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6620U -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 Google Patents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6620U
TWM516620U TW104216810U TW104216810U TWM516620U TW M516620 U TWM516620 U TW M516620U TW 104216810 U TW104216810 U TW 104216810U TW 104216810 U TW104216810 U TW 104216810U TW M516620 U TWM516620 U TW M51662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joint portion
groove
joint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6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o-Hsuan Su
Original Assignee
Chia Chi Engin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a Chi Engin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a Chi Engin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16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6620U/zh
Publication of TWM516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6620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Description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本創作係關於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尤指一種於鋼板之板面部之第一側邊下方設第一結合部,及於第二側邊設第二結合部,再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之間得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以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當施工時,如將相鄰鋼板為插設結合,得以形成塊塊相接狀態,或將相鄰鋼板為鈎扣結合,得以讓相鄰鋼板之間形成有長槽,可於該長槽填入填縫劑,如矽利康,等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以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
按習知金屬鋼板,如新型第M499444號「建築板材」,其乃是於面板包括一與基底相間隔的主體部、一銜接於該主體部之一端的第一搭接部、一銜接於該主體部另端並位於第一搭接部相反側的第二搭接部,及二分別自該第一搭接部及該第二搭接部朝向彼此彎折延伸的彎折部。第二搭接部的形狀是對應該第一搭接部。當一建築板材的第一搭接部與另一同樣的建築板材之第二搭接部相配接時,由於該傾斜段及該凸肋段呈平整狀,而該第二搭接部配合該傾斜段及該凸肋段的位置亦呈平整狀,故兩者在彼此搭接時可吻合配接而不留下空隙。
亦即,前述習知金屬建材,乃是藉由第一搭接部與第二搭接部戶為搭接,讓相鄰鋼板產生緊靠狀態,目的是要讓相鄰鋼板互相逐一插設組合後,得以產生整體一致性之牆面外觀。而此為目前各種金屬壁板或牆板共通之特 徵。其缺點為鋼板組成之牆面單調乏味,欠缺外觀之變化,且僅有單一之施工方法,造成使用相同鋼板之建築物,雖前後不同時期所建造,但是外觀差異不大,無法凸顯建築特色與活潑個性。因此,本案創作者為解決金屬建築物造型乏味之問題,乃創作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乃是在提供一種藉由相鄰鋼板間之結合變化,得以一種鋼板即可產生各種金屬建築物外觀變化之鋼板創新與施工創新,藉以提升金屬建築物之價值與美感。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其中結構鋼板至少包含:鋼板,設板面部,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設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並形成有槽部,得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設置其中,前述第一側邊下方設第一結合部,及於前述第二側邊設第二結合部,如此得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得以讓鋼板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以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
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其中施工構造係藉由鋼板所設之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得讓相鄰鋼板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以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如此,於施工時,得將相鄰鋼板為插設結合,以形成塊塊相接狀態,或者得將相鄰鋼板為鈎扣結合,以讓相鄰鋼板之間形成有長槽,可於該長槽填入填縫劑,如矽利康等,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等,讓建築物外觀產生多重變化之效果。
為使 貴審查官得以充分了解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茲依附圖式解說如下。
如圖1~3及4~6,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一及二,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4~6),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有第一內彎折端200,係自前述第一側邊11往內彎折,再自前述第一內彎折端200末端再往外延伸形成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反折端214,於該反折端214並形成有鈎扣槽215,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反折端214之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2及5,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如圖37及38)。
如圖3及6,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得以鈎扣入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反折端214所形成之鈎扣槽215,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7~9及10~12,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三及四,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10~12),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有第一內彎折端200,係自前述第一側邊11往內彎折,再自前述第一內彎折端200末端再往外延伸形成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並於前述第一邊210入口端形成有鈎扣凹槽210a,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反折端214,於該反折端214並形成有鈎扣槽215,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反折端214之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8及11,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如圖37及38)。
