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643U -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 Google Patents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643U
TWM505643U TW104203137U TW104203137U TWM505643U TW M505643 U TWM505643 U TW M505643U TW 104203137 U TW104203137 U TW 104203137U TW 104203137 U TW104203137 U TW 104203137U TW M505643 U TWM505643 U TW M5056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ase
hou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mobile devic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3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ong-xian Wu
Original Assignee
zong-xian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ng-xian Wu filed Critical zong-xian Wu
Priority to TW104203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643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643U/zh

Links

Description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的外接保護殼,尤其是關於一種於保護殼內增設附加功能的電子元件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使用者對於即時且方便的資訊取得及通訊方面的需求更是呈現突破性的成長,對於傳統手機的進步,各種多樣化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也不斷地被開發,例如平板電腦(Tablet PC)或是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等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等,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用品。
為了保護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的觸控螢幕與機身,多數使用者係將保護套或保護殼包覆於裝置本身之外側,藉以避免硬物或是尖銳物品刮傷螢幕或是機身,並且可以阻隔髒汙。但,現今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只需要在觸控螢幕上以一個橫向滑動就可以執行如接聽、拒接電話、停止鬧鐘或是解除提醒訊息等功能,然而傳統的保護套或保護殼,在蓋合的狀態下,使用者欲執行上述之功能時,還需要將上蓋掀開以露出觸控螢幕才能進行滑動操作。或是,有許多可結合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之附加裝置,如外接式鍵盤、外接式遊戲控制器及充電器等,讓使用者須額外攜帶許多不 同附加裝置於身上。
無論是傳統保護殼或是其它的附加裝置,雖在使用上能給使用者達到更好的效果,但仍有攜帶上及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本創作在針對上述之困擾,提出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使保護殼不僅是外觀美化及防汙等功能,更結合輸入元件及充電電池等電子元件,以讓使用者使用更加便利。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係可使保護殼在不被打開的情況下,達成操控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通話功能,然而打開保護殼後,有如鍵盤或是遊戲控制器等輸入元件可控制智慧型手機,藉此讓使用者在閉合時可直接接聽而通話,打開後又擁有方便輸入的輸入元件,使使用者打字或是進行遊戲之控制更為便利。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藉由保護殼體內建之薄型電池,使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在緊急需要充電之情況下,提供暫時的電力供給,方便使用者在外出時隨身擁有備份的電源供應。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可保護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觸控螢幕及機身外觀,以避免於攜帶時造成硬物或是其它尖銳物品刮傷螢幕或是機身,並且可以阻隔髒汙以保護觸控螢幕及機身之完整。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係將輸入元件、音效收發器、通話按鍵、薄型電池及微電腦處理器 增設在保護殼殼體,微電腦處理器係電性連接輸入元件、音效收發器、通話按鍵及薄型電池,藉由微電腦處理器中的無線收發單元無線連接如智慧型手機之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微電腦處理器可藉由音效收發器及通話按鍵控制智慧型手機之通話功能,及藉由輸入元件以執行智慧型手機之輸入功能。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配合所付的圖式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創作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0‧‧‧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12‧‧‧第一殼體
14‧‧‧第二殼體
16‧‧‧第一容置空間
