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8069U -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 Google Patents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8069U
TWM508069U TW104207375U TW104207375U TWM508069U TW M508069 U TWM508069 U TW M508069U TW 104207375 U TW104207375 U TW 104207375U TW 104207375 U TW104207375 U TW 104207375U TW M508069 U TWM508069 U TW M50806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e
information
consumer
marketing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7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ng-Rong Su
Original Assignee
Zheng-Rong S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Rong Su filed Critical Zheng-Rong Su
Priority to TW104207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8069U/zh
Publication of TWM508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8069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Description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尤指一種利用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與特別設計於店家的平板電腦及消費者的智慧型手機之應用程式,使各種商業服務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營運作業得透過網際網路產生雙向互動連結,並透過POS系統做為載具,串接線上訂單進入線下實體營運作業,佈局線下通路,為店家與消費者之間提供更具人性化的線上互動平台及會員制度,以達到集成化之整合管理功效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由於原物料價格飆漲、人事成本增加、食品安全爭議不斷、消費者意識高漲、國外餐飲品牌競爭等問題,讓以販售服務為主之經營管理者面臨巨大挑戰,其中餐飲業資訊化程度相較於其他產業來得緩慢,過去多數餐飲店家對於顧客關係管理概念只停留在用餐時的互動,顧客上門前與離開後的互動程度幾乎等於零,加上台灣餐飲業多小本經營,在有限資源下,投資主力仍放在餐點口味與技術的精進,對於如何行銷推廣、維繫客戶關係等能力均非常薄弱,有些店家為經營顧客,自行開發APP建立與消費者互動的管道,然而導入資訊科技都需投資大筆經費開發和維護,對於多數中小型餐飲店家是沈重的負擔,而小型品牌店家自行開發的APP也很難長期留在消費者有限儲存空間的手機裡,效果不彰。
而在此競爭非常激烈的環境下,贏得顧客的信任才等於贏得市場,因此各種商業服務店家非常需要開發能直接與顧客溝通的管道,做好顧客關係管理,增加與維持與客人互動的機會。且資訊科技發展亦深度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許多消費者進行消費之前,第一件事即是上網搜尋相關的知識和價格,作為判斷的準則,消費後也會對此回饋相關體驗及心得,以供其他消費者參考,顯示消費者對於網路資訊的依賴度增加,加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行動網路的普及,使用者在消費前隨時隨地皆可上網查詢所需的資料,因此店家需要開發能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的搜尋與消費管道,才能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心。
惟,目前商業服務之行銷方式主要皆是以實體通路(又稱為線下通路,英文簡稱offline)為主,少數店家會輔以虛擬行銷(又稱為線上行銷,英文簡稱online)平台來增加行銷的管道,而這些同時具有實體通路與虛擬行銷之店家所採用的電子商務概念僅是單向的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 或 offline to online),也就是利用線上行銷及線上消費來帶動線下經營和線下消費,其所面臨的問題為:
一、團購大量殺價,降低店家利潤:團購係運用以量制價的概念,讓店家降低價格以一次吸引大批消費者上門,但多數中小型店家通常都無法應付突然湧入的大批訂單,造成不僅利潤薄,服務與品質也均下降,加上一旦價格回升後,消費者便一窩蜂轉向其他優惠店家,使店家無法真正留住顧客。
二、實體餐飲店家良朽不一,線上與線下服務互相衝突:傳統O2O模式中,線下營運才是根本,線下的產品與服務體驗係為用戶最看重的地方,而線上的發展則能幫助產品和服務獲得更大範圍的傳播,影響更多的用戶,但目前線下實體店家良朽不一,造成實際使用消費經驗與線上廣告分享或宣傳差異太大,例如:傳統O2O平台的美食部落客對某間餐廳給予好評後,吸引許多消費者一窩蜂至該店消費,但由於該店為小規模經營,無法應付突然間暴增的客人,導致服務和品質均下降,反而造成顧客抱怨,讓好不容易幫店家從虛擬通路帶進來的客人,實際體驗的過程後反而感到失望,而拒絕再次上門用餐,導致無法真正為餐飲店家帶來持續營收,也不再信任線上服務平台。
三、無法真正落實雙向O2O(online to offline 及 offline to online)整合的服務模式:如前述,目前店家所使用的O2O平台均為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的營運模式,其目的僅是提供店家增加新的網路線上行銷管道,而無法與線下實體店家營運作業產生互動,也就是消費者經由線上行銷管道下訂單或預約後,店家必需另外透過接單用之POS系統(即Point of Sales,又稱電腦銷售點管理系統或時點銷售情報系統)連結來自線上平台的訂單,以形成一種分段式的營運模式;且每一套POS系統皆是依各種不同店家之需求而各別開發,因此每一套POS系統是無法通用於各種不同行業或服務多樣化的店家,若要直接整合現有的POS系統,除了各種POS系統品牌及規格難以輕易整合之問題,此服務模式亦會侵蝕到其它POS系統廠商的業績,故許多POS系統廠商會抵制線上O2O平台店家,造成整合困難,導致即使O2O營運模式之商機龐大,仍需克服現實世界存在的困難及POS廠商經費有限,無法不計成本的燒錢試市場水溫之問題。
