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866U - 滴滴壺結構 - Google Patents

滴滴壺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866U
TWM499866U TW104201365U TW104201365U TWM499866U TW M499866 U TWM499866 U TW M499866U TW 104201365 U TW104201365 U TW 104201365U TW 104201365 U TW104201365 U TW 104201365U TW M499866 U TWM499866 U TW M4998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structure according
pot structu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1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Chu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Bo-Chun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Chun Yang filed Critical Bo-Chun Yang
Priority to TW104201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866U/zh
Publication of TWM49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866U/zh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Description

滴滴壺結構
本創作一種滴滴壺結構,尤指一種用來提供茶飲、咖啡沖泡之相關應用,其特徵在於能夠提供給使用者製作出不同濃度的飲品,且具體積小、攜帶方便之特性,及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創作。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每天都在忙碌的過生活,可是在強壯的身體也是必須要休息調養的,因此生活休憩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人會在工作之餘出去戶外踏青、玩耍等動態運動,有的人則是從事靜態的休憩,例如看書、看電影、聽音樂等,讓自己能達到確實的放鬆,使得身體、心靈調整到最佳的狀態好迎接下一個挑戰,而在靜態的休憩活動中,最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休憩之一係為喝茶、喝咖啡了,許多茶類、咖啡除了可以提供給飲用者心靈得到抒放外,更可以促進身體機能的活化等優點,因此不少人們會在工作之餘來杯茶飲、咖啡調節自身。
又隨著國外流行的引進,喝茶或咖啡已經逐漸成為不少人們在放鬆、舒壓最佳選擇,雖然現今市面上的咖啡店、茶飲店四處林立,也提供給使用者有個休憩的空間,但是在人聲鼎沸的空間內,難免達不到最佳的放鬆,又或者是現今食安問題日趨嚴重,許多人皆不敢在外飲食,因此咖啡店、茶飲店所存在的風險也是不 小,有鑑於此,不少飲茶的愛好者會自己準備器具並在家裡沖泡來達到最佳放鬆,市面上的茶飲業者為了使用者的方便會將茶飲、咖啡磨碎包裝成袋,方便使用者直接沖泡,可是此種包裝的茶包並無法提供飲品最佳的風味,有些人還是忠於原汁原味,所以相關的茶具因應而生,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M360031『頂止式沖泡壺』,該頂止式沖泡壺係由一壺體、一跨置於壺體頂部之杯體及一蓋設壺體頂側且可轉動杯體之壺蓋等構造組成,其主要的特徵在於:杯體於底面的偏心位置設有一滴流嘴,且壺體於內部側壁凸設出一對應於滴流嘴之頂止台,並讓杯體跨置於壺體頂部時,該頂止台頂面的水平高度會略高於滴流嘴底緣,使得杯體的滴流嘴旋轉至頂止台位置時,杯體的滴流嘴會被頂止台擋止封閉者。
雖然上述『頂止式沖泡弧』可以提供給使用者沖以泡茶葉、咖啡粉的方式喝取較符合自身口味的飲品,但是在攜帶上並不方便,且濾網裝設在杯體的方式並不符合使用者,其因在於當杯體內注水沖泡時,濾網會與杯體間產生虹吸現象,如此一來使用者要替換、清潔杯體內的殘渣時,會耗費時間、體力來拔取濾網,甚至會造成濾網的壞損而導致成本的提高等缺失,因此相關業者必須再次的思考該如何改良以提供大眾所使用。
有鑑於上述情形,本創作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滴滴壺結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創作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使用者在沖泡茶葉、咖啡 時,能夠根據自身口味的喜好而沖泡,且攜帶方便、結構簡單易上手、充泡過程中不會產生虹吸現象等問題的發生,其改善習知技術所列舉之缺失,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一種滴滴壺結構,其包括:一內杯體,其內具有一容置室,該內杯體的一端係設有一杯口連通容置室,而在該內杯體底面則設有複數滲孔連通容置室,另於該內杯體的外周側且靠近杯口處係環設有一外鎖紋;一外杯體,其具有一容室,且於該外杯體的一端設有一插口連通容室,又於該外杯體底面設有複數透孔連通容室,另在該容室的內壁面且靠近插口處係環設有一內鎖紋,該內鎖紋係於內杯體插入外杯體之容室係與外鎖紋相互螺鎖;一襯件,其裝設於外杯體設有複數透孔的一端,且該襯件係具有一位於中心位置之組裝孔以及環繞於組裝孔周側之墊部;其中,利用內杯體的裝鎖以均勻壓抵裝設在外杯體內之茶葉、咖啡粉,使得到入內杯體的水能夠完全沖泡為在外杯體內的茶葉、咖啡粉,以沖泡出合適的濃度。