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7075U - 電池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池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7075U
TWM507075U TW104204578U TW104204578U TWM507075U TW M507075 U TWM507075 U TW M507075U TW 104204578 U TW104204578 U TW 104204578U TW 104204578 U TW104204578 U TW 104204578U TW M507075 U TWM507075 U TW M5070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vable tray
conductive terminal
battery connecto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4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chao Li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507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7075U/zh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Description

電池連接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池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便於更換電池的電池連接器。
大陸專利CN201120523735.4揭露了一種易於換置電池的電池連接器,該電池連接器設置在電腦主機殼內的主機板上,該主機板的側邊具有可供外部連接器插接的輸入/輸出端口。該電池連接器包含連接器本體和裝設在該連接器本體上的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該連接器本體具有可供該電池容置的電池容置室。其中,該第一電極端子為彈性片,其設置在該電池容置室的底部;該第二電極端子為彈性卡勾,其設置在該電池容置室的頂部。該連接器本體設置在該主機板具有該輸入/輸出端口的側邊,該電腦主機殼在該輸入/輸出端口的鄰處設有開槽,該開槽對應該電池容置室而設置。在正常應用狀態,紐扣電池籍由第二電極端子的彈性卡勾的作用,可以保持在該電池容置室中;在需要更換電池時,使用者必須對第二電極端子的彈性卡勾施加反向的作用力。這種電池連接器雖然不 需要拆除主機外殼就可以對紐扣電池進行更換,但是第二電極端子的彈性卡勾結構造成使用者在拆卸紐扣電池時操作不夠方便,並且容易因為在拆卸時用力過大導致第二電極端子變形,進而影響到電池連接器的連接可靠性。
因此,本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即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電池連接器,可以方便電池的更換操作,且不容易損壞導電端子。
於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包括:一絕緣座體,該絕緣座體上設有一第一導電端子和一第二導電端子,每一個導電端子具有固定於該絕緣座體的一固定部、由該固定部延伸出的一對接部和一焊接部;一活動托盤,其是能夠前後活動地裝設於該絕緣座體的一收容空間內,該活動托盤具有一電池容置空間,其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活動托盤的後方伸入到該電池容置空間;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活動托盤的側向伸入到該電池容置空間;一推桿,其是能夠前後活動地裝設於該絕緣座體上;一旋轉槓桿,其是可旋轉地裝設在該絕緣座體上,該旋轉槓桿具有一從動部和一推動部;其中該推桿能夠被一外力向後推動,作用於該旋轉槓桿的從動部使該旋轉槓桿旋轉運動,從而使該旋轉槓桿的推動部將該活動托盤向前推出該收容空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固定部的前端先向前水平延伸,再向上並向後傾斜 彎折延伸的;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固定部的一側先豎直向上彎折再向後彎折延伸的。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個導電端子的固定部設 有至少一定位扣片;該絕緣座體的底面凹設形成有用以分別對應裝設這二個導電端子的固定部的二個端子收容槽,這些端子收容槽的底部向下凸伸地設有與上述定位扣片相配合的至少一定位柱。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活動托盤具有一底板, 該底板上凹設有前後延伸的一端子容置槽,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對應收容在該端子容置槽並向上突伸入該電池容置空間的。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底板的後部向上突伸出 一後牆,該後牆上設有前後貫通的一通道以供該第一導電端子向前穿設至該端子容置槽;該旋轉槓桿的推動部能夠施壓於該後牆從而將該活動托盤向前推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活動托盤的底板向上突 伸出多個彈性卡爪,所述的電池容置空間是由該活動托盤的底板與這些彈性卡爪包圍形成的,其用以對應收容一紐扣電池。