如圖9及12,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的鈎扣凹槽210a下方,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得以鈎扣入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反折端214所形成之鈎扣槽215,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13~15及16~18,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五及六,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16~18),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有第一內彎折端200,係自前述第一側邊11往內彎折,再自前述第一內彎折端200末端再往外延伸形成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凸出端214a,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凸出端214a之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14及17,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如圖37及38)。
如圖15及18,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的下方,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得以抵設於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凸出端214a,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19~21及22~24,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七及八,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22~24),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有第一內彎折端200,係自前述第一側邊11往內彎折,再自前述第一內彎折端200末端再往外延伸形成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並於前述第一邊210入口端形成有鈎扣凹槽210a,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凸出端214a,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凸出端214a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20及23,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
如圖21及24,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與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的鈎扣凹槽210a下方,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第一內彎折端200得以抵頂於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凸出端214a,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25~27及28~30,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九及十,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28~30),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有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之凸出端214a,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反折端214之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26及29,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如圖37及38)。
如圖27及30,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端角得以抵頂於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凸出端214a,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30~33及34~36,分別為本創作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之實施例十一及十二,本創作至少包含:鋼板1,設板面部10,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10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並由前述板面部10、第一側邊11及第二側邊12內側形成有槽部13,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3設置其中(如圖34~36),前述第一側邊11下方設第一結合部20,前述第一結合部20並包含延伸面201,並於延伸面201之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202,此彈性倒折端202並與前述延伸面201形成有適當之夾角∮,目的是要維持倒折端202之適當彈性,但仍可維持金屬鋼板應有之鋼性強度。及於前述第二側邊12下方設第二結合部21,前述第二結合部21並由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以形成有結合槽213,前述結合槽213並形成有適當之高度,並於前述第一邊210入口端形成有鈎扣凹槽210a,前述第三邊212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凸出端214a,前述第三邊212自前述反折端214之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216。
如圖31及35,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構造(如圖37及38)。
如圖33及36,當以本創作之結構鋼板進行施工時,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1a及第二鋼板1b,以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延伸面201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21之第三邊212,並將第一鋼板1a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之彈性倒折端202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第二邊211與第三邊212所形成之結合槽213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202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的第一邊210的鈎扣凹槽210a下方,並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結合部20的端角得以抵頂於前述第二鋼板1b之第二結合部21之凸出端214a,讓第一鋼板1a之第一側邊11與第二鋼板1b之第二側邊12之間形成一長槽4,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如此即可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讓相鄰鋼板互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變化,形成不同裝飾效果之鋼板創新性(如圖37及38)。
如圖37及38,本創作進行施工時,可以將複數相鄰的鋼板,以插設結合之方式組合,讓各相鄰鋼板均能產生互為並靠狀態,產生第一種施工組合狀態,再於適當範圍將相鄰鋼板以鈎扣結合之方法為之,即可於相鄰鋼板產生長槽,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以,產生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如圖39,本創作進行施工時,可以將複數相鄰的鋼板,以插設結合之方式組合,讓各相鄰鋼板均能產生互為並靠狀態,產生第一種施工組合狀態。
