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8412U -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8412U
TWM508412U TW104207925U TW104207925U TWM508412U TW M508412 U TWM508412 U TW M508412U TW 104207925 U TW104207925 U TW 104207925U TW 104207925 U TW104207925 U TW 104207925U TW M508412 U TWM508412 U TW M50841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aliper body
cutting
shear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7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ng-xiu Shi
Original Assignee
zheng-xiu Sh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xiu Shi filed Critical zheng-xiu Shi
Priority to TW104207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8412U/zh
Publication of TWM508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8412U/zh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Description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鉗具結構改良,尤指一種兼具螺絲起子功能之手工具,而達到可使維修人員攜帶工具數量減少及工作效率提升之目的者。
按,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講究簡單、方便、快速的生活方式,這一趨勢可由市場上充斥著各種DIY之修繕中心、傢俱、電腦等窺知,其係訴求以簡單、快速之方式即可獲得自己想要的事物,同時,以最簡單且經濟的方式進行自我組裝拆解或維修等工作,事實證明,該等方式始可深得消費者之青睞而廣為流行者。
由於現今有相當多之產品以組裝拆解容易、操作簡便或可作簡單之自我維修為設計原則,以期望滿足消費者之需求,同時,相對已有許多消費者樂於嘗試自己動手處理家裡各項用品之組裝拆解、保養維修之工作,並事先在家中準備各種常用之工具,以備不時之需,如此,除可節省維修費用之外,亦可免除請託維修時,許多等待配合之時間,且可由自己動手來獲得許多成就感,於是該工具已非只有習日特定工作需要者才會使用得到,是故,該等工具之方便性、使用之舒適性及安全性便不可加以忽略, 反而需格外重視才行。
然,就上述習知而言,市面上手工具種類繁多,且每個家庭 都會有準備一些手工具(例如:螺絲起子、鉗具或板手...等),以便物品損壞可以維修,因此在維修物品時,維修人員往往必須先準備所需的手工具,若在維修過程中,也常常會因為忘記準備所需工具而造成維修作業上的不便利,實為一大弊端問題,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創作提供一種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該鉗具係包括:一第一鉗體,係具有一第一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及一第一剪部,係位於該第一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一剪部係設有一第一樞結孔,並於該第一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一夾持端,該第一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一裁切部;其中該第一裁切部係由一第一切刃區及一第一剝線口所組合而成;一第二鉗體,係具有一第二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及一第二剪部,係位於該第二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二剪部係設有一第二樞結孔,並於該第二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二夾持端,該第二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二裁切部;其中該第二裁切部係由一第二切刃區及一第二剝線口所組合而成;及一樞結元件,係樞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剪部的第一樞結孔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剪部的第二樞結孔,使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係以結合結構 為軸心作夾合剪斷之動作。
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裁切部的第一切刃區及第一剝線口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裁切部的第二切刃區及第二剝線口係呈相對應狀態;其中該第一鉗體係增設有一第一鉗齒部,其位於該第一剪部之第一樞結孔與該第一支臂間;又該第二鉗體係增設有一第二鉗齒部,其位於該第二剪部之第二樞結孔與該第二支臂間;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所呈現時則供外來的鐵絲線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非規格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的十字起子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一字起子,二者整體係為圓柱型態所呈現;其中該鉗具更進一步包括有二防滑套,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中段與上段處;其中該各防滑套其整體呈套筒狀,並於該各防滑套外壁面處係設有一止滑層;其中該各防滑套其整體套筒狀的輪廓與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及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輪廓為相同一致; 其中該防滑套係為橡膠或塑膠之任一者材質製成。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兼具螺絲起子功能之手工具,而達到可使維修人員攜帶工具數量減少及工作效率提升之鉗具者。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供鐵絲線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之鉗具者。
1、由於本創作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該鉗具係包括:一第一鉗體,係具有一第一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及一第一剪部,係位於該第一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一剪部係設有一第一樞結孔,並於該第一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一夾持端,該第一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一裁切部;其中該第一裁切部係由一第一切刃區及一第一剝線口所組合而成;一第二鉗體,係具有一第二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及一第二剪部,係位於該第二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二剪部係設有一第二樞結孔,並於該第二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二夾持端,該第二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二裁切部;其中該第二裁切部係由一第二切刃區及一第二剝線口所組合而成;及一樞結元件,係樞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剪部的第一樞結孔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剪部的第二樞結孔,使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係以結合結構為軸心作夾合剪斷之動作;藉由該鉗具之第一鉗體的第一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而該第二鉗體的第二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供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作業時,能便於鬆懈及鎖固螺絲,使整體增加其使用功能, 而使工作效率提升,藉此,進而提供一種兼具螺絲起子功能之手工具,而達到可使維修人員攜帶工具數量減少及工作效率提升之鉗具者。