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 在該活動托盤完全插入該收容空間時是抵壓在該紐扣電池的前半圓周,從而能夠向該活動托盤施加一向後的保持力。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絕緣座體呈L型,其包 括一安裝平台及由該安裝平台的一側向前延伸出的一側向平台,該活動托盤收容於該安裝平台的前方並處於該側向平台的內側,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安裝平台懸空地向前突伸出,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側向平台的內側向內突伸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安裝平台向上凸設出供 該旋轉槓桿繞其樞轉的一樞軸,該旋轉槓桿的從動部位於該樞軸的一側,而該推動部位於該樞軸的另一側;該側向平台設有供該推桿裝設於其中的一推桿安裝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電池連接器還包括固定 裝設在該絕緣座體上的一罩體,該罩體與該絕緣座體配合形成一開口,以使該活動托盤只能從該開口沿前後方向插入/退出該收容空間。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透過推桿、旋轉槓桿及活 動托盤的巧妙配合,可以很輕巧地將用以承載電池的活動托盤向前推出,從而方便電池的更換操作,並且不容易損壞導電端子。
10‧‧‧電池連接器
1‧‧‧絕緣座體
11‧‧‧安裝平台
12‧‧‧側向平台
16‧‧‧第一端子收容槽
17‧‧‧第二端子收容槽
19‧‧‧收容空間
111‧‧‧底壁
112‧‧‧後牆
113‧‧‧樞軸
114‧‧‧凸台
1111‧‧‧底面
1125‧‧‧扣槽
121‧‧‧底壁
122‧‧‧內側壁
123‧‧‧外側壁
124‧‧‧前側壁
125‧‧‧端子安裝槽
126‧‧‧插孔
127‧‧‧推桿安裝槽
1211‧‧‧底面
1216‧‧‧扣槽
1241‧‧‧前側面
161‧‧‧定位柱
171‧‧‧定位柱
2‧‧‧第一導電端子
21‧‧‧固定部
22‧‧‧對接部
23‧‧‧焊接部
214‧‧‧突刺
216‧‧‧定位扣片
3‧‧‧第二導電端子
31‧‧‧固定部
32‧‧‧對接部
33‧‧‧焊接部
314‧‧‧突刺
316‧‧‧定位扣片
4‧‧‧活動托盤
41‧‧‧底板
42‧‧‧後牆
43‧‧‧前牆
44‧‧‧卡爪
49‧‧‧電池收容空間
411‧‧‧端子容置槽
421‧‧‧通道
431‧‧‧前側面
5‧‧‧推桿
52‧‧‧前端
53‧‧‧後端
6‧‧‧旋轉槓桿
61‧‧‧基體
62‧‧‧軸套
63‧‧‧從動部
64‧‧‧推動部
7‧‧‧罩體
71‧‧‧頂板
72‧‧‧側板
73‧‧‧底板
74‧‧‧固定腳
75‧‧‧第一扣片
76‧‧‧第二扣片
79‧‧‧腔體
20‧‧‧電路板
201‧‧‧焊盤
202‧‧‧焊孔
30‧‧‧電池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一實施例與電路板的一立體圖;圖2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實施例、電池與電路板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實施例與電池的一立體分解圖,其中罩體被從絕緣座體上拆離;圖4是在圖3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一立體分解圖;圖5A和圖5B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實施例去除了罩體後的俯視圖,其中,圖5A示出了電池處於正常裝設狀態的情形,圖5B示出了活動托盤被向前推出的情形;圖6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實施例在去除了罩體後與電池的一立體分解圖;圖7是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及圖8是在圖7的基礎上進一步分解的一立體分解圖。
儘管本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現為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在附圖中示出並且在本說明書中將詳細說明的僅僅是其中一些具體實施例,同時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應視為是本新型原理的示範性說明,而並非旨在將本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說明的那樣。
由此,本說明書中所指出的一個特徵將用以說明本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其中一個特徵,而不是暗示本新型的每個實施例必須具有所說明的特徵。此外,應當注意的是本說明書描述了許多特徵。儘管某些特徵可以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統設計,但是這些特徵也可用於其他的未明確說明的組合。由此,除非另有說明,所說明的組合並非旨在限制。
在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諸如上 、下、左、右、前和後)用以解釋本新型的各種元件的結構和運動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當這些元件處於附圖所示的位置時,這些說明是合適的。如果這些元件的位置的說明發生改變時,則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應地改變。
