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9706U - 開閉作業工具 - Google Patents

開閉作業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9706U
TWM509706U TW104209715U TW104209715U TWM509706U TW M509706 U TWM509706 U TW M509706U TW 104209715 U TW104209715 U TW 104209715U TW 104209715 U TW104209715 U TW 104209715U TW M509706 U TWM509706 U TW M5097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opening
grip
work tool
reset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9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ji Tsunoda
Original Assignee
Tsuno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no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noda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9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970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9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9706U/zh

Link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Description

開閉作業工具
本新型涉及一種開閉作業工具,例如夾子或鉗子。
一般現有技術的開閉作業工具,例如鉗子,設有二相互樞設的半體,各半體於前端設有刃部並於後端設有握持部。於二半體之間設有復位體,復位體提供張開力量予二握持部,該復位體為壓縮彈簧並設於二半體相向之內側面的預定位置。
只要二握持部沒有施加力量,藉由復位體即可使前端部的二刃部張開。若緊握住握持部,復位體能夠減緩握持的力量。藉由復位體能夠快速地反覆進行開閉作業,使用上十分便利。
然而,現有技術具有張開功能的鉗子,其二握持部容易過度張開,且由於復位體的兩端固設於半體,復位體過度伸張時會產生損壞的問題。
為了解決該問題,另有一種開閉作業工具,如日本專利實開昭61-130159號專利案(以下簡稱參考案)所揭示的內容,其將復位體的一端固設於一半體,而復位體的另一端僅與另一半體接觸。但是,該參考案實際使用時亦會造成二握持部自由過度開啟,導致難以使用的問題。
據此,創作人為了解決前述之問題,反覆進行實驗及研究,終於研發出一種開創性的開閉作業工具。
為解決現有技術握持部自由過度開啟,導致復位體易損壞的不足及限制,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一種開閉作業工具,其由於設有復位體,本 新型能迅速地進行開閉作業,並且因為設有與前端部卡合的凹部,能夠避免兩握持部過度開啟,使用簡便。因為前端部可以從凹部脫離,如此可以避免復位體損壞。更進一步地,由於設有傾斜部,已脫離的前端部能簡單地回復到原本的卡合狀態,操作十分簡便。
本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提出的開閉作業工具,包括:一第一半體,其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一作用部及位於後端的第一握持部;一第二半體,其與該第一半體相互樞設並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二作用部及位於後端的第二握持部;以及一復位體,其設於該第一半體並與該第二半體接觸,該復位體使該兩握持部維持張開定位;其中,該第二半體設有凹部,該凹部與該復位體的前端部卡合;藉由該復位體與該凹部的卡合,能夠使該二握持部打開至一預定位置之前提供開啟力量,到了該預定張開位置時,能夠阻止該二握持部再繼續張開;該二握持部到了該預定位置需要更進一步張開時,該復位體的前端部會脫離該凹部;於該凹部的側邊設有傾斜部,該復位體的前端部從該凹部脫離後且該二握持部閉合時,該復位體的前端部能夠滑越該傾斜部並卡合於該凹部內。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新型由於設有復位體,能迅速地進行開閉作業,並且因為設有與前端部卡合的凹部,能夠避免兩握持部過度開啟,使用簡便。因為前端部可以從凹部脫離,如此可以避免復位體損壞。更進一步地,由於設有傾斜部,已脫離的前端部能簡單地回復到原本的卡合狀態,操作十分簡便。
1‧‧‧第一半體
1a‧‧‧第一作用部
1b‧‧‧第一握持部
1c‧‧‧貫通孔
2‧‧‧第二半體
2a‧‧‧第二作用部
2b‧‧‧第二握持部
3‧‧‧復位體
3a‧‧‧前端部
3b‧‧‧基端部
3c‧‧‧彎折部
3’‧‧‧凸部
4‧‧‧凹部
5‧‧‧傾斜部
6‧‧‧樞設部
6a‧‧‧軸件
7‧‧‧握把
圖1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2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圖。
圖3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圖。
圖4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5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復位體的平面圖及側視圖。
圖6是圖4沿A-A的放大剖面圖。
圖7是圖4沿B-B的放大剖面圖。
圖8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9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圖10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圖11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
圖12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作動示意圖。
圖13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作動示意圖。
圖14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作動示意圖。
圖15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作動示意圖。
