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037U -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 Google Patents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037U
TWM499037U TW103210175U TW103210175U TWM499037U TW M499037 U TWM499037 U TW M499037U TW 103210175 U TW103210175 U TW 103210175U TW 103210175 U TW103210175 U TW 103210175U TW M499037 U TWM499037 U TW M4990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ccess
access device
fixing member
bottom plate
operating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0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xiang Yang
Jin-Yue Liu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Priority to TW103210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037U/zh
Publication of TWM499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037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尤指一種組裝資料存取裝置時無須螺絲、且未使用時也不會與機箱內的框架結構分離而導致容易遺失的固定件,及包含此固定件的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習知的電腦或伺服器的機殼內之資料存取裝置的固定方式,大多數是透過螺絲以對如磁碟機、硬碟機及光碟機等資料存取裝置進行固定,因此使用者在對其資料存取裝置進行擴充、升級或更換時,必須先拆卸螺絲才能進行後續的相關作業。而因為需要拆卸螺絲,故經常產生拆卸組裝上的諸多不便與困擾,例如:螺絲的無意間掉落遺失的麻煩、準備適合的組裝/拆卸工具的事前工作等(如對應規格的螺絲起子的選用),同時亦導致使用者大量時間上的耗費。
有鑒於此,坊間開始出現不需要螺絲以進行鎖固的固定機構,然而這些固定機構卻經常有以下缺點,其一為這些固定機構多包含兩件以上的零組件,且這些零組件無法在使用後還持續地被組裝於機殼內的框架上,因此在使用者使用過該種固定機構之後,經常發生其零組件散落他處而遺失的問題;其二為這些固定機構的結構過於複雜且所占體積重量龐大,在本來容積已經有限的機殼之中佔據太多空間,除了不利於使用者額外加裝周邊以進行升級之外,更有些使用者在購買後才發現自家的機殼容積不夠,以至於維修、升級、擴充不成,還須再另外處理退換貨事宜, 而結構過於龐雜的固定機構,亦有成本上的問題。
緣是,本創作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且依據多年來從事此方面之相關經驗,悉心觀察且研究之,並配合學理之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定件,以解決傳統上安裝或更換如磁碟機、光碟機或讀卡機等資料存取裝置時,需要使用螺絲以進行鎖之不便利跟組裝耗時、費力問題,並解決習知免螺絲鎖固組件結構上過於複雜,或在未使用時與機殼分離而導致容易遺失的問題。
所述固定件可沿一第一軸向往返滑移地設置於一框架的一承載板的下表面,同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前進方向,逆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退出方向,該固定件至少包括:一底板,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其分別位於該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及該前進方向所朝之處;一彈扣舌片,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且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連接於該底板,該自由端朝該近端延伸,該彈扣舌片上凸設一卡扣部;一滑槽結構,其沿該第一軸向而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以及一推進限位部,其由該底板向上凸設而形成,且該推進限位部還朝該前進方向延伸出一卡固銷。