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外杯體之容室內且靠近透孔的一端進一步係刻設有一刻度顯示值,該刻度顯示值係顯示所要裝設於容室內之茶葉、咖啡粉的容量。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內杯體之容置室內且靠近杯口的一端進一步刻設有二濃度顯示值,該二濃度顯示值係顯示所要沖泡之飲品的濃度。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襯件係與外杯體為一體成型。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襯件係與外杯體為分離組裝式。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外杯體對應襯件的一端之外周側係環設有一內螺紋,而該襯件之組裝孔內孔壁則環設有一外螺紋係與內螺紋相互螺鎖接合。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外杯體的外周側且靠近插口的一端係環設有一輔助環,該輔助環側面係設有複數弧槽呈間距設置。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另設有一杯蓋裝設於內杯體設有杯口的一端並遮蔽容置室,又該杯蓋的周側係延伸有一把柄。
綜觀上述針對本創作所描述的各項技術,其優點在於使用者再沖泡的過程中,利用內杯體底面的壓抵,使得裝設於外杯體內的茶葉、咖啡粉受到內杯體的壓抵而均勻,接著再將滾水沖泡於內杯體的容置室內,透過滲孔、透孔的設置將茶葉飲品或是咖啡飲品滴入杯內,如此一來即可品嘗自身所沖泡出的飲品,另外在殘渣的替換上以外鎖紋及內鎖紋的組配更方便使用者輕鬆將內杯體取出外杯體,更可減少虹吸現象的發生。因此本創作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0)‧‧‧杯子
(20)‧‧‧保溫瓶
(1)‧‧‧內杯體
(11)‧‧‧容置室
(12)‧‧‧杯口
(13)‧‧‧滲孔
(14)‧‧‧外鎖紋
(15)‧‧‧濃度顯示值
(2)‧‧‧外杯體
(21)‧‧‧容室
(22)‧‧‧插口
(23)‧‧‧透孔
(24)‧‧‧內鎖紋
(25)‧‧‧刻度顯示值
(26)‧‧‧內螺紋
(3)‧‧‧襯件
(31)‧‧‧組裝孔
(311)‧‧‧外螺紋
(32)‧‧‧墊部
(33)‧‧‧延伸片
(331)‧‧‧螺合紋
(4)‧‧‧輔助環
(41)‧‧‧弧槽
(5)‧‧‧杯蓋
(51)‧‧‧把柄
第一圖係本創作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內杯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外杯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剖面分解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外杯體與襯件之剖面分解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裝設有咖啡粉之剖面狀態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內杯體到入熱水沖泡之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置放於保溫瓶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創作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至八圖所示,本創作一種滴滴壺結構,其裝設在一般的杯子(10)上,其包括:一呈圓柱狀之內杯體(1),其內具有一容置室(11),該內杯體(1)的一端係設有一杯口(12)連通容置室(11),而在該內杯體(1)底面則設有複數滲孔(13)連通容置室(11),各滲孔(13)係呈間距設置,另於該內杯體(1)的外周側且靠近杯口(12)處係環設有一外鎖紋(14);一呈圓柱狀之外杯體(2),其具有一容室(21),且於該外杯體(2)的一端設有一插口(22)連通容室(21),又於該外杯體(2)底面設有複數透孔(23)連通容室(21),各透孔(23)係呈間距設置,另在該容室(21)的內壁面且靠近插口(22)處係環設有一內鎖紋(24),該內鎖紋(24)係於內杯體(1)插入外杯體(2)之容室(21)係與外鎖紋(14)相互螺鎖;一呈圓盤狀之襯件(3),其裝設於外杯體(2)設有複數透孔(23)的一端,且該襯件(3)係具有一位於中心位置之組裝孔(31)以及環繞於組裝孔(31)周側之墊部(32);其中,利用內杯體(1)的裝鎖以均勻壓抵裝設在外杯體(2)內之茶葉、咖啡粉,使得到入內杯體(1)的水能夠完全沖泡為在外杯體(2)內的茶葉、咖啡粉,以沖泡出合適的濃度。
