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1803U -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 Google Patents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11803U TWM511803U TW104210406U TW104210406U TWM511803U TW M511803 U TWM511803 U TW M511803U TW 104210406 U TW104210406 U TW 104210406U TW 104210406 U TW104210406 U TW 104210406U TW M511803 U TWM511803 U TW M51180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item
- support rod
- adjustable armrest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椅具之扶手構造,尤指一種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一般座椅大多係大量製造生產,因此尺寸與型態大多為固定,不一定能符合每個人的身材或使用習慣。因此,市面上出現許多能夠調整型態的座椅產品,例如具有可調整座椅高低、椅背角度或扶手位置等功能之座椅。
在調整式扶手方面,一般調整式扶手多是藉由齒條或齒輪構造而進行位移調整。然而此種齒條或齒輪式之位移構造在使用時容易產生齒輪摩擦之噪音,使用上並不理想。後來出現一種滑移式之扶手調整構造,其主要係在扶手之支撐桿頂部凸設一卡榫,並在扶手之托座底部設一軌道體,藉由該卡榫卡入該軌道體之軌道內,並沿該軌道進行移動,進而令該托座可相對該支撐桿進行操作性滑移,進而調整托座之位置。
然而,由於該卡榫與該軌道體間並無阻滯構造,導致扶手經長久使用後,該托座容易產生過於鬆動的現象,亦即,該托座一旦受到較小的外力(例如放置手臂或稍微不慎撞到托座時),便容易產生滑動,造成使用上極為不便。因此,本新型創作人認為習知之調整式扶手有其改善之必要。
有鑒於習知技術的不足,本新型創作人經多年研發而創作出一種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包括:
一支撐桿:其下部供與一座椅連結,其頂部凸設一第一卡榫;
一托座:其底部設有一軌道體,該軌道體界定出一軌道,該第一卡榫穿設於該軌道以供沿該軌道移動,進而令該托座能相對該支撐桿進行操作性滑移;
一夾制件:設於該支撐桿頂部,其包括一頂板與一底板,該頂板與該底板間固設一橋接單元,該頂板與該底板共同夾制於該軌道體,以供對該托座與該支撐桿間之相對滑移造成干涉。
藉由該橋接單元的張力提供該頂板與底板朝內的夾制力,而使該頂板與該底板共同夾制於該軌道體,令該頂板、底板與該軌道體之接觸面產生摩擦力,以供對該托座與該支撐桿間之相對滑移造成干涉。
如此一來,藉由該夾制件夾制於該軌道體之上下二側而產生之摩擦力,可增加該托座與該支撐桿間滑移阻滯之效果,使該托座在受到較小的外力時不致容易產生滑動,進而令該托座與該支撐桿間的緊度與固定性更佳。
(A)‧‧‧接觸面
(1)‧‧‧支撐桿
(11)‧‧‧第一卡榫
(12)‧‧‧第二卡榫
(13)‧‧‧缺部
(2)‧‧‧托座
(21)‧‧‧軌道體
(210)‧‧‧軌道
(3)‧‧‧夾制件
(31)‧‧‧頂板
(32)‧‧‧底板
(33)‧‧‧橋接單元
(331)‧‧‧第一板片
(332)‧‧‧第二板片
(B)‧‧‧接觸面
(5)‧‧‧支撐桿
(51)‧‧‧卡榫
(6)‧‧‧托座
(61)‧‧‧軌道體
(610)‧‧‧軌道
(7)‧‧‧夾制件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剖視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再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再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以下藉由圖式之輔助,說明本創作之構造、特點以及實施例,俾使貴審查人員對於本創作有更進一步之瞭解。
請參閱第一圖,配合第二、第三圖所示,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包括:
一支撐桿(1):
其下部供與一座椅連結,其頂部凸設一第一卡榫(11),以供穿伸嵌入後述托座(2)之軌道(210)內;相隔於該第一卡榫(11)較佳係更設有一缺部(13)以供嵌置後述之底板(32);該支撐桿(1)頂部較佳係更凸設一第二卡榫(12),供穿伸嵌入該軌道(210),且該第一、第二卡榫(11、12)及後述之夾制件(3)係沿直線方向相隔排列。
一托座(2):
該托座(2)可組設於該支撐桿(1)頂部,如圖所示,該托座可與一蓋體結合以供人體手臂放置而扶托人體手臂。該托座(2)底部設有一軌道體(21),該軌道體(21)界定出一軌道(210),該第一卡榫(11)穿設於該軌道(210)以供沿該軌道(210)移動,進而令該托座(2)能相對該支撐桿(1)進行操作性滑移。
一夾制件(3):
設於該支撐桿(1)頂部,較佳係嵌置於該支撐桿(1)頂部之缺部(13)內。其包括一頂板(31)與一底板(32),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間固設一橋接單元(33)。請配合第四圖所示,該橋接單元(33)較佳係包括一上下緣邊分別固結於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之第一板片(331),以供連接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且如圖所示,該第一板片(331)之縱向斷面可呈斜直狀。並請參閱第三圖或第四圖所示,藉由該橋接單元(33)的張力提供該頂板(31)與底板(32)朝內的夾制力,而使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共同夾制於該軌道體(21),令該頂板(31)、底板(32)與該軌道體(21)之接觸面(A)產生摩擦力,以供對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之相對滑移造成干涉。