2、由於本創作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該鉗具之第一鉗體的第一支臂及第二鉗體的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並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套設有該二防滑套,該各防滑套其整體呈套筒狀,並於該各防滑套外壁面處係設有一止滑層,將該二防滑套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中段與上段處時,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所呈現時則供外來的鐵絲線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藉此,進而提供一種供鐵絲線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之鉗具者。
本創作:
A‧‧‧鉗具
1‧‧‧第一鉗體
11‧‧‧第一支臂
111‧‧‧十字起子
12‧‧‧第一剪部
121‧‧‧第一樞結孔
122‧‧‧第一夾持端
123‧‧‧第一裁切部
1231‧‧‧第一切刃區
1232‧‧‧第一剝線口
124‧‧‧第一鉗齒部
2‧‧‧第二鉗體
21‧‧‧第二支臂
211‧‧‧一字起子
22‧‧‧第二剪部
221‧‧‧第二樞結孔
222‧‧‧第二夾持端
223‧‧‧第二裁切部
2231‧‧‧第二切刃區
2232‧‧‧第二剝線口
224‧‧‧第二鉗齒部
3‧‧‧樞結元件
4‧‧‧防滑套
41‧‧‧止滑層
5‧‧‧鐵絲線
第1圖係本創作鉗具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鉗具之立體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鉗具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鉗具之另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該鉗具A係包括一第一鉗體1、一第二鉗體2及一樞結元件3;其中: 該第一鉗體1,係具有一第一支臂11,該第一支臂1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111;及一第一剪部12,該第一剪部12係位於該第一支臂11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一剪部12係設有一第一樞結孔121,並於該第一剪部12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一夾持端122,該第一夾持端122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一裁切部123;其中該第一裁切部123係由一第一切刃區1231及一第一剝線口1232所組合而成
該第二鉗體2,係具有一第二支臂21,該第二支臂2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211;及一第二剪部22,該第二剪部22係位於該第二支臂21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二剪部22係設有一第二樞結孔221,並於該第二剪部22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二夾持端222,該第二夾持端222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二裁切部223;其中該第二裁切部223係由一第二切刃區2231及一第二剝線口2232所組合而成;其中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裁切部123的第一切刃區1231及第一剝線口1232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裁切部223的第二切刃區2231及第二剝線口2232係呈相對應狀態;又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二者係以半圓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或者,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二者係以非規格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另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的十字起子1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的一字起子211,二者整體係為圓柱型態所呈現; 甚至,該第一鉗體1係增設有一第一鉗齒部124,該第一鉗齒部124其位於該第一剪部12之第一樞結孔121與該第一支臂11間;又該第二鉗體2係增設有一第二鉗齒部224,該第二鉗齒部224其位於該第二剪部22之第二樞結孔221與該第二支臂21間;及 該樞結元件3,係樞設於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剪部12的第一樞結孔12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剪部22的第二樞結孔222,使該第一鉗體1與該第二鉗體2係以結合結構為軸心作夾合剪斷之動作; 再者,該鉗具A更進一步包括有二防滑套4,該二防滑套4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的中段與上段處;該各防滑套4其整體呈套筒狀,並於該各防滑套4外壁面處係設有一止滑層41;又該各防滑套4其整體套筒狀的輪廓與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及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的輪廓為相同一致,而該防滑套4係為橡膠或塑膠之任一者材質製成。
續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所示,並輔以參閱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使用狀態之說明,本創作該鉗具A係包括:一第一鉗體1,係具有一第一支臂1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111;及一第一剪部12,係位於該第一支臂11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一剪部12係設有一第一樞結孔121,並於該第一剪部12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一夾持端122,該第一夾持端122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一裁切部123;其中該第一裁切部123係由一第一切刃區1231及一第一剝線口 1232所組合而成;一第二鉗體2,係具有一第二支臂2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211;及一第二剪部22,係位於該第二支臂21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二剪部22係設有一第二樞結孔221,並於該第二剪部22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二夾持端222,該第二夾持端222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二裁切部223;其中該第二裁切部223係由一第二切刃區2231及一第二剝線口2232所組合而成;及一樞結元件3,係樞設於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剪部12的第一樞結孔12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剪部22的第二樞結孔221,使該第一鉗體1與該第二鉗體2係以結合結構為軸心作夾合剪斷之動作; 藉由該鉗具A之第一鉗體1的第一支臂1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111,而該第二鉗體2的第二支臂21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211,供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作業時,能便於鬆懈及鎖固螺絲,使整體增加其使用功能,而使工作效率提升,藉此,進而提供一種兼具螺絲起子功能之手工具,而達到可使維修人員攜帶工具數量減少及工作效率提升之鉗具A者(如圖3所示); 再者,該鉗具A之第一鉗體1的第一支臂11及第二鉗體2的第二支臂21,二者係以半圓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並於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套設有該二防滑套4,該各防滑套4其整體呈套筒狀,並於該各防滑套4外壁面處係設有一止滑層41,將該二防滑套4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 之第二支臂21的中段與上段處時,其中該第一鉗體1之第一支臂11與該第二鉗體2之第二支臂21,二者係以半圓形所呈現時則供外來的鐵絲線5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如圖4所示)。
