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3107U -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 Google Patents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3107U
TWM493107U TW103216968U TW103216968U TWM493107U TW M493107 U TWM493107 U TW M493107U TW 103216968 U TW103216968 U TW 103216968U TW 103216968 U TW103216968 U TW 103216968U TW M493107 U TWM493107 U TW M49310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ction
bending part
metal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6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ou Yeh
Ting-Ching Lin
Yung-Chuan Hsu
jia-hao Kang
Original Assignee
Jtou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ouch Corp filed Critical Jtouch Corp
Priority to TW103216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3107U/zh
Priority to US14/537,560 priority patent/US20160085269A1/en
Priority to KR2020140008510U priority patent/KR20160001086U/ko
Priority to JP2014006288U priority patent/JP3195853U/ja
Publication of TWM493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310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0001】
本案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及觸控螢幕,尤指一種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0002】
目前,觸控技術已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之顯示裝置中,以便於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操控該電子產品的作動。電子產品例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可攜式電腦通常包括殼體以及剛性觸控螢幕,其中剛性觸控螢幕係由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組成,且共同地組設於殼體中,以於該殼體之單面提供顯示與觸控的功能。
【0003】
於現有技術中,觸控面板通常包括基板、觸控電極、複數個接墊以及複數個金屬引線,其中基板可劃分成可視觸控區以及周邊線路區,觸控電極係設置於基板上且配置於可視觸控區中,複數個接墊及複數個金屬引線係設置於基板上且配置於周邊線路區中,各個金屬引線係電性連接於對應之觸控電極與接墊。然而,複數個接墊以及複數個金屬引線需佔據基板周邊表面一定之面積,因此難以於電子產品之單面上實現窄邊框甚至無邊框之設計。此外,為使周邊線路區中的複數個接墊以及複數個金屬引線為不可視認,習用技術會增設一黑邊框來遮閉周邊線路區,如此亦將減縮觸控面板之應用且會影響電子產品之整體美觀而無法符合使用者之需求。
【0004】
此外,習用的觸控面板為了使其觸控區域的電極不易被視認,通常採用氧化銦錫(ITO)來形成透明觸控電極,然而氧化銦錫係為脆性材料且具有相當的厚度,因此氧化銦錫易受基板彎度與曲度之影響而導致觸控電極特性不佳,甚至造成龜裂或斷線,進而影響觸控面板之運作。
【0005】
由於現有的觸控螢幕僅能於電子產品之單面提供顯示與觸控的功能,且難以於該電子產品之螢幕上實現窄邊框甚至無邊框之設計,此外,現有的觸控面板易受其基板彎度與曲度之影響而導致觸控電極特性不佳,因此實有必要發展一種改良的觸控面板及觸控螢幕,俾解決現有技術所面臨之問題。
【0006】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其不僅可實現無邊框之設計,更可達到多觸控面且可彎折之功能。
【0007】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一次性彎折成型或可多次彎折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其可直接進行彎折而不需使用其他工具或製程輔助(例如打孔或裁切),可提升產品之可靠度。
【0008】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包含可撓性透光基板、金屬網格線路以及複數個金屬引線。可撓性透光基板具有主區段、第一側區段、第二側區段、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其中第一側區段與第二側區段位於主區段之兩相對側,且分別透過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與主區段連接。金屬網格線路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之第一表面,且佈設於主區段、第一彎折部以及第二彎折部,以架構為透光觸控區。複數個金屬引線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之第一表面,且佈設於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主區段、第一彎折部、第二彎折部、第一側區段與第二側區段以分別與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
【0009】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更提供一種具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包含觸控面板及可撓曲顯示面板。觸控面板包含可撓性透光基板、金屬網格線路以及複數個金屬引線。可撓性透光基板具有主區段、第一側區段、第二側區段、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其中第一側區段與第二側區段位於主區段之兩相對側,且分別透過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與第一側區段及第二側區段連接。金屬網格線路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之第一表面,且佈設於主區段、第一彎折部以及第二彎折部,以架構為透光觸控區。複數個金屬引線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之第一表面,且佈設於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主區段、第一彎折部、第二彎折部、第一側區段與第二側區段以分別與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可撓曲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之第二表面相貼合連接,且具有至少一影像顯示區域相對於觸控面板之透光觸控區,以與觸控面板形成具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
【0029】
1‧‧‧觸控面板
11‧‧‧可撓性透光基板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11‧‧‧主區段