18‧‧‧智慧型手機
20‧‧‧開孔
22‧‧‧第二容置空間
24‧‧‧遊戲控制器
26‧‧‧音效收發器
28‧‧‧通話按鍵
30‧‧‧音量控制器
32‧‧‧可充放電插槽
34‧‧‧第一凹部
36‧‧‧第二凹部
38‧‧‧連接元件
39‧‧‧微電腦處理器
40‧‧‧薄型電池
41‧‧‧無線收發單元
42‧‧‧智慧型手機傳輸線
44‧‧‧鍵盤
第一圖為本創作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之元件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之第一、二殼體分解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之各元件連接關係的方塊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之第一使用方式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之第二使用方式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之第三使用方式示意圖。
隨著科技的進步,幾乎人手皆攜帶一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或是可通話之平板電腦等,多數使用者會在外殼用保護套或保護殼保護自己的裝置,除了外在特殊或是藝術美感的保護殼樣式設計外,本創作更提供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加強以往保護殼的3C功能。
首先,請先參照本創作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四圖所 示,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10,其係包含一第一殼體12及一第二殼體14,第一殼體12內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6,其係可置放一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在此實施例中係為智慧型手機18,第一殼體12對應智慧型手機18之電源插槽位置設有一開孔20;第二殼體14也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22,且在第二容置空間22內設置一輸入元件,在此實施例中係為遊戲控制器24,第二殼體14之外表面設有一音效收發器26及一通話按鍵28,一側面則設有一音量控制器30及另一側面設有一可充放電插槽32;第一殼體12設有一第一凹部34及第二殼體14設有一第二凹部36,一連接元件38係設置於第二凹部36,在此實施例中連接元件38係為轉動軸承,並係可接合至第一凹部34,使第二殼體14係可連接至第一殼體12;一微電腦處理器39係可電性連接音效收發器26、通話按鍵28、音量控制器30、可充放電插槽32、一薄型電池40及遊戲控制器24,在此實施例中音效收發器26係為喇叭及麥克風,微電腦處理器39並設有一無線收發單元41,其係可透過藍芽(Bluetooth)、無線保真(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或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無線連接智慧型手機18,使微電腦處理器39可無線連接至智慧型手機18。
接著,請參照本創作第五圖且同時再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第二殼體14係經由連接元件38接合第一殼體12,將智慧型手機18置入第一容置空間16後,可以第二殼體14為基準面轉動第一殼體12,方便使用者調整至最適當的觀看角度。當智慧型手機18無線連接至微電腦處理器39後,遊戲控制器24則可代替智慧型手機18的螢幕觸控方式,讓使用者以遊戲控制器24中的按鍵代替觸控方式,以操控遊戲進行之方式。當蓋合第一 殼體12及第二殼體14後,即可將智慧型手機18完全遮蔽保護,一有來電時,使用者不必打開第一殼體12與第二殼體14,即可直接按壓通話按鍵28接通來電,並可透過音效收發器26進行對話時聲音的傳導。
承接上段,並請同時參照本創作第六圖所示,因第二殼體14內增設有薄型電池40,薄型電池40及微電腦處理器39係可藉由可充放電插槽32電性連接一外部電源(圖中未示),以進行充電。另外可充放電插槽32又可電性連接一智慧型手機傳輸線42,並再藉由開孔20電性連接至智慧型手機18之電源插槽,使微電腦處理器39可控制薄型電池40,以將電能自薄型電池40充電至智慧型手機18中。
另,請同時參照本創作第七圖所示,其中,輸入元件更可為一鍵盤44,以取代智慧型手機18之輸入功能,可將原本智慧型手機18螢幕中的鍵盤更加巨大化,更加方便使用者進行如訊息輸入之功能,此實施例與前述的差異僅在於輸入元件為鍵盤44與遊戲控制器的差異,因其它功效相同,故不再此贅述。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提供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在蓋合二殼體後,可由通話按鍵直接接聽,所蓋合的二殼體打開後可由遊戲控制器或是鍵盤代替螢幕觸控方式操控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的輸入功能。又因所有電子元件皆設置於第二殼體,而第一殼體僅具有保護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功能,第一殼體係可與第二殼體進行分離。一旦使用者未需要上述之功能時,僅欲攜帶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時,則可分離連接元件,第一殼體仍具有保護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功能,但第一、二殼體之外觀樣式及表面所設有的圖騰則不在本創作之限定中,圖式僅作為本實施 例之參考。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
10‧‧‧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12‧‧‧第一殼體
14‧‧‧第二殼體
16‧‧‧第一容置空間
18‧‧‧智慧型手機
20‧‧‧開孔
22‧‧‧第二容置空間
24‧‧‧遊戲控制器
30‧‧‧音量控制器
32‧‧‧可充放電插槽
38‧‧‧連接元件
39‧‧‧微電腦處理器
40‧‧‧薄型電池