再者,就目前餐飲業之實施現況,由於受到O2O電子商務影響,大量網路公司為鋪設餐飲業之線下通路,而自行開發POS系統,作為進入線下餐飲的載具,但由於不了解餐飲業POS系統的複雜性,低估進入成本,將POS系統免費或賤價送給餐飲店家,雖然事後發現維護成本太高,無法達到收支平衡而宣告失敗,卻導致造成大量便宜POS系統進入餐飲市場,破壞原先POS系統行情,造成惡性殺價競爭,餐飲POS產業已是紅海市場。且大型連鎖餐飲店家以量制價,要求系統商系統價格要便宜,但品質和服務卻要好,對於規模小型的餐飲店家來說,餐飲系統更是龐大且不必要的成本負擔,為擴大客源,餐飲資訊系統商只能以成本較低的方式,將餐飲ERP系統(即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又稱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切割成模組化販售。整體而言,是否需購買系統的主導權仍掌握在餐飲店家上,餐飲資訊系統商只能以賣系統維生,議價能力弱。加上由於購買系統需龐大經費支援,要成為餐飲資訊系統商的會員,多為連鎖或是較具規模的餐飲店家,數量非常有限,無法直接與第一線消費者互動,只能受限於餐飲店家,任其予取予求,讓餐飲資訊系統商苦不堪言。
次者,消費者對網路上資訊的依賴度增加,消費者行為也從過去的AIDMA(即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的縮寫)轉變為AISAS(即attention, interest, search, action, share的縮寫)模式,許多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前,第一件事即是上網搜尋對此產品或服務有關的知識和價格,作為判斷的準則,購買後也會對此產品或服務回饋使用體驗,留下使用心得。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消費者脫離必須連上網際網路來進行交易活動的限制,根據Google在2013年第1季調查顯示,台灣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搜尋當地資訊且會購買的用戶每天約有180萬人,若以每餐平均花費100元計算,一年產值為650億元,行動領域蘊藏潛力商機,各店家需開發能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的搜尋與購買管道,滿足消費者對於新服務需求的期待,才能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心。過去消費者可在網路上經由美食部落格、店家網站、社群網站等各式管道獲得各店家的店家資訊,但這些資訊支離破碎且無一個整合平台完整提供消費者所需資料,消費者需要耗費許多時間統整後,才能決定到哪間消費,加上台灣店家習慣發行會員卡來維持與顧客間的關係,但不同店家發行不同會員卡,消費者有一堆卡在手中,造成不便,消費者加入會員的過程也需耗時的紙本作業。且習知各店家之會員系統均為離線機制,消費者無法主動掌握自己的紅利優惠資訊,而店家也無法即時存取最新的會員資料,造成習知會員機制的使用效率差,且會員容易忽略相關資訊。
此外,對於一般小型店家而言,要建立起自已的會員管理系統需花費相當多的人力及金錢,因此多數小型店家都不願意也沒能力自行建置其專屬的會員管理系統,使得小型店家難以推廣其行銷活動,且多數消費者亦難以得知該店家的相關訊息,無形中造成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並降低中小型企業與大企業之競爭力。
為此,本創作者,針對前揭先前技術,積多年POS系統研發及網路平台研發之相關經驗,對於前揭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無法進行雙向整合等問題,加以研究,而創作本案。
本創作之目的,乃在以創新的系統化服務平台,整合各種網路裝置、APP技術、雲端技術、LBS技術、NFC技術、RFID技術、QR Code技術、POS系統等相關技術,開發能讓消費者與店家橫跨「虛實世界」與「實體營運」並進行雙向互動的資訊平台,且可提供訂位點餐、等位點餐、外帶外送、桌位點餐、點卡機(即前述會員登入技術)、收銀機(即前述線上結帳技術)等多樣化服務,並可將網路訂單直接連接POS裝置使店家可快速執行線下內場作業,落實虛實整合的雙向O2O服務模式,改變傳統消費者與店家之消費行銷習慣,突破目前實體服務業經營方式被限制的困境,創造藍海新市場。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至少包含伺服器、消費者端應用程式、店家端應用程式、POS裝置、與專屬會員辨識機構;前述伺服器設一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該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係為一可提供線上互動、會員行銷及營運管理功能之服務平台,並可匯集消費者與店家之資訊,以進行各種資訊之整合、記錄、發送、管理及分析,且透過此平台可連接消費者端應用程式、店家端應用程式、POS裝置、及專屬會員辨識機構,使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營運得以互相串聯。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設行銷資訊模組、消費資訊模組、會員管理模組及統計分析模組。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消費者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消費者得經由操作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完成消費。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店家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店家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店家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消費訊息,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設前台模組及後台模組,該前台模組係提供給店家之前台服務人員接收最新訂單資訊使用,而後台模組則是提供給店家之後台人員進行經營管理使用;前述前台模組設付款元件,並得於付款元件設簡易POS模組,以協助無POS裝置之店家完成收銀作業。