112‧‧‧第一側區段
113‧‧‧第二側區段
114‧‧‧第一彎折部
115‧‧‧第二彎折部
116a‧‧‧第一端區段
116b‧‧‧第二端區段
117‧‧‧第三彎折部
118‧‧‧第四彎折部
119a‧‧‧第三側區段
119b‧‧‧第四側區段
110‧‧‧次區段
12‧‧‧金屬網格線路
121‧‧‧第一金屬微線
122‧‧‧第二金屬微線
13‧‧‧金屬引線
13a‧‧‧主金屬引線
13b‧‧‧次金屬引線
131、131a、131b‧‧‧第一組金屬引線
132、132a、132b‧‧‧第二組金屬引線
133、133a、133b‧‧‧第三組金屬引線
14‧‧‧保護層
2‧‧‧可撓曲顯示面板
21‧‧‧影像顯示區域
3‧‧‧可撓式觸控螢幕
A‧‧‧透光觸控區
A1‧‧‧透光觸控區之第一側
A2‧‧‧透光觸控區之第二側
A3‧‧‧透光觸控區之第三側
B‧‧‧次透光觸控區
B1‧‧‧次透光觸控區之第一側
B2‧‧‧次透光觸控區之第二側
B3‧‧‧次透光觸控區之第三側
g、f‧‧‧間隔
θ1、θ2、θ3、θ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夾角
【0010】

第1A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1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1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
第1C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
第2A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2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2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
第2C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
第3A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3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3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
第3C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
第4A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
第4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4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
第4C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
【0011】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於限制本案。
【0012】
請參閱第1A、1B及1C圖,其中第1A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第1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1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以及第1C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本案具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以下簡稱可撓式觸控螢幕)可應用於電子產品中,例如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可攜式電腦、穿戴式裝置、顯示器,以提供顯像及觸控之功能。本案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包含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1(以下簡稱觸控面板)以及可撓曲顯示面板2,其中可撓曲顯示面板2可為但不限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或電子紙顯示面板(electronic ink display panel)。觸控面板1包括可撓性透光基板11、金屬網格線路12與複數個金屬引線13,其中金屬網格線路12與複數個金屬引線13皆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可撓性透光基板11包含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以及第二彎折部115,其中第一側區段112與第二側區段113係位於主區段111之兩相對側。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側區段112與第二側區段113係互相平行。第一側區段112係透過第一彎折部114與主區段111連接,其中主區段111係連接於第一彎折部114之一長邊,第一側區段112則連接於第一彎折部114之另一長邊。第二側區段113係透過第二彎折部115與主區段111連接,其中主區段111係連接於第二彎折部115之一長邊,第二側區段113則連接於第二彎折部115之另一長邊。
【0013】
請再參閱第1A及1B圖,金屬網格線路12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且佈設於主區段111、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至少部分第一側區段112以及至少部分第二側區段113,以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A。換言之,金屬網格線路12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主區段111上,且透過第一彎折部114與第二彎折部115延伸設置至部分第一側區段112以及部分第二側區段113,以共同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A。於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係包含複數條第一金屬微線121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平行排列,以及複數條第二金屬微線12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平行排列,其中複數條第一金屬微線121與複數條第二金屬微線122係相互隔離且交錯設置以形成一觸控陣列。當然,金屬網格線路12之結構及觸控陣列圖案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其亦可依實際需求而任施變化。
【0014】
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且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佈設於由金屬網格線路12所構成之透光觸控區A之周邊,並延伸設置於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以及第二彎折部115以分別與各區段以及各彎折部之金屬網格線路12之金屬微線電性連接,使金屬網格線路12可透過複數個金屬引線13與外部電路連接,以使觸控面板1實現觸控功能。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金屬引線13包括第一組金屬引線131、第二組金屬引線132及第三組金屬引線133。第一組金屬引線131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一側A1之周邊,第二組金屬引線132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二側A2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之區域延伸,第三組金屬引線133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三側A3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之區域延伸,其中第二側A2與第三側A3為相對側,且分別與第一側A1相鄰接。當然,複數個金屬引線13之結構及佈線圖案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其亦可依實際需求而任施變化。
