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8994U - 背蓋結構 - Google Patents

背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8994U
TWM498994U TW103217857U TW103217857U TWM498994U TW M498994 U TWM498994 U TW M498994U TW 103217857 U TW103217857 U TW 103217857U TW 103217857 U TW103217857 U TW 103217857U TW M498994 U TWM498994 U TW M4989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 cover
cover structure
connection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7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ng-long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teng-long Z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long Zhang filed Critical teng-long Zhang
Priority to TW103217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8994U/zh
Publication of TWM498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8994U/zh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背蓋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之保護殼,尤指一種背蓋結構。
隨著科技的演進及網路速度的提升,習知之舊式手機僅具語音發送功能者係已被智慧型電子裝置取代,並智慧型電子裝置透過與網路連結以及時提供大量資訊予使用者,現況,國人平均一日使用智慧型電子裝置至少三小時係屬全球之冠,可見國人對於智慧型電子裝置具有高度依賴性,且伴隨相關廠商係打造各式符合使用者需求之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具可攜帶式多媒體電子產品等,促使幾乎每兩個國人就有一人具有上述之電子產品,亦即每一個國人可能具有兩台或兩台以上。
智慧型電子裝置已與使用者的生活密不可分,並各家製造廠商接續提升智慧型電子裝置之基本功能,如拍照功能、影視功能或各式多媒體功能等等,此外更著手於APP軟件的開發,尤其,APP軟件開發者往往屬自然人或任一中小型開發商,透過智慧型手機內建之應用程式媒合平台係提供原製造商生產之智慧型電子裝置的系統做進一步地優化,然而,使用附加的APP軟件或支援高規格的硬體將會提高耗電量,並對於需使用網路功能之軟件則使電池耗能大幅增加,但是對於目前電池技術應用於智慧型電子裝置而言,仍無法智慧型電子裝置之使用時間延長,當長時間操作時, 尚需要經常性的充電或更換備用電池。
針對上述電量不夠之解決方式,除攜帶多顆備用電池外,就是利用行動電源對於各類電子裝置產品進行充電,以解決電量不足之缺點,而以一般行動電源來說,基本上行動電源內部具有蓄電電池,蓄電電池係利用一電性連接線直接插接於外部插座,使蓄電電池進行充電,然而,蓄電電池要用於電子裝置進行充電時,得需利用到另外一條電源線電性連接於電子裝置與行動電源之間,如此,使用行動電源進行充電,同時也需要用到一或兩條電性連接線,需要使用行動電源時,於攜帶上會有所不便。
承上所述,由於電池電量不足往往發生於生活周遭,當另一使用者需進行充電時,另一使用者得配合於使用者所攜帶之行動電源,儘管行動電源具有多組類型之電源線,但是另一使用者可能與使用者攜帶電源線不同,或使用者需選出匹配之電源線,以供另一使用者之電子裝置充電,電源線使得行動電源具有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此外當使用者及另一使用者皆需將電子裝置進行充電時,電源線至少需要兩條以連結使用者及另一使用者之電子裝置,又更凸顯了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
本創作係針對習知行動電源,需透過電源線與電子裝置電性連接以充電,並依據前述情事著實具有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種背蓋結構,改善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已成為從事該項行業之相關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蓋結構,藉由於背蓋結構內設置二次充電電池,使二次充電電池電性連接於無線感應線圈及無線充電模組,減少電源線纏繞的問題,便於提高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背蓋結構,藉由於背蓋結構外側設置電性連接埠,使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於二次充電電池,便於提高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
為達上述所指稱之目的及功效,本創作為一種背蓋結構,其包含一主體、一二次充電電池、一無線感應線圈及一無線充電模組,其中該主體內部設置一容置空間,該二次充電電池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二次充電電池電性連接於該無線感應線圈及該無線充電模組。
當進行充電時,該無線感應線圈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該二次充電電池接收該無線感應線圈之電源,並該二次充電電池係可透過該無線充電模組以無線方式供電予一第一電子裝置;此外當進行放電時,該無線充電模組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並該二次充電電池透過該無線充電模組供電予一第二電子裝置。
另外,本創作於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電性連接埠,該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並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四電性連接插頭,該第四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當進行充電時,該四電性連接插頭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並該第四電性連接插頭係連接直流電,使該二次充電電池接收直流電,當進行放電時,該電性連接埠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 ,使該二次充電電池透過供電予該第二電子裝置。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該容置空間之內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一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電性連接埠,該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二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分別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直流電。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係樞結於該本體。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三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分別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市電。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該本體。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該容置空間之內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五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五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五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該本體。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六電性連接插頭,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電性分別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市電。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本創作所述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該本體。