圖16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作動示意圖。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開閉作業工具的較佳實施例包括第一半體1、第二半體2及復位體3。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相互樞設,復位體3設於第一半體1。其中,第一半體1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一作用部1a及位於後端的第一握持部1b;第二半體2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二作用部2a及位於後端的第二握持部2b;復位體3與第二半體2接觸並使兩握持部1b、2b維持張開定位。
具體而言,如圖1至4所示,設有以適當金屬製的一對長形板狀半體1、2(第一半體及第二半體),該第一半體1及該第二半體2靠近前端之處藉由一軸件6a而樞設,從該第一半體1及該第二半體2的樞設部6起至後端之處設有握 持部1b、2b(第一握持部及第二握持部),於握持部1b、2b披覆有合成樹脂製的握把7。從該第一半體1及該第二半體2的樞設部6起至前端之處設有作用部1a、2a(第一作用部及第二作用部)。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於第一半體1及第二半體2設有刃部作為第一作用部1a及第二作用部2a,並且,於刃部相向之處設有切斷刃。本新型第一作用部1a及第二作用部2a亦可為平坦的夾持面用以夾持定位被夾持物。
如圖4所示,於第一半體1的內側面的兩處貫穿設有貫通孔1c,貫通孔1c位於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樞設處與後端之間,貫通孔1c的作用在於定位復位體3。
如圖1至圖3所示,於第二半體2的內側邊緣設有凹部4,凹部4位於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樞設處與前端之間,凹部4的作用在於讓復位體3的前端部3a嵌入定位。據此,當兩握持部1b、2b以預定力量開啟至預定位置時,復位體3的前端部3a會從凹部4滑脫。
本新型於凹部4的側邊設有傾斜部5。
在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打開的時候,該傾斜部5設於復位體3的前端部3a移動軌道線上,並朝向凹部4呈逐漸上升傾斜狀。
本實施例中,該傾斜部5雖呈弧凸傾斜狀,但該傾斜部5亦可以呈平坦傾斜狀。
在本實施例中,復位體3設於第一半體1並能朝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張開的方向施加力量。
具體來說,如圖4所示,該復位體3為適當的金屬板材製成且具有彈性,該復位體3設有前端部3a及基端部3b,於前端部3a及基端部3b之間設有彎折部3c(圖面沒有標3c)(由平面觀之呈J形),從前端部3a至彎折部3c的部份具有一定的彈性。並且,復位體3也可以一體成形製成。
如圖6所示,復位體3於基端部3b及彎折部設有凸部3’,凸部3’能嵌插於第一半體1的貫通孔1c而卡合定位。
於本實施例中,藉由凸部3’卡合於貫通孔1c,復位體3能夠相對於第一半體1暫時呈不動狀態。在此卡合狀態之下,將握把7插入後能夠完全固定復位體3。元件符號1d、2d係為凹孔,其供該握把7的一部份嵌入而能將該握把7限止定位。
該復位體3的前端部3a係與該第二半體2的凹部4嵌合固定。
因此,當第一握持部1b與第二握持部2b閉合時,復位體3會產生回復的力量。該第一握持部1b與第二握持部2b閉合時,藉由復位體3的變形,而能產生壓縮力量,該壓縮力量作用於當該第一握持部1b與第二握持部2b打開時的方向。
復位體3的前端部3a於平視時呈圓形,其作用在於能夠從凹部4脫離,並且在從凹部4脫離的狀態能夠滑越過傾斜部5。
復位體3的前端部3a係由第一半體1的表面為基準向上彎折而成。
與前述前端部3a於平視時呈圓形的原因相同,復位體3的前端部3a能夠從凹部4脫離,並且在從凹部4脫離的狀態能夠越過傾斜部5。
本實施例藉由以上所述之結構,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於握持操作時會閉合,而第一作用部1a及第二作用部2a會閉合;當該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的握持力量減弱時,藉由復位體3伸張的力量能夠使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打開,並且亦使第一作用部1a及第二作用部2a打開。
本實施例於第二半體2設有凹部4,其能夠供復位體3的先端部卡合,藉此,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打開至一定位置之前,復位體3會一直提供其開啟力量。到了一定的張開位置時,能夠阻止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再繼續張開。藉此,不會使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無謂地張開。
當兩握持部1b、2b以預定力量開啟至預定位置時,復位體3的前端部3a會從凹部4滑脫(如圖12及圖13所示)。藉此,當施加過度力量而使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打開時,復位體3的前端部3a會從凹部4脫離,如此可以避免復位體3損壞。
本實施例於凹部4的側邊設有凸弧狀的傾斜部5,在復位體3的前端部3a從凹部4脫離以及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時2b閉合時,復位體3的前端部3a滑越過傾斜部5並與凹部4卡合定位(如圖14至圖16所示)。
假設若沒有設置傾斜部5,而要將已脫離的前端部3a再次卡合於凹部4時,必須一邊用手支撐復位體3,一邊閉合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如此一來操作十分麻煩。而在本實施例中,只要閉合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即可,隨著第一握持部1b及第二握持部2b的閉合,復位體3的前端部3a能夠位移、越過傾斜部5並自動卡合於凹部4內。
為了避免損壞復位體3,本新型將前端部3a設為簡單的圓滑形而能回到原本的狀態(前端部3a與凹部4卡合狀態),因此本新型的操作性佳且良好。
由於設有復位體3,本新型能迅速地進行開閉作業,並且因為設有與前端部3a卡合的凹部4,能夠避免兩握持部1b、2b過度開啟,使用簡便。因為前端部3a可以從凹部4脫離,如此可以避免復位體3損壞。更進一步地,由於設有傾斜部5,已脫離的前端部3a能簡單地回復到原本的卡合狀態,操作十分簡便。
在本新型中,復位體3係為一設於第一半體1表面的板狀長條體,復位體3的前端部3a係由第一半體1的表面為基準向上彎折而成。如此一來,設置復位體3不僅使得整體操作方便,脫離凹部4以及滑過傾斜部5也十分容易。
前端部3a由平面觀之呈圓形,因此在脫離凹部4以及滑越傾斜部5也十分容易。
利用凸部3’,復位體3能夠被貫通孔1c定位,因此本新型的結構簡單即可達到前述之功效。
以上所述,僅是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新型所提技術特徵的範圍內,利用本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均仍屬於本新型技術特徵的範圍內。
1‧‧‧第一半體
1a‧‧‧第一作用部
1b‧‧‧第一握持部
2‧‧‧第二半體
2a‧‧‧第二作用部
2b‧‧‧第二握持部
3‧‧‧復位體
3a‧‧‧前端部
4‧‧‧凹部
5‧‧‧傾斜部
6‧‧‧樞設部
6a‧‧‧軸件
7‧‧‧握把