如圖40,本創作進行施工時,可以將複數相鄰的鋼板以鈎扣結合方法為之,即可於相鄰鋼板產生長槽,再於前述長槽4填入填縫劑5,或者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5a,以,產生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綜上指陳,本創作得鋼板所設之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之結合變化,讓各類金屬建築物的牆面產生各種形狀之變化,使得本創作確實具備實用價值,為本案新穎性與進步性之組成。
1‧‧‧鋼板
10‧‧‧板面部
11‧‧‧第一側邊
12‧‧‧第二側邊
13‧‧‧槽部
3‧‧‧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
20‧‧‧第一結合部
200‧‧‧第一內彎折端
201‧‧‧延伸面
202‧‧‧倒折端
∮‧‧‧夾角
21‧‧‧第二結合部
210‧‧‧第一邊
211‧‧‧第二邊
212‧‧‧第三邊
213‧‧‧結合槽
214‧‧‧反折端
215‧‧‧鈎扣槽
216‧‧‧栓設段
1a‧‧‧第一鋼板
1b‧‧‧第二鋼板
4‧‧‧長槽
5‧‧‧填縫劑
5a‧‧‧條狀物
圖1是本創作實施例一之剖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一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3是實施例一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4是衍生自實施例一之實施例二之剖視圖。
圖5是實施例二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6是實施例二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7是本創作實施例三之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三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9是實施例三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10是衍生自實施例三之實施例四之剖視圖。
圖11是實施例四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12是實施例四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13是本創作實施例五之剖視圖。
圖14是實施例五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15是實施例五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16是衍生自實施例五之實施例六之剖視圖。
圖17是實施例六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18是實施例六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19是本創作實施例七之剖視圖。
圖20是實施例七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21是實施例七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22是衍生自實施例七之實施例八之剖視圖。
圖23是實施例八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24是實施例八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25是衍生自各種實施例之實施例九之剖視圖。
圖26是實施例九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27是實施例九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28是衍生自各種實施例之實施例十之剖視圖。
圖29是實施例十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30是實施例十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31是衍生自各種實施例之實施例十一之剖視圖。
圖32是實施例十一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33是實施例十一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34是衍生自各種實施例之實施例十二之剖視圖。
圖35是實施例十二之相鄰鋼板互相插設結合之視圖。
圖36是實施例十二之相鄰鋼板互相鈎扣結合之視圖。
圖37是本創作之施工狀態視圖(一)。
圖38是本創作之施工狀態視圖(二)。
圖39是本創作之施工狀態視圖(三)。
圖40是本創作之施工狀態視圖(四)。
10‧‧‧板面部
11‧‧‧第一側邊
12‧‧‧第二側邊
13‧‧‧槽部
20‧‧‧第一結合部
200‧‧‧第一內彎折端
201‧‧‧延伸面
202‧‧‧倒折端
21‧‧‧第二結合部
210‧‧‧第一邊
211‧‧‧第二邊
212‧‧‧第三邊
213‧‧‧結合槽
214‧‧‧反折端
215‧‧‧鈎扣槽
216‧‧‧栓設段
1a‧‧‧第一鋼板
1b‧‧‧第二鋼板
4‧‧‧長槽
5‧‧‧填縫劑
5a‧‧‧條狀物

Claims (14)

  1. 一種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至少包含:鋼板,設板面部,得為平滑表面或成型有各類裝飾紋路,前述板面部設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並形成有槽部,得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設置其中,前述第一側邊下方設第一結合部,及於前述第二側邊設第二結合部,如此得藉由第一結合部與第二結合部得以讓鋼板為插設結合或鈎扣結合,以讓相鄰鋼板產生不同之結合狀態。
  2.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板面部兩側分別設有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並由前述板面部、第一側邊及第二側邊內側形成有槽部,以為各類隔音、隔熱、防火材料層設置其中。
  3. 依請求項1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第一結合部設第一內彎折端,係自第一側邊往內彎折,再自前述第一內彎折端末端再往外延伸形成延伸面,並於延伸面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此彈性倒折端並與前述延伸面形成有適當之夾角∮,以維持倒折端之彈性;及第二結合部由第一邊、第二邊與第三邊以形成有結合槽,前述結合槽並形成有適當高度,前述第三邊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反折端,於該反折端並形成有鈎扣槽,前述第三邊自前述反折端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
  4. 依請求項3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第一結合部設延伸面,並於延伸面末端形成有彈性倒折端,此彈性倒折端並與前述延伸面形成有適當之夾角∮,以維持倒折端之彈性。
  5. 依請求項3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第二結合部由第一邊、第二邊與第三邊形成有結合槽,前述結合槽並形成有適當高度,並於前述第一邊入口端形成有鈎扣凹槽,前述第三邊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反折端,於該反折端並形成有鈎扣槽,前述第三邊自前述反折端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
  6. 依請求項5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第二結合部由第一邊、第二邊與第三邊形成有結合槽,前述結合槽並形成有適當高度,前述第三邊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凸出端,前述第三邊自前述凸出端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
  7. 依請求項5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其中第二結合部由第一邊、第二邊與第三邊形成有結合槽,前述結合槽並形成有適當高度,並於前述第一邊入口端形成有鈎扣凹槽,前述第三邊繼續往外延伸並形成有凸出端,前述第三邊自前述凸出端外側再向外延伸形成有栓設段。