【0015】
於一些實施例中,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材料可選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醚亞醯胺(Polyetherimide,PEI)、聚苯碸(Polyphenylensulfone,PPSU)、聚酰亞胺(Polyimide,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環烯烴類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或其組合等,且不以此為限。於一些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之金屬微線的材料可選自銅、金、銀、鋁、鎢、鐵、鎳、鉻、鈦、鉬、銦、錫或其至少任二者以上所組成的複合材料。
【0016】
請再參閱第1A、1B及1C圖,本案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包括觸控面板1及可撓曲顯示面板2,其中可撓曲顯示面板2係與觸控面板1之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b相貼合連接,且可撓曲顯示面板2具有至少一影像顯示區域21,而影像顯示區域21係相對設置於觸控面板1之透光觸控區A,以與觸控面板1形成具有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於一些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更可包括一保護層14,其係形成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上,且覆蓋至少部分金屬網路格線12以及至少部分金屬引線13(未圖示),使得金屬網格線路12以及金屬引線13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平面區段或彎折區段不易產生龜裂、斷路或短路之問題。於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具有一特定之厚度,其中該特定厚度以介於75μm至20 μm之間為較佳。於本實施例中,如第1A圖所示,第一彎折部114及第二彎折部115係具有一彎折角(即R角)。主區段111與第一側區段112之第一夾角θ1、主區段111與第二側區段113之第二夾角θ2係分別小於180度,且分別以介於0度至90度為較佳。
【0017】
請參閱第2A、2B及2C圖,其中第2A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第2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2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以及第2C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包括可撓性透光基板11、金屬網格線路12與複數個金屬引線13,且可撓性透光基板11同樣包含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以及第二彎折部115,其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元件結構及功能,故於此不再贊述。於本實施例中,可撓性透光基板11更包括第一端區段116a、第二端區段116b、第三彎折部117以及第四彎折部118。第一端區段116a係透過第三彎折部117與第一側區段112連接,第一側區段112係連接於第三彎折部117之一長邊,第一端區段116a則連接於第三彎折部117之另一長邊。第二端區段116b係透過第四彎折部118與第二側區段113連接,其中第二側區段113係連接於第四彎折部118之一長邊,第二端區段116b則係連接於第四彎折部118之另一長邊。另外,第一端區段116a與第二端區段116b之間形成一間隔g,且第一端區段116a與第二端區段116b分別與主區段111相對設置。
【0018】
請再參閱第2A及2B圖,於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亦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金屬網格線路12,本實施例之金屬網格線路12不僅佈設於主區段111、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第一側區段112以及第二側區段113,更延伸佈設於第三彎折部117以及第四彎折部118,以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A。於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亦包含複數條第一金屬微線121以及複數條第二金屬微線122,其結構與所形成的觸控陣列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於此不再贅述。
【0019】
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且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佈設於由金屬網格線路12所構成之透光觸控區A之周邊。相較於第一實施例之複數個金屬引線13,本實施例之複數個金屬引線13除延伸設置於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以及第二彎折部115之外,更延伸設置於第三彎折部117、第四彎折部118、第一端區段116a及第二端區域116b,以分別與各區段以及各彎折部之金屬網格線路12之金屬微線電性連接,使金屬網格線路12可透過複數個金屬引線13與外部電路連接,以使觸控面板1實現觸控功能。本實施例之複數個金屬引線13同樣包括第一組金屬引線131、第二組金屬引線132及第三組金屬引線133,且上述三組金屬引線之佈設位置亦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故於此不再贊述。
【0020】
請再參閱第2A、2B及2C圖,於本實施例中,可撓式觸控螢幕3之結構係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故於此不再贊述。觸控面板1同樣可包括一保護層14,其係形成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上,且覆蓋至少部分金屬網路格線12以及至少部分金屬引線13,使得金屬網格線路12以及金屬引線13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平面區段或彎折區段不易產生龜裂、斷路或短路之問題。於一些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更具有一特定之厚度,其中該特定厚度以介於75μm至20 μm之間為較佳。於本實施例中,如第2A圖所示,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第三彎折部117以及第四彎折部118係分別具有一彎折角(即R角)。主區段111與第一側區段112之第一夾角θ1、主區段111與第二側區段113之第二夾角θ2、第一側區段112與第一端區段116a之第三夾角θ3、第二側區段113與第二端區段116b之第四夾角θ4係分別小於180度,且分別以介於0度至90度為較佳。
【0021】
