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7154U -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7154U
TWM507154U TW104206353U TW104206353U TWM507154U TW M507154 U TWM507154 U TW M507154U TW 104206353 U TW104206353 U TW 104206353U TW 104206353 U TW104206353 U TW 104206353U TW M507154 U TWM507154 U TW M50715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handheld electronic
support frame
region
pa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6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an-Ru Lai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Proces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Process Corp filed Critical Sunny Process Corp
Priority to TW104206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7154U/zh
Publication of TWM507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7154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供手持式電子裝置定位放置之支撐架,尤指一種運用吸附貼片將手持式電子裝置定位之支撐架。
人類於數位時代所帶來的多種便利及科技發展,資訊產品之種類愈來愈多,一般人之日常生活、辦公室、家庭娛樂隨處可看到各種資訊產品之應用,舉凡大型電器,如:電冰箱、巨型電視牆等。乃至於小型可攜帶隨身使用之小型產品,如:平板電腦、手機、相機等。
為避免小型電子產品可能發生的摔落故障、掉落遺失或人類長時間以手握持而可能發生的手部疲勞問題、低頭使用小型電子產品而致慢性眼睛疲勞及頸部或脊椎的傷害等情況發生,遂出現繁多便利於各種場合使用並可供小型電子產品擺放定位之週邊產品。
常見於汽車上使用的定位夾,是透過一端吸附或黏貼於汽車玻璃或汽車內裝的表面,並以另一相對端將小型電子產品夾固,達到將小型電子產品夾持定位之目的;而於建築物室內桌面上,常見有I,可供小型電子產品大部分面積範圍插入置放並帶有絨毛狀表面的柔軟置放座;II,帶有止滑材質的表面之止滑墊或定位夾;III一端將小型電子產品撐持出一角度,並以另一端將小型電子產品的一端止抵住等型態。
然而,習知常見能夠將小型電子產品定位放置的週邊產品絕大多數皆具有將小型電子產品夾持定位或將小型電子產品止抵不致滑動之結構,而此種結構可能會傷害與小型電子產品接觸的部份並使小型電子產品的表面漆脫落,且夾持的結構也將增加實際產品的體積。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手持式電子裝置定位的支撐架,透過吸附方式與手持式電子裝置接觸固定,讓手持式電子裝置能夠快速地擺放定位,亦可快速拆卸收納使用,增加支撐架使用上的方便性。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支撐架的一端提供一供手持式電子裝置放置的限位元件,並將限位元件設為一具有特定彎曲角度的樣態,達到供使用者視覺上最佳視見角度,減緩慢性眼睛疲勞及頸部或脊椎的傷害。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在於限位元件與支撐架之間的連接方式設為一可旋轉的樣態,當手持式電子裝置放置於支撐架時,能夠供使用者恣意調整控制眼部視見於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最佳視角,為一舒適性及便利性設計。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運用貼片於本創作支撐架的不同部位,藉以增加手持式電子裝置擺放於本創作支撐架上的穩固性或改變本創作支撐架與外部物件(桌面、玻璃、壁面)接觸黏附力的強弱程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主要包含:一第一座體、一支撐主體、一連接手段及一第一貼片。
上述第一座體包含一固定座以及一能與上述固定座互相組裝或拆卸的組接座,上述固定座與組接座的其中之一設有一第一卡合件以及一與上述第一卡合件連接的按鍵,上述固定座與組接座的另一者設有一對應上述第一卡合件卡接固定的第二卡合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座體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座體,上述第二座體連接於上述第一座體的固定端,且上述第二座體的底部配合一第二貼片將本創作支撐架貼固於一外部物件的平面上。
另外,上述第一座體具有一置放於平面上的固定端以及一組接端,其中,上述固定端設有一吸附裝置,而上述吸附裝置具有一位於上述底座的下方的吸盤,上述吸盤的頂部連接一扳壓元件,且吸盤的底部形成一中央凹陷的盤面,當上述扳壓元件由一第一位置動作至一第二位置,上述盤面的中央凹陷將由一第一高度動作至一第二高度,致使上述吸盤吸附定位。
