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3843U -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 Google Patents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3843U
TWM513843U TW104213753U TW104213753U TWM513843U TW M513843 U TWM513843 U TW M513843U TW 104213753 U TW104213753 U TW 104213753U TW 104213753 U TW104213753 U TW 104213753U TW M513843 U TWM513843 U TW M5138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module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3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Fang Lo
Wen-Chou Chan
Original Assignee
Geosat Informatics &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sat Informatics &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Geosat Informatics &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TW104213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3843U/zh
Publication of TWM513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3843U/zh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Description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無人飛行載具,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藉由模組化組裝的無人飛行載具。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 ial Vehicle , UAV)係指無駕駛員在機內之飛行設備,除了戰地偵查、攻擊防禦等軍事用途之外,亦已被廣泛使用在民生需求之應用,例如:地形/地貌偵照與監控、氣象與災情監測、海岸巡防搜索、交通監視與管制、核生化汙染與環境監測等。由於無人飛行載具的任務特殊性,須隨任務類型的差異以更換相對應的酬載模組, 而目前對於此問題尚無系統模組化的設計以供適應調整,使著需根據任務而配置專用的無人飛行載具,徒增相關成本。
然而無人飛行載具在機體結構設計考量上,除了需考量到機體結構本身的結構強度及輕量化設計外,其外型更須符合空氣動力學。再者,更需考量到是否方便組裝、搬運、運輸等機動性,以適應於不同的任務型態。
綜觀前述,本創作之創作人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思索並設計一種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以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係提出一種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係採用快拆結構設計以縮短組裝時程,以增加更多的任務執行時間。
有鑑於上述習知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係提出一種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於機構設計及電控系統均可採用模組化組裝設計,以增加整體之機動性。
基於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包含機身本體、機翼模組、尾翼模組以及連接模組。機身本體係為無人飛行載具之本體結構,該機身本體之下側設有輪組以供滑行。機翼模組包含右側機翼及左側機翼,右側機翼與左側機翼係分別由第一嵌配組件組裝連接於機身本體之兩側。尾翼模組包含水平尾翼、右垂直尾翼及左垂直尾翼,水平尾翼之兩端係分別以第二嵌配組件組裝連接於右垂直尾翼及左垂直尾翼。連接模組包含右連接桿及左連接桿,連接模組係分別以第三嵌配組件連接於機翼模組及尾翼模組,右連接桿之兩端係分別連接右側機翼及右垂直尾翼,左連接桿之兩端係分別連接左側機翼及左垂直尾翼。
較佳地,第一嵌配組件可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較佳地,第二嵌配組件可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較佳地,第三嵌配組件可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較佳地,機身本體更包含航電艙進手門以便於維修。
較佳地,機身本體更包含酬載艙進手門以便於掛載相對應之任務載具。
較佳地,右側機翼及左側機翼分別更包含前側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較佳地,水平尾翼更包含後側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較佳地,右垂直尾翼及左垂直尾翼分別更包含方向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較佳地,機翼模組更包含結構肋條以增加結構強度。
為了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徵以及實際實施後之增益性更為明顯易懂,於下文中將係以較佳之實施範例輔佐對應相關之圖式來進行更詳細之說明。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創作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
本創作之優點、特徵以及達到之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圖式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創作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創作的範疇,且本創作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
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由圖中可知悉 ,本創作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100係屬於定翼式飛行載具,於操控性上較旋翼型簡易且可利用其機翼滑翔以降低直接墜毀之機率。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100包含機身本體10、機翼模組20、尾翼模組30以及連接模組40。機身本體10係為無人飛行載具之本體結構,該機身本體10之下側設有輪組以供起飛或降落時滑行使用。其中機身本體10更可包含航電艙進手門11,以便於維修及傳輸不同任務之航電系統的操控參數、巡弋路徑及路徑迴避等規劃參數。
再者,機身本體10更包含酬載艙進手門12以便於掛載相對應之任務載具,其中任務載具可為雲台結構搭配空拍鏡頭以執行國土偵測、敵情監控等空拍任務;可掛載氣象偵測器深入颱風眼等特定區域以獲得氣象研究資料;或是掛載通信模組以進行通訊傳輸或指揮救災等任務。
機翼模組20包含右側機翼21及左側機翼22,右側機翼21與左側機翼22係分別由第一嵌配組件50組裝連接於機身本體10之兩側,機翼模組20更包含結構肋條(圖未示)以增加結構強度。其中右側機翼21及左側機翼22分別更包含前側調整翼25以增加操控性,係藉由調整前側調整翼25的俯仰角度以調控飛行載具的升力平衡,進而節省燃油的耗損。實施上,第一嵌配組件50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舉例說明:右側機翼21及左側機翼22具有C型環卡槽以卡合於機身本體10相對應之位置。
尾翼模組30包含水平尾翼31、右垂直尾翼32及左垂直尾翼33,水平尾翼31之兩端係分別以第二嵌配組件60組裝連接於右垂直尾翼32及左垂直尾翼33。水平尾翼31更包含後側調整翼35以增加操控性,藉由調控後側調整翼35以控制整體載具的升降,再者,右垂直尾翼32及左垂直尾翼33亦分別具有方向調整翼38以調整飛行方向。實施上,第二嵌配組件60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第二嵌配組件60可利用快拆式螺栓以鎖固尾翼模組30間之零組件。
連接模組40包含右連接桿41及左連接桿42,連接模組40係分別以第三嵌配組件70連接於機翼模組20及尾翼模組30,右連接桿41之兩端係分別連接右側機翼21及右垂直尾翼32,左連接桿42之兩端係分別連接左側機翼22及左垂直尾翼33。實施上,第三嵌配組件70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第三嵌配組件70可為按鈕式卡槽以卡合連接機翼模組20。
本創作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的各結構零組件係採用模組化設計且以快拆結構進行組裝連接,不但搬運及卸載等運輸性上具有極大的優勢,且更具快速組裝的優點能縮短組裝時程以增加任務執行時間,進而滿足任務之需求。再者,藉由模組化設計在製造及維修上亦具有相當之優勢,可大幅降低零組件的替換維修成本。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10‧‧‧機身本體
11‧‧‧航電艙進手門
12‧‧‧酬載艙進手門
20‧‧‧機翼模組
21‧‧‧右側機翼
22‧‧‧左側機翼
25‧‧‧前側調整翼
30‧‧‧尾翼模組
31‧‧‧水平尾翼
32‧‧‧右垂直尾翼
33‧‧‧左垂直尾翼
35‧‧‧後側調整翼
38‧‧‧方向調整翼
40‧‧‧連接模組
41‧‧‧右連接桿
42‧‧‧左連接桿
50‧‧‧第一嵌配組件
60‧‧‧第二嵌配組件
70‧‧‧第三嵌配組件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之嵌配組件爆炸示意圖。
100‧‧‧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10‧‧‧機身本體
11‧‧‧航電艙進手門
12‧‧‧酬載艙進手門
20‧‧‧機翼模組
21‧‧‧右側機翼
22‧‧‧左側機翼
25‧‧‧前側調整翼
30‧‧‧尾翼模組
31‧‧‧水平尾翼
32‧‧‧右垂直尾翼
33‧‧‧左垂直尾翼
35‧‧‧後側調整翼
38‧‧‧方向調整翼
40‧‧‧連接模組
41‧‧‧右連接桿
42‧‧‧左連接桿