綜合以上所述,一種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又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創作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創作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A‧‧‧鉗具
1‧‧‧第一鉗體
11‧‧‧第一支臂
111‧‧‧十字起子
12‧‧‧第一剪部
121‧‧‧第一樞結孔
122‧‧‧第一夾持端
123‧‧‧第一裁切部
1231‧‧‧第一切刃區
1232‧‧‧第一剝線口
124‧‧‧第一鉗齒部
2‧‧‧第二鉗體
21‧‧‧第二支臂
211‧‧‧一字起子
22‧‧‧第二剪部
221‧‧‧第二樞結孔
222‧‧‧第二夾持端
223‧‧‧第二裁切部
2231‧‧‧第二切刃區
2232‧‧‧第二剝線口
224‧‧‧第二鉗齒部
3‧‧‧樞結元件
4‧‧‧防滑套
41‧‧‧止滑層

Claims (11)

  1. 一種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該鉗具係包括:一第一鉗體,係具有一第一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十字起子;及一第一剪部,係位於該第一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一剪部係設有一第一樞結孔,並於該第一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一夾持端,該第一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一裁切部;其中該第一裁切部係由一第一切刃區及一第一剝線口所組合而成;一第二鉗體,係具有一第二支臂,其末端係設有一體成型之一字起子;及一第二剪部,係位於該第二支臂前端處所延伸呈現,該第二剪部係設有一第二樞結孔,並於該第二剪部上方處係設有一第二夾持端,該第二夾持端下方處則設有一第二裁切部;其中該第二裁切部係由一第二切刃區及一第二剝線口所組合而成;及一樞結元件,係樞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剪部的第一樞結孔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剪部的第二樞結孔,使該第一鉗體與該第二鉗體係以結合結構為軸心作夾合剪斷之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裁切部的第一切刃區及第一剝線口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裁切部的第二切刃區及第二剝線口係呈相對應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係增設有一第一鉗齒部,其位於該第一剪部之第一樞結孔與該第一支臂間;又該第二 鉗體係增設有一第二鉗齒部,其位於該第二剪部之第二樞結孔與該第二支臂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半圓形所呈現時則供外來的鐵絲線予以纏繞後而便於取出狀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二者係以非規格形相對應狀態所呈現。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的十字起子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一字起子,二者整體係為圓柱型態所呈現。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鉗具更進一步包括有二防滑套,其分別套設於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與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中段與上段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各防滑套其整體呈套筒狀,並於該各防滑套外壁面處係設有一止滑層。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各防滑套其整體套筒狀的輪廓與該第一鉗體之第一支臂及該第二鉗體之第二支臂的輪廓為相同一致。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其中該防滑套係為橡膠或塑膠之任一者材質製成。
TW104207925U 2015-05-22 2015-05-22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TWM508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925U TWM508412U (zh) 2015-05-22 2015-05-22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925U TWM508412U (zh) 2015-05-22 2015-05-22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412U true TWM508412U (zh) 2015-09-11

Family

ID=5460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7925U TWM508412U (zh) 2015-05-22 2015-05-22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8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46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几字形龙骨翻边钳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46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几字形龙骨翻边钳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08412U (zh) 多用途鉗具結構改良
TWI556920B (zh) Universal clamp switch structure
CN204604195U (zh) 五金扳手
US2173215A (en) Combination plier and wrench
KR101453738B1 (ko) 다목적 공구
TWM519572U (zh) 鎖固鉗
TWI660817B (zh) Folding handle device
TWI251522B (en) Specification-identifiable joint for wrench
TWM521521U (zh) 多功能尖嘴鉗
CN204266602U (zh) 一种钢筋绑扎钩
CN208788421U (zh) 一种单柄自紧装配工具
TWM551554U (zh) 雙頭鉗之結構
US20160318170A1 (en) Extension Wrench
JP6170225B1 (ja) L型ドライバー回しとl型ドライバーのセット
TWM524769U (zh) 多功能扳手
TWM392022U (en) Chain detaching structure
TWM531908U (zh) 可拆卸輪胎氣嘴之拆鏈器結構
TWM597712U (zh) 板模專用一體式手工具
CN206406002U (zh) 一种多功能五金扳手
CN205465906U (zh) 一种多功能紧固件
CN105710433A (zh) 可单手操作的铁皮剪
TWD197602S (zh) 手動研磨工具
TWM625247U (zh) 多功能水管鯉魚鉗
CN205415377U (zh) 一种多功能五金钳
TWM463179U (zh) C型扣環鉗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