再者,上述支撐主體具有一第一區域以及一與上述第一區域連接設置的第二區域,上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形成一夾角,上述夾角設為鈍角或銳角的其中一種,上述第二區域具有一可供上述手持式電子裝置放置的平滑表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設為一第一平板,且上述第一平板構造有一插接機構,而上述第二區域設為一第二平板,並以斜向方式結合定位於上述插接機構,其中,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插接機構設為一對應上述第二平板端面大小的斜向槽孔,而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插接機構是由上述第一平板兩側分別斜向延伸一斜向槽軌所構成。
上述連接手段係為了將上述第一座體的組接端與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相互組接,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連接手段包含一設置於上述組接端的第一槽孔、一設置於上述第一區域的第二槽孔以及一穿接於上述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的連接件相互固定,僅能夠作上下或左右單一方向性的來回樞轉及定位的動作。
而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連接手段設包含一球狀件以及一形成凹槽的承接件,上述承接件的凹槽用以容設上述球狀件形成一球窩軸承,上述球狀件設置於上述組接部與第一區域的其中之一,而上述承接件設置於上述組接部與第一區域的另一者,能夠依據使用者的意願進行360度的旋轉與定位動作。
其中,上述承接件一端由多數夾壁圍繞排設形成上述凹槽,另一端構造成一卡合機構與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互相組裝固定,上述卡合機構包含一內部形成軸件的連接部以及一受上述軸件穿接定位的T形部,而上述T形部穿過上述支撐主體,並使上述第一區域受限於上述T形部與連接部之間共同定位。
此外,上述第一貼片具有一定位於上述第二區域平滑表面的連接面,另於上述連接面相對側形成一定位上述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吸附面,而於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貼片包含:一耐熱層,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一第一介面層,位於上述耐熱層的第一表面;一第二介面層,位於上述第一介面層的上方;一第三介面層,位於上述耐熱層的第二表面;一形成上述連接面的黏著層,位於上述第二介面層的上方;以及一形成上述吸附面的表面層,貼固於上述第三介面層的上方。
由前述說明可知,本創作的特點在於:當手持式電子裝置擺放於本創作支撐架的支撐主體時,透過將貼片貼固於支撐主體的平滑表面,而能夠將手持式電子裝置吸附定位,除了快速定位方便使用者之外,還能夠避免習知夾持性結構對手持式電子裝置的表面帶來的刮傷掉漆等傷害,而且,本創作支撐架於第一座體、支撐主體、及連接手段三種主要構件皆設計為可拆卸式,方便使用者拆卸收納或快速組合使用,增加支撐架使用上的方便性,再加上貼片能夠運用於支撐架的底部或支撐主體的表面,在提供一穩固的吸附於平滑表面的附著力同時供使用者有變化使用上的多樣性選擇。
茲為便於更進一步對本創作之構造、使用及其特徵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的認識與瞭解,爰舉出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主要包含有一支撐主體1、一第一座體2、一連接手段3及一第一貼片4四大部分。
首先,本創作支撐主體1具有一第一區域10及第二區域11,上述第一區域10透過上述連接手段3與第一座體2組接,上述第二區域11具有一可供上述手持式電子裝置放置的平滑表面111,於一可行實施例中,上述第一區域10設為一第一平板100,而上述第二區域11設為一一體連接上述第一平板100的第二平板110,而上述第一區域10與第二區域11之間形成一特定角度的夾角13,如圖所示,上述夾角13為一角度範圍選自於40~70之間的銳角樣態,然而,此僅為方便舉例說明之用,並非加以限制,亦即上述夾角13亦可為一角度範圍選字130~160度之間的鈍角樣態(圖未式)。
請參照圖3所示另一可行實施例,本創作支撐主體1的第一區域10所形成的第一平板100與第二區域11所形成的第二平板110互為一分離組件,其中,上述第一平板100上設有一插接機構12,如圖所示,上述插接機構12設為一對應上述第二平板110端面大小的斜向槽孔120,形成一由上述第二平板110與斜向槽孔120對應組合的樣態,而且,上述第二區域11的第二平板110兩側分別斜向延伸一斜向槽軌121,而上述第二平板110底部的中央部分具有一供人手推持的缺口部122,使用者能夠以手伸入上述缺口部122並將上述沿著斜向槽軌121的軌道從上述移出拆卸。
再者,上述第一座體2是由一固定座20以及一組接座21共同構成,上述固定座20與組接座21相鄰處設有一供使用者按壓的按鍵22,上述固定座20的內部設有一組與上述按鍵22連接的第一卡合件201,而上述組接座21的內部設有一組對應上述第一卡合件201的第二卡合件211,透過上述第一卡合件201及第二卡合件211之間的卡固進而將上述固定座20及組接座21組合連接,且使用者亦能夠透過壓抵上述按鍵22方式將上述第一座體2拆卸,方便縮小整體體積作為收納之用。
其中,上述第一座體2具有一位於上述固定座20的組接端202及一位於上述組接座21的固定端212,上述組接端202配合上述連接手段3將上述第一座體2與支撐主體1連接組裝,而透過上述固定端212使得支撐架能夠置放於任何物件的平面上。