請參閱第3A、3B及3C圖,其中第3A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第3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3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以及第3C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於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以及可撓式觸控螢幕3之結構係與第2A、2B及2C圖所示之第二實施例相似,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元件結構與功能,故於此不再贊述。相較於第二實施例之金屬網格線路12,本實施例之金屬網格線路12更延伸設置於至少部分之第一端區域116a以及至少部分之第二端區域116b,以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A。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佈設於由金屬網格線路12所構成之透光觸控區A之周邊,且複數個金屬引線13亦延伸設置於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第三彎折部117、第四彎折部118、第一端區段116a及第二端區域116b。本實施例之複數個金屬引線13同樣包括第一組金屬引線131、第二組金屬引線132及第三組金屬引線133,且上述三組金屬引線之佈設位置亦相似於第二實施例,故於此不再贊述。
【0022】
請參閱第4A、4B及4C圖,其中第4A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之結構示意圖,第4B圖係顯示設置於第4A圖之可撓性透光基板上之金屬網格線路與金屬引線之平面展開圖,以及第4C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之截面圖。於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包括可撓性透光基板11、金屬網格線路12與複數個金屬引線13,其中金屬網格線路12與複數個金屬引線13皆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可撓性透光基板11包括主區段111、第一側區段112、第二側區段113、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以及次區段110、第三彎折部117、第四彎折部118、第三側區段119a、第四側區段119b。第一側區段112與第二側區段113係位於主區段111之兩相對側,第一側區段112係透過第一彎折部114與主區段111連接,第二側區段113係透過第二彎折部115與主區段111連接。此外,第三側區段119a與第四側區段119b係位於次區段110之兩相對側,第三側區段119a係透過第三彎折部117與次區段110連接,第四側區段119b係透過第四彎折部118與次區段110連接。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側區段113與第三側區段119a係直接連接,且第二側區段113與第三側區段119a係為共平面。第一側區段112與第四側區段119b之間形成一間隔f。
【0023】
請再參閱第4A及4B圖,於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金屬網格線路12係佈設於主區段111、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以架構為透光觸控區A,且金屬網格線路12更佈設於次區段110、第三彎折部117、第四彎折部118以架構為次透光觸控區B。於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格線路12同樣包含複數條第一金屬微線121以及複數條第二金屬微線122,其中第一金屬微線121與第二金屬微線122之結構與所形成之觸控陣列係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故於此不再贊述。
【0024】
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設置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a,且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佈設於由金屬網格線路12所構成之透光觸控區A以及次透光觸控區B之周邊。其中,複數個金屬引線13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周邊,並延伸於主區段111、第一彎折部114、第二彎折部115、第一側區段112與第二側區段113,以分別與透光觸控區A之金屬網格線路12之金屬微線電性連接。此外,複數個金屬引線13更延伸佈設於次區段110、第三彎折部117、第四彎折部118、第三側區段119a與第四側區段119b,以分別與次透光觸控區B之金屬微線電性連接。藉此,金屬網格線路12可透過複數個金屬引線13與外部電路連接,以使觸控面板1實現觸控功能。
【0025】
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金屬引線13包括主金屬引線13a以及次金屬引線13b,主金屬引線13a包括第一組金屬引線131a、第二組金屬引線132a及第三組金屬引線133a,而次金屬引線13b包括第一組金屬引線131b、第二組金屬引線132b及第三組金屬引線133b。主金屬引線13a之第一組金屬引線131a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一側A1之周邊,主金屬引線13a之第二組金屬引線132a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二側A2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a之區域延伸,而主金屬引線13a之第三組金屬引線133a係佈設於透光觸控區A之第三側A3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a之區域延伸,其中第二側A2與第三側A3為相對側,且分別與第一側A1相鄰接。次金屬引線13b之第一組金屬引線131b係佈設於次透光觸控區B之第一側B1之周邊,次金屬引線13b之第二組金屬引線132b係佈設於次透光觸控區B之第二側B2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b之區域延伸,而次金屬引線13b之第三組金屬引線133b係佈設於次透光觸控區B之第三側B3之周邊且朝第一組金屬引線131b之區域延伸,其中第二側B2與第三側B3為相對側,且分別與第一側B1相連接。當然,複數個金屬引線13之結構及佈線圖案並不以前述實施例為限,其亦可依實際需求而任施變化。
【0026】
請再參閱第4A、4B及4C圖,本實施例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同樣包括觸控面板1及可撓曲顯示面板2,其中可撓曲顯示面板2係與觸控面板1之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b相貼合連接,且可撓曲顯示面板2具有至少一影像顯示區域21,而影像顯示區域21係相對設置於觸控面板1之透光觸控區A以及次透光觸控區B,以與觸控面板1形成具有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3。於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更可包括一保護層14,其係形成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上,且覆蓋至少部分金屬網路格線12以及至少部分金屬引線13,使得金屬網格線路12以及金屬引線13於可撓性透光基板11之平面區段或彎折區段不易產生龜裂、斷路或短路之問題。
【0027】