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 POS裝置,係為一裝載有POS系統之裝置,以執行店家實體營運之線下作業流程,前述POS裝置係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使POS裝置之線下通路資訊得與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線上行銷資訊互相連結,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POS裝置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訂單訊息,讓店家可快速執行線下內場作業。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專屬會員辨識機構得設置於店家之網路裝置或前述POS裝置上,以辨識各種可識別特定對象之識別元件,讓店家得以快速新增專屬會員,或快速辨別每個專屬會員的身分,並將專屬會員資訊透過網際網路直接連結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使店家之專屬會員之行銷管理更為便利及人性化。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係包含兩種會員模式,一種係為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會員模式,消費者與店家只要於其網路裝置分別安裝消費者端應用程式與店家端應用程式,即可登入為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會員;另一種會員係為專屬會員模式,消費者得於店家消費後,利用店家之專屬會員辨識機構,藉由消費者之識別元件以加入該店家之專屬會員。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消費者可透過消費者端應用程式瀏覽店家資訊與菜單或回饋消費經驗,或可運用消費者端應用程式產生之QR Code進行排隊等位流程,或選擇訂餐、點餐、預約、外送、排隊等位、付款等需透過實體服務人員進行操作之服務,大大地減少線下實體消費過程所需耗費的時間,讓消費者與店家可在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上完成購買服務,並直接引導消費者至線下店家消費;且透過雲端資訊整合平台可立即將消費者之訂餐、點餐、預約、外送、排隊等位、付款等訊息傳送至店家之網路裝置及POS裝置,再經由POS裝置將所接收到的線上訂單,串連至已有的線下出菜流程,解決過去線上訂單無法與線下營運整合的問題;而店家的服務人員則可透過其網路裝置得知消費者的點餐、預約、排隊等位、付款等資訊,待消費者到店家時即可直接為消費者服務,以節省一般服務流程所需耗費的時間及人事成本。
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優點在於消費者可透過專屬之應用程式快速找到店家、獲得多元且整合的店家資訊、線上訂位、點餐、排隊、付款、查看自已的會員資訊,並達到一卡通(一機通)之便利服務,以滿足消費者AISAS需求;而店家則可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並以低成本獲得會員管理系統、建立新銷售通路、精準行銷、開發新顧客之利益;且賦予POS新生命,讓POS既是載具也是通路,降低連結終端消費者的投資成本,有效增加使用者對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依賴,開發無形服務轉變為可販售的新商品,並真正將線上訂單帶入POS作業(線下實體店面營運作業)
1‧‧‧伺服器
10‧‧‧雲端資訊整合平台
11‧‧‧行銷資訊模組
110‧‧‧店家資訊元件
111‧‧‧廣告資訊元件
112‧‧‧優惠資訊元件
12‧‧‧消費資訊模組
120‧‧‧訂位元件
121‧‧‧等位元件
122‧‧‧訂單元件
123‧‧‧外帶外送元件
124‧‧‧線上付款元件
125等元件‧‧‧消費評價元件
13‧‧‧會員管理模組
130‧‧‧平台會員元件
131‧‧‧專屬會員元件
14‧‧‧統計分析模組
140‧‧‧點閱率統計元件
141‧‧‧店家評價統計元件
142‧‧‧店家銷售統計元件
2‧‧‧消費者端應用程式
20‧‧‧線上搜尋元件
21‧‧‧位置搜尋元件
22‧‧‧店家資訊元件
23‧‧‧訂位元件
24‧‧‧等位元件
25‧‧‧點餐元件
26‧‧‧付款元件
27‧‧‧會員專區元件
28‧‧‧程式設定元件
3‧‧‧店家端應用程式
30‧‧‧前台模組
300‧‧‧訂位元件
301‧‧‧等位元件
302‧‧‧外送元件
303‧‧‧點餐元件
304‧‧‧付款元件
305‧‧‧專屬會員元件
306‧‧‧程式設定元件
307‧‧‧簡易POS模組
31‧‧‧後台模組
310‧‧‧客戶管理設定元件
311‧‧‧店家資訊設定元件
312‧‧‧接收訂單設定元件
313‧‧‧專屬會員管理行銷設定元件
314‧‧‧消費者問卷調查設定元件
315‧‧‧問卷分析設定元件
316‧‧‧消費分析設定元件
4‧‧‧POS裝置
40‧‧‧POS系統
5‧‧‧專屬會員辨識機構
50‧‧‧識別元件
圖1是本創作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立體圖。
圖2是本創作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方塊圖。
圖3是本創作之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之運用例。
圖4是本創作之店家端應用程式之運用例。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該最佳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實施方式如圖式1~4所示,至少包含:
伺服器1,設一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該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係為一可提供線上互動、會員行銷及營運管理功能之服務平台,並可匯集消費者與店家之資訊,以進行各種資訊之整合、記錄、發送、管理及分析,且透過此平台可連接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店家端應用程式3、POS裝置4、及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使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營運得以互相串聯而形成一條龍式的商業模式,以便於店家進行各種行銷管理作業及提供各種線上服務,並讓消費者得以最簡便的方式進行消費;再者,此平台可同時進駐多種行業之店家(例如:餐飲、住宿、旅遊、電影院、演出、百貨公司、運動休閒、維修保養、美容美髮、醫學美容、醫療診所、藝術設計、專業攝影、沖印店等各種需實體消費之服務業),以吸引大量的消費者使用此平台,提升經濟效益。