1‧‧‧背蓋結構
2‧‧‧第一電子裝置
3‧‧‧無線充電盤
4‧‧‧第二電子裝置
5‧‧‧另一背蓋結構
10‧‧‧主體
11‧‧‧容置空間
12‧‧‧二次充電電池
13‧‧‧無線感應線圈
14‧‧‧無線充電模組
15‧‧‧控制單元
16‧‧‧第一電性連接插頭
21‧‧‧第一充電埠
31‧‧‧蓄電電池
32‧‧‧無線充電模組
33‧‧‧第二充電埠
41‧‧‧無線感應線圈
42‧‧‧蓄電電池
50‧‧‧電性連接埠
60‧‧‧第二電性連接插頭
70‧‧‧第三電性連接插頭
80‧‧‧電源插座
90‧‧‧第四電性連接插頭
100‧‧‧第五電性連接插頭
110‧‧‧第六電性連接插頭
第一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一電子裝置與主體的第一分離結構示意圖;第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一電路方塊圖;第三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一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四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無線感應線圈的充電示意圖;第五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二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六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無線充電模組的第一放電示意圖;第七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無線充電模組的第二放電示意圖;第八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主體的第一結構示意圖;第九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二電路方塊圖; 第十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三電路導通狀態電示意圖;第十一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二電性連接插頭的充電示意圖;第十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三電性連接插頭的充電示意圖;第十三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四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十四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電性連接埠的放電示意圖;第十五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一電子裝置與主體的第二分離結構示意圖;第十六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主體的第二結構示意圖;第十七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三電路方塊圖;第十八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五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十九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四電性連接插頭的放電示意圖;第二十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六電性連接插頭的放電示意圖;第二十一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六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及第二十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電性連接 埠的第二放電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如後:有鑑於習知行動電源,需透過電源線與電子裝置電性連接以充電,並電源線著實具有諸多不便,如不同型號之電子裝置所需的電源線不同,且當同時使用行動電源電於兩個電子裝置時,將導致電源線纏繞或使用不便的問題。因此,如何能改善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背蓋結構,尤其,透過二次充電電池與無線感應線圈及無線充電模組電性連接,使與主體電性連接之第一電子裝置充電;並能使與無線充電模組匹配之第二電子裝置進行無線充電。另外,更能透過於主體之一側設置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二次充電電池,並透過第二電性連接插頭使二次充電電池接收直流電,使二次充電電池供電予第二電子裝置,藉以提高攜帶便利性及充電便利性。
請一併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電子裝置與主體的第一分離結構示意圖、背蓋結構的第一電路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背蓋結構1,其包含一主體10、一二次充電電池12、一無線感應線圈13及一無線充電模組14,該主體10內部設置一容置空間11,該二次充電電池12設於該容置空間11,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連接該無線感應線圈13及該無線充電模組14。
該主體10用以套設於一第一電子裝置2,該第一電子裝置2可為智 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影音媒體裝置等,此外該主體10較佳為塑膠、橡膠、矽膠、玻璃、金屬等材質或其任意組合者。
該二次充電電池12用以續存電力,該二次充電電池12較佳為鋰電池,該二次充電電池12可重複性充電及放電。
該無線感應線圈13用以透過電磁感應方式接收電力,並供該第二次充電電池12充電,至於該無線感應線圈13與何種無線充電盤配合於此不限,該無線感應線圈13可為薄型貼片並可透過印刷電路所製成,藉以縮小該無線感應線圈13之厚度,同時能增加接收磁通量的面積。
該無線充電模組14用以接收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電力,該無線充電模組14可同於該無線感應線圈13之結構及電路配置,僅差異在該無線充電模組14用於發送電磁場並提供電力。
該容置空間11內可增設一處理單元15,該處理單元15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12、該無線感應線圈13及該無線充電模組14,該處理單元15用以控制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進行充電或放電,並使該無線感應線圈13及該無線充電模組14配合該二次充電電池12充電或放電之迴路控制,並所述之迴路控制可透過開關方式或以時脈訊號進行充電或放電之切換。
此外於該容置空間11內側可設置一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15,並依據該處理單元15輸出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電力,或本實施例中可簡化該處理單元15為簡單電路開關,其亦能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電力直接傳輸至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
如此,當該主體10套設於該第一電子裝置2時,當執行充電動作時,使該第一電子裝置2以無線充電方式透過該無線充電模組14提供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電力,或該第一電子裝置2之一第一充電埠21能與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電性連接,當執行充電動作時,使該第一電子裝置2接收於該二次充電電池12之電力,另外,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及該第一充電埠21為組配之USB、Mini USB、Micro USB或為iPhone/iPad/iPod系列專用USB等,但本創作並不限定為前述種類與規格或設置位置,即前述種類、規格或位置皆係依照使用者需求選用。