請參照圖4所示,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於配合一具有較大螢幕的電子產品時,實際應用的情況為,本創作第一貼片4還能夠配合另一具有平滑表面的板件6,並於上述板件6的相對側再貼上複數個第一貼片4,如此一來具有較大螢幕的電子產品亦能夠透過第一貼片4吸附於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上。
請參照圖5所示,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固定端212設有一吸附裝置213,而上述吸附裝置213由一與上述底座2的組接座21一端連接的彈性件214、一位於上述底座2的相對端的扳壓元件215以及一中央連接於上述扳壓元件215且周圍與上述組接座21的底部邊緣接觸之吸盤216共同構成,吸盤216的底部形成一中央凹陷的盤面,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彈性件214設為一彈簧元件,當使用者施力下壓扳壓元件215牽動吸盤216朝向外部物件的平面擠壓,上述扳壓元件215由一第一位置動作至一第二位置,上述吸盤216的盤面的中央凹陷將由一第一高度動作至一第二高度,上述吸盤216的中央排除空氣並緊貼於外部物件的平面形成將底座2貼固定位的效果。
請再參照圖5所示,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組接座21朝向外部物件的平面設有一第二座體23,上述第二座體23連接於上述第一座體2的固定端212,由上述第二座體23配合一第二貼片5貼固於外部物件的平面上,由於前一較佳實施例中吸盤216形成的吸力具有一定的強度,大多數的女性使用者無法輕易將本創作支撐架由外部物件的平面上移除改變吸附定位的地方,遂有配合上述第二貼片5及第二座體23之應用發生。
此外,請參照圖6所示,上述連接手段3係為上述組接座21的組接端202與上述支撐主體1的第一區域10相互組接,上述連接手段3設為一位於上述組接端202的第一槽孔30、一位於上述第一區域10的第二槽孔31及一連接件32樞接連結,由上述連接件32對應同時地穿設進入上述第一槽孔30及第二槽孔31,此實施例所舉之連接方式僅能作單一縱向或橫向的方向將上述支撐主體1相對於底座2進行來回地擺動樞轉動作。
相對於此,請參照圖7及圖8所示,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連接手段3設為一球狀件33、一承接件34、一卡合機構35、一栓件36、一環圈件37以及一位於上述支撐主體1的第一區域10的通孔38共同組設而成,其中,一上述球狀件33由上述固定座20的組接端202一體延伸形成,上述環圈件37圍繞於上述球狀件33及承接件34的一端之外週圍,且上述承接件34的凹槽343係用以容設上述球狀件33形成一球窩軸承,其中,上述承接件34為兩個一組對合連接的承接組件341構成,於一端由複數個爪狀件共同圍繞形成一具有對應上述球狀件33的凹槽343之夾壁342,上述爪狀件的外週圍形成複數條螺紋344,上述螺紋344對應於上述環圈件37的內部相互嵌合,相對於上述夾壁之另一端設有一與上述支撐主體1的第一區域10組接之卡合機構35,上述承接組件341的內部分別具有一組位於對應位置的軸件,由軸凸件形成一連接部350,而上述承接組件341的外部分別對應上述連接部350的位置形成一第一通道351,上述承接組件341相對於上述凹槽343的另一側具有一導通於上述第一區域10的T形部352,上述T形部352具有一第二通道353,先由上述承接組件341的連接部350穿設進入上述T形部352的第二通道353,再由一栓件36鎖入上述連接部350的第一通道351中,使用者再以推壓的方式將上述球狀件33推合進入上述夾臂342所形成的凹槽343中,便完成簡單組裝本創作支撐主體1的第一區域10及第一座體2的組接端202,為使得組裝穩定性增加,再由一環圈件37旋固於承接件34的夾臂342外週圍。
另外,請參照圖9所示,上述第一貼片4及第二貼片5包含:一耐熱層42,具有第一表面421與第二表面422;一第一介面層43,位於上述耐熱層42的第一表面421;一第二介面層44,位於上述第一介面層43的上方;一形成上述連接面40的黏著層45,位於上述第二介面層44的上方;一第三介面層46,位於上述耐熱層42的第二表面422;以及一形成上述吸附面41的表面層47,貼固於上述第三介面層46的上方,其中,上述表面層47設為一圖案471,使第一貼片4及第二貼片5貼固於外部物件的表面產生點綴裝飾的效果。
本創作第一貼片4及第二貼片5於實際應用時,由上述黏著層45貼固於一外部物件的表面,而上述黏著層45藉由上述第一介面層43與第二介面層44貼固於上述耐熱層42,並經過高溫高壓處理使上述黏著層45能緊貼於上述耐熱層42,進而使上述黏著層45黏貼於外部物件的表面能夠自動產生真空吸附的效果,因此,使用者可將手持式電子裝置吸附於本創作支撐架的第一區域10的平滑表面111上。而且,本創作貼片貼固於上述第一區域10的平滑表面111時,上述表面若呈現不平整、不平滑的樣態,所產生的自動真空吸附的效果相對較差,因此位於上述黏著層45與上述表面70之間進一步設有一平滑層,使上述黏著層45藉由上述平滑層平整平滑的特性,緊貼於上述表面,藉以達到最佳的自動真空吸附的效果。當貼片貼固於上述第一區域10的時間越長,緊密黏貼的效果就會逐漸提升,且能乘載一定的重量。
最後,請參照圖10及圖11所示,為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於實際配合手持式電子裝置使用時,所呈現能夠實現多種角度進行旋轉及定位的樣態,便能夠依據使用者意願調整最佳使用及視見的視角,減緩慢性眼睛疲勞及頸部或脊椎的傷害。