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設行銷資訊模組11、消費資訊模組12、會員管理模組13及統計分析模組14。前述行銷資訊模組11係將各種店家之資訊進行整合管理,該行銷資訊模組11包括店家資訊元件110(包括商家資訊功能、新商家介紹功能、LBS推薦功能、點閱人氣排行功能、訂位人氣排行功能、推薦人氣排行功能等功能)、廣告資訊元件111(可透過店家支付廣告費而於消 費者端應用程式2推播該店家之廣告)、優惠資訊元件112(可搜集各店家最新的優惠活動)等元件。
前述消費資訊模組12係將消費者端之消費資訊進行整合管理,並將此資訊傳送至店家端應用程式3,使店家得以即時收到最新消費資訊,該消費資訊模組12包括訂位元件120、等位元件121(包括線上排隊等位及現場等位機排隊等位功能)、訂單元件122(可供店內消費之消費者預先選購餐點或服務)、外帶外送元件123(可供外帶或外送之消費者直接選購餐點或服務)、線上付款元件124(係導入POS概念,使店家可作簡易的收支結帳功能)、消費評價元件125等元件。
前述會員管理模組13係用以整合及管理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會員之會員資訊及各店家專屬會員之會員訊資,該會員管理模組13包括平台會員元件130(包括會員登入資訊功能、會員資料功能、會員消費記錄功能、會員折扣優惠功能、會員評價記錄功能、會員儲值金額功能、會員紅利點數功能等功能)及專屬會員元件131(包括各店家之專屬會員資料功能、專屬會員消費記錄功能、專屬會員折扣優惠功能、專屬會員評價記錄功能、專屬會員紅利點數功能等功能)等元件;需特別注意者,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會員與各店家之專屬會員並不相同,需分別申請登入會員。
前述統計分析模組14係可將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內之所有資訊進行分析,以精準找到目標顧客族群,提供各店家精準行銷之參考,並可讓消費者獲得最精準的店家人氣資訊,避免消費者被不實的網路資訊所誤導;該統計分析模組14包括點閱率統計元件140、店家評價統計元件141、店家銷售統 計元件142(包括店家消費人數統計、店家消費金額統計及店家產品銷售統計)等元件。
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如圖3所示,係為一應用於消費者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英文名稱為application,簡稱APP),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1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以進行操作,讓消費者得經由操作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行銷資訊模組11、消費資訊模組12、會員管理模組13及統計分析模組14之資訊,並完成消費。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包括線上搜尋元件20(可搜尋商家資訊、點閱人氣排行、訂位人氣排行、推薦人氣排行)、位置搜尋元件21(可輸入區域進行搜尋,或使用LBS推薦)、店家資訊元件22、訂位元件23、等位元件24、點餐元件25(包括訂位點餐、等位點餐、桌位點餐、外帶外送點餐)、付款元件26(具有儲值功能或優惠折扣抵用功能)、會員專區元件27、程式設定元件28等元件。
當消費者需尋找店家時,可透過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之線上搜尋元件20及及位置搜尋元件21,以直接搜尋特定店家;或以一特定區域搜尋所有店家;或使用網路或GPS之LBS功能(英文名稱為Location Base Service,即定位服務)以直接搜尋消費者所在地附近的店家,均無不可。前述會員專區元件27包括平台會員註冊登入功能、會員資料查詢編輯功能、消費紀錄查詢功能、折扣優惠查詢功能(包括電子優惠券及消費、開卡、儲值、生日、節日之回饋等)、我的最愛功能、評價評論功能、紅利點數兌換功能、專屬會員資訊功能(包括專屬會員之資料查詢編輯、消費紀錄查詢、折扣優惠查詢、紅利點數兌換)等功能;且消費者亦可透過社群網站(例如Facebook、Line、Skype、 微信等)等方式加入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會員(各店家之專屬會員需分別向各店家申請加入),消費者只要登入平台會員即可查訊各店家專屬會員之資訊及優惠。
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得應用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即個人數位助理,英文名稱為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PDA)、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網路裝置上,使消費者端之應用及操作更為多元化。
店家端應用程式3,如圖4所示,係為一應用於店家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店家端應用程式3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1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以進行操作,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店家端應用程式3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行銷資訊模組11、消費資訊模組12、會員管理模組13及統計分析模組14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消費訊息。
