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5655U -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5655U
TWM495655U TW103216667U TW103216667U TWM495655U TW M495655 U TWM495655 U TW M495655U TW 103216667 U TW103216667 U TW 103216667U TW 103216667 U TW103216667 U TW 103216667U TW M495655 U TWM495655 U TW M4956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guiding
plug
connector
w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6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ong-Qi Chen
mu-ro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Tarng Yu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ng Yu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rng Yu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6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5655U/zh
Publication of TWM495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565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本創作係關於電連接器領域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按,現今科技快速發展發展快速,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不斷發展,然而,在提高各類電子產品的功能時,對於電子產品內部電子元件之穩定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因應更高的產品性能及日益複雜的使用環境,而在各種型式的電子產品,都是利用電子電路及電子零組件等電子構件,進行電子產品的運作之操控,並在各式電子電路及電子零組件之間,透過電連接器的相對電性連接,進行電子訊號、資料或相關的電源訊號等之傳輸。
在電子產品所應用之電子電路、電子零組件中,用以傳輸排線與電路板間的訊號之插頭及插座連接器,則是被廣泛應用在各類電子設備內,如移動通訊設備及個人終端設備,以供電子設備內部各元件與主機板之間,可進行訊號或電源之連接與傳輸,但一般習用之插頭及插座連接器所採之插接結構,請參照中華民國新型專利申請號第99224987號可知,習用連接器結構為一種連接器結構,其藉由定位凸部與定位凹部之插扣結合,以及該卡掣部與卡固孔之卡固定位作用,增加第一、第二端子座之 接合強度,但其確實有以下之缺點,插頭連接器於組合時僅靠單組定位凸部與定位凹部除容易於安裝施力不均,易造成連接器本體偏斜使端子受損外,如電連接器有插接順序之要求,亦容易造成產品短路或起火等釀成事故。
是以,如何解決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新型創作人有鑑於習用線纜連接器組合之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新型誕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係包括有相互插接之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前端所設之插接部係收納於插座連接器前端所凹設之插接空間內,而於插座連接器前端之頂面設有供遮蓋插接部之蓋板,而於插頭連接器插接部之上表面或插座連接器蓋板之下表面其中一方,係凸設有二個以上分別具不同角度導引角之定位凸部與供定位凸部定位且相對應之定位凹部,其中插座連接器內設有長度不一供插頭連接器之對接端子電性導通之複數導電端子,而不同導引角之定位凸部對應預設長度之導電端子,以不同導引角抵靠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不同阻力,確保導電端子插接對接端子之導通先後順序無誤。
1‧‧‧線對板連接器組合
2‧‧‧插座連接器
20‧‧‧絕緣基座
200‧‧‧插接空間
21‧‧‧側臂
210‧‧‧前端面
211‧‧‧插槽
22‧‧‧蓋板
220‧‧‧下表面
23‧‧‧定位凹部
24‧‧‧導電端子組
240‧‧‧連接部
241‧‧‧焊接部
242‧‧‧卡塊
243‧‧‧接地用端子
244‧‧‧導電用或訊號用端子
25‧‧‧第一端子槽組
26‧‧‧焊固片
27‧‧‧引導部
3‧‧‧插頭連接器
30‧‧‧絕緣座體
31‧‧‧插接部
310‧‧‧上表面
32‧‧‧定位凸部
320‧‧‧定位凸塊
321‧‧‧導引角
322‧‧‧頂面
33‧‧‧定位區
34‧‧‧對接端子組
340‧‧‧夾固部
341‧‧‧夾持部
35‧‧‧第二端子槽組
36‧‧‧導柱
4‧‧‧線纜
5‧‧‧預設電路板
α‧‧‧第一導引角之角度
β‧‧‧第二導引角之角度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細部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之另一角度立體大部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之插座連接器組裝前之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之插座連接器組裝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之插頭連接器組裝前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 係為本創作之插頭連接器組裝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圖 係為本創作之線對板連接器組合組裝時之俯視圖。