Claims (10)

  1. 一種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包含: 一機身本體; 一機翼模組,包含一右側機翼及一左側機翼,該右側機翼與該左側機翼係分別由一第一嵌配組件組裝連接於該機身本體之兩側; 一尾翼模組,包含一水平尾翼、一右垂直尾翼及一左垂直尾翼,該水平尾翼之兩端係分別以一第二嵌配組件組裝連接於該右垂直尾翼及該左垂直尾翼;以及 一連接模組,包含一右連接桿及一左連接桿,該連接模組係分別以一第三嵌配組件連接於該機翼模組及該尾翼模組,該右連接桿之兩端係分別連接該右側機翼及該右垂直尾翼,該左連接桿之兩端係分別連接該左側機翼及該左垂直尾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第一嵌配組件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第二嵌配組件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第三嵌配組件係包含C型環卡槽、按鈕式卡槽、卡榫結構、快拆結構、卡合結構或套筒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機身本體更包含一航電艙進手門以便於維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機身本體更包含一酬載艙進手門以便於掛載相對應之任務載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右側機翼及該左側機翼分別更包含一前側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水平尾翼更包含一後側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右垂直尾翼及該左垂直尾翼分別更包含一方向調整翼以增加操控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其中該機翼模組更包含結構肋條以增加結構強度。
TW104213753U 2015-08-25 2015-08-25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TWM513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753U TWM513843U (zh) 2015-08-25 2015-08-25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753U TWM513843U (zh) 2015-08-25 2015-08-25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3843U true TWM513843U (zh) 2015-12-11

Family

ID=5540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3753U TWM513843U (zh) 2015-08-25 2015-08-25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38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1968A (zh) * 2017-05-03 2017-07-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独立绕组连续极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
CN107600414A (zh) * 2017-09-11 2018-01-19 珠海天晴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箱内起飞及无工具快速组装的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1968A (zh) * 2017-05-03 2017-07-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独立绕组连续极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
CN107600414A (zh) * 2017-09-11 2018-01-19 珠海天晴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箱内起飞及无工具快速组装的无人机
CN107600414B (zh) * 2017-09-11 2024-03-15 珠海天晴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箱内起飞及无工具快速组装的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61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ular unmanned aerial system
US9669924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7118340B2 (en) Swashplate and pitch link arrangement for a coaxial counter rotating rotor system
CN204750564U (zh) 一种y型三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
EP3087003B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9567079B2 (en) VTOL symmetric airfoil fuselage of fixed wing design
US11021251B2 (en) Inset turret assemblies for tiltrotor aircraft
US20190276129A1 (en) Modular payload airframe section
US20150367932A1 (en) Delta M-W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5221105U (zh) 太阳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3593161U (zh) 可变多旋翼无人机
CN116280168A (zh) 一种无人机水平折叠机翼系统的磁吸式随型蒙皮
TWM513843U (zh) 組裝式無人飛行載具
CN206569267U (zh) 超音速无人机
CN110116802A (zh) 一种高通用性大装载小型无人飞行器
CN104670495B (zh) 一种可悬停扑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式
CN110562448A (zh) 尾座式无人机
Wa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coaxial rotorcraft in warfare: An overview, key technologies, and warfare scenarios
CN210083531U (zh) 一种无人机空中调节稳定尾翼
CN205216194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
CN203497168U (zh) 无人机前相机仓
CN206954505U (zh) 一种系留巡航多模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0871891A (zh) 一种常规布局倾转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US11530035B2 (en) VTOL aircraft having multiple wing planforms
CN212423462U (zh) 一种高通用性大装载小型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