾光單元6其一者,而以同時使用為較佳者;舉例而言,於環境光源充足時,係可僅使用濾光單元6以降低波長非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之穿透率,進而使僅波長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得以通過濾光單元6,而令影像擷取單元3接收之;而於於環境光源不足時,可透過僅使用紅外線照射單元5以增加紅外光,藉以令紅外光與其他波長之光線量形成強烈對比,使影像擷取單元3更易於接收紅外光;而最佳者,則係同時使用紅外線照射單元5及濾光單元6,藉可增強紅外光,並僅使紅外光得以由影像擷取單元3所接收者;以及
一處理單元32,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3及一顯示單元33,該處理單元32係分析該影像擷取單元3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33呈現光學標記單元4所標定光學記號M之影像者;
本創作之操作狀態,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所示,本創作之影像擷取單元3可為智慧型手機,故顯示單元33即可為智慧型手機之螢幕,而處理單元32為智慧型手機之處理器,並可藉由安裝或寫入應用程式而令其進行影像之分析及疊合者;且於使用時係可將影像擷取單元3置於承載平台22之凹部221內,藉以定位並進行影像之擷取,此時,患者係將其欲進行針扎之部位置放於基座2,使用者即可透過調整件21以調整承載平台22之位置及角度,進而控制影像擷取單元3擷取影像之位置及方向者;而因人體中所含之水份、脂肪、血液等成分,會分別吸收或反射相異波長範圍之光線,其中,紅外光係會穿透皮膚,且特定波長範圍之光線將被血管反射,而血管係反射波長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紅外光者,故若本創作使用紅外線照射單元5時,將增強波長位於780nm至1400nm間之紅外光,以利於血管反射後由影像擷取單元3所接收;於使用濾光單元6,藉以降低或濾除波長非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之穿透率,紅外光之穿透率(T%)將遠高於波長介於380nm至780nm之可見光,令影像擷取單元3可清晰接收紅外光而不被環境光源所干擾,而同時使用紅外線照射單元5及濾光單元6時,藉可更進一步增強紅外光與環境光源之對比度,故為較佳者;且於此同時,可將該光學標記單元4以於患部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M,而光學標記單元4之波長係介於850nm至940nm間,故於使用濾光單元6時,經光學記號M經反射後仍可穿透濾光單元6而被影像擷取單元3所接收,故影像擷取單元3將同時接收該反射之光學記號M及血管所反射之紅外光,並經處理單元32接收後而由顯示單元33所呈現者。
繼之,如第4圖所示,使用者即可透過調整光學標記單元4投射於患部之位置,而因反射之光學記號M及血管所反射之紅外光將同時被影像擷取單元3、處理單元32及顯示單元33轉換,故當顯示單元33所呈現之影像中光學記號M影像與血管影像重疊,則位於患部光學記號M即為患部確切之血管位置,而雖光學標記單元4所投射之光線波長係介於850nm至940nm之間,其已超出可見光之波長380nm至780nm,惟若紅外光之強度充足時,則仍可令肉眼觀察至1050nm之紅外光,故若本創作係以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波長為850nm之光線為較佳者,藉可令肉眼易於觀之,並可反射穿透率光單元而為影像擷取單元3所接收;此外,本實施例所採用之光學記號M為十字型,故於十字型之交點處可為進行影像調整或針扎時之目標。
續請參閱第5圖及第6圖所示,其係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該濾光單元6係降低除該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而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可見光波長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M,該影像擷取單元3之鏡頭31處更設有一切換單元7,更具體而言,切換單元7可被設置在該基座2之通孔222位置,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而該切換單元7設有一對應該鏡頭31之濾光單元6,該濾光單元6係降低除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該切換單元7係控制該濾光單元6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31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3係於該濾光單元6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6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31時之複數影像者;藉之,由於第一實施例所揭者,若光學標記單元4所投射之光線波長,重疊於血管反射之紅外光波長,其將導致處理單元32分析時,難以分辨光學記號M及血管反射之紅外光,故難以於顯示單元33以明顯方式(如:相異顏色)而呈現光學記號M影像及血管影像,故將令使用者亦難以進行光學標記單元4之調整或辨識光學記號M影像是否與血管影像重疊,因此,本實施例透過光學標記單元4係投射可見光波長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M,而為能令為可見光之光學記號M得以由影像擷取單元3所擷取,故本實施例透過切換單元7之設置,以持續控制濾光單元6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31;其中,切換單元7可為透過一馬達71連結一轉盤72,並於轉盤72開設複數穿孔721,且所述穿孔721皆分別於一旋轉角度下可被旋轉至對應通孔222之位置處,而令至少其一穿孔721設置該濾光單元6,且令至少其一穿孔721為非設有濾光單元6者,故當切換單元7旋轉時,將有一特定時點之情形下,濾光單元6係遮蔽鏡頭31,而於另一時點下,濾光單元6係非遮蔽該鏡頭31,且此往復期間透過影像擷取單元3連續拍攝,即可得僅紅外光穿透濾光單元6之血管影像,以及所有波長光線皆透過穿孔721而進入影像擷取單元3鏡頭31之涵蓋於光學記號M反射後之影像,藉此,該處理單元32即可透過影像疊合之處理方式,以辨識血管影像及光學記號M影像,以利透過顯示單元33呈現者,藉此,除可令使用者可觀及位於患部之光學記號M外,亦可令影像擷取單元3及處理單元32得以辨識,以於顯示單元33中以明顯方式分別呈現光學記號M影像及血管影像。
綜觀上述,本創作所揭露之技術手段不僅為前所未見,且確可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故兼具新穎性與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新型無誤,以其整體結構而言,確已符合專利法之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作為限定本創作之實施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於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本體
2‧‧‧基座
21‧‧‧調整件
22‧‧‧承載平台
221‧‧‧凹部
222‧‧‧通孔
223‧‧‧調整元件
3‧‧‧影像擷取單元
31‧‧‧鏡頭
32‧‧‧處理單元
33‧‧‧顯示單元
4‧‧‧光學標記單元
5‧‧‧紅外線照射單元
6‧‧‧濾光單元
7‧‧‧切換單元
71‧‧‧馬達
72‧‧‧轉盤
721‧‧‧穿孔
M‧‧‧光學記號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濾光單元之穿透率對波長之線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基座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切換單元之示意圖。
1‧‧‧本體
2‧‧‧基座
21‧‧‧調整件
22‧‧‧承載平台
221‧‧‧凹部
222‧‧‧通孔
223‧‧‧調整元件
3‧‧‧影像擷取單元
31‧‧‧鏡頭
32‧‧‧處理單元
33‧‧‧顯示單元
4‧‧‧光學標記單元
5‧‧‧紅外線照射單元
6‧‧‧濾光單元