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固定件的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包括:一固定件及一框架,其中該固定件可沿一第一軸向往返滑移地設置於該框架上,同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前進方向,逆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退出方向,該固定件包含:一底板,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其分別位於該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及該前進方向所朝之處;一彈扣舌片,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且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連接於該底板,該自由端朝該近端延伸,該彈扣舌片上凸設一卡扣部;一滑槽結構,其沿該第一軸向而形成於該底板之中,及一推進限位部,其由該 底板向上凸設而形成,且該推進限位部還朝該前進方向延伸出一卡固銷;其中該框架包含:一承載板,該固定件設置於該承載板的一下表面,其下表面還凸設有用以配合該滑槽結構的滑軌結構,且在該承載板上沿該前進方向依序間隔地開設有用以選擇性地配合該卡扣部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一操作側,其開設有一對應於該卡固銷的通孔;及一非操作側,其平行於該操作側,其中該非操作側與該操作側分別從該承載板相對應的兩對邊垂直向上形成,且該兩對邊皆垂直於該第一軸向,該承載板、該操作側及該非操作側共同界定出一安裝通道,其中當該彈扣舌片被施予按壓時,使該固定件處於一可滑移狀態,當該固定件處於該可滑移狀態時,該彈扣舌片可滑移至適當位置並經解除按壓,從而選擇性地使該卡扣部回彈並扣入該第一定位孔及該第二定位孔兩者之一;其中當該卡扣部扣入該第一定位孔時,使該卡固銷位於該通孔之外,從而定義該固定件位於一解鎖位置;當該卡扣部扣入該第二定位孔時,使該卡固銷穿過該通孔而凸設於該安裝通道內,從而定義該固定件位於一鎖固位置。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在於以上述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為基礎,提供一種機箱,在該機箱內部設置有一種如上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因為具有如上所述之固定件,使資料存取裝置可經由免螺絲的方式,簡單、快速地拆裝於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中,而且即使固定件是位在解鎖位置,固定件仍可經由卡扣部與第一定位孔的結合,而留於框架上,不需要拆除,因此不會造成遺失的問題。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10‧‧‧固定件
11‧‧‧底板
111‧‧‧近端
112‧‧‧遠端
113‧‧‧彈扣舌片
1131‧‧‧固定端
1132‧‧‧自由端
1133‧‧‧凸點
114‧‧‧滑槽結構
114a‧‧‧第一滑槽
114b‧‧‧第二滑槽
1140‧‧‧安裝槽口
1141‧‧‧防抽出擋止部
115‧‧‧推進限位部
1151‧‧‧卡固銷
20‧‧‧框架
21‧‧‧承載板
210‧‧‧下表面
211‧‧‧滑軌結構
211a‧‧‧第一滑軌結構
211b‧‧‧第二滑軌結構
212‧‧‧第一定位孔
213‧‧‧第二定位孔
214‧‧‧側邊
215‧‧‧側邊
216‧‧‧防抽出限位部
22‧‧‧操作側
220‧‧‧通孔
23‧‧‧非操作側
230‧‧‧彈性夾持臂
231‧‧‧定位凸點
232‧‧‧頂限位部
24‧‧‧安裝通道
30‧‧‧資料存取裝置
31‧‧‧第一側壁
311‧‧‧定位孔
32‧‧‧第二側壁
321‧‧‧卡合孔
100‧‧‧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
1000‧‧‧機箱
W1‧‧‧開口間距
W2‧‧‧開口間距
W3‧‧‧寬度
圖1為本創作之具有由固定件及框架所組成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的機箱之立體透視圖;圖2A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之俯視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圖2B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之仰視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圖2C為依據本創作圖2B之固定件與框架之仰視視角的立體分解圖的局部放大圖;圖3A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組合後之俯視視角的立體圖,其中固定件位於解鎖位置;圖3B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組合後之仰視視角的立體圖,其中固定件位於解鎖位置;圖4A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組合後之俯視視角的立體圖,其中固定件位於鎖固位置;圖4B為本創作之固定件與框架組合後之仰視視角的立體圖,其中固定件位於鎖固位置;圖5A為本創作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用於卡固一資料存取裝置的俯視視角的分解示意圖,其中固定件位於解鎖位置;圖5B為本創作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用於卡固一資料存取裝置的仰視視角的分解示意圖,其中固定件位於解鎖位置;以及圖6為本創作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已卡固有一資料存取裝置的俯視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其中固定件位於鎖固位置。