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 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使用者欲要沖泡咖啡、茶葉時,須先將襯件(3)置放於一般的杯子(10)上,接著將內杯體(1)抽離外杯體(2)後倒入茶葉、咖啡粉進入外杯體(2)的容室(21)內(可依照自身的喜好倒入不同寡的茶葉、咖啡粉),接著將內杯體(1)由外杯體(2)的插口(22)插入至容室(21)內,利用內杯體(1)的底面來均勻壓抵茶葉、咖啡粉,接著將熱水由內杯體(1)的杯口(12)倒入至容置室(11)內,利用滲孔(13)的設置沖刷茶葉、咖啡粉,而經過茶葉、咖啡粉的熱水會因地心引力的吸引而朝透孔(23)方向流出,並滴入杯子(10)內部予以累積而形成提供使用者飲用之飲品,請參閱第七圖與第八圖所示,並以第二圖為輔助說明。
一般來說茶葉或是咖啡的沖泡根據每位使用者的口味而有不同濃度之區分,而本創作為了方便使用者能夠在適當的茶葉、咖啡粉內沖泡出不同濃度的飲品,因此在該外杯體(2)之容室(21)內壁且靠近透孔(23)的一端係刻設有一刻度顯示值(25),該刻度顯示值(25)的功用在於提供給使用者依照所刻設之量度而倒入合適的沖泡物(本創作係以10cc為參考範例),而在該內杯體(1)之容置室(11)內壁且靠近杯口(12)的一端進一步刻設有二濃度顯示值(15),該二濃度顯示值(15)係呈上下間距刻設,該二濃度顯示值(15)係提供給使用者參考所要倒入之熱水的上限值(本創作該二濃度顯示值(15)分別係 以180cc以及160cc為參考範例),當使用者所倒入之熱水水位處於160cc時,所沖泡出的飲品濃度較熱水水位處於180cc時要來的濃郁,因此使用者可根據該二濃度顯示值(15)的設置位置而沖泡出符合自身口味的飲品,但該二濃度顯示值(15)的刻設位置並非以圖示所是為限,亦可進一步刻設其他不同高度之濃度顯示值(15)(圖未示),請參閱第二、三、四、八圖所示。
本創作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使用者以滲透滴入的方式累積於杯子內,當累積至一定程度後即可飲用,因此透過襯件(3)的設置係可支撐內杯體(1)、外杯體(2)一同位於杯子(10)上,而該襯件(3)與外杯體(2)的設置即為本創作之重點之一,該襯件(3)與外杯體(2)的設置方式係具有兩種實施型態,其一為該襯件(3)與外杯體(2)係為一體成型設置,其二則是該襯件(3)與外杯體(2)為分離組裝式設計,而謂分離組裝式的定義在於該襯件(3)與外杯體(2)係為個別獨立之元件,其中該外杯體(2)對應襯件(3)之組裝孔(31)的一端之外周側進一步環設有一內螺紋(26),而該襯件(3)之組裝孔(31)內孔壁對應內螺紋(26)的設置則環設有一外螺紋(311),該外螺紋(311)係於外杯體(2)組裝於組裝孔(31)時則與內螺紋(26)相互鎖合,再藉由襯件(3)的墊部(32)抵於杯子(10)上,如此一來即可沖泡飲品使用,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並以第二圖為輔助說明。
接續上述之說明,在該襯件(3)的設計上除了能夠置放在一般常見的杯子(10)上之外,亦可結合於常見的保溫瓶(20),因此在該襯件(3)對應外杯體(2)的相反面且環繞於組裝孔(31)係設置有一延伸片(33),該延伸片(33)的外側面係環設有一螺合紋(331),該螺合紋(331)係可與保溫瓶(20)相互鎖接組裝,本創作部只能夠裝設 於保溫瓶(20)上,凡是具有螺紋能夠鎖設之容器皆可使用,只需根據容器之口徑大小而改變組裝孔之孔徑即可(圖未示),請參閱第六圖所示,並以第九圖為輔助說明。
在習知的沖泡過程中,水的注入會產生壓力、虹吸現象等,導致使用者在沖泡完成後的替換不易操作,因此本創作在該外杯體(2)的外周側且靠近插口(22)的一端係環設有一輔助環(4),該輔助環(4)側面係設有複數弧槽(41)呈間距設置,使用者透過輔助環(4)的設置能夠以一手握持輔助環(4),另一手握持並旋轉內杯體(1)設有杯口(12)的一端,如此即可輕鬆將內杯體(1)拆離外杯體(2),並予以更換位於外杯體(2)內之茶葉渣、咖啡渣,請參閱第一、二圖所示;另外在沖泡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異物的掉落、入侵而影響到飲品的味道,因此另設有一杯蓋(5)裝設於內杯體(1)設有杯口(12)的一端,且該杯蓋(5)係遮蔽該容置室(11),藉此阻絕異物落入內杯體(1)的容置室(11)內而影響滲孔(13)滲透,又該杯蓋(5)的周側另延伸有一把柄(51)提供給使用者能夠將杯蓋(5)掀離內杯體(1),請參閱第一圖所示。
綜合上述之說明,本創作透過內杯體(1)與外杯體(2)的組裝能夠使得咖啡粉、茶葉均勻受壓,並讓熱水能夠平均的沖泡,避免內杯體(1)相對外杯體(2)在沖泡過程中產生歪斜組裝而影響日後咖啡粉、茶葉的更換,此外透過內杯體(1)所呈現的圓柱狀設計,除了能夠均勻的壓抵茶葉、咖啡粉之外,更提供給使用者在更換咖啡粉、茶葉時能以不耗費時間、體力的方式輕鬆將內杯體(1)拔離外杯體(2);另外在內杯體(1)所刻設的刻度顯示值(25),以及外杯體(2)內所刻設的二濃度顯示值(15)係大幅提供給使用者清楚辨識出自身 所要飲用之濃度,避免食材與水的浪費;本創作特徵在於結構簡單、簡易操作且易上手,比起習知技術來說更具有實質上的進步性以及實用性,更能符合使用者所需之使用。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滴滴壺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2)‧‧‧外杯體
(3)‧‧‧襯件
(4)‧‧‧輔助環
(41)‧‧‧弧槽
(5)‧‧‧杯蓋
(51)‧‧‧把柄

Claims (9)

