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5018U -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 Google Patents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5018U
TWM505018U TW103222175U TW103222175U TWM505018U TW M505018 U TWM505018 U TW M505018U TW 103222175 U TW103222175 U TW 103222175U TW 103222175 U TW103222175 U TW 103222175U TW M505018 U TWM505018 U TW M50501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batch
management system
products
identification t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Chi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Net Al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 Al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 Al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22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5018U/zh
Publication of TWM50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5018U/zh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Description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尤指一種利用射頻標籤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以往,對於食品安全的認證,主要以GMP認證與CNS認證為主。其中,GMP認證是特別注重產品在製造過程中之品質及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由於其認證是針對製造過程,而非對於原物料或產品本身。因此,當原物料有問題時,即使製作過程或生產線都符合GMP的規範,仍無法避免問題產品的產生。
至於CNS認證則是當廠商的品質管理合乎國際規範,且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時,可檢具相關證明書類向標準檢驗局申請核發。經審查核准後,廠商便可在其產品上註記CNS標記及證書字號。其標記亦與個別之產品無直接關係,無法經由CNS標記確認產品之原料或產品本身無不良成分。
為了解決食品追本溯源的問題,部分廠商於產品上標示二維條碼(例如QR code),可利用二維條碼讀取裝置讀取條碼後,經由條碼內含的連結連接到產品網頁,可藉以查閱產品履歷,了解產品之來源及成分。
然而,二維條碼容易被複製,當消費者以二維條碼讀取裝置讀取複製的二維條碼時,仍然可經由內含的連結連接到相同的產品網頁。 此一系統對於食品安全的管理並不完整。
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為業界亟需解決的課題。
本新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尤指一種利用射頻標籤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本新型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利用資訊裝置讀取識別標籤,配合應用程式而可連接管理平台,藉以顯示產品資料或產品履歷。
本新型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利用射頻標籤之唯一內碼無法複製的特性,可防止不肖業者偽造識別標籤。
本新型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利用射頻標籤配合產品資料庫之產品資料,可達到雙重確保的效果。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包含:一認證單元,用以接受一用戶申請一批次產品之認證,該認證單元設有一產品資料庫及一管理平台,該產品資料庫用以儲存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該管理平台連接該資料庫;一檢驗單元,用以根據該批次產品的類別進行對應的檢驗;一批次識別標籤,於產品檢驗通過後由認證單元提供,各識別標籤分別為一射頻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分別貼附於對應之產品上,各識別標籤分別具有一唯一內碼;及一資訊裝置,具有一顯示器及一應用程式,並具有射頻標籤讀取功能及連接網路功能;其中,該產品資料庫儲存該批次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並將該批次識別標 籤之唯一內碼對應至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當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時,可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該網路連接認證單元之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產品資料。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尚包含一批次易碎標籤,各易碎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分別貼附於對應產品之封緘處,用以識別產品是否已開封。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其中各易碎標籤可與各識別標籤整合為一體。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產品資料庫尚儲存有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產品履歷。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其中當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時,可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該網路連接認證單元之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產品履歷。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其中該資訊裝置可選擇為一行動電話、一射頻標籤讀取裝置、一電腦、一個人數位助理及一多媒體裝置之其中之一。
上述管理系統之一實施例,其中該產品為一食品或一食品原料。
1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11‧‧‧一批次產品
111‧‧‧產品
113‧‧‧產品
12‧‧‧認證單元
121‧‧‧產品資料庫
123‧‧‧管理平台
125‧‧‧識別標籤
127‧‧‧易碎標籤
131‧‧‧產品資料
133‧‧‧唯一內碼
135‧‧‧產品履歷
14‧‧‧網路
16‧‧‧檢驗單元
18‧‧‧資訊裝置
181‧‧‧顯示器
183‧‧‧應用程式
20‧‧‧產品
22‧‧‧容器
24‧‧‧識別標籤
26‧‧‧封蓋
261‧‧‧斷裂紋
263‧‧‧固定環
28‧‧‧易碎標籤
30‧‧‧產品
38‧‧‧識別標籤
381‧‧‧射頻標籤
383‧‧‧易碎部
401-409‧‧‧步驟
第1圖:係本新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係本新型識別標籤貼附於一產品之示意圖。
第3圖:係本新型識別標籤貼附於一產品另一態樣之示意 圖。
第4圖:係本新型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請參閱第1圖,為本新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新型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10包含有一認證單元12、一檢驗單元16、一批次識別標籤125及一資訊裝置18。其中,認證單元12用以接收一用戶申請一批次產品11之認證。該批次產品11包含有複數個產品111。認證單元12設有一產品資料庫121及一管理平台123。產品資料庫用以儲存該批次產品11之產品資料131,管理平台123則連接產品資料庫。