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3設前台模組30及後台模組31,該前台模組30係提供給店家之前台服務人員接收最新訂單資訊使用,而後台模組31則是提供給店家之後台人員進行經營管理使用。前述前台模組30係包括訂位元件300(包含即時定位資訊更新)、等位元件301(包含即時等位資訊更新,可配合店家的等位機連線同步運作)、外送元件302(包含即時外送資訊更新)、點餐元件303(包含各種訂位點餐、等位點餐、桌位點餐、外帶外送點餐之即時資訊更新)、付款元件304(具有儲值功能或優惠折扣抵用功能)、專屬會員元件305、程式設定元件306(即程式介面功能設定)等元件。前述付款元件304得直接連接店家的POS裝置4使用,或得於該付款元件304設簡易POS模組307,以協助無POS裝置4之店家完成收銀作業,且前述付款元件304係整合儲值功能、紅利點數兌換功能及優惠折扣功能,以協助店家可輕鬆完成各種結帳方式。前 述專屬會員元件305係整合新增會員功能、會員資料編輯功能、會員消費紀錄功能、會員優惠折扣功能、會員紅利點數功能等功能,讓店家可直接透過店家端應用程式3完成專屬會員之相關操作,或可搭配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使用,以提升專屬會員之辨識及使用之效率。
前述後台模組31包括客戶管理設定元件310(係用於管理編輯客戶資料之相關設定)、店家資訊設定元件311(係用於管理編輯店家平台資訊之相關設定,例如店家介紹功能、商品介紹功能、商品人氣排行功能等功能)、接收訂單設定元件312(係用於編輯接收訂單資料之相關設定)、專屬會員管理行銷設定元件313(係用於編輯專屬會員相關優惠活動之設定,例如各種促銷優惠或折扣方案等功能)、消費者問卷調查設定元件314(係用於編輯消費者問卷之相關設定)、問卷分析設定元件315(係透過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統計分析模組14將消費者所完成的問卷進行分析,以供店家經營方針之參考)、消費分析設定元件316(係透過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統計分析模組14將店家的所有消費資訊進行分析,以供店家經營方針之參考)等元件,讓店家皆可依照其需求進行各種功能之設定,並可透過數據分析以達到精準行銷之效果。
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3得應用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網路裝置上,使店家端之應用及操作更為多元化。
POS裝置4,係為一裝載有POS系統40之裝置,以執行店家實體營運之線下作業流程,前述POS裝置4係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1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使POS裝置4之線下通路資訊得與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線上行銷資訊互相連結,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POS裝置4以獲得前述雲端資 訊整合平台10之行銷資訊模組11、消費資訊模組12、會員管理模組13及統計分析模組14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訂單訊息,讓店家可快速執行線下內場作業(例如廚房可提早接獲訂單以先行準備餐點),如此店家得透過其網路裝置及POS裝置4接收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消費資訊及訂單,並將實體店面之訂單及消費資訊回傳至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便於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資料整合及儲存。
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如圖1所示,得設置於店家之網路裝置或前述POS裝置4上,以辨識各種可識別特定對象之識別元件50,讓店家得以快速新增專屬會員,或快速辨別每個專屬會員的身分,並將專屬會員資訊透過網際網路直接連結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使店家之專屬會員之行銷管理更為便利及人性化,前述識別元件50得為印刷有條碼之物件(例如會員卡)、具有RFID(即無線射頻辨識系統,英文名稱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晶片之物件(例如悠遊卡、一卡通、飾品、隨身配件等)、具有NFC(即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英文名稱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功能之裝置(如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得產生QR Code(即行動條碼,英文名稱為Quick Response Code)之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或其它具有特殊辨識功能之裝置,均無不可。
如圖2所示,為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雙向O2O(即雙向線上線下連結,online to offline/offline to online)整合的服務模式之示意圖,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及店家端應用程式3之互動連結即屬於線上虛擬端之行銷模式,而POS裝置4及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即屬於線下實體之行銷模式;本創作以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為核心,使 前述線上虛擬行銷模式及線下實體通路模式得以整合成一條龍之雙向O2O整合的服務模式。
再者,以餐飲業為例,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之實施方式為:
消費者與餐飲店家需先行安裝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與店家端應用程式3至其網路裝置(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並登入為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之會員,此時餐飲店家得利用店家端應用程式3之後台服務31先行設定其經營模式及行銷模式,例如店家資訊建立、接收訂單方式建立、專屬會員制度建立等。