綜上所述,本案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不僅可實現無邊框之設計,更可達到多觸控面且可彎折之功能。此外,本案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係可一次性彎折成型或可多次彎折,且可直接進行彎折而不需使用其他工具或製程輔助(例如打孔或裁切),可避免水氣入侵或結構的破壞,可提升產品可靠度。
【0028】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觸控面板
11‧‧‧可撓性透光基板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11‧‧‧主區段
112‧‧‧第一側區段
113‧‧‧第二側區段
114‧‧‧第一彎折部
115‧‧‧第二彎折部
θ 1‧‧‧第一夾角
θ 2‧‧‧第二夾角

Claims (10)

  1. 【第1項】
    一種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包含:
    一可撓性透光基板,具有一主區段、一第一側區段、一第二側區段、一第一彎折部及一第二彎折部,其中該第一側區段與該第二側區段相對,且分別透過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與該主區段連接;
    一金屬網格線路,設置於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一第一表面,且佈設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以及該第二彎折部,以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以及
    複數個金屬引線,設置於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且佈設於該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一側區段與該第二側區段以分別與該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金屬網格線路更佈設於至少部分該第一側區段以及至少部分該第二側區段,以架構為該透光觸控區。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可撓性透光基板更包括一第一端區段、一第二端區段、一第三彎折部及一第四彎折部,該第一端區段係透過該第三彎折部與該第一側區段連接,該第二端區段係透過該第四彎折部與該第二側區段連接,該第一端區段與該第二端區段之間具有一間隔,且該第一端區段與該第二端區段分別與該主區段相對。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金屬網格線路係佈設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一側區段、該第二側區段、該第三彎折部及該第四彎折部,以架構為該透光觸控區,以及其中該複數個金屬引線係佈設於該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一側區段、該第二側區段、該第三彎折部、該第四彎折部、該第一端區段與該第二端區段,以分別與該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金屬網格線路更延伸佈設於至少部分該第一端區段及至少部分該第二端區段,以架構為該透光觸控區。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可撓性透光基板更包括一次區段、一第三彎折部、一第四彎折部、一第三側區段以及一第四側區段,該第三側區段及該第四側區段係分別透過該第三彎折部及該第四彎折部與該次區段連接,且該三側區段連接於該第二側區段。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金屬網格線路係佈設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以架構為該透光觸控區,該金屬網格線路更佈設於該次區段、該第三彎折部與該第四彎折部以架構為一次透光觸控區,以及其中該複數個金屬引線係佈設於該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一側區段與該第二側區段以分別與該透光觸控區之該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且該複數個金屬引線更延伸於該次區段、該第三彎折部、該第四彎折部、該第三側區段與該第四側區段以分別與該次透光觸控區電性連接。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更包括一保護層,形成於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上,且覆蓋至少部分該金屬網格線路以及至少部分該複數個金屬引線。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具有一特定厚度,該特定厚度係介於75μm至20 μm之間。
  10. 【第10項】
    一種具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包含:
    一觸控面板,包含:
    一可撓性透光基板,具有一主區段、一第一側區段、一第二側區段、一第一彎折部及一第二彎折部,其中該第一側區段與該第二側區段相對,且分別透過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與該主區段連接;
    一金屬網格線路,設置於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一第一表面,且佈設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以及該第二彎折部,以架構為一透光觸控區;以及
    複數個金屬引線,設置於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該第一表面,且佈設於該透光觸控區之周邊,並延伸於該主區段、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該第一側區段與該第二側區段以分別與該金屬網格線路電性連接;以及
    一可撓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面板之該可撓性透光基板之一第二表面相貼合連接,且具有至少一影像顯示區域相對於該觸控面板之該透光觸控區,以與該觸控面板形成該具多觸控面之可撓式觸控螢幕。
TW103216968U 2014-09-24 2014-09-24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TWM493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968U TWM493107U (zh) 2014-09-24 2014-09-24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US14/537,560 US20160085269A1 (en) 2014-09-24 2014-11-10 Touch panel with multiple touch-sensitive surfaces and flexible touch screen
KR2020140008510U KR20160001086U (ko) 2014-09-24 2014-11-20 복수의 터치 감응성 표면 및 가요성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터치 패널
JP2014006288U JP3195853U (ja) 2014-09-24 2014-11-27 複数のタッチセンサ面及び柔軟なタッチ画面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6968U TWM493107U (zh) 2014-09-24 2014-09-24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107U true TWM493107U (zh) 2015-01-01

Family