請一併參照第三圖及第四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一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及無線感應線圈的充電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執行充電動作時,較佳透過該處理單元15直接促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於該無線感應線圈13,或由該第一電子裝置2以APP軟件或其他應用程序透過無線方式驅動該處理單元15,但不限於此,本實施例亦可不設置該處理單元15。
舉例而言,當執行充電動作時,較佳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無線充電模組14電性截止,並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於該無線感應線圈13,該無線感應線圈13接收於外部之一無線充電盤3提供之電力,該無線感應線圈13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該二次充電電池12可透過該無線充電模組14以無線方式供電予該第一電子裝置2,或透過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供電予該第一電子裝置2,其中該無線充電盤3係透過設於該無線充電盤3內部之一蓄電電池31供應電力,並使電力透過與該蓄電電池31電性連接之一無線充電模組32傳輸至該無線感應線圈13;此外該無線充電盤3 之電力為透過與該蓄電電池31電性連接之一第二充電埠33用以接收外部電源,外部電源可為直流或交流電,但不限於此,於此僅以接收直流電為例;另外,該蓄電電池31可同於該二次充電電池12為鋰電池或為任一款式之可重複充電或放電的電池。
請一併參照第五圖至第七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二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無線充電模組的第一放電示意圖及第二放電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執行放電動作時,較佳透過該處理單元15直接促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於該無線充電模組14,或由該第一電子裝置2以APP軟件或其他應用程序透過無線方式驅動該處理單元15,但不限於此,或直接透過一第二電子裝置4以APP軟件或其他應用程序透過無線方式驅動該處理單元15,除此,更能進一步透過開關電路進而取代該處理單元15。
舉例而言,當執行放電動作時,較佳同步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無線感應線圈13電性截止,並使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於該無線充電模組14,使該無線充電模組14透過無線方式輸出電力於該第二電子裝置4或另一背蓋結構5,該第二電子裝置4係具有對應於該無線充電模組14之一無線感應線圈41,並能儲存電力於與該無線感應線圈41之一蓄電電池42;並該另一背蓋結構5具有同於該背蓋結構1之該無線感應線圈(未圖示)及該二次充電電池(未圖示)。
本實施例藉以避免攜帶額外的電源線,在於該主體10設有該二次充電電池12,並能透過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無線感應線圈13或該無線充電模組14的導通或截止以進行充電或放電,尤其,當進 行放電時,本實施例能進一步以無線傳輸方式提供該第二電子裝置4電力,故本實施例著實能提高攜帶便利性,及改善電子裝置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
請一併參照第八圖及第九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主體的第一結構示意圖及第二電路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除了同於第一實施例之構件外,更增設一電性連接埠50、一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及一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故同於第一實施例之構件係不再贅述。
該電性連接埠50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12,該電性連接埠50用以輸出電力或接收電力,於此不限,如後僅以輸出電力之功能作為一較佳實施態樣,該電性連接埠50可為組配之USB、Mini USB、Micro USB或為iPhone/iPad/iPod系列專用USB等,但本創作並不限定為前述種類與規格或設置位置,即前述種類、規格或位置皆係依照使用者需求選用。
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12,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用以接收電力,尤其係指接收直流電,其係用以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此外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係樞設於該本體10,即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可收納至該本體10之一側內。
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12,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用以接收電力,並透過整流器轉換成直流電,其係用以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此外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係用以旋轉0~180角度,能將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之端子收納至該本體10之一另一側內。
請一併參照第十圖至第十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三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二電性連接插頭的充電示意圖及第三電性連接插頭的充電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為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之態樣,其係透過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接收直流電源以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或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接收交流電源經轉換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
舉例而言,當二次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時,係能將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取出,使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電性連接一直流電源裝置(未圖示),並接收該直流電源裝置提供之直流電,該直流電源裝置可為市售之變壓器或為該另一背蓋結構5,其係透過該另一背蓋結構5之該電性連接埠50提供直流電予該背蓋結構1之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但不限於此,亦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簡單置換;另外,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係能於充電結束後收納於該本體10之內側。