當登入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會員之消費者在使用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時可透過線上搜尋元件20、位置搜尋元件21及店家資訊元件22以找尋高人氣、在其所在位置附近或有興趣的店家消費,消費者可依其需求利用訂位元件23、等位元件24先行訂位或線上排隊等位,亦可再利用點餐元件25先下訂想吃的餐點,以減少等餐的時間;當然,若消費者想要外帶或外送,可透過點餐元件25先行訂餐,再選擇外帶或外送即可。當消費者的訂單完成後,此訂單資訊即會傳送至POS系統40讓店家廚房內的廚師可提早進行線下內場作業準備,使消費者可在最短的時間內享用餐點,提高用餐效率,也為店家提升翻桌率,創造雙贏局面。消費者完成消費後可直接於店家付款,或得透過付款元件26利用網路銀行或儲值方式付款,並於付款時選擇各種優惠折扣來折抵消費。
當消費者於店家消費後若有意願加入該店家之專屬會員時,即可以其識別元件50(智慧型手機之QR Code或手上任何一張感應式卡片)於店家之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平板電腦或POS裝置)或POS裝置4進行專屬會員登 入,該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即會將新登入之專屬會員資料上傳至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並同步將專屬會員資料顯示於消費者之網路裝置、店家之網路裝置及POS裝置上,以進行專屬會員資料之確認、編輯或變更;且消費者亦可直接利用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或透過店家之專屬會員辨識機構5或POS裝置4查詢其識別元件50上的消費紀錄、紅利點數等資訊,以主動決定是否需兌換點數、折扣抵用紅利,完成會員與店家之線上線下雙向互動,使消費者之付款及優惠兌換更為便利。此外,消費者隨時皆可自其網路裝置之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查詢所有平台會員及各店家專屬會員之會員資訊及消費資訊,亦可將其問題或消費心得發表在網路平台中,讓消費者與店家之間得保持良好互動,避免雙方之間因一些小誤會而影響店家的風評。
當搜集足夠的消費資訊後,店家即可利用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快速整合並統計所有消費者的相關資訊,再以此為參考依據,利用店家端應用程式3之後台服務31,以依照所有消費族群之消費變化,適時的調整設定其經營模式或行銷模式。
如此,消費者只要加入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的會員即可透過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與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瀏覽想查詢的餐飲店家資訊及菜單;或回饋用餐經驗;或可運用消費者端應用程式2產生之QR Code進行排隊等位流程;或選擇訂餐、點餐、外送、排隊等位、付款等需透過實體服務人員進行操作之服務,大大地減少線下實體消費過程所需耗費的時間,讓消費者與餐飲店家可在此平台上完成購買餐飲服務,並直接引導消費者至線下店家用餐。且雲端資訊整合平台10會立即將消費者之訂餐、點餐、外送、排隊等位、付款等訊息傳送至店家之店家端應用程式3及POS裝置4,再經由POS裝置4將所接收 到的線上訂單,串連至已有的線下出菜流程,解決過去線上訂單無法與線下營運整合的問題;而餐飲店家的服務人員則可透過其網路裝置得知消費者的點餐、排隊等位、付款等資訊,待消費者到餐飲店家時即可直接消費,節省一般服務流程所需耗費的時間及人事成本。且由於願意加入成為該店家專屬會員之消費者係為已來過實體店家消費的顧客,因此不會產生線上與線下觀感落差太大的問題,加上簡化的專屬會員申請、儲值與兌點等流程,幫助店家簡單累積自己的專屬會員,當專屬會員消費數量多了之後,便可進一步分析消費者資料,進行精準行銷,真正為店家帶來更多持續性的營收。
是以,本創作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以創新的系統化服務平台,整合各種網路裝置、APP技術、雲端技術、NFC技術、RFID技術、QR Code技術、POS系統等相關技術,開發能讓消費者與店家橫跨「虛實世界」,進行雙向互動的資訊平台,並提供訂位點餐、等位點餐、外帶外送、桌位點餐、點卡機(即前述會員登入技術)、收銀機(即前述線上結帳技術)等多樣化服務,落實虛實整合的雙向O2O整合的服務模式,以改變傳統消費者與店家之消費行銷習慣,突破目前實體服務業經營方式被限制的困境,創造藍海新市場,為本案之組成。
1‧‧‧伺服器
2‧‧‧消費者端應用程式
3‧‧‧店家端應用程式
4‧‧‧POS裝置
5‧‧‧專屬會員辨識機構
50‧‧‧識別元件

Claims (13)

  1. 一種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至少包含:        伺服器,設一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該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係為一可提供線上互動、會員行銷及營運管理功能之服務平台,並可匯集消費者與店家之資訊,以進行各種資訊之整合、記錄、發送、管理及分析,且透過此平台可連接消費者端應用程式、店家端應用程式、POS裝置、及專屬會員辨識機構,使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營運得以互相串聯,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設行銷資訊模組、消費資訊模組、會員管理模組及統計分析模組;        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消費者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消費者得經由操作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完成消費;   店家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店家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店家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店家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消費訊息,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設前台模組及後台模組,該前台模組係提供給店家之前台服務人員接收最新訂單資訊使用,而後台模組則是提供給店家之後台人員進行經營管理使用;   