Claims (15)

  1. 一種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係包括:一第一殼體,其係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容置空間內可置放一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一第二殼體,其係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一連接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並使該第二殼體接合該第一殼體;一輸入元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該第二容置空間內;一音效收發器,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外表面,該音效收發器係可接收或發送音效;一通話按鍵,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外表面;及一微電腦處理器,其係設有一無線收發單元,該微電腦處理器係電性連接該音效收發器、該通話按鍵及該輸入元件,該無線收發單元係可無線連接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使該微電腦處理器可藉由該音效收發器及該通話按鍵以控制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通話功能,及該微電腦處理器可藉由該輸入元件控制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輸入功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音效收發器係為喇叭及麥克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係為智慧型手機。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無線收發單元係可透過藍芽(Bluetooth)、無線保真(Wi-Fi)、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或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無線連接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輸入元件係為鍵盤。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輸入元件係為遊戲控制器。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更包括一音量控制器,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側面,並電性連接該微電腦處理器,以調整該音效收發器之音量。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更包括一可充放電插槽,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側面,並電性連接該微電腦處理器及一外接電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更包括一薄型電池,其係設置於該第二殼體之該第二容置空間內,並電性連接該可充放電插槽,使該薄型電池可充電自該外接電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可充放電插槽更可電性連接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該微電腦處理器可控制該薄型電池放電至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第一殼體之側面更設有一第一凹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第二殼體之側面更設有一第二凹部。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連接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二凹部,該連接元件並係可接合至該第一凹部,使該第一殼體係連接至 該第二殼體以轉動。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其中該連接元件係為轉動軸承。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更包括一開孔,其係設置於第一殼體之側面,並可對應至該可通話之攜帶式行動裝置之電源插槽位置。
TW104203137U 2015-03-03 2015-03-03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TWM50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137U TWM505643U (zh) 2015-03-03 2015-03-03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137U TWM505643U (zh) 2015-03-03 2015-03-03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643U true TWM505643U (zh) 2015-07-21

Family

ID=5415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3137U TWM505643U (zh) 2015-03-03 2015-03-03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56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85A (zh) * 2020-08-27 2022-03-01 马思正 手机外挂多媒体背夹组合结构
TWI770586B (zh) * 2020-08-20 2022-07-11 馬思正 手機外掛多媒體背夾組合結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0586B (zh) * 2020-08-20 2022-07-11 馬思正 手機外掛多媒體背夾組合結構
CN114125085A (zh) * 2020-08-27 2022-03-01 马思正 手机外挂多媒体背夹组合结构
CN114125085B (zh) * 2020-08-27 2024-02-02 马思正 手机外挂多媒体背夹组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122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US9560432B2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bracelet
US8367235B2 (en) Battery pack, holster, and extendible processing and interface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
EP3358749B1 (en) Mobile terminal
EP2056483A2 (en) Mobile terminal
US20070135185A1 (en) Modular multifunction speaker and headset
WO2011146778A1 (en) Electronic wallet accessory for mobile device
KR20090046306A (ko) 밴드형 휴대 단말기
US20170242659A1 (en) Steering device for a dictation machine
JP2015521814A (ja) 録音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話スマートケース
TWM590893U (zh) 耳機收納盒裝置
TW201628416A (zh) 耳機模組
JP2012244263A (ja) 無線装置
US9223339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detachable protection cover
TWM460314U (zh) 電子裝置之保護裝置
US9867127B2 (en) Feature pack for interfacing with devices
JP3202433U (ja) 全被覆式保護ケース
US20030092468A1 (en) Combination thinline phone and PDA
TWM505643U (zh) 具電子元件之保護殼
JP2011182566A (ja) 充電源装置
TWM584568U (zh) 多工行動電源裝置
KR101717968B1 (ko) 스마트폰 결합 모듈
CN203377919U (zh) 腕戴式触控智能电话
CN109314729A (zh) 与移动终端一起使用的外围设备
CN209170604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蓝牙耳机对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