又,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亦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12,並當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時,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係透過旋轉而露出該本體10之另一側,透過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之端子對應於一電源插座80電性連接,藉以供電於該二次充電電池12,此外該電源插座80提供市電,即是提供交流電,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係能結合整流器(未圖示)用以轉換交流電為直流電,進而供電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另外,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係能於充電結束後收納於該本體10之內側。
承上所述,於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或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70與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並該電性連接埠50與該二次充電電 池12電性截止,至於該無線充電模組14及該無線感應線圈13之充電或放電方式係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
請一併參照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四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及電性連接埠的放電示意圖,如圖所示,當執行放電動作時,本實施例透過該電性連接埠50與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或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70與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截止,至於該無線充電模組14及該無線感應線圈13則同於第一實施例,故不再贅述。
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透過該電性連接埠50供電予該另一背蓋結構5之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即該另一背蓋結構5之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係與該背蓋結構1之該電性連接埠50電性連接並導通,藉以供電予該另一背蓋結構5。
如此,本實施例能透過該電性連接埠50、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60及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70之構件亦能達到前述第一實施例之功效,且能提供該背蓋結構1與該另一背蓋結構5之充電或放電的手段,於此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使用之便利性。
請參照第十五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之第一電子裝置與主體的第二分離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為結合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故對於構件相同的部分,不再贅述,僅在於本實施例無需設置該無線感應模組及該無線充電模組,本實施例透過實體導線或電路配置以供該二次充電電池12充電或放電。
請一併參照第十六圖及第十七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 背蓋結構之主體的第二結構示意圖及第三電路方塊圖,如圖所示,首先本實施例需設置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16之一第五電性連接插頭100,其用以電性連接該第一電子裝置2之該第一充電埠21,並需進一步設置該電性連接埠50,該電性連接埠50同於第一實施例,且本實施例設置同於第二實施例之一第四電性連接插頭90及一第六電性連接插頭110,即該第四電性連接插頭90等同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以及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100等同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故不再進行贅述。
請一併參照第十八圖至第二十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五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第四電性連接插頭的放電示意圖及第六電性連接插頭的放電示意圖,如圖所示,當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進行充電時,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四電性連接插頭90電性連接並導通,或與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110電性導通,並該第一電子裝置2與該二次充電電池12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電性連接埠50為電性截止,藉由該四電性連接插頭90提供直流電供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或由該六電性連接插頭110提供該市電80之交流電供予該二次充電電池12,並能透過整流器(未圖示)轉換為直流電,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透過該第五電性連接插頭100供電予該第一電子裝置2之該第一充電埠21。
請一併參照第二十一圖及第二十二圖,其係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之背蓋結構的第六電路導通狀態示意圖及電性連接埠的第二放電示意圖的放電示意圖,如圖所示,當該二次充電電池12進行放電時,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四電性連接插頭90及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110電性截止,並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第五電性連接插 頭100電性截止,而該二次充電電池12與該電性連接埠50為電性導通。此外該電性連接埠50同於第二實施例之放電方式,故不再贅述。
如此,本實施係透過實體線路或為電路配置方式而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但亦能達成第一實施例於使用上之便利性,且本實施為可結合第二實施例之充電或放電方式,藉此係具有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背蓋結構,其包含主體、二次充電電池、無線感應線圈及無線充電模組,尤其,當二次充電電池進行充電時,二次充電電池與無線感應線圈電性導通,能透過第一電性連接插頭使二次充電電池與主體內之第一電子裝置電性導通,並供電予第一電子裝置,或能透過無線充電模組供電予第一電子裝置;當二次充電電池進行放電時,二次充電電池與無線充電模組電性導通,使與無線充電模組匹配之第二電子裝置進行無線充電,或能使另一背蓋結構進行充電。此外本創作係能結合第二電性連接插頭、第三電性連接插頭及電性連接埠,用以結合前述實施之手段,當進行充電時,能透過第二電性連接插頭、第三電性連接插頭供電於二次充電電池,並當進行放電時,能透過電性連接埠供電予另一背蓋結構,或以第二電性連接插頭供電予第二電子裝置;另外,本創作以實體線路或電路配置取代無線方式,即透過第四電性連接插頭、第五電性連接插頭、第六電性連接插頭及電性連接埠代替無線充電模組及無線感應線圈。因此,本創作係能避免攜帶額外的電源線,並能提高攜帶便利性,及改善電子裝置充電便利性不足的問題。
故本創作確實為一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利用之新型,應符合我國專利法專利申請之要件無疑,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至為德感。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舉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背蓋結構
2‧‧‧第一電子裝置
10‧‧‧主體
11‧‧‧容置空間
12‧‧‧二次充電電池
13‧‧‧無線感應線圈
14‧‧‧無線充電模組
15‧‧‧控制單元
16‧‧‧第一電性連接插頭
21‧‧‧第一充電埠

Claims (12)