如此一來,藉由該夾制件(3)夾制於該軌道體(21)之上下二側而產生之摩擦力,可增加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滑移阻滯之效果,使該托座(2)在受到較小的外力時不致容易產生滑動,進而令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的緊度與固定性更佳。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一、第二圖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板片(331)之縱向斷面呈弧形,該弧狀之結構使得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間所形成的夾制力增加縱向之彈性。隨著該頂板(31)及底板(32)與該軌道體(21)之接觸面(A)因長久使用而磨損或變質的過程,該夾制件(3)之縱向彈性可維持該夾制件(3)對於該軌道體(21)之夾制力。亦即,即使該夾制件(3)因長久使用而產生磨損或變質時,呈弧狀之該第一板片(331)所具有的回復彈力仍能維持該夾制件(3)與軌道體(21)接觸面(A)之正向力,進而穩定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相對滑動的鬆緊程度,而延長該夾制件(3)之使用壽命。
請參閱第五圖與第六圖所示,除該第一板片(331)外,該橋接單元(33)較佳係更包括一上下緣邊分別固結於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且縱向斷面亦呈弧形之第二板片(332),且該第二板片(332)之彎弧方向與該第一板片(331)相反,藉此平衡該第一板片(331)由於單側的弧狀構造所造成回復彈力的偏斜,以增加該夾制件(3)之夾制力的穩定性。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第二板片(331、332)之一段部係緊抵於該軌道體(21)之內側,以令該橋接單元(33)不僅能提供該夾制件(3)朝內之夾制力,更可增加該夾制件(3)與該軌道體(21)間之接觸面積,以提升該夾制件(3)與該軌道體(21)間之摩擦力,進而更增加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之阻滯效果。
如此一來,藉由該夾制件(3)夾制於該軌道體(21)之上下二側而產生之摩擦力,可增加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滑移阻滯之效果,使該托座(2)在受到較小的外力時不致容易產生滑動,進而令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的緊度與固定性更佳。
請參閱第三圖,配合第一、第二圖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板片(331)之縱向斷面呈弧形,該弧狀之結構使得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間所形成的夾制力增加縱向之彈性。隨著該頂板(31)及底板(32)與該軌道體(21)之接觸面(A)因長久使用而磨損或變質的過程,該夾制件(3)之縱向彈性可維持該夾制件(3)對於該軌道體(21)之夾制力。亦即,即使該夾制件(3)因長久使用而產生磨損或變質時,呈弧狀之該第一板片(331)所具有的回復彈力仍能維持該夾制件(3)與軌道體(21)接觸面(A)之正向力,進而穩定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相對滑動的鬆緊程度,而延長該夾制件(3)之使用壽命。
請參閱第五圖與第六圖所示,除該第一板片(331)外,該橋接單元(33)較佳係更包括一上下緣邊分別固結於該頂板(31)與該底板(32),且縱向斷面亦呈弧形之第二板片(332),且該第二板片(332)之彎弧方向與該第一板片(331)相反,藉此平衡該第一板片(331)由於單側的弧狀構造所造成回復彈力的偏斜,以增加該夾制件(3)之夾制力的穩定性。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第二板片(331、332)之一段部係緊抵於該軌道體(21)之內側,以令該橋接單元(33)不僅能提供該夾制件(3)朝內之夾制力,更可增加該夾制件(3)與該軌道體(21)間之接觸面積,以提升該夾制件(3)與該軌道體(21)間之摩擦力,進而更增加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之阻滯效果。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支撐桿(1)之頂部設有一缺部(13),該底板(32)操作性嵌置於該缺部(13)內,以供對該夾制件(3)相對於該支撐桿(1)之移動造成限位。如圖所示,該缺部(13)之斷面形狀恰好與該底板(32)之形狀相符,以令該底板(32)能恰好嵌於該缺部(13)內,以提供更為穩固的限位效果。藉由將該夾制件(3)之底板(32)嵌置於該缺部(13)之設置,該夾制件(3)可與該支撐桿(1)形成分離,使該夾制件(3)若因磨損過於嚴重而不堪使用時,得以僅更換該夾制件(3)即可維持該托座(2)與該支撐桿(1)間的緊度與固定性。
另外,該夾制件(3)並不限於上述(可與支撐桿分離)之型態,該夾制件(3)之底板(32)亦可實施為一體結合於該支撐桿(1)頂部,以利於製造時一體射出成形,使製作過程更為簡化,降低製造成本。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支撐桿(1)頂部更凸設一第二卡榫(12),供穿伸嵌入該軌道(210),且該第一、第二卡榫(11、12)及該缺部(13)係沿直線方向相隔排列。該第二卡榫(12)可供進一步固定該托座(2)相對該支撐桿(1)之滑移方向,令該夾制件(3)與該軌道體(21)間不易因為使用者施力方向的失當而產生不必要的磨損。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確實符合產業利用性,且未於申請前見於刊物或公開使用,亦未為公眾所知悉,且具有非顯而易知性,符合可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上述所陳,為本新型創作在產業上一較佳實施例,舉凡依本新型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皆屬本案訴求標的之範疇。