檢驗單元16用以根據該批次產品11的類別進行對應的檢驗。產品111通過檢驗後,由認證單元12提供一批次識別標籤125,各識別標籤125分別為一射頻標籤,並具有一唯一內碼。各識別標籤125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11之各產品111,並分別貼附於對應之產品111上,且各識別標籤125之唯一內碼133亦儲存於產品資料庫121中,並對應至該批次產品11之產品資料131。資訊裝置18具有一顯示器181及一應用程式183,並具有射頻標籤讀取功能及連接網路14功能。
當消費者以資訊裝置18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113之識別標籤125,並由識別標籤125取得唯一內碼133後,可利用該應用程式183透過網路14連接認證單元12之管理平台123,並於顯示器181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133之產品資料131。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尚可由認證單元12提供一批次易碎標籤127,各易碎標籤127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11之各產品111。各易碎標 籤127分別貼附於對應產品113之封緘處,可用以識別產品113是否已開封。消費者檢示產品113完整性時,可觀察易碎標籤127是否完整。若易碎標籤127已碎裂,表示產品113已開封,若易碎標籤127保持完整,則表示產品113尚未開封。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產品資料庫121中尚儲存有對應於該批次產品11之產品履歷135。當消費者以資訊裝置18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113之識別標籤125,並由識別標籤125取得唯一內碼133後,可利用該應用程式183透過網路連接認證單元12之管理平台123,並於顯示器181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133之產品履歷135。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資訊裝置18可選擇為一行動電話、一射頻標籤讀取裝置、一電腦、一個人數位助理及一多媒體裝置之其中之一。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產品111可選擇為一食品或一食品原料。
請參閱第2圖及第3圖,分別為本新型識別標籤貼附於一產品之示意圖及另一態樣之示意圖。在第2圖及第3圖中,本新型之產品20、30以瓶裝產品為例進行說明,本新型之產品並不以此為限。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可將識別標籤24貼附於產品20之容器22上。消費者利用資訊裝置讀取識別標籤24,即可即時查詢對應於該產品20之產品資料。另可將一易碎標籤28貼附於產品20之封緘處。以本實施例為例,其封緘處在於封蓋26。其中,封蓋26設有一斷裂紋261及一固定環263,可將易碎標籤28貼附於斷裂紋261上,如第2圖所示。如此,若封蓋 26被開啟過,則封蓋26將由斷裂紋261處斷開,同時也會破壞黏附於斷裂紋261上的易碎標籤。若易碎標籤28保持完整,則可確認封蓋26未被開啟過。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亦可將易碎標籤與識別標籤整合為一體。其中,識別標籤38中包含有一射頻標籤381及一易碎部383。在本實施例之產品30中,可將識別標籤38貼附於產品30之封蓋26上,並令射頻標籤381位於固定環263上,而易碎部383則跨越斷裂紋261之兩側,如第3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只需一識別標籤38即可達成產品30溯源及防偽的效果。消費者首先可觀察識別標籤38是否完整,若識別標籤38保持完整,則可確保產品30未被開封,而產品30的內容物不會被調換或摻混其他物質。若識別標籤38之易碎部383已損毀,則表示產品30已被開封過。
當識別標籤38保持完整時,消費者可利用資訊裝置讀取射頻標籤381,並利用應用程式透過網路連接認證單元之管理平台,即可於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射頻標籤381唯一內碼之產品資料。
由於本實施例之射頻標籤381位於封蓋26之固定環263上,即使消費者購買產品30並開封後,射頻標籤381仍保持完整,固仍可隨時利用資訊裝置讀取射頻標籤381,藉以查詢產品30之相關資料。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亦可令識別標籤38整體即為一易碎標籤,可於產品30開封前提供溯源及防偽的功效。惟,在本實施例中,若產品30已開封,則識別標籤38將被破壞,其中內含的射頻標籤381亦會損壞,將無法提供開封後查詢的功能。
請參閱第4圖,係本新型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一實施例之流程 圖。如圖所示,本新型之食品安全管理方法,首先為認證單元接受一用戶申請一批次產品之認證,如步驟401。然後,由檢驗單元根據該批次產品之類別進行對應的檢驗,如步驟403。當產品通過檢驗後,由認證單元提供一批次識別標籤,各識別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將各識別標籤貼附於對應之產品上,如步驟405。其中,各識別標籤分別為一射頻標籤,各識別標籤分別具有一唯一內碼。
由認證單元提供一產品資料庫,將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及該批次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儲存於該產品資料庫中,並將該批次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對應至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如步驟407。該認證單元另提供一管理平台,連接該產品資料庫。
最後,由消費者或用戶提供一資訊裝置,該資訊裝置具有一顯示器及一應用程式,並具有射頻標籤讀取功及及連接網路功能。利用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並由識別標籤125取得唯一內碼133後,即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網路連接該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產品資料,如步驟409。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在對該批次產品進行檢驗之前,尚包含有一封存該批次產品之步驟,藉以防止業者送檢樣品後,對該批次產品進行調整或調換的作業。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對該批次產品進行對應於該產品類別的檢驗為封存後隨機抽樣檢驗。由於已對該批次產品進行封存的動作,故適量的抽樣檢驗具有足夠的效力,並可節省檢驗所需的成本與時間。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尚包含有提供一批次易碎標籤之步驟,其中各易碎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分別貼附於對應產品之封緘處。利用易碎標籤之易碎特性,產品一經開啟,則易碎標籤將損壞且無法回復,可供消費者辨識產品是否已被開封。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各易碎標籤可與各識別標籤整合為一體。亦即可利用一標籤達到溯源管理與防偽的效果。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尚包含有將該批次產品之產品履歷儲存於該產品資料庫之步驟,並將該產品履歷對應至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當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並由識別標籤取得唯一內碼後,可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網路連接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產品履歷。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資訊裝置可選擇為一行動電話、一射頻標籤讀取裝置、一電腦、一個人數位助理及一多媒體裝置之其中之一。