請參閱圖1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固定件10,可裝設於機箱1000的資料存取裝置30之固定模組100,固定件10可裝設於框架20,並透過免螺絲的方式以固定裝設在框架20中的資料存取裝置30。
請再參閱圖2A、圖2B所示,固定件10,可沿一第一軸向X往返滑移地設置於一框架20的承載板21的下表面210,其中同向 於第一軸向X可定義為一前進方向(往),逆向於第一軸向X可定義為一退出方向(返)。所述固定件10至少包括一底板11,所述底板11還進一步包含有一近端111及一遠端112、一彈扣舌片113、一滑槽結構114及一推進限位部115。
承上,所述近端111及遠端112分別位於底板11上所述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及底板11上所述前進方向所朝之處,換言之,在底板11上所述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可界定出底板11的近端111;而在底板11上所述前進方向所朝之處可界定出底板11的遠端112。所述彈扣舌片113形成於底板11之中且具有一固定端1131及一自由端1132,彈扣舌片113的固定端1131連接於底板11,而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則朝向近端111處延伸,換言之,彈扣舌片113有如跳水跳板般地從位於底板11的固定端1131朝向近端111處延伸而形成自由端1132,使得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可以被下壓,並在下壓被解除時產生向上回彈的復位,而且彈扣舌片113上還可凸設一卡扣部1133,卡扣部1133是朝第三軸向Z的方向凸設。
所述滑槽結構114為沿第一軸向X而形成於底板11之中,其中滑槽結構114的數量並不加以限定,因此可為單一個、成對或是超過兩個。如配合圖2A或圖2B所示,在本實施例的示範中,滑槽結構114可為成對稱設置,換言之,滑槽結構114可為兩個,那麼此時滑槽結構114可包含一第一滑槽114a及一第二滑槽114b,第一滑槽114a及第二滑槽114b彼此可以彈扣舌片113作為對稱軸而分別設置在彈扣舌片113的兩側,而且彈扣舌片113可位於近端111的中心點與遠端112的中心點的連線上。如此滑槽結構114即可相對於彈扣舌片113而對稱地設置於底板11上,可更能確保固定件10沿第一軸向X往返滑移時的順暢。然而,在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以省略圖2A及圖2B上的第二滑槽114b,是以滑槽結構114可僅包含第一滑槽114a而已,換言之,此時第一 滑槽114a是以非對稱的方式設置於彈扣舌片113的一側,雖然如此可能會使固定件10在沿第一軸向X的往返滑移時較不順暢,但是仍然可以達到滑移的效果。又,一個滑槽結構114的定義可以是包含第一滑槽114a及第二滑槽114b,但是一個滑槽結構114也可以被解釋為只包含一個第一滑槽114a,而沒有第二滑槽114b。故在本實施例中,滑槽結構114的實際數量、形式等並不加以限定。
所述推進限位部115是由底板11的近端111處朝著該底板11的上方方向延伸凸設而形成,且推進限位部115還朝前進方向延伸出一卡固銷1151,而較佳地,推進限位部115可以從底板11的近端111處向上彎伸一體成型而形成,因此當固定件10在朝上述之前進方向滑移時,當滑移至一個程度時,推進限位部115即可觸碰到框架20的操作側22的外壁,以作為限制固定件10繼續往所述前進方向滑移的機制,詳見後續。
請參閱圖2A及圖2B所示,框架20的承載板21下表面210處向下凸設一滑軌結構211,而滑軌結構211的數量與形式與滑槽結構114相對應。在本實施例中,滑槽結構114與滑軌結構211只要能相互配合,達成固定件10可沿第一軸向X往返滑移的功效即可,故其實際數量、形式等並不加以限定。於本實施例中,滑槽結構114較靠近於遠端112的部分可更加地擴張並形成一安裝槽口1140,換言之,請再配合圖2C所示,安裝槽口1140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W1大於滑槽結構114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W2,其中該滑槽結構114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W2約等於滑軌結構211基部(標號略)的寬度W3,從而如圖2B至圖3B所示,滑軌結構211是由承載板21下表面210處向下延伸彎折,略呈「儿型」結構,故組裝固定件10於框架20時,可使滑軌結構211能夠先通過開口相對較大的安裝槽口1140而滑設於開口相對較小的滑槽結構114之中,使滑槽結構114可用以對應並容置於該滑軌 結構211。