(1)‧‧‧支撐桿
(11)‧‧‧第一卡榫
(12)‧‧‧第二卡榫
(13)‧‧‧缺部
(2)‧‧‧托座
(21)‧‧‧軌道體
(210)‧‧‧軌道
(3)‧‧‧夾制件
(31)‧‧‧頂板
(32)‧‧‧底板
(33)‧‧‧橋接單元
(331)‧‧‧第一板片
Claims (9)
- 【第1項】一種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包括:
一支撐桿:其下部供與一座椅連結,其頂部凸設一第一卡榫;
一托座:其底部設有一軌道體,該軌道體界定出一軌道,該第一卡榫穿設於該軌道以供沿該軌道移動,進而令該托座能相對該支撐桿進行操作性滑移;
一夾制件:設於該支撐桿頂部,其包括一頂板與一底板,該頂板與該底板間固設一橋接單元,該頂板與該底板共同夾制於該軌道體,以供對該托座與該支撐桿間之相對滑移造成干涉。 - 【第2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支撐桿之頂部相隔於該第一卡榫設有一缺部,該底板操作性嵌置於該缺部內,以供對該夾制件相對於該支撐桿之移動造成限位。
- 【第3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夾制件之底板係一體結合於該支撐桿頂部。
- 【第4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橋接單元之一段部緊抵於該軌道體之內側。
- 【第5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橋接單元包括一上下緣邊分別固結於該頂板與該底板之第一板片。
- 【第6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第一板片之縱向斷面呈弧形。
- 【第7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第一板片之一段部緊抵於該軌道體之內側。
- 【第8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橋接單元更包括一上下緣邊分別固結於該頂板與該底板,且縱向斷面呈弧形之第二板片,該第二板片之彎弧方向與該第一板片相反。
- 【第9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其中該第一板片或第二板片之一段部緊抵於該軌道體之內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210406U TWM511803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210406U TWM511803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11803U true TWM511803U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521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210406U TWM511803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11803U (zh) |
-
2015
- 2015-06-29 TW TW104210406U patent/TWM51180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54566C (en) | Sleeve bracket assembly | |
JP6456620B2 (ja) | 磁石 | |
US3291529A (en) | Chair construction | |
US8806684B1 (en) | Pillow device | |
US20160037931A1 (en) | Modified back rack | |
TW201328832A (zh) | 手動微調偏擺平台裝置 | |
TWM473760U (zh) | 椅扶手高度調整機構 | |
KR101601972B1 (ko) | 다목적 체형 교정 보조기구 | |
KR101297499B1 (ko) | 자세교정장치 | |
KR20110065259A (ko) | 의자의 등판 틸팅장치 | |
TWM511803U (zh) | 調整式扶手之阻滯構造 | |
US20100230557A1 (en) | As accessory for use with a portable device | |
US6912119B2 (en) | Sliding keyboard tray set | |
US7237302B2 (en) | Wrap around furniture guide | |
KR100840206B1 (ko) | 의자의 등 지지 장치 | |
FR2935311B1 (fr) | Siege auto pour enfant a embase inclinee. | |
CN211380427U (zh) | 一种腰部支撑结构及其座椅 | |
KR101481531B1 (ko) | 사무 의자용 연결 장치 | |
JP2012250078A (ja) |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 |
KR20140001922U (ko) | 책상용 자세 교정대 | |
CN210272780U (zh) | 一种插座保护门结构 | |
CN107334314A (zh) | 一种可调节弹性的床垫 | |
CN209018150U (zh) | 一种头枕滑动的调节机构 | |
TW201628531A (zh) | 椅具頭枕上下調整結構 | |
TWI622370B (zh) | Up and down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the headrest of the chai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