  8. 一種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乃以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互相緊接並靠,形成第一種施工組合狀態;並於牆面穿插將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得以鈎扣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反折端所形成之鈎扣槽,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形成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9. 依請求項8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其中第一施工狀態,乃以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互相緊接並靠。
  10. 依請求項8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其中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得以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的鈎扣凹槽,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得以鈎扣入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反折端所形成之鈎扣槽,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11. 依請求項10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其中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得以將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得以抵設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凸出端,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12. 依請求項10所述之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其中第二種施工組合狀態,得將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以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讓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自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往外移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1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的鈎扣凹槽下方,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得以抵頂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凸出端,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13. 一種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乃以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與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第一內彎折端得以鈎扣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反折端所形成之鈎扣槽,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形成施工組合狀態,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14. 一種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之施工構造,乃以相鄰之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之彈性倒折端逐漸插設入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結合槽,再以前述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延伸面壓迫於前述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第三邊,並將第一鋼板往外側拉引,再藉由彈性倒折端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的第一邊下方,產生輔助卡合結合之效果,並讓第一鋼板之第一結合部的端角得以抵頂於第二鋼板之第二結合部之凸出端,讓第一鋼板之第一側邊與第二鋼板之第二側邊之間形成一長槽,再於前述長槽填入填縫劑或其他裝飾性之防水條狀物,形成施工組合狀態,藉以增加建築物之造型變化。
TW104216810U 2015-10-21 2015-10-21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TWM516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810U TWM516620U (zh) 2015-10-21 2015-10-21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810U TWM516620U (zh) 2015-10-21 2015-10-21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6620U true TWM516620U (zh) 2016-02-01

Family

ID=5581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6810U TWM516620U (zh) 2015-10-21 2015-10-21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6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149B (zh) * 2015-10-21 2017-12-11 佳埼工程有限公司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149B (zh) * 2015-10-21 2017-12-11 佳埼工程有限公司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4877B (zh) 断冷桥复合保温板及墙板
JP2010528203A (ja) 建築用軽量断熱ブロック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TWM516620U (zh)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TWI608149B (zh) 多重施工組合結構鋼板及施工構造
CN201679104U (zh) 一种断冷桥复合保温板及墙板
CN101985854A (zh) 一种快装式复合板及使用该复合板的快装式墙面板
CN212248986U (zh) 泡沫玻璃节能装饰一体板
RU92051U1 (ru) Облицовочная панель "теплый камень"
CN203257057U (zh) 装饰伸缩缝系统
CN208650297U (zh) 一种建筑用隔热结构
CN201802000U (zh) 快装式复合板及使用该复合板的快装式墙面板
RU81229U1 (ru) Сэндвич-панель
CN200989048Y (zh) 一种保温幕墙板结构
CN204728604U (zh) 整体卫浴壁板
JP2015190174A (ja) 建築用パネルおよびパネル素体
CN212317350U (zh) 一种防脱墙板
CN201817995U (zh) 轻质装饰外墙砖
WO2009054043A1 (ja) 型枠材と、その型枠材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203583613U (zh) 一体成型开槽弯曲式洗漱台
JPH034660Y2 (zh)
JPS589924Y2 (ja) 間仕切用パネル
CN204850230U (zh) 一种吊式预制墙板
JP6420036B2 (ja) 外装材
JPH0349232Y2 (zh)
JP6791622B2 (ja) 外壁パネル及びこの外壁パネルを備えた外壁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