詳言之,請參閱圖2B至圖3B所示,當滑軌結構211被套於安裝槽口1140時(圖略),需要同時下壓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以使卡扣部1133能夠下移以避免卡扣部1133被操作側22的外壁阻擋,並且隨即將固定件10往前進方向推送,讓滑軌結構211由安裝槽口1140進入滑槽結構114開口較窄之處,當然,此時彈扣舌片113可被解除下壓,卡扣部1133可因為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回彈復位的關係,而如圖3A使卡扣部1133卡入已開設於承載板21上的第一定位孔212,藉此完成固定件10與框架20的組裝,而且此時固定件10在框架20上的所在位置謂為「解鎖位置」,換言之,即使固定件10位於「解鎖位置」仍可保持著被組裝於框架20上的狀態,以避免日後固定件10與框架20脫離所產生的遺失問題。
請參閱圖5A、圖5B及圖6所示,本創作還提供一種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其可用以免螺絲地卡固或拆卸一資料存取裝置30,所述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包括:一固定件10及一框架20,關於固定件10同於前面內容所述,將不再於此贅述。而所述框架20則至少包含:承載板21、操作側22及非操作側23,而非操作側23則平行於操作側22,其中非操作側23與操作側22分別從承載板21相對應的兩側邊(214,215)垂直向上形成,且所述兩側邊(214,215)皆沿著垂直於第一軸向X的第二軸向Y而延伸,從而使框架20可經由承載板21、操作側22及非操作側23沿著第二軸向Y共同界定出一安裝通道24,用以裝設資料存取裝置30。而且,所述操作側22開設有至少一對應於卡固銷1151的通孔220,資料存取裝置30的一第二側壁32具有至少一對應該通孔220的卡合孔321。而在本創作中,該資料存取裝置30可為磁碟機、軟碟機、光碟機、硬碟機或甚至讀卡機等,但不以此為限。而且,請再另外配合圖2A、圖3A及圖4A所示,在承載板21上沿著由第一軸向X所定義的前進方向,還依序間隔地開設有可用以選擇 性地配合彈扣舌片113上的卡扣部1133的第一定位孔212及第二定位孔213。
承上,由圖2A、圖3A及圖4A所示可知,當彈扣舌片113被施予按壓時,彈扣舌片113上的卡扣部1133可大致沿第三軸向Z的方向而下移,且選擇性地脫離第一定位孔212,從而使固定件10被解除其原先定位的狀態(亦即解鎖位置),進而處於可滑移狀態,而當固定件10處於可滑移狀態時,彈扣舌片113可在固定件10往前進方向滑移的帶領之下,移至適當位置並經解除按壓而復位回彈,從而使彈扣舌片113的卡扣部1133回彈並選擇性地扣入第二定位孔213,藉此固定件10即位於一鎖固位置。
所以,當欲安裝資料存取裝置30時,如圖3A及圖5A所示,當卡扣部1133扣入第一定位孔212時,可使卡固銷1151位於框架10的操作側22的通孔220之外,同時推進限位部115也與操作側22間隔有一距離,並依此狀態可定義固定件10位於解鎖位置。請再配合圖4A、圖4B及圖6所示,當卡扣部1133扣入第二定位孔213時,可使卡固銷1151穿過操作側22上的通孔220而凸設於安裝通道24並插入資料存取裝置30的卡合孔321內,同時推進限位部115可抵貼於操作側22,並依此狀態可定義固定件10位於鎖固位置。
請參閱圖2B所示,固定件10的滑槽結構114之中較靠近於遠端112的一盡頭可進一步定義為一防抽出擋止部1141,防抽出擋止部1141可對應於一由承載板21下表面210向下凸設的防抽出限位部216。因此,請再參閱圖3A、圖3B及圖5A所示,當卡扣部1133扣入第一定位孔212時,此時固定件10相對於框架20是處於一卡固解除的狀態(解鎖位置),然而為了避免在使用固定件10時,有時候其彈扣舌片113的下壓狀態沒有被完全解除(換言之,卡扣部1133未完全扣入第一定位孔212),導致卡扣部1133可能會因此而離開第一定位孔212,並進一步讓固定件10相對上 容易被抽出,而造成與框架20分離,故可藉由在承載板21的下表面210所增設的防抽出限位部216,以對應於防抽出擋止部1141,如此可在卡扣部1133與第一定位孔212所構成的第一道防抽出機制被略過時,再由防抽出擋止部1141與防抽出限位部216扮演第二道的防抽出機制,藉此防止固定件10與框架20分離,以避免習知鎖固組件在未使用時容易與機殼之框架分離而導致遺失的問題。
請再參閱圖2B所示,因為有了防抽出限位部216的存在,那麼固定件10在與滑軌結構211組裝時就必須考慮到防抽出限位部216的存在,因此在安裝時可讓安裝槽口1140在套於滑軌結構211後,下壓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同時將固定件10朝防抽出限位部216之方向推進,此時防抽出限位部216雖仍會對底板11的遠端112造成阻礙,防抽出限位部216靠近滑軌結構211的一端可具有一導引結構(圖略、標號略),以在組裝時讓防抽出限位部216不至於對底板11的遠端112造成絕對無法跨過的阻擋,是以在上述導引結構存在的情況下,只要稍微施加多一點的力量,即可讓底板11的遠端112強行跨過防抽出限位部216,而完成固定件10與框架20的組裝。然而,本創作組裝上並不以上述之導引結構為限,其實只要防抽出限位部216的凸出程度適當,再加上固定件10的材質可為塑料或金屬等,稍微具有彈性,其底板11則可承受些微的擠壓,從而造成可恢復之彎曲之形變,那麼使用者即可經由適當的施力,而使底板11的遠端112可以跨過防抽出限位部216的阻礙,並完成固定件10在框架20上的組裝。