以下結合本說明書的附圖,對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參閱圖1至圖8,示出本新型電池連接器的一較佳實施例。該電池連接器10包括一絕緣座體1,裝設在該絕緣座體1上的一第一導電端子2和一第二導電端子3,與該絕緣座體1活動配合的一活動托盤4,可以前後活動地裝設在該絕緣座體1上的一推桿5,可旋轉地裝設在該絕緣座體1上並且能夠被該推桿5推動的一旋轉槓桿6以及罩設在該絕緣座體1上的一罩體7。
該電池連接器10適於對應裝設到一電路板20上。該電池連接器10用以承載一電池30。參見圖2,該電路板20設有與該第一導電端子2及第二導電端子3相配合的二個焊盤201,以及與該罩體7相配合的四個焊孔202。該電池30較佳為一紐扣電池,當其裝設到該電池連接器10中時,電池30的負極將與該第一導電端子2導通,電池30的正極將與該第二導電端子3導通。
參見圖7和圖8,該絕緣座體1是採用絕緣材料一體注塑而成的。該絕緣座體1大體呈L形,其包括一安裝平台11和由該安裝平台11的一側向前延伸出的一側向平台12。該絕緣座體1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端子收容槽16 和一第二端子收容槽17。該安裝平台11的前方與該側向平台12的內側的公共區域定義出該絕緣座體1的一收容空間19。
該安裝平台11包括一底壁111,由該底壁111 的後端向上延伸出的一後牆112,向上突伸地設置於該底壁111中部的一樞軸113以及由該底壁111的底面1111的後端向下突伸出的一凸台114。該後牆112的後側面的兩側分別凹設有二個扣槽1125。該第一端子收容槽16是向上凹設於該底壁111的底面1111上。並且從該第一端子收容槽16的底部向下凸伸地設有一定位柱161。該第二端子收容槽17的一部分也是向上凹設於該底壁111的底面1111上。
該側向平台12包括一底壁121,由該底壁121 向上延伸出的一內側壁122、一外側壁123以及一前側壁124。其中,該內側壁122、外側壁123以及前側壁124圍合出一推桿安裝槽127。該推桿安裝槽127的上方及後方開放。該前側壁124上設有與該推桿安裝槽127連通的一插孔126。該內側壁122的內側凹設地形成有面向該收容空間19的一端子安裝槽125。該底壁121的底側面1211上向上凹設地形成有一扣槽1216。該第二端子收容槽17的另一部分是向上凹設於該底壁121的底面1211上。該第二端子收容槽17的底部向下凸伸地設有相互間隔的二個定位柱171。
參見圖7和圖8,該第一導電端子2具有固定於 該絕緣座體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6中的一固定部21、由該 固定部21的前端向前懸空地延伸出的一對接部22和由該固定部21的後端向後延伸出的一焊接部23。具體而言,該固定部21是水平地前後延伸的。該固定部21設有與該絕緣座體1上的定位柱161相配合的一定位扣片216。該固定部21的兩側還形成有多個突刺214。該對接部22是由該固定部21先向前延伸再向上並向後傾斜地彎折延伸的。該對接部22能夠與電池30的底面接觸,從而電連接到該電池30的負極。
參見圖7和圖8,該第二導電端子3具有固定於該絕緣座體1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7中的一固定部31、由該固定部31的前端彎折延伸出的一對接部32和由該固定部31的後端向後延伸出的一焊接部33。具體而言,該固定部31是水平地前後延伸的。該固定部31設有與該絕緣座體1上的定位柱171相配合的兩定位扣片316。該固定部31的兩側還形成有多個突刺314。其中該對接部32是由該固定部31的前端的內側先向上豎直地彎折再向後彎折延伸出的。該對接部32對應收容在該端子安裝槽125中,並能夠與電池30的側面接觸,從而電連接到該電池30的正極。
參見圖6、圖7和圖8,該活動托盤4是採用絕緣材料一體注塑成型。其具有一底板41、由該底板41的後端向上突伸出的一後牆42、由該底板41的前端向上突伸出的一前牆43以及由該底板41的中部向上突伸出的四個彈性卡爪44。這些彈性卡爪44環繞成一圓形。該底板41與這些彈性卡爪44包圍形成向上開口的一電池容置空間49 。
該底板41的上表面凹設有前後筆直延伸的一端 子容置槽411,該後牆42上對應設有前後貫通的一通道421。該第一導電端子2的對接部22能夠穿過該通道421插入收容到該端子容置槽411中並向上突伸入該電池容置空間49的底部。該第二導電端子3的對接部32能夠從該活動托盤4的側向伸入到該電池容置空間49的一側。
參見圖6、圖7和圖8,該推桿5裝設在該絕緣 座體1的推桿安裝槽127中。推桿5的前端52與插孔126相對。推桿5的後端53在橫向上較寬,使得整個推桿5呈L狀。
參見圖6、圖7和圖8,該旋轉槓桿6包括板狀 的一基體61,設置於該基體61的中部的一軸套62,由該基體61的一側向上彎折出的一從動部63及由該基體61的另一側向上彎折出的一推動部64。該軸套62是可旋轉地套設在該絕緣座體1的樞軸113上。
參見圖5A,當電池30處於正常裝設狀態時, 該從動部63與該推桿5的後端53相對。該推動部64與該活動托盤4的後牆42相對。也即該活動托盤4位在完全插入該收容空間19的位置,該第二導電端子3的對接部32抵接在裝設于該電池容置空間49的電池30的前半圓周,從而能夠向該電池30施加一向後推動的作用力,進而能夠向該活動托盤4施加一向後的保持力,阻止該活動托盤4向前滑出該收容空間19。這時,絕緣座體1的前側面1241 與活動托盤4的前側面431基本平齊。
參見圖5B,當將一針狀物(圖未示)插入插孔 126中,向後推動該推桿5,將可帶動該旋轉槓桿6繞樞軸113逆時針旋轉,從而使該推動部64向前推動該活動托盤4。這時,該活動托盤4的前側面431向前突伸出該絕緣座體1的前側面1241。使用者可以用手繼續向前拖出該活動托盤4,進行電池30的更換操作,然後,向後推動該活動托盤4使其返回圖5A所示狀態,即可使更換後的電池30與第一導電端子2及第二導電端子3對應電性連接在一起,相當方便及可靠。