Claims (8)

  1. 一種開閉作業工具,包括:一第一半體,其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一作用部及位於後端的第一握持部;一第二半體,其與該第一半體相互樞設並設有位於前端的第二作用部及位於後端的第二握持部;以及一復位體,其設於該第一半體並與該第二半體接觸,該復位體使該兩握持部維持張開定位;其中,該第二半體設有凹部,該凹部與該復位體的前端部卡合;藉由該復位體與該凹部的卡合,能夠使該二握持部打開至一預定位置之前提供開啟力量,到了該預定張開位置時,能夠阻止該二握持部再繼續張開;該二握持部到了該預定位置需要更進一步張開時,該復位體的前端部會脫離該凹部;於該凹部的側邊設有傾斜部,該復位體的前端部從該凹部脫離後且該二握持部閉合時,該復位體的前端部能夠滑越該傾斜部並卡合於該凹部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復位體係為一設於該第一半體表面的板狀或棒狀的長條體,該復位體的前端部係由該第一半體的表面為基準向上彎折而成。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復位體的前端部於平視時呈圓形。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第一作用部及該第二作用部分別為一刃部。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第一作用部及該第二作用部分別為一刃部。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第一半體設有貫通孔,該復位體設有凸部,該貫通孔與該凸部卡合定位而使該復位體設於該 第一半體。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第一半體設有貫通孔,該復位體設有凸部,該貫通孔與該凸部卡合定位而使該復位體設於該第一半體。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開閉作業工具,其中,該第一半體設有貫通孔,該復位體設有凸部,該貫通孔與該凸部卡合定位而使該復位體設於該第一半體。
TW104209715U 2013-08-15 2013-08-15 開閉作業工具 TWM509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9715U TWM509706U (zh) 2013-08-15 2013-08-15 開閉作業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9715U TWM509706U (zh) 2013-08-15 2013-08-15 開閉作業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9706U true TWM509706U (zh) 2015-10-01

Family

ID=5485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9715U TWM509706U (zh) 2013-08-15 2013-08-15 開閉作業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9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1234B2 (ja) 挟み具
CN205734543U (zh) 手持工具
US10093003B2 (en) Adjustable universal pipe fastening tool
US20090193943A1 (en) Adjustable pliers
US6012362A (en) Utility pliers
US20100088899A1 (en) Carabiner with folding utility knife
US20150239102A1 (en) Locking Pliers
US7100480B2 (en) Quick adjusting pliers
US20040103766A1 (en) Locking pliers
TW201318787A (zh) 管或抽水幫浦用的鉗
US9808914B2 (en) Fastener structure for pliers
TWM509706U (zh) 開閉作業工具
CN105328595B (zh) 卸力机构及具有卸力机构的棘轮夹
TW201505783A (zh) 開閉作業工具
US20080216615A1 (en) Structure of pliers
KR101956966B1 (ko) 개폐 작업공구
US20070138723A1 (en) Clamping device having replaceable clamping members
US20110016650A1 (en) Cleaning tool
TWM537967U (zh) 夾鉗結構改良
US20150075335A1 (en) Locking pliers with extendable jaws
TW201436959A (zh) 螺絲起子夾具
TWM453567U (zh) 鉗具握柄結構
TWM520829U (zh) 剪鉗安全扣具
JP2016010661A5 (zh)
US20180311794A1 (en) Hand Grip Cl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