POS裝置,係為一裝載有POS系統之裝置,以執行店家實體營運之線下作業流程,前述POS裝置係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使POS裝置之線下通路資訊得與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線上行銷資訊互相連結,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POS裝置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訂單訊息,讓店家可快速執行線下內場作業;   專屬會員辨識機構,得設置於店家之網路裝置或前述POS裝置上,以辨識各種可識別特定對象之識別元件,讓店家得以快速新增專屬會員,或快速辨別每個專屬會員的身分,並將專屬會員資訊透過網際網路直接連結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使店家之專屬會員之行銷管理更為便利及人性化。
  2. 一種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至少包含:        伺服器,設一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該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係為一可提供線上互動、會員行銷及營運管理功能之服務平台,並可匯集消費者與店家之資訊,以進行各種資訊之整合、記錄、發送、管理及分析,且透過此平台可連接消費者端應用程式、店家端應用程式、POS裝置、及專屬會員辨識機構,使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營運得以互相串聯,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設行銷資訊模組、消費資訊模組、會員管理模組及統計分析模組;        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消費者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消費者得經由操作該消費者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完成消費;   店家端應用程式,係為一應用於店家網路裝置之應用程式,該店家端應用程式需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前述伺服器之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以進行操作,讓店家得經由操作該店家端應用程式以獲得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之資訊,並即時更新最新的消費訊息,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設前台模組及後台模組,該前台模組係提供給店家之前台服務人員接收最新訂單資訊使用,而後台模組則是提供給店家之後台人員進行經營管理使用;前述前台模組設付款元件,並於付款元件設簡易POS模組,以協助無POS裝置之店家完成收銀作業;   專屬會員辨識機構,得設置於店家之網路裝置或前述POS裝置上,以辨識各種可識別特定對象之識別元件,讓店家得以快速新增專屬會員,或快速辨別每個專屬會員的身分,並將專屬會員資訊透過網際網路直接連結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使店家之專屬會員之行銷管理更為便利及人性化。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行銷資訊模組係將各種店家之資訊進行整合管理,該行銷資訊模組設店家資訊元件、廣告資訊元件及優惠資訊元件。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消費資訊模組係將消費者端之消費資訊進行整合管理,並將此資訊傳送至店家端應用程式,使店家得以即時收到最新消費資訊,該消費資訊模組設訂位元件、等位元件、訂單元件、外帶外送元件、線上付款元件及消費評價元件。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會員管理模組係用以整合及管理雲端資訊整合平台會員之會員資訊及各店家專屬會員之會員訊資,該會員管理模組設平台會員元件及專屬會員元件。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統計分析模組係可將前述雲端資訊整合平台內之所有資訊進行分析,以精準找到目標顧客族群,提供各店家精準行銷之參考,並可讓消費者獲得最精準的店家人氣資訊,避免消費者被不實的網路資訊所誤導;該統計分析模組設點閱率統計元件、店家評價統計元件及店家銷售統計元件。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設線上搜尋元件、位置搜尋元件、店家資訊元件、訂位元件、等位元件、點餐元件、付款元件、會員專區元件及程式設定元件。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會員專區元件設平台會員註冊登入功能、會員資料查詢編輯功能、消費紀錄查詢功能、折扣優惠查詢功能、我的最愛功能、評價評論功能、紅利點數兌換功能及專屬會員資訊功能。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消費者端應用程式得應用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網路裝置上,使消費者端之應用及操作更為多元化。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前台模組設訂位元件、等位元件、外送元件、點餐元件、付款元件、專屬會員元件及程式設定元件;前述付款元件得直接連接店家的POS裝置使用。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後台模組設括客戶管理設定元件、店家資訊設定元件、接收訂單設定元件、專屬會員管理行銷設定元件、消費者問卷調查設定元件、問卷分析設定元件及消費分析設定元件等元件。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店家端應用程式得應用於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網路裝置上,使店家端之應用及操作更為多元化。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其中前述識別元件得為印刷有條碼之物件、具有RFID晶片之物件、具有NFC功能之裝置或得產生QR Code之裝置。