在本新型之一實施例中,該產品可選擇為一食品或一食品原料。
利用本新型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不僅可達到產品溯源管理的功效,且可同時達成防偽效果。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新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11‧‧‧一批次產品
111‧‧‧產品
113‧‧‧產品
12‧‧‧認證單元
121‧‧‧產品資料庫
123‧‧‧管理平台
125‧‧‧識別標籤
127‧‧‧易碎標籤
131‧‧‧產品資料
133‧‧‧唯一內碼
135‧‧‧產品履歷
14‧‧‧網路
16‧‧‧檢驗單元
18‧‧‧資訊裝置
181‧‧‧顯示器
183‧‧‧應用程式

Claims (7)

  1. 一種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包含:一認證單元,用以接受一用戶申請一批次產品之認證,該認證單元設有一產品資料庫及一管理平台,該產品資料庫用以儲存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該管理平台連接該資料庫;一檢驗單元,用以根據該批次產品的類別進行對應的檢驗;一批次識別標籤,於產品檢驗通過後由認證單元提供,各識別標籤分別為一射頻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分別貼附於對應之產品上,各識別標籤分別具有一唯一內碼;及一資訊裝置,具有一顯示器及一應用程式,並具有射頻標籤讀取功能及連接網路功能;其中,該產品資料庫儲存該批次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並將該批次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對應至該批次產品之產品資料;當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時,可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該網路連接認證單元之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產品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尚包含一批次易碎標籤,各易碎標籤分別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各產品,並分別貼附於對應產品之封緘處,用以識別產品是否已開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其中各易碎標籤可與各識別標籤整合為一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其中該產品資料庫尚儲存有對應於該批次產品之產品履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其中當該資訊裝置讀取貼附於其中一產品之識別標籤之唯一內碼時,可利用該應用程式透過該網路連接認證單元之管理平台,並於該顯示器顯示對應於該唯一內碼之 產品履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其中該資訊裝置可選擇為一行動電話、一射頻標籤讀取裝置、一電腦、一個人數位助理及一多媒體裝置之其中之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管理系統,其中該產品為一食品或一食品原料。
TW103222175U 2014-12-12 2014-12-12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TWM50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175U TWM505018U (zh) 2014-12-12 2014-12-12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175U TWM505018U (zh) 2014-12-12 2014-12-12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018U true TWM505018U (zh) 2015-07-11

Family

ID=5415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175U TWM505018U (zh) 2014-12-12 2014-12-12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5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592B (zh)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TWI469109B (zh) 驗證系統及其驗證方法
TWI566183B (zh) 電子防偽系統及其電子防偽方法
US7372366B2 (en) Se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ages
JP6817937B2 (ja) クイックレスポンス(qr)コード内の機密情報を表示する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
US9916745B2 (en) Container fraud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S2924057T3 (es) Empaque de productos antifalsificación y antidesviación
ITPI20120008A1 (it) "sistema di etichettatura anticontraffazione di prodotti"
US20190378145A1 (en) Hazardous material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diamond placard
CN107004382A (zh) 用于识别待售的包装产品的真实性的装置
AU2014366899B2 (en) An assured integrity container
US20170178146A1 (en) Hazardous material handling reference system
TWM505018U (zh)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TW200620176A (en) Remote identification counterfeit-proof device
TW201606661A (zh) 產品履歷管理驗證機制
TWI586962B (zh) 食品安全雲端系統及其追蹤方法
CN105741004A (zh)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JP2017215412A (ja) コード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商品セット
JP3213027U (ja) 配送システム及び容器
Bhandari et al.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s: recent approaches and advancement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f pharmaceuticals: recent approaches and advancements
WO2019098957A2 (en) Safe filling and consumption system for refillable drinking water packaging
CN104773381A (zh) 一种透明防伪包装
US20210090093A1 (en) Computer-enabled platform for delivering products tamper-proof
US202302148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a product
JP2012111629A (ja) 出荷部品の梱包識別確認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