再者,請參閱圖5A、圖5B及圖6所示,較佳地,框架20上的非操作側23可朝安裝通道24的方向凸設有至少一定位凸點231,定位凸點231可用以對應一位於資料存取裝置30的機身上一第一側壁31的定位孔311,從而對初置入於安裝通道24的資料存取裝置30進行初定位;更優地,框架20上的非操作側23可朝 安裝通道24的方向凸設而設有一彈性夾持臂230,該至少一定位凸點231係位於該彈性夾持臂230上,除可進行初定位外,更具有夾持資料存取裝置30的功效,較具體地但不以此為限,該彈性夾持臂230的一端固設於非操作側23,而另一端可為一自由端(標號略),該自由端朝向安裝通道24的方向延伸,或者該自由端可相對於非操作側23而朝安裝通道24的方向凸設,該至少一定位凸點231係位於該彈性夾持臂230的自由端上,並從而使位於資料存取裝置30的第二側壁32的卡合孔321可對準於操作側22上所開設的通孔220,如此卡合孔321即可在資料存取裝置30於安裝通道24之中完成初定位時,能夠接受固定件10的卡固銷1151沿前進方向的插入,以透過固定件10及相配合的框架20而對資料存取裝置30達成免螺絲的固定。此外,較佳地,在框架20操作側22及/或非操作側23的側壁上還可朝安裝通道24延伸出一頂限位部232,以加強對資料存取裝置30的沿第三軸向Z的限位,避免資料存取裝置30產生上、下晃動的問題。
承上,反之,當欲解鎖資料存取裝置30時,請參閱圖6所示,可藉由下壓彈扣舌片113的自由端1132,以使如圖4A所示之卡扣部1133自第二定位孔213脫離,進而使固定件10處於可滑移狀態,此時彈扣舌片113可在固定件10朝退出方向滑移的帶領之下,移至適當位置並經解除按壓而復位回彈,從而如圖3A及圖5A所示,彈扣舌片113的卡扣部1133回彈並扣入第一定位孔212,此時固定件10即位於所述解鎖位置,而卡固銷1151也自通孔220移出,使卡固銷1151不再插設於資料存取裝置30的卡合孔321,從而使資料存取裝置可自框架20的安裝通道24中被移出。又雖然此時固定件10位在解鎖位置,換言之,固定件10是在「未使用狀態」,但仍可繼續處在被安裝在框架20上的狀態,如此可避免習知鎖固組件在未使用時容易與機殼分離而導致遺失的問題。
另外,建立在前述固定件10、框架20及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的基礎下,本創作還提供一種機箱1000,在機箱1000的內部設置有如以上技術內容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而該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為前述固定件10與框架20的組合所構成。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固定件10、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100及機箱1000,可為資料存取裝置30提供一種免螺絲的固定手段,透過單純的滑軌結構211與滑槽結構114的配合,而使固定件10可滑移地設置在框架20上,再藉由彈扣舌片113上的卡扣部1133以及可選擇性地與卡扣部1133相卡合的第一定位孔212與第二定位孔213之結構的搭配,使固定件10可以在位於解鎖位置時,仍然組裝於框架20上,不佔據多餘的空間,而且不會有遺失的問題;再者,使用者可以用單手撥動固定件10的彈扣舌片113而簡單改變資料存取裝置30的鎖固狀態,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單手將固定件10滑移至鎖固位置時,則可以免螺絲的固定手段,輕易地完成資料存取裝置30的鎖固;反之,亦可輕易解鎖。經由本創作,於安裝及拆卸資料存取裝置30時僅需要扳動彈扣舌片113推拉固定件10就可固定與解鎖資料存取裝置30,可讓使用者得以輕易地對資料存取裝置30進行置換,以滿足其維修、保養及升級等需求。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或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創作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0‧‧‧固定件
115‧‧‧推進限位部
1151‧‧‧卡固銷
20‧‧‧框架
21‧‧‧底壁
214‧‧‧側邊
215‧‧‧側邊
22‧‧‧操作側
220‧‧‧通孔
23‧‧‧非操作側
230‧‧‧彈性夾持臂
231‧‧‧定位凸點
232‧‧‧頂限位部
24‧‧‧安裝通道
30‧‧‧資料存取裝置
31‧‧‧第一側壁
311‧‧‧定位孔
32‧‧‧第二側壁
321‧‧‧卡合孔
100‧‧‧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

Claims (13)