參見圖1至圖4,該罩體7採用金屬材料沖壓彎 折成型。其包括一頂板71、由該頂板71的兩側分別彎折延伸出的二個側板72、由這二個側板72的底端相向彎折延伸拼合而成的一底板73、由兩側板72分別向下延伸出的四固定腳74、分別由兩側板72向後延伸出的兩第一扣片75以及在該底板73的設定位置向上沖壓延伸出的一第二扣片76。其中,該頂板71、二個側板72與該底板73圍合出一前後貫通的腔體79。這些固定腳74可以對應焊接固定到該電路板20的焊孔202中。二個第一扣片75可以對應扣設在該絕緣座體1的二個扣槽1125中,第二扣片76可以對應扣設在該絕緣座體1的扣槽1216中,從而使該罩體7與該絕緣座體1固定裝設到一起。該罩體7與該絕緣座體1相配合,能夠使該收容空間19僅在該電池連接器10的前側形成有一開口,以使該活動托盤4只能沿前後方向插入/ 退出該收容空間19。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當借助於電子產品中的結構能夠限定出該收容空間19僅在前方形成一開口時,該罩體7是可以省去的。
本新型的電池連接器10的裝配過程大致包括: 將第一導電端子2裝設到絕緣座體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6中,將第二導電端子3裝設到絕緣座體1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7中;再將推桿5裝設到絕緣座體1的推桿安裝槽127中;然後將旋轉槓桿6的軸套62對應套設到絕緣座體1的樞軸113上;接著將上述組裝完成的組合體沿前後方向插置到該罩體7的腔體79中;最後,可由前往後地將該活動托盤4插入到收容空間19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的電池連接器10通過 推桿5、旋轉槓桿6及活動托盤4的巧妙配合,可以很輕巧地將用以承載電池30的活動托盤4向前推出,從而方便進行電池30的更換操作,再配合從二個不同方向伸入該電池容置空間49的第一導電端子2以及第二導電端子3,可以很方便地在插入活動托盤4的同時完成電池30的電性連接,使用上極為便利;另外,由於第一導電端子2的對接部22和第二導電端子3的對接部32是位在使用者接觸不到的收容空間19的內部,不容易由於操作不當而受損,也有利於提高電池連接器10的可靠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 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 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絕緣座體
113‧‧‧樞軸
1241‧‧‧前側面
126‧‧‧插孔
2‧‧‧第一導電端子
22‧‧‧對接部
3‧‧‧第二導電端子
32‧‧‧對接部
4‧‧‧活動托盤
42‧‧‧後牆
43‧‧‧前牆
44‧‧‧卡爪
49‧‧‧電池收容空間
431‧‧‧前側面
5‧‧‧推桿
52‧‧‧前端
53‧‧‧後端
6‧‧‧旋轉槓桿
62‧‧‧軸套
63‧‧‧從動部
64‧‧‧推動部
30‧‧‧電池

Claims (10)

  1. 一種電池連接器,包括:一絕緣座體,該絕緣座體上設有一第一導電端子和一第二導電端子,每一個導電端子具有固定於該絕緣座體的一固定部、由該固定部延伸出的一對接部和一焊接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活動托盤,其是能夠前後活動地裝設於該絕緣座體的一收容空間內,該活動托盤具有一電池容置空間,其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活動托盤的後方伸入到該電池容置空間;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活動托盤的側向伸入到該電池容置空間;一推桿,其是能夠前後活動地裝設於該絕緣座體上;一旋轉槓桿,其是可旋轉地裝設在該絕緣座體上,該旋轉槓桿具有一從動部和一推動部;其中該推桿能夠被一外力向後推動,作用於該旋轉槓桿的從動部使該旋轉槓桿旋轉運動,從而使該旋轉槓桿的推動部將該活動托盤向前推出該收容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固定部的前端先向前水平延伸,再向上並向後傾斜彎折延伸的;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固定部的一側先豎直向上彎折再向後彎折延伸的。
  3. 如請求項2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每個導電端子的固定部設有至少一定位扣片;該絕緣座體的底面凹設形成有用以分別對應裝設這二個導電端子的固定部的二個端子收容槽,這些端子收容槽的底部向下凸伸地設有與上述定位扣片相配合的至少一定位柱。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活動托盤具有一底板,該底板上凹設有前後延伸的一端子容置槽,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對應收容在該端子容置槽並向上突伸入該電池容置空間的。
  5. 如請求項4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底板的後部向上突伸出一後牆,該後牆上設有前後貫通的一通道以供該第一導電端子向前穿設至該端子容置槽;該旋轉槓桿的推動部能夠施壓於該後牆從而將該活動托盤向前推出。
  6. 如請求項4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活動托盤的底板向上突伸出多個彈性卡爪,所述的電池容置空間是由該活動托盤的底板與這些彈性卡爪包圍形成的,其用以對應收容一紐扣電池。