  1. 一種滴滴壺結構,其包括:一內杯體,其內具有一容置室,該內杯體的一端係設有一杯口連通容置室,而在該內杯體底面則設有複數滲孔連通容置室,另於該內杯體的外周側且靠近杯口處係環設有一外鎖紋;一外杯體,其具有一容室,且於該外杯體的一端設有一插口連通容室,又於該外杯體底面設有複數透孔連通容室,另在該容室的內壁面且靠近插口處係環設有一內鎖紋,該內鎖紋係於內杯體插入外杯體之容室係與外鎖紋相互螺鎖;一襯件,其裝設於外杯體設有複數透孔的一端,且該襯件係具有一位於中心位置之組裝孔以及環繞於組裝孔周側之墊部;其中,利用內杯體的裝鎖以均勻壓抵裝設在外杯體內之茶葉、咖啡粉,使得到入內杯體的水能夠完全沖泡為在外杯體內的茶葉、咖啡粉,以沖泡出合適的濃度。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在該外杯體之容室內且靠近透孔的一端進一步係刻設有一刻度顯示值,該刻度顯示值係顯示所要裝設於容室內之茶葉、咖啡粉的容量。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該內杯體之容置室內且靠近杯口的一端進一步刻設有二濃度顯示值,該二濃度顯示值係顯示所要沖泡之飲品的濃度。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該內杯體之容置室內且靠近杯口的一端進一步刻設有二濃度顯示值,該二濃度顯示值係顯示所要沖泡之飲品的濃度。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 中,該襯件係與外杯體為一體成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該襯件係與外杯體為分離組裝式。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該外杯體對應襯件的一端之外周側係環設有一內螺紋,而該襯件之組裝孔內孔壁則環設有一外螺紋係與內螺紋相互螺鎖接合。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該外杯體的外周側且靠近插口的一端係環設有一輔助環,該輔助環側面係設有複數弧槽呈間距設置。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滴滴壺結構,其中,另設有一杯蓋裝設於內杯體設有杯口的一端並遮蔽容置室,又該杯蓋的周側係延伸有一把柄。
TW104201365U 2015-01-28 2015-01-28 滴滴壺結構 TWM49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65U TWM499866U (zh) 2015-01-28 2015-01-28 滴滴壺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65U TWM499866U (zh) 2015-01-28 2015-01-28 滴滴壺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866U true TWM499866U (zh) 2015-05-01

Family

ID=5372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1365U TWM499866U (zh) 2015-01-28 2015-01-28 滴滴壺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9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3942B2 (en) Brew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coffee and tea
KR200470218Y1 (ko) 보온용기
US9332873B2 (en) Lid structure configured for easy disassembly and cleaning
US20130118358A1 (en) Beverage preparation and dispensing system
US20060249035A1 (en) Structure of mocha coffee maker
TWM558779U (zh) 飲品包裝袋
KR101919108B1 (ko) 차 추출용 텀블러
JP4476316B2 (ja) 茶漉し付きティーポット
TWM499866U (zh) 滴滴壺結構
CN203953164U (zh) 多功能随身杯
JP3198425U (ja) 飲料用食器
CN215271874U (zh) 多规格通用型冲泡壶
KR20130005318U (ko) 차를 우려내는 컵
TWM483736U (zh) 多功能隨身杯
CN104095465A (zh) 易拆卸与清洗的杯盖结构
TWM564993U (zh) Coffee filter cup combination
TWM481688U (zh) 咖啡濾杯改良結構
TWM344822U (en) Assembly-type teapot
TWM637181U (zh) 沖泡容器
TWM555836U (zh) 水瓶
TWM538368U (zh) 隨身瓶之沖泡結構改良
CN203709716U (zh) 胶囊泡茶器
TW201700048A (zh) 飲料過濾裝置
TWM625320U (zh) 複合式隨身瓶
JP3079403U (ja) 簡易ティーメーカ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