上述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創作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創作精神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所作之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1‧‧‧支撐主體
10‧‧‧第一區域
100‧‧‧第一平板
11‧‧‧第二區域
110‧‧‧第二平板
111‧‧‧平滑表面
12‧‧‧插接機構
120‧‧‧斜向槽孔
121‧‧‧斜向槽軌
122‧‧‧缺口部
13‧‧‧夾角
2‧‧‧第一座體
20‧‧‧固定座
201‧‧‧第一卡合件
202‧‧‧組接端
21‧‧‧組接座
211‧‧‧第二卡合件
212‧‧‧固定端
213‧‧‧吸附裝置
214‧‧‧彈性件
215‧‧‧扳壓元件
216‧‧‧吸盤
22‧‧‧按鍵
23‧‧‧第二座體
3‧‧‧連接手段
30‧‧‧第一槽孔
31‧‧‧第二槽孔
32‧‧‧連接件
33‧‧‧球狀件
34‧‧‧承接件
341‧‧‧承接組件
342‧‧‧夾臂
343‧‧‧凹槽
344‧‧‧螺紋
35‧‧‧卡合機構
350‧‧‧連接部
351‧‧‧第一通道
352‧‧‧T形部
353‧‧‧第二通道
36‧‧‧栓件
37‧‧‧環圈件
38‧‧‧通孔
4‧‧‧第一貼片
40‧‧‧連接面
41‧‧‧吸附面
42‧‧‧耐熱層
421‧‧‧第一表面
422‧‧‧第二表面
43‧‧‧第一介面層
44‧‧‧第二介面層
45‧‧‧黏著層
46‧‧‧第三介面層
47‧‧‧表面層
471‧‧‧圖案
5‧‧‧第二貼片
6‧‧‧板件
圖1為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之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支撐本體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支撐本體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第一座體之分解圖; 圖6為本創作連接手段的第一實施例之斷面圖; 圖7為本創作連接手段的第二實施例之斷面圖; 圖8為本創作球窩軸承之分解圖; 圖9為本創作貼片之結構示意圖; 圖10及圖11為本創作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1‧‧‧支撐主體
10‧‧‧第一區域
100‧‧‧第一平板
11‧‧‧第二區域
110‧‧‧第二平板
111‧‧‧平滑表面
2‧‧‧第一座體
4‧‧‧第一貼片

Claims (13)

  1. 一種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包含: 一第一座體,具有一置放於平面上的固定端以及一組接端; 一支撐主體,具有一第一區域以及一與上述第一區域連接設置的第二區域,上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形成一夾角,又上述第二區域具有一可供上述手持式電子裝置放置的平滑表面; 一連接手段,將上述座體的組接端與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相互組接;以及 一第一貼片,具有一定位於上述第二區域平滑表面的連接面,另於上述連接面相對側形成一定位上述手持式電子裝置的吸附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固定端設有一吸附裝置,而上述吸附裝置具有一位於上述底座的下方的吸盤,上述吸盤的頂部連接一扳壓元件,且吸盤的底部形成一中央凹陷的盤面,當上述扳壓元件由一第一位置動作至一第二位置,上述盤面的中央凹陷將由一第一高度動作至一第二高度,致使上述吸盤吸附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支撐架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座體,上述第二座體連接於上述第一座體的固定端,且底部設有一第二貼片使上述第二座體能夠定位於一外部物件的平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設為一第一平板,且上述第一平板構造有一插接機構,而上述第二區域設為一第二平板,並以斜向方式結合定位於上述插接機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插接機構設為一對應上述第二平板端面大小的斜向槽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插接機構是由上述第一平板兩側分別斜向延伸一斜向槽軌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連接手段包含一設置於上述組接端的第一槽孔、一設置於上述第一區域的第二槽孔以及一穿接於上述第一槽孔及第二槽孔的連接件相互固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連接手段包含一球狀件以及一形成凹槽的承接件,上述承接件凹槽用以容設上述球狀件形成一球窩軸承,上述球狀件設置於上述組接部與第一區域的其中之一,而上述承接件設置於上述組接部與第一區域的另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承接件一端由多數夾臂圍繞排設形成上述凹槽,另一端構造成一卡合機構與上述支撐主體的第一區域互相組裝固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卡合機構包含一內部形成軸件的連接部以及一受上述軸件穿接定位的T形部,而上述T形部穿過上述支撐主體