Claims (17)

  1. 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一紅外線照射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紅外光,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接收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該紅外光;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記號之影像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該紅外光及光學記號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切換單元,該切換單元設有一對應該鏡頭之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該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該切換單元係控制該濾光單元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於該濾光單元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時之複數影像,而該處理單元係分析並疊合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者。
  4. 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設有一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紅外光及該光學記號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擷取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紅外光之影像;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 記號之影像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紅外線照射單元,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該紅外光者。
  6. 一種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設有一光學標記單元及一影像擷取單元;該光學標記單元係以光學標定一光學記號,該影像擷取單元之鏡頭處更設有一切換單元,該切換單元設有一對應該鏡頭之濾光單元,該濾光單元係降低除紅外光以外之光線波長之穿透率,該切換單元係控制該濾光單元往復移動以切換遮蔽或非遮蔽於該鏡頭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於該濾光單元往復期間擷取該濾光單元遮蔽及非遮蔽該鏡頭時之複數影像者;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對應擷取經反射後之該光學記號及該紅外光之影像;以及一處理單元,其耦接於該影像擷取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處理單元係分析並疊合該影像擷取單元所攝之影像,並透過該顯示單元呈現光學標記單元所標定光學記號之影像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紅外線照射單元,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該紅外光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5或7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紅外線照射單元係投射波長介於780nm至1400nm之紅外光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濾光單元係降低波長非介於780nm至1400nm間之光線之穿透率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波長介於850nm至940nm間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波長為850nm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或7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可見光波長之光線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影像擷取單元為智慧型手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本體更設有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有一調整件,且該調整件於相對基座一端設有一承載平台,該影像擷取單元係設於該承載平台。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平台更設有一凹部,且該影像擷取單元係設置於該凹部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係投射十字型之光型以光學標定該光學記號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血管標記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標記單元為高強度之紅外線發光二極體或紅外線雷射發射器。
TW104215790U 2015-10-02 2015-10-02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TWM516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790U TWM516946U (zh) 2015-10-02 2015-10-02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790U TWM516946U (zh) 2015-10-02 2015-10-02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6946U true TWM516946U (zh) 2016-02-11

Family

ID=5581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5790U TWM516946U (zh) 2015-10-02 2015-10-02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6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514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blood vessels and analysing blood
US20160135687A1 (en) Vein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398846B2 (en) Monitoring manually operated syringes
US20140046291A1 (en) Vein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647022B1 (ko) 의료 영상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US9522240B2 (en) Visualization apparatus for vein
CN106068510A (zh) 用于在临床使用点确保患者用药和流体输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64467B (zh) 一种多功能双红外血管显像仪及其显像方法
JP2006102110A (ja) 血管位置提示装置
JP2017064094A (ja) 静脈可視化装置
CN107397534A (zh) 一种一体化的静脉血管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9247910B (zh) 血管显示设备以及血管显示方法
US11712202B2 (en) Vein detection device
Ahmed et al. Enhanced vision based vein detection system
WO2019048269A1 (en) GUIDING SYSTEM FOR VENOUS PUNCTION AND ARTERIAL LINE WITH INCREASED REALITY
TWI569830B (zh) 血管顯像之穿透顯示方法
US10778914B2 (en) Portable multispectral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ducing interference of displayed images thereof
TWM516946U (zh) 血管標記顯示裝置
WO2014079875A2 (en) System for imaging of subcutaneous phenomenon
CN108143611B (zh) 一种基于静脉投影的腧穴定位模型的制作方法
US10267731B2 (en) Fluorescence observation method
TWM490880U (zh) 血管顯像之穿透式顯示裝置
EP3204081B1 (en) Supplementary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n injectio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set and/or administered dose with ocr image processing including a method for glare reduction
JP6494343B2 (ja) 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方法及び撮影装置で用いられる支持部材
TWM460677U (zh) 血管顯影眼鏡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