  1. 一種背蓋結構,其係包含:一主體,其係於內部設置一容置空間;一二次充電電池,其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一無線感應線圈,其係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及一無線充電模組,其係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其中,當進行充電時,該無線感應線圈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當進行放電時,該無線充電模組電性導通該二次充電電池。
  2. 如請求項第1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該容置空間之內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一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一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3. 如請求項第1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電性連接埠,該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4. 如請求項第1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二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分別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直流電。
  5. 如請求項第4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二電性連接插頭係樞結於該本體。
  6. 如請求項第1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三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分別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市電。
  7. 如請求項第6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三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 該本體。
  8. 一種背蓋結構,其係包含:一主體,其係於內部設置一容置空間;一二次充電電池,其係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電性連接埠,該電性連接埠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及,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四電性連接插頭,該第四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該第四電性連接插頭係連接直流電。
  9. 如請求項第8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該容置空間之內側進一步設置一第五電性連接插頭,該第五電性連接插頭電性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
  10. 如請求項第9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五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該本體。
  11. 如請求項第8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主體之一側進一步設置一第六電性連接插頭,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電性分別連接該二次充電電池與市電。
  12. 如請求項第11項之背蓋結構,其中該第六電性連接插頭係樞接於該本體。
TW103217857U 2014-10-07 2014-10-07 背蓋結構 TWM498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7857U TWM498994U (zh) 2014-10-07 2014-10-07 背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7857U TWM498994U (zh) 2014-10-07 2014-10-07 背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8994U true TWM498994U (zh) 2015-04-11

Family

ID=5344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7857U TWM498994U (zh) 2014-10-07 2014-10-07 背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89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486B (zh) * 2016-02-04 2017-03-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
CN111243586A (zh) * 2019-10-17 2020-06-0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486B (zh) * 2016-02-04 2017-03-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
CN111243586A (zh) * 2019-10-17 2020-06-05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控制方法
TWI741391B (zh) * 2019-10-17 2021-10-0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0956B2 (ja) 充電変換アダプタを携帯でき且つ二次元バーコードの識別をサポートするモバイル電源
CN201570704U (zh) 带充电伸缩线的墙壁插座
US20140197784A1 (en) Wireless side charging
CN113826297A (zh) 模块化装置充电站
US20160020626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EP3123268A1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over including a keyboard
TWI574486B (zh) 充電裝置
CN20401279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TWM498994U (zh) 背蓋結構
JP3178882U (ja) 充電装置
CN204230951U (zh) 背盖结构
TWM397037U (en) Three-in-one lithium battery structure of portable power bank, power capacity detection and charger
CN204361764U (zh) 智能充电器
US9325199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203446778U (zh) 带充电功能的手机套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充电盘
CN207625329U (zh) 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充电设备
CN205141779U (zh) 一种便携式外接无线充电器装置
CN204190471U (zh) 电动自行车电源转换器以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KR20150002758U (ko) 휴대용단말기의 무선 충전장치를 구비한 충전이 가능한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CN204303102U (zh) 一种呼叫器
TWM471088U (zh) 行動電源裝置
TW201914154A (zh) 行動電源裝置及其供電方法
CN216252231U (zh) 一种多功能的快充移动电源
CN203014445U (zh) 移动电源
CN111245256B (zh) 电源供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