第九圖 係為本創作之線對板連接器組合組裝時之A-A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 係為本創作之線對板連接器組合組裝時之B-B剖面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及三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立體細部分解圖另一角度立體大部分解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1其包含插座連接器2、插頭連接器3,故就本案之主要構件及特徵詳述如后,其中:插座連接器2,該插座連接器係2包含有絕緣基座20,絕緣基座20由前端凹設形成有插接空間200,而絕緣基座20二側分別延伸有側臂21,該插座連接器2於二側臂21一面係設有供插頭連接 器3限位移動之引導部27,而絕緣基座20前端所設蓋板22係連接二側臂21形成插接空間200,且該蓋板21於插接空間200之上方且遮蓋插頭連接器3之插接部31,該蓋板22上設有與定位凸部32數量、位置相對應之定位凹部23,定位凹部23可為凹槽或孔洞之態樣,於此較佳實施例中定位凹部23為該孔洞且呈凹字形,而該蓋板22界定朝插接空間200一面為下表面220,絕緣基座20後側係設有供導電端子組24裝設之第一端子槽組25,第一端子槽組25由絕緣基座20後側貫穿至插接空間200並與其相連通,而絕緣基座20二側所延伸側臂21之前端面210上設有供焊固片26插固插槽210,其中,該導電端子組24概呈T字形,其之一側為連接部240由絕緣基座20之後側第一端子槽組25插設定位且貫穿至插接空間200內,而導電端子25之另一側為供預設電路板5焊固之焊接部241,連接部240與焊接部241間形成有干涉固定絕緣基體2之卡塊242。
插頭連接器3,該插頭連接器3為有絕緣座體30,絕緣座體30之前端為設有插接於插座連接器2插接空間200之插接部31,該插接部31與絕緣座體30之段差為形成有呈爬昇狀用以定位插接深度之定位區33,而對接端子組34係裝設於第二端子槽組35內,該第二端子槽組35係由絕緣座體30後側貫穿至插接部31,而各對接端子34一側之夾固部340係連接有線纜4,而夾持部341夾持導電端子24連接部240形成電性導通,其中,插接部31之上表面310設有二個以上分別具不同角度導引角321之定位凸部32,該些定位凸部32為定位凹部23所收納,且該二個以上分別具不同角度導引角321之 定位凸部32係為平行位置設置,而定位凸部32具有二個以上之定位凸塊320,而導引角321係位於定位凸塊320朝插接方向之前端,且插頭連接器3二側面於插座連接器2引導部27相對應位置係設有導柱36。
請同時參閱第四及五圖所示,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組裝前之立體示意圖與組裝後之立體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插座連接器2於組裝時,導電端子組24插設定位於絕緣基座20後側所設之第一端子槽組25,而於絕緣基座20二側所延伸側臂21前端面上之插槽211插固有焊固片26,以利固定於預設電路板(圖面未示)上。
請同時參閱第六及七圖所示,係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組裝前之立體示意圖及組裝後之立體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插頭連接器3於組裝時,於導電端子組34插設前,導電端子組34之夾固部340已夾固線纜4形成電性導通,導電端子組3由絕緣座體30後側插設貫穿定位至插接部31內,即完成組裝插頭連接器3。
請同時參閱第八、九及十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線對板連接器組合組裝前之立體示意圖、組裝時之A-A剖面示意圖及組裝時之B-B剖面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線對板連接器組合1於組裝時,插頭連接器3絕緣座體30前端所設之插接部31,朝插接方向插設於插座連接器2之絕緣基座20所凹設之插接空間200內,當插座連接器2上所設之蓋板22被插頭連接器3定位凸部32之定位凸塊320抵靠時,而導引角321於定位凸塊320朝插接方向之前端,藉由導引角321角度之調整定位凸塊320之頂面322面積及導引塊321接觸 蓋板22於進入下表面220前之阻力,其中,頂面322面積大小影響插入後與蓋板22之接觸面積,其接觸面積愈大其摩擦力成正比,故除不同角度的導引角321其角度較小之一方相較角度較大之一方優先進入插接空間200外,亦影響插入後之頂面322與下表面220之接觸面積即受因摩擦力所生之阻力相對較小,即插頭連接器3朝插接方向移動但以非平行插入於插座連接器2之方式組裝,以此較佳實施例更進一步的說明,於定位凸部32抵靠蓋板22時,其一側為X長度則另側為Y長度,且X大於Y即上述所謂為非平行,再者,此時配合預設長度之導電端子24,當長度較長之導電端子24為接地用端子243,長度較短為導電用或訊號用端子244,配上前述之定位凸塊320可優先地使對接端子34接觸導電端子24之接地用端子243,避免除接地端子243外之端子誤先導通發生短路或其他危險,是故,該定位凸部32其一之導引角為α角度為第一導引角角度,該α角度較佳角度小於或等於35度,而該定位凸部32之其他導引角度為β角度為第二導引角角度,該β角度較佳角度界於36度至90度之間,俾使其能達到確保導電端子24插接對接端子34之導通先後順序無誤之功效。
上述較佳實施例中定位凸部32係設於插頭連接器3上,定位凹部23係設於插座連接器2,但在實際應用時,定位凸塊32亦可設於插座連接器2,而定位凹部23可設於插頭連接器3上,惟,以上所揭露者,僅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自不能以此而拘限本發明之權利範圍,因此運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仍應包含於本發明所涵蓋之專利範圍內。
故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之結構、裝置皆應受本創作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線對板連接器組合
2‧‧‧插座連接器
20‧‧‧絕緣基座
200‧‧‧插接空間
21‧‧‧側臂
210‧‧‧前端面
211‧‧‧插槽
22‧‧‧蓋板
23‧‧‧定位凹部
24‧‧‧導電端子組
240‧‧‧連接部
241‧‧‧焊接部
242‧‧‧卡塊
25‧‧‧第一端子槽組
26‧‧‧焊固片
3‧‧‧插頭連接器
30‧‧‧絕緣座體