  1. 一種固定件,可沿一第一軸向往返滑移地設置於一框架上,同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前進方向,逆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退出方向,該固定件至少包括:一底板,其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其分別位於該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及該前進方向所朝之處;一彈扣舌片,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且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連接於該底板,該自由端朝該近端延伸,該彈扣舌片上凸設一卡扣部;一滑槽結構,其沿該第一軸向而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以及一推進限位部,其由該底板向上凸設而形成,且該推進限位部還朝該前進方向延伸出一卡固銷。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定件,其中該滑槽結構較靠近於該遠端的部分形成一安裝槽口,用以讓一滑軌結構通過,從而使該滑軌結構滑設於該滑槽結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定件,其中該滑槽結構較靠近於該遠端的一盡頭定義為一防抽出限位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定件,其中該滑槽結構包含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滑槽,該第一滑槽及該第二滑槽彼此以該彈扣舌片為對稱軸而分別設置在該彈扣舌片的兩側,且該彈扣舌片位於該近端的中心點與該遠端的中心點的連線上。
  5. 一種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包括:一固定件及一框架;其中該固定件可沿一第一軸向往返滑移地設置於該框架上,同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前進方向,逆向於該第一軸向定義為一退出方向,該固定件包含:一底板,其包含: 一近端及一遠端,其分別位於該退出方向所朝之處及該前 進方向所朝之處;一彈扣舌片,其形成於該底板之中且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連接於該底板,該自由端朝該近端延伸,該彈扣舌片上凸設一卡扣部;一滑槽結構,其沿該第一軸向而形成於該底板之中,及一推進限位部,其由該底板向上凸設而形成,且該推進限位部還朝該前進方向延伸出一卡固銷;其中該框架包含:一承載板,該固定件設置於該承載板的一下表面,其下表面還凸設有用以配合該滑槽結構的滑軌結構,且在該承載板上沿該前進方向依序間隔地開設有用以選擇性地配合該卡扣部的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一操作側,其開設有一對應於該卡固銷的通孔;及一非操作側,其平行於該操作側,其中該非操作側與該操作側分別從該承載板相對應的兩對邊垂直向上形成,且該兩對邊皆垂直於該第一軸向,該承載板、該操作側及該非操作側共同界定出一安裝通道,其中當該彈扣舌片被施予按壓時,使該固定件處於一可滑移狀態,當該固定件處於該可滑移狀態時,該彈扣舌片可滑移至適當位置並經解除按壓,從而使該卡扣部回彈並選擇性地扣入該第一定位孔及該第二定位孔兩者之一;其中當該卡扣部扣入該第一定位孔時,使該卡固銷位於該通孔之外,從而定義該固定件位於一解鎖位置;當該卡扣部扣入該第二定位孔時,使該卡固銷穿過該通孔而凸設於該安裝通道內,從而定義該固定件位於一鎖固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滑槽結構較靠近於該遠端的部分形成一安裝槽口,用以讓該滑軌結構通過,從而使該滑軌結構滑設於該滑槽結構。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相對於該滑槽結構較靠近於該遠端的一盡頭定義為一防抽出限位部,該防抽出擋止部對應於一由該承載板向下凸設的防抽出限位部。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非操作側朝該安裝通道凸設有一定位凸點,用以對應一位於一資料存取裝置的機身上一側的定位孔,從而對初置入於該安裝通道的該資料存取裝置進行初定位,使一位於該資料存取裝置另一側的卡合孔對準於該通孔,使該卡合孔能夠接受該卡固銷的插入。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滑槽結構包含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滑槽,該第一滑槽及該第二滑槽彼此以該彈扣舌片為對稱軸而分別設置在該彈扣舌片的兩側,且該彈扣舌片位於該近端的中心點與該遠端的中心點的連線上。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安裝槽口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大於該滑槽結構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且該滑槽結構短軸方向上的開口間距約等於該滑軌結構的基部的寬度。
  11.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操作側或該非操作側的側壁上還朝該安裝通道延伸出一頂限位部。