  7. 如請求項6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在該活動托盤完全插入該收容空間時是抵壓在該紐扣電池的前半圓周,從而能夠向該活動托盤施加一向後的保持力。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呈L型,其包括一安裝平台及由該安裝平台的一側向前延伸出的一側向平台,該活動托盤收容於該安裝平台的前方並處於該側向平台的內側,該第一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由該安裝平台懸空地向前突伸出,該第二導電端子的對接部是從該側向平台的內側向內突伸出。
  9. 如請求項8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安裝平台向上凸設出供該旋轉槓桿繞其樞轉的一樞軸,該旋轉槓桿的從 動部位於該樞軸的一側,而該推動部位於該樞軸的另一側;該側向平台設有供該推桿裝設於其中的一推桿安裝槽。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電池連接器,其中,該電池連接器還包括固定裝設在該絕緣座體上的一罩體,該罩體與該絕緣座體配合形成一開口,以使該活動托盤只能從該開口沿前後方向插入/退出該收容空間。
TW104204578U 2015-01-28 2015-03-26 電池連接器 TWM5070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60940.XU CN204349003U (zh) 2015-01-28 2015-01-28 电池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7075U true TWM507075U (zh) 2015-08-11

Family

ID=5323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4578U TWM507075U (zh) 2015-01-28 2015-03-26 電池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9003U (zh)
TW (1) TWM507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38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48327U (zh) * 2015-12-22 2016-05-18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器及电路模块
JP6741530B2 (ja) * 2016-09-12 2020-08-1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826878B2 (ja) * 2016-12-19 2021-02-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型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3899A (zh) * 2016-05-20 2017-11-28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107403899B (zh) * 2016-05-20 2020-05-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9003U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0124B2 (en) Electrical plu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3521768U (zh) 电连接器
US20080064248A1 (en) Firm-structured plug
TWM507075U (zh) 電池連接器
TWM524574U (zh) 電連接器
JP3138297U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481525U (zh) 電連接器插座及電連接器組合
JP2012164649A (ja) 高電流電気コネクタ
US8011940B1 (en) Power socket device having switches
US2015004489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exterior shell
KR101600775B1 (ko) 커넥터
US8622758B2 (en) Rotatable plug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the rotatable plug
TWM517441U (zh) 電源插座及具有該電源插座的插座總成
JP3173361U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TWM512241U (zh) 線對板連接器
TWI458188B (zh) 抽屜式卡連接器
KR200450943Y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TWM393894U (en) Switch socket
TWI431851B (zh) 卡連接器
TWI464973B (zh) 電連接器
TWI525916B (zh) 抽屜座及具有該抽屜座之電子卡連接器
CN211508054U (zh) 一种用于多国插头的充电器
CN201303101Y (zh) 电连接器
TWM452511U (zh) 卡連接器
TWM496213U (zh) 側置型開關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