ID=5268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6968U TWM493107U (zh) 2014-09-24 2014-09-24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85269A1 (zh)
JP (1) JP3195853U (zh)
KR (1) KR20160001086U (zh)
TW (1) TWM49310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6967A1 (en) * 2015-02-16 2016-08-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I576739B (zh) * 2015-11-05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588734B (zh) * 2015-05-26 2017-06-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663534B (zh) * 2017-03-29 2019-06-2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器
TWI735140B (zh) * 2020-01-13 2021-08-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11685A (ko) * 2016-03-29 2017-10-1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768804B2 (en) * 2016-09-06 2020-09-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sture language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urfaces
CN108241452B (zh) * 2018-01-03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触摸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立体触摸显示面板
CN109032407B (zh) * 2018-07-25 2022-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US11375617B2 (en) 2019-08-15 2022-06-28 Intel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foldable substrate with vertical side interface
CN111552407B (zh) * 2020-04-29 2023-03-3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TWI744051B (zh) * 2020-10-26 2021-10-2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56967A1 (en) * 2015-02-16 2016-08-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5892741A (zh) * 2015-02-16 2016-08-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0901541B2 (en) 2015-02-16 2021-01-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5892741B (zh) * 2015-02-16 2021-02-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1269437B2 (en) 2015-02-16 2022-03-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I588734B (zh) * 2015-05-26 2017-06-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576739B (zh) * 2015-11-05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663534B (zh) * 2017-03-29 2019-06-21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器
TWI735140B (zh) * 2020-01-13 2021-08-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95853U (ja) 2015-02-05
KR20160001086U (ko) 2016-04-01
US20160085269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3107U (zh)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WO2019242301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US898207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WO2016039047A1 (ja) 積層構造体、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46578B2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4117114U (zh) 具多触控面的触控面板及可挠式触控屏幕
TW201327312A (zh) 具有靜電防護結構之觸控面板
US999009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60259447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10936133B2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conductive member having electrodes configured to enhance visibility
TWI484382B (zh) 觸控面板
TW201445379A (zh) 觸控面板
TWI52824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20150193066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847902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519031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TWM457236U (zh) 觸控面板
TW201248478A (en) Layout structure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710854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20180188841A1 (en) Touch screen and touch sensing assembly thereof
TWI657359B (zh) 觸控裝置
TW201621566A (zh) 觸控面板
US20130069892A1 (en)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WO2019104980A1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3182005U (ja) タッ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