  12. 如請求項5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其中該操作側及該非操作側的側壁上還朝該安裝通道延伸出一頂限位部。
  13. 一種機箱,其內部設置有一種如請求項5至12之中任一項所述之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
TW103210175U 2014-06-10 2014-06-10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TWM499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175U TWM499037U (zh) 2014-06-10 2014-06-10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175U TWM499037U (zh) 2014-06-10 2014-06-10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037U true TWM499037U (zh) 2015-04-11

Family

ID=5344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0175U TWM499037U (zh) 2014-06-10 2014-06-10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90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0833A (zh) * 2020-05-29 2020-09-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组件
TWI741646B (zh) * 2020-06-10 2021-10-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硬碟承載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0833A (zh) * 2020-05-29 2020-09-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硬盘承载组件
TWI741646B (zh) * 2020-06-10 2021-10-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硬碟承載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9010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fastener
US6826045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I573518B (zh) Server rail bracket device
US20100309621A1 (en) Lock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hard disk drives to electronic devices
US11378098B2 (en) Telescopic fan cage and apparatus case therewith
JP2009297521A (ja) 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TW201239593A (en) Enclosure
TW201406256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I584714B (zh) 卡扣組件、卡扣裝置與主機
TW201314676A (zh) 硬碟固定裝置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TW201330750A (zh) 電子裝置
TWM621010U (zh) 快拆承載座
TWM499037U (zh) 固定件、資料存取裝置固定模組及機箱
TW201526762A (zh) 擴充卡固定裝置
TW201335734A (zh) 風扇固定組合
TW201324984A (zh) 連接器組合
TWI495418B (zh) 具有電源模組的電子裝置
US10568220B2 (en) Reciprocator-type quick-releasing mechanism
TWM494345U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US7239512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hood fastening structure
TW201306715A (zh) 槓桿循環釋放樞紐器及具有該樞紐器的插接裝置
TWI586247B (zh) 電子裝置的固定機構
TWM480936U (zh) 攜行電腦站及其定位機構
TW201408176A (zh) 硬碟固定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