TW104207375U 2015-05-14 2015-05-14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TWM508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375U TWM508069U (zh) 2015-05-14 2015-05-14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375U TWM508069U (zh) 2015-05-14 2015-05-14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069U true TWM508069U (zh) 2015-09-01

Family

ID=54606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7375U TWM508069U (zh) 2015-05-14 2015-05-14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80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7050A (zh) * 2017-07-13 2017-12-22 李考亮 基于为附近的人提供上门配镜的在线眼镜销售方法及系统
TWI754834B (zh) * 2019-09-03 2022-02-11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店家銷售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7050A (zh) * 2017-07-13 2017-12-22 李考亮 基于为附近的人提供上门配镜的在线眼镜销售方法及系统
TWI754834B (zh) * 2019-09-03 2022-02-11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店家銷售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en et al. Analyzing the trend of O2O commerce by bilingual text mining on social media
Anand et al. Group buying on the web: A comparison of price-discovery mechanisms
Lin et al. Uncover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business-to-customer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ravel agencies
KR101894678B1 (ko) 음식주문에 기반한 소비패턴 분석을 통한 소비자-판매자 중심의 맞춤 서비스 방법
KR101859055B1 (ko) 상품 아이템과 사용자 게시물 기반의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그 장치 및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Kryvinska et al. Servitization-its raise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KR20170017679A (ko) 수요자 의사를 반영한 상권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그 상권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상권 정보 제공 서버
CN104008492A (zh) 一种积分兑换系统
CN103617580A (zh) 个性化点餐系统
CN104091297A (zh) 一种房屋销售管理系统
TWM564771U (zh) 跨商家消費積分系統
Xu et al. A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2O business in China
Ivanova et al. Peculiarities of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the Conditions of Digital Economy
Picoto et al. M-business organizational benefits and value: a qualitative study
Demirkan Enhancing e-commerce outcomes with IT service innovations
CN104184779A (zh) 基于时间、地理位置和网络的社会网络化系统及方法
TWM508069U (zh) 虛擬行銷與實體通路之雙向互動系統
Visser Digital marketing
KR101714274B1 (ko) 상품 아이템과 사용자 게시물 기반의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그 장치 및 상품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Mao et al.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2O model in mobile e-commerce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 wechat platform
Zhu et al. The O2O model—from online/offline to the O2O model
TWI694394B (zh) 跨商家消費積分系統
Enemuo et al.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of online retail stores in enugu, nigeria
KR20160061277A (ko) Ux기반의 중소기업 포털 서비스 시스템
Tai et al.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