31‧‧‧插接部
310‧‧‧上表面
32‧‧‧定位凸部
320‧‧‧定位凸塊
321‧‧‧導引角
33‧‧‧定位區
34‧‧‧對接端子組
340‧‧‧夾固部
341‧‧‧夾持部
35‧‧‧第二端子槽組
36‧‧‧導柱
4‧‧‧線纜

Claims (9)

  1. 一種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係包括有相互插接之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其中,該插頭連接器前端所設之插接部係收納於插座連接器前端所凹設之插接空間內,而於插座連接器前端之頂面設有供遮蓋插接部之蓋板,其特徵在於:插頭連接器插接部之上表面或插座連接器蓋板之下表面其中一方,係凸設有二個以上分別具不同角度導引角之定位凸部與供定位凸部定位且相對應之定位凹部,其中插座連接器內設有長度不一供插頭連接器之對接端子組電性導通之導電端子組,而不同導引角之定位凸部對應預設長度之導電端子,以不同導引角抵靠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不同阻力,確保導電端子插接對接端子之導通先後順序無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定位凸部具有二個以上之定位凸塊,而導引角位於定位凸塊朝插接方向之前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定位凸部其一之導引角為α角度為第一導引角角度,該α角度較佳角度小於或等於35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定位凸部其他之導引角度為β角度為第二導引角角度,該β角度較佳角度界於36度至90度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定位凹部係可為凹槽或孔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蓋板係可與插座連接器為一體成形或分別成形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插頭連接器為具有絕緣基座,由絕緣基座二側係分別延伸有側臂,而蓋板係連接二側臂形成插接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插座連接器於二側臂係設有供插頭連接器限位移動之引導部,而插頭連接器於引導部相對應位置係設有導柱。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其中該二個以上分別具不同角度導引角之定位凸部係於插頭連接器或插座連接器為平行位置設置。
TW103216667U 2014-09-19 2014-09-19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M495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667U TWM495655U (zh) 2014-09-19 2014-09-19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667U TWM495655U (zh) 2014-09-19 2014-09-19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655U true TWM495655U (zh) 2015-02-11

Family

ID=53017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6667U TWM495655U (zh) 2014-09-19 2014-09-19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5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2251U (zh)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TWM537329U (zh) 可於插接時防止端子翹曲之插座電連接器
TWM544132U (zh) 電連接器
TWI568095B (zh) 插頭連接器
TWM481528U (zh) 轉接器
TWM462994U (zh) 插頭連接器
TWI573352B (zh) 插座連接器
TWM564273U (zh) 電連接器總成及其板端連接器與線端連接器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M495655U (zh) 具防誤插端子結構之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M549460U (zh) 板對板電連接器組件及其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
TWM464856U (zh) 電連接器
TWI696325B (zh) 插頭連接器
TWM541134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
TWM493787U (zh) 線纜連接器組合及其按壓蓋板
TWM542279U (zh) 線對板之電連接器模組
TWM491970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
TWM556943U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及線端連接器
TWM496263U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
TWM547195U (zh) 插頭連接器
TWM512232U (zh)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TWM575928U (zh) Wire-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board end connector and line end connector
TWM548370U (zh) 板對板電連接器組件及其插座連接器與插頭連接器
TW202324842A (zh) 電連接器
TWM585441U (zh) 旋轉轉接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