,並使上述第一區域受限於上述T形部與連接部之間共同定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第一座體包含一固定座以及一能與上述固定座互相組裝或拆卸的組接座,上述固定座與組接座的其中之一設有一第一卡合件以及一與上述第一卡合件連接的按鍵,而上述固定座與組接座的另一者設有一對應上述第一卡合部卡接固定的第二卡合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貼片包含:一耐熱層,具有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一第一介面層,位於上述耐熱層的第一表面;一第二介面層,位於上述第一介面層的上方;一第三介面層,位於上述耐熱層的第二表面;一形成上述連接面的黏著層,位於上述第二介面層的上方;以及一形成上述吸附面的表面層,貼固於上述第三介面層的上方。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上述夾角選自於鈍角或銳角的其中一種。
TW104206353U 2015-04-27 2015-04-27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TWM507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353U TWM507154U (zh) 2015-04-27 2015-04-27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353U TWM507154U (zh) 2015-04-27 2015-04-27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7154U true TWM507154U (zh) 2015-08-11

Family

ID=5434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6353U TWM507154U (zh) 2015-04-27 2015-04-27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7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557B (zh) * 2016-08-16 2017-04-11 程陽有限公司 真空貼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557B (zh) * 2016-08-16 2017-04-11 程陽有限公司 真空貼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644B2 (en) Hands-free holding device
US9695849B2 (en) Support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080116336A1 (en) Suction Fixture
TWI323806B (en) Monitor with stand
US8109479B1 (en) Multi-vacuum mount type support device
US20130001381A1 (en) Support mechanism
US20120049019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holding object
TWM581221U (zh) Mobile device and computer equipment support frame
US9784406B1 (en) Pivotal device for a support of an electric device
TWI224467B (en) Stand
US20220090731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483075B2 (en) Handheld mount and stand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WM507154U (zh) 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支撐架
US20120145878A1 (en) Multi-purpose positionable support for accessories such as portable digital devices
US20130214114A1 (en) Portable device stand
US20140085799A1 (en) Flat panel monitor stands
TWI287423B (en) Pedestal set
KR101692961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거치대
KR200469232Y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거치대
WO2017166738A1 (zh) 一种有三个支撑脚的磁力支架
KR20120004791U (ko) 흡착용 거치대
TWM517506U (zh) 可調整吸附電子用品座
KR20170059367A (ko) 모바일 받침용 다기능 거치대
WO2013143120A1 (zh) 